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复试名单公布,全日制依旧火爆,非全无人问津伯利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复试名单公布,全日制依旧火爆,非全无人问津

近日,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复试名单公布,作为人大最顶尖的学院之一,法学以及法律几乎年年爆满,分数自然是特别高,如果没有强劲的实力,千万不要尝试报考人大的法学院,难度实在太大。与前两年考研情况大致相似,人大的法律非法和法律法学全日制硕士报考人数多、竞争大、分数高;而非全日制硕士几乎无人问津,有大量名额调剂。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人大法学院复试情况。1.全日制法律非法学硕士:拟录取106人,其中包括普通考生66人+涉外40人。进入复试名单一共163人,那么复试将会刷掉97人,如此之高的复试差额比让常人难以想象。初试最高分415分,最低分373分,有22人初试成绩在400分以上。2.全日制法律法学硕士:拟录取29人,一志愿上线62人,最高分398分,最低分360分,复试应该会刷掉33人,其中第29名考生初试分数为370分,位居中等水平。3.非全日制硕士:法硕非法:招生44人,一志愿仅有八人上线,调剂缺额为36人法律法学:招生25人,一志愿仅有一人上线,调剂名额为24人从这里就可以明显看出,人们对非全日制硕士依旧不感兴趣。以下是复试详细名单:考研加油,复试加油,你们一定行!更多考研消息,敬请多多关注!

差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多人0分?院方回应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多人0分”一事引发关注。4月9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布声明称: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声明全文如下:1、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院于2021年3月28日至29日组织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3月31日下午,有邮件反映参加我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与考生联系核实有关情况,并经对证据的反复核对,慎重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教育公平,事关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等都有着极其明确严格的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要求。《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明确规定:“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每名考生在其签署的《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该22名考生的行为,违背了复试承诺,违反了考场规则,破坏了考试秩序,已构成《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等条款所规定的考试违纪。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关于“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的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3、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心关注。在此提醒考生,特别是未来的法治人才要增强规矩意识和诚信意识,严格遵守考试相关规定。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考试组织工作,进一步严明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与广大考生和全社会共同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

假大侠

中国人大法学硕士“复试”:22名学霸“0分”,央视点评犀利

考研复试是很关键的一关,很多人初试过了以后掉以轻心,在复试被刷,与理想学校失之交臂,抱憾终身。中国人大法学硕士复试当中有22名学霸被判0分,央视的点评更加犀利。中国人大法学硕士复试22名学霸零分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部分考生在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当中成绩取得了0分,而且很多都是学霸级的人物。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便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网友们对这件事情展开激烈的讨论。从人民大学的法学院生命中我们可以获知: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所以说这些考生是因违规而受到处置,成绩被定为0分,并不是平白无故地获得0分。通过该声明我们可以得知,在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当中有人透露复试内容。于是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而且是经过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与考生联系核实有关情况之后并对证据反复核对,慎重认定,才最终确定群内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所以说这种处分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而对于这一事件引发网友广泛的争论,央视也亲自点评,而且观点非常犀利。央视点评非常犀利在4月10日央视网发布微评:年轻人正在扣人生的第1粒扣子,这粒扣子要是扣歪了,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人民大学及时调查取证并决定给予涉事22名考生零分处理,这是所有考试管理者,规则执行者都应该做到的。其实我们也心知肚明,这22名考生考的不是别的专业,而是法学硕士。那还没有迈进法院的门口之前,就已经在做违纪违规的事情,倘若他们真的迈进了法学院的门口,我们又如何去期待他们成为法律的捍卫者。这涉事的22名考生还没迈进学院的门槛,就已经被上了一堂最基本的法制思维课规则意识课,希望他们在今后的人生当中好自为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讨论也很激烈,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观点。网友观点也是一针见血有网友认为,他们并不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也是为个人想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国家民族有很大的危害。有网友为人大点赞,这位网友认为法硕是工作以后报考的,他们之前是干啥的?如果这样的人在政法圈的确是潜在的危害,的确应该0分,这也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了。网友的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确实如此,如果他们连参加考试都能违规违纪,真的很难想象他们在真正的工作当中又是怎样做的。而更有网友认为签了考试保密协议,明确了规则,居然还有人在群里发考题,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的一个发题的人生生害了群里的考生,应该对第1个发题的人进行刑诉,后面的考生都是被他坑了。还有很多看都没看一眼的同学都被牵连了,耽误了同学们的一年大好时光,甚至一些人的人生也可能被改写。其实按照这位网友的观点,这其中很多考生都是无辜的受害者,有些人只是在群里而已,可能并没有参加作弊,但却因此而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确实令人扼腕叹息。人生的第1粒扣子不能扣歪或许这些学霸在建群之初只是为了相互打气,分享经验,也或许是第1个发题的人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以为是在帮助大家,没想到却害了大家。但这些只是可能的结果而已,而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给出了他们的调查,给出了最终的结论,这22名学霸确实存在违纪行为。最后的处分也给了这些考生结结实实的上了一堂课,人生的第1粒扣子就不能扣歪。我们应该始终铭记的一句话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尤其是学历越高,才华越出众的人。如果这些人没有做人的基本底线,成了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它们对规则的践踏将会比普通人更为可怕。写在最后: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曾经讲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在内,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事故圆滑老道,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这些人掌握权力,将会比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想到钱老先生讲的这些,再看到今天令人遗憾的事实,不禁令人陷入沉思。如果这些学霸考生通过违反考试纪律通过复试,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到时候我们无法期待他们为公平正义发声,而更多的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见微而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小事上就能看出人品。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不该建立这个群,也许的一个发题的人,就不该发出那则消息。但事实就是事实,人生没有或许。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的这个处置,给他们结结实实的上一课,让他们懂得在今后的人生当中一定要保持遵纪守法的秉性。今日话题:你觉得这样处置合适吗?

废丝栋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2021年复试名单公示,非法学360分可进复试

01 研究生复试分数线02 总体要求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教育工作国家秘密,按照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除已公开信息和我校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传播与我院复试相关的内容。复试过程中,所有涉考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复试过程和内容保密。考生报名时已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承诺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考生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尊法守法,诚信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03复试内容与形式2021年人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其中,专业课口试考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并回答问题;综合素质面试考察考生其它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听力考试和口试在面试时进行,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个人表现给予成绩。考生外语复试仍按初试语种进行。3.进入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复试考生须参加以上1、2项考试,另须参加涉外律师项目单独组织的英语面试加试(含口语和听力,复试语种为英语,满分100分),着重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未来从事涉外法律服务行业的相关潜力等。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听力考试和口试在面试时进行,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英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个人表现给予成绩。03 复试成绩计算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3.涉外律师项目成绩排名时,加权总成绩中外语面试成绩以涉外律师方向英语面试成绩计入,普通方向外语面试成绩不计入。普通项目(含未被涉外律师项目拟录取的考生)成绩排名时,加权总成绩中外语面试成绩以普通方向外语面试成绩计入,涉外律师方向英语面试成绩不计入。04 复试名单

法蒂玛

中国人民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你的分数够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创办于1937年,世界一流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目前拥有中关村校区和苏州校区。2021年3月12日,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3月19日,各二级学院也逐步发布了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达到复试线了吗?哲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文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历史学院 2021年硕士研究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外国语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新闻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社会与人口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学术型)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经济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统计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国际学院2021年金融(风险管理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述(最多18字环境学院2021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信息学院2021年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信息学院2021年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物理学系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化学系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心理学系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数学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1年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财政金融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数学科学研究院2021年硕士统招复试分数线2021年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法学院法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分数线以上资料整理于中国人民大学官网,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本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上海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上线了吗?河海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上线了吗?西南财经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够吗?上海已公布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院校汇总,有没有你报考的学校?这些自划线高校已公布2021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有你报考学校吗?#中国人民大学#

血芙蓉

初试高分复试挂零,“人大法硕复试22名考生0分”引热议,校方最新回应来了

研究生初试成绩拿到高分,复试成绩却0分?今天的热搜想必大家都很吃惊,到底怎么回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最新回应来了。人大法硕多名初试高分者复试成绩0分据央视新闻,2021年4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官网公示了2021年法律硕士招生考试复试成绩。其中,2021统考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成绩,吸引了诸多人的眼球。根据公示名单,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普通方向、全日制法律(法学),有30多名考生的“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为“0分”。其中,包括3名初试成绩过400分,2名415分并列第一的最高分考生。图片来源:人大法硕复试成绩公示名单截图初试第一为何复试0分?据“法硕联盟论坛考研”公众号称,多名被判0分的考生系涉嫌“泄题”。同考场考生爆料称,在2021年人大法硕复试当天,复试时间较早的考生在考研交流群内分享了自己的复试题目,而此时复试仍在进行中。随后,群内其他考生截图将分享了题目的考生举报。学校最新回应:系考生违纪4月9日晚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发布关于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的情况说明。图片来源:人大法学院官网截图近日,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引发网民关注,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1.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院于2021年3月28日至29日组织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3月31日下午,有邮件反映参加我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与考生联系核实有关情况,并经对证据的反复核对,慎重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教育公平,事关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等都有着极其明确严格的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要求。《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明确规定:“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每名考生在其签署的《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该22名考生的行为,违背了复试承诺,违反了考场规则,破坏了考试秩序,已构成《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等条款所规定的考试违纪。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关于“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的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3.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心关注。在此提醒考生,特别是未来的法治人才要增强规矩意识和诚信意识,严格遵守考试相关规定。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考试组织工作,进一步严明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与广大考生和全社会共同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温情”与“规则”,该坚守什么?据央视新闻,初试高分却复试被刷,多年努力化为泡影。“人大复试泄题”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网友热议。一种观点认为,这些考生本就是“法学研究生考试者”,却“知法犯法”,理应受到严肃处理;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另一种观点认为对这么多优秀考生的处理“过于严重”,毕竟这么多年的考试准备也不容易。图片来源:网友评论截图在“温情”与“规则”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其实答案很简单。专家:法律专业考生更应依法守法对此事件,有专家表示,作为法硕考生,应当具有规则意识,签了承诺书应该遵守,法律专业考生更应依法守法;同时校方也应对复试安排作出调整,完善试题的选取方式和复试的流程监督。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多的考生引以为戒,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堂“法学课”教训深刻,希望考生们能够接受教训:建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考场纪律。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大联盟

人大法学院: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4月9日在官网上发布“关于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的情况说明”。全文如下:近日,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引发网民关注,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1.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院于2021年3月28日至29日组织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3月31日下午,有邮件反映参加我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与考生联系核实有关情况,并经对证据的反复核对,慎重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教育公平,事关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等都有着极其明确严格的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要求。《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明确规定:“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每名考生在其签署的《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该22名考生的行为,违背了复试承诺,违反了考场规则,破坏了考试秩序,已构成《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等条款所规定的考试违纪。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关于“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的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3.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心关注。在此提醒考生,特别是未来的法治人才要增强规矩意识和诚信意识,严格遵守考试相关规定。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考试组织工作,进一步严明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与广大考生和全社会共同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菊池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复试考生得0分?学校回应

关于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的情况说明近日,部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因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受到处理,引发网民关注,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1.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我院于2021年3月28日至29日组织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3月31日下午,有邮件反映参加我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与考生联系核实有关情况,并经对证据的反复核对,慎重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教育公平,事关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等都有着极其明确严格的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要求。《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明确规定:“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每名考生在其签署的《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该22名考生的行为,违背了复试承诺,违反了考场规则,破坏了考试秩序,已构成《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等条款所规定的考试违纪。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关于“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的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3.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心关注。在此提醒考生,特别是未来的法治人才要增强规矩意识和诚信意识,严格遵守考试相关规定。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考试组织工作,进一步严明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与广大考生和全社会共同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4月9日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转自:环球网

其天机浅

中纪委刊文:中国人民大学22人法硕复试计0分,学法者更要守规则

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获得高分成绩,复试成绩却为零分,问题出在哪里?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部分考生“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为“零分”一度引发热议。4月9日晚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官网发布声明,对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作出回应。部分考生违反考试规则和考试纪律是因,复试成绩为零分是果。从通报内容看,2021年人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期间,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时,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人民大学接到相关反映后迅速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最终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并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因为破坏考场秩序、复试成绩为零分,长期备考的努力一下付诸东流,可惜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考研的莘莘学子而言,从最初确定报考哪所学校,到备战时阅读资料、自主复习,从焦灼地等待笔试成绩再到全力以赴准备复试,其间不仅要面临诸多学业上的难题,还要经受是否能够成功的心理煎熬,如果没有定力、没有毅力、没有耐力很难坚持下来。而且,由于竞争激烈,有的考生往往要经历二战、三战乃至四战,才能进入心仪的学校。此次被判零分的考生中,有的已是第3次走上考研之路。可以说,考研的历程既是一场脑力体力的较量,也是一次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比拼。然而,相较于考研历程的种种心血和努力化为泡影,一些考生只学书本知识、不上社会大课,缺乏规则意识、违背诚信原则的问题更令人深思。作为一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大型考试,考研不光考学识,也是对规则意识的一次考验。在一些人看来,考后交流复试经验是很寻常的一件事情,谈不上违反考场规则这么严重,但如果深思细想恐怕不那么简单。须知,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教育公平,事关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诚信复试承诺书》及《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上要求“不保存和传播复试内容”“考后不得向他人透露招生考试内容”,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考生既然签署了承诺书,就应该了解和遵守复试的要求和规定,而不能将其视为无物,把承诺忘在九霄云外。中国人民大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的学生作出处理,既是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也用实际行动为考生们上了一堂规则课。对于志在学法的考生而言,本来就更应该明白公平的意义,更应该懂得遵守规则的价值。法学院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多人都从事和法律相关的工作。如果自身都缺乏规则意识、规矩意识,缺乏守法意识,又拿什么来守卫公平正义?规则是一种硬约束,大家都应该遵守。不仅是考场、不止是考生,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无视规则,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神薙

中纪委评“人大法学院22名复试考生违规泄题被计零分”:学法者更要守规则

4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22人违反法律硕士研究生考试纪律复试计零分”发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获得高分成绩,复试成绩却为零分,问题出在哪里?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部分考生“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为“零分”一度引发热议。4月9日晚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官网发布声明,对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作出回应。部分考生违反考试规则和考试纪律是因,复试成绩为零分是果。从通报内容看,2021年人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期间,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时,在考生自发建立的 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人民大学接到相关反映后迅速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最终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并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因为破坏考场秩序、复试成绩为零分,长期备考的努力一下付诸东流,可惜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考研的莘莘学子而言,从最初确定报考哪所学校,到备战时阅读资料、自主复习,从焦灼地等待笔试成绩再到全力以赴准备复试,其间不仅要面临诸多学业上的难题,还要经受是否能够成功的心理煎熬,如果没有定力、没有毅力、没有耐力很难坚持下来。而且,由于竞争激烈,有的考生往往要经历二战、三战乃至四战,才能进入心仪的学校。此次被判零分的考生中,有的已是第3次走上考研之路。可以说,考研的历程既是一场脑力体力的较量,也是一次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比拼。然而,相较于考研历程的种种心血和努力化为泡影,一些考生只学书本知识、不上社会大课,缺乏规则意识、违背诚信原则的问题更令人深思。作为一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大型考试,考研不光考学识,也是对规则意识的一次考验。在一些人看来,考后交流复试经验是很寻常的一件事情,谈不上违反考场规则这么严重,但如果深思细想恐怕不那么简单。须知,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教育公平,事关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诚信复试承诺书》及《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上要求“不保存和传播复试内容”“考后不得向他人透露招生考试内容”,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考生既然签署了承诺书,就应该了解和遵守复试的要求和规定,而不能将其视为无物,把承诺忘在九霄云外。中国人民大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的学生作出处理,既是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也用实际行动为考生们上了一堂规则课。对于志在学法的考生而言,本来就更应该明白公平的意义,更应该懂得遵守规则的价值。法学院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多人都从事和法律相关的工作。如果自身都缺乏规则意识、规矩意识,缺乏守法意识,又拿什么来守卫公平正义?规则是一种硬约束,大家都应该遵守。不仅是考场、不止是考生,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无视规则,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