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邓全农接受审查调查真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邓全农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监察委员会消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监察委员会)

旋爱

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 30万元情暖百名富平贫困学子

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2018年9月,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连续第三年投入30万元资金,资助富平100名义务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生享受3000元资助,这次受资助的学生分布在曹村、薛镇、老庙、庄里、梅家坪5个镇的8个贫困村,发放仪式分乡镇举行。9月29日,教育局副局长惠社教、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任军宏来到山区白庙学校,落实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助学项目,给白庙山区的贫困学生送来了爱心助学金,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白庙中心学校校长崔建国、扶贫主管马天敏老师、白庙学校校长马小良、36名贫困家庭学生及家长共同参加了发放仪式。国庆前夕的白庙学校阳光普照,秋高气爽。上午10时许,崔建国校长宣布了助学金发放仪式正式开始。任军宏主任向各位家长及受助学生说明了资金发放的意义和用途。他强调,助学金今天发到了家长手里,明天要用到孩子身上,只有投资孩子的教育发展,才能真正斩断穷根,家庭才能真正升起自立自强的希望;希望受助的孩子们乐观向上,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随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干部伍国栋、白庙中心学校扶贫主管马天敏为学生发放了助学金。本次中物院助学项目共资助了白庙山区36名义务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共计108000元。崔建国校长代表各位家长和学生对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表示衷心感谢。据悉,另外四个乡镇也先后举行了发放仪式,其中薛镇24名学生,老庙镇28名学生,庄里镇5名学生,梅家坪镇7名学生受到资助。人间自有真情在,社会撑起栋梁才。本次助学金的发放,缓解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更为他们的心灵撑起了一片蔚蓝天空,使每一个受助小家庭再一次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爱心的滋润下,受资助的贫困学生一定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樱庭

这是一个沉痛的消息!

痛惜!著名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院士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周毓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周毓麟,1923年2月出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大同大学数学系。早年从事拓扑学研究,1954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主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1957年获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1960年奉调参加我国的核武器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以及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等职。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他是我国早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基于科学计算实践,他建立了离散泛函分析的方法和理论。 他热爱科研,更热爱祖国,曾几次为了国家需要转换专业方向, “为国家建设选择研读偏微分方程,然后为国防搞差分,后来又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再回去搞偏微分方程”。有人觉得这是牺牲和奉献,但他却认为是对自己的提升:“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实际上,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的动力。” 国士无双,先生千古!周毓麟院士,一路走好!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李薇【来源:燕赵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吉尔达

阳信籍高职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破格录用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新年伊始,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传来喜讯,阳信籍高职学生聂文豪因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连续获奖,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破格录用。2019年12月,聂文豪顺利通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面试。由于疫情的影响,在等待中物院的消息期间,他又去到滨州渤海活塞实习,实习期间工作认真,2020年11月代表公司去枣庄参加了2020年“山森数控杯”全国首届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个人优秀奖。2021年1月26日,聂文豪将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录用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母校阳信县职业中专的老师们,与恩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喜讯。据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每年会极少破格招在全国技能大赛一类赛事中获奖的高技能人才,聂文豪算是极少破格中的一员。依据山东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的利好政策条件,阳信职业中专组织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大赛训练方针,加大设备投入和大赛装备提升,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加班加点、刻苦训练。2016年-2020年,学校现代制造技术大赛团队连续五年代表滨州市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奖牌11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7枚,培养出17名获奖学生,均以高技能人才身份被省内知名专科院校争抢一空,免试录取,进入大学深造。【来源:滨州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气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邓全农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监察委员会消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狼少年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题: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点报告新华社记者任硌、李华梁、袁波“我愿意!”这是杨永辉研究员20年前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的坚定回答。简单三个字背后,是几乎与外界隔绝、甚至略显清苦的工作环境,是即使取得重大突破也几乎无法发表论文的科研现实。但同时,这三个字背后,也有自己参与研制的“国之重器”驶过天安门时的喜悦,和“为国家做了点事”的自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该院主体目前位于四川绵阳,大量像杨永辉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在此工作生活。记者近日走进这个略显神秘的地方,追寻跨越了六十余年的精神传承。坚守清苦生活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90岁的核化学与化工专家傅依备院士告诉记者:“在青海时,基地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牧区,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摄氏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迁往川北“九〇二”地区后,虽然风沙少了,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依然艰苦。“本身盆地出太阳就少,再加上办公地旁都是高山,就算能看到太阳也仅仅是中午那么一两个小时。”傅依备说。“不少人来院工作时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办公地点在哪里。”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究的魏晓峰研究员说,“当时拿着派遣证报到以后,就坐班车去工作的地方,越走越荒凉,越走心越凉,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在魏晓峰的办公场所入口,贴着一幅标语:“成功才是硬道理”。他解释说:“工作以后我很快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对国家安全太重要了,必须成功,而且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让我留在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中物院搬迁到绵阳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而且极端严格的保密要求让科研人员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大大减少。比如,进入中物院办公场所前,手机必须寄存入柜,这让一些年轻人最初很不适应。26岁的程伟平来自广东,刚刚工作不到4年时间,已经成为中物院某研究所一线班组长,所里最大的一台龙门加工中心由他操作。与在家乡工作的同学比,他坦言自己的工作生活简直可以用“清心寡欲”来形容。“我们的职责就是把科研人员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中的一个个部件。”程伟平说,“最初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要过这样的生活?但后来发现,必须‘清心寡欲’,我才能够在工作中更加专注,毕竟我们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必须确保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加工的任务。”坚守科研底色“两弹元勋”邓稼先曾任中物院院长,在他位于绵阳梓潼的旧居的墙上,一份装裱起来的手书格外显眼,其内容是对一份报告的修改建议。1986年3月,身患癌症的邓稼先已极度虚弱,他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依然强忍化疗带来的痛苦,在病榻上和于敏、胡仁宇、胡思得等几位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提出加快核试验步伐的战略建议。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心系祖国,再次诠释了“以身许国”这四个字的含义。“对国家高度负责,对科研极端严谨,是我们工作的‘底色’。”中物院某研究所某室主任孙光爱说。39岁的孙光爱自从硕士毕业就在中物院从事中子散射技术与应用的研究,他所负责的中子散射科研平台是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综合性中子科学平台,入选“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孙光爱介绍说:“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测定,到飞机螺旋桨叶片裂痕的探测,从材料性能的检测到物质磁性的研究,中子散射科研手段在前沿基础科学、国防科研和核能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去,我国科学家只能借助于国外的科研平台,用‘别人的眼睛’认识我们的研究对象,不仅科研成本高,对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等尖端科研还造成了严重限制。”最初调试时,孙光爱和同事24小时连轴转,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同行通常需要半年时间的单台装置调试工作。“我们效率提高一些,国家就能多做一些实验。”他说。陈行行是中物院某研究所的一名特聘技师。曾有一次任务,需要他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刀头,在直径不到2厘米的圆盘上打出36个小孔,其难度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老鼠种睫毛”,但陈行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多次修改编程、摸索尝试后,终于攻克难题。29岁的他刚刚荣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我们工作,为的是让国家在国际上说话有分量,站着腰杆能硬。虽然我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但心里仍然非常自豪。”陈行行说。坚守精神高地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曾任中物院副院长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在英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被称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有人问他为什么回来?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获得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也曾在中物院担任副院长,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改变专业方向,在我国氢弹、中子弹的突破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曾直言:“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决不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朴素的民族感情、爱国思想一直是我的精神动力。”“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中物院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物院原副院长杜祥琬看来,这种价值观凝聚了大家,成为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在中物院,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来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他们还言传身教,让“两弹一星”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在孙光爱看来,在普通的公司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工作,回报是即时反馈的,在中物院工作,很多时候这个反馈周期很长,但这种反馈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个人梦想和国家需求的完美结合。中物院的科研人员大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颇有造诣,在大城市找份高薪工作并不难。谈起最初来中物院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门,“我男朋友在这里工作”“本来要去外企,我爸让我再考虑考虑”“得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后气愤难当,决定投身国防事业”……但谈起为何最终留下,大家的答案却无不透露着对这份事业的拳拳之心。“‘两弹一星’精神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三个字:我愿意,这也是我最初入职时说的最多的三个字。”曾获中物院邓稼先青年科技奖、如今已是中物院某所副所长的杨永辉说,“这份工作需要个人和家庭都作出很多牺牲,愿意留下,其实就是最大的认同。”“进入新时代,要走好事业发展的新长征,必须要有一支能打胜仗的攻坚队伍,有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更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中物院党委书记杭义洪说。

时时刻刻

厉害了!陇南有人获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咱们陇南人也获得了这项殊荣近日,第三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遴选结果出炉,成县籍研究生院研究员傅立斌当选。“杰出专家”是中物院最高学术称号,是中物院为培养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而设立的学术荣誉制度。“杰出专家”遴选制度的设立,让更多年轻的科研人员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本次评选,通过单位推荐、专家提名、材料公示、专家会评等环节,最终由中物院杰出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遴选出8位“杰出专家”。傅立斌,男,出生于甘肃陇南成县。研究员/博导,兰州大学理学博士(1999),师从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先生。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与陈式刚院士和刘杰研究员合作,开始从事强场物理的理论研究。2001年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受聘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期间,先后访问香港浸会大学非线性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计算系和量子工程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非线性物理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所合作研究。2003年至2004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马克思-普郎克物理复杂系统研究所工作一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借调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工作,2018年1月正式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傅立斌研究员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及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45篇,其中Phys. Rev. Lett. 11篇,Phys. Rev. A/B/D/E 68篇。傅立斌研究员具体从事的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中电子关联的研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密切相关,是任务牵引的科学研究。加入研究生院后,研究工作更加凝聚在国家和中物院需求的基础研究方面。被推荐人获得第十届于敏数理科学奖(2014)和中物院科技创新一等奖(2016)。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来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

臣者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委指定,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对邓全农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监察调查。经查,邓全农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未经主管部门审批违规转让下属公司股权;违反廉洁纪律,收受业务关联企业或个人所送礼金,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并获利,违规买卖下属上市公司股票,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违规购买、配备、使用公车;违反工作纪律,干预下属企业资产转让事项,违规发包工程;违反生活纪律,与他人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邓全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借款、项目开发、改制增资、工程款拨付、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要财物,涉嫌职务犯罪。邓全农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邓全农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处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将邓全农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

望之久矣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邓全农被“双开”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四川久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邓全农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委指定,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对邓全农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监察调查。经查,邓全农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未经主管部门审批违规转让下属公司股权;违反廉洁纪律,收受业务关联企业或个人所送礼金,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并获利,违规买卖下属上市公司股票,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违规购买、配备、使用公车;违反工作纪律,干预下属企业资产转让事项,违规发包工程;违反生活纪律,与他人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邓全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借款、项目开发、改制增资、工程款拨付、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要财物,涉嫌职务犯罪。邓全农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邓全农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处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将邓全农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绵阳市监察委员会)

臭屁王

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点报告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 题:用坚守铸就民族的钢铁脊梁——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蹲点报告新华社记者任硌、李华梁、袁波“我愿意!”这是杨永辉研究员20年前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时的坚定回答。简单三个字背后,是几乎与外界隔绝、甚至略显清苦的工作环境,是即使取得重大突破也几乎无法发表论文的科研现实。但同时,这三个字背后,也有自己参与研制的“国之重器”驶过天安门时的喜悦,和“为国家做了点事”的自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该院主体目前位于四川绵阳,大量像杨永辉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在此工作生活。记者近日走进这个略显神秘的地方,追寻跨越了六十余年的精神传承。坚守清苦生活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90岁的核化学与化工专家傅依备院士告诉记者:“在青海时,基地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牧区,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摄氏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迁往川北“九〇二”地区后,虽然风沙少了,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依然艰苦。“本身盆地出太阳就少,再加上办公地旁都是高山,就算能看到太阳也仅仅是中午那么一两个小时。”傅依备说。“不少人来院工作时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办公地点在哪里。”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究的魏晓峰研究员说,“当时拿着派遣证报到以后,就坐班车去工作的地方,越走越荒凉,越走心越凉,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在魏晓峰的办公场所入口,贴着一幅标语:“成功才是硬道理”。他解释说:“工作以后我很快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对国家安全太重要了,必须成功,而且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让我留在这里工作的重要原因。”中物院搬迁到绵阳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而且极端严格的保密要求让科研人员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大大减少。比如,进入中物院办公场所前,手机必须寄存入柜,这让一些年轻人最初很不适应。26岁的程伟平来自广东,刚刚工作不到4年时间,已经成为中物院某研究所一线班组长,所里最大的一台龙门加工中心由他操作。与在家乡工作的同学比,他坦言自己的工作生活简直可以用“清心寡欲”来形容。“我们的职责就是把科研人员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中的一个个部件。”程伟平说,“最初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要过这样的生活?但后来发现,必须‘清心寡欲’,我才能够在工作中更加专注,毕竟我们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必须确保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加工的任务。”坚守科研底色“两弹元勋”邓稼先曾任中物院院长,在他位于绵阳梓潼的旧居的墙上,一份装裱起来的手书格外显眼,其内容是对一份报告的修改建议。1986年3月,身患癌症的邓稼先已极度虚弱,他明知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依然强忍化疗带来的痛苦,在病榻上和于敏、胡仁宇、胡思得等几位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提出加快核试验步伐的战略建议。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心系祖国,再次诠释了“以身许国”这四个字的含义。“对国家高度负责,对科研极端严谨,是我们工作的‘底色’。”中物院某研究所某室主任孙光爱说。39岁的孙光爱自从硕士毕业就在中物院从事中子散射技术与应用的研究,他所负责的中子散射科研平台是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综合性中子科学平台,入选“2013-2015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孙光爱介绍说:“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测定,到飞机螺旋桨叶片裂痕的探测,从材料性能的检测到物质磁性的研究,中子散射科研手段在前沿基础科学、国防科研和核能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去,我国科学家只能借助于国外的科研平台,用‘别人的眼睛’认识我们的研究对象,不仅科研成本高,对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等尖端科研还造成了严重限制。”最初调试时,孙光爱和同事24小时连轴转,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同行通常需要半年时间的单台装置调试工作。“我们效率提高一些,国家就能多做一些实验。”他说。陈行行是中物院某研究所的一名特聘技师。曾有一次任务,需要他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刀头,在直径不到2厘米的圆盘上打出36个小孔,其难度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老鼠种睫毛”,但陈行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多次修改编程、摸索尝试后,终于攻克难题。29岁的他刚刚荣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我们工作,为的是让国家在国际上说话有分量,站着腰杆能硬。虽然我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但心里仍然非常自豪。”陈行行说。坚守精神高地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曾任中物院副院长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在英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被称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有人问他为什么回来?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获得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也曾在中物院担任副院长,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改变专业方向,在我国氢弹、中子弹的突破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曾直言:“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决不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朴素的民族感情、爱国思想一直是我的精神动力。”“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中物院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物院原副院长杜祥琬看来,这种价值观凝聚了大家,成为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在中物院,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来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他们还言传身教,让“两弹一星”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在孙光爱看来,在普通的公司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工作,回报是即时反馈的,在中物院工作,很多时候这个反馈周期很长,但这种反馈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个人梦想和国家需求的完美结合。中物院的科研人员大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颇有造诣,在大城市找份高薪工作并不难。谈起最初来中物院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门,“我男朋友在这里工作”“本来要去外企,我爸让我再考虑考虑”“得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后气愤难当,决定投身国防事业”……但谈起为何最终留下,大家的答案却无不透露着对这份事业的拳拳之心。“‘两弹一星’精神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三个字:我愿意,这也是我最初入职时说的最多的三个字。”曾获中物院邓稼先青年科技奖、如今已是中物院某所副所长的杨永辉说,“这份工作需要个人和家庭都作出很多牺牲,愿意留下,其实就是最大的认同。”“进入新时代,要走好事业发展的新长征,必须要有一支能打胜仗的攻坚队伍,有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更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中物院党委书记杭义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