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最值得读研究生的大学有哪些?自主划线的大学又有哪些?逆也

国内最值得读研究生的大学有哪些?自主划线的大学又有哪些?

目前,我国内地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共有59所,这些大学都是重点大学。其中,拥有研究生招生自主划线权的高校共有34所,这34所大学不少都是985重点高校。在国内的众多大学中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非常多,很多刚升级位一本的大学都有专业能够招收硕士研究生,因此读研究生也要懂得选择学校,那些既有研究生院又有自主划线权的学校毫无疑问是读研究生最好的选择。一般的普通的学校读研,一般仅是研究生部,而重点大学读研,有些重点大学则由国家批准设置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享受着国家政策方面的优待。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率在15%左右,没有设置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大学,保研率一般在5%左右,非211高校则更是少的可怜,仅有2%。内地的59所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以及设置研究生院的时间表如图表所示,是不是越早越好呢?内地的34所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权的高校以及高校属性情况如表格所示,这些大学都是985工程高校,教学和科研实力在全国都是非常厉害的学校。这些高校是不是国内内地最值得度研究生的大学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不见水端

中国研究生生存现状:我们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一,五一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广州。朋友在一家外企上班。见面吃完饭,我们聊天。“诶,你说你读研有什么用,毕业了不还是要给别人打工?这么大了还让家里给你交学费,供你读书?”朋友一边看着抖音,一边问我。“……”二,大学同学,毕业的时候考了公务员。上班时打印材料,办理业务。下班后养花练字,情趣盎然。他没有读研读博,生活也过得怡然自得。三,前两天,我和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师兄聊天,聊起他读研时的生活。周一到周六,每天早八晚十,除了做实验写代码就是吃饭睡觉,每两周汇报一次。他马不停蹄的向前。研三秋招,师兄签了工作,月薪很高,人事主管坦言聘用是因为的他的科研经历。两篇sci,国家奖学金。研三毕业,师兄和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订婚了。我想,师兄应该觉得读研挺好的。四,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年,也是恢复研究生教育41年。从1978年研究生招生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07万激增到290万,增加了大约289倍。在恢复研究生教育的40年里,我国学位授予量超过800万。近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学位授予量占总量近8成。研究生似乎真的已经烂大街了。但是,从1995-2016年,我国研究生总共招收了660.8万人,而2017年大约招生58万人,2018年大约招收了60万人,总计人数770.8万人。如果按总人口进行计算,全国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仅仅是0.55%。而博士更是仅仅只有0.057%。但是,根据美国SAUS和BLS的数据显示,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个教育阶层都显示出明显的级差,在社会统计领域,有无数权威统计资料证明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水平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指标都呈无可争议的正相关。五,世界的运作机制是由很多学科交叉建立起来的,经济学,文学,社会科学,工学,理学等等等等。几百年来,立足于这些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们究其一生所发现的揭示这个世界客观运作的基本法则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时间的大河奔涌向前,高耸的大厦和广袤的森林终将化为渺渺一粟,但这些不断累积的真理却如同闪亮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在暴风骤雨中探索美好的未来。或许你觉得自己做出的努力很小,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改表了世界。当你老了之后,回想起你的一生,回想起自己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的不同选择,当时的晚霞浸染了天空,夏风吹过你的脸,全世界都安静下来。但是你却不知道,在这苍穹之下,命运的巨轮因为你的每一次掌舵伴着风暴与海浪轰隆起航。没有人说的清楚,你现在做出的每一种选择会带来怎么样的人生,但是前方漫长的路,宁愿做一回唐吉坷德。最后,我想借用胡适先生1932年于北大毕业典礼的演讲作结:“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黑桑

中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分地区、分类型)

即将参加2021考研的考生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学校和专业,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很多同学报名时都想了解一下所报考的学校的排名情况,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一下这些院校的排名,大家可以在下文中找一下自己报考的学校,看看具体的排名情况。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等单位组织研发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已于近日发布,该报告从31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29个中国一流研究生院,62个研究生院,573所高校,12个学科门类,110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392个学术学位专业(含24个自设专业)和38个专业学位一级学科8个角度,对中国内地的57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评价。中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含分地区、分类型排名)院校排名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要太过依赖于排名,适合自己水平的院校才是最好的,愿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学校。

爱如果

5个省市高校新增硕士点,有哪些大学,还有哪些专业?

文|冷丝栏目|高考和考研2021年考研全国笔试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冷丝先祝福各位考生备考顺利,考出好成绩,同时提醒各位考生,全国各大高校新增了很多研究生招生单位和专业。(文末附录有新增高校和学科名单)比如山东省所在地的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这是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有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等。这些高校获得招生资格的学科几乎涵盖了现有的绝大部分学科,其中有很多热门的学科,比如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法律等等。再如重庆所在地的高校,新增硕士点较多的名校有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等,所新增的学科涵盖的范围较广。除了山东省和重庆市,据不完全统计,山西、贵州和青海所在地的高校都增加了较多数量的硕士点、招生单位。不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新增硕士点的高校大多为地方高校,也就是省属高校。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一些“211”“985”高校,地方高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即使有些地方高校位于省会城市,它们大多具有声誉度不高、师资水平不强、科研创新平台不高、学术氛围不佳、学科专业不强和就业状况不理想等不足,在研究生招生中,学生对于这类学校的关注度不高,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且质量堪忧。

巴洛克

全国有哪些院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

读大学不是我们的终点,现在考研越来越热门,越来越多的应届和往届大学毕业生加入到考研队伍,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创新高,考研竞争会更加激烈。若能获得推免资格最好不过了,那么,我国有哪些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推免比例是多少?是众多考研人关心的问题,我给大家搜集整理如下:推免资格是特别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机会,需要达到学校规定的推免要求,方可免去初试。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是办学实力的体现,985大学的推免比例较高,有的达到5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我国高校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共计366所,名单如下:部分“双一流”重点大学保研比例排行榜研途有我,您不在彷徨,欢迎留言探讨!

马克斯

教育部权威数据公布!哪些省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其中,研究生招生大省也伴随出炉,快来看看哪些省招研究生人数最多吧~哪些省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表中可看出,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陕西五省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近5万到12余万,数字相当可观,就拿首都北京来说,一个地区就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4%。招生人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较多,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考生的报考地区选择——哪里招生多,就往哪里考。当然,招生大省一方面是好消息,但另一方面,21年考研er也不能忽视推免招生人数。因为这些招生数字,有一部分是推免生的招生名额,而且,越是层次高的学校,推免招生占比可能越大。所以,对于要报考招生大省中“双一流”这样层次高校的学生而言,不能只看总招生人数,还要看其推免生招生占比。推免生,不用参加考研统考,是很多考研er眼中的“尖子生”,所以这样的优质生源让很多“双一流”高校把推免当成了非常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虽然高校的推免人数占比总体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但有些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超80%,有的甚至达到100%。比如,2020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所以当你看到你报考学校公布的今年招生人数时,一定要看推免生招生数,千万要结合自身实力,谨慎选择只收推免生或推免比例很大的专业。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综合2020年情况来看,虽然推免生占比不少,但部分“双一流”高校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在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2021年考研er,可在今年留意这几所院校,如果占比依旧下降明显,那么这些学校可以加入你的白名单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生来说也算是喜讯了。有同学说不公平,凭什么985、211或学校前几名的学生能不用考研就是研究生,有一位老师这么说过:你高中时或大学时没吃过而那些同学吃过的苦,总是要还的.......有点道理,老老实实用考研把那些苦还完吧!盘点考研大省盘点完各省研究生招生人数,接下来我们再盘点考研大省。很多21考研er不止好奇哪个省招生多,更好奇最庞大的竞争对手都从哪里来。从图片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全国各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多都在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山东、河南、江苏等,都堪称是考研大省。42万、31万、24万......这些考生人数足以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坊间流传,在19考研290万考生里,每11.6个人中,你就能遇见一个山东同学。前有招生人数推免占不少,后有考研人数成灾,但在这些数字带来的焦虑之下,我们还得看到扩招人数、弃考人数,以及考研的其他出路,如第二学位这些信息。当然,考研最后拼的核心虽然是实力,不过结合自身情况,仔细分析报名和招生大数据,也能为我们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努力方向,21年一定上岸,一定要加油鸭!本文来源掌上研招,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辩不言

盘点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无论考上哪一所都很厉害!

其实本科生毕业选择考研究生的原因大都想法很简单,要么就是想要延迟就业压力让自己在一个更高层面的学历应对市场需求,要么就是真心想要继续提高自己对于本专业的认知。但是,不管哪种原因最终的归结缘由都是因为:高校的扩招政策致使大学生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多导致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了。那么有哪些学校的研究人数是最多的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盘点一下。第一所学校就是被简称为国科大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学校和普通的本科类院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它属于顶尖的学府是精通科学技术人才梦寐以求的院校。这所学校的实力一直都是十分超群的,更是在13年的时候超越了东京大稳到了亚一。无论在办学设备还是在教学水平上这所学校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它也没有被淘汰而是依然因其4.55w研究生稳居国内研究生人数第一。第二所学校就是无数考生心之向往的清华大学。无论北大还是清大都被称作我国的顶尖学府与龙头院校,更是在任何时候它的排名都不会靠后,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是真正的实力担当。这所学校在教学水平以及学习氛围、师资力量都稳居国内第一,而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人数也是仅次于国科大的第二名,其人数达到3.15w!第三所学校就是仅排这两所后面的北京大学,北大现如今的研究生数量已经高达了2.6万,真的是让很多非常欣赏北大的人觉得非常欣慰。关于这所学校的排名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一直是很高的,真的是让我们中国人觉得非常的自豪!第四所学校就是位于长春的吉林大学。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所大学,但其实这一所大学的实力是很多学校望尘莫及的,是不容小觑的!这所学校也一直位于省会城市,所以在地理位置上也占据了独特的优势,可是即使占据这样独特的优势它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发展,现如今它的研究生人数已经高达了2.51万。这个数字也是很惊人的!最后一所学校就是莘莘学子非常向往大学:浙江大学。这学校之所以被很多人向往,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很多名胜古迹的游玩之处。而且这所学校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十分优越,在校风校纪上以及办学模式还有办学规模以及教学水平方面都是实力担当的。这些年以来这所学校也是只增不减的实力,让很多人觉得非常的惊讶。而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人数,现如今也达到了2.46w,这就是发展的力量!这就是我盘点出来的研究生最多的大学,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的话,可以提出来一起交流哟!其实我觉得只要是努力付出来的成果,无论考上哪一所都是非常厉害的。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学校并没有排名的前后,只有它带来的成长!

坂脩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 有哪些机遇挑战?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来源:新华网

关尹

国内大学“考研难度排行”,清华稳居榜首,国科大让人有点意外

文/妮妮高学历人才一直是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的群体,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能有高学历而不断学习,考上大学也不再是什么难事,大家还希望考研、读博等等。要知道有时候考研是否能够成功,跟自己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做出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考研上岸率就能大大提升,但如果选择错误,那就是上岸非常困难。从2011年开始,我们国家考研报名的人数就一直在不断的增加,而截止到2021届考研,报名的人数已经上涨到422万。从数据上看,考研人数一直是呈持续上涨趋势的。而且虽然每年院校也会有所扩招,但根本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考研只能说是越来越难了。前段时间网上就公布了一组国内大学“考研难度排行”,其中前100名的高校录取难度都在80分以上。从数据上显示,清华北大仍然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清华位列榜首北大次之,清华北大作为国内两所非常顶尖的高校,不用说也知道,想考上他们的研究生那是相当的难。而在这之后的几所大学也都是十分优秀的,像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浙大这些平时听得多的学校也都在很靠前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想要考上这几个学校的其中一个都不容易,毕竟它们都拥有非常强厚的实力,所以同学们要想报考,最好提前就做好充足准备才行。不过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国科大居然位居第6名,这所大学成立时间比较晚,在知名度等方面可能也不如别的大学那么高。不过它的综合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能排在第6位也是实至名归。甚至还有很多同学害怕自己实力不允许,所以不敢轻易报考这所学校的呢。还有像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中山大学……这些也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重点高校,也都排在前20名以内。虽然这些学校考研难度可能都比较大,不过它们也都是国家重点院校,能考上的话对以后工作、就业或继续深造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如果同学们有想报考这些大学的,也不要气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也是大有机会的。其实考研有时候真的就是在考心态,如果我们不能够树立正确的备考心态,有可能最后还是会失败。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考研顺利通关的几个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考研成功上岸,同学们最好提前做好这些事情:最好提前了解报考院校的一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应对。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不了解其他考生的时候,了解学校的一切也算是知己知彼了。了解学校之前,最好首先了解考取目标院校的保研率,一般来讲,如果学校的保研率高的话,那考研成功的概率就会非常小,同学们就得仔细斟酌了。可以联系学长、学姐了解情况了解报考学校的方式有很多,联系已经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也能收获更多资讯。所以我们可以多和他们沟通,可以从校园贴吧、论坛等渠道找到他们。然后跟他们了解一些学校相关的事宜,并且他们刚刚考研结束,手里还会有相应的资料可以给我们,还有就是复试环节的各种问题都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一般学长学姐们都是比较热情的,我们有什么问题他们也能尽力地去帮助我们,而且一旦我们能成功上岸,说不定还能有机会和他们共事,这不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学习一定要努力,只有坚持住才能迎来春天考研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看起来很努力,但实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学校会有专门为考研学生提供的自习室,在这个自习室里面,大家都是考研的,很大程度上会促使我们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这样的,即便学校没能提供这样的场所,我们能做的也是要努力地复习,抓紧利用自己的时间,只有复习到位了,考试的时候才会信心满满。什么事情都是贵在坚持,要想成功上岸我们就要不断的努力加坚持,这样即便不成功也能收获满满,不过还是希望大家都能顺利上岸!今日讨论:你想好要考的目标院校是哪一所了吗?竞争大不大?欢迎一起来评论交流吧!

金鱼缸

中国的研究生还有救吗?

来源 | 社科学术圈作者 | 朱炜我很崇敬我的导师。现在的师生关系受到的诟病实在是太多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导师聚在一起聊一聊,有些博士生就是导师的打工仔,而且没有报酬……”确实是普遍的实际情况,并存在于我与我的导师之间。我的导师非常忙,带的学生也多,不过我和导师见面的时间相比逢年过节还是多一些,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联系。要帮导师做很多事,虽然有报酬,但是不多,仅够糊口而已。但是,我并没有太多埋怨,我在“廉价打工”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得到的锻炼的价值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我深刻理解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父子”模式了,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高校教育体系也需要创新。很多人还停留在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中,对现实失望、抵触、厌恶,心态上不会转变,行动上跟不上时代,不能够在已有的平台上吸取资源,结果浪费了大好机会,最后变得怨天尤人。环境改变在哪些方面呢?一是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的数量增长远大于教师的增长,并且在外部需求的刚性推动之下,教师的增长质量下降了。优秀的导师成为稀缺资源,所以一个博导带几十个学生不再是新闻。受教育的环境充满了竞争性,一个学生要想脱颖而出,就不能寄过多希望于外界,如学校或导师,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和天分。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要想做精英,就必须有能力在有限的资源中抢夺更多的份额。二是经济对高校的渗透。中国处于转型阶段,所谓转型阶段,必然与理想状态有一定的距离。转型阶段最大的特点是经济挂帅,向钱看齐。市场经济发展了二十多年,财富在增加,分配不均在加剧,金钱意识空前加强,高校不可能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已经不再纯净。首先,在物质的冲击下,教授们已经不甘坐在三寸书斋之中守过清贫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产学研的结合,两者一拍即合。原来潜心学问的教授如今要分出很多时间与企业界、政府界打交道,甚至自己创业或在政界担任要职的两栖,三栖人才也涌现出不少。因此,越牛的人得到的名利越大,业务也越繁忙,用来指导学生的时间就相应减少。其次,研究生们不再安心做学问,向往到市场中去赚大钱。之所以来读研,是因为目前社会的评价体系还或多或少承认学历的作用。三是寻租现象向高校蔓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硕士、博士学位成为一顶镀金的头衔,成为很多人觊觎的对象。政府官员为了进一步发展需要镀金,企业老总为了名声需要镀金,而高校发展也需要政府、企业的支持与帮助,高校教授获利、转型也有向政经要人摇尾的冲动,自然,原先在经济领域中得到极大发展的“寻租、权钱学交易”在高校中也逐渐兴起。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各种在职教育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在职研究生(主要是文科、经济管理类)的数量剧增,甚而在有的学校超过了脱产研究生。显然,这些人是不会对学术做出什么贡献的,但他们同样是硕士,或者博士。综合以上,研究生招生整体素质的滑波,教师培养能力的下降,研究生心态的普遍不正,伪“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了今天中国研究生群体的尴尬现状。中国的学术界真的没救了吗?非也,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我对中国研究生的未来还是充满乐观。可以说,现在的政府决策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管理部门,学者与学生都在开始反思研究生培养现状。决策部门已经认识到,中国要想崛起,单凭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是不可维系的,必须靠创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创建创新型国家,而科技创新是最前沿,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经济能否更上一个台阶,取决于创新体系能否形成。此外,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经济的反哺效应开始加强。中国是中央集权国家,大方向一定,下面的喽罗也必须跟风。因此,地方政府,高校科研单位的领导们也必须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改革陈旧的职称评定制度,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人事制度和奖惩体系。改革是艰难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只有改变,才有希望。就具体的个人来讲,教授们与学生们也在思考自己的出路。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么多的怨言,这本身已经反映了很多信息,已经预兆了改变的苗头。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作为个体是顺应环境的。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经历痛苦之后,将不会那么浮躁,目标更为清晰,一切都会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最后再回来上面,改革是一个过程,很多人会说,即使将来会变好,但我已经被牺牲了。确实,纵观古今内外,无论什么改革都有一部分人的利益被牺牲。这就是改革的成本。在既有的环境下,主动的人,努力的人,心态好的人有福了。资源是稀缺的,既然等不到别人给你送饭,那么就自己多走几步去盛吧。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天道酬勤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不要用理想主义去要求现实,更不要破罐子破摔。以上是我的个人之见,一口气写完后也懒得再去提炼修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吧。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看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