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民航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汇总!格义

中国民航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汇总!

中国民航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02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 1011 名,其中,学硕约为415 名,专硕约为 596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45 名。共计约1056名招生计划人数。对比今年4月15日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差不多1000多人,基本上招满了计划人数。所以今年#中国民航大学#研招办未公布有调剂缺额信息。——明年准备报考该校的同学要注意了,尽量在第一志愿选择好专业,别“指望”调剂了。今年该校复试是在3月28日进行的,于4月15日出拟录取名单。这个时间段,考生注意收藏下。今年也是采取差额复试的方式,比例不小于120%。中国民航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本次公布的拟录取名单中,包含有全日制及非全日制考生。有退役士兵计划(特殊类型招生)。表单中包含了各位拟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分,复试分数,以及总成绩。-end-注:文中数据均来自中国民航大学研招办,麦麦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神魄

中国民航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

今天,中国民航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相关信息如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教育部和天津市相关要求,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中国民航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如下:复试时间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中航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将于5月20日左右启动。复试共分三批进行,一志愿考生为一批次,其他批次为调剂考生。复试要求1.参加复试的考生为达到国家分数线的合格生源。2.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中航大确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即:国家线总分降20分,单科分降10分。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政策。3.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4.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招生学院联系方式参见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部官网其他说明中航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采用线上复试方式。《中国民航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已在我校官网发布。各专业复试方案及调剂系统开放时间等信息也会在中航大官网和学院网站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预祝考生复试圆满成功,圆梦中航大!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执行编辑 | 航小亭 责任编辑 | 航小元 资料来源 | 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部

在人

交通运输部直属的3所大学,1所211,2所双非院校,均为行业牛校!

在我国,因为各种原因,大学都是划归为不同的部门来管理,最为常见的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这些高校也基本上都是非常厉害的985/211高校,有的是省属高校,还有一些高校则是由各部委来管理,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交部、公安部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3所高校!一、大连海事大学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由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轮机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法学从该大学的校名就可以看出,该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高校,单论在海事大学的范畴内,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第一!很多跟海事有关的会议活动,都在该校举行!该校的轮机工程和航海技术是该校的王牌专业,2017年,该校的“交通运输工程”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另外,交通运输的几个方向,比如,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都非常不错,还有国际航运管理、国际海事、外贸运输等非常不错。作为一所以海事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大学,毕业生非常受海事局的欢迎。以该校公布不久的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去向排名第一的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本科生就业人数达100人,其次是招商局和华洋海事中心。二、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现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也是我国带有“国”字头的大学之一。学校还另外建有朝阳飞行学院(辽宁朝阳)、内蒙古飞行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天翔航空学院(新疆石河子)3个飞行训练学院。现拥有3大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虽然是一所“双非”院校,但是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非常明显的高校,在民航圈里认可度却是非常高的。不管是本科专科还是研究生、每年都有航空公司来校招、基本上到大二大三就签约公司,从事的基本上都是和民航有关的工作。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中,中国民航大学在排行榜中位列第79名,平均月薪在7000以上,在天津市仅排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之后。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该校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飞行训练为主的学校,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已为中国民航培养了超过半数以上的飞行员、机长等。该校先后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9项,获科技成果奖1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现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技术、交通运输。该校和中国民航大学,同属民航类大学,一个在天津,一个在四川德阳。一个是空管专业比较厉害,一个是飞行技术专业比较厉害。值得注意的是,民航类专业整体就业率和对口率都非常高,但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待遇差异也非常大,比如,地面值机,加油员,气象部门工作等工种整体工资不高,工资相对比较高的是飞行技术专业,空管专业,机务维修专业,乘务专业。

幻化

中国民航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于7月21日寄出!

夏日已至,红色仍是这个夏天最激动人心的颜色,它就是《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各位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研究生招生学院和校研究生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航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于7月21日寄出。由于各省市距离差异,EMS寄达时间有所不同,请耐心等待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另:中国民航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暂未发放,请新生耐心等待并关注校研招办通知。祝各位“新”航大学子暑期愉快!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执行编辑 | 航小洋 责任编辑 | 航小鹿 素材来源 | 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合则成体

谁能当选中国民航大学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我国唯一一所民航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叉融合的高等院校,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认定的世界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民航类院校之一。“中航大”作为行业特色学校,最大优势是就业率超高。每年的毕业率除了升学和未按时毕业外,就业率在98%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毕业就有工作。在“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 TOP200”中,“中航大”位列第79位,毕业生3年后薪酬在9800元左右,连续四年入围前百强。“中航大”现有3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那么,在这些众多年专业之中,谁能算是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呢?一、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在此次评估中,“中航大”有7个学科获评,层次不是很高,但数量尚可。二、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来看:7月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在本次试点评估中,“中航大”有1个专业入选。三、从看博士、硕士授予学科方面来看:“中航大”拥有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下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翻译硕士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这是我国民航系统首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填补了国内航空安全领域博士点空白。四、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中航大”专业主要围绕着民航系统的飞行、机务维修、空管、商务等四大业务领域而设置。就业理想的王牌专业包括交通运输、机务类专业以及飞行技术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培养空管人才;机务类专业中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四个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就是培养飞行员。五、从学科建设方面来看:“中航大”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航空宇航学科群与交通运输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拥有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总而言之,“中航大”作为民航界的老大,优势专业很多,要想推选最顶尖级的王牌专业确定困难,因为“萝卜青菜各有喜爱”。如果单纯从学科方面推荐的话,当属“安全科学与工程”,因为此专业既是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C+,并且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如果从就业等方面考虑的话,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本文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同时也请各位朋友们在留言区内发表高见。

般若

八所实力雄厚的普通交通类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47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作为全国最早创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及第一批硕士点院校之一,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人才培养与学科研究的丰厚经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从事交通运输(水运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基地。现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个硕士点,国际航运与物流、物流工程与管理2个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项目,交通运输、航运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物流管理、航运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航运管理、物流管理被列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以“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和“铺路石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是2008 年4月学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运输学院和公路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是学校首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院,同时也是学校首批具有博士点的学院之一。下设道路工程系、土木工程材料系、交通运输系、工程管理系、测绘工程系、土木工程材料系5个教学系,教学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实验机构,以及道路工程研究所、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等13个科研和科技服务机构。。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业。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6年,更名重庆交通大学。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现为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共建高校。交通运输学院创办于1982年,前身为道路运输管理系,是重庆交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的院(系)及学校交通特色的重要支撑。目前已具备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各1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各3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交通管理、汽车服务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建有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智慧交通”众创空间。学院是“中国物流教学十大创新品牌院校”和“全国运输与物流院校教学示范基地”。学院在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山区道路交通流理论及应用、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环境工程、智能交通系统、车辆节能及污染控制、交通与车辆安全等领域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被采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兰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创建于1958年5月,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主干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为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前身是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系,成立于我校1958年建校之时,是我校最早建立的5个系之一。1958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主任、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奠基者与创始人之一、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的带领下,由北京铁道学院部分教授和骨干教师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5个硕士点,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71年,国家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重点加强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是我校为强化“交通特色,轨道核心”办学特色定位,将交通运输与物流相关学科进行学科、专业调整而设立的学院。学院下设交通运输系、交通工程系、物流工程与管理系、安全工程与工业工程系、交通概论教学部共计“四系一部”,拥有省级研究平台2个: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拥有校级研究平台2个: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拥有院级研究平台5个:交通系统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交通规划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低碳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本科培养方面。现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安全工程六个本科专业,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拥有交通运输工程、物流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是我国空管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和主力军,是空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行者,是空管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学院直接为民航系统各级空管、飞行签派、机场等业务部门服务。学院下设的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国民航局重点建设的三大特种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并于2012年10月一次性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第六个接受并通过认证的交通运输专业,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该项认证的民航类专业。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 ,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12月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批准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交通运输学院成立于2000年,历经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分院,2010年更为现名。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及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交通安全与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交通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交通运输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大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是一所以轨道交通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6年,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2017年1月,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前身为机车车辆系,成立于1956年,为铁道部培养急需的热力机车、车辆制造等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学院已成为最具大连交通大学特色的学院之一。学院具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和车辆工程2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交通运输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交通运输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成为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车辆工程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省级示范性专业,省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并于2013年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中排名第一。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在10月将迎来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的进校考查。

长白山

中国民航大学优势专业分析及2019、2018、2017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拥有工、管、理、经、文、法、艺7个学科门类,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民航主要业务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入选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和交通运输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天津市品牌专业、8个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专业为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航空类交通运输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航空工程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教育部、天津市卓越计划。一、中国民航大学学长学姐重点推荐优势专业二、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来看,中国民航大学共有7个学科上榜。 7个学科均为C类学科,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总体表现较好。三、从录取分数来看,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是一个学校报考热度最直观的表现,小编搜集整理了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2018年2017年各省录取分数线。希望对2020年高考的孩子能够有所帮助,每位考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报考选择。1.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录取分数线2.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3.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录取分数线每天分享高考志愿填报干货知识!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帮助更多孩子轻松填志愿。

乱国就之

盘点5所非211大学,这些院校和专业也很牛!不容错失

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属于名牌,有几个参数是必不可少的:全国同类别大学中,应该是建校时间较长(起码应该在20年以上)师资力量雄厚(老教师中有教授职称、年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应占一定比例)教学质量过硬(有几个在全国叫响的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当年初始就业率在85%以上)除了211、985、“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各省仍有很多实力强劲的院校值得选择!今天新姐就为大家推荐5所专业能力强、声誉好的非211大学。一、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重点大学。学校早在197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被称为政法界的“黄埔军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刘伯承元帅为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学院。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学校由司法部直属划转为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一下子成了地方重点院校。因为“四非大学”的身份,西南政法大学已不如当年那么辉煌,但仍然是法学教学科研实力最雄厚、法学学科体系最齐全、在全国法学和法律界有重要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南政法大学是西部地区最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也是西部地区惟一一个建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二、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坐落在天津市。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列入普通高校序列,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该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三、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创建于1952年沈阳,1959年迁至大连,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了辽宁财经学院。1979年学院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东北财经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31个本科专业,65个硕士点,38个博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现有各学科中,经济学科中的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管理学门类的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为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具有110余年的办学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雄厚的办学实力: 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 全国土木建筑类八强高校之一;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 全国50所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院校; 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专业特色:学校现有18个院系,60多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陕西省名牌专业(11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冶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艺术设计五、江苏大学很多人对江苏大学感到陌生,尤其是在北方,绝大多数考生恐怕连江苏大学在什么地方都不清楚:江苏大学既不在南京,也不在苏州,而是在镇江;它的办学特色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而是工科。江苏大学前身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创建于1960年。1978年,学校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机械工业部管理转为省属院校;2001年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江苏大学。江苏大学是一所以农业机械为特长的高校。学校的特色专业都与机械与自动化有关,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不仅是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在全国人才需求量排行榜上一直稳居前列,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学校办学水平较高,拥有一批高水平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60位。办学多年来,学校还曾受联合国委托,先后为34个国家培养了一批农机管理和技术专家。

丹尼斯

2020年天津市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出炉

2020年天津市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出炉天津市竟然没有推荐自主审核单位高校,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校友很是抱怨和不满。新增博士授权单位推荐1家:天津外国语大学。新增硕士授权单位推荐1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推荐新增法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天津财经大学新增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民航大学新增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可喜可贺!总体来看,天津市高教大任还是集中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身上,但是与高教强市北京、上海差距还是蛮大的。

鬼附身

名校风采——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坐落于天津市,始于1951 年,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民航总局重点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天津市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第四轮学科评估:2019 届毕业生共计6393人。其中,男女比例约2:1;天津生源4.25%,山东生源9.98%。研究生567人,本科生4111人,专科生1715人。整体就业率为90.6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 96.65%,本科生就业率为88.96%,专科生就业率为92.77%。未落实就业去向的学生中有364人对自己有所规划,暂不就业。其中89%的学生正在准备升学和申请出国(境)深造,9%的学生拟参加公招考试。毕业生中升学深造(含境外)学生共56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8.76%, 较2018届增长1.56%。其中本科毕业生境内深造比例为11.07%,较2018届增长2.36%。1、本科生国内升学共455人。其中有28%学生考入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本科生推免名额分配44人。保研率1.07%。考研率10%。就业人数最多的前5个地区分别为:北京市24.94%、广东省12.65%、上海市10.22%、四川省6.51%,天津市6.43%。有 2436 人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就业,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圈、“大飞机”项目等国家战略布局,占就业学生的 46.62%。主要用人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63%)。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 59%、61%和 70%。2019 届毕业生中,从事与民航事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为 85.26%,与2018 届持平。连续三年行业内就业率保持 85%以上。行业内就业单位类型:排前 3 位的单位类型分别是航空公司、航空维修单位和机场,比例分别为57.78%、13.22%、11.36%。重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