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外学术期刊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阖户昼瞑

海外学术期刊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作者:周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向世界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事,提升中国在世界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国策。习总书记在多次出访中,都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个国策。凭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习总书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更有效、更规模化、更成功地实施这一策略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焦点问题之一。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和策略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学术界对海外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策略、路径和模式研究成果颇丰。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文化输出案例。然而,我们文化输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仍然较为艰辛。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我们很多翻译的书籍在国外并没有真正地打开市场,为世界所接受。我们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够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思我们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探索如何真正有效地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就成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中华文化“走出去”受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我们所传播的文化与输入国所期待接受的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诚然我们现在国内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译者,出版设计水平也非常高,对外译介成果非常丰硕。然而,最终得到其它国家本土读者认同的译本却并不多。以我们现当代文学传播为例,真正为西方读者所接受的译本还是由西方本土译者所选择并翻译的译本。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目前文化传播策略,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上所述,翻译策略研究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不考虑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则有可能造成译本不为受众接受的后果。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将文化传播过程分为接触与显示、选择和采纳融合三个阶段。大量译本推向世界只是使我们所希望传播的文化呈现在受众面前,而受众如何进行选择这一阶段就成为评判传播的内容是否为受众所采纳的关键环节。目前我们学界对于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如何将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著作译介并传递出去,而对于中国文化在海外是否有效地传播与接受的重要领域:海外权威学术期刊的研究几乎很少去关注。针对这一现状,对海外权威学术期刊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他国学者的研究旨趣,确立以受众为重心的传播方式,并力求找出作为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而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更有效地为目的语国家所接受,最终真正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顶尖的学术机构所出版的学术期刊,体现了学术前沿性、前瞻性和权威性,是这一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哈佛亚洲研究学报》无疑就是其中的代表。哈佛大学历来都是美国汉学研究的重镇,也是海外汉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作为美国汉学研究中心之一的哈佛大学历年来名家辈出。而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以及《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学术机构、院系和刊物,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汉学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刊于1936年的《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作为哈佛大学研究的权威级期刊,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学术界的风向标之一。与此同时,它也体现了哈佛大学汉学研究的历史脉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旨趣,并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对《哈佛亚洲研究学报》八十多年来,尤其是千禧年以来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论文及书评的回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国汉学的发展脉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中分析西方独特的研究视角。这些为我们深入分析接受国的“期待视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让传播出去的中国文化真正落地,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进行文化输出,却往往雷声大、雨点小。首先,不同的文化土壤滋生了不同的研究旨趣。这种研究旨趣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中重要的论文得以一窥究竟。从历年《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的论文来看,中国传统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戏剧等仍然是美国汉学研究的核心。然而,美国汉学家的研究视阈并不囿于某一特定时期或特定研究视角,而是立体的、多维度、跨越学科边界的多元化研究。同时,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也绝不拘泥于某一方面,而是融会贯通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文学,并运用西方文论中新的批评方法进行研究。例如:科林·霍伊斯的长篇论文《言外之意:北宋的游戏与诗歌》、同期的长篇书评《狐狸与鬼魂:纪昀与十八世纪文人讲述故事》;书评《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物品》;阿尔弗雷达?默克的《中国宋代的诗歌与绘画》;著名西方汉学家袁苏菲的两篇书评《17世纪中国的戏剧家和文学游戏》、《欲望戏剧:早期中国宋朝戏剧的作家、读者以及再生产》,以及论文《蟒袍礼物:“金瓶梅”中物的流通》等论文都是运用新的批评方法对经典文学进行跨学科、多维度、多元化解读的代表性作品。当代美国汉学巨匠宇文所安的《诗经的再版》、《唐朝的手抄本遗产》,《早期中国经典诗歌的形成》这三篇文章则不仅仅将研究视角拘泥于文学本身,而是将文学与文学生产与传播等问题结合在一起,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阈。同样,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海外学者试图挖掘被经典文学话语排除在外的私人性话语,与主流文学话语一道丰富了我们文学的研究领域,也同样拓展了我们文化“走出去”的空间。最典型的代表有对西方知名汉学家、翻译家杜博妮的著作《当代中国的情书与隐私:鲁迅与许广平的亲密生活》进行的长篇评论。而《休闲文学与中国现代性》则探究了现代性与中国休闲文学这一较少受主流学术话语关注的领域。这些新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不仅给我们国内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启示,更为重要的是,也能指导我们在外宣工作中采用更为丰富、灵活、多维度、立体化、多元化的战略,从而打破学术/非学术、经典/大众、菁英/通俗话语的疆界,找到我们文化输出与海外接受的契合之处,将中华文化更有效地引入国际视野。其次,海外学者把以前被排斥在经典文学传统之外的边缘声音纳入到他们的研究视野,关注性别、族群、地方话语等问题。例如,著名美国汉学家白亚仁的书评论文《剑与绣花针:中国传统叙事中的女侠》、《美女与小说:十九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其它如《清朝的性别与文本政治:<正始集>研究》、《发声的女士:早期中国文本中的性别与男性群体》、《女鬼:十七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鬼魂与性别》、《作为作者的她自己:晚清中国的性别、代理与写作》等大量的书评和论文可以看到性别研究在当代《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分量。其它如对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苏州、杭州、安徽等地方文化的论文也占据了不小的篇幅。第三:大众文化和新媒体的涌现不仅吸引了海外汉学家的关注,也为我们对外传播打开了新的思路。大众文学期刊、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些新的文学形式不仅挑战了传统主流文学的出版模式,拥有大量的文学受众,而且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这样的状况也为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拓展了新天地。总的说来,过去我们对外宣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新媒体的出现,其实也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外宣模式上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在近年来的《哈佛亚洲研究学报》同样体现了海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西奥多?D. 哈特斯撰写的《文体问题:文学社团与现代中国的文学杂志,1911-1937》一书的书评就向我们展示了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现代文学团体以及我们学界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的大众文学期刊的研究兴趣。该著作的作者迈克尔?霍克斯(贺麦晓)是当代英语世界学者中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学者。他于20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网络文学》一书成为近年介绍、分析和研究中国网络文学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而我们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多维度、多渠道、多方位地进行文化传播,同样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然,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西方汉学研究中的政治偏见使我们在分析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的时候一定要警惕一些带有偏见的政治话语。但总的来说,海外汉学不同的学术旨趣与研究视角使我们在文化输出时必须考虑到预期读者的“期待视野”。我们在文化输出时最终的目的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然而,我们过去在外宣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国家的需求不够重视,造成我们的文化输出常常与目的语国家的需求相割裂,因此我们的对外输出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阻碍我们向世界展示我们优秀文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时,在文化输出时充分考虑到接受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研究旨趣以及文化差异,是我们当下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的因素。 作者简介:于2006年获得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于2014年完成自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研究”(08CWW005),以良好的成绩结项。目前正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项目号:13&ZD127)。在相关研究领域出版专著:《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博士论文)、《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其中,《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研究》获得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当代文坛》等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来源:光明网)

阮咸

「A&HCI投稿经验系列之一」中国作者最好发的A&HCI期刊有哪些?

应广大读者需求,梅小森继“EI期刊/会议投稿系列”后,现推出“A&HCI投稿系列”,为大家介绍中国作者易投、易中的A&HCI期刊。A&HCI是《艺术与人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的简称。A&HCI创刊于1976年,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艺术与人文类文献数据库,包括语言、文学、哲学、亚洲研究、历史、艺术等内容。收录1400多种国际权威的期刊,累计200余万条记录。包含28个艺术与人文学科的1,800多种期刊。从1975年至今,已有490万条记录和3340万个引用参考文献。在最新更新的2020年A&HCI检索目录中【2020年7月最新】,梅小森为您梳理出了2020年A&HCI变动的最新信息。有关“亚洲”的A&HCI期刊通过对A&HCI在2020年最新目录的筛选,我们竟然发现了31本与“亚洲”相关的期刊!……有关“中国”的A&HCI期刊2020年进入A&HCI检索有关“中国”的期刊有12本梅小森注意到这些有关“中国”的A&HCI期刊收录了很多中国作者的论文哦!这些期刊的选题大多与历史、语言、影视文化、文学、哲学等相关。而且期刊的编委会老师也有一部分来自国内高校。想投稿A&HCI期刊的老师和同学们需要格外关注!A&HCI和SSCI同时收录的期刊长啥样?梅小森还发现有很多的A&HCI期刊同时也是SSCI期刊!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本期刊就具有A&HCI和SSCI“双担”身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国际设计杂志》《国际设计杂志》是一本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式期刊,致力于发表设计的各个领域的研究论文。收录的论文主题主要包括:设计的社会文化方面;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设计方法;设计策略与管理;人机工程学和设计感知;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中的计算机应用......期刊官网:http://www.ijdesign.org/index.php/IJDesign/index在官方主页我们能看到最新的征稿信息征稿选题是:复杂环境中的环境设计:张力、悖论和多元性论文全文提交时间:2020年10月15日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哦!想要获得征稿模版就在群里@梅小森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为大家找来了《国际设计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些选题都让梅小森感到耳目一新!附上最新期刊目录:1设计的情绪粒度:引入20种状态的整体类型学2利用宠物狗的行为特征提升车内互动的情感体验3时尚而真实,包装设计中新复古风格的定义4老年人设计中的污名威胁:探索诱导耻辱感的设计因素5原型在数字产品服务系统协同开发中的(新)角色6公共部门设计项目中的框架失效与重构对话7设计和实施的潜在领域,以确保泰国北部织布实践的未来可行性8加强知识交流与合作:工匠和设计师使用边界物体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期刊关注的设计相关领域还是很广泛的,包括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界面设计,动画和游戏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好啦,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A&H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各种搜索研究,来帮你发掘各类A&HCI期刊,而且我们会把这些期刊和会议的发稿特点、审稿周期、版面费、投稿流程、格式要求等信息,都汇总好告诉你,帮助你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如果想获得更多A&HCI检索期刊发表经验和期刊文章完整版请与梅小森互动!《公共部门设计项目中的框架失效与重构对话》《设计的情绪粒度:引入20种状态的整体类型学》《老年人设计中的污名威胁:探索诱导耻辱感的设计因素》收藏

低下层

「深读」中国已成为学术论文数量第一大国,超9成发表在国外期刊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俞任飞世界上每五篇学术论文,就有一篇来自中国。2018年,一份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超过42.6万份,相当于国际总数量的18.6%。这一数据已经超越美国,让中国成为学术论文数量的第一大国。而作为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承担着展示创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但另一组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发表的29万余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目前最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论文中,只有8.82%的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这意味着,中国学术交流的未来,道阻且长。大会现场。科技期刊领跑能力不强制约我国期刊发展2019年4月26日,为推动中国学术与世界的交流,提升中国学术软实力,由浙江大学和科睿唯安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和科睿唯安(中国)共同承办的学术交流的未来热点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卫,科睿唯安副总裁、编辑发展与出版关系部总监James Testa,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出版社社长Andrew Stammer,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等多位业界大咖参加的会议通知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4月26日上午9点,超过三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浙大学报前总编张月红作为主持人,点明了此次国际会议的目的:如何确保出版信息可信、有价值;以及在新形势下,提高国际学术交流,保证技术创新。在开幕词中,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也提到,全球有超过4万种期刊,造成我国与世界知名期刊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来自多方面,其中科技期刊的领跑能力不强成了主要制约。而未来,学术期刊行业还将面对新兴的技术和传统出版融合等诸多问题,这需要行业同仁集体的智慧与努力。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少为期2天的会议围绕资源信任、科研诚信、技术创新和全球市场四大主题展开。共由一个主题研讨:学术交流的未来,和三个专题论坛组成,分别是⒈学科与期刊:中国创办学科新刊的时空观,学科如何办新刊?⒉市场营销:知往论今,未来的学术交流要懂什么?以及⒊科学精神中国行@浙江大学——中国的科研创新与学术诚信。第一天的会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前主任、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卫发表演讲。他的演讲立足国内情况,他提到:“2016-2018年中国学术论文数量、质量增长迅速,但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却越来越低。”一上来,杨卫就用几组数据强调,中国期刊在质量上,与国际知名期刊的鸿沟正在扩大。而学术期刊“西强东弱”的局面,亟待从国家层面加以解决。相比国际期刊市场,杨卫提到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都是研究机构或高校主办,实力和运营方面相对属于小、散、乱。而国外一些巨型期刊利用期刊数字化带来的审稿、发稿便利,扩张平台,覆盖所有学科,论文容量巨大不说,还涵盖数据库等功能。杨卫认为,中国也应当通过国家政策引领,建立一个兼具“审稿、数据、分析、发行”四位一体的大型期刊平台,以此加速中国学术期刊行业的发展。会议现场中国学术论文存在一些特有现象美国恩波利州立大学生物系教授、学术期刊主编John Richard Schrock,从1999年开始和中国期刊打交道,近年来一直担任英文校审工作。他在演讲中展示了多个实际案例,分析了目前中国学术论文存在的一些特有问题。“在中国,一些学生即便成为了教授,依然会在自己的论文中,把没有参与的老师列入作者栏。”甚至有些老师会发现,自己在一篇一无所知的论文上“被署名”了。“我过去也曾帮大学学生改过论文,他说要把我放在作者席上,但我拒绝了。”这种“名誉作者”的行为,在Schrock看来大可不必。针对这一现象,Schrock表示已有一些解决办法。“期刊开始要求,在最后的致谢中针对每个作者做的事情,进行具体描述。”除此之外,Schrock也对规范引用、虚假润色、评审,精英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会上,除了嘉宾的精彩报告外还有活跃的互动环节,与会人员提出了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与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去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文件强调,科技期刊传颂人类文明,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了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的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领域期刊。基于此,浙江大学举办的“学术交流的未来”研讨会也希望通过建立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中国的学术软实力,推动我国学术期刊的创新、国际化和持续改进。

后视镜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顶刊封面遇上中国文化元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重磅的科研成果就会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当科学研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不期而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些有趣有料的科学家们发挥奇思妙想,给所投期刊的封面图赋予了传统的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中国福娃早在 2013 年,Cell 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汤超研究组合作的研究。首次证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决定的「跷跷板模型」。在下面的封面图中,极具中国红特色的两个娃娃正在玩平衡跷跷板,可以说是红红火火。他们分别代表小鼠体细胞的内胚层和外胚层,在这个跷跷板的模型中,二者在体细胞重编过程中的相互抑制和相互平衡的关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写意山水画时隔两年, Cell 杂志再次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北大邓宏魁和赵扬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化学重编程过程中一个存在于类似于胚外内胚层细胞的中间态,大幅提升了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 细胞)的诱导效率。封面展示了一幅泼墨写意的中国风山水画,烟雾缭绕,群鸟齐飞,可谓美不胜收。各山顶代表不同类型的体细胞状态。小分子所代表的桥梁连接起了山峰,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横越。山水中一叶扁舟用来代表不同的路线,也就是用转基因的方法实现重编程。一山难容二虎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2017 年华西-华盛顿线粒体与代谢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发表在顶级期刊 Cell Metabolism。封面阐释了 BCAAs 代谢障碍会显著抑制葡萄糖摄取和氧化利用。BCAAs 可以直接抑制丙酮酸盐脱氢酶(PDH)活性,并通过减少其糖基化修饰进一步减低其活性。其中,糖基化和 PDH 就分别代表那两条雄性老虎。大圣来也2015 年,Cancer Cell 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季红斌研究组的。该研究深入揭示了 LKB1 失活调控非小细胞肺癌可塑性及药物响应的重要功能和相关机制。「八卦炉中逃大圣,火眼金睛就此成」。美猴王被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的三昧真火烧练了 49 天后,反而成就了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大圣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踢歪八卦炉的孙悟空,就代表着失活的 LKB1,可解除更高的氧化应激,也可以进行系统重编程转分化为肺鳞癌产生耐药性。西天取经2016 年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王红艳课题组在期刊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上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鸟苷酸交换因子 DOCK8 的互作蛋白 LRCH1(妖怪),抑制了 DOCK8 对 CDC42 的活化。孙大圣(PKCα)拿起如意金箍棒磷酸化白龙马(DOCK8),使白龙马保持无比的清醒,从而远离妖怪(LRCH1)的蛊惑,自此二者分开;白龙马清醒后,赶紧去招募并活化沉睡的唐僧(CDC42),把唐僧驮上,别让他偷懒赶紧地去西天取经了(促进 T 细胞的迁移)。这比喻可谓生动形象贴切之至,画面感跃然纸上了。女娲补天哪家强女娲娘娘,作为中国古老神话中众人皆知的角色,在 2019 年也被浙江大学王福俤教授团队搬上《科学通报》期刊论文的封面,这一封面也被评为「中国科学杂志社 2019 年度最佳封面。」十分有趣的是,与以往论文封面中的卡通形象不同,最近的一篇研究构建新型轴手性芳基烯烃-吲哚骨架,论文的通讯作者把自己 P 成了用五色彩石补天的腾云女娲。这是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石枫教授在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杂志发表最新的研究,运用创新的策略来构建有趣的轴向手性框架,就像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使用「五色石」修补天空一样。写在最后最近几年,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频频登上期刊论文封面,这些期刊不乏有 Cell,Science 这样权威性的顶级期刊。这些期刊论文的封面对中国元素的应用都恰到好处,令人拍案称奇,对研究成果的诠释巧妙并且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些有趣有料的科学家们,不仅科研做的出色,选取制作的论文封面也毫不逊色,都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孙悟空、西游记、女娲等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顶级期刊封面里的中国元素,这不仅展现了中国走在前沿的科研水平,也向世界与科研界传播着中国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文化。

稻草狗

「降重修改」中国文化史论文步骤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西方文化在明朝传入中国,并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西方形成的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而西方形成了民主政治概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它对中国也有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逐步崛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撰写有关中国文化史的文章。历史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历史学生专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相比,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您过去几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测试,而且是进一步提高个人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培训。人们常说,当您写完商务论文时,您会突然发现您对问题的理解,单词的使用以及文章的整体理解有了飞跃。这种进步表明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研究,实际上是对提高自身素质的综合训练。大多数从本科到博士学位学习的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本科论文训练可以使我们掌握10,000字的文章,硕士30,000字的能力和博士学位,200,000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历史专业的一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人在任何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为什么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写毕业论文,并且必须写好毕业论文。因此,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应该注意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如何才能撰写出好的毕业论文。接下来,我想谈谈关于历史毕业论文的一些想法。1,论文选题选择一个主题是撰写论文的开始,也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第一步。好的主题选择可以使研究人员避免走弯路,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并提高论文的成功率。主题的选择不是通过敲击头产生的,它具有实际的成型过程。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勤奋学习,多问问题,注意培养对古代的怀疑精神,增强对问题的认识,以便在撰写论文时可以选择自己的话题。任何研究都有知识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历史研究。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并不意味着您必须记住大量的历史术语,事件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陷入难以阅读的泥潭。阅读必须是有目的的,即围绕知识和兴奋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有目的地有选择地积累知识。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学会在日常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例如,如果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战后冷战的历史感兴趣,我们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关注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并保持意识。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习多问问题和思考问题,以便发现问题,逐渐对某个主题形成浓厚的兴趣,并有冲动寻找根源,从而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致力于研究喜欢的主题并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例如,法国的勤工俭学运动发生于80多年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运动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法国大量的勤工俭学学生。学习,工作和教育的情况尚不清楚。文章“ 1920年代法国勤工俭学学生的教育事实”的作者一直关注这个话题。在访问了法国的相关档案之后,他尽力收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评估1919年至1920年间赴法国学习的勤工俭学的学生人数。法学院的分布,生活条件,学历等经过精心整理,揭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与任何其他学科一样,历史是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选题不仅是我一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选题必须新颖,创新,选择新领域,选择新观点,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例如,目前,阅读史,性别史,身体史,环境史等研究领域正在成为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如果从性别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些问题,结论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一旦我们介绍了性别历史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发现女性在工业革命中的地位是比以前低。这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并认识到工业革命。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澳大利亚历史学家,他从环境历史的角度写了一本书《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作者调查了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如何驱赶生活在那里的大象,如何破坏森林以及如何破坏环境。这种观点相对较新,将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通常来说,好的主题选择是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必须注意论文的主题。当然,在思考本文的主题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这些要点。 1.避免含糊不清的主题,避免大型和不适当的主题; 2.主题不应该太琐碎或太过分; 3.根据通常的学习和积累,选择一个适中的主题。 4.确定主题时也要考虑。就材料的丰富性而言,如果没有材料的支持,无论主题多么出色,都无法进行实际写作。2,收集历史资料确定了论文的主题之后,下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收集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某种意义上收集和消化历史数据的过程。因此,丰富或稀少的历史数据收集通常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确定论文的成败。因此,在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收集史料,学会做“如意算盘”。通常来说,有许多方法可以收集历史资料。一是在日常学习和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主题的收集并组织主题目录。例如,对于“皖南事变”案,有许多传统研究文章和许多回忆录,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在密切关注此主题的同时,您可以开始整理相关历史材料和作品,这些历史作品和作品已经编录在目录中,以供您在写作时参考。要特别注意查找尚未整理和发布的相关历史资料,尤其是存档历史资料。无疑,它将对历史事实和对该案的全面理解有很大帮助,有时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二是要注意相关的历史发展,并随时记录下来。一般来说,历史杂志,期刊,报纸目录索引等都是理解相关历史研究信息的便捷方法。要成为有爱心的人,您必须经常查看相关的报纸和杂志,以跟上相关的研究趋势。例如,在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研究中,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点。他们的观点不仅新颖,而且所用的历史资料也取得了突破。在这方面,您不妨看一看书,看看它们采用了什么新材料,同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参考。前面提到的历史数据收集更多地是指平时的数据积累。现在,在确定主题之后,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收集数据。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些步骤。1,基本信息,收集和整理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并掌握基本历史资料,2,收集国内外研究论文资料,浏览相关著作,了解研究进展;3,组织收集的历史资料和资料,注明出处,并充满信心。确定所选问题后,您可以根据过去的初步工作来全面收集信息。它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它是基本情况的集合:浏览相关文章以了解该主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实际上,通常在确定主题时,大多数人已经对该主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或者对相关问题有一定兴趣,并且已经对此进行了关注。因此,在选定主题之后,在对该主题的原始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扩大相关信息的搜索范围,并对该主题的相关情况充满信心,并知道在该主题中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过去的学术界对此主题以及已经取得了哪些研究水平,有哪些基本观点?使用的基本历史资料是什么?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您才能对自己的论文写作充满信心,并且可以在众神的帮助下写作。在这一工作水平上,我们还将这项工作视为对学术历史的回顾和评论。第二,必须掌握基本历史数据,并收集和整理第一手历史数据。因为仅了解相关的研究发展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必须非常熟悉该主题的基本历史资料。例如,对于“皖南事变”,我们必须了解哪些历史资料已经整理和出版,哪些历史资料尚未出版。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基本情况后,应根据自己的知识,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或进行复制,复制或制作卡片等,并将其作为撰写论文的基本资料。第三,围绕论文主题收集相关研究材料,并编制相关历史材料目录。为了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有必要收集关于论文所列问题的尽可能多的信息。例如,当我们撰写休ume的思想研究时,我们将涉及他的“公民社会”概念。无论是否将其用于自己的论文中,都要求作者收集有关此内容的研究材料,但由于学术论文的撰写要求,必须这样做。因此,这需要我们扩大浏览范围。当然,这种信息收集的目的是找出各种文章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同时注意使用了哪些新材料。一旦找到以前从未收集或错过的历史资料,就应及时复制它们,并按照图示编制相关目录以供参考。3,撰写手稿如果以前的阶段都是思考和准备过程,那么论文的写作就进入了核心的关键阶段。在撰写本文时,有一些类似的步骤:首先,确定主题,阐明思路,并安排文章结构。确定主题和材料后,您可以合理地组织材料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文章的结构。论文的结构有多种形式,例如渐进式:在分析和叙述的过程中,渐进式论文使每一层的含义渐进而深刻,逐渐凸显了中心观点。连贯的风格:论文的研究是按照事件的顺序进行的,从头到尾,很容易掌握事件的发展脉络。总分:这种论文有一个一般的理论和一个子报告。一般理论可以放在全文顶部,也可以放在全文结尾,也可以放在文章末尾。本文的其余部分在各节中讨论了该主题的某个方面。一般来说,文章的结构应服务于内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讨论需要选择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结合几种形式进行综合应用。通常来说,在撰写历史论文时,总分结构相对较多地被使用。在此,以总分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总结主要思想,总结相关主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意义或作用,并提出您要在此阐述的基本观点。文章,并为以下段落的讨论做铺垫。因此,在历史论文开始时,通常会有一个概括性的陈述。本文的主要部分是以下部分的讨论。本文的段落可以或多或少,长或短,这主要取决于作者需求的内容和掌握的材料数量。其次,围绕论点讨论论点。有许多讨论方法,例如归纳,说明,演绎,类比和矛盾。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撰写历史论文时,归纳法更为常用。归纳法通常列举一些个案,总结其共同属性,综合其共同本质,以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是由于特殊的到一般的推理方式。但是,使用此方法时,参数必须足够且典型,以覆盖结论的范围,几乎没有例外。例外情况过多时,归纳法的应用将受到影响。在历史论文的写作中,通常采用叙事和讨论的方法,将历史事件的叙事与作者的分析和评论相结合,并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这种方法被称为“历史讨论”。是选择“从历史上讨论”还是所谓的“历史话语”已经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当前的历史论文中,更多的是作者在阅读了许多相关材料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某种观点,然后使用相关的材料,以引人入胜的语言,以严格的逻辑论据,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历史论文的写作。这与关于“从历史讨论”或“从历史讨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争论无关。有关更多免费信息,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全书第三,案文应简洁明了。在撰写本文时,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想法或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必须用语言表达。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单词的使用。人们通常认为历史论文很无聊。实际上,这是对历史论文的误解,不应成为历史论文的专利。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回忆。为什么这种丰富性在到达我们手中时必须变得无聊甚至可怕?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使用书写语言。语言在写作文章中的使用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既没有适用的现成公式,也没有可模仿的固定模板。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历史资料的使用,将历史资料与您要解释的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论文。因此,在叙述时,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是简洁,流利,而不要使用华丽的单词和藻类。历史不等于文学。撰写历史论文的依据是历史事实,而不是文学创作。因此,应该将不必要的不必要的单词减到最少。文字和藻类的修饰赋予了历史真实而简单的原始外观。同时,语言应该准确,简洁,尤其是标题,必须通过使用自己的语言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如前面在“大象的撤退”一书中提到的,标题非常简洁,当然也很吸引人。第四,论文必须遵循学术标准。在撰写历史论文时必须遵循一些学术规范。尽管这是形式问题,但它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素质。例如,我们不可避免地必须以书面形式引用历史材料,因此存在如何引用历史材料的问题。引用历史资料的原则应首先使用第一手历史资料,例如《史记》和其他历史书籍,档案,各种历史资料的汇编,笔记日记,口述历史资料等,然后再使用后代的相关资料,如人物传记,大事年表等。第三是与该主题有关的作品,文章和其他材料。作为论据的论据,论文中引用的历史材料应在语义上完整,可以解释事实或有助于解释主题。引文应准确而简明,引文应准确而不粗thick,应简短而不是冗长,并且应仅限于解释问题。除非特别必要,否则请避免使用大段无关紧要的历史资料。引用历史资料应注明出处,包括作者,书名,书名,版本,页码等是引用文献的基本内容。如果直接引用历史书中的一段文字,则在引用说明中应注明各种内容。如果从另一本书中引用,则在标明“引用自”之后,相关引用元素应逐个标记。除了在引用历史资料时需要的引文注释外,还有一种通常在论文写作中使用的注释,即文本部分的注释,读者或读者不容易理解。需要补充。这样的注释对象主要包括文本注释和内容注释。文本注释是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文本概念的注释。如果一个概念是要在文本中表达的重要概念,那么作者需要在文本中定义其含义。如果将其放在正文中进行讨论,则由于篇幅所限可能会受到影响。当涉及到文章的整体结构时,可以以注释的形式进行解释或说明。内容注释是事件内容的注释,读者不容易理解。可能是对事件的描述,也可能是对相关人员的补充,或者是对相关名称,地名,官职,地理位置等的解释。如何进行注释,学术界已经形成了某些常规规范。您可以查找一些杂志要求,然后根据其特定要求进行操作。在这里,应该强调的是,遵循学术标准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窃。换句话说,当我们引用别人的文章,历史数据或研究结果时,必须指出来源。这样做不仅将形成学术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将培养学术道德。四,修改并定稿本文的第一稿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作都已完成。仍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首先,仔细并反复阅读原稿,并检查您自己的数据库以查看是否存在讨论不足,使用的历史资料太薄或缺少任何重要的历史资料。您也可以要求其他人帮助自己检查。经过这种反复检查,可以发现书写过程中忽略的大量问题以及一种或另一种缺陷,这些都是在稿件修改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修改稿件的第一步是检查文章的思想是否联系在一起。在撰写论文时,由于种种原因,有时我们无法保持思路一致。当纸张整理完毕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我们可以将其读出以找出中断点。然后,我们需要遵循自己的“重写已确定的文本”以使其文本平滑。第二步是增补材料。根据自己的检查,有的放矢地搜集论文需要补充的材料,为未能充分展开论述的部分增加论据,充实论文的论述内容。 第三步是调整文章结构。一般而言,文章结构是在第一次确定主题,动笔撰写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改动文章结构,因为调整的不好,小则影响文意的贯通,大则可能会伤筋动骨。这里讲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份量的平衡调整,以免出现各章节内容的忽大忽小,畸重畸轻,文章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使论述达到总体的平衡。 第四步是修改文字。初稿就象未经打磨的玉石,玉质内敛,而表面却粗糙不平,需要精心打磨修练,才能使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刚刚写就的初稿,无论是总体结构平衡,还是材料的引用,以及文字的表述等,多少都带有仓促粗糙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论文初稿写成之后,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对文章字句的修改,古人谓之“推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反复地推敲修改。文字修改包括对文章概念用词是否准确,文句表述是否流畅、语言的简练与否,人物称谓是否正确,简略语运用是否恰当,乃至字词是否出现打印错误等等。好的文章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才能把文章修改的越来越好。文章经过反复多次的推敲修改,补充必要的材料,充实有关的论述,再对全部文章的文字风格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把它作为定稿了。这样一篇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凝聚了大量智慧和心血的作品,无疑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人与之鉴

这本中国原创学术期刊是如何站上国际“C”位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细胞研究》成为中国首本影响因子超20的原创学术期刊,稳居国际一流顶尖期刊行列这本中国原创学术期刊是如何站上国际“C”位的“CNS”,即《细胞》《自然》《科学》(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刊物的简称,在全球科研工作者心中,牢牢占据“C位”。中国原创学术期刊能否跻身国际一流?《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这本创刊30年、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期刊,在2020年成为中国首本影响因子超20的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0,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在国际最高舞台同台竞技的机会,而且影响力超过了Nature和Cell主办的高端子刊了,相当于咱们国家参加奥运会,终于挤到第二集团军的龙头位置。接下来,我们有可能追赶CNS的国际影响力。2021年初,记者走进《细胞研究》编辑部,试图探寻中国学术期刊“多而不强”的突破路径。“中国的论文,自己的期刊不敢发表,那发哪里呢?”“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当领域内最具声名的国际期刊的审稿意见回来时,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俞立有些着急。他发现的“迁移体”这一新的细胞器,正面临审稿人诸多疑问。俞立将视线转向了打过一次交道的国内期刊《细胞研究》。在编辑的牵线下,这一领域的国际“大咖”经谨慎研究,为这一原创研究撰写了一篇评论。作为2015年的封面文章,原创结果得以问世。如今,相关研究成果登上《自然·细胞生物学》,国际同行开始逐渐接受这一崭新概念,全新研究领域呼之欲出。发表这样一篇文章,注定是冒险的。“探索完全未知的世界,每一步都踏在‘对’‘错’之间。只有更多后来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知道这是一个突破还是一场误会。”《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但如果中国科学家做出来的工作,中国自己的期刊都不敢发表,那发在哪里呢?这是《细胞研究》必须要有的担当。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发布的2019版期刊引证报告显示,《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达到20.507。这也是中国原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数据显示,其影响因子超过《自然》《细胞》多个高端子刊,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七、亚洲第一。这标志着,我国本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顶尖学术期刊,已稳居国际一流顶尖期刊行列,在推动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我国科学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科学服务也意味着更多“尊重”1990年,我国著名实验生物学家、肿瘤学家姚錱院士,为了促进当时中国细胞生物学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决定创办《细胞研究》,并担任首任主编。尽管当年在国内,英文科技期刊读者寥寥,但他坚持“国际化办刊”:全用英文、全球组稿。2002年,《细胞研究》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创下了中国人创办出版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过2”的历史纪录。2005年的一个秋日,90岁的姚錱院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找到了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裴钢,希望他接任杂志主编。裴钢一口答应了下来:中国科技界需要有一本在世界上站得住、叫得响的原创杂志。“我们需要自己的发声平台。”裴钢找到了一位国际“学霸”李党生。他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此后至今,李党生开始了《细胞研究》的追赶之路。“我们自己不能看轻自己。”在一篇篇来稿中淘出有一定科学价值的论文,一处处修改订正语言错误……编辑部额外增加了一道很多期刊都没有的程序——主编终审修订,一旦发现科学问题,即便是到最后关头也不予发表。从2,到破5,再到20,“我很难盘算出杂志质量有什么‘质变’的瞬间,只有30年如一日的坚守。”李党生说,原创学术期刊不仅为中国科研的腾飞提供了自有的发声平台,也间接提升了中国科学家投稿的国际软环境和话语权,赢得了更多尊重。离陕西南路不远,有一家咖啡店和茶馆,这是李党生和全国众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年轻科学家最常“约会”的地方。“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他认为,只有把自己当作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分子,不求任何现实利益的回报,才能与科学家共同成长、相互成就。让中国原创学术期刊也能“走出去”如今,《细胞研究》已经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的高端学术平台,海外科学家占了投稿数量的一半。这天,一位法国科学家给编辑部写了一封邮件:原来,原创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后,被一个有着80万粉丝的电台看到了,盛邀他参加公开科普。“我知道80万粉丝对于中国来说不多,但在我们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么好的消息要和你们分享。”他在邮件里写道。还有一次,一位国际知名的奥地利科学家做了一个原创研究,投稿时却被顶刊拒绝,他和《细胞研究》的一位编委是好友,就将论文投了过来。编辑部启动绿色通道,从接收文章到审稿刊发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没过多久,《自然》旗下的高端子刊就刊发了这位科学家的学术“竞争对手”的类似成果。后来这位科学家就成了《细胞研究》的“铁杆”作者和粉丝。1月20日,作为专业跟踪和分析与学术文献有关在线活动的公司,Altmetric.com正式揭晓了2020年度Top 100论文,突出显示了2020年最受关注和讨论热度最大的研究。第10名是发表在《细胞研究》上的全球第一个经过同行评审的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的实验性研究成果。这展示了《细胞研究》作为一个高端学术平台已获得全球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相较于“顶刊”而言,我国本土期刊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都还有待大幅提升。2018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科学出版物总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涵盖各学科的科技期刊体系,我国却远远称不上科技期刊强国,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足,就是缺乏高质量、有国际影响的期刊。在《细胞研究》30周年的“庆生会”上,一位编辑说,等到杂志40岁时,他希望讨论的是,有多少发表在这本期刊上的成果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比起影响因子,期刊在科学家心目中的地位,更需要长期的高质量办刊水平去慢慢塑造和培育。“From China,for the world(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是李党生为《细胞研究》定下的办刊宗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让全球该领域科学家都愿意将最优秀的论文投稿到这本期刊。“我们已经具备了和《细胞》争论文的资格,但要形成中国学术期刊整体的影响力,单靠一本杂志远远不够,需要的是一个生态系统。”李党生说,未来,他希望能有专门的团队去和国外的顶级实验室、科学家形成长期合作、对接、推荐,告诉他们中国也有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记者周琳【纠错】【责任编辑:王萌萌 】

赅而存焉

媒体刊文: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原题为《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夏目

刘梦溪:文化的张力

【大家】学人小传刘梦溪,著名文史学者,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1年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兼马一浮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研究,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1996)、《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韩文版2019)、《中国现代学术要略》(2008)、《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韩文版2016)、《陈宝箴和湖南新政》(2012)、《当代中国之传统与现代的变奏》(新加坡,2014)、《陈寅恪的学说》(2014)、《马一浮与国学》(2015)、《现代学人的信仰》(2015)、《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2015)、《切问而近思——刘梦溪学术访谈录》(香港,2016)、《学术与传统》(上、中、下三卷,2017)、《陈寅恪论稿》(2018)、《七十述学》(2018)、《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2019)等。阅读印象梦溪先生是我景仰的学术名宿大家。我与先生的渊源可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我所购的《1984年文学艺术概评》中,有一篇文章谈及先祖父(汤炳正)的《楚辞》研究,其结语是:“汤炳正先生的文章,很有说服力,看来《离骚》作于淮南王刘安之论,可以休矣。”这本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当年编的学术年刊,“主持编写”者正是梦溪先生。嗣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再读梦溪先生的著述,旋即被先生的才、学、识所折服。尤其是他有关陈寅恪的系列论著,如《论陈寅恪的学术创获和研究方法》《“借传修史”: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等,莫不逻辑穿透力强,精义纷呈,或发前修之所未发,或为时彦之所未至,确实是“研陈”之尤为拔萃者。梦溪先生在怀念张舜徽的《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中曾说:“(才、学、识)三者之中,识最难,亦更可贵。”此论深得吾心。说到先生之“识”,初读《〈中国文化〉创刊词》的震撼,至今犹在心中激荡——“本刊确认文化比政治更永久,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只求其是,不标其异。新,固然是人心所向往;旧,亦为人情所依恋。”“在学术上应特别重视中国传统,在广为汲纳国外的各种新观念、新学说、新方法的同时,刻刻不忘本民族的历史地位;在方法上,提倡从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入手……主张宏观与微观结合、思辨与实证结合、新学与朴学结合。”王蒙十年前曾说:“时隔二十年,又看《中国文化》的创刊词,写得还真是不错。”为撰写此文,近半年来,我又将寒斋所藏先生的著述,捧读一过,并做了笔记,记下感想,还曾专门请教吾师戴明贤先生,戴师亦爱读梦溪先生的文章。梁启超曾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说自己的文章:“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我对梦溪先生的文章,亦作如是观。学术转变弹指三十余年过去,而梦溪先生早已成为我国学术界一位标志性人物。他在四个方面的成果斐然:一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和人物的研究;二是对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三是对国学与六经的研究;四是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与《中国文化》杂志,以传播与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梦溪先生学术思想的自我转变阶段,这主要是由文学研究转向学术思想史研究。引导他发生学术转变的,乃20世纪的三位学术大师——王国维、陈寅恪和钱锺书。前后多年时间,先生心无旁骛、夜以继日地研读王、陈、钱的著作。先生的夫人陈祖芬老师写过一篇《不敢见钱锺书先生》的文章,其中说道:“在八十年代,如果你在北京的街头巷尾,看到一个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或者在路上,在树下,在墙边,在任何地方,都拿着书看,这个人看的一定是《管锥编》或者《谈艺录》。”这显然非文学描写,而是饱含感情的纪实。梦溪先生自己也说,钱锺书的著作他的确读得很熟,每一本、每一篇至少都在三遍以上,读钱的笔记也有好多册。读陈寅恪、王国维亦然。这些阅读促使梦溪先生开始了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即着手编纂“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精选晚清民国以来现代学者的著作44家、35卷、共2000余万字,1990年至1996年,积七年之功始竟其役。河北教育出版社于1997年将其出版,翌年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架构的中国现代学术知识谱系,不止于王、钱、陈,对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熊十力、马一浮、吴宓、傅斯年、冯友兰、金岳霖、张荫麟、陈梦家、张舜徽等20多位现代学术人物,均撰有专论或合论。而后又成《现代学人的信仰》一书。马一浮研究则是梦溪先生新开出的一个学术个案,所下功夫仅次于陈寅恪研究,前后十年,最后问世了“以马解马”的学术专著《马一浮与国学》。先生说——“我的学术兴趣中间发生了转移,我喜欢上了马一浮。本来是研究王、陈、钱,一旦进入马,其他就暂且推后了。马一浮在20世纪大师中,是学问最好的一位。史学和考据学方面,马一浮前面自当有人,但义理学,对中国思想义理的分疏方面,我看不出有谁能超过他。”梦溪先生研究近现当代学术思想的最重要成果,首推他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写的总序,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学术要略》。1996年年底,当这篇总序以四个整版的篇幅在《中华读书报》刊载时,可以说引起学术界不小的轰动,老师硕学口耳相传,都说刘先生发表了“大文章”。这篇“大文章”发表后的次年2月16日,在梦溪先生家召开了一次高规格学术恳谈会。戴逸、庞朴、汤一介、李泽厚、李慎之、余敦康、王俊义等学界大家悉皆到场,发言热烈,并伴以有趣的争论。戴逸先生在事先给先生的信里,对《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称颂有加,但发言时则径直指出,哪些是不能不回答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宜忽略。庞朴先生说,此文最大的问题,是对前辈学者只有“仰视”,没有“俯视”,站在前辈的肩上著论才是合适的态度。余敦康先生则不认同庞的说法,提出已往的教育,恰好是只有“俯视”,未能“仰视”。李慎之先生为缓解气氛,说他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而是“窥视”。如今,李(慎之)、汤(一介)、庞(朴)、余(敦康)诸公都已作古,梦公府上那种高朋满座、大儒智辩的场景已不容易再现了。十年后的2008年,《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由三联书店出版单行本,又十年后的2019年出版增订本,这是梦溪先生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术史之作,重点论述的虽是现代学术与人物,但对中国传统学术亦以前四章的篇幅,多所论列,而且胜义纷陈,都是长期研思积累的创获。如说“学术思想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是学术思想的特点。转移风气、改变习俗,学者之理趣覃思与有不灭之功焉”,以及“学术思想的隆替与变异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就与历史行程的比较而言,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但一定历史时期如果没有另外的学说与之颉颃和相互撞击,占据主流地位的学说内部便会分裂、内耗乃至自蔽”等等,都是令人警醒的创辟胜解。由文入史梦溪先生的学术历程,经过了“由文入史”和“由史入经”的过程。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前十年,是“由文入史”的过程,那么除《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现代学人的信仰》以及更早的《学术思想与人物》之外,他的专门研究陈寅恪与义宁之学的三书,即《陈宝箴和湖南新政》《陈寅恪的学说》《陈寅恪论稿》,应是“由文入史”个案研究的重要成果。《陈寅恪的学说》是对陈氏学说体系内部构造的疏解,《陈寅恪论稿》则是对陈氏学说体系外部学术触点的著论。值得注意的是,梦溪先生认为,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在他的著作中已经构建了一个历史文化学说的学术体系,其中包括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中体西用的文化态度、“有教无类”的文化与种族的学说、独特的阐释学和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等。梦溪先生的“研陈”是将陈学和义宁之学结合起来的,既研究寅老本身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同时亦研究他的家学渊源和义宁陈氏一族的优美门风。在“研陈”的同时,先生又研究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与陈氏关系最密切的王国维,知者称为“王陈并治”。他的《王国维与陈寅恪》一书据闻近期即将问世,不过从已读过的《王静安先生思想学行传论》《王国维与现代学术的奠立》《王国维的十重矛盾和最后归宿》三篇章来看,其搜罗材料之翔实、史实还原考证之细致和思想掘发之深入,均见出梦溪先生对现代学术开山王国维这一学术个案所作研究的眼界和功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梦溪先生特别注意寅老对诗中之史和史中之诗的深层发掘,以及对历史事件深层结构和历史人物心理结构的发覆索隐,并把此种关注扩展到对陈宝箴和陈三立的研究之中。最明显的是,他通过解读陈三立《散原精舍诗》中每年春秋两季赴南昌西山所写的述哀和祭墓等诗作,对陈宝箴系慈禧密旨赐死的公案有诸多发覆索隐,从而证实此一公案实际上是历史的本真。《陈宝箴和湖南新政》的最后一章《陈宝箴之死的谜团及求解》,全文连同注释逾五万言,就是为彻底解此一案而设立的。特别是该章的第七节“慈禧的第二次杀机”和第八节“陈三立的倒后复帝活动”,其有关背景和史实的考订,特别透过陈三立诗文复活当事人的心理和场景,发现了许多单纯的史学考证所未及见的隐藏的历史面向。梦溪先生见微知著、发覆索隐的功夫,为一些研究戊戌变法史的大家所推许。杨天石先生认为,梦公对《戊戌政变和陈宝箴之死》的考证,“思想严密,考证精细”,“是对近代政治史研究非常重大的贡献”。这里还需提及梦溪先生的另一部著作——《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此书篇幅不大,不到十万字,但分量可是不轻。先生以孔子论狂狷的一段经典名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作为全书的缘起和纲领,释证道:“‘狂’和‘狷’的特点,都是不追求四平八稳,只不过一个急促躁进,希望尽快把事情办好,一个拘泥迂阔,认为不一定什么事情都办。‘狂’和‘狷’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并据此提出:“孔子的狂狷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革新的甚至革命的意义。特别是‘士’阶层以及秦汉以后社会的知识人和文化人的‘狂者精神’,事实上已经成为艺术与人文学术创造力自我发抒的源泉。”《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以其独特视角和创发精神,得到了海外学者的青睐,韩国Catholic大学韩惠京教授,本来正致力于把梦溪先生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翻译成韩文,但当她看到《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一书后,决定先翻译此书,并很快由韩国书坛子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发行,书名译作《狂者的诞生——中国狂人文化史》。梦溪先生在韩文版自序中写道——“历史的哲学命题原来是这样: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狂狷了,也就是人的主体意志的自由失去了,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停滞了。但狂有正、邪:狂之正者,有益于世道人心;狂之邪者,亦可为妖。所以需要‘裁之’。正是在此一意义层面,中庸、中道、中行可以成为节制狂狷的垂范圣道。它可以发出天籁之音,警示在陷阱边冥行的人们,左右都有悬崖,前行莫陷渠沟。太史公岂不云乎:‘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其实宇宙人生的至道,都是可参可悟而不可施行的绝对。”由史入经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梦溪先生完成了“由史入经”的转变,而这一过程是通过研究马一浮而进入的。他的《马一浮与国学》虽以题义名书,实际上却是关于马先生的学术思想传论,既梳理传主的生平志事,又探究其学术思想。通过深研马一浮其人其学,梦溪先生认为:“马先生的学术思想系直承宋学而来,特别受朱子的影响至为明显。但他的思想义理多为原创独发,‘六艺论’和‘义理名相论’可视为他的两项极为重要的学理发明,足以在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现出光辉。”又说:“马一浮的学术思想体系,可以用‘新义理学说’立名,其学理构成为‘六艺论’和‘义理名相论’两部分,其方法则是儒佛互阐和会通儒佛。”为何称马一浮的义理学说为“新义理学说”?梦溪先生认为,这是针对宋儒的义理学说而言。宋儒融佛而辟佛,马先生却视儒佛为一体之两面,只是名言化迹之不同而已。正是由于“义理名相论”的提出和建立,马先生从学理层面,把宋儒的义理学说和佛学的义理整合在一起了。梦溪先生所作功夫,一是辨明“六艺”和“六经”源流;二是进入六经的文本奥窖,掘发六经的价值论理。为此,他连续发表系列专论和通论,共计十余万言。《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论知耻》等是先生专论的代表文字,而《六经的价值论理: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共同价值》则是关于这一议题的总论和通论。马一浮先生的“六艺论”和国学论是一题之二义,重新定义“六艺之学”为国学的“国学论”。为此,梦溪先生写道:只有如此厘定国学的内涵,国学才有可能成为一单独的学科,与文史哲诸科门不相重叠。中华文化具有恒定意义的价值理念悉在“六经”,以“六经”为国学,可以使国学进入现代教育体系。马一浮先生的“六艺论”包括“六艺之道”“六艺之教”“六艺之人”三项连贯的思想范畴,国学教育可以通过“六艺之教”,传播“六艺之道”,从而培养“六艺之人”。“国学”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本指国立学校,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当晚清外学大规模进入,知识人士反思固有传统,才有作为一门学问的国学概念的提出。梦溪先生是当代学界最系统辨析国学概念的历史和义涵的学者,从2006年开始,他先后发表《论国学》《国学辨义》《论国学之内涵及其施教》,阐释得系统详尽、源流粲然,可以认为已令此问题剩义无多。马一浮先生1938年讲学于浙江大学,首先提出国学概念应如何辨析的问题,并以佛学语言将“楷定国学名义”为讲题,直接置疑“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的论述,而提出“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的新的国学定义。马先生此一国学定义被湮没七十年之后,幸得梦溪先生十多年来一再为之阐发,现在才渐为学术教育界所理解与接受。梦溪先生说:“马一浮……这个定义能够准确地反映国学的基本义涵,也更容易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相连接。这是完全可以与东西方任何一国的学术区别开来的原初学术典范,是我国独生独创独有的民族文化的自性之原,同时也是中华学术的经典渊薮。既可以为道,又可以为教,又可以育人。”“我最服膺的就是马先生的这个定义……马先生早已被边缘化了,没有人讲他的定义对与不对。我近年研究马,所以特别注意他的这个定义,觉得这个定义真正把国学的本源讲清楚了。”文化坚守当我们面对梦溪先生的学问世界时,不得不提及由他创办和主编的《中国文化》这一名刊,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其对研究与传播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为海内外学术界人士有目共睹。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占据显学地位的主要是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而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此,梦溪先生忧心不已。1988年6月,他奉调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立即着手建立中国文化研究所和创办《中国文化》杂志。《中国文化》以“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为宗旨,一切从学术出发,提倡独立的自由的学术研究,杜绝门户之见,广纳百家,友接四方。《中国文化》创刊20周年之时,梦溪先生在京城召集过一个学术雅集,杨振宁、何兆武、汤一介、乐黛云、冯其庸、戴逸、李学勤、李泽厚、余敦康、范曾、陈平原等一致高度评价这本特殊的学术刊物——汤一介说:“在1949年以前,能够在中国留下影响的一本杂志,是史语所的《集刊》……梦溪这本杂志办了二十年,从历史看来,这是一本可以留下来,让大家参考的重要杂志。”李学勤说:“《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化》者,我想这是由于它的文化理想和人文胸怀。《中国文化》确实是一本具有独特学术风格和学术个性的刊物。”戴逸说:“这个刊物有特殊的学术品格,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边,比较少,可以说凤毛麟角。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被官场市场所左右。我很喜欢看,每次来了我都看。”董秀玉说:“一个杂志的性格,就是主编的性格。我看《中国文化》的二十年,就是看刘梦溪的性格。一个,是他低调,这个杂志也是这个风格。对这个杂志,我的感受是,它学术,它名士,还有一个是它性情。这基本是梦溪的性格。”这些学术大家可谓言之不虚。《中国文化》不愧是一方有一无二、深具品位的学术传播园地。梦溪先生做事一如做学问,他的名言是:要么不做,做就做好。以至于《中国文化》每一期的封面分色和插页安排,他都会亲自动手。琢磨此文如何收尾之时,忽然收到《文选》学名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力之先生就拙稿写来的一段点睛之笔,堪为拙稿之升华焉——总而言之,梦溪先生不仅学养深厚,而且识力犀利、殊为善断。其所以能走进20世纪现代学术大师学问世界之深处——尤其是王、陈、钱、马的,虽有外在的动因,实亦关乎其内在之“前缘”。而通过这些大师所筑之“桥梁”,先生尽管更重要的是走向我国的古代,然大师们看问题的世界视角与国际性的角色,给其“以极大的震撼和启示”。因之,先生对我国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之立场,不仅基于就中华以观中华,亦缘乎其放眼于域外之文明。用先生的话说,即“学问的大背景,是人类整个的思维成果”。王、陈二先生分别如是说:“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自昔大师巨子,其关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在笔者看来,先生自然是称得上“学术所寄之人”而具文化托命之担负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身便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之一独特的“学术个案”。作者:汤序波,著有《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等,编有《楚辞讲座》等。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0日 11版)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六根

知网发布: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20年榜单

自2012年起,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每年联合研制《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通过对2万余种国际学术期刊引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引证情况,目的是客观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话语实情。本报告报道了我国学术期刊被国际期刊引用的他引总被引频次(TC)、他引影响因子(IF)和影响力指数(CI)等重要的期刊评价指标,遴选CI排名TOP5%的期刊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简称“最具”)、TOP5-10%的期刊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简称“优秀”)。9年来,连续入选“最具”的科技类期刊有83种,连续入选“优秀”的科技类期刊有203种,部分期刊已经进入所在学科领域国际先进行列,越来越得到国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正在迈向“世界一流期刊”行列。通过遴选,这两类期刊品牌也已经得到期刊界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广泛认同,在助力中国期刊走向国际舞台、树立国际学术品牌和文化自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入选2020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名单。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以《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Nano Research》(《纳米研究》)、《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学与应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等为代表的175种科技类学术期刊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注:*标的期刊为被WoS-JCR2019报道的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以《Forest Ecosystems》(《森林生态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等为代表的175种科技类学术期刊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注:*标的期刊为被WoS-JCR2019报道的期刊来源 | 知网评价

中壬

《杜甫研究学刊》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核心(AMI)期刊

01:06封面新闻讯(记者 张杰)“诗圣”杜甫其人其诗,光焰万丈长,深受历代中国人喜爱,也一直吸引着后辈学人研究。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第五届全国人文社科高峰论坛及期刊评价峰会”上,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报告》基于学科与期刊特点构建了不同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291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及以前创刊)、164种新刊(2013-2017年创刊或更名)及68种英文期刊进行了评价。在报告发布的名单上可以看到,《杜甫研究学刊》,在“中国文学”类,与《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学刊》《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一起进入12种核心期刊阵营当中。著名画家蒋兆和画的杜甫像《杜甫研究学刊》是海内外目前仅有的公开发行的杜甫研究学术专刊,由四川省杜甫学会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旨在弘扬以杜甫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持续开展以杜甫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工作。 《杜甫研究学刊》1981年创刊,原名《草堂》,半年刊;1998年更为《杜甫研究学刊》,季刊。辟有“杜甫研究”、“杜诗学研究”、“版本及评介”、“杜诗鉴赏”、“问题讨论”、“诗圣遗踪迹考”、“域外论杜”、“浣溪丛语”等栏目。学刊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宣扬爱国精神和人本思想,深入探讨杜诗艺术。创刊几十年来,登载了海内外一大批著名学者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代表了当今杜甫研究的前沿成果,其中许多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研究学刊》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2000年《杜甫研究学刊》首次被评为中国社科核心期刊。“18年后学刊再次进入核心期刊系列,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学刊编辑部将更加努力,脚踏实地,编发高质量的杜甫研究论文,不断提高学刊编校水平和学术质量,为弘扬和传承杜甫精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