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道生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冬之蝉

6月11日调剂信息,内蒙古医科大学71个调剂名额,医学生抓住机会

现在似乎很难找到调剂信息,找到调剂信息过后,需要调剂的专业、调剂的名额都是非常少,原本我以为我可以坚持每天更新调剂信息直到调剂系统关闭的那一天,现在看来估计很困难,我想大部分学校都已经调剂完毕,剩下的小部分学校也会在近期调剂完毕,想要今年上岸的同学,调剂加油吧,机会很少,但不是没有,就看你们自己是否可以抓住。一、内蒙古医科大学我最近发现调剂名额比较多的都是医学院,就只有昨天发现的云南师范大学不是医学院,今天要调剂的内蒙古医科大学每个专业调剂名额不多仅有一两个,但是调剂专业多,近三十个调剂专业,调剂名额70余个,这也给大家一个调剂的机会。各专业调剂优先选择全日制统招本科生(非成人学历形式)且具有学士学位者,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应届毕业生必须在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若在毕业时未能取得学位证书者将取消录取资格。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只接收五年制医学学位考生。医学学位考生调剂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基础医学各专业在调剂时应选择五年制医学学位本科生。调剂系统开放时间:2020年6月11日21:00,调剂系统持续开通12小时后关闭。二、吉林化工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现调剂人数远超我校实际缺额人数,故我校电子信息专业调剂系统将于6月12日10:10分关闭,想要调剂电子信息专业的同学趁着系统现在还没有关闭,抓住最后的机会,这个学校估计就是这最后一次调剂,后面应该不会开放调剂系统。三、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0年;2000年开始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2007年,更名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是中国铁路唯一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还需要调剂的专业:研发中心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运经所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信息所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金化所80502材料学、咨询公司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深圳院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中铁科研院81401岩土工程,这个消息是从研招网上面看到的,现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生院招生部还没有出调剂系统开放时间,需要的同学可以注意一下。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还需要接受调剂,调剂专业为(085500)机械(全日制)具体开放时间:6月11日11:00—6月11日22:00,最低要求达到国家A类分数线五、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现在有两个专业还需要接受调剂,食品与环境工程、经济贸易,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奖学金是100%覆盖,只要考上就有9000的学业奖学金,还要学校助学金4000/年。喜欢的点个关注吧,每天说教育,我们下次再见!

待公阅休

第六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科技大会 · 演讲嘉宾(3)

昨日余音绕梁,今日精彩不断!距离第六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科技大会只剩6天天天!!!今天砂石菌为大家介绍四位重磅嘉宾!话不多说,一睹为快!宋少民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宋少民演讲题目机制砂及其混凝土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演讲内容在机制砂产业快速发展,机制砂迅速成为建筑用砂主力砂源的大背景下,建立和丰富砂石材料的科学体系和应用技术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宋少民教授就高吸附性机制砂石粉与蒙脱土的区别、钙质机制砂级配的优化控制、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和与会代表进行交流与分享。宋少民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校材料学科负责人,工学硕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是高品质混凝土骨料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和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编或参编多项国家、行业与协会团体标准。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企业重大研发课题。获得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特别贡献奖和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杰出人物。代表性学术著作:《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代表性论文:1、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哲学思考2、现代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思考沈 玉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高级工程师 沈玉演讲题目南沙大桥海工大体积混凝土高抗渗防裂技术演讲内容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4月2日,原名虎门二桥的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成为纲要发布之后,第一个通车的超级工程。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入新阶段。南沙大桥包括大沙水道桥和坭洲水道桥两座上千米级的悬索桥,总长12.891km,总投资111亿,总工期5年。南沙大桥单次砼浇筑方量一次次刷新全国记录,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坭洲水道桥东锚碇底板,共投入了3台72米臂长泵车、21台16方砼搅拌运输车,超过150名作业人员共同参与,浇筑持续时长为96个小时,共使用水泥近3千吨,砂石近3万吨,顺利完成了1.8万方砼一次性浇筑,打破了之前同样由南沙大桥项目创造的大沙水道桥东锚碇底板单次砼浇筑1.5万方的纪录,成为国内当前桥梁单次浇筑砼最大方量。南沙大桥迎来世界各国桥梁专家点赞,前国际桥协主席盛赞其代表着中国桥梁建设的技术与施工工艺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针对南沙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控制的难点,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掺加外加剂组分、优化配合比设计,制备了抗渗等级为P30的高抗渗C40海工大体积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沈 玉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高级工程师,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本科。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核心专家;陕西省交通行业专家库试验检测专家;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家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及试验检测科技创新工作。从事混凝土行业26年,参与了十九条高速公路建设,跨越高等级公路施工的各个领域,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学术交流活动,主持并完成混凝土方面的科技研发项目9项,获得国家级专利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奖项8项。李化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李化建演讲题目铁路工程机制砂生产信息化监控技术演讲内容根据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特点以及“一线多点”的供应方式,提出了铁路工程机制砂的性能要求;研究提出机制砂生产质量在线监控技术,并针对川藏铁路沿线的地质与气候环境,提出川藏铁路机制砂生产和应用建议。李化建博士,研究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高品质机制砂智能制造与绿色应用、新型土木工程材料、高速铁路结构工程修复与防护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三五国家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原铁道部和铁路总公司科研重大/重点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被纳入《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铁路混凝土》等标准规范,并被应用于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兰新高铁、郑徐客专、海南西环铁路等重大工程,攻克了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编制标准规范16项;出版《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管理技术》、《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高速铁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检索20篇以上。个人荣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环保奖、茅以升青年科技创新奖、京沪高速铁路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李卫超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李卫超演讲题目砂石行业绿色矿山技术在长九项目的应用研究演讲内容长九(神山)项目是世界最大的机制骨料生产基地,长九(神山)灰岩矿矿区面积约4.73平方公里,总储量约20亿吨。项目总运营期约30年,生产规模为7000万吨/年,投资近100亿元。项目分为矿山开采及矿石加工、物流廊道和矿石码头等三大部分。本次演讲首先介绍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新形势,从矿山生态现状,相关政策、标准出台,督查力度的增加分析了新形势下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新要求,就是要应用绿色矿山建设新技术,实现高效、集约、绿色开发砂石产业。最后重点介绍了长九绿色矿山建设的新技术,包括采场绿色开采技术、矿石绿色高效加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绿色节能运输方案、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物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等,在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方面为砂石行业提供了经验。李卫超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转战过三峡电站、构皮滩电站、溪洛渡电站、金安桥电站、马来西亚沐若电站以及白鹤滩电站等国内外多个大型水电站,参与和主持多个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工作。在担任长九公司技术部主任以来,先后组织了多项重要技术会议,研讨长九(神山)灰岩矿项目重大技术课题,对砂石行业绿色矿山技术在长九项目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保障了长九(神山)灰岩矿绿色矿山建设。参与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系统系列专著”中《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和“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全书”中《混凝土骨料生产》等多项专著。先后申请和获批了带式输送机入仓桁架的支撑系统、立轴式冲击破碎装置、拌合楼集中料斗喷吹装置等多项专利,申报的“混凝土人工骨料生产系统干湿法结合生产工法”获国家级工法;发表了“浅谈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人工砂石料质量控制研究”等多篇论文。

青蝇

毕业生想进铁路系统选哪所大学,看看就知道了

高考报考时选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高分考生选综合大学是正确的,哪所大学都不错,考上就是赚到。那次高分考生怎么选择呢?是报考综合类大学还是专业类大学呢?这就要看你毕业以后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了。专业类大学有很多所,从校名基本就能看出一二。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两财一贸、北京外国语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业目标单位表现明显。下面看一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年录取毕业生名单,就可以看出端倪。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录取名单中可以看到以下信息: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生居多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由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高校,211工程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专门研究铁路工程和车辆工程的高校,本校的车辆工程主要是研究铁路机车、高铁、地铁等轨道上行驶的车辆,不是研究汽车与轿车的,这和其他大学的车辆工程有很大不同。北京交通大学王牌专业交通工程、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从招聘名单中可以看出,这些专业在铁道工程建设和设计中需要量非常大,是非常值得报考的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以进科研院所,本科生一般进施工单位或南北车。以交通类大学为主专业特点鲜明从录用表中还可以看出以下特征:以交通类大学为主,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人数最多,其他院校零星分布,清北复交中科大人数很少,说明专业高度相符,目标院校非常明确。看来在铁路交通研究方面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在学术方面占有领先地位。所以大家报考时一定要仔细评估,如果喜欢铁道研究,报考这两所大学非常适合。这份录取名单给我们很大启发,行业不同,招聘目标院校不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就业方向报考,想进铁路系统报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进石油系统报中国石油大学,进电力系统报华北电力,进银行报两财一贸。就业方向明确报考方向也就明确了。一定要分清王牌专业和通用专业专业院校都有王牌专业也有通用专业,王牌专业看校名就很清楚。北京交通大学一看校名,就知道是研究铁路工程的,所以交通工程是王牌专业。同理中国石油大学王牌专业就是石油工程。北京化工大学王牌专业化学工程,北京科技大学王牌专业矿冶工程。如果不喜欢王牌专业,就报王牌中的王牌。就是上面学校中的一流学科通用专业。比如计算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这类专业可以在任何工业企业中就业,也可以去金融单位就业,就业范围是非常广的,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召公

京沪高铁: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金融界网站京沪高铁公告,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行科研合作,技术支持与科研成果转化合作,运营管理支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资本运营合作等。天眼查数据显示,合作方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17.394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技术与设备、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

降鬼记

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这些院校调剂信息已出,有你的目标院校吗

每年考研成绩会在二月中旬公布,又是一年一度让人紧张又激动的时间,所以相信最近大家都有看到各种关于考研初试成绩的信息,考研成绩是只有正式发布通知才能知道的,但是院校调剂信息确实早已经发布的,因为毕竟每年院校的实际报名名额与招生名额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的高校人满为患,有的高校还有很多空缺,而往往有空缺的学校,基本都是不差的,原因也很好了解,知名度高的学校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报名,所以这就给了许多调剂生很好的机会,已经有各个高校以及研究所发布了调剂信息,下面是一些已经发布调剂信息的院校以及研究所,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目标院校赶快查阅相关调剂信息。说不定可以捡漏,进入名校哦。(数据来源中国研招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航天五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航天704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13所北京化工研究院航天九院772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航天六院101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三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外交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北方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天津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燕山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718所)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山西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大同大学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吉林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化工学院长春工程学院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北华大学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建筑大学辽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化学工艺沈阳化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渤海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体育学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锦州医科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东华大学MB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539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政法学院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药物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江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常州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盐城工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淮阴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大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微波光子学团队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审计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工程学院浙江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万里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蚌埠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学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阜阳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福建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江西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宜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山东体育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潍坊医学院鲁东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河南河南理工大学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湖北长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纺织大学三峡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江汉大学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湖北文理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师范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湖北医药学院武汉大学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湘潭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中国舰船研究设计(701所)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吉首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广东五邑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海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西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海南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重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成都医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师范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209所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贵州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云南昆明医科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昆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警官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陕西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京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电子工程研究-206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204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23所榆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理工大学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202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03所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甘肃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天水师范学院宁夏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大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昌吉学院青海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每年的考研调剂也是决定考研能否成功上岸的关键环节,更是选择一个好学校的关键环节,所以大家在成绩出来之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查看目标院校的调剂信息,多做一个相同专业学校的考察,以免错失了进入名校的好机会哦~

云汉

毛主席亲题校名,创造多个世界第一,此双一流高校坐拥顶尖实力

在国宝熊猫的故乡,有一所承踔厉风发之基,传"竢实扬华"之魂的高校,它就是——西南交通大学。接下来,小编就为你盘点爱上西南交大的十大理由——理由一:千年古都,百年名校日前,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下,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共同发布了《中国潮经济2020网红城市百强榜》,以及"网红城市网络热度指数排行榜"。而在竞争"网红城市"中,成都以93.68的热度指数位居第三。成都是世界美食之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并在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文化特质。熊猫、火锅、锦里、宽窄巷子和东郊记忆……是成都的影响力与文化符号,而你若愿意"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便可以近距离体会到这里令人极度向往的巴适(舒服)生活。而成都除了美食美景、教育水平也是颇高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就坐落于此。西南交通大学1896年建校,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1964年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的号召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形成了一校二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理由二:人杰地灵,夙愿丹心时光茬苒,日月如梭,在124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南交通大学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学校历经过5万里跋涉,18次辗转迁徙,依旧铭记"灌输文化尚交通"的历史使命,以培养兴路之砥柱、报国之栋梁为己任,在艰苦中创业,在坎坷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谱写出育人救国、科教兴国、交通报国、科技强国的壮阔史诗:从学校第一位共产党员田玉珍到"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茅以升,西南交通大学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从跨过鸭绿江的抗美援朝工程队到3位"两弹一星"元勋,西南交通大学时刻准备着听从祖国召唤;从1900届17名毕业生到以62位海内外院士和31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代表的30余万栋梁英才,西南交通大学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从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到"难于上青天"的川藏铁路,西南交通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建设为使命;从新中国自行研制的电力机车韶山号到"超级高铁高温超导磁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矢志创新永攀高峰。斗转星移,不变的是一代代交大人"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信仰与追求。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西南交通大学,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沈志云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全部发展历程。"一生之中最重者,莫过于高速铁路"是他对自己人生的界定。沈志云于1983年发表的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沈氏理论)至今仍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年轻时的一个模糊想法,钱清泉院士选择了铁路电气化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从京秦线到长沙磁浮快线,他是实实在在电气人,潜心钻研关键技术,凝聚起牵引高铁飞行的力量,从唐院学子到工程院院士,他是地地道道交大人,谦逊严谨桃李芬芳,培育出可堪大任的一流团队。翟婉明院士是"土生土长"的交大人,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学校"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伴随着他数十年不夹一丝浮躁与功利的高铁研究。他说:"坚持了30多年的研究能够服务国家建设,惠及黎民百姓,我很幸福。"理由三:实力雄厚、特色突出西南交通大学以工见长,设有26个学院(书院、中心),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6月2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西南交通大学共有17个学科上榜。世界排名前50的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排名前100的学科有4个,除交通运输工程外,还有:通信工程、仪器科学、土木工程;此外,学校还有13个学科也进入榜单,分别是:机械工程、电力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数学、地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西南交通大学有30个专业进入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22个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进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率88%,位于全国前列、获批数量位居四川省第二。在今年6月发布的"校友会2020中国一流专业排名"榜单中,西南交通大学位列全国第45位,四川省第2位。理由四:师资强劲,特色课程西南交通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4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8名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含15名双聘院士),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8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近50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名誉)教授。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此外,"老师教学生谈恋爱"、"涮着火锅就把学分修了","教授用甄嬛体教高数",在系列话题强势登上热搜榜的背后,是西南交通大学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特色课程:《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带你玩爆犯罪侦查;《礼仪与文化》——活出你的"精致"生活;《中国园林文化》——听说得高分的秘诀在于脱单……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缤纷课堂,期待你的加入!理由五:铁轨蜿蜒,交通天下西南交通大学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学校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学校还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以及物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与此同时,学校还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产业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全链条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实验"。西南交大人创造的中国/世界第一(部分)"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有交大。"作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影响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学校有力支撑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数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理由六:国际视野,放眼世界西南交通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同59个国家和地区的21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兹学院","2+2""本硕4+1""中法4+4"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由西南交通大学与全球百强名校英国利兹大学合作创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采用"4+0"双学位培养模式,成绩优异者可参加"3+1"或"2+2"项目,前往利兹大学学习。生物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由西南交通大学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项目,采用"3+1"双学位培养模式。乔治亚州立大学成立于1913年,被誉为"最具学术氛围的机构",在美国生命科学杂志学术排行榜位列第39位。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是由西南交通大学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项目,采用"3+1"双学位培养模式。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成立于1890年,消防与安全工程技术专业创立于1937年,该专业是现有北美历史最悠久的消防类专业,在世界消防教育研究中享有盛名。随着"一带一路"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中国高铁紧跟"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积极作为,学校立足自身轨道交通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着眼于轨道交通科技前沿,深度参与莫喀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等首批高铁海外工程;作为中国政府推荐和指定的大学与印度铁道部合作共建印度铁道大学,按照中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及非盟领导人的会谈成果,学校全面参与援建埃塞俄比亚铁道学院;牵头成立"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全力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天佑铁道学院",重点支持"国际工程班",对俄罗斯、印度、埃塞俄比亚、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及技术人员开展国际培训,招收全日制留学生培养高铁全产业链人才,全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在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同时,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力量与交大力量。理由七:龙马精神,多彩青春西南交通大学有着眷诚大讲堂、明诚大讲堂......在这里,听诺贝尔奖得主、企业家、作家名人妙语连珠从此不是梦想。此外,学校还有"妙语茶香"沙龙,"乐言杯"辩论赛、原创话剧社、大学微电影、交响乐团可以让你体验大学生文化盛宴。总之,140个兴趣社团,30多个体育社团,为你的青春全力打造绽放的舞台。今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在公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排名中,西南交通大学以494项获奖数量、总分92.62分的总成绩高居全国第十二;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TOP100)排名中,学校以208项获奖数量、87.1的成绩位列全国第十二;在2015-2019年理工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西南交通大学高居全国第九。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代表队取得了全国大学生物流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第一)、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特等奖(全国第二)、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度最佳新锐团队一等奖大奖(全国前三)、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一等奖5项(全国第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4项、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连续十二届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等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在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理由八:钟灵毓秀,风光旖旎西南交通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九里校区镜湖如鉴、竹影横斜;犀浦校区虹桥飞渡、杨柳依依;峨眉校区则座落在"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5A级景区,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九里校区犀浦校区峨眉校区理由九:食宿俱佳,出行便捷西南交通大学不止有最正宗的川菜:火锅、干锅、串串、纸包鱼……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地美食。这里不止有上过《人生一串2》纪录片的烧烤,还有登过热搜、食堂主厨亲授的烹饪选修课。酸甜麻辣咸香鲜,每天打卡不重样,西南交通大学,就是一所让你发胖的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宿舍是标准四人间,上床下桌,配备两层书架及衣柜,此外,每间寝室都设有空调、阳台,洗漱台。宿舍楼每层都有洗衣机,底楼配备烘干机。西南交大宿舍楼还有标配的自习室,宽敞明亮,全年通宵供电,部分宿舍楼还配有自助操作的打印机。不仅如此,楼下还有零食贩卖机,相当于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西南交通大学校内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还有可爱的小白龙在校园的主干道上穿行,可以带你游览校园各处美景。学校虽广,校车却能够轻易带你在三校区之间往返。此外,西南交通大学校外地铁,快铁,公交,有轨电车样样具备,无论你是想去各式景点游玩,还是去娱乐休闲、逛甜品店,都无需为交通发愁。理由十:升学就业,前景广阔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0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根据《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8月1日,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前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深造的比例为 38.98%,前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深造的比例为55.51%,前往"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的比例合计为 94.49%。继续在本校升学深造的本科生有834人。而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到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 500 强企业就业比例较高。学校 2019 届毕业生签约世界 500 强企业占所有签约企业毕业生的 34.59%,签约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占所有签约企业毕业生的58.11%。2019届毕业生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情况(按签约人数排名前10位)2020年年初,求职季"撞上"了疫情,为此,西南交通大学加强保障工作,提供精准"云服务",努力让毕业生实现较为满意的就业。截至4月底,学校2020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53.34%,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素材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胡僧

京沪高铁:拟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合作

京沪高铁晚间公告,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行科研合作,技术支持与科研成果转化合作,运营管理支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资本运营合作等。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爱之岛

北京环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里的“稀罕物”值得一看

新年伊始,趁着放假回家,我顺便去了趟北京,第一站就是位于东郊的环铁试验基地,正好这里有一些新车进行展览,都是一些还没上线或者是不常见的车,于是就拍了几张照片,下面就跟随笔者的镜头一起来看看环铁里的“稀罕物”吧!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用于未来的京张高铁复兴号动车组。采用铝合金材料,全长439.9米,载客定员1283人,最高时速每小时350公里。复兴FXN3原名和谐HXN3K,最高运营速度每小时160公里,柴油机装车功率2×3500kW,轴重23吨。目前还在研制实验中。“复兴”两个字还挺好看的,复兴电FXD1。传说中的“动集”,这个颜色真的不敢恭维。2019年1月8日在兰渝线运行,设计时速每小时200公里,最高时速每小时160公里,昵称“绿蚂蚱”。25T型检测车,主要用于线路、信号、轨道、舒适度、接触网系列检测,确保行车安全。最高时速每小时160公里。CRH380AJ型动车组检测车,用于线路、信号、轨道、舒适度、接触网系列检测,确保行车安全,昵称“黄医生”。复兴电FXD1,以前是和谐电HXD1G。2015年在既有的和谐系列机车基础上研制出的的八轴交流传动大功率干线准高速电力机车,最高时速每小时160公里。2017年0001号机车上线试运营,在京广线广州-武昌段牵引行包X111/2次列车,随后在兰新客专上实验。复兴电FXD3,原名是和谐HXD3G。现HXD3G已经生产2组,HXD3G于2016年环铁试验结束,2017年投入徐州牵引X105/8 X106/7任务,2017年年初投入兰新线与HXD1G共同试验。CRH6由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发设计,构造速度在每小时140公里至每小时200公里之间,用于城市间以及市区和郊区间的短途通勤客运。具有运能大、起停速度快、乘降方便快速、疏通迅捷有效、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特点。出口中东地区的电力机车,外形方正,色彩鲜艳,具有光泽,机车整体以红色调为主,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复兴FXD1B原名和谐HXD2D,用于中国铁路的交流电传动六轴干线客运电力机车车型之一,最大功率7500KW,最高时速每小时170公里。HXD2D型机车已经完成陇海铁路西宝段实验,现已返回北京环轨继续实验。复兴FXN3B原名和谐HXN3C,最大运行速度每小时100公里。通过安装动力蓄电池,回收制动能量、为机车单机运行和辅助系统提供能量。从而减少柴油机的排放、噪音和工作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从左往右排列的动车组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CJ5型混合动力动车组、CRH6型动车组。这家伙的颜色也看着不咋舒服,它是CJ5型混合动力动车组,2017年9月6日,CJ5型混合动力动车组在呼局首次上线试验运行,可以在电气化与非电气化铁路区段灵活切换运行,是该型动车组最大特点之一。复兴FXD2B,原名是和谐HXD2F。是八轴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机车,机车轴式 2(Bo-Bo) ,最高速度每小时100公里,牵引功率9600kw。由大同电力机车制造,2014年下线,为中国第一代30吨轴重交流电力机车。

解心释神

这四所大学低调有实力,就业也不错!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一省一校”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国家特色专业:环境科学、化学、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大气科学、生态学等。云南大学近3年在本省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99个本科专业,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数 8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华中科技大学近3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全体师生员工正对标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历久弥坚。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18个专业学院以及徐特立学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近年来,学校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重点建设“5+3”个学科群——“高效毁伤及防护”学科群、“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复杂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群、“运载装备与制造”学科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特色理科”学科群、“医工融合”学科群、“新领域与创新发展”学科群,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300余名,汇聚了22名两院院士、39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0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特色专业:软件工程、安全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车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机械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自动化。北京理工大学近3年在本市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46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9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6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3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国家特色专业:法学、朝鲜语、新闻学、资源勘查工程、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哲学、化学、车辆工程、放射医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政治学与行政学、考古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吉林大学近3年在本省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优志愿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