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凯工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进行技术合作交流隔离日

上海凯工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进行技术合作交流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多专业综合性的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是国机集团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也是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月24日,公司董事长戴贤才、总经理王垂宏一行带队专程拜访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院士、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冰代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对凯工阀门一行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副总师黄明亚、阀门事业部部长王渭、总工朱绍源等主要负责人共同参加了会谈交流。此次高层交流旨在促进双方更为深入的技术合作。在与阀门事业部交流会上,双方针对在LNG接收站超低温阀门的应用、新产品研发合作、院企在产学研合作及首台套项目申报等方面交换各自意见并希望双方达成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下午,在与陈学东院士、王冰董事长的会谈上,公司董事长戴贤才对公司2019年经营情况进行介绍,希望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在新产品研发、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并对此次受到的接待表示感谢。陈学东院士、王冰董事长对公司目前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通过此次拜访交流,双方增加了相互了解,并提出双方在阀门新技术开发与项目合作等领域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地要求,希望凯工阀门做大做强。

动于无方

国机资本张吉西副总经理一行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交流

6月8日,国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吉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三角区总经理马霞、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监何文一行来院交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总经理范志超会见客人,并陪同参观先进能源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会谈中,范志超介绍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在通用机械领域的专业布局和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氢能储运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运维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双方还围绕未来在氢能产业可能的合作领域进行了交流。国机资本投资经理巴克、张延臣,我院副总经理田旭东、江慧丰,财务总监陈晓红,环境公司压缩机事业部部长于洋,压力容器与管道技术基础研究部副部长徐双庆等参加交流。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举行博士后结题报告会

4月20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结题报告会在研发中心举行。安徽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罗志年到会指导。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位博士后的合作导师陈学东院士出席会议,并对博士后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冰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总经理范志超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听取了刘孝亮、吴乔国、许明、刘涛四位博士后的结题论文报告及在站期间主要工作汇报,经研究讨论,同意以上四位博士后出站。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副总经理江慧丰研究员,国机集团原首席专家、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关卫和教授级高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副总师于跃平教授级高工以及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宝成、副部长庄力健等参加会议。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可以独立招生的全国优秀博士后工作站,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7位博士后出站,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及相关行业产学研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来源: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刺槐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于7月14至7月17日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内部审核组依据国标、国军标和质量手册、体系文件,对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体系运行涉及的相关部门及过程进行了审核。董事长王冰出席首次会议并讲话,副总经理田旭东参加首次会议,副总经理吴顺勇,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江慧丰,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组成员及有关人员参加了首末次会议。在首次会议上,王冰指出,全院干部职工要从管理全链条重视三体系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领会体系文件规则规范,切实把体系文件对各环节的要求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实践中去,支撑我院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王冰强调,此次内部审核要严格按照体系文件要求检视全院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在末次会议上,江慧丰对此次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逐项进行了评价总结,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举一反三,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阿妮娜

市科技局组团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考察学习

3月1日下午,市科技局组织环新集团、华茂集团有关企业技术负责人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考察学习“一室一中心”建设经验。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有关领导、专家与考察团进行了座谈交流,重点就技术创新中心研究方向凝练、合作单位选择、研究开发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申报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市经开区、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考察学习。【来源:市科技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乱国就之

合肥市蜀山区55项成果夺得省科学技术奖

日前,安徽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为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共评出科学技术奖336项。蜀山区取得骄人成绩,共夺得55项奖项,占奖项总数的16.4%。蜀山区本次获得的55项成果中,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8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稳态强磁场国家大科学工程”获得全省唯一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胡以华教授获得全省唯一重大科技成就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全省共三项,蜀山区占两项,分别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完成的“极端环境承压设备安全性能测试仪研发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面向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刻的准分子激光激励源技术及应用”。此外,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完成的“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安农0711的选育与应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的“抑郁症的认知脑网络机制与干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危化品承压设备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完成的“大数据驱动的农业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希望获奖单位继续发扬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争取原始创新重大突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有关政策,蜀山区将对当年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企业,奖励创新团队10万元, 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万元。近年来,蜀山区科技局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设立“科创贷”、“战新贷”金融产品;出台奖励政策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示范园区;出台奖励政策促进自主创新;发布《科技型企业科创贷业务管理办法》,帮助辖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灵玲孙雨静)

可玛猫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6项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经开区企业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6项科研成果获奖,包括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奖数量创近20年新高。由炼钢工程事业部主持完成的“高品质低能耗板坯连铸生产线关键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获二等奖,“连铸高品质钢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获三等奖;由轧钢工程事业部主持完成的“高品质超薄镀锡原板平整及二次冷轧工艺装备自主研发与应用”获二等奖;由管棒型材工程事业部主持完成的“大弯曲度圆钢高性能精密矫直工艺装备及其产业化”获三等奖;由陕西冶金设计院主持完成的“超低品位铁矿综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与“节能环保型兰炭生产工艺及装备的研发应用”获三等奖。“高品质低能耗板坯连铸生产线关键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在连铸技术装备科技创新、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进程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为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世界钢铁企业发展高效低能耗、高质量生产流程提供宝贵经验,生产流程向智能化发展做出了初步尝试,使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实施拓宽了思路,经陕西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总站检验及用户实际使用表明,生产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品质超薄镀锡原板平整及二次冷轧工艺装备自主研发与应用”项目的研发解决了我国高品质超薄镀锡原板生产能力及其装备从无到有的问题,打破了该领域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对大幅降低金属包装行业生产成本、促进钢铁行业产业升级以及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满足了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高品质超薄食品级包装用板的市场需求,同时为大型宽带钢高端冷轧、平整工艺装备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连铸高品质钢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项目的研发打破了国外连铸核心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为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连铸装备基础理论研究及智能控制技术的研发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连铸生产能耗,在保护环境方面效果明显,为钢铁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创造了必要条件,提高了我国连铸装备生产线绿色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大弯曲度圆钢高性能精密矫直工艺装备及其产业化”项目的研发解决了圆钢冷却过程中由于应力不均产生弯曲的问题,提高了特殊钢圆钢产品附加值,使国内圆钢矫直设备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变了以往大弯曲度特殊钢圆钢矫直效率低下的局面,为进一步研究圆钢精整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实现了我国大弯曲度圆钢高性能精密矫直工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超低品位铁矿综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项目的研发提高了超低品位铁矿开发的水平,解决了低品位铁矿石的开采和加工面临的选矿比大、排废量大、成本高、安全、环保压力大等问题,项目生产的产品经检验及用户实际使用表明性能可靠,工程设施安全稳定,适用性强,其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型兰炭生产工艺及装备的研发应用”以低阶煤为原料进行热解,同时最大限度回收兰炭生产过程中余热生产蒸汽供给给电厂使用,形成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全面提升兰炭生产技术水平,解决行业共存的环保、自动化水平低、高能耗等共性问题,该项目的研发成功,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现有兰炭产业清洁化生产技术水平,为兰炭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样板。近年来,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科技管理工作通过政策激励、重点动员和关键节点跟踪辅导等形式,挖掘整合技术发明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的科技成果,稳中求进,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今后将继续主动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造父

2019年中国通用机械产量及经营现状,通用机械行业应重视节能减排

一、通用机械行业发展概况通用机械是指通用性强、用途较广泛的机械设备,一般是指泵、风机、压缩机、阀门、气体分离设备、真空设备、分离机械、减变速机、干燥设备、气体净化设备及溶解乙炔设备等。为了应对传统产品需求下滑的挑战,迎接相关产业调整升级带来的新机遇,通用机械行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趋于活跃,自主研发成果逐步显现。2018年我国通用机械主要产品压缩机、泵、风机、减速机、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的产量分别为40591万台、11524万台、3441万台、563万台、4.6万台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通用机械行业经营现状2018年,我国通用机械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行业经济运行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稳中有进、中低速运行态势,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有所下滑。截至2018年末,通用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339家,拥有资产总计7836.96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89.73亿元,利润总额553.68亿元。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转型升级、科技投人、节能减排等投入加大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三、通用机械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通用机械产品繁多,主要包括泵、风机、压缩机、空分设备以及干燥设备等产品。其中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产品是泵、风机、压缩机。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泵产量为1.15亿台,同比下降5.7%;风机产量为3441.27万台,同比增长31.3%;压缩机产量为4.06亿台,同比增长4.4%。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通用机械行业前景展望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通用机械行业发展已进人精益发展、提质增效、集约发展阶段。随着通用机械行业一些落后产能的淘汰,通用机械行业的优质资源仍将保持一个中低速发展态势,今后将是以品质效益型发展为主导。未来我国通用机械行业应该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提升行业创新能力要真正使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要同国外企业同台竞争,我们必须在高端产品上与国外竞争,如6万m3/h空分、5000m3以上高炉压缩机、超临界锅炉给水泵、超临界阀门和核电站主泵等这些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下功夫,付出更多的精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人才的培养,从而提升整个装备的竞争能力。(2)节能降耗产品研发国家现在非常注重节能降耗,通用机械的电动机本身不节能,主要是用电器的节能,通用机械的电耗占中国整个社会用电的45%以上,无论是商业还是家用,最终电能还是消耗在压缩机上,所以抓好量大面广的节能,符合国家产品政策,过去都是中小企业做这些,但是他们没有研发能力,那么未来通用机械行业应该组织建立共同的研发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一些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共同享受到行业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整个行业素质非常必要。(3)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企业一定要走出去,企业只有到更大的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去同国际企业较量,才能提高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重要的标志不是在国内市场有多少的占有率,而是在国际上占有更大的空间。

梦过界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交流

7月23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划总监、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云强,潍柴动力产品与价值工程部科技政策研究室主任秦顺顺、副主任赵奎奎一行来院交流。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冰会见客人。会谈中,双方重点围绕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并表示未来将发挥各自优势,在相关机械行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等领域加强合作。李云强一行在副总经理田旭东陪同下参观了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先进能源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副总经理江慧丰、副总师于跃平、环境公司压缩机事业部部长于洋和科研经营与质量安全管理部部长徐双庆参加上述活动。

其往无崖

国内首台套60英寸大口径球阀的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会

2020年9月27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在江苏省盐城市组织召开了由江苏明通福路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套60英寸大口径球阀的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会。中国石油项目管理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国家油气田井口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阀门事业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盐城市石油机械行业协会、哈理工盐城研究院、盐城工学院的11位专家共同组成了鉴定委员会。与会专家首先实地考察了江苏明通福路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车间的加工制造装备和试验检测条件,参观了装配车间和锻造车间,详细了解了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等,现场见证了部分工厂试验。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新产品研制工作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审查了相关鉴定资料,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线上专家通过现场的视频进行同步审查。经鉴定委员会专家质询研讨后,一致认为:江苏明通福路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全国首台套“NPS 60 Class300大口径固定球阀”阀门样机符合技术条件及标准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同类产品国内领先水平,可在市场推广应用。高达3.5米、重达40多吨的国内首台套60英寸Class300大口径固定球阀样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明通流体已具备完善的大口径球阀生产和检测能力,生产工艺成熟,质保体系运行有效,具有批量生产的基础条件,研制产品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彻底打破此类大口径球阀产品的国外垄断局面,为我国重大项目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阀门国产化做出重要的贡献。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