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课程研修班即日起开始报名!九洛之事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课程研修班即日起开始报名!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是目前中国公共管理领域学科布局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成果最显著、人才培养最出色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学院。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7个博士学位点;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个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3个本科专业。目前,人大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课程研修班插班报名已截止,即日起,想报考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研修班的广大学员可报名2018级。

北帝王

强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强势专业

助力高考,锦尚添花。大家好,锦尚教育咨询今天由我给大家聊聊中国人民大学01【简介】校训:实事求是位于首都北京.设有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在建)、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深圳校区(在建);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人大人的记忆——明德楼02【校史】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2018年3月,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同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年5月,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03【师资力量】学校拥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其中,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中国第一;还拥有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信息技术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历史学、会计学、宗教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金融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中共党史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物理学、考古学、世界史、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档的9个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A档的9个学科:政治学、哲学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04【招生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在山东招生专业以人文社科、金融经济为主。05【2019中国人民大学就业质量报告】2019 届毕业生共计 6876 人,总体就业率为 98.18%。其中,本科毕业生 2614 人, 就业率为 96.05%;硕士毕业生 3848 人,就业率为 99.51%;博士毕业生 414 人,就业 率为 99.28%。学校 2019 届毕业生分布在 28 个学院,其中文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劳动人事学 院等 13 个学院的就业率均达到了 100%。其中保险学、财政学、城市管理等 47 个专业就业率达到了 100%其中本科毕业生 行业布局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为主(合计占比 52.80%);硕士毕业生以“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 织”和“教育”为主(合计占比 58.43%);博士毕业生行业流向较为集中,近六成流 向了“教育”领域。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请关注锦尚教育咨询,锦是锦上添花的锦,尚是高尚的尚!

博览会

预估帖: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会计(专硕)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直属的985高校,是国内最好的人文社科类大学之一,仅次于北大。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和会计系),是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最早开办MBA、EMBA教育的商学院之一。2004年,成为中国首批开办MPAcc教育的院校之一。2013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名前十。商学院下设企业管理系、组织与人力资源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贸易经济系、市场营销系、会计系和财务与金融系7个学系。拥有工商管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以及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一、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3、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复试科目:1109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2019年的拟招生计划:总计划共计92人,全日制48人(统招计划28人),非全日制48人。2019年共录取统招83人,其中全日制实际录取47人;非全日制实际录取36人6、学费及学制2年制,全日制学费3.5万元/年;非全日制学费10.4万元/年。育明考研点评:人大对会计专业也有特殊要求,这点大家在报考时要特别注意,自己是否符合条件:① 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 ② 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 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④我校不接受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二、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硕)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政治/英语:60,专业课:120,总分:245分,实际录取最低分245分。2018年:政治/英语:60,专业课:120,总分:235分。报名人数1308人,录取83人,报录比1:15.72017年:政治/英语:60,专业课:120,总分:230分。报名人数1037人,录取94人,报录比1:11育明点评:虽然人大分数要求很高,但是只要进了复试是有非常大几率被录取的,一般被刷率只有10-20%随着人大报名人数的增长,但是录取人数不变,估计2020年分数线差不多也要在240分以上,才比较有希望。三、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硕)考研参考书目《2012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编。《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 》,刘岩编者。《管理学原理》(修订版),王利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市场营销学通论(第四版)》, 郭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及配套书目《财务管理学(第六版)》, 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6月 及配套书目《财务会计学(第六版)》, 戴德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及配套书目《管理会计学(第六版)》 ,孙茂竹、文光伟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及配套书目备注:人大不指定初试教材,所以需要根据教育部大纲来自行复习。同时呢建议学习一下人大的会计学教材。四、人大复试攻略1、以《考试分析》为主在看完经验贴后,我发现专业课笔试、面试考察的内容还是和初试一样。而且人大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因此我又拿起了考试分析。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把考试分析又背了两到三遍,当然背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而且我会仔细观察每一章节的内容,给自己划重点,即把我认为可能会出问答题的知识点挑出来,进行重点记忆和梳理。结合初试的笔记,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体系性的把握,因为很多题是需要灵活运用的,如果自己脑中没有形成知识链,很难答出来。2、重视英语阅读因为人大的复试不光要求总分达到要求,对于单个考核项目,也是有最低成绩要求的。我看到之前有学长的经验是初试考了400+,复试因为单科英语笔试没有及格,无缘人大。所以对英语阅读千万不敢掉以轻心。我每一天都会模拟考试,在一个小时内做六篇阅读,反复练习自己做题的速度,提高正确率。每次做完题之后,要对答案,看解析,把阅读中不会的生词挑出来,抄在单词本上,平时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还有阅读中没有看懂的长难句,也会抄写下来分析一下句子结构。3、英语口语要多练英语口语我平时练的比较少,但一对一地练习肯定对复试帮助很大。如果有一起准备复试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练习,因为口语主要就是说。平时我会听听VOA慢速英语,跟着它读一读,个人觉得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保持每天说两个小时的英语,就没有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比较关注口语素材的积累,因为我知道考试题目都是和社会热点有关的,所以遇到相关的材料我也会进行摘抄和背诵。有同学说考研作文,或者阅读里的语句也可以用到口语中来,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多背一些语句是没有坏处的,因为有输入才会有输出。一定要坚持背单词,因为不论是做英语阅读还是说英语口语,单词都是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我会每天用背单词的APP背200个单词,这个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总之复试之前,考研单词是一定要再过一遍的,单词量还是很重要。

绿河

教育部对公共管理专业大学评估和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A+

教育部对公共管理专业大学评估和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由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是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还是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高校,“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也是世界大学联盟和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成员。见字如面,打开即是缘分,辛苦亲爱的读者关注一下编者,每天一手精彩教育资讯奉上,欢迎转发,点赞,文明评论,收藏,谢谢大家

其生也勤

考研,中国人民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报考

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于1950年10月3日,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全国重点大学。建校七十余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可谓名家辈出,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等等都是成就卓著的大师。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民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学校现有教授674人,副教授783人。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7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校拥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学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八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的所有学科专业中,真正最好的考研的专业是哪些呢?根据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按照“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来看。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这些学科位列全国前2名;政治学、哲学获评A,这些学科位列全国前5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这些学科位列全国前10名。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对于考研的同学,上述学科可以作为参考。毕竟,考研,要考最好的专业。

宿于逆旅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类在职研究生有哪些专业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一所名校,其在职研究生自然是受到了很多同学们的关注。那么,中国人民大学可以在职读的管理类专业有哪些呢?中国人民大学可以在职读的管理类专业有很多,有工商管理(MBA)、企业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等管理方面专业。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工商管理(MBA):本院校工商管理(MBA)专业主要是通过同等学力和中外合办的方式招生,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企业管理:选择企业管理的人员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的方式报名,本院校企业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有很多,如:项目管理、财务金融、财务管理与金融等。人力资源管理:此专业也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规划、实施、调整,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更有效的服务于组织或团体目标。以上这些专业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热门专业,同学们可以放心报考。并且这些专业都是可以免试入学的,后期参加申硕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书,是值得同学们报考的!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结业证书,有什么用?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考什么?

隰桑

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国人民大学3个A+,人文社科类并列全国首位

7月26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四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参评,其中法律、会计、公共管理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A+,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A,参加评估的四个授权点全部获得A类,在人文社会科学类并列全国首位。本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试点评估工作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实施,评估工作选取了设置时间较早、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法律、教育、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艺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评估试点。自1990年试办工商管理硕士第一个专业学位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学校目前设有金融、应用统计、法律、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等20种专业学位,最高时,年招生规模达到2287人,占全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的52.2%,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学校已经形成了金融、应用统计、法律、会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专业学位,初步形成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专业学位群;拥有一支强大的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备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聘请实际部门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实干家为实践导师、组建了一批目标清晰、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实效明显的教学实践基地,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被誉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镇”和“排头兵”。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金融、应用统计、公共管理、会计、法律(与司法部共建)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2位,其中副主任委员9位,委员并兼任秘书长(副秘书长)6位,委员8位,非委员副秘书长1位。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截图(来自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方生方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讲专业:城市管理,“城管”原来是这样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学问的中心,是帮助青年人涵养心智、锤炼意志、放飞理想的平台。而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博雅和理性的活动,是志趣相投的一批人的智慧激荡。在【教授讲专业】栏目,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的名师大家、杰出学者讲述专业的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发展前景等,为高中生们找寻专业兴趣、确立专业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提供权威参考。城市管理:原来是这样的“城管”城市管理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城管。那么,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了城市管理专业后是要去当“城管”吗?尽管到目前为止,人大城市管理专业还没有人直接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但是我们的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关注当前城市管理执法中的矛盾和问题,确实也正在积极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那么,城市管理专业是不是要培养管理城市的人呢?换句话说,学了城市管理专业是要去当“市长”吗?这个倒是有可能,城市管理专业领域还经常有“模拟市长”之类的人才培养项目。当然,我们并不仅仅期待毕业生成为具有公共精神的城市发展决策者,我们同样也期待毕业生成为城市问题研究的专家、城市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城市社会力量的组织者,以及先进城市文化的传承者。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意识到,城市管理是个新专业。没错,尽管城市管理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兴起了,但是城市管理专业正式进入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是在2012年。在此之前,城市管理专业在人大是作为“学校自主设置、教育部备案”的一种存在。可以自豪地说,城市管理专业正式进入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有人大的一份贡献。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专业正式进入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是源于国家发展这盘大棋中面向未来的人才布局,是对当前居民城市生活需求的变化与拓展、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和复杂、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回应。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更是这种回应的升级。城市管理的核心要义,就是要让城市的发展服务于人的需求和发展,就是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显然,咱们的城市,或多或少还有些不美好。雾霾、拥堵,是看得见的不美好。2.8亿农民工在就业上已经城市化,但在身份和权利上并未城市化;2.5亿流动人口主要生活在城市,但他们的居住、医疗、子女教育仍然被区别对待;有的城市被迫疏解人,有的城市想尽办法留住人;以前有的地方农民凑钱买城镇户口,现在有的地方请农民转城市户口也请不动;城市规划的蓝图与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总是存在差距……这些,都是不容易看见的不美好。面对这些不美好,我们人大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是要让大家在安全、便捷的城市生活中,通过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学术研究、专业实习和国际交流,系统认识国际国内城市发展的趋势,发现城市之美,检视城市之痛,在理论和实践中成为兼具多学科视角的高层次、复合型规划人才。我们努力培养城市发展的领导者,主导城市公共政策的优化调整,让正义与公平在城市得以实现;我们努力培养兼具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城市规划师,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努力培养把握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律的经济金融精英,为城市带来创新与繁荣;我们努力培养城市研究领域的专家,传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文化。或许你本科毕业后并不能马上成就这些事业,事实上,目前75%的“人大城管ers”本科毕业后都继续攻读研究生,在世界各地积蓄小宇宙的能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中,都有着他们的身影。我们的城市管理专业扎根于人大排名全国第一的公共管理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经济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社会学学科,有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有来自国家政府部门和智库机构的兼职导师,还有国家教育部支持建设的专业实习基地,我们应该有、也可以有这样的愿景和担当。人大的城市管理专业有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科生教学以公共管理学、城乡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为四大主线,除了充实有趣的理论解读外,还有丰富生动的实践案例剖析,以及成就感满满的软件教学。我们不是通过课程灌输知识和技能,我们只是为进入专业领域搭建平台,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的是大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我们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大家通过学校搭建的课外学术和社会实践平台培育问题意识,形成更加明确、具体的专业方向。认认真真参与完这些教学活动,就会发现自己厉害了,写得了论文画得了图,操作得了软件算得了数,做得了规划看得懂决策。如果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公共之心,如果你有面向未来、敢于创新的勇气,如果你有实事求是、勤勉好学的品质,那么我们欢迎你成为“人大城管”的一员,共同为幸福的城市生活不懈努力。睁开双眼,有房间的温暖相伴;拉开窗帘,有清澈的阳光相伴;行走小区,有友善的邻里相伴;走出社区,有便捷的交通相伴;身处人群,有会心的微笑相伴;危难之时,有井然的秩序相伴;闲暇时光,有恬静的书香相伴。我想,这就是我们“人大城管”为之努力的城市生活。选自《你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专业介绍》专业常见问题解答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的特色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是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置“城乡发展与规划”交叉学科的重要组成。中国人民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或许更为准确的定性是“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应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治理转型而生;这也是一个特色学科,是我国第一个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设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城乡规划学科,是我国公共管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城市管理专业简称“城管”,但培养目标并非处理和应对日常城市问题的狭义“城管”队伍,而是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够读懂城市、治疗城市,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和人文精神的高层次学术人才和综合型城市管理人才。城市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是什么?城市管理专业建立了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学科优势、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与工学互补的教学体系,构建了“4+2”的课程结构,即:4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主线,具体包括公共管理学、城乡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2类分析方法,具体包括空间分析方法(含GIS分析、CAD等规划制图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含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人大的城市管理专业谁来教?城市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名,包括叶裕民、刘云华、秦波等本学科领域的资深教授,也有李东泉、郐艳丽、郑国、杨励雅、唐杰、张磊、于洋、王洁晶等年轻新锐;兼职教授多名,包括仇保兴、石楠、王凯、林家彬、史育龙等部委领导和行业领军人物。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有什么特色?城市管理专业的教学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年期间设三个实习环节,包括二年级的社会实践、三年级暑期的地方规划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以及四年级的规划设计机构或管理机构实习。城市管理专业的教学同样强调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每年暑期聘请多名国际知名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的专家授课,创造各种国际研究与教学交流机会。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经验,既具有本土知识,又具有国际视野。人大城市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哪儿?根据所有城市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去向的统计,大约75%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35%的学生保研留在中国人民大学;15%的学生考研,主要去向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25%的学生出国读研,主要去向为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伊利诺伊芝加哥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乔治城大学、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等。毕业生中大约25%的学生直接就业,其中7%的学生考取公务员,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特别是规划建设和发改部门;18%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主要在与城市规划与管理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投资企业等。作者简介秦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系主任。《Urban Affairs Review》《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小城镇建设》等国内外期刊编委,为二十余个国内外期刊、高校和研究机构担任顾问评审,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城市治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研究领域:城乡规划、城市治理、可持续发展。研究兴趣包括低碳城市、健康城市以及老龄化城市。在国内外城市规划和城市研究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顶级期刊《美国规划协会学报》《景观与城市规划》《城市研究》等;主持和参与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和地方横向课题20余项余项,出版著作4部。唐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城市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世界一流、中国顶尖”为发展目标,将“发展原创理论、引领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国际体系”作为基本定位。学院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学科体系,坚持与时俱进的学科优化理念。学科方向设置以“创新学科发展,回应本土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增进学科融合”为指导思想。学院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8个博士点,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2个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本科招生专业名称为“公共管理类”),设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二级学科中,行政管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双一流”)名单,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同年,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项目通过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NASPAA)组织认证。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秦波、唐杰 人大阳光招生

夫至乐者

中国管理学专业最顶级的五所高校,清华第二、北大第五!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一个事件有序、有规律执行下去的一个学科。其中也是包含了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热门专业,可以说,管理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小到个人超市的管理,大到国际银行的资金管理,所以说这个专业在未来的20年内都将不可被替代。下面也是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内管理学专业最强的五所大学。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可是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地方霸主”,特别是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上实力强悍,国内实力数一数二。而在管理学学科中,人大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2017年9月底评选的一流学科中,人大共有4个管理类专业上榜一流学科,分别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实力真可谓不强大。中国人民大学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一直就是国内经济管理专业的顶级高校之一,每一年中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们有近半数左右都会报考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可见这个专业的热门程度到底有多火爆。同样在双一流学科中,清华大学管理类学科共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两个专业入选。清华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老牌名校,国家七五、八五首批国家重点大学,这可是南大和浙江都不曾有过的荣誉。在管理学专业上拥有2个一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不过在目前中国高校中,由于西交的地域位置较差和自身学校宣传的力度也不太到位的原因,常常被诟病实力退步明显、它也是中国最冤枉的高校之一。西安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坐落于人间天堂的杭州,在管理学专业上在全国也是属于顶尖。话不多说直接上官方数据来例证浙江大学的实力。在今年双一流学科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双双选入最终名单。而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管理学专业也是表现抢眼。浙江大学5、北京大学无论是什么学科专业,绝对少不了北京大学的参与。作为国内文科第一、理科第一、综合实力第一的国际性大学。北大在管理学上的实力虽然算不上最顶级,但是依托着强大的师资和生源,依旧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高校。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假如一个考生的分数够上北大了,你会选择浙大的管理学还是北大管理学呢?北京大学

说说笑笑

19年度中国人大最热门的5大在职研究生专业,你报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在职课程招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想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不少,每年都有不少专业成为报考热门。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人大在职研究生5大热门专业热度排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人大招生同等学力申硕专业是最受进修人员青睐的,很多专业的报名人数历年居高不下,下面按照相关专业的热度排列顺序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TOP1:金融学在职研究生金融学专业主要是财政金融学院负责招生的,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有证券投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信息化、金融工程、风险投资与管理、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保险与信用保险等,这些专业方向在不同地区招生,相关费用也是不同的,其中在上海地区的学费为4.98万元,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区的费用为3.2万元。TOP2:行政管理在职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是人大公共管理学院负责招生的,涉及专业方向有教育行政管理、办公室行政、企业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等,此专业在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同时招生,学习费用均为2.9万元。TOP3: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企业管理是人大商学院负责招生的,专业方向有财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学制均为2年,学费4.2万元,参加学习的人员,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江苏,都需要参加周末班学习,每月1次,周六、日两天连续参加面授课程。TOP4: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是人大理学院负责招生的,涉及专业方向有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想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都必须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在完成课程学习后,本科有学位人员,且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人员可参加申硕考试。TOP5:法学在职研究生人大法学院招生的法学专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想学习知识产权法的人员可参加上海班的相关课程学习,学制2年,学费4.58万元。参加学习的人员可在三年内预约选听人大在上海开设的全部研修课程。申硕人员有四次参加统考的机会,申硕成功后可获得人大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其实人大热门专业有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人大的教育学、新闻学、哲学、考古学等都在业内有极高的知名度,大家想了解详情的话,请联系在职研究生网在线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