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1年前,那个宣誓为“伟大美国”效忠的中国博士,如今现状如何?人谋

11年前,那个宣誓为“伟大美国”效忠的中国博士,如今现状如何?

文 | 历史九点半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美的破冰接触,大批中国留学生涌向美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那个年代,在很多人心目中美国就是天堂。不可否认,当年的美国太强大了,相比之下中国太落后,一部分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留在当地发展,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的觉悟。图:80年代的中国人蜂拥美国很多留学生即便留在了美国,甚至最终加入美籍,但他们中绝大多数也没有忘记自己中国人身份,还会经常回国走亲访友,为中国的成就感到自豪。然而有些留学生就让人无语了,这些人一踏出国门,恨不得和母国一刀两断,和所有亲友断绝联系,为了获得美籍,挤进白人圈子,甚至不惜抹黑诋毁。这种人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坏,比如那个声称‘美国空气香甜’的女留学生杨舒平,再比如11年前,那个宣誓为“伟大美国”效忠的中国博士赵潘书,都是一类人的典型代表。图:赵潘书尤其是赵潘书,为了获得美籍,不惜参加美军,更大肆诋毁中国,尤其让人反感。赵潘书出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家境并不富裕,但不得不承认,学生时期的他,读书刻苦,勤奋好学,是一个优等生。赵潘书的父母虽没读过几年书,但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对儿子教育十分上心,无论生活多苦,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最终,赵潘书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取名牌大学,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由于成绩突出,毕业后赵潘书获得学校公费留学的资格,2009年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此后赵潘书在美国相继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待的时间久了,赵潘书喜欢上了美国,萌生了在美定居的想法。图:参加美军的赵潘书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作为公费生的赵潘书没有选择回国,也只能说是人品道德问题,但他后来的操作,那就完全可以称之为白眼狼了。赵潘书虽然博士毕业,但并没有在美国找到理想工作,生活比较落魄,期间他多次申请美籍,都未能如愿。当时,为了应对兵源短缺,美军推出了MAVNI征兵计划,即“服兵役换美国国籍计划”,外国人参加美军后,就可以获得美籍,如饥似渴的赵潘书马上就报名参加了美军。图:美国MAVNI征兵计划有时候你越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正当赵潘书沉浸在“服兵役换美国国籍”的喜悦中时,美国突然又终止了这一计划,赵潘书不但没能获得美籍,甚至还被除名,有驱逐出境的可能。参军换美籍的路子不通后,为了能继续留在美国,赵潘书在网络更大肆诋毁中国,言必称美国为“伟大的祖国”,一副打死不回头的姿态。虽然在各种场合极尽表忠心,但赵潘书至今仍没能获得美籍,而他也成了“黑户”,美国融不进,中国回不来,相当解气。图:赵潘书言必称美国伟大其实,对于一些正常加入外籍的人,我相信大部分国人是能平常心看待的,喜欢就去,不喜欢就留下,都是自己的选择,真的没什么。可有一些人,为了入外籍极尽诋毁抹黑母国,就让人很厌烦了。对于这类人的所作所为,你怎样看?

哈菲兹

中国66万留学生在美取得博士学位后,仅有2成愿意回国发展?

中国66万留学生在美取得博士学位后,仅有2成愿意回国发展?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深造,据统计如今我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66万人,其中光是赴美留学的人数早已成为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输出国,可还有一项数据令人扎心,因为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取得了美国博士学位之后,愿意选择回国发展的人数仅仅只有2成,也就是说有80%留学高材生,选择了留美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国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的原因,其实主要有3点:首先,大多数国内学子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坦白说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财富,而如果这些高材生留在美国发展,一年几乎可以拿到十几二十万左右的美金,这样的收入在美国不论是房子也好还是车子也好,都不用发愁,而且还能过上中产阶级生活,自然不会选择回国重头来过。其次,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后,也会对国外的生活逐渐适应,甚至在很多发达国家生活是非常惬意的,每天过的闲散舒适的生活,这当然是大家奋斗的最终目的,而国内相较而言竞争比较激烈,因此个别留学生选择留在异国他乡。最后,还有一点非常现实的原因就是,国外对于人才重视程度会更高,而且部分年龄,只要大家能做出成绩,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可是国内在很多情况下还要考虑资历以及人情等等,相对来说发展的复杂程度更高,所以一些想要简单生活的高材生,也会选择留在国外。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留学高材生不愿回国的3点现实原因,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绝路桥

那位誓死要为伟大美国效忠的中国博士,如今怎么样了?

在第1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林则徐被人构陷,最终无力回天,只能抱憾而亡,而我们的国家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能纵使有着百年屈辱的近代史,也依旧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正例就一定会有反例,2016年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位名叫赵潘书的中国博士,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在国内完成学业之后便前往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在得州农工大学一边执教,一边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对于美国的向往,使得他放弃了中国国籍,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但他接下来的做法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他试图通过“MAVNI”项目,获得美国国籍。其实这个项目就是美国为充斥兵员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国家利益军事行动,外国人也一样可以参加,并且会给予参加该项目的外国人美国公民身份。但令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换来的却是被解约的结局,其实在他加入之后不久,奥巴马便签署法令停止了这个项目,曾经多次表达衷心,甚至还说出:“还有比为伟大美国服役效忠更为荣耀的事情吗?”这样的话,但最终换来的结果仍是美国方面的拒绝。后来他成立了亚裔美国士兵组织,并且还写信给国会,多次提到自己优秀科学家的身份,但这一切都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至今他还在等待结果。当然我们并不在乎他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一个人想要选择怎样的生活,决定权在于自己。我们尊重每一个人选择生活的权利,但也一样会反对这种出于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不可以已

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 打算留在美国,为什么?

近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发布,其中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2018 年,亚裔有 14815 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籍博士有 6182 名,而且有 79.4% 打算留在美国。”近80%的比例,这是什么概念?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作为大多数国内学生首选的留学国家,肯定有他的道理。在2019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学美国占了5所,包揽了前4。所以对于那些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学子以及希望自己专业能力得到更大提升的学子而言,他们就更倾向于前往美国留学。然而除了少部分属于公费留学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自费留学。美国留学的费用可不低,一年几十万可是家常便饭,几年下来差不多一百万左右的样子。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根本支撑不了这么高昂的花费。所有很多家境一般的学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但是也有个例,比如为了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而贷款100万求学的詹青云。所以最后前往美国留学的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公费留学生、家境较好自费留学生、家境一般或者较差贷款留学生。对于家境较好的自费留学生而言,大多数前往美国留学之后都会选择回国。毕竟家境殷实,不需要追求高工资,只要学有所成,回到国内帮衬家里就好。同时父母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待在自己身边。然而对于公费留学生以及家境一般或者较差的贷款留学生而言,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较高的薪资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博士毕业生倾向于毕业后留在美国的主要原因。以法律专业为例,法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律所工作。那么中国和美国的律师待遇究竟差多少呢?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美国排名前40的律所就职,新人第一年的薪资为19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一百多万吧),而国内律所的平均年薪大概在12万左右。这差别有多大?10倍的差距。所以这也是为何毕业后会更倾向于留在美国。归根结底还是国内给的薪资待遇没有竞争力。那么这些选择留美的博士会一辈子都留在美国吗?没那么容易。绝大部分博士留在美国的方式主要是通过H1B签证(美国工作签证),然而要取得美国的工作签证也并不容易。每一年,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USCIS)会给大约85000名申请者发放H1B签证,其中大约65000个签证分配给本科学历的申请者,大约20000个分配给硕士或更高学历的申请者。2019年,H1B将分配给硕士或更高学历的申请者的签证数量增加了5000个名额。然而由于签证申请者人数大于签证数量,最后签证是根据“抽签”的结果发放,申请者一般有40%的机会获得签证。也就是说大部分最后还是会返回国内,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那么是否拿到H1B签证后就能一直待下去呢?并不是。持有H1B签证者可以在美国工作三年,然后可以再延长三年,6年期满后如果签证持有者的身份还没有转化,就必须离开美国。也就是说,如果在6年时间内没有改变国籍成为美国公民,那么就得必须离开美国。回过头来,每年近80%比例的博士毕业生选择留在美国,这也从侧面反应国内目前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仍不是很高,难以给出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此外国内的科研环境仍有待提高。不过近些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回国发展,期待将来会变得更好。

爱别离

和国外博士相比,国内博士含金量同样不错,出路也很好

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国内博士的培养水平越来越高,含金量也越来越足,在国内985级别的高校读博士完全值得,如果将来想进高校,可以出国做两年博后,因为有些高校进人时有海外留学经历要求。不过,如果你足够优秀,这个门槛也不存在。整体来看,博士学位是可以获得的最高学位,博士毕业后出路一般都不会太差,下面叶秋会用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和身边的例子进行说明。国内博士出路差吗?说两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华为八博士年薪百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八个人没有一个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只有秦通博士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非大陆高校背景,华为是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的通信类企业,他们给这些博士开出这么高的年薪说明了他们对国内高校博士的认可。华为八博士学术背景还有最近很火的90后美女博导、教授李琳,博士毕业即被南方医科大聘为博导教授,本科电子科大,然后北大医学部五年直博,没有一点海外留学背景!什么待遇呢,年薪90万(税前,优秀骨干是70-90万,她拿的是最高级),安家费220万(优秀骨干180-220,她拿的也是顶级),科研启动经费400万(300-400,她拿的还是顶级),妥妥的人生大赢家,出路差,不存在啊。李琳有的人可能还停留在中国培养的博士水平距离国外有较大差距的早期印象上,其实,中国的博士早已今非昔比了,2018年SCIENCE的青年科学家奖就颁发给了万蕊雪,清华大学博士后,施一公的学生,很多人对这个奖可能不是太清楚,叶秋简单介绍一下,获得这个奖的人每年只有四个,全球范围内,颁发对象是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这个奖的含金量可想而知,颜宁30岁时博后进清华直接就是教授博导也是因为获得了这个奖项!万蕊雪获奖可是实打实的硬实力,九篇共同一作的顶刊,七篇science,两篇nature!万蕊雪所以,国内高校的很多博士水平很高,出路也很好!上面这些都是顶级博士,那一般博士呢?叶秋博士是西安某985高校,师兄弟姐妹博士毕业后基本上就去了高校,比如西工大、西北大学、电子科大、西电、长安大学、西安理工、西安工程、西安财经、陕西科大等高校,也有的去了研究所,例如南京十四所(待遇很不错)、洛阳612、613,石家庄四十所还有西安、绵阳等一些研究所,待遇的话,去研究所的高于高校的,研究所的刚毕业一般15万以上,二十万左右,高校老师就少多了,不过胜在稳定!所以,国内博士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出路也没有问题!

贾晋蜀

中国博士主动放弃中国籍,非要加入美国籍,如今在美成了黑户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始古语云:“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从来就不缺乏爱国志士。唐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坚守阵地,护佑大唐,致使颜氏家族一门三十几口人,全部被灭,后来,又以将近八十岁高龄的病弱之躯慷慨赴死,去招降叛变的节度使;清朝,在朝廷一片主和声中,左宗棠据理力争,坚决要求出兵收复新疆,在前往新疆作战时,左宗棠甚至抬着自己的棺材上路,最终,新疆被左宗棠成功收复。近代,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侵略战争,更多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保护中华。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安全撤离,他们坚守阵地,宁愿牺牲,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最终全部跳崖而死,慷慨就义;邱少云,为了掩护部队行踪,即使自己全身都被火烧,疼痛难忍,也一声不吭,最终葬身火海,为国捐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过太多这样的事情,我们为此无比荣耀。然而,人心隔肚皮,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一样爱国,也有崇洋媚外的人存在。赵潘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本是中国博士,却主动放弃中国籍,非要加入美国籍,如今在美成了黑户。出国深造,产生移民想法赵潘书是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学生,自小就热爱读书,成绩优异。从南开毕业之后,他选择了出国深造,他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因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因而,毕业后,赵潘书就被美国一所大学聘请,请他去担任大学老师一职。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赵潘书的野心太大,他想要拿到美国绿卡,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人往高处走,美国毕竟是世界第一强国,赵潘书有移民的想法无可厚非,关键是他想要加入美国的方式比较奇怪,太过于阿谀奉承美国,让人看了倍感不适。当时美国有一条政策,就是外国人可以通过参军入伍的方式加入美国籍,成为美国人,赵潘书于是就去参军。然而,就在他的服役期即将结束时,政策突然改变了。新上任的总统规定,只是服役并不足够,士兵还必须要通过政审,才能加入美国籍。遗憾的是,赵潘书没能通过政审。移民失败,极力鼓吹美国强大此前,赵潘书以为自己加入美国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便早早地将国内的房产变卖,中国国籍也已经退掉。然而现在,进退两难,他成了黑户,连工作都不好找了。为了争取加入美国籍,赵潘书就极力在互联网上夸赞美国,宣传美国,希望能够借此感动美方,给他一个美国国籍。然而,仅仅想要通过互联网来表达愿望,获得满足,这无异于异想天开,可赵潘书就这样实践了,并且坚持着,他甚至还亲自写信给政府,表达自己对美国的无限向往与崇拜之情,想要借此博得好感,以便获得美国国籍。当然,所有的举措,毫无意外地全部失败了。他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黑户,连工作都很难找到。举措失败,开始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后来,他的签证过期,没有办法,他又开始极力鼓吹自己是中国人,声称自己没有加入美国籍。然而,铁证如山,他之前在互联网所做的所有举动都被大家所铭记,现在的说辞自然不能引起中国人民的同情。何况,他之前在美国军队服役时,曾经还与战友们一起录制过视频,极力鼓吹美国的繁荣与富强,自豪于自己美国人的身份。如今陡然变成了黑户,自然也没有人会同情他,只能认为他是自讨苦吃。终对于赵潘书这种阿谀美国、轻视祖国的举动,我们当然应该予以谴责,但是,我们更应该从这件事中看到,国籍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应该认真考虑。如果赵潘书不是那么轻率地做出退出中国籍的决定,也许他依然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大学老师,不至于落得如今这样一个黑户的状况。因此,我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都应该慎重考虑,不要过于轻率。同时,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努力发展,让祖国强大起来,让我们的同胞都以中国为傲。参考文献:《剑南诗稿》

黄砖路

DIY成功申请美国研究生+博士,我从没有违背过自己的内心

你进入了芝士圈·申请过来人系列 Vol.1作为一位本科期间常年在期末给大家压题、划重点的同学,章宇杰低调的有点让蒙圈儿怀疑是本人吗。是那个DIY申请到了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的人吗?今天蒙圈儿要和你们分享一位同学DIY申请的故事。为大家考虑,蒙圈儿这里主要分享的是研究生申请的经验哦~个人介绍章宇杰关键词:学霸、网球大神本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绩点3.06硕士: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绩点3.72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章宇杰的故事2012年,来自常州的章宇杰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在鱼龙混杂的大学生活中,他坚持每天早出晚归在外自习。到了期末,他不仅能压中老师出的题,考前还为同学划重点,总被同学们称为学霸。本科阶段除了专业课复习,积极准备期末考试以外,他对英语也有着很高的兴趣,即使进入了大学,也依旧维持着高中每天背上单词的习惯。本科绩点3.06的他专业排名前20%。这个成绩是可以稳稳保研的,但是他却选择了出国留学。因为本科时曾经帮助老师做过项目研究,他觉得这种平淡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觉得也许出国去留学,能看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大二他开始定下自己将来的方向——去美国留学。在选择出国目的地的时候,他也为难过。英国还是美国?新加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终因着他内心的一份任性,因为美国的教育资源、环境相比起来更优越等等,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去美国留学。同时他没有放弃的是从大一开始的网球爱好。课余时间,除了学习英语、准备出国,他还会约上同学打两场网球。他崇拜的对象是费德勒。那个网球场上睿智冷静的天王。无论是生活,工作,家人,费德勒都做的堪称完美,是粉丝的榜样。书本和代码看多了,章宇杰需要一点挥洒汗水的空间。这个习惯从本科开始,伴随着他一直到了现在。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件好玩又很帅的事,更是一件用来磨炼自己意志力,从而在其他任何设定的目标上能够更加坚持的事情。在和爸妈说了自己的留学打算之后,爸妈对他表示了全力支持。家人的尊重和鼓励也是他前行路上的一股力量。决定留学后有了出国的想法,章宇杰很早就开始准备。他一共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准备,最后10-11个月是集中在准备。▌语言考试大二寒假,章宇杰开始了紧张地准备标化成绩和努力刷自己的GPA。他一共考了四次GRE,三次托福,光是一本《要你命3000》他就背了二十遍。背完单词,他觉得考试90%的单词他都能准确认得。长难句,填空36套+20套、阅读36套、官方模拟题2套……做完这些题他觉得GRE就很有把握了。为了准备托福考试,他听了四遍TPO的听力,揣摩考试可能的出题点;阅读、口语、写作也都是疯狂在练。考到第三次,他拿到了一个并不满意但足以去申请的成绩,虽然无数次动了放弃的念头,他还是咬着牙再考,终于到了自己的理想成绩。他说,英语其实并不是一件需要很多脑力的事情,没有那么难。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一定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分数。虽然一开始他很担心自己申请不上,但当 GRE321+3 和 托福100 的成绩出来之后,他开始决定自己DIY申请。DIY之路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其实不轻松。如果有人指导或者帮忙,会容易一点。主要专注于自己提升的部分就可以。但DIY需要所有阶段都自己完成。语言考试、背景提升、文书、网申、和学校沟通,经过这些锻炼,申到自己的梦校真的是很难。首先,你需要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有一份详细的时间规划安排。▌选校选专业首先要知道自己想申请什么专业。章宇杰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同学里一半以上出国都转了CS,他说自己当然也想过这个热门行业,可是不喜欢虚拟的一堆代码,更偏向于实物与代码相结合的方向。出国他还是继续选择了就读电子工程专业。选校时的章宇杰先看排名,再看地理位置,一共报了五个学校。南方的他喜欢暖和的天气,根据绩点和语言成绩,他在U.S.news排名中选择了50-100的公立学校,再排除中地纬的地区,如明尼苏达或五大湖地区等等,最后进行综合选择了6-7所美国高校。虽然录取的是自己保底的学校,他表现得很云淡风轻。▌文书在开始准备文书之前,章宇杰抓住各种机会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他说这样才不会导致文书无话可写。不要干巴巴的纯讲述自己多么多么厉害,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做过的事情、参加过的活动来写。文书写作还要直接。在咨询有经验的同学之后,同学向他推荐了芝士圈留学的文书服务。他仔细浏览了芝士圈的相关介绍,果断选择了芝士圈。他在写第一稿的时候引申到了深刻的哲学问题。结果被芝士圈的导师改正嘞。Nathalie Mumaw导师给的修改意见是不要说一些太过空洞的废话。文书一定要具体并且突出自己。在导师认真修改了5、6稿之后,他对自己的文书很满意了。芝士圈文书导师Nathalie Mumaw▌网申网申有着各种要求、指南、步骤,没有细心、耐心,这个流程很难顺利走完。章宇杰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申请表格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具体的官方要求。信息填写正确很重要。从最基本的姓名、地址等个人信息,到更细致各项具体内容,你所提供资料,都必须正确无误。重要的信息可以反复确认。不仅是文书,所有的申请材料都不要有拼写、语法上的错误。不要错过递交成绩的ddl。提交之前也要再三确认是否正确完整。出国之后如今研究生二年级的章宇杰说来了美国才感觉所谓的排名并没有那么重要,其实实质性的差异不大,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他最想强调的一点是申上研究生其实只是一个开始。融入学校、融入同学也很重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能为你以后的工作、读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在读研究生期间,还和同学一起赢过校际网球比赛。还有即使拿到了offer也不要放弃学习英语,否则进入master学习时非常容易出现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现象。章宇杰本科绩点3.06,到了master时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3.72。与在国内只是期末考前疯狂复习不同,国外研究生期间的GPA要更有挑战性,每个final grade分开,大考小考不断。如果缺了某一项,最后就很难拿到A,节奏变得紧张,他却应付自如,在不断的学习中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18年5月就要毕业的他,将在下半年开始三年PhD的生涯。就像大四时做过无人机的项目一样,章宇杰说,其实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下去。关于master申phd的问题,章宇杰给的建议是尽可能争取大牛导师的推荐信,可以在office hour多问问题,既可以锻炼口语,也能和老师增强联络。经历留学,他学到了什么章宇杰说,他觉得出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只有真正走到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你才能获得对那些以前只出现在书本和影视里的东西的体验,比如美国自由的课堂氛围、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现场的NBA比赛……现在一个人在外求学,他也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变成了一位厨艺小能手。最后他想说的是:一定要敢于去尝试,坚持自己内心所想,也许你觉得难的事情有一天也能笑着说出来。

触恋

国外读博与国内读博相比,哪个含金量更高?听听导师的建议

明天就进入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了,考研的同学都已经整装待发了,而对于准备读博的同学来说,要么准备着各种材料迎接报考学校的审核,要么正在拼命的复习英语和专业课,希望自己在明年3月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中考出好成绩来,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如果你打算明年读博士的话,现在就应该有所准备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准备读博的同学,他们会被这样一个选择所纠结住,那就是读博到底是国内读好还是出国读好呢?由于这几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大量的优秀学子选择国外的优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深造,同时国外的很多高校也非常欢迎中国学生来交流访问和攻读学位,再加上海归博士回国后的待遇和平台都非常的好,因此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国外攻读博士的思路几乎成为读博学长必会考虑的一个选项了。至于国内读好还是国外读好,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出国读博要好,因为相比博士期间的出国交换来说,直接去攻读一个国外优质平台的博士学位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因为很多领域的顶级科研团队都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名校里,去这些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无疑是掌握了某个学术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思路和平台,再加上与研究导师和团队的良好合作关系,毕业后即使回国工作,依然可以和博士期间的团队继续开展国际合作,这是很多国内博士没有的资源。当然,也有人认为国内读博优势更大,因为国内的博士更加了解和熟悉国内科研环境和资源的分配,而且比起国外回国的博士,在自己后期的研究生涯中,导师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资源,毕竟现在的科学研究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而是团队作战,而国外博士回国后大多是单枪匹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建自己的团队。由此可见,国外读博和国内读博相比起来,各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那个好那个不好,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却是能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该怎样判断自己适合国内读还是出国读博呢?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从塔主的经验来看,博士期间的科研团队的好坏对自己影响是特别特别大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团队读博,几年后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读博期间的团队是影响你一辈子的科研道路,因此在选择时请慎之又慎,尽最大能力去一个优质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在国外某个院校,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国读博,如果你自己专业最优质的团队就是国内某个院校内,那么就没有必要出国镀金,因为国外的月亮更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考虑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很多准备读博的人其实年纪已经不行,还有很多人早已经结婚生子,因此出国读博的话也要考虑家庭的因素,毕竟读博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全家人共同支持的,同时出国读博还要考虑费用的事,如果不是公费出国读博的话,读博几年的花销要比国内高得多,因此必须兼顾和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以上就是塔主对国内读博好还是国外读博好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遂行不辍

2018年美国毕业的中国博士,79.4%打算留在美国,为何?

近些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各方面都发展迅速,其中教育领域也是一样。例如在今年公布的各大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高校的名字都有明显提升。但是与世界顶尖高校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于是对于类似国内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毕业生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前往美国等教育强国前往留学。近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公布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2018年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亚裔人,总共有14815人。而其中中国籍博士就高达6182名。然而让人比较心酸的是,其中79.4%都打算留在美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大家对近些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有所关注,那么就应该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些原因。比如2019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排名前十位的大学美国就占了5所,更夸张的是前四位都是美国高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中国大学的毕业生而言也是如此。当他们在选择留学的高校是肯定会选择综合实力比较强的,这样也便于对于自己个人能力的提升。此外,这些世界一流高校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认可,所以在这些学校留学对于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不过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还是希望这些外出留学的毕业生以后能够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毕竟除了部分是自费留学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国家公费留学。我们难免觉得有些惋惜。那们为什么他们毕业之后不愿意选择回国,而是愿意先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呢?这里就不得不简单提一下美国和中国相同行业的不同待遇。毕竟大家之所以如此努力的上学,如此想办法的外出留学提升自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和社会认同。以法律专业毕业生为例,如果在国内从事相关的工作,那么他们的年薪大概在12万左右。当然不排除有特别优秀的少部分,可能年薪会比这高甚至高很多。而如果同样的毕业生在美国就业的话,那么他们的年薪大概能达到19万美元左右,也就是100多万人民币。两者之间可能就是十倍的差距。当然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或许没有这么大,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美国的薪资水平相对而言是要比中国高的。另外目前国内的科研环境相对而言不是特别的好。许多高校仍以学术成果的发表情况作为职称评定或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就导致部分不能按时发表学术成果的教授,通过一些不合规的方法,以实现文章发表的目的。这也是近些年为什么学术造假,学术不端事件较多的原因之一。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毕竟造假的成本很低,所需要的时间也很短,而真正用心花时间搞科研的教授,反而短时间内不能产出如此“突出”的学术成果,那么在他的科研道路上难免会受挫。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悲观,随着近些年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些年学成归来的学生比例在持续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这些年一直在进步。毕竟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

第一夜

《纽约时报》:博士生毕业大部分愿意留在美国,其中中国占92%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报道,是纽约时报发布的,说的是在美国就读的博士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并且其中属中国博士生最多,占到了92%的比例。看到这样高的比例着实让人有些震惊,虽然不知这个占比的可信度,但也至少能够说明中国占据着很高的一个比例,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并不是崇洋媚外,我国的大学水平相比国外名校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个人要想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要想在科研领域获得更多的大奖,去到国外名校深造也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我国顶尖学府清华、北大的学生纷纷去到国外攻读硕士、攻读博士的原因了。去国外留学并没有问题,不应该阻断有的人认为既然中国的学生去到国外求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大部分都留在了美国,最后这些人却在为美国做贡献,于是对这种现象存在不满,甚至提议要不要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进行限制。国内学生去到国外留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而要想获得顶尖的人才就有必要让他们去到国外知名学府深造,从造就人才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阻断这条路。为何中国高材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不愿回国?为何中国的人才在留学美国毕业之后,不愿回国而是选择留在美国,这是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国外的科研环境更好国内的高校圈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而国外就显得更加公平,能够更加专心于从事科研工作,并且美国能够提供比中国更好的科研环境。第二:外国能够提供更好的待遇国外相较于国内而言,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并且不会有国内如此高额的房价,生活压力更小。第三:他们留学期间适应了国外的生活有些中国学生从本科毕业就去到国外留学,到博士毕业已经在国外生活了七八年的时间,而这段不短的时间已经让他们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于是毕业以后也选择留了下来。国内要做出改善,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其实前面已经提到,我们不能够阻止学生出国留学,当然他们在毕业后留在美国也是个人选择,但是为了增加我国的人才实力,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国内发展,为我国做出巨大贡献,就需要我国做出一定的改善,当科研环境、待遇、高校氛围等各方面都得到提升以后,便会有越来越大的国外留学人才回到国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