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国内top10大学研究生,与妻子结婚4年,从未有过性生活健顺

我,国内top10大学研究生,与妻子结婚4年,从未有过性生活

文|麦左 图片来源于网络婚姻生活不一定是因为性爱,但没有性爱的婚姻一定是不正常的。微博上看到有个网友求助:自己和妻子都是国内高等院校研究生,结婚4年,感情很好,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只是结婚4年,两人一次都没有同房过。人们在底下评论:“就算再性冷淡的人,一个月至少也有两三次啊,4年怎么过的啊?”的确,对于正常夫妻来说,有性生活实在再正常不过,毕竟这是每个的生理需要,没什么好难以启齿。两性关系学家安得烈说:“缺少性生活,首先会对双方感情带来伤害。如果夫妻一方渴望亲密,而另一方拒绝,很容易给对方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其次,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长期没有性生活可能导致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稳定。”张爱玲也说:“通往女人内心的道路是性。”所以,结婚4年没有性生活,这真的正常吗?当然不正常。无性的婚姻能坚持多久?性冷淡是指性欲缺乏,对性生活毫无兴趣的人,也是性欲减退。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人存在,但也有调查显示,一般受过良好教育身体健康的夫妇,性冷淡占比很少,真正毫无性欲的人很少见。由此可见,如果是健康和身心正常的夫妇,4年没有同房确实不多见。难怪这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妇,会受到网友的一直抨击,因为的确不合理。在这位网友的自述中,他表示夫妻感情很好,无论是交流还是生活都没有问题,他对妻子至今保持着心动的感觉,正是因为太爱对方才不愿意强迫。说明一点,男方有性需要,但女方没有。这样的女性又是因为什么呢?女性如果没有性需求,原因有很多,思想保守,对性没有太多渴求,以及曾遭遇到这方面的伤害,从而产生排斥。不过女方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从事的职业,见识的世面,家庭背景都不太能让她产生这样的恐惧,或许真的有其他难言之隐吧。当然也不免替男方担忧,他既然是作为正常男性,有需求,也想过夫妻生活,却一直迁就妻子,这样的感情生变是迟早的事。有爱情基础的婚姻能坚持10年20年,却不一定坚持一辈子,有爱情却无性的婚姻往往连10年都很难坚持。性爱不能决定婚姻幸福与否,却能决定长久评论中有个网友说:“无性的婚姻一定会出问题。”她举例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也是因为无性,每次姐姐想要同房,姐夫都借口说累。后来终于被发现,是姐夫出轨了。我有一个朋友,夫妻结婚两三年,一直没有性生活。后来他亲口承认,自己想过离婚,也对别人心动过。只是俩人十几年的感情,不可能轻易离婚。总得来说,成年人没有几个会相信柏拉图式的爱情,却坚信婚姻里性是必需品。就像我们做饭用的调味品,缺一不可。婚姻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维持,有多少夫妻不是因为对彼此还有点欲望早就选择分道扬镳了,谁还愿意在围城里挣扎求生,看对方脸色过日子。在性生活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多获得“性福”。但是,一旦夫妻间没有了正常的性生活,这不仅是不和谐的表现,更是生理层面的原因。我们深知,婚姻的幸福与否是两个人的感情和交流沟通。心意相通,情到深处便是水到渠成,无性的婚姻则是永远到越不过那条鸿沟,走不进对方心底,无法心意相通。导致无性婚姻的原因有哪些?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许多人承受着巨大压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身上都压着沉沉的甸子,因此,身体也逐渐出现问题,变得性冷淡。不过,还有许多原因导致这种问题出现。不爱对方,不愿意有身体接触。有句话说,女人只想跟喜欢的男人做爱,而男人只想做爱。女性对性爱的对象是有选择和要求的,以至于不会随便献出自己。身体受动侵犯,心理上有排斥。一般这种情况很少,除非是女生在幼时遭遇过性侵,才会对男性产生排斥,拒绝有亲密行为。自身原因,身体本身问题。个人身体原因的更少,只占2%,可以忽略不计。其实有一组数据可以表明,当下社会无性的婚姻越来越多。有些是彼此接受,默契不会公开。但也有很多夫妻,一方正常需求,一方性冷淡,这才是最郁闷的,也会成为婚姻中导火索。也有人认为,婚姻中性不是最重要的,有感情才最重要。最近《圆桌派》上,马爷反驳蒋方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男人肉体出轨,并对情人说秘密的话,是社会学的决定。”反而言之,肉体间的亲密行为可以促使男女间的话题更秘密,更接近心灵深处。一旦有了这种行为,感情也会随之升温,期待下一次的“深入交流”。也就是说,没有性行为的夫妻,很难有机会可以得到这样的交流。既然如此,夫妻的感情再好,也总有东西横在彼此之间。亲密的性行为是夫妻关系的粘合剂,无论你是否需要,它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都需要探索和解决欲望。时间是对婚姻最好的考验,性生活会让难度加深。任何夫妻想要关系变更好,还是需要做到坦诚,全心付出。这是对另一半的尊重,认可,甚至是一种夫妻关系的肯定。所以,你觉得婚姻里需不需要性生活呢?

道不可见

一窥国内研究生的收入

国内研究生有学费吗?有收入吗?计划经济时代,当然是公费的,印象中九十年代大学扩招之前都是免学费的,并且有收入,收入不高,当然比毕业后工作了的大学生工资低,但完全可以应付日常开销,包括餐饮和住宿。 这只是我生活在高校内的间接印象。还有工作中的直接印象,得以一窥究竟。一晃就到了新世纪,距今也有二十年了。2001年我应聘到中科大创新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打工。自动化分公司的总经理孙DM是个老头,文革前的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他同时也是中科大自动化系的主任。他带的一位在读直博研究生,李J,是公司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基本工资每月八千元,还有公司的各种福利和补助呢,月收入过万是妥妥的。作为对比,那时,社会上人才或者劳务市场招聘的普通人月工资不过三、四百块钱,中科大创新公司给我们打工者的工资也就一千多块钱。今天,物价和收入都增加了,打工者的月工资差不多三、四千吧,那么在读的直博研究生就是十万!这么高的收入,永远不毕业又如何?何况,还有令人尊敬的地位呢,公司员工大都是社会招聘的成年人,和所有单位一样,内部人际关系复杂,斗争激烈,但是直博生是公司副总,地位只在导师之下,不仅不受内部倾轧的影响,那些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员工见了都要毕恭毕敬地称呼“李总”,哇,研究生都这么惬意。可是,联想到前两年华中科大计算机专业某研究生自杀留下的遗书,《狗血的研究生生涯》,觉得匪夷所思。2021年04月11日

猎浣熊

是什么打破了你对研究生生活的美好幻想?

一位大学老师曾说:“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面临着比较大的生存压力,但是要平衡自己的方向,在没有生存威胁的情况下,要专注于学习。”他表示,在社会心理普遍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就要求研究生要拿出宽广的视野来,权衡自己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基础,“疯狂做兼职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他认为,研究生要从长远来看,看到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坚定发展的信念,不为暂时的困难所束缚,尤其是不要被眼前一时的较小的物质利益所蒙蔽。读研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需要明确几种好的心态。1.无论做研究还是做工程,不要期待导师给你太多的指导,这点全世界都一样,不要抱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好的导师能够在大方向上给一些意见,但具体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做的。记住:读研是为了学习方法学,什么时候你拿到一个新的方向马上可以上手了,那你的研究生算是合格了.2. 别人没有义务来帮助你,不管是师兄或同学,最可靠的人永远是自己。别人帮助你,要表示感谢,并努力帮助别人。别人不帮助你,也不要抱怨。3. 不要抱怨课程无聊,老师讲得不好。读到研究生,自学能力没有的话不如退学。4. 研究生毕业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是给能力强的人,而不是给学历高的人,见到nb的本科生,也要虚心学习。研究生期间应该做的事1.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30以前你找病,30以后病找你。2. 如果你学的专业,在中国不是最好的,那么请好好学英语。3. 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学着改变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善待你周围的人。4. 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订计划,执行计划。这个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5. 学习怎么使用 google scholar,包括各类搜索方法。6. 争取每一个能让自己能力增强的机会(实习,比赛之类的),个人建议大家要努力争取实习机会,和导师好好商量,3个月的相关领域的实习会对能力的帮助很大。对找好的工作也是一个有利的筹码。7.每天看书。除本专业的相关书籍外,看半个小时其它方面的书:经济学,管理学,各类励志书籍。 还可以看看一些牛人的 blog。8. 养成写东西的习惯。定期写 blog 是一个好办法,写作是一个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办法。9. 多动手,比如 ,cs 的同学,多写程序,多看程序。自己去找英文论文看。10. 培养游戏之外的一些爱好。11. 和别人讨论的时候,先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聆听。写了一些,如果不足,大家补充。研究生毕业前应该具备的能力1. 能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口头+书面。2. 能够顺利撰写专业英语论文,基本不需要翻译软件。3. 对自己的职业有初步的规划和想法。4. 知识面扩大,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5. 身体健康,还能打打球。6. 有一帮不错的朋友,能够互相帮助。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1.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研究领域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2. 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3. 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就个人而言,个人心理管理就是经常自我心态调整。知足常乐、量力而行。1. 研究和娱乐要相结合。2. 凡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要经常有抱怨。3. 不要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4. 正确面对困境,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二、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小故事: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学会倾听心音,让心来告诉你如何走,就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流行的热点牵着跑。三、如何进入一个研究领域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比如协作学习,可以看 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这个领域的论文,你就会因为心中有数而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工作必须要先做,不可以在网上乱搜论文,否则你会感到:看了20篇文章,对这个领域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认识还算幸运,有的人恐怕被偏见所引导,还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四、如何选定一个研究课题对于现在我们研一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不妨多做一些泛读:1. 浏览各有关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2. 翻翻国内有关的期刊,看看最近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么。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会很自然地有所倾向,再多看看你感兴趣的话题,比较之后,也许就形成了你的论文选题了。PS:听过一句话,不管现在的专业是不是热门,或者多么的不堪,但是,一旦不爱自己的专业,自甘平庸,那毕业的时候真的死定了。不管多烂的专业,先爱它,然后学好它。阳光温热 科研静好1. 从来就没有太晚的时候很多人老是说自己基础如何如何差,担心搞不定。有这种心态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的能力,人都是逼出来的。我当年本科也是烂得一塌糊涂,但是上了研究生后我说要用三年的时间做一点事情证明自己。事在人为,才坐了三年的冷板凳,到了毕业的时候论文专利什么都有了(SCI 6篇,1作四篇,IF 总和超过16,专利一项现在公示)。2. 定位决定地位我当初上研究生的时候,老听博士师兄们讨论 SCI,一问才知道就是发表的文章被一个叫 web of science 的搜索引擎收录的文章。虽然中文杂志有一些被收录,但是英文杂志几乎全部收录,于是我就想既然如此直接发英文文章岂不省事。中文文章审稿慢、周期长,另外再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自己以后想走的路,还是直接走国际路线比较好。我毕业的时候所有的文章都是英文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觉得英文文章不是太难。3. 导师的层次决定你的层次如果你是一个勤于努力的人,想要飞得更高的话,导师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层次。以我导师为例,他在我们这个方向研究搞了几十年,是国际公认的牛人之一,所以他接触的都是我们这个方向一流的人物。他也经常邀请一些大牛来所里做报告,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而一般导师的学生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他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选择导师很重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 交流很重要通俗的说法就是多和牛人聊天。什么是牛人,我的看法是比你自己强的都是牛人。所以不管是教授博导、副教讲师,还是前辈师兄,只要能就某一个问题和你讨论,都是学习的好机会。我这三年聊得最多的就是和我的副导师也是我导师的在读博士,刚开始聊很具体的问题,后来讨论的面就比较广了。三年下来,感觉就不一样。当然为了准备讨论的题目而翻看资料论文,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5. 文献要多看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什么杂志都看。到后来就发现了本专业的主流杂志,所以这几个杂志几乎是每期浏览、重点阅读。一个杂志一旦成为了本专业的主流,那一定有很多年的积累,对于一个初入此道的新人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 web of science 提供文章的引用报告,对于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详细信息,通过引用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的分量。当文章看到一定数量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一个方向,做得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几个到十几个小组,这样的话就可以对这些小组的文章进行系统阅读和跟踪研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也是另外一个江湖,不了解江湖的形势怎么能混得下去呢?6. 水平是慢慢提高的大家都想发IF高的杂志,但是水平的提高是一步一步来的。 像我刚开始的论文投在IF一点几的杂志上,到了研二就投到了IF四点几的杂志上。所以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从良到优还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7. 活要干得漂亮很多国际一流的杂志,文章的组织、图表的设计都很漂亮,还有老外的ppt一般也做得比我们要好。有人说有了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不会完美地表达自己的结果也算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个好的研究人员,不光需要做出好的工作,还需要将此工作介绍给同行的能力。一篇好的论文不光是一篇好的报告,应该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回过头来看,现在自己对当年发表的论文在构图方面还觉得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是太好,当然了现在的眼光也和当年不一样了,像 Latex 这样的软件学会了还是很有用的。8. 要有一点历史知识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历程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最好做一番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就是和其它的学科发展相比较,认识到本学科现在所处的地位。纵向就是比较它本身的发展过程,如果该学科现在热、为什么热,如果冷、为什么冷。一两年看不出来,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这样一个范围,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很多国外专业的经典书籍,一般第一章都是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的。9. 如何找牛人下面几个办法我觉得还不错,大家试试如何。第一是本专业的主流期刊,里面的编委都是在本领域成名的人物。第二就看本专业的会议的顾问名单,再烂的会议也能找几个牛人来充充场面。至于他们来不来开会就另当别论了。第三是一般一个成熟的学科都会有国际的学术团体、学会,像 APS,ACersS, IEEE 等,这些学会一般每年都会有年会,会上一般都会发几个大奖来肯定牛人鼓励后进。找到这样的获奖名单,一个一个地看,也会找到不少已经是牛人或者快要成为牛人的人。对于本专业的牛人,尤其是国际上认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们的名字,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成名。用 web of science,很容易找到某个人最高引的文章。不管懂不懂下载下来看看,如果你能从文章里面看出来该文为何高引,你的水平也就很不错了。10. 文章多多益善这是一个人心浮动的年代,也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像爱因斯坦那样靠两三篇文章就可以惊动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搞研究的人如果这一辈子只有几篇文章也是不正常的,而文章往往是对科研工作的提炼和总结。因此只要做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论文应该是必须的。现在很多人是大同行,而不是小同行,具体到某一个点上,可能与你相同的组全世界也没有几个。 因此通过发表在国际公认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作为一个评价体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如果只靠同行的评价,碍于人情世故,很难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既然国内现在以 SCI 为标准,那这个参数的值当然是越大越好了。有人说不能为了文章而文章,不能灌水。但是如果一个人可以在本行业的主流国际期刊发表文章,只要不造假抄袭,就算灌水也总比在国内那些杂志上灌水强。在不能得到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前,多发 SCI 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与其抱怨论文,还不如趁早研究论文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事情外面看很难,走进去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情了。

沙我

“考研、读研究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看看过来人的分享!

2020年考研报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当你填好信息、点击提交,奋斗目标就“板上钉钉”了。考研大军们每日奋战备考,只为实现梦想的那一刻,在这里,小龙想,各位考研君一定很想提前了解一下: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走近几位先行者,听听他们怎么说科研预备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6级本科生 夏诗禹推免直博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该使出一百分的力气第一次听说机器学习时,夏诗禹还是刚刚踏入南信大的一名小萌新,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敲开了他对未来的梦想。“研究机器学习我觉得是件很酷的事儿!”很快,他在科研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且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后来他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领路人——田青老师。夏诗禹回忆说,那一次,和老师在电话里聊到了很晚,正是那一晚,他的科研梦想开始萌芽。大一的他开始主持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同年,他斩获了国家奖学金。在大三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他仍坚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同时为保证科研、实验不落下,他坚持去旁听课题组的组会。课业、竞赛、科研三驾马车一起狂奔,他做到张弛有序,有放有收,时刻分清优先级。数学建模的经历让他更深入地认识到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攻读该方向研究生的意愿、动力和决心。他说,那时候一起奔跑的队友都雄心满满,没有人觉得有什么畏手畏脚或不好意思的。他说:把时间真真正正“花”进去,用百分百的力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超级好的感觉就是他对科研生活的体会。科研先锋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亢灵循序渐进,博观约取,厚积才能薄发在亢灵看来,研究生生活和本科最大的差别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学习效率要求更高。具体而言,本科生阶段更多的是要把老师讲的知识理解后进行归纳复习,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会给你一个方向,需要你自己去查阅大量文献,然后与老师讨论idea,最后定题。“看文献是一件非常枯燥、甚至有点无聊的事情,尤其是相关方向文献‘屈指可数’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耐心。所以要求我们有坚定的毅力和执着的品质。”亢灵笑着说到,“研一感觉时间会比较紧张,刚开始就会考虑是否来得及毕业、以及是否深造的问题。因为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未知和坎坷,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经常需要‘返工’。我觉得尽早着手、不拖延是非常重要的。”在亢灵看来,研一是一个“厚积”的阶段,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积累科研经验,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答案。其实早在本科阶段,亢灵就加入了导师的课题组,开始了对科研的初步探索。当时第一个“硬骨头”就是英文文献的阅读,“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真的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常常看到尾就忘了头,一篇文献需要看很久,读完却又没有什么大收获”,这使得 她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后来在导师的鼓励下,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掌握方法,积累经验,逐渐得心应手了。前后历时两年时间,她的论文最终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科研主力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颜逸辉压力=动力,勇于开垦自己的“专属荒地”谈到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颜逸辉说,“感觉从始至终都有一份‘压力’相伴,刚开始可能是担心达不到毕业的要求,后来渐渐担心自己在课题上难有突破”,他笑着挠挠头,“比如说自己有了一个自认为感觉非常棒的创新点,想把它付之实践,但是在查阅了文献后发现这些‘点’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详细的论证。在学术上,始终有更优秀的人走在你前面,这种压力是非常大的。”后来在导师刘玉柱教授的引导下,他渐渐发现,做好自己、努力提升眼界和水平才是更重要的,这些“压力”也就变成了前行的“动力”。他认为,在读研的道路上,最关键的是在知识的沃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荒地”,做好科研的“计划表”,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和科研的平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出有意义的事情。颜逸辉回忆道,在投稿第七届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讨会论文的时候,他们偶然间发现论文中有一项实验数据是错误的。当晚他立刻联系了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学,三个人花了6个小时,从3万张光谱图中找到了出错的数据,修改后反复实验论证,那一次他们见到了凌晨四点的南信大,相视一笑,也见到了最快乐的自己。正是这些经历使颜逸辉在科研中渐渐可以独当一面,正式授权的11项专利(第一作者3项)、已经录用或正式发表的6篇SCI论文(第一作者3篇)、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颗粒物溯源相关的重金属元素和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建》、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都让他科研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许双双学术小白到科研达人的秘诀,是“一点一点的啃”谈起科研,许双双笑着说,“研一的我也是个懵懂‘小白’,完成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在自己的课程论文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拓展的,我的导师周显信教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励。”在与导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这篇论文前后修改了10稿左右,后来投稿参加了由光明日报社、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18年“全国首届红船论坛”征文比赛,在来自全国近500篇优秀稿件中获得了三等奖,第一次以优秀论文作者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虽然第一篇论文没有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只是被编入论文集出版,但这次写作过程让她对学术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最为关键的是,也因此而增强了对科研的信心和热情。后来,许双双深感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理论功底方面,学术眼界和知识体系上还不够开阔、不够牢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她就耐下心来一点一点的“啃”。她坦言,有时候会因为写不出论文而苦闷,甚至会一个人写到凌晨,但也常常会因为厘清一个矛盾点而欣喜万分;在论文发表方面,也曾“遭遇”N多不顺利,多次的退稿、修改,但是她并没有就此轻易放弃,在反复尝试、几番周折后,目前已在CSSCI、北大核心、SCD等期刊上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几经磨炼,她深知科研道路的艰辛,但心中始终不忘的是导师经常勉励他们的那句——“奋斗者最幸福”,唯有精心耕作、坚定信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信息技术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 王晨把握当下,高效是关键谈及自己的科研生活,王晨坦言自己也曾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在多次和导师沟通后,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他开始慢慢“入门”。按照导师的指导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反复探讨研究思路,在经历了多次“烧脑”的修改论证后,他终于突破了研究瓶颈,实现了经典协议的模拟。在开展创新项目研究中,他也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了自己的科研发展之路。在他看来,科研重要的是把握当下,少迟疑,少犹豫,实践出真知。“长远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大多时候我更关注自己短期内的发展,一步一步踏实走好,做好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王晨认为,“不需要把喝咖啡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学习要讲求效率。科研投入时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有效性”,适时的回顾和整理比盲目的“填充学习”更有必要。对于高效率的追求,让他善于抓住科研中每个一闪而过的idea,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2016年,他的项目成果在SpaCCS 2016国际会议上得以发表,他也登上该会议的讲台做大会报告。目前,他已在国内外期刊以及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一作)的身份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科研路漫漫,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还需要不断修炼提升。许下“研途”的宏愿,倾尽所有,为梦想加油~小龙陪你一起!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字:上官张帆 吴韵清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曹林兮 责编:王丽斐 审核:方向

傅山

《中国研究生》主题征稿

01暑期社会实践暑期是研究生沉潜自我、了解国情,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段。这个暑期你是如何度过的,参加了哪些实践活动(如调研、科研、志愿服务、防疫、扶贫、乡村振兴等)?通过什么方式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担当?2020年第9期《中国研究生》“校园采风”栏目聚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邀请广大研究生以摄影作品的形式反映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展现当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和青春风采。要求:1.作品应构图合理,富有美感,有专业水准,突出具体场景和细节、情节,体现故事性和场景感,忌摆拍式合影。2.作品应为原创,未公开发表,分辨率6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3MB以上,以摄影作者+单位/院校+手机号码命名。3.图片可为单图,也可为组图,以jpg格式原图发送,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随图须配以12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4.截稿时间:2020年9月5日17:005.投稿邮箱:zgyjs@vip.163.com6.邮件主题:校园采风+联系人+单位/院校+手机号码02青春诗会秋高气爽新学期,校园里迎来青春的脸庞,洋溢着春天般的活力。“青春诗会”诚挚邀请你,与我们相约金秋十月,一起放歌未来。要求:1. 现代汉语原创诗歌,赞美青春,畅想人生,自由抒怀,积极向上。2. 语言凝练优美,感情丰满真挚,意蕴深长。3. 作品有诗意,富有文学美感。不是大白话长短句,也不是口号式语句的堆砌。4. 篇幅不宜过长。5. 邮件主题及诗歌文档名称格式:青春诗会+诗歌题目+作者+院校/单位+手机号码,并在诗歌文档内注明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忌使用超大附件。6. 请于9月15日10:00前将稿件发送至zgyjs2002@88.com03决战脱贫攻坚为更好地展现研究生师生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行动中的责任担当和奉献付出,《中国研究生》第10期特设专题,以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示研究生师生在脱贫一线攻坚、返乡扎根基层实干、利用所学进行产业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故事。 内容:展示学校、研究生师生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农林牧渔等方面支援帮扶,带动引导贫困地区脱贫,以及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抗疫不忘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如支教、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指导、产业引进、消费扶贫、实地调研等。要求:1. 主题鲜明,图片要有故事性,有细节,有情节。2. 构图合理优美,有冲击力,情境感,忌合影、纪念照等。3. 每张图片配以120字内文字说明。4. 作品应为原创,每张图片分辨率不低于600万像素,文件大小不低于3M,以jpg格式原图发送。多张图片压缩打包发送。5. 邮件主题及文件名称格式:决战脱贫攻坚+作者+院校/单位+手机号码,并在图片文字说明文档内注明图片摄影作者姓名、单位、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忌使用超大附件。6. 请于9月15日10:00前将稿件发送至zgyjs2002@88.com往期精选研语新知 | 送给新晋研究生的 “就业规划”青听有你 | 毕业一年记2020届村口四枝花毕业求职图鉴新刊 |《中国研究生》2020年新生专刊重磅来袭!征稿|读研偶记:“在家读研”的日子Sep.1编辑:马亚男责编:雅琨原来你也“ 在看”! 【来源:教育部学位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天行

中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女性研究生比男性更焦虑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此次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为样本,调查问卷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与导师关系问卷、研究生压力源等问卷。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陈祉妍解释说。调研发现,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2%。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陈祉妍说,“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陈祉妍告诉记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陈祉妍解释说,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陈祉妍说。陈祉妍介绍,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陈祉妍说,“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人际支持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很自然用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烦恼就会跟别人倾诉,请人帮忙支招儿,有些人会跟朋友喝酒吃饭,这些都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但也有些人会憋在心里,缺乏向人倾诉或找人陪伴的渠道,这些人缓解情绪就很困难。陈祉妍指出,在寻求人际支持方面,研究生群体有着特殊之处。对一般人群而言,最强的人际支持往往是亲人和朋友,但是对研究生来说,最强大的支持来自导师。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陈祉妍在调查中发现,导师跟学生沟通的频率越高,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一周一次的沟通频率比较满意。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少,跟学生的关系就会相对更紧密。当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时,学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和交流就会少很多。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通过此次调研,陈祉妍感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务群体是本科生,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宣传和支持都是不够的,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本科生在入学之后去参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让学生对中心有一定认识,多一点亲切感,需要求助的时候更容易来这里求助,但是这项工作常常不一定覆盖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陈祉妍进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选课可以选修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课定为必修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有些学校不固定地开设,也是自愿选修。但其实心理健康课是有必要普及到每个人的。所以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此外,陈祉妍认为对导师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她介绍说,中国科学院越来越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培训,近十多年来,对新导师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陈祉妍希望,未来还能进一步增加对导师的培训课时,对导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让导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导师能够意识到,及时让专业人员介入。另外,导师还需要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给他们适当的支持,更好地引导和帮助研究生。这些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备一定的经费和人员。来源:中国青年报

子舆

中国农大研究生“沾珠带露”的暑期生活

01:49夏季是华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旺季,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在河北曲周农村的科技小院里学习,度过不一样的暑期生活。 记者:岳文婷报道员:王喜民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邓小平

在中国,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中国,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曾有一名硕士研究生说:如果导师是一名个体户老板的话,那么研究生就相当于这位个体户老板请来的员工,二者如同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在这位硕士看来,导师不仅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也是他的“衣食父母”:读研期间,他帮他的导师搞课题项目,他的导师每个月都会给他开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至于导师是每个月给研究生八九百还是象征性给两三百,这要看研究生在课题项目中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要看导师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课题项目的经费是60万,而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只花了8万,那么剩下来的52万怎么办?当然是由导师来处理,导师会根据研究生在做科研项目时的具体表现,定期给研究生“开工资”,比较抠门的可能每个月开的“工资”少一些,那么这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地主”和“长工”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慷慨的导师,每个月给研究生的“工资”会多一些。所以,有些和导师关系不错的研究生遇到导师之后不叫对方“导师”,而是直接叫“老板”,这就好比我的一些同事遇到校长叫“老板”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当然,很多时候,导师和研究生如同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蚱蜢”。举个例子,比如硕士生的论文在一个非常牛的平台发表,往往这样的论文也会挂上导师的名字,导师遇到这种事笑容自然会非常灿烂;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如果因抄袭而被曝光,那么导师也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毕竟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出大问题了,导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如果都不用导师操心,无论是搞科研的态度还是整出“原汁原味”的科研成果都杠杠的,那么导师的心情肯定是豁然开朗的;而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处处给导师添堵,时不时给导师脸上抹黑,那么作为这种研究生的导师估计也是万分痛苦的。同样的道理,研究生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或者遇到一个疯狂压榨研究生剩余价值的导师,那么研究生无论是顺利毕业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中梗阻”。所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二者和则双方共赢,不和则往往两败俱伤。你觉得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

猫头鹰

中国110多万在读女硕士,为什么女研究生越来越多了?

近几年,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企业招聘门槛变高、个人职业规划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值增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来增加自身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就业平台,“考研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290万,相比2018年238万增加52万,增长率达到21.8%。与此同时,在庞大的考研人群体中,女生参加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成为考研大军的主力。从2009年起,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生的占比就已经超过50%,并在此后的9年里始终保持在50%以上。到了2017年,在该年度全国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72万人,其中的女生有近39万人,占比53.8%。以河北省为例,从2015年至2018年女生考研人数占比一直多余男生,2018年女生考研人数占比达到60%。2019年,河北省共报考147188人,其中男性59077人,占40.9%,女性85320人,占59.1%。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9965人,其中女生6859人,占报考人数总数的68.8%。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生选择考研?据统计,2013年到2017年在校女研究生人数(包括硕士和博士),从2013年的87.8万,增加到2017年的127.8万左右,五年增长率达到45%。1、缓解就业压力最近火了一个词叫“逃避式考研”,并且说“逃避式考研”成主流,小编不赞同这种说法。考研只是一种选择,也或者说是一种投资,这其中有真正逃避、不愿意离开校园的人,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人的选择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从而更好地找工作就业。对于女生来说,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其实是存在一定的隐形性别歧视的,女生出差不方便、要休产假、要照顾家庭……使得女生在就业时就很受限制,所以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增加自己就业获取更好机会的“筹码”,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在职女性选择考研,重新回到校园的原因之一。2、对于专业的热爱和追求由于高考选志愿时对于专业了解不多,导致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者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喝研究,那么读研是非常合适的,给自己一次重新选择专业、满足自身对于专业的热爱和追求。3、提升自身能力读研可以让我们提高学历,从而帮助我们提高收入、提高素质,新时代的女性,已经越来越向“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发展。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方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保证自己不落后于时代。你只有足够强大了,才能避免在机会来临时因为准备不够充分而错失。4、实现独立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女性的重心就应该是家庭,不必读太多的书,更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求安稳。虽然现在依然存在这样的观念,但是不一样了,女生也可以追求独立,包括精神上的独立,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生活上不过分的依附男性,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抓在自己手里,也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同时也可以兼顾家庭。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你考研是为了什么呢?

理源

准研究生们:考研成功后,大学里研究生生活怎么过?值得一看!

每一年的开学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迎新仪式没有大学新生那么隆重,甚至近乎没有,他们开学前就已经开始穿梭在各个实验平台,又疯狂的重复着试验,虽然失败但不气馁,这群人就是新入学的研究生。虽然不如高考竞争激励,但是读研确实也需要经过一番拼杀才能上岸,那么研究生生活过呢?首先是未来规划两条线。进入研究生阶段,你首先要知道是为什么读研,无非有两条线贯穿。第一条是读研-提升人脉-顺利毕业-就业。第二条是读研-做试验-写文章-申请博士-读博-就业,你是属于那一类人,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为目标不一样,你所学的东西也应该有侧重点!其次是学年规划三步走。1.研一主要是上课。所以你务必要认真学习,认真对待每一科考试,争取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拿到一等专业奖学金,并在上课休息期间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为研二的正式试验打下坚定的基础,当然,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在研一就开展自己的试验,越早有文章,对你的发展越有利。2.研二要好好做科研。毕竟评价一位研究生是否合格,是否具有科研能力,科研论文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你在哪所学校读研,你所发的SCI不会骗人,因此,如果做完实验赶紧整理数据,写文章,抓紧时间投出去!争取研究生阶段发表1-2篇学术论文,你发现等你有了文章以后无论是以后就业还是读博,这些对你都是加分项!3.研三做出坚定选择。是要继续深造还是要参加工作?这个其实你在研二过完的暑假就要有所打算。如果要继续深造就抓紧联系导师,参加申请考核制读博或者准备考博,或者选择在本校硕博连读,如果你想就业,那就不要错过学校的招聘会,拿上你前两年积累的学术成果和各种证书,相信就是去找工作也不会太差!终极成长秘籍戳这里。1.转变学习方法和态度。到了研究生你会发现,你所上的好多课程都没有课本,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研究生阶段的你已经开始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候了,而不再是本科以前被动接受知识了,这一点要赶快适应。2.保持自信,积极学习。有许多同学刚考进研究生院校,可能会见到许多牛人大咖,学术大神,或者由于来自农村,或者本科院校一般而自卑,这个时候一定要积极转变心态,我们能考到这里,说明我们的脑子并不差,因此,保持自信,继续前行,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再努力,你一定会有所收获!3.熟悉研究领域,高屋建瓴。你来到这里首先要习惯于文献学习,尤其刚开始要多读一些最新的综述性文献,这些很有利于你进入角色,熟悉你应该做什么研究,进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4.学生干部,不要犹豫!研究生阶段抓住机会做一个班长、支书、研究生会干部什么的,与本科相比,研究生阶段这些职务基本上很清闲,而且有助于你评定三好研究生、优秀班干部、优秀毕业生什么的,到时候往简历上一写,也是闪闪发光啊!5.学生活动,积极参加。如果你时间充沛,尽量多参加一些研究生组织的活动,感觉研究生阶段的活动拿奖也比本科容易得到,毕业时证书在手,工作不愁啊!而且这些活动给加综测,也能帮助大家获得甲等奖学金!6.高标准,严要求。你要有所收获,必须严于律己!研究生阶段想提高,你就要高效利用时间,规划时间,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从中悟到一些东西。不要再把时间都交给手机了,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也不用都说,嘿嘿。7.其他。四六级没过的也要抓紧啊,过了研究生就不能考了;多学一些专业技能,专业软件,咱专业人做专业事;多学一些人际交往和处事技能;多交一些朋友!总之,如果要想使自己的三年生活过得有意义、充实,那么就需要我们去真正地利用好这短暂的三年时间,给自己正确定位,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另外,要找到科研的快乐,去体会科研之美,在科研中实现价值提升!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木仓学社 编辑 | 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