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京成立井盖儿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京成立

  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记者杜希萌)由中国工程院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起的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26日在北京成立。研究院第一届理事长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担任,第一届院长由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担任。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放共享的建设方针,努力打造一支稳定、专职、高素质的研究队伍,瞄准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战略需求及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问题,开展持续性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提出,战略研究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效益优先,深入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政策建议。  战略研究院首任院长唐华俊透露,战略研究院将按照“务实、灵活、精干、高效”的原则,重点开展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战略研究、产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农业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按照“一年成立、两年完善、三年形成影响、五年有核心竞争力”的阶段目标,逐步推动战略研究院的发展。

鹿柴

省农业农村厅与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省农业农村厅与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展“中医农业” 赋能产业升级本报海口4月13日讯 (记者 陈雪怡 罗霞 苏庆明)在4月13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省农业农村厅与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中医农业产业为平台,推动海南绿色农业健康发展。何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中医农业”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饲料添加剂以及各种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有利于动植物健康生长、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原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海南中医农业研究院筹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定根研究员表示,面对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的社会饮食消费需求,海南农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发展“中医农业”是途径之一。根据协议,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将积极联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及全国相关农业科技院校中与“中医农业”研发工作相关院士、专家、高级科技人员(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业经济与发展、农业信息、食物与营养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推动创建海南中医农业(产业)研究院。【来源:海南自由贸易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功利

院士本科就读院校排行榜,中农培养17名院士排农林类高校第一!

作者 | 卢晓东 李曜铮 郭晨伟 蓝丽娇 张旭菲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教育。而对“一流本科教育”概念的比较分析表明,能否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是本科教育之所以“一流”的独特表征。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创新人才有着较公认的标准——“院士”。因此,中国科学报统计了自1949年(本科毕业年)到2020年,时间跨度约70年,梳理分析了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数据,形成了“基于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其中该排行榜通过对中国院士馆官网、院士所在学校和相关单位官网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对院士成长历史轨迹进行详细梳理,对各校贡献予以赋值,本科求学一年赋值1分,(就读4年本科给4分)使院校本科教育的贡献和特征都能得以认可和凸显。我们公众号iPlants从中选取了全国农林类高校的两院院士本科就读院校排行榜。其中排名第一是中国农业大学,在1949年后共培养出17名院士,得分68分,高居全国第27名。其次是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并列第二。而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农业大学紧随这三所大学之后,排在第四名!全国农林类院校“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排名”基于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注:解放军各专业大学、解放军各军医大学合并统计;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不同校区,在本排行榜中统一赋值。)(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大学计算机系)

财用穷匮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院在京成立 为“十四五”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3月12日,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和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联合主办的面向“十四五”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研讨会暨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与问题、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机遇与方向、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提出,经过近年来跨越式发展,我国已成为农业保险大国。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化解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功能。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专家们认为,当前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农业保险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改革发展已进入到黄金期和关键期。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农业保险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农业保险要围绕“扩面、增品、提标”的发展方向,深入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方式,探索“目标价格+保险+期货”的实现路径,发挥农业再保险功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增信功能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会上,“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是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下设的高端智库,成立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政策理论研究、提供政策服务咨询,为促进中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与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袁纯清、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尹成杰、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园结、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董事长徐斌、监事长董忠、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研究员张峭、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处长龙文军等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正月

中农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来院交流

3月3日,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钱万强一行9人到访我院,就“深圳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共建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我院副院长易干军率院属有关单位、院科研管理部负责人等接待了钱万强一行。会上,双方就“深圳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的共建模式、研究方向、团队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项目申报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初步达成共识。易干军指出,国家、省、市对种业的高度重视,为双方共建“深圳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契机,双方应站在新的高度看待现代生物育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优补短,为我省种业做大做强搭建桥梁,提供平台。钱万强认为,双方应抓住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这一机遇,抓紧完善建设方案,尽快启动“深圳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建设。【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间隔年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与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南日报海口4月13日讯 (记者陈雪怡 罗霞 苏庆明)在4月13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省农业农村厅与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中医农业产业为平台,推动海南绿色农业健康发展。何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中医农业"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饲料添加剂以及各种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有利于动植物健康生长、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原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海南中医农业研究院筹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定根研究员表示,面对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的社会饮食消费需求,海南农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发展"中医农业"是途径之一。根据协议,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将积极联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及全国相关农业科技院校中与"中医农业"研发工作相关院士、专家、高级科技人员(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业经济与发展、农业信息、食物与营养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推动创建海南中医农业(产业)研究院。来源:南海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人见其歧

中国首个碳基生态农业研究院成立,将还原“儿时蔬菜水果的味道”

29日,记者从重庆博恩科技集团获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恩碳基生态农业研究院(简称碳基研究院),近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挂牌成立。据悉,这是中国首个碳基生态农业研究院,旨在帮大家还原“儿时的味道”。▲中国首个碳基生态农业研究院成立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双重背景下,对环保、高效的生态肥料的开发的需求日益迫切。据悉,近年来,西北农大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高效肥料的研发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西北农大刘存寿教授便在废弃物处理和生态肥料研发方面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利用其发明的技术,可以将餐厨垃圾、禽畜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成高效的生态肥料,兼具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优点,也能规避两者的缺点,在经过大量的试验后,该生态肥料在改善土壤环境和促进作物增产上效果明显。刘存寿教授表示,如今每日三餐所需的蔬菜水果,很多70后80后们已经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在种植的时候,为了简单追求数量和缩短种植时间,有机肥使用少了,化肥使用多了。碳基生态肥兼具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的优点,规避了它们各自的缺点,种出的蔬菜水果不仅产量提升,还能提高风味,还原“儿时的味道”。近年来,通过在陕西、广东、新疆、云南 、河南等地反复试用碳基生态肥种植的试验结果来看,该生态肥效应明显,猕猴桃产量增加15.2%,红薯产量增加36%,苹果产量增加53.2%,玉米产量增加23.1%,且提高产品的糖度和香味。作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投资集团,2015年,博恩科技集团脱虚向实,围绕食品安全,聚焦“荒漠治理”和“品牌农业”两个业务,深耕中国、“一带一路”两大市场,逐步搭建了“八仙过海”“五朵金花”“三驾马车”为核心的生态矩阵,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布局。“过去三四年,我们是打着灯笼满世界寻找农业黑科技。”重庆博恩科技集团董事长熊新翔说,要做到这一点,肥料是绕不过去的。在这种背景下,博恩集团对刘存寿教授的技术进行了投资,未来将和西北农大一道,将碳基研究院打造成世界级的研究院,让优秀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记者了解到,根据此次重庆博恩科技集团与西北农大签署的合作协议,博恩集团将出资3000万元在西北农大成立研究院,对“利用天然有机物快速降解生产水溶性腐植酸肥料的方法”及“一种有机全营养施肥方法”等展开研究和推广应用。熊新翔还透露,未来几年内,博恩将在中国各县城都建立碳基生态肥料厂,目前正在和20余个县进行紧锣密鼓的谈判。“下一步,我们还要将碳基生态肥广泛运用到土壤治理和荒漠种植中去,现在正在部分城市试点。”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孙琼英

上决浮云

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2020级新生入驻崖州湾科技城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3日消息(记者 谭琦)3月2日,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雅布伦产业园举办2020级海南专项研究生新生见面会,55名2020级海南专项研究生成为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首批在崖州湾科技城就读的学生。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2020级新生入驻崖州湾科技城。据了解,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 2020级海南专项研究生包括硕士生33人、博士生22人,分别来自农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学院,就读专业涉及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果树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 16个专业。2020级海南专项研究生除在校完成课程学习外,其余时间全部在海南实行科研任务,培养年限、课程学习与培养环节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现行研究生管理规定执行。据三亚中国农大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军介绍,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目前已在申请建设的实验有农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模式动物规模化分子育种实验室、微生物组学与合成生物实验室、热带特色健康食品实验室和作物育种表型鉴定实验室等,在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支持下,将为就读科技城的高校学子提供更好的科研学习环境。2019年11月27日,中国农业大学与三亚市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打造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三亚中国农大研究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参与和支持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京外二级教育研究机构,在中国农业大学批准和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中国农业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科研教学任务。2019年以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引入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进驻,"引智"科教城,夯实园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础。三亚中国农大研究院2020级海南专项研究生于 3月8日起正式上课。此外,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2020级研究生日前已到科技城报到,开展第二学期的课程。责任编辑:周玉敏【来源:南海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炎魂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科技创新助力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武汉4月17日电(记者侯文坤)油菜高油育种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全程机械化和多功能利用进程显著推进;花生高油酸与高油品种、单粒精播、减肥减药等创新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2%;大豆新品种产量潜力、稳产性均大幅提高……近年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科技创新引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油料作物作为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富含各种天然活性功能成分,与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黄凤洪说,保障油料有效供给,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维护国家食物安全与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黄凤洪说,“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了保存3.6万余份种质资源的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油料育种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出一批高产稳产优质油料作物新品种、“十三五”审定登记油料新品种104个,创建了“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构建了科学系统的油料高效加工技术体系,打造了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新模式、新业态。针对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程度低和技术集成度差等瓶颈问题,“十三五”期间,科研人员通过集成土壤适墒管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密度调控、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联合机械播种、芽前封闭除草、“一促四防”、机械收获等多项核心技术,创建了“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并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陕西等省市主产区开展了集成示范,为全国油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该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使油菜生产节本增效300亿元以上。黄凤洪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推进油料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亲本创制,加强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强突破性油料新品种选育,推动育种平台与基地建设。“通过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发掘,来提高油料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油料产业的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

教之末也

中国农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成立揭牌

新华社照片,北京,2018年8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成立揭牌8月8日,嘉宾为“中国农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揭牌。当日,“中国农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今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这一平台下,中国农业大学与圆明园将在科研项目合作、学术平台打造、信息和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产学研合作交流协调机制建立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