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新一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分析报告》其动也天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新一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分析报告》

为持续了解广大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复工复产达产情况及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精准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预期、政策需求等,推动有关纾困惠企政策落地实施,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自今年2月以来,持续开展了跟踪问卷调查,近日发布了新一期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种保护支持市场主体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实施,以及“六稳”“六保”工作的稳步推进,疫情对企业的冲击面已经呈缩小趋势,企业生产经营已经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8.5%。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企业对全年经营结果的预期趋于稳定并略有回升。多项政策的受惠面继续扩大,相应地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及对政策的满意度均出现了显著提高。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上期报告中重点提出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困境出现了明显缓解。另一方面,需求萎缩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服务业的复工复产仍面临较多困难,企业的资金压力不小,社会就业承压。这些问题,都值得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行动帮助解决。本期《报告》显示,有12.9%的企业表示“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较上期下降了4.3个百分点;32.6%的企业表示“影响比较大,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较上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6.1%的企业表示“影响极大,使企业面临倒闭危险”,较上期小幅上升了1.1个百分点。图表1 疫情对企业经营总体影响程度的变化(%)各行业中,受冲击面最广的仍是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受冲击面仍分别高达67.9%和62.6%,高出总体10个百分点以上。其次是卫生和社会服务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受冲击面均高于总体7个百分点以上。教育、批发和零售业也在受冲击面较广的行业之列。图表2 本期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冲击面(%)本期《报告》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向好,平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88.5%,较上期又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以上,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5%以上。这再次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抗疫斗争的显著成效及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相对而言,服务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率较低,其中恢复率最低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1.1%),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旅游服务业)(84.4%)、住宿和餐饮业(85.9%)。图表3 分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率(%)分企业类型看,提升最多的是中央企业,该比例由上期的41.5%大幅提升20.6个百分点达到62.1%。其次是大型民企、中小民企和外资企业,分别由49.6%、41.8%、44.2%提升至57.6%、49.7%、51.6%,提升幅度均在7-8个百分点。再其次地方国企,由48.7%提升到54.3%,提升幅度为5.5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对政策提升幅度不大,基本保持稳定。分行业看,对支持政策了解程度最高的是水电燃热等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低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旅游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受疫情影响最重的服务业对政府保护支持政策了解度不高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图表4 本期不同行业企业对政府支持政策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的比例)分企业类型看,大型民营企业受惠面依然最广,达97.8%,平均享受政策数也最多,达4.3项;其次是中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受惠面分别为95.3%和94.6%,平均享受政策数分别为3.9项和4.1项。本期89.7%的个体工商户享受到了政策优惠,平均享受政策数为3.1项,均较上期有所上升。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保市场主体”和“稳外资”政策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行业的政策受惠面大体均衡,相对受惠面较广的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受惠面均在95%以上;相对受惠面较小的是金融业,受惠面也有86.9%。平均享受政策数最多的是制造业,为4.1项;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分别为4.0项和3.9项。大部分行业的平均享受政策数介于3.4-3.7项之间。最少的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其他行业,分别为3.1项和3.0项。图表5 本期不同行业的政策受惠面和平均享受政策数在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扩大并逐步落地见效作用下,本期《报告》显示,企业对政府支持政策的满意度出现了显著上升。图表6 本期不同行业对支持政策满意度评分(10分为满分)具体纾困惠企政策方面,除缓缴社保、延长报税期限、延期缴纳税款这些有明确时限要求的项目,因上期政策到期部分企业无法继续享受而出现受惠面下降外,其他政策的受理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灵活低成本的信贷受惠面比上期大幅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各种支持政策的渴求度也出现普遍上升,其中对企业职工培训费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的渴求度上升最多,分别比上期上升了13.5、13.1、12.7、11.4个百分点。图表7 具体支持政策的受惠面及渴求度变化疫情发生以来,市场需求下降和资金链紧张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两项最大挑战。本期《报告》数据显示,情况已有所改善,总体来说,这两个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国企受需求下降的影响范围大幅缩小了12个百分点,资金链紧张的影响却上升了4.7个百分点。而对外资企业来说,情况则相反,受国际市场影响,一方面需求下降的挑战没有明显减小,另一方面,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则有了明显缓解。市场需求与生产所需流动资金之间的相反相成关系非常明显。图表8 市场需求因素及资金链因素对各种类型企业影响范围的变化(%)企业自救措施趋于稳定,但采取精简人员措施的比例继续显著上升,对就业形势增加较明显压力经过奋力自救,企业的自救措施在格局上已趋于稳定。远程办公作为疫情袭来早期广泛采用的临时举措已回归常态,降价促销扩大销售和业务外包的采用范围仍在扩大。由于继续降薪空间有限,采取降薪举措的已呈下降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采取精简人员措施的比例。本期采取精简人员措施的企业比例较上期进一步上升5.9个百分点达到37.3%,相当于基期(第一期)数字的1.6倍。这无疑对就业形势会带来进一步的压力。图表9 疫情影响下企业自救措施的变化(%)本期《报告》指出,总体来说,企业对2020年经营收入的预期与上期对上半年经营收入的预期相比有所好转,平均预期降幅缩窄了2.3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信心提振最多,预期降幅缩窄6.2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和大型民企的预期降幅也缩窄3个百分点左右。分行业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平均预期较2019年下降37.6%;卫生和社会工作、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旅游服务),平均预期降幅均约为三分之一;建筑业、金融业、水电热燃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预期降幅分别为21.8%、22.8%和22.9%。本期《报告》指出,心理预期不等于经营数据,也不等于经营预测,它主要代表信心,因而往往会先于经营数据而变化,且变化幅度会大于经营数据变化。管理好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对经营业绩预期,提升和稳定他们的信心,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当然,在看到企业经营困境缓解、出现向好势头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持续关注和解决,还需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增加社会总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的制度成本;进一步强化企业信贷支持政策的直达性、均衡性,增加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直接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根本解决;持续有效发挥稳企稳岗政策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重点关注文化、体育、娱乐、餐饮、住宿、教育等服务行业,因企施策,专项支持;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更好地发挥外资企业在衔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以中央提出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目标的双循环战略为契机,积极谋篇布局,引导和激励企业以建设者和贡献者的姿态,参与和融入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中。

太冲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

摘要:想要国企搞得好,关键在于改革。新时代,我们要围绕人力资本进行“机制革命”。本报记者 刘昱汝 潘泓霖摄影报道2019年8月7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苏中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等有关专家、领导和企业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企研常务副会长许金华主持,国内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学者、部分中央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代表等120多人参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在会上致辞并作了主题讲话。宋志平简要回顾了中企研伴随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长历程,分析了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指出,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而进一步改革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他希望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和人才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帮助企业建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生力量,搭建起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宋志平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他说,想要国企搞得好,关键在于改革。新时代,我们要围绕人力资本进行“机制革命”。实行“员工持股、管理层股票计划、科技企业分红和超额利润分红”的新三样机制,在财富分配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从劳动成本上考虑。使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企业才能留住人才。宋志平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和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如何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做法和体会。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在会上做了《关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主题报告。林局长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的通知》,从国企改革经历的四个阶段、两条主线、改革的历史逻辑、国资授权经营的历史演变等方面介绍了国资授权经营方案制定的过程及重要意义、授权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改革工作有关情况。他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要使企业具有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关键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然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以《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为演讲主题,介绍了铁建重工近年来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他们按照“适者生存”、“能者居上”、“业绩为王”法则,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构建良性的人才生态圈、打造优秀的干部团队、激活全体员工的职能潜力的做法,使铁建重工优秀人才不断涌入、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他们的经验和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会议还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相关组成人员的产生进行投票选举。新当选的首任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苏中兴做了《专委会工作计划和研究方向》的报告。苏中兴会长重点报告了专委会将要开展的七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和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重要改革政策的效果评估及执行难点分析,召开专委会年会和高端论坛,传播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理论和改革实践成果,推进理论实践融合并推动中国本土管理国际化,建立专业人才社区并促进知识经验分享,发挥专委会智库功能和完成各种委托调研任务等。苏中兴还报告了专委会未来的八个重点研究方向;企业治理结构与董事会建设、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国企中长期激励机制设计、三项制度改革落地与实施路径、国企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国企文化竞争力现状与提升策略、国企党建效果评估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等方面。他代表本届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将努力工作不负众望,充分发挥委员们年轻有朝气、理论知识新、贴近一线企业等优势,通过企业人力资源和人才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随后在举行的国企改革与人力资源体制机制创新的圆桌对话中,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双,中国建材集团职工董事、工会主席、组织人事部部长王于猛,重庆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竞竞,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部长魏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世勇、周禹等分别结合自己所在的企业和研究领域,阐述了丰富精彩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将为新形势下开展企业人才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专业的交流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同时标志着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有了自己更为细分的行业组织。与会委员纷纷表示委员会成立的非常及时,专委会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规划高度契合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发展需要,期待专委会能不负众望,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中国产经新闻新增长时代的思想力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订阅:cien_offical微博:@中国产经新闻投稿:cien2015@163.com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而似无有

2018国有企业管理年会在京举行

央广网北京12月16日消息(记者覃勇)2018国企管理年会昨天在京举行,年会主题是“开创国企改革新局面——从谋划走向实干”。来自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国企国资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40年来,国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壮大,成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同时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本次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主题本着开创国企改革新局面的目的讨论交流,总结和推广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成果和先进经验,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年会上作了主题报告。朱光耀在报告中解读了全球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了IMF对全球经济增长率最新预测、WTO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速的最新预测、美国税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情况等数据背后的经济形势变化信号。他表示,趋势的变化,提醒我们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增大。2018年全球新兴经济体受到贸易争端的影响最大,2019年的经济形势或将高度不确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的发展方针,力求在多边体系下解决贸易争端,积极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稳步发展。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表示,在回顾和总结国有企业改革40年历史,部署和安排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时,有必要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重大基本问题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他强调,根据“竞争中性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和研究:一是国有经济的功能和定位,二是如何理解和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三是关于政企分开,四是关于“竞争中性原则”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和制度保障问题。国企改革如何“大胆务实向前走”?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重视国企改革的逻辑起点问题很有必要。他给出了2019年国企改革十大趋势预测:一是建立新经济体系,重新洗牌,向主业集中;二是代理、授权、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向人大报告制度;三是实施经营体制改革,激发改革活力;四是经营权下放,将形成三层架构体制;五是公司制变虚为实,建立现代国企制度;六是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七是去产能、去杠杆,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民资进入垄断行业;九是分配机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进一步完善;十是结构调整,开拓国内市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中国特色的国企制度表现为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以及国有资产信息公开制度两个方面。他认为,国企党建是中国特有国情下的创举,同时要深入探讨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关系安排,以及需要明确党委会决策的权利、责任一致性;国有资产经营情况报告制度在中央落实之后,地方也开始行动,信息披露对于改善国企治理,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次年会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创新世界周刊和《国企管理》杂志共同主办。

所以相齿

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抗击疫情先进单位、个人名单出炉,鲁南制药榜上有名!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日讯 近日,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公布《关于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分别授予鲁南制药集团先进单位,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面对这次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事件,鲁南制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向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临沂市红十字基金会、湖北黄冈累计捐赠价值2508余万元的药品,向辽宁、江西、江苏等省份定向捐赠口罩、防护服、医用酒精等累计价值400余万元的防护物资,用于抗击新冠肺炎。同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组织复工复产,保证市场用药,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面前鲁南制药始终秉承“造福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积极捐款捐物献爱心,解决抗击疫情需求,主动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始终是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关键因素,鲁南制药在坚持产业报国、打造百年企业的奋斗历程中,将大力弘扬“不怕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鲁南精神,用实际行动和担当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争取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做出更大贡献。以上图片来源:图堆网

意也

“2020全球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11月21日-22日,“2020全球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任海霞 摄中新网11月22日电(海霞)11月21日-22日,“2020全球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和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指导、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思迪睦灵(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聚焦“大变局下的企业全球化”为此次论坛的主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王晓光博士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与能力建设”的主题演讲。 任海霞 摄本届高峰论坛围绕主题共设置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世界一流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评级评价”“可持续发展合作”4场聚焦新发展阶段企业全球化发展重要议题的分论坛。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在21日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基金会主席赵兢分别发表了致辞。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中国一直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目标持续发力,有力地推动了消除贫困、优质教育、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目标的发展。其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获得了诸多商业机遇。可持续发展既是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也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主题论坛还举行了以“大变局下的企业挑战与出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 任海霞 摄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致辞说,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从顶层设计阶段系统规划,将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内生于企业的商业活动运营,企业应当系统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发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持续性不再是次要考虑因素。为确保长期稳定发展,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工具方法,深化经贸合作,加强能力建设,以适应大的环境变化,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还举行了“2020年度可持续发展典范”颁奖典礼及“2020年企业可持续影响力品牌十大案例”颁奖仪式。 任海霞 摄在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主题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王晓光博士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与能力建设”的主题演讲,以“竞争与超越‘双循环’格局下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为议题,围绕“什么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全面理解‘双循环’与‘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新格局下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工作重点”3个方面展开。一是提出了可持续竞争力理论模型和可持续竞争力管理模型,指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5大特征,即定位明确、战略引领、品质领先、合规经营及品牌生态;二是介绍了“双循环”提出的背景及其战略任务,并提出国内经济大循环是双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强内循环是根本,扩大国内市场是关键,加强市场与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是重点;三是论述了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4大战略重点,主要包括重新认识并定义市场、识别新的竞争要素、提升可持续领导力与战略执行力、从产品竞争向生态竞争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主题论坛还举行了以“大变局下的企业挑战与出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系主任焦豪主持,来自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罗大庆、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和默克高性能材料全球政府及公共事务副总裁裴蓓、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与协同管理部高级经济师王苏丹、全国工商联智库专家委员和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执行副主编林彬等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企业在大变局下,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的实践情况及员工认同情况,以及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新时代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期望。论坛现场还举行了“2020年度可持续发展典范”颁奖典礼及“2020年企业可持续影响力品牌十大案例”颁奖仪式。(完)

恶老板

江西共青城入选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县”榜单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第十届管理决策效率评价研讨会暨《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2020)》发布会”,并发布了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共青城市位列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县”第十六位,居江西入选县榜首。近年来,江西共青城市以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金融服务、双创服务、定制服务等服务品牌创建,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高标准建设市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只进一道门,办成一揽子事”。打通线上网络通道,打造“赣服通”3.0升级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设项目代办中心,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在家一键申办,然后就是坐等“收件”,就像“网购”,服务到家。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视察、充分肯定“共青经验”,并要求在全省推广。新华社以《智库分析报告》《瞭望》专题刊载共青城“放管服”改革成果,《人民日报》以版面头条宣传报道共青城营商环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30分》、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江西二套《聚焦“放管服”》以及《江西日报》等主要媒体多次报道点赞共青城政务服务环境。2020年11月28日,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工作调度暨示范创建现场会在共青城市召开,共青城市被评为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市。据介绍,这是国内连续出版、发布的第10部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年度报告。此次课题组持续扩大地方政府效率评价范围,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3069个地方政府都纳入研究对象,拓展了研究广度。包括31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含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1873个县级政府(含县、县级市、自治县、旗)、832个国定脱贫县政府,持续发布中国地方政府效率“十高省”“百高市”“百高县”及防贫效率“百高县”榜单,增强了研究的代表性。其中,共青城市、进贤县、安义县、瑞金市入选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县”榜单;乐安县、修水县、万安县、莲花县、会昌县入选中国防贫效率“百高县”榜单。审签:郑少忠

夺命船

后疫情时代,企业管理培训如何破局?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大自然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生命,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活下来”一个多么朴实的愿望,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行业的发展及趋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知。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企业管理培训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0-2026年)认为,从企业管理培训市场的垂直结构来看,占中国企业数量 99.80%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占整个企业管理培训市场总量 的 96.10%。尽管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培训方面的投入远高于中小企业,但由于中小企业数量 众多,其需求仍然占据市场的绝对主体。 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愿望,不断激发企业的管理培训需求。中国企业管理培训 2016年市场规模超2200 亿元,增长率超 22%我国企业管理培训行业于2010年以后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12-2017年,我国企业管理培训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2018年,我国企业管理培训市场规模为3467亿元,同比增长25%。我国企业管理培训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企业管理培训意识逐步增强,增速有加快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国际版权,权威认证,联合开发,打造属于职业经理人的“金领身份证”由加拿大职业经理人协会、亚太经理人职业能力评价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市职业经理人发展研究会共同成立国际职业经理人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并引进国际职业经理人的核心胜任力模型,进行二次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的核心胜任力模型,对能够鉴别职业经理人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动机、特质、知识和能力进行描述和开发。基于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对职业经理人核心素质进行定义,明确职业经理人的核心能力,进行职业经理人的能力等级定位,同时建立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知识水平和能力测评体系,促进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和国际化发展,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价值。链接国际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中国企业培养1亿职业经理人的事业而共同奋斗为响应国家号召,培育中国职业经理人创新精神、战略眼光、市场意识、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促进中国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2020年,深圳市职业经理人发展研究会获加拿大职业经理人协会授权,成为中国首家唯一拥有加拿大国际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认证体系培训授权单位。l 深圳市职业经理人发展研究会是深圳第一个成立且目前唯一致力于职业经理人服务平台,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非营利组织;l 致力于搭建职业经理人服务平台,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职业经理人数据库;l 举办职业经理人高端论坛和研讨活动,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为职业经理人展现才华及个人价值搭建舞台

人演

中国企业人才管理创新季度研讨会召开

2020年9月16日,中国企业人才管理创新季度研讨会在中国中铁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委会会长苏中兴,中国中铁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孙璀,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干部部)部长张贺华,中国铁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执行部长赵玉林,中国中化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刘兴,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总监彭定武,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王霆,以及来自国家电网、中化集团、中建八局、北京市国资公司等单位的人力资源专家和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中铁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孙璀代表承办方致辞,并对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委会副会长徐世勇主持。在会上,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委会会长苏中兴教授作了《对标世界一流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主题报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对标和提升的“4 6”行动方案,并对“4 6”方案的各方面进行了讲解。苏中兴教授强调,需要在国资委《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中提到的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再加上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职责和绩效管理体系、团队工作和团队管理机制、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雇主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共计10个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进行系统对标,并实施管理提升行动。苏中兴教授表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高品质中国制造、内需拉动将成为中国发展新模式的关键词。国有企业需要在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转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而激活企业中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至关重要,这也凸显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的重要意义。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部长张贺华,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企业实践的视角》为主题,介绍了中国中铁近年来的改革实践。通过完善企业员工总量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员工入职考核、畅通内部人才流动渠道、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依法清理非在岗员工等措施,中国中铁加强了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建设,近年来在营收规模增加的同时实现了员工总量的持续下降,提高了用工效率。此外,他还表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需要不断提高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市场化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增强企业主动改革的内生动力,加强社会的配套政策。在自由研讨中,专家们表示,在“能出”、“能下”、“能减”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三项制度改革首先要把好进人关、选好用好干部、做好工资增量调整,做好“能进”、“能上”、“能增”对企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中国中化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刘兴,以《价值导向的关键岗位管理》为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化集团最近在干部管理方面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变革,以及未来的优化方向。他在介绍中提到,中化集团围绕“全面转型为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这一新战略目标,引入价值管理理念去识别和选用对公司最具价值的“关键少数”岗位,破除层级限制、突出价值贡献,实现资源有效倾斜,形成强烈的正向激励效应。同时他还介绍了关键岗位管理中的动态调整机制、基层年轻干部成长机制和差异化激励机制。在研讨中,专家们表示,中化集团价值导向的关键岗位管理,贯穿了分类管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先进理念,其对“关键少数”岗位的管理实践对其他国企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专家们表示,如何选出与“关键少数”岗位相匹配的人是关键岗位管理的核心要点。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总监彭定武做了以《国企走出去与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与挑战》为题的分享。他首先从人力资源的供需角度将国企人员国际化进程概况为“选出、引出、轮出”三个阶段,他表示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选任要与每个阶段的业务国际化进程相匹配,并且强调了企业国际化意识的重要性。此外,他也分享了中国电建集团在国际化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所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安全问题、合规问题、管理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阐述,并且介绍了相关案例以及相应的实践措施。在研讨中,专家们表示,随着中国企业逐渐国际化和全球化,跨国并购和整合的案例也在增加,在向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和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建立“管理自信”,如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中方管理人员,是国企全球化进程中需要突破的重要管理课题。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了企业实际工作案例改进的现场研讨环节。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中,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敏向与会专家们介绍了企业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思考,苏中兴、王霆、徐世勇、郜伟、彭定武、柳艳竹、张振兴等专家分别从自身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出发,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改善建议。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发干部的改革动力和人才的创新活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中企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企业人才管理创新季度研讨会,旨在搭建实践界和理论界的交流平台,聚焦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以有深度的专业研讨,助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大奖章

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课程被纳入国家专业人才更新工程

2020年5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0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53号)。经专家评审,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智能财务管理”课程被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0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这也标志着智能财务管理人才培训有了国家标准。此次,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智能财务管理”课程顺利入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0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是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财税管理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以及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也将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精神指导下,推出紧跟智能财务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积极推动我国智能化财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据介绍,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于2019 年推出智能财务管理系列课程,课程由智能财务、智能管理会计、智能税务、智能风控四个课程模块组成,并将四个模块课程转化为人才认证评价课程体系,推出智能财务管理师、智能管理会计师、智能税务师、智能风控师四个方向人才培养,帮助企业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助力广大企业与数字经济高效接轨。根据“专业人才更新工程”相关规定,参加“智能财务管理”课程培训考核合格后,将获得由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商学院颁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智能财务管理结业证书》,以及由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颁发的智能财务相应培训方向的中级证书,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任(聘用)、职业注册的重要依据。

耻也

首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顺利召开

2020年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承办的“首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哲学·科学·实践”为主题,致力于构建企业家、管理学家和哲学家跨界协作、共创共赢的跨界协作系统。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李占祥教授弟子代表沈炳熙校友、宝茂集团CEO张释元、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邓子梁教授、MPOE主任王凤彬教授和副主任秦志华教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管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郭恺等专家学者。本次论坛得到了《管理世界》、《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管理学报》、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海尔集团和宝茂集团的大力支持。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50多名学者和企业家现场莅临中国人民大学会场展开面对面讨论,另有一批科研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以线上方式参与论坛。开幕式与颁奖9月26日上午9:00,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宣布开幕。他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2019年9月成立以来的工作状况,说明研究中心立足管理前沿范式和物联网时代特征,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组织演化规律,从哲学层面总结、提炼和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理论,促进“矛盾管理”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助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他指出,第一届论坛是一年来工作成果的展示和检验,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管理哲学的代表性学者深度参与,而且邀请了管理一线具有哲学造诣的企业家演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对话,能够聚焦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激荡思想、启迪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提炼和哲学反思,推动中国企业管理哲学以顶天立地的方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为论坛和颁奖仪式致辞。他指出,作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贡献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李占祥教授作为我国管理理论的先驱,所创建的矛盾管理理论已经产生广泛影响,形成相当共识,得到有效运用。本论坛和优秀论文奖的设立,是为了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管理学家的学术传统,促进管理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哲学反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推动企业管理哲学的学科发展和实践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邓子梁教授,对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的获奖标准和评奖方式做了介绍。他指出关于优秀论文“既要又要”的评价标准,本身就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既要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又要衔接国际前沿研究;既要面对管理现实问题,又要体现哲学思辨高度;既要掌握可信资料数据,又要具有理论分析深度;既要基本概念规范严谨,又要能够通过学科对话提供启发”。这四个“既要又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企业管理哲学论文的特征,对于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着邓子梁教授宣读了第一届论文奖的获奖论文名单,提出将按此方向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哲学研究、提高获奖论文质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李占祥教授弟子代表沈炳熙校友、宝茂集团CEO张释元、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邓子梁教授、MPOE主任王凤彬教授、副主任秦志华教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管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郭恺等,作为颁奖嘉宾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并合影留念。主题发言9月26日上午9:40,在中国人民大学MPOE副主任秦志华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黎红雷教授、苏州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周可真教授、宝茂集团CEO张释元分别做了专题演讲,向社会发布了企业管理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著名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导师陈春花教授首先演讲,题目为“重新定义企业价值——共生管理哲学研究范式的缘起”。她指出数字技术时代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工业经济时代,部分之和为整体,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整体不是部分之和,而是各部分互为主体,万物互联。她还指出了企业经营理论的三个假设:组织环境假设、组织使命假设、核心能力假设。数字经济时代,战略认知框架从竞争逻辑演变为共生逻辑,组织价值重构实现了从分到合的演进。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是共生信仰、顾客主义、技术穿透和“无我”领导,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意义。著名哲学家和管理哲学的学科带头人黎红雷教授,从哲学角度阐述中国企业的历史传承与当前发展,演讲题目为“儒商型企业对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超越”。他指出相比西方企业,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多依赖文化资本,其中儒家商道哲学发挥重要影响力。依循儒家商道哲学发展的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韧性。他分别介绍了“拟家庭化”对企业组织理论的超越,“拟书院化”对企业教育理论的超越,“拟身股制”对企业股份理论的超越。长期从事管理哲学研究的周可真教授以“追寻中国管理之道”为题,在梳理我国管理哲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著名管理哲学研究者的主张和代表作,对中国管理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与阐释。他指出西方管理长于企业管理,而中国管理长于国家治理,其中儒家注重组织管理,墨家注重目标管理,兵家注重管理决策,道家注重领导艺术,法家注重管理控制。来自企业实践一线的宝茂集团张释元作为年轻的集团公司CEO,以“创新型社会企业修行之路:宝茂平台化十年心得”为题,介绍了自己对于企业的哲学思考和与此相关的管理实践。他认为企业围绕“人”展开,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最终要为人服务。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生存的意义高于生存本身;在企业的生存意义中,善恶高于对错、对错高于成败。归根结底,企业要追求有益于社会的长期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宝茂集团往创新型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组织演进,包括共享化战略、智能化战略、生态化战略、普世化战略,提出在国运大势下中小企业要通过汇聚资源实现共创共享。主持人秦志华教授对演讲做了简短的概括,指出来自企业实践的呼唤已经得到了企业管理哲学的呼应。陈春花教授关于企业价值的界定和共生管理哲学的探讨,与张释元首席执行官的体会和追求高度一致;黎红雷教授关于儒商型企业的模式提炼和周可真教授关于传统管理特征的梳理,为立足中国企业管理实践进行哲学提炼提供了具体对象和实现途径。9月26日下午,第一届企业管理哲学论坛进入论文介绍和交流沟通阶段,通过“优秀论文报告与点评”、“企业家论坛”、“学者论坛”三个平行论坛展开活动。优秀论文报告与点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研究员主持“优秀论文报告与点评”论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王琳老师首先报告获奖论文《组织印记触发的集团公司构建及动态演化——组织张力和生态位视角》。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运周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树文教授、《管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郭恺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应对能力为背景,运用国际通用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实践问题:国有大型集团公司的集权式管理如何把环境压力转变为发展动力?论文选择海信集团为对象,通过企业发展历程的纵向考察,发现领导特征、经营结构和制度环境等因素作为组织印记,通过组织生态设计者的有意识努力促进企业发展。这一探讨在因素分析基础上,强调集团管理者的自觉能动性,体现了管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和管理实践的主动性特征。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明超报告获奖论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机理的案例研究》。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李蕾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互联网高度发展这一时代特征为背景,探讨了一个事关中国崛起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制造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能力。论文选择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对象,通过对于数据、资源、能力、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通过组织、结构和场域三个层次的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演进。这是一个管理主客体之间自发现与反发现的匹配过程,通过适应性互动实现。这一探讨把因素分析推进到关系与层次分析,体现了管理学研究的辨证思维方法。北京大学尹俊老师报告获奖论文《二元走向共生的管理哲学——研究范式的新探析》。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孙新波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黎红雷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的中国企业成功典型为对象,在实践反思、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范式的高度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进行思考,提出了共生管理哲学的主张。论文回顾了中外哲学史的相关思想脉络和学术观点,认为抓主要矛盾的管理方法属于二元论,归根结底来源于哲学上的还原论,难以解释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分享计划”、“活水计划”等重大创新,需要从中庸思想和整体主义的角度提倡“共生管理哲学”。这一主张从认识论高度提出了管理研究范式问题,具有哲学启发意义。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王天娇报告获奖论文《由“唯利是图”到“义利并重”:中国古典企业的共同体式身股激励——基于晋商乔家字号的案例研究》,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苏州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周可真教授、《管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郭恺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晋商为对象,考察作为晋商根本特征的“身股制”,分析中国古典企业的内部关系结构。论文发现,中国传统社会的“义利关系”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和行为方式,并在微观效益组织中得到了贯彻。这一研究不仅涉及到了企业组织的研究范式,深化了关于企业契约理论的对话,而且涉及到了“义”和“利”这一对基本概念的界定方式,与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相关,与企业管理的实践基础相关,具有本体论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张雪报告了获奖论文《The Dialectic Motor as Endogenous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 Evolution--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Thunderobot》,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东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田洁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汝曦老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关注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内生动力问题,并以雷神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历时性案例研究。论文结合东方阴阳五行思想和西方辩证法和过程理论,分析了雷神生态系统演化的五个阶段,对生态系统演化的结构、内生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和内生机制提供了一个融合东西方思想的综合解释,推动了东西方过程理论、辩证理论的学术对话。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秦志华教授对五个优秀论文的宣讲和点评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这次获奖论文的总体特点,是面向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在研究方法和结论不仅具有管理学的规范性,而且具有哲学的思辨性与启发性,其中有的论文已经自觉地对管理学研究范式进行哲学思考与比较,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管理哲学建议。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MPOE专家李晓光主持,三位嘉宾分享了企业实践与管理哲学结合的典型范例。新奥集团常务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张瑾以“新奥集团 ‘合德归心 ’文化实践”为题首先进行了发言。说明新奥集团作为一家年营业收入1645亿的集团公司,从1989年创业启程“做生意”到互联网时代“做事业”,正在对企业使命进行重新思考与改变。执守良知是新奥事业的起点,是新奥价值观的核心。通过演绎和具象化良知的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海尔作为经历了互联网时代成功转型的典型企业,其首创的“人单合一”模式是业界和学界讨论的焦点。海尔人单合一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胡国栋首先介绍了海尔从传统家电企业到智能家电企业再到物联网生态企业的转型过程。其中,“人”的基本含义是员工,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拥有“三权”的创业者/动态合伙人。“单”的基本含义是用户价值,不是上级分配的。人单合一就是要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所创造的用户价值合一。在物联网时代组织创新方面,海尔正在将传统的线性管理模式转向与用户融合的生态圈的非线性管理模式。而人单合一记分卡、共赢增指标是海尔转型实现的工具。最后,胡国栋强调当下是探索和迎接新的管理时代,管理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永恒的探索。东卓教育董事长张杨作为本环节第三位嘉宾,以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引出其演讲主题:打造组织平台,协调利益矛盾, 促进教育创业。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教培行业目前面临公司小、机构多、机制差、教培市场师资攻击严重不足等发展瓶颈。东卓集团试图通过“平台组织机制建设”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该平台组织机制强调以下几点:首先,以人为本,优势互补。其次,利益衔接,提升合作者价值认可度。再次,系统设计,提升平台组织粘性。最后,通过数据支持,打造价值实现生态圈。此外,张扬还介绍了包括“以人为本的项目负责制,吸引创业人才”、“打造共创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资金合作者、项目合作者和个人合作者的互利共赢”、“打造陪伴式的成长机制”等几点东卓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思考。针对三位嘉宾的发言,国际EMBA 联合会理事长徐殿龙进行了如下点评: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的本次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在管理领域将管理、哲学、生态融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尝试,组织生态是最高境界。本次平台有前瞻性、有创造性。通过本次论坛,什么是企业、什么是管理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明晰。如何处理“员工、股东、客户”之间的关系、“做强、做大、做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之间的关系,在几位嘉宾的演讲中得到了很好的答案。第二,中国社会与经济的推动手是企业。减少走错路和弯路的要求推动企业家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企业发展上面。中国需要有真正愿意花精力的人进行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入手,助力中国企业更健康地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MPOE 理事郭全中指出,三位嘉宾演讲的管理哲学与组织动态的调整契合本届论坛的主题。新的技术出现使得组织处于动态调整中。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转型更加困难。实现转型最大的难点在于领导,需要领导具有信念以及转型的魄力。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进行迭代式创新,迭代创新不仅发生在管理哲学领域,更发生在组织模式层面。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分别就三位嘉宾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简要提问并进行了小范围讨论。学者论坛企业家论坛之后是学者论坛,环节随即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前院长,MPOE 学术委员会主席徐二明教授主持。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参加本次学者论坛的国内外演讲嘉宾无法现场到会,仍然以高水平的线上发言推动了学术探讨和社会关注。来自Adam Smith Business School, Glasgow University 的Robert Chia 教授,作了题为“East-West 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heory & Practice”的主题演讲。演讲围绕东西方哲学差异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展开。Robert教授从17年的商业实践经验总结出两个认识:第一,西方管理理论、概念、工具存在局限性。第二,不加批判地依赖表征和建立的理论/模型来处理实际商业情况的会带来意外后果。与此同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为什么管理理论/模型在实践中经常失败?另一方面,在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如何将意外后果降到最低?针对Robert的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评价道,在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领域,某些假设与方法都存在局限性,但东方经典理论也面临很大挑战。什么是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是需要回答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原理博士也认为,西方思想有宝贵价值,但要做出适应性改变以运用于当今环境。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国际经济与管理系的李鑫博士,做了题为“‘全心’心学:试解华人本土社会科学的‘黄光国难题’”的报告。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但中国实践具有世界意义,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为此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 ,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属性或旨趣做出总体性判断。第二步,需要对第一步所辨析出的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诠释。“全心心学”的主张为此而提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燕认为,寻求中国特殊现象的理论解释与构建具有特殊意义的。如果在科学哲学层面探讨中西方差异,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要首加探讨。来自诺丁汉大学商学院的李达三首席教授,演讲题目是“企业管理情境下生态系统研究进展:理论框架与未来研究方向”。 认为数字化与生态组织三台架构可以解决分工协作平衡问题,数字化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但依然不够,还需分布式组织架构发挥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院长,MPOE 学术委员陈志军进行了针对性点评,认为平台认知是多维度的。李平认为,平台在国外主要指技术平台。中国组织模式的做法给全球提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