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目前中国有多少博士,含金量如何?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里斯本

目前中国有多少博士,含金量如何?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一提到博士,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高级知识分子,高级人才这些相关词语。作为学霸中的佼佼者们,博士这一群体不仅拥有着极高的学历,而且还会因为博学而通达受到我们的仰慕和尊敬。在这个学历至上的时代,能够考上博士的同学,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人生赢家。不少网友对于目前中国一共有多少博士,博士的含金量究竟如何等问题一直感到困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真实的答案,很有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中国目前一共有多少博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博士和博士生的区别。博士指的是完成了课程与科研工作,并且顺利通过学业考试,独立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并经过论文查重、专家审查,最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被成功授予博士学位的人。而博士生指的就是在读研究生,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存在不能够毕业的风险。1978年时,我国招录并培养了第一届博士生,这一届博士生的人数只有18人,这一年则成为了我国博士培养的“元年”。从教育部在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年研究生招生的总人数是85.80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76.25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9.55万人。而这一年毕业的研究生共有60.4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为6.07万人,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10%左右。粗略估计,从1978年至今我国共有博士毕业生90万左右,占到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万分之七。虽然博士招生的人数有所上涨,但是在短时间内依然不会出现博士大幅度扩招的情况。博士的含金量还高吗?对于这一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认为当下学历贬值的速度太快,读博的时间还赶不上博士贬值的速度。还有的人从博士总量上来考虑,认为当前博士的总人数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博士的含金量依然不可忽视。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当我们抛开毕业的院校和专业来思考答案的话,很容易出现错误。博士的含金量如何,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1、文科博士的含金量确实要低一些。在十年以前的时候,高校的教师队伍缺口是非常大的,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博士,毕业后在大学任教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看来,高校文科博士的岗位基本上快要饱和,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而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含金量确实会降低不少。2、热门专业的博士缺口巨大,含金量十足。例如人工智能专业,大数据处理专业和芯片研发专业等类型的热门新兴专业,博士的缺口是巨大的,含金量要比普通博士高出不少。而像一些所谓的“天坑专业”,即便是博士毕业,就业压力也很大。3、毕业院校的层次直接决定了博士的含金量高低。虽然博士招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名校博士的人数还是有限的。大部分新增的博士点都是位于普通院校,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博士生,由于学校层次的差距,和名校博士生相比也会存在含金量上的差距。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博士总人数和博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含金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也足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过从较长的时间考虑的话,随着博士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的压力也会不断地增长。看完博士的总人数和含金量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会不会选择读博呢?

敖德萨

中国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博士过剩了吗?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

中康

中国目前有多少博士?收入真的像人们说的“年薪百万”吗?

在我国学历的等级分为四类,从低到高依次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而博士是我国最高的学历,有的人考上博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有的人考上博士则是为了更好的深造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你知道目前我国有多少博士呢?他们的收入水平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年薪百万”吗?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下,目前我国到底有多少博士。据网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显示,全国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80万左右。1978年是我国博士培养的起点,那年只招了18名博士,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逐渐重视对教育的发展,之后每年博士招收数量持续的增长。由网上一份资料统计来看:从2004年至2017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合计587821人,加上1995年至2004年博士生总人数在10—15万人之间,现在全国每年大概有约5万名博士毕业生,再参考以上图表到2019年,中国博士大致在80万左右。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收入的一个水平是怎么样的?博士生通常来说,会比普通本科生收入高3000—5000元,比研究生高1500—3000元每月,除了在待遇上比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都要高出许多,博士生在其他方面也有特别明显的优势。现如今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到来,各个领域的高端研究、开发人员都是相当稀缺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很多城市的各大知名企业都能给出相当丰厚的待遇,比如放宽一些条件,解决户口问题、给予住房补贴(或者直接可以说成是分配住房)、孩子上学受良好教育、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等等。对于其中很多优厚而独到的条件,是普通本科生与研究生不能享受到的。说到博士的具体工资,这是谁也无法给出答案的,网上说的都不能轻易的相信,只能算得上平均的一个水平,因为这关系到你的工作城市、工作单位、工作的种类等等方面的因素。我们用医生举例,医学博士工作在国外、沿海和内地工资不一样,在骨科和内分泌不一样。相对而言比较低薪的,在大学教书的博士,多数年薪大概10—20万。中层次有在外企上班的,收入30—50万一年,不包括年终奖和奖金。也有比较高薪的博士,薪资可以高到如自己创业,成功研发出一个项目,几千万甚至上亿年薪。就目前而言,博士仍然是非常稀缺的人才,同样也是高收入的人群,虽然没有网友们说的那样“年薪百万”,至少生活水平还是特别不错的,年薪几十万还是有的。所以小编觉得只要是能坚持学习深造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总有一天你也会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待遇。

礼义

中国目前有多少博士?收入真的像人们说的年薪百万吗?

理工科的博士收入要高于文科博士相对来说,理工科的博士收入要高于文科博士。如果进大学,现在top级别的博士,都进不了一本以上学校,只能去二三本大学;所以很多博士选择企业就业,甚至去中学当老师,比如最近特别火的深圳某中学招了20个老师,19个是清北的,其中更有博士。如果博士在大学里,年收入在10-20之间;去中学的话,20-30万年薪;去企业的话,差别就大了,10-100万的都有。博士人数才不到100万全国有十几亿人,博士人数才不到100万,所以博士依然是教育阶梯里顶尖的人才,读了几十年数,不拿高薪能对得起自己吗?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吗?先不说参加工作后的收入,光说读博士的收入就已经超过很多上班族了。就拿我同学的例子来说,他在北京的一所211读博,吃住都在学校,花销很少。但参加导师的项目有补贴,读博国家也有给补贴,发论文还有奖学金,另外在做些兼职什么的,每个月的收入都在大几千了。想我这样的社畜,扣除房租饭钱,最后发现还没人家挣得多,心塞啊,为什么当时我没有读博。年薪百万也不一定不过要说都是年薪百万也不一定,要看学校和能力怎么样。一般博士的出路要不是留校、要不是去企业,如果是留校的话,也得从讲师做起,一步一步的往上熬,当个教授、副教授什么的,能独立承担项目,那么收入也会很多,那百万年薪也差别不多,只是当讲师收入很少的;如果是去企业,也要看去什么企业了,能去华为的话年薪百万很容易。小编总结从博士生的待遇上来看,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读博士,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到了大学之后会有相应的生活补贴,一般的大学会在2000块钱左右,而一些发达地区的博士生每个月拿到的工资更高。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就职,实行人才引进,在顺利进入岗位工作的时候,直接会被分配一套住房,和本科生相比,晋升空间也要更大一些。本身知识就很渊博,给出的薪资在8万到10万,年薪也在百万以上。如果博士选择考公务员的话也有很大的优势。不过薪资收入相对进入企业要低很多,一般在1万—2万左右。

不能过也

国内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其中又有多少博士能达到“年薪百万”?

我们总能看到每年一到毕业季,就会有一大批媒体争相报道,“今年又有多少多少大学生毕业?”,“今年大学生又将面临如何程度的就业压力?”。其实笔者每年看到这样的报道之后,都会有一个疑问,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历金字塔”——博士,这个算不上大学生的高学历群体,每年会有多少人毕业?而在这群“博士毕业生”当中,又有多少能达到人们对博士预想的那样,毕业及“年薪百万”?国内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到底有多少?博士招录不同于“本科生”招录的“严进宽出”,各所高等院校的博士培养不仅“严进”,同样也“严出”,博士招录也会举行相应的统一考试,并且考上博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松拿到学历!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博士在读”几乎就是一个残酷的学习过程,想要拿到“博士学位”意味着你读博期间,必须研究出来一些东西,一大推的硬性指标,论文数量,期刊发表等等,只有达到相应指标,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所以每年虽然我国各所高校招录的博士生,都在7—8万人左右,博士的学制为3年,但是大多数博士生都不能顺利毕业,很多博士生都要面领着“延时毕业”!笔者查阅了网上各种资料,关于我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几乎没有相应的统计资料,但是从网上一些资料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每年我国博士生的毕业数量,应该在每年招录人数的50%左右,所以粗略估算的话,每年我国各所高校的博士生毕业数量,应该在3—4万人左右!是不是所有“博士毕业生”,毕业及能“年薪百万”?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国每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笔者同样查阅各种资料发现,每年各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其中的一半以上的人,都会选择“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低层次的高校任教。这是因为“博士”群体中的很多人,几乎人生中的接近20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所以很多“博士毕业生”不愿意毕业之后离开校园,愿意选择继续留在大学任教!而留在大学任教,意味着这一大批“博士毕业生”无法达到年薪百万!因为在高校任教,单就工资收入来说,一般的情况下也只是20—30万左右的水平!排除这至少一半以上的选择“留校任教”的“博士毕业生”,剩下的这部分“博士毕业生”,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如果能进入到一些知名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以“博士学历”的标准,在一些发达城市,“年薪百万”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所以,综上分析来看,毕业及“年薪百万”的“博士毕业生”,其实并不多,甚至说毕业能拿到“年薪百万”的“博士毕业生”只是占每年“博士毕业生”群体中的很小一部分!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何相孰也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博士?博士毕业之后,薪资会超过百万吗?

在几年前,一提到博士,很多人都会羡慕不已。不过在最近几年,太多大学生都开始在犹豫是否该不该读博士。全中国看有将近80万人次已读博士。不过很多博士在毕业之后却选择了高校的行政岗位。这一选择,让太多人开始考虑读博士究竟有什么用途?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下读博士究竟有用吗?一、待遇单单从薪资待遇方面来看,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去读博士,也是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大学之后也会有对应的生活补助,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两千左右。不过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博士能拿到的工资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在3、4线城市,实行人才引进,一般在进入到工作岗位的时候会分配一套房子。和本科生相比,发展空间比较大,晋升空间也是很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博士本身的知识比较深厚。月薪一般是在5-8万左右。年薪上百万基本是差不多能达到的,对以后考公务员也有很大的优势!二、就业从就业方面来看,其实博士还是比较倾向于研究类领域,到了博士阶段就已经研究出比较好的成果。还有一些博士比较倾向于到母校教书,在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学校也是很希望这些博士来学校教书的,从而培养更多的人才。假如你的能力非常突出,学校也会给出很诱人的条件,让你来到各地高校!以上两点是博士的优势,当然了,有优势就有劣势。那么有哪些劣势呢?一、家庭条件想要读博士,第一点要考虑的因素是家庭条件怎么样,要知道博士是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也力不从心。二、研究方面你自己能不能专心的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呢?并且要有相应的论文。如果你在一个知名报刊发表论文,一是需要一笔钱,二是如果你自身水平不够的话,报刊也不允许发布的。三、压力其实读博士压力挺大的,在博士毕业之后,大多同学都已经到了30岁了,这个时候的压力不只是有学习压力了,而是家庭压力,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你才刚刚毕业,这就被人甩了好几条街了。但是,如果这些压力你都可以承受的住,不要犹豫,那你就去读博士!总结:在读博士中,我们的知识确实是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以前不是很懂的细微的知识,在读博上会研究的更加透彻,而且博士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比本科生可强太多了。而在找工作的时候,企业一看到你的学历,一般会特别重视你,在以后晋升上也会更加容易。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采绿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待遇年薪百万难不难?

2019年9.26日,小西刚给课题组的3个博士新生、1个博士后添置新的台式机,便于他们处理数据和撰写论文。近5年,我们课题组的博士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大约是3-4个博士生/年。部分朋友听闻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每年带几个博士生"真的很少见。但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整个学院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却是有显著增长的,因为每年都在引进新的青年教师(博士),同期也有不少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这也是不少学者常提到的"研究生扩招",换句话说,也是不少人有所感觉的"学历贬值"。之前,我的导师曾说过:要是我们提升学历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硕士生、博士生就白读啦!比如,你读研3年、同学工作3年,要是不努力,单单"混"个硕士学位,那么读研带来的变化将达不到你的期望。1.我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与研究,完成课程学业与学位论文的撰写,经论文查重、外审等流程后,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校学术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的人。也许,上面关于博士的定义有点拗口,通常的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同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叫博士生。不过,便于称呼、简化,通常也将在读博士生喊为"××博士"(更加顺口)。我国有多少博士的数据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往往统计的不太准确,比如每年6、12月有2批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以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其中:2018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生6.07万人。自我国1978年培养第一批18名博士生(上图)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持续在增长(增长率有不小的浮动)。2013年11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论坛介绍中提到,博士生招生快速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来,已培养逾50万名博士人才。2014年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6.0万人左右,以最大数据估算即:50+2.5(2013年下半年)+6+6+6+6+6+3=85.5万人折算上之前"逾50万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培养的博士约为90万人左右。之前,小西也提到2018年博士招生9.55万人,毕业仅有6.07万人。这个比例(63.56%)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约有2/3的博士生4年学制内无法正常毕业(延期)。因此,我建议不要盲从读博。2.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博士的待遇放到个体上,差异性非常大。博士常见的几个求职选择:① 留高校、研究院所做一名科研工作者。比如,进入高校做教师(青年教师=青椒),普通大学讲师引入的话,待遇在10-12万元/年;"双一流"大学特聘副教授、教授引入的话,待遇在24-30万/年。当然,诸如"青千"、"优青"等高层次引入的话,待遇可达到50万元/年以上。除了工资的基本收入,还有可观的安家费(或给套房),如根据人才层次15-100万不等。同时,为便于科研工作,会配套不低的科研启动费,如不少高校是30-60万/人。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和单位"谈条件",如解决配偶工作(如进财务、图书馆等,有编制)、解决孩子读书难题(如入学单位配套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等)。在地方引入博士时,会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如长沙是1.5万元/年;直接落户或给予较高的落户积分等福利。② 进入企业,从事研发等工作。之前,华为发布的一则通知激发不小的争议,其中关键的是给予博士200万的年薪。我记得一个HR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百万年薪,没问题、真的不多,只要你值这个价,那公司就捡到宝了。而且,能拿这样的年薪,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不过,小西熟悉的几个博士进入企业的,待遇都是不错的,待遇基本上达到20-25万/年。其中,大部分博士工作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创业。另外,部分博士会选择考公,待遇的话和单位、定职有关,待遇的话并没有额外的增长。不过,在很多单位,博士工作努力、成绩出色的话,有更大的提拔机会(成不成还得综合参评选拔)。如今,博士的总体情况是"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也许,不少博士单工资收入不高,部分科研成果好的博士年终绩效(科研奖励)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一个优秀同事年底拿了30多万。年后,就看到她换了一辆新车。但是,双非大学等普通院校的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也发不出好文章的话,单工资收入真的不高,扣完各种费用后到手四五千/月的博士不少。看了博士的人数和待遇,你还有想法读博吗?

有条有理

两千年前,全中国竟然只有几十个博士?!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象牙塔内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摘自《百度百科》近些年,全国高校本科、研究生开始大幅扩招,随之而来的是学士和硕士文凭的相应贬值。当家长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望洋兴叹同时,不得不自信地问出一个未雨绸缪的问题 :“孩子,你以后想不想念个博士?”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博士”这一词汇到底从何而来?很多人以为博士是随着西方教育体系进入中国后才产生的,但其实博士一词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齐国举办的稷下学宫成为列国规模最大的人才聚集中心,很可能在那时,博士一词已用作官方对某些特定高级人才的称谓。战国时期:C位出道,国家担当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生于赵国,十五岁就来到了齐国,一辈子受学于稷下,执教于稷下,成名于稷下。他一生进进出出、走走回回,多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成为天下文坛盟主。作为稷下学宫最出名的“掌门人”,他见证了百家争鸣最后的辉煌,也见证了稷下学宫的浮浮沉沉。可别小看战国时期的博士,在当时做博士可是相当难的一件事。首先,知识面要掌通古今,君主若找你咨询,得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不管星座八卦,还是政治经济,都能侃侃而谈。平时,得去学校传道受业,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授课之余也不能闲着,还得整写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维护国家图书馆的资料库。这样高标准严要求下,整个秦朝3000万人里,也就七十人能以博士的名义C位出道,堪称整个国家的脑力担当也不为过了。汉朝:全国博士生统一招生考试到东汉时期,博士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考试。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成为博士,首先得通过《易》、《书》、《孝经》、《论语》等必修科目的测试。考试合格后,这些候选人还得再找到博士生导师,为他写推荐信,通过举荐后的评定,才能授予博士的称谓,和现代的博导制异曲同工。唐朝时期:72行,行行出“博士”到了唐朝,随着科举制的创立,国家开始对高等院校“扩招”:不但丰富了“本科”院校——国子、太学、四门的办学力量,还设立了“专科”院校:律学、书学、算学。教育改革后对于人才可以说只有一个要求,“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只要学问深,就是国家的好博士!宋朝:接地气的“博士”到了宋朝,博士更是走下神坛,走进生活。在市井中甚至还有茶博士、酒博士等称谓,大约类似于我们今天所叫的“师傅”。只要你能成为一门行业内的大拿,便会被尊称为博士。如《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若是你茶煎得好,或酒酿得全国第一,虽然没有文凭,但凭江湖地位,大家也会敬你一声“博士”。现代社会教育体制中的博士学位制度,则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三级学位(博士、硕士、学士)中的最高一级。到今天,随着近代引入西方教育,“博士”这个概念从江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学堂。成为了我们今天形容高等教育最高学术水平者的称谓。看来,博士这个名词也是汉语中的活化石了。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但核心的寓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感慨中文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好声音

中国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为何却引起很多人担忧?

中国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为何却引起很多人担忧?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是落后的,但是与中国经济一样,中国教育也渐渐后来居上,代表着我国教育最高学位的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就可以看出一点。据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说到,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就超过了五万人,而2008年的时候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已经赶超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年产博士生数量最多的国家。虽然说目前我国国产博士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为何却引发起很多人担忧呢?首先来说,博士生数量上涨其实是全球国家的趋势,也不仅仅是只有中国博士数量在增长,欧美国家也在与时俱进,博士生数量的上涨显然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因为太多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国际竞争等都是需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看起来我国博士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其实博士在我国仍然是稀缺人群,因为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庞大的基础人口相比较,我国博士生的数量依然比例十分低, 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的博士生培养依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短板。博士生数量虽然说渐渐多了起来,但是博导依然严重供不应求,早年在培养一名博士的时候,通常采用的都是一对一教学,可是如今甚至很多博士生导师要带领的学生多达几十位,这样教育出来的博士恐怕质量是有点堪忧的,比如说“翟天临事件”,类似翟天临的博士生有多少呢?学风不严谨、学术造假事件频发,人们对此早已麻木,如何才能提高博士素质恐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最后希望我国的国产博士有朝一日能够超越世界名校的博士,为我国的建设增砖添瓦,加油,中国博士!

布雷斯

我国目前有多少博士?读博后的收入能达到年薪百万吗?

以前的博士生在大家眼里看来就像神一般的存在,但是近几年来,很多学生已经开始犹豫自己是否应该读博士。目前我国博士生数量将近80万人,有一些博士生选择从事的工作竟然是高校的行政岗位,这也让很多朋友怀疑读博到底是否有用?小编认识的一位朋友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虽然目前还是在读,但是通过他的朋友圈能够看出他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就是各种到外地调研,甚至出国参加讲座等,刚进入刚读博的第一年就已经获得给北京大学相关院系的同学们当辅导老师的机会,相信在读博期间对于他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开阔他的眼界。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去北大读博的,普遍来看现在的博士生究竟是否值得我们攻读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首先应该从博士生的待遇上来看,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读博士,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到了大学之后会有相应的生活补贴,一般的大学会在2000块钱左右,而一些发达地区的博士生每个月拿到的工资更高。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就职,实行人才引进,在顺利进入岗位工作的时候,直接会被分配一套住房,和本科生相比,晋升空间也要更大一些。本身知识就很渊博,给出的薪资在8万到10万,年薪也在百万以上。如果博士选择考公务员的话也有很大的优势。不过薪资收入相对进入企业要低很多,一般在1万—2万左右。其次从就业情况上来看,很多博士生更倾向于研究领域,在博士阶段就已经研究出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当然还有很多博士生倾向于到自己的本科母校教书,在自己足够优秀的情况下,我们校也非常欢迎学生回到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如果非常有能力的话,各大高校之间也会向你抛出诱人的条件,希望你能够来到各大高校。现在想要到一所院校当大学老师的话,可以说博士生是最基本的要求了。以上提到的两方面是读博士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本身的劣势也应该被注意到。该不该读博?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一定是自己的家庭条件如何,想要在国内读博的话,是要一定资金支持的。其次是自己能否专心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很多名校对于博士生研究成果方面比较看重,而且一定要有相应的论文。如今想要在一个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话,本身要交很多钱,而且自己的水平不过关的话也没有机会发表。最后读博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博士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已经快30岁了,这个时候面临的不仅是就业压力,还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承受这种压力的话,那么就不要再犹豫了。此外还需要各位朋友搞懂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读博期间你的全部工作并不仅限于在科研方面。是否该选择读博?首先要看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如果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觉得仍然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的话,那么读博也是一条出路。其次再看看家人的意见如何,如果家里面人都比较支持你的话,你可以再考虑一下。在读博的这几年中,我们在知识水平上会获得一个很大的提升,可能以前没有搞懂的一些细小知识点在博士期间会通透了很多,而且博士生在这个社会上还是比较受人尊敬的,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企业看到你是不是生的话也。会更加留意你。不管是在体制外还是在体制内,博士生是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的。你觉得该不该读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