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美院考研热门和冷门专业有哪些?各院系简介!兼别

中国美院考研热门和冷门专业有哪些?各院系简介!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这应该是国美最有名的学院,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中国画系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设置合理,教学环境优越,实验室设施完备。在当代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与科研、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和典范性。曾在该系执教和学习过的已故前辈杰出艺术家有:林风眠、黄宾虹、黄君璧、潘天寿、傅抱石、吕凤子、陆维钊、吴茀之、诸乐三、李苦禅、李可染、顾坤伯、沙孟海、陆俨少、陆抑非、李震坚、周昌谷、吴冠中等等。绘画艺术学院 分为油画、综合绘画、版画、壁画。多个名师从多个角度展开当代绘画艺术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新探索,多个工作室齐头并进,以构筑大绘画时代的绘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格局,为社会持续培养兼具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绘画艺术专门人才。近几年,绘画学院也更包容、更多地接纳跨专业的学生,能够带来专业碰撞的火花。学弟学妹可根据自己的画风,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室。跨媒体艺术学院 一个与时代接轨的艺术院系,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名师坐镇,尤其策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学子慕名而来。艺术人文学院 分为文物与博物馆(专硕)、艺术史与史学理论、视觉文化、考古与博物馆学、中美史、外美史(学硕)。学科评级全国第三,早在2011年就获得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你能在这获得最好的学术氛围,甚至为考博、考博士后打下基础。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分为雕塑、公共艺术、纤维艺术。相对来说,是国美各方向中较为冷门的院系。在新的发展时期,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将探索“东方精神”作为学术建设的新内涵,延展并构建本专业的“东方学”学科理念。设计艺术学院 分为视觉传达、染服设计、工业设计、综合设计、设计理论。同样名师坐镇,资源丰富,属于国美热门专业之一,也是我们帮助学员考进国美最多的专业之一。由于全国专业排名名列前茅,使得更多的人想成为国美一子。手工艺术学院 分为陶瓷、玻璃、首饰和漆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也是国内设置这些专业的稀有院校,校内实验设施齐全,报考较为冷门,竞争较小。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分为美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鉴藏。近年来的较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学术选择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与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工作接轨。部分专业只需考理论,部门专业需要考绘画。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分为影视、动画、插画、游戏、数媒、戏剧。国美是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国美考题分的最细的学院,竞争较为激烈,所以在选择机构时,也不能选择“大课堂”,考研不同于高考培训,小班化+对症下药才是你最好的选择。建筑艺术学院 分为建筑、环艺、景观,是国美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建筑专业有王澍老师坐镇,有着与其他院校完全不同的“中国风格”。专业基础教学部 教学多以造型为基础,集中教学资源优势,以奠定学生坚实专业基础和深厚艺术素养为基本办学目标。创新设计学院 2019届为第一批研究生招生,全新的学院,师资较多为原上海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心紧扣近年热门工作类型,毕业后专业对口,数量更多的大企业能够接纳,更受到了许多学子的喜爱,争相报考。今年下半年也将搬迁至良渚新校区,开启新的旅途。上海设计学院 现上海设计学院的新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设计学院”,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资源,或许你更喜欢上海这个城市,竞争情况良好,上海设计学院也是一个好的选择。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氛围视觉国学、视觉乡土、视觉当代,有一支国际化、精英化、多元化的教研团队以“锤炼中国文化的视觉内涵,塑造文化强国的视觉形态,提升当代生活的视觉品质,拓展文化开放的视觉通道”为宗旨,聚集国际一流汉学家与中国学研究学者。2020年较为冷门,大部分方向出现1:2、1:3的报考状况,甚至过了国家线就能进入复试。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方向分为城乡综合营造、产品创新研究、自主品牌实验。在“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导下,浙江省高校建立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面向国家和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与实验室31个,立项和完成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普利兹克、红点、IF 等国际设计奖60多项,并每年提交专利100多项。相比较下来,报考难度不大。

生之质也

中国美院考研2020年录取率较高的专业有这些!

绘画艺术学院:复合性版画创作研究(学硕,版画第四工作室)报考人数3,拟招生人数2,录取率66.6%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影像史学与文化研究-中国摄影史论与理论(专硕,高初、晋永权)报考人数3,拟招生人数2,录取率66.6%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的艺术营造(专硕,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报考人数2,拟招生人数2,录取率100%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实践研究(非全日制)报考人数2,拟招生人数2,录取率100%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研究与创作(学硕,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报考人数3,拟招生人数2,录取率66.6%创新设计学院:媒体与技术研究(学硕)报考人数3,拟招生人数2,录取率66.6%01/为什么选择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是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独家资源、艺术氛围,是学子梦想的艺术类院校。国美研究生相对于综合类院校和其他美院来说,专业设置更加细分,学科建设极为齐全。很多同学会认为国美的研究生对自己来说高不可攀,但其实这样的理解存在偏差。国美研究生专业在报考时为定向录取专业(选择具体的报考方向,通常专硕录取2-4人,学硕1-3人)。专业更新也较为频繁。大量的专业和专业的细分会导致一个情况,那就是很多专业会招收不满或者出现无人报考等情况。简而言之,只要你有一定的数据和信息渠道,你可以选择较为冷门的专业,通常只要初试过了国家线,学校就会给予录取。并且国美每年都会响应国家的扩招政策,以2018年为例,国美招收了800+名全日制研究生,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国美对外校学生非常友好,2018年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当中,有55%来自外校。02/哪些人会选择中国美术学院?如果你曾经校考与国美失之交臂,想圆一个国美梦;如果你是综合院校学子,想获得更专业的学术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那么考研是你成为国美学生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03/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水平如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美的:1、设计学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学科评级为A+,排名全国第一。2、美术学类(包括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学科评级为A+,排名全国第一。3、艺术学理论类学科评级为A-,排名全国第三。4、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级为B+,排名全国第六。

欧文

美术设计考研专业选择丨「纯艺-国画」考 研 全 解 读!

关于研际的国画考研的相关资料如想了解,可V.X.G.Z.H.【研际美术设计考研】想从事这些方面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个方向哦(广东地区院校)以2020招生专业目录为例

承意不彼

央美考研都有什么专业,如何准备?——弘时央美考研

#央美考研#中央美院作为艺术类高校的顶尖学府,考研的竞争力十分激烈,对考生的要求也是高水准,目标确定央美研究生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央美有哪些专业呢?从大类划分说来:人文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国画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等7大方向,其中的专业有的分得非常细。具体可以查询央美招生简章。央美初试的选拔是看你考研的总分,从高往下录取,其中英语、政治是必须要过国家线的。央美考试的时间节点:1、9月25日-10月30日网上报名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9月10日-20日提交初审材料 所寄地址: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办公室3、10月中旬公布初审结果 公布网站:中央美术学院官网4、11月10日-12日现场确认摄影 确认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本部5、12月22日(考试前一天)领取准考证 领取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本部5、12月23日左右初试 考试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本部在备考战略上,小编给你如下一些建议:1 文化课是大部分艺术生的硬伤,基础薄弱、提升慢,可以提早列入学习计划进行准备。过国家线为基础,尽可能提高总。2 理论在考试前半年的时间突击冲刺,理论课的提分相比手绘提分要容易一些,可以通过网课跟培训班学习进行考前提高,如果自制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也可以自主学习。理论和手绘对考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不仅要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思维。中央美术学院的导师都是国内外各专业领域优秀的艺术家,面试环节中你一定要全方位充分体现你的个人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成功上岸的几率。考研考察的不仅是书本的理论提升,更是艺术创作的思维、基本功、以及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考察,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考试备考技巧。3 央美对手绘要求非常高,明确考试内容,熟知考试要求。提前跟学长学姐取得联系。

迷魂曲

中国美院2019考研复试终极指南(含各方向人数明细)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启。大战来临,你准备好了吗?胜负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复试全流程一、复试基本要求及比例注:①退役士兵专项计划:业务单科90分(含)以上,同时初试成绩总分320分(含)以上;港澳台考生:外语单科38分(含)以上,同时业务单科90分(含)以上,对符合基本要求的考生直接确定复试名单;复试比例:差额形式,按研究方向初试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按各研究方向招生计划1:2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如遇末位同分者,则均可参加复试。二、复试科目与分值复试成绩满分200分=专业考试(创作/设计/论文,120分)+外语听力测试(20分)+综合面试(60分)。(同等学力者须加试美术理论知识和写作二门课程,各100分)三、复试时间、科目、时间与地点1、复试报到:2019年3月23日上午9:30—16:30,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报到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招生办。报到流程:考生凭有效身份证、初试准考证、本科毕业证书(应届本科生提供教务处证明或注册手续完备的学生证,“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带入伍证及退伍证)等原件报到,交复试考务费150元(同等学力者250元);查验身份证、学历证书等原件;提交县级以上医院普通体检表(含肝功能,不查乙肝);完成报到手续后,加盖复试准考章,查看考场安排并熟悉考场。2、复试时间:2019年3月24日—25日,同等学力加试3月26日。3、复试科目测试时间:专业考试时间3—6小时;外语听力测试时间45分钟;综合面试时间每生5-10分钟左右;同等学力者加试两门科目,每门3小时。4、复试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和象山校区。5、注意事项:复试用笔、颜料、工具等请考生自备;考生须自带2B铅笔及英语听力收音机(波段含FM79和FM86.1兆赫);国美复试环节无须提交政审材料、学历认证和心理测评等,这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给复试考生减少了该环节的奔波。四、录取实施细则1、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2019年下达的拟招生计划数执行。招生总规模610名(含已拟录取推免生、退伍士兵专项计划),分别为:全日制学术型201名,全日制专业学位型315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94名。2、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参加综合分排名:专业考试成绩72分以上(含72分);复试总成绩在120分以上(含120分);同等学力者二门加试成绩不计入综合分,但均需达60分以上(含60分)。3、根据各研究方向,分别进行综合分排名,按照招生计划数,择优录取。综合分(按初、复试总成绩各占50%的比例相加),计算方法:综合分=初试总成绩÷500×50+复试总成绩÷200×504、全日制学术型、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原则上以初试报名确定的身份录取,院招生委员会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及生源情况等按照有关规定作适当调整。 5、学生报考资格审查合格,体检合格。政策大背景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2019年全国考生总数达290万,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考生投入到二战或三战的战役中;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线的大幅上涨,2019年艺术类一区公共课单科分数线38分,总分340分,是自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门类划分出来后,史上最高的一年;更甚者,今年的调剂机会都异常难得,一票难求,调剂的压力比你想象的要严峻的多,从3月20日凌晨研招网崩溃就可以看出。国美数据解读2018年,报考人数2168人,进复试人数714人,教育部下达招生总规模600人,学硕201人,专硕305人,非全日制94人,其中含提前录取推免生54人,统考实际录取总数545人(含退伍士兵专项计划5人,港澳台计划7人,第一志愿校内调剂25人)2019年,报考人数2860人,进复试人数763人,教育部下达招生总规模610人,学硕201人,专硕315人,非全日制94人,其中含提前录取推免生69人,统考实际指标总数541人(含退伍士兵专项计划5人,港澳台计划6人)上述数字对比,你已经可以发现,2019年的招生人数其实并没有像前几年一样大幅扩招,甚至因推免人数变多,统考指标人数有小规模减少,并且因创新设计学院和中德学院首次招生,且创新设计学院招生名额较多,故留给其他院系各方向实际招生数与9月份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名额基本一致,这个从下表长图的进复试人数中即可看出,今年的港澳台考生招生政策与往年也有明显不同,6个指标全部招收学硕,学硕的竞争愈发更加激烈。当然,通过相关数据可知,今年非全招生仍然有部分缺额,大概率还会开展第一志愿报考国美考生的校内调剂工作。请持续关注,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不要关心初试排名,不要在乎初试分数,认真应对复试环节每个部分的考试,部分考生可能还是有机会校内调剂非全的。2019年各方向进复试人数明细优塔助攻,临门一脚

陈确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设计专业考研必读参考书目荐读

一、必读书目推荐《形态·语意》,成朝晖,北京大学出版社《平面港》系列丛书,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人间·空间·时间——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设计心理学(1-4册)》,【美】唐纳德A诺曼,中信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二、适用研究方向综合设计/会展设计/色彩设计等,国美设计类专业考研没有理论考试,所以参考书不作过多罗列,学生应该更多关注网络资源上面的设计案例,比如谷德设计网。三、必备工具不同粗细针管笔、马克笔、水彩笔、铅笔、炭笔、白色卡纸、复印纸、素描纸、彩色卡纸、各类尺规作图工具等。四、导师语录1.二维的图形创造。无论是设计学院各专业(工业设计除外)、创新设计学院专业,还是上海设计学院专业都需要具备扎实的图形创意能力。特别一提的是2020年创新设计学院考题与上海设计学院考题相同,增强了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考察,透露出学校对于跨专业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视。2.三维空间创意的概念应用。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三维空间与造物创意,着重考察学生的概念创造和系统设计能力。3.设计思维的讲解。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独立思考、叙事呈现的能力考察,尤其是以文创设计创新中心、国际联合学院(原中德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专业而言,设计思维贯穿试题始终。4.与往年命题形式对比,2020年试题基本保持不变,变化的是在判卷标准中更加重视学生对于试题的充分解读与独立创意,并且反模版现象严重,所以学生在考试时要格外注意切题性和元素的连贯系统,要学生能够系统的分析问题、呈现问题、解决问题,试卷内容要求更为饱满、具有创意。五、培训体系大纲(以综合设计为例)1.第一阶段是基础部分训练,课程主要有考研认知讲解 / 形式规律讲解 / 构图与肌理讲解 / 点、线、面形式语言创意 / 主题性图形创意练习 / 色彩基础讲解 / 色调与变调练习 / 图形整合创意(上海设计学院和创新设计学院专业会单独增加设计素描形式的图形创意练习);2.第二阶段是应用部分训练,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图形进行造物、造景、造境的转译创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渗透手绘技巧的讲解练习,课程主要有基础透视讲解 / 形态创意 / 空间创意 / 概念叙事创意 / 系统整合创意;3.第三阶段是试卷整合训练,这部分主要是完整试卷的内容讲解,训练学生的解题、做题能力,课程主要有试卷构成讲解 / 版式讲解 / 系统逻辑训练 / 专项问题创意设计 / 试卷提升与完善。

柏舟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学院考研资讯

最近很多考生在问,美术生考研有必要吗?其实有没有必要这个要看自己对专业的追求以及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图片源于:山望艺术公众号创新设计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新成立的学院,计划在2020年9月搬入良渚校区。良渚校区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跨平台,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校区。开设的专业方向有:(以下是2019年的招生方向,详情可见官方招生简章)1. 工业设计(学硕1人、学硕3人)2. 媒介与交互(专硕6人)3. 品牌与服务(专硕5人)考试内容:英语、政治、设计基础1、设计基础2(专业考试时长为4小时,纸张要求:专业一,4k素描纸;专业二,二开卡纸)图片源于:山望艺术公众号注: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创新学院真题:设计基础1,是大学生活的一天。要求:根据大学生活中的时间顺序发现痛点并提出解决方法。设计基础2,是共享单车的再设计。要求:基于城市共享单车出现的失控局面,涉及到很多现代设计研究的领域,结合该领域的相关名词和理论分析共享单车现状的种种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专业二侧重与对大家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设计背景分析能力、方案解决能力、设计表现能力等。所以大家还是要花时间去积累和准备,这很考察考生的设计素养。图片源于:山望艺术公众号在考研各方面的专业训练要求很高,自学备考一定很难,一位可靠师长的指导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大迷信

中国美院15堂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开放,看完更想考美院了!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周祖妮 文/摄(部分图片邹萍/摄)考中国美术学院有多难?据了解,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计划录取本科生1621名,全国共有约7.8万人次报考,考录比例近50:1。这意味着平均每个考场只有一人能拿到录取通知书。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考上后究竟如何上课?美院对一门优秀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1月12日上午九点,美院南山校区报告厅,依照往年传统,中国美术学院为六位教授授予了教学类最高荣誉——哲匠奖。“哲匠奖”第三个年头。对这个奖项,我们已不再像初听时那么陌生。许江院长曾说,哲匠就是显现美院之美的人——“哲匠金奖”第一届获得者范景中教授,第二届吴山明教授,今年的金奖获得者,则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与此同时,美院首度增设“哲匠金奖课”,颁发给5门最优秀的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就在南山路的美院美术馆中,一场正在展出中的“铸金炼课——2018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十五案”,或许能为我们揭示这所学校的努力、期待及价值判断。从地下一层直至四层,一个个生动的核心课程案例与教学现场,以展览的形式给出最好的答案:“一流的学院,不仅要有一流的老师与优秀的学生,更是因为一流的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隐藏着一所学院的核心能量,代代相传,在一次次教学互动的熔炉中,铸炼成一门门’金课’。” 中国美院研究生处处长杨振宇教授说。最生动的15案课程最开放的教学现场从展厅一楼拾级而上,二楼白墙上可见两个大字:“教学”。“教-学”是这场展览的核心,也是这所学院的根本。这场展览,通过展示“课程”与“课堂”的方式,以具体的基础语言研究、材料与媒介语言研究、风格与创作语言研究3类15门研究生核心课程。以往常规性的展览,往往只展示课堂教育的结果、艺术家的作品,这一次不同。如杨振宇教授在筹划此次展览时所期待的,他希望这场展览能够全面展示艺术作品得以孕育而成的核心课程与教学现场。在这场展览中,观者会产生和学生进入同一课程空间的错觉。在现场,我们所见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山野、园林、工坊、书斋、车间、实验室,都是课程生发的现场。在“东方性版画创作”中,一面长达数米的墙上排列了一套套形色各一的水印饾版,以展示刻印过程。而展厅内悉心布置的一张张桌案,又将我们带入版画系学生的日常之中。桌上工具摆放井然,即便对版画全然无知的观众,亦可通过种种细节了解到版画创作的整个过程。“江南园林精测与研究”则将教学空间转移到了山水园林之中。墙面上挂着数幅的山水园林全景,园林中的亭榭楼台之构造,都被一丝不苟地精准描绘了下来,1:30的精测更是开全国建筑类高校的测绘先河。玻璃柜中所展示的,除了常见测绘工具外甚至还有无人机——他们用无人机来拍摄园林的俯视图和全景。“情境性绘画写生”又是一门怎样的课呢?墙面上的描述告诉观众:“情境性绘画写生课程是在课堂里由师生共同设置多人物情境,学生以写生方式来完成一幅复杂的叙事主题性绘画。”墙面上有更直观的解释——展出的有大幅已完成的作品,也有小幅草图,也有比草图更进一步、粗粗上色的小稿,甚至有些画面上用铅笔打好的方格还未擦去。最有意思的是,面对统一情景,不同学生画出来的人物、角度都有各自的特色,在这些差异与细节中,我们所见的是学生创作时不同的个性与可能,也同时在梳理着油画写生的步骤和思考脉络。展厅内还放置了一套学生曾创作绘制过的摇滚乐器,摆放在与之相关的油画作品前——这无疑是一种场景重现与还原,有好奇的小孩经过,看看画,又忍不住去触碰乐器。这种绝对的开放同样呈现在二号展厅的“碑帖融合实践与理论研究”课程中——入门处所面对着的视频短片上还原了课堂教学中老师书写之时的手法和教导,明了而直观,许多观者站在这一屏幕前许久不愿移步。许江院长在展览前言《金课之始》中写道:“现代教育将技艺的传授从师徒私授中解放出来。大江东来,有教无类,愿意受教者都可聚入。技艺被转释成课目,技艺的方法在课堂课程的结构中得公示。”而“公示”二字的精神,现在不仅仅被置于课堂内部,更在这场展览中被全然实践着。5位“哲匠” 5门“哲匠金课奖”延续不断的哲匠精神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够得上“哲匠金课”之誉?许江院长在《金课之始》中谈到:一门优秀课程中往往既要有规定的恒常要求,又要有独家的新锐启迪;既要有一般的目的要求,又要有创新点与独门心法。1月7日,“哲匠金课奖”评审委员会的评委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在展览现场逐一听取了课程负责人的现场称述,并进行提问、对话。最终,在入围的15门年度核心课程中,评选产生五门“哲匠金课”——“江南园林精测与研究”(负责人:邵健)、“艺术史学史”(负责人:曹意强)、“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研究”(负责人:张捷)、“手工艺术创作与方法研究”(负责人:周武)、“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 负责人:管怀宾)。在现代教育中,那些长期口耳相传的概念“知识”“技巧”“方法”“感知”“思考”“历史”“现场”……它们究竟如何落实在每门课程的细微之处的?这些“金课”便是最好的回答。许江院长将此形容为“沉金”,他说:“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以怎样的课程和课程结构以及方法内涵,在浮泛的日常、川流的讯息中,在学生们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中打捞起这些沉金?这才是我们组织核心课程、打造核心课程金课的思兹念兹的要义。”最难的,正是在于传习“心”与“手”的体察与感悟——这恰与“哲匠”精神契合:如哲人般思考、如工匠般劳作。今天,同时颁发的第三届“哲匠奖”共授予五位美院教师,除金奖获得者杨奇瑞教授之外,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张国民获“哲匠奖”,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主任陶音、建筑艺术学院讲师王欣获“青年哲匠奖”。

藏珠于渊

中国美院艺术设计学理论专业考研必考书录

书名:世界现代设计史作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年:2002年书名:设计学概论作者:尹定邦 邵宏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2001年书名:中国工艺美术史作者:田自秉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年:2018年书名:设计管理学导论作者:郑巨欣、连冕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4年书名:管理思想史作者:丹尼尔·A·雷恩,孙建敏等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1年书名: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作者:李立新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年:2010年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作者:王文章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年:2006年书名:西方美学史作者:朱光潜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2003年书名:设计美学作者:田春、吴卫光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2009年书名:中国工艺美学史作者:杭间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2007年书名:设计东方·中国设计国美之路东方设计 特色篇/践行会通 实践篇/匠心文脉 历史篇/道生悟成 教育篇作者:许江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年:2016年导师语录1.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初试科目为设计史与设计概论两门专业理论课,复试科目专业写作,与初试不同,该写作考察的不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一种对于过去、现在、未来全面系统的把握,更加考察学生在基础知识之外的积累量、对当下国美以及各大艺术类院校该专业发展动向的时事了解,对该专业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或新问题的了解,考察的是考生对专业时事现象的综合自我思考能力。所以复试专业备考中,应该着重积累“他山之石”,了解当下,思考未来,借古辨今。2.艺术设计学专业,往往需要考生提早准备进入状态,因为理论类的知识掌握是需要长期巩固增补的:先搭建知识骨架,再填充内容,逐步找到正确方向,走向有能力自我汲取知识的道路。应对12月份的研究生初试,须高标准要求,初试内容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基础段有四到五个月的时间需要我们先稳固的搭建起基础知识的框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非本专业的考生而言,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学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通史通论;强化段课程其中会穿插模拟测试历年真题和重点并进行点评,理论类方向的模拟测试格外重要,考官评分看的不仅仅是一个写满的答案,考生的卷面、对一道简单的基础题的逻辑经营、答题的深度,更是决定最终分数的关键。打好地基后再引导考生进入重点,找到自我吸纳知识的方向、进行自主拓展、积累与提高。考生们一定要明白,理论类的考研其实很简单也很公平,拼的就是在体系建立框架完备的情况下,投入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动员令

中国美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硕士招生方向推介

#中国美术学院考研##中国美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国美中国古代设计史与艺术史研究#优塔教育中国美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硕士招生方向推介_中国古代艺术史与设计史研究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CIVS)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4年,以“核心价值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优秀传统的视觉活化、国家形象的视觉传播”为使命,以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手段,聚焦“视觉国学”、“视觉当代”、“视觉乡土”三大领域,汇聚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努力构建以“视觉国学”为核心的视觉艺术“东方学”系统,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将中国文化的活性基因培植到研创、教学与社会服务中。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总述2021年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型为全日制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共9个方向,拟招生15人。具体如下图所示:中国古代艺术史与设计史研究#01方向简介重视艺术史多元价值与设计史专门特色的充分共生、共进与共荣,强调综合的文献与校勘能力训练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学习、思考中的实际运用。既以教师专题教学、师生共同研读为手段,在深化设计学科关键领域知识的透彻掌握的同时,又积极通过跨院校选修、田野考察、学术生产锻炼等策略,提升重点交叉学科领域核心研究方法的全面理解。最终实现视觉语言与形式记录的交融价值,彰显艺术各学科间相互影响的独特意义,并逐步领悟是人的高级造物及其具象行为,成就了社会与文明的永续运转,这一深刻且亘古未易的历史法则。#02导师简介连冕,1981年生,中国香港人,博士(2010年,北京,清华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侧重礼经与礼制造物和传统社会治理方向,兼及历代罕传文献整理、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艺术批评,和国外设计实践成果引介等。代表作包括:合著专著《〈工部厂库须知〉基础研究》,古籍整理《〈工部厂库须知〉点校》、《〈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暨综合研究)》,以及《〈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综合检索数据库》、《〈工部厂库须知〉综合检索数据库》等。另有学术专论《王冕新证:一段不曾深入揭示的个人史》、《宋摹梁元帝〈职贡图〉与中古域外“冠服”》、《“礼”的造物运行——两个图式及一张逻辑演进表》、《“荆蛮”和“茅绥”:民族志里的“他者”》和《“圣数”与“纹章”:清代经学中的旗纛问题》、《“兵”、“农”与“医”、“工”:“古典设计管理”的“控制学”》、《标本化·史料网·数据库:工艺及书画著录经典文献的科学化整理——兼记〈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经济、掌故与何士晋——朱明万历末〈工部厂库须知〉编纂研究之一》、《以若所得,教若国人——〈郑可传略〉初纂》等。具体承担国家及各级课题10余项,版行各类专书10余部,发表长篇学术论文50余篇,迄今累计各类刊布约600万字。先后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3层次”、“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中国美术学院“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学术骨干”、“优秀青年学者培育对象”等名单。#03导师访谈Q1.如何理解古典学中的艺术史,或者说艺术史在古典学中的特殊性?“古典学”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常指研究过往经典知识体系的综合学科。对此,我即提倡以“博物”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物质、非物质的文明和文化,我们专业方向的研究对象——古代艺术史与设计史——自然也包含在内。据我想来,有了研究对象又强调“古典学”,其目的正是要促成各个原先分散的学科恢复本初在“零学科”状态下,既已存在的、必然而不可分的关联,重新将它们视作整体,以展开新的立体的学术研辩。Q2.中国古代有设计吗?当前所谓的“设计”,往往直接关联到非常学科化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范畴,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是理解得狭隘了。“设计”稳定作为学科名词仅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在这之前,甚至到现在,全球范围内多数人更熟悉的是“艺术”“图案”“装饰”,或者“工艺”“美术”等词汇,而后面这些又更多指向了美和欣赏问题。那些真正展现出广大民众智慧,继而能够诠释“设计”切实内涵的,倒是那些日用中看着并不那么美丽的造物,比如供坐卧、饮食等的基础器具。当然,它们有大有小,粗简的如针头线脑及瓢盆锅碗,先进的像航空、航天器和“高技派”建筑,但这就是一切古代的、现代的“美”的真正源头和起点,且被不断大量地使用并改进着。那么,它们以及改进它们的行为便是“设计”了,而在古代,就当叫做“工”和“艺”。Q3.在您看来,设计史是设计者的历史,还是设计风格的历史?何谓风格?简言之,就是常说的样式。但,风格不是得意于简单的临摹、附贴,填色、渲染,风格是建立在历史之上的——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风格本身不是建立在那些语言学、现象学之上,在我看来风格建立的基础就是历史——历史学,否则便没有风格。因为风格是要跨时空比较的,只有历史学才能完成,所以我才说:凡谈风格必谈历史,一切风格都是历史。当然,这也就是所有意欲以“图像证史”者,理当明白、晓示的根基和前提。于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真正所拥有的一切,不是由哪个特出的智者、明星创造的,而是由那些“非常不起眼”的动物、植物,包括人自己这个芸芸的群体和个体协同努力而得。当然,我这里指的是那些沉默而伟大的“无名者”,在他们的造物上面,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创作者的名字留存,但我们却更应努力为这些“无名者”和“无名物”树碑立传,通过称颂他们而鼓舞来者。换言之,反倒是我们都需要被“无名者”和他们的造物教化。(《〈考工记〉:以伦理和科技为中心的物质与“非物质”论辩》,《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29卷第3期,2017年第6月)Q4.中国传统视觉文化研究有哪些特别的方法?我先从设计艺术的“经典”角度谈吧,它们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对于这样一个学科合宜且具有划时代价值的过往名著与名篇,包括那些具备集成性、动态性、大时空跨度特点的文字图版、影像素材、数据资源、实物收藏等等。那么所谓“设计艺术”便与传统史论研究一样,都具备成组、成套,且整严、规范,能构筑起这个学科之存续的,灵动而根本的“经典”支撑结构与系统。(《设计艺术“经典”与目录学》,《美术报》,2010年11月27日,总第888期,“连声快语”专栏,第46版·设计)所以,由前所见,不少研究方法势必是共用、共通的。不过,就我而言,更强调“计量”的切进。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的确曾令史学研究从对于宏观的、对于帝王将相的描述转入对于“社会过程”的微观分析之中。那么,我认为,经过仔细“演算”出的结论和动态模型,可以从很多角度充分揭示旧时的工艺制造,甚至是艺术构思的根本问题。那么,传统文献的计量史学研究,一如国外学者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必须首先重视对原始资料系统的分析与分类,而用我们国家的传统概念表述,正是古代重要学贤们所强调的目录学和版本学,以及对于名物进行考辨的“小学”。(《致X君:关于传统工艺文献的计量史学视野》,《美术报》,2010年12月25日,总第892期,“连声快语”专栏,第69版·设计)同时,我还希望强调一种“在地化”的思维和操持。“在地化”就是希望让古代到现代的那些延传,能够真切地从本土性、当下性等诸多方面,与当今的个体人发生关联,并将之承续到一种具体的,更加真实可感的新的“物”的表现之上。由此,既令我们自己明白地认识到“存在的美好”并非轻松获得或天生赋予,同时也给予新的启蒙,为一种善的生命和生活更积极地争取、变革与创造。(《“在地化”的纹样生活》,《美术报》, 2011年3月12日,总第903期,“连声快语”专栏,第40版·设计)Q5.在艺术行业中,您是比较少见的研究“礼经”的学者,许多同学在听您的课之前并不知道何谓“经学”“礼图”,您为何在艺术史、设计史学科内介绍关于“礼”的问题?“礼经”是早在先秦时期由孔子等人提出、整理并由后代逐步完善、建构起的,关于如何规范人的社会生活的一些专门条文与著作的“经典”文献集成。(《〈考工记〉:以伦理和科技为中心的物质与“非物质”论辩》,《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29卷第3期,2017年第6月)而“礼图”又是当时,亦有可能是后世对于“礼经”涉及的具体器物及仪式活动进行图绘兼以文字解说的专书,作用是将经典的文字通过图示的方法表现出来。(《“工”的动力学,一组名词——以“礼”之造物逻辑为线索兼议历代“卤簿”》,《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文集》,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就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盛期的宏观运行模式论,对于“礼”本身有着极端的推崇,更是以一类从伦理关系的角度考察、处置生活的微观的经典做法,影响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几乎任何一个层面。于是,在艺术史论学科中引入礼经、礼图的研究是一种本应有的学术自觉和必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明,更不是追摹所谓洋人的发现。但,我更强调真正有针对性地读懂、读通“礼经”那套复杂的原典,强调“经师”式的教育,而非一开始就学着运用什么特出的西方理论,胡乱概括并申发礼经的内容,更不是看着有图像,有音乐,有舞蹈,艺术类的研究者、实践者就觉得非要耍上两刀。礼、经、图、艺之间的关联是建立在更深刻的社会历史演进之上的,大家既不该望而生畏、妄自菲薄,也不能拿大逞能、夸夸其谈,所以我执着地绍介、研究礼经,无非不过是承续、恢复一段早就存在,真正属于古代中国的坚实学脉。Q6.您多次提及艺术以及历史文献等的“数据库”式的研究手段,究其根本,这将起到什么作用?“数据库”方法是对文献整理的拓展,也是一种跨学科的思路。在比照传统纸质文献阅读习惯和信息归纳路径的前提下,将能更具互动性、可视化、便利化地进行整体与局部共在的,清晰且立体的文本展示与交叉处理。具体来说,就是依据历史学科研究特点地,于电子化平台中,以品名描述和重量数据等为关键切口,提供模糊、分类、概览,以及宏观、微观穿插进行的,多层规律切片和量化检取形态。其间涉及十分繁难的标本化工作,同时也构成了传统文献数据化,特别是“计量史学”开展的前提,并由此对眼下已向愈加微观且侧重于往定量价值层面推进的历史文献文本的深度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和可靠的工具。在这里面,我还十分强调既要摈弃过度以抽象玄想介入历史研究、艺术制作实务,也要极力反对在明明尚未全面占有材料的情状下,食古不化又抱残守缺式地排斥新视角、新手段的善意宣导,进而企图彻底放逐史学本身所具有的,迥异于单纯艺术、文学话语之外的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于是,继之对于艺术、历史文献的整理、辩证,更需要依据史料各自属性、特点,以充分掌握并尽力吃透某单一原始文本为原则,不求横向多点、枝叶拓殖,要在持续往纵深、根系推进,而最终的方向便是提供并建立一套规范且多元“史料网”系统。(《标本化·史料网·数据库:工艺及书画著录经典文献的科学化整理——兼记〈《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第4期)Q7.人类学是目前研究界炙手可热的学科,您在课堂中也曾明确传授过人类学的方法,那么如何看待人类学与艺术和艺术史、设计史之间的关系?艺术史、工艺史、设计史等的本源,实际即出自人类学。人类学又有“古典博物学”的背景,同时人类学还与考古学有学科、方法上的共通。艺术史、工艺史、设计史的研究,主要是在图形元素等可被拆解的构成单元变化上做文章;而历史学,包括思想史,则有更强烈的抽象时空语境,只是就图形、图像论,超越了那个语境,也就失去了讨论的前提。而在我的认知中,我们的研究实际上都在探讨那些人类最主动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促使人得以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存,不致灭亡。但,人同样是自然之一物,他的相对统治地位的实现,或者说得更现实些,就是如何在宇宙环境中维持种群的绝对延续,这需要相当的智力与本领。于是,不难理解人为了肉体和精神的传递而做出的那些采食、捕猎的行为,实际这就是一切艺术、工艺、设计等的必然源头。反过来说,没有艺术、工艺、设计的观念,也即我们说的抽象的“工”,或广义上的“设计”,人的一切活动必要被宇宙所吞噬。为了不遭吞噬,所以需要谋划,谋划一种如何能够与自然、与天地,与神灵、幽冥沟通的办法与途径,而解释这种操持的手段就得算是人类学了。(《旗纛之“巫”:礼制与纹样模式下的社会治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5期,2012年9月)我们的研究以此为切入线索,拓展向在现代隐性延续着的诸般情形的揭示和诠解,并可以纵览其深层的政治意涵和精神诉求。(《灵旌:性命的威仪——清末以来士庶旗纛搬演及其物质、“非物质”形态考察之一》,《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2017年3月)与此同时,人类学的表述肯定要比纯理论的分析更有绘声绘色地铺陈的优势。(《灵旌:性命的威仪——清末以来士庶旗纛搬演及其物质、“非物质”形态考察之一》,《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2017年3月)那么,在借鉴了现代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之后,回归到前述礼学、经学,以及对于人类学的再认知与再研究,我们便可更明确地将礼与艺通过一种偏于哲学化的语境而联系了起来。借此,首先解决了艺术在历史上的属性问题,肯定了其作为人群精神化造物的特殊价值。同时,也得以讨论造物成型后所面临的新的社会使命,并议及它们将通过怎样的渠道,最终与人群重又发生关联,起到影响。(《旗纛之“巫”:礼制与纹样模式下的社会治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5期,2012年9月)Q8.那么,对于绘画或设计的实践学习者,如何转变到艺术史与设计史的理论学习?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变,不外乎是从讨论画面效果、结构框架,转入思辨的宏观维度,追根溯源,回到分析人类的那些关乎善、恶的总体精神上。这也才是高等教育所要追逐的关键“技能”。(《“咏而归”》,《美术报》,2012年9月1日,总第980期,“连声快语”专栏,第13版·设计)而“艺术”与其他学科一样,具备成组、成套,齐整、规范,足以构建起其之持久存续的,灵动且根本的“经典”支撑结构。毋庸置疑,它们的代代相续、生生不息,仰赖于各类实物、文献,或相对集中、或极端零散的保存与载记。它们不是玄想式的艺理、画论、乐评、舞史,而是一种明确的以实践操持为根基,综合的、物质与“非物质”协调共生的创造体系。(《故纸四说:关于古典专门文献理董》,《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因此,对于任何专业方向,精谨地深造的前提,不过就是对于学术脉络的根本掌握,当然这也就是深度研究的必经起点。(《“公共良知”:一部书册的研辩文化价值的梳理——写在〈工部厂库须知〉版行四百年、再显七十五年之际》,《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2016年1月)至于在我们这个方向上的学术研究,其目标就是要充分地描述自身独特的、能够在思想层面展开的新脉络和新过程,倒也真的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纹样摹绘与器型勾勒。(《“工”的动力学,一组名词——以“礼”之造物逻辑为线索兼议历代“卤簿”》,《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文集》,商务印书馆,2019年)那么,就理论思辨而言,最终的指向可能更多还得是所谓文学化、历史化、哲学化的。换句话讲,从研究的评估角度说,理论的文学化、历史化、哲学化是其必然的高度。(《“字体设计”的基本态度》,《美术报》,2012年5月26日,总第966期,“连声快语”专栏,第20版·设计)同时,也就是说,“艺术学”的精深研究还密切依赖“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最根本的学科类目展开。(《国际艺术学科科研创作评价体系研究综述》,《求知导刊》,2014年第6期)这其实是在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在良性氛围中能够穷尽个人能力,并在一定的健康合作的研究团体里,通过累积性的努力,将各种“学科”的知识点吃透,将其间的壁垒打通。(《必要的“消毒”:历史与当代》,《美术报》,2011年10月1日,总第932期,“连声快语”专栏,第33版·设计)#04往年研究方向课程安排#05课堂场景导师授课学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实习学生课堂报告学生博物馆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