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出炉:6位个人、2个团队!客出

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出炉:6位个人、2个团队!

1月21日,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正式在京发布,6位个人、两个团队获得这一荣誉,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次评选表彰这一殊荣。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出席并颁奖,他表示,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向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实现“四个率先”目标要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要求,2018年中科院党组在全院部署开展了“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主题活动,通过建立一批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深入挖掘老一辈科学家对党忠诚、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了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开拓进取,争当先锋,中科院组织开展了“一所一人一事”先进事迹征集评选活动和2018中科院年度人物及团队的评选,通过大力挖掘选树身边人的先进事迹,让爱国奋斗精神成为全院的时代风尚、价值追求。本次活动于2018年9月开始,20个人物与团队获得提名。最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新荣、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王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体细胞克隆猴团队、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把科技工作聚焦到实现重大原创成果、重大战略性技术与产品、重大示范转化工程“三重大”产出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提到的13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中,12项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完成,另1项为主要完成单位。2018年,又涌现出克隆猴、阿尔茨海默氏症新药、单染色体真核细胞、马约拉纳任意子、北斗组网卫星等一批重大成果。侯建国表示,这些成果是全院科技工作者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需要中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爱国传统,激发奋斗精神,自觉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大力弘扬新时代科技报国的创新精神,奋力担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实现重大创新突破,作出重大创新贡献。田野陈云霁李新荣曾馥平王敏黄晖中科院体细胞克隆猴团队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田野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这位中国数学界的新秀,第一次对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BSD)猜想这个“千禧问题”给出了接近最终答案的线索,被国际同行评价为“中国继陈景润之后最好的工作”“将会是鼓励很多中国青年数学家的典范”。田野却认为,自己并非天才,能走到今天得益于对数学发自内心的兴趣和长期辛勤的积累。田野办公室的墙壁上有两块大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学验算公式,经常到了深夜,他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据田野的博士生导师张寿武讲,田野经常会在半夜睡梦中突然有了思路,然后马上拨通电话和他讨论。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田野拒绝了国外优越的工作邀请,毅然回到偶像陈景润工作过的地方——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从事基础数学研究工作。在田野看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倡导的,不是追求发表文章,而是攀登科学高峰,对人类的知识、对社会作出贡献。在这样的环境里,田野如鱼得水,文章虽不多,但每一篇都是解决问题的“大”文章。2017年至今,他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并获得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ICCM)首届最佳论文奖。作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田野是“国家队”的一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是一名先锋战士。十几年如一日,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心驱动着田野不断前行。今后一段时间,田野和团队将继续研究同余数问题的Goldfeld猜想。陈云霁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主任,是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芯片的研发者之一。寒武纪的智能处理能效“秒杀”传统芯片,能大大提升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效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华为、曙光、联想等公司的产品中。《科学》杂志称其为国际上该方向公认的引领者和先驱。陈云霁认为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得下苦功夫。在研发寒武纪之前,陈云霁已在处理器研发领域深耕多年,曾师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参与龙芯处理器架构设计,还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姚新等进行人工智能研究。2013年至2015年,陈云霁与合作者的数篇学术成果相继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布,在业内初露锋芒。2013年,陈云霁所在团队与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合作,设计出世界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结构DianNao(电脑),该项工作获得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SPLOS的最佳论文奖,也是亚洲首次在顶级国际会议上获奖。2016年,陈云霁及其所在团队为一大类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了一套名为Cambricon的指令集,在2016年ISCA会议上获得同行评议的最高分。同年3月,经过正式注册登记,其所在团队孵化出中国的AI独角兽——芯片方案供应商寒武纪。该公司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李新荣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博士后出站的李新荣放弃了留在中科院植物所的机会,回到了以“草方格”治沙闻名于世的沙坡头,从此在这里扎根二十多年。“草方格”是沙坡头独创的治沙技术,一块块纤弱的“草方格”成功地阻止了桀骜不驯的腾格里沙漠的入侵,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1989年“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也是中科院建院50年最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之一。李新荣带领团队开展长期观测和系统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学科动态,提出沙化草地恢复的理论假说,揭示了干旱沙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回答了降水小于200毫米沙区能否通过人工生态恢复的重大科学问题;系统研究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水文功能,开展了人工培养拓殖技术研究,大大缩短生物结皮形成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空白。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沙坡头站获得了中科院“野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科技部首批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他本人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真正成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沙漠中”的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曾馥平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真扶贫”的曾馥平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1994年7月他第一次来到环江县开展科技扶贫,从此开始了他20余年的科技扶贫人生。一到环江县,曾馥平立刻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开始了考察取材工作,晚上伏案整理资料,着手对比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生态移民扶贫试验区,构建了“科技单位+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企业化科技扶贫创新机制,并和同事一起在精准扶贫道路上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山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开启了新的里程碑,打造的“肯福”示范区为全区实施40万环境移民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曾馥平现任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副站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科技副县长(挂职)。他坚持“扶贫先扶智”,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着手,引进新技术、孕育新思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区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6年的9226元,生活水平已经超过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曾馥平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20年中国科技扶贫杰出贡献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副职”等称号。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王敏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一日有四季,风吹盐沙跑。”这是人们对青海柴达木盆地恶劣气候环境的生动概括。王敏却在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主动请缨到祖国西部的青海盐湖,深入柴达木腹地,与沙漠、盐碱和黄土为伴,坚持不懈30多年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提锂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碧波万顷的千吨级盐湖提锂项目的达产。1986年,王敏在选择就业志愿时,5个志愿全都填写的是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一时成为全校轰动的焦点人物,受到学校和北京市的表扬。深入到柴达木盆地,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王敏忍受着风吹日晒、孤独寂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于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化研究工作。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批准的“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开工,王敏也由此开始了她的野外工作生涯。经过8年艰苦努力,该项目终于在2007年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整个碳酸锂提取工艺的完成,填补了该领域世界空白,标志着青海在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结束东台的野外生活后,她将科研的重心放在了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与开拓创新上,尤其是盐湖丰产元素能源材料研究与开发工作,为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基础。近几年,王敏不断超越自我,承担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地方科技厅及企业十余项研究课题,2010年获得青海省省级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16年所在的团队获中科院科促奖;多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奖项。黄晖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头顶烈日,脚踩波涛,与珊瑚为友,与虾贝为伴……多年来,黄晖的足迹遍布福建、广东、广西沿海,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环礁等有珊瑚礁分布的我国海域。只有溺过水的人,才能明白潜水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而她潜水近三十年,用这种独特而危险的方式,科学考察了我国辽阔的东南海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珊瑚人工幼体培育,为人工修复满目疮痍的珊瑚礁打下了坚实基础。自1996年9月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以来,黄晖一直从事珊瑚生物学及珊瑚礁生态学研究工作。她在科研岗位上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多次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和带动了珊瑚礁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面对全球范围的珊瑚礁退化,以及我国珊瑚礁生态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黄晖提出人工修复受损珊瑚礁的宏大构想并摸索出适合不同类型珊瑚礁恢复的技术方法,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研究掌握了我国海域20多种常见造礁石珊瑚有性繁殖过程,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人工幼体培育,为珊瑚礁人工修复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黄晖在西沙群岛和南海南部共建立300亩修复示范区,可培育珊瑚断枝4万株。黄晖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珊瑚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推动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建立并晋升国家级,为福建东山珊瑚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提供了科学支撑。她还积极推动了我国和国际珊瑚礁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我国珊瑚礁生态科研整体水平,并推动了我国的珊瑚礁生态科研成果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体细胞克隆猴团队2017年年底,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体细胞克隆猴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John B. Gurdon发表评论:“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美联社、路透社、《时代周刊》等300多家国际一线媒体进行重点报导,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引领了国际脑科学研究的新方向。20多年来,国际上多个顶级实验室尝试攻克体细胞克隆猴这个难题,但都铩羽而归。世界公认的克隆专家米塔利波夫前后用了1.5万枚猴卵,却仍以失败告终,国际上一度悲观地认为体细胞克隆猴不可能成功。中科院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却毅然接下了这一重任。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另辟蹊径,创新性提出了“蚕食”的方法,并不断试错,夜以继日地坐在实验台前,用废弃的卵进行训练,努力攻克细胞“去核”这只拦路虎。在5年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但是依旧锲而不舍向科学目标发起一次次冲锋。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始终坚持本土培育青年创新人才,他们没有一位具有留学背景,但个个“身怀绝技”,都是各项技术环节的顶尖人才。孙强和刘真义无反顾地放弃国外进修机会,抱定研究“大问题”的信念,把自己的黄金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平台位于一个荒岛,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和一群猴子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家没有周末、少有假期,经常四五个月都没有个人时间。团队成员孙强夜里骑电动车摔断锁骨,为了不浪费来之不易的猴卵坚持实验,导致锁骨错位需要断开重接。2016年太湖水位超过警戒线1米多,团队所有男性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平台,不愿放弃猴群和设备,积极实施搬迁和抢救工作,他们认为在这里“找到了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同心协力、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下,团队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自2014年以来,中科院新疆分院先后派出9批116人次干部驻村,局级干部12人次,处级干部40余人次,现有27人坚守驻村岗位,党员干部占多数,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驻村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新疆分院既要做好科研工作,还应承担维护新疆稳定的重大责任。自治区党委给新疆分院安排了6个村的驻村维稳和脱贫攻坚任务,是南疆四地州中最偏远、最贫困,维稳形势最严峻,基层工作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6个村8000余村民中60%为贫困人口。新疆分院分党组和各所台党委共同组建驻村维稳和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覆盖6个村的基层党建体系,6个村的工作队队长同时担任了所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驻村后,协助县、乡党委从严整顿基层组织,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并着手建章立制,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分院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舍小家、顾大家,踊跃报名参加驻村工作。当前,分院机关有近1/3的党员干部在开展驻村工作。几年来,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农村局面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村民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很大转变。每周一早晨全体村民升国旗、唱国歌蔚然成风,学习国语热情高涨,积极参加科普教育和文体活动,宗教极端思想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干部群众“发声亮剑”,誓与“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村里社会氛围焕然一新。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为村里修路、打井、修渠、架桥,实施了中科院“西部之光和田专项”和一批“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发展设施农业,组织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广泛开展捐资助学,帮助墨玉县建立了天文科普基地,使得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驻村工作队连续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工作队,18名工作队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队员并获得表彰和奖励。阿依玛克村党支部获墨玉县委“先进基层党支部”“和田地区2017年度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来源:《中国科学报》)

母与子

中科院SELF讲坛登陆魔都上海,用科学的方式重塑未来

2019年5月26日,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第39期“这一刻,世界打开了”活动登陆魔都上海,这是SELF格致论道讲坛第三年走进上海徐汇。在上海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六位科学家带来了一场跨领域的思想碰撞,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300余名观众跟随他们一起开启了科学新世界。第一张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公布,得到了大家的强烈关注。作为参与黑洞照片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左文文,带领大家揭开了黑洞的神秘面纱,“宇宙黑洞离我们那么遥远,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它呢?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黑洞里隐藏着遥远的宇宙历史。”左文文用深入浅出的演讲,开启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星系之旅。高质量的睡眠对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重要,调整好生物钟也不容小觑。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洪钧生动讲述了影响睡眠和生物节律的相关因素,强调了睡眠、生物节律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甚至还影响着人类的衰老过程。在演讲中,他说:“其实我们都小看了睡眠,看似复杂的科学原理实则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张洪钧还解答了最健康的睡眠方式,得到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研制出的机器人应该走向各个领域。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总裁杨跞带领着团队走在机器人研发的前列,一直在突破和创新。杨跞的观点是:“从机器到机器人,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机器与人类协作共存。”杨跞还展示了团队的最新成果,能和人类比赛乒乓球的机器人手臂竟然具有七个关节,让观众大开眼界。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脑肿瘤也是医学界较为棘手的疾病。面对脑肿瘤中的不治之症——脑胶质瘤,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作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脑肿瘤与脑功能病区主任的杨学军,在多年的临床诊断中,对脑胶质瘤有了新的诊治方法。演讲中,杨学军说:“难治的疾病一定会成为伪科学的盛宴。”他从科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脑肿瘤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辟谣了很多伪科学的治疗方法。“科研,就是研究人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它越难越匪夷所思,就越有价值。”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王文鹏为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超强超短激光,我国的超强超短激光大装置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超强超短激光不仅可以应用在癌症治疗等医学领域,还能创造极端物理环境,探测未知的宇宙奥秘。王文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讲解,让“高大上”的超短超强激光不再神秘。本场主持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徐张力,她的精彩主持引爆了全场。今年是SELF+xuhui的第三年,继2017年“生命新知”、2018年“追梦志”之后,这一次,活跃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们再次带领我们开启了一段科学之旅。在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观众们沉浸在科学盛宴中,活动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意犹未尽的观众们纷纷表示,这一场活动,真的有一种打开了新世界的感觉!关于SELF讲坛“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SELF是 Science, E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talks获取更多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获取更多信息: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关于SELF+xuhui上海市徐汇区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机构、知名院校高度聚集,拥有科技创新的引领优势和深厚的人文氛围,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科学文化产业新业态。2017年,由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推动中科院SELF讲坛落地上海徐汇,SELF+xuhui从此开花。

阖辟

教师节特刊|致敬最可爱的人:系统盘点神经(脑)科学的院士

2019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教师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致敬教师!祝福教师!BrainNews编辑部盘点了目前国内的神经科学(脑科学)相关的院士为代表,向全部的教师致以衷心的问候!图源:sciencemag.org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霖陈霖(1945.11.06- ),男,生于四川成都,原籍福建福州,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陈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教授;1980年至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与工作;1988年至1993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做访问教授;1996年获得“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研究奖金资助;2002年至2004年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兼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至2011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当选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主席;200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2012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医院脑认知成象研究中心主任。 陈霖院士主要从事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视觉认知和脑成像等方面的研究。1982年陈霖在Science上提出视知觉拓扑结构和功能层次的理论,二十年来进行了知觉组织的大量实验研究,系统地发展了拓扑知觉理论。2003年又在Science发表了支持这个理论的生物学证据。拓扑知觉理论在知觉基本表达的根本问题上,向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由局部性质到大范围性质”的理论提出挑战,认为知觉过程是“由大范围性质到局部性质”,以大范围拓扑不变性质为基础的各级几何不变性质是图形知觉的基本表达,从而为知觉组织研究提供了一个既有科学准确描述、又有生物学约束的不变性知觉的系统理论。 陈宜张陈宜张(1927.09- ),男,浙江慈溪(原余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军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浙江大学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Neuroscience Bulletin》名誉顾问。历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科会生理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被总后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荣誉称号。陈宜张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及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生理研究;60年代发现单个电刺激可使幼兔大脑皮层树突电位长时间易化;70-80年代以来,提出了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参与针刺镇痛的设想并阐明了下丘脑-中脑连接的意义;阐明了下丘脑室旁核在损伤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脑内氨基酸和下丘脑神经肽与心理应激的关系。80年代迄今,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神经元的非基因组机制或膜受体假说,提供了甾体激素以非基因组机制方式分别抑制、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分泌和重摄取氨基酸的一系列实验资料;并阐明其部分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有关工作已被国际著名内分泌学教科书所引用。主编有《神经系统电生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等6册专著。有2篇论文发表后被国际文献引用近百次,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之一。段树民段树民(1957.10- ),男,安徽省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82年段树民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获得南通医学院(今南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段树民院士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人脑库,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多年,筹建的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成功获批,为我国脑科学的快速发展,融入国际主流做出重要贡献。带领国内同行推动国家实施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担任第十一、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通过提案、媒体访谈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向国家献言献策,为国家在科技发展和人才的政策的制定和改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媒体进行脑科学的科普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郭爱克郭爱克(1940.2- ),男,辽宁沈阳人,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郭爱克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论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4年从德国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研究室主任;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室主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室;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记忆实验室高级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现任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学习与记忆研究组组长。曾任“973计划”前沿领域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0-2005)。郭爱克研究员多年从事视觉信息加工、学习记忆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从基因-脑-行为的结合上, 从分子、细胞、回路、网络直到行为多层次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 发现了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之间跨模态的记忆协同和传递。除此之外,他还从事果蝇的热伤害性感受、时钟节律、雄-雄求偶、运动知觉、药物成瘾以及神经退行性机制等课题研究。他的长远目标是以多巴胺系统介导的强化学习机制为主线,从神经回路层面上揭示果蝇的基于“价值”的抉择,药物成瘾及雄-雄求偶行为是否采用共同的或相似的神经回路网络和工作原理,以期对脑的高级功能和认知研究有所提示。韩济生韩济生(1928.7.17- ),男,浙江萧山人。神经生理学家、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53年,韩济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生理和药理专业。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1979年4月,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6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神经刺激疗法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开创出新领域。他自1965年起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首先阐明针刺人体一个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证明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分泌出5-羟色胺、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发现改变穴位上电刺激的频率可引起脑中释放出特定的神经肽。若刺激时间超过2小时又可促使脑中产生出CCK等对抗镇痛的物质。每个人针刺治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神经刺激仪,可收到镇痛、解痉等效果,还可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鞠躬鞠躬(1929.11- ),男,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筹备)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7篇,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截止2007年底被他引3500次,自1987年起任《Neuroscience》编委,目前是唯一中国编委。2002年应邀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2019年4月10日,鞠躬举办退休仪式。鞠躬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束路追踪、神经内分泌学、大脑边缘系统及化学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在脊髓与脑干的联系、终纹床核以及脑下垂体前叶、后叶的神经支配等方面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发现,尤其是发现哺乳动物可受神经直接调节,从而提出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学说,具有突破性意义,打破了垂体前叶不受神经直接调节的半个世纪的定论。此学说可能将对内分泌的正常及病理功能,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此学说已逐渐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曾应邀赴多个国家(地区)31所院校作多次报告。同时.鞠躬领导了脑对免疫系统调节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之一是证明了催产素是一种免疫激素。他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专著编写了3部。1995年获“八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996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同年获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苏国辉苏国辉(1948.1- ),男,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顺德。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院士20余年来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发现了双眼视网膜在其靶区(上丘及外侧膝状体)投射的一些重要规律。开展实验发育学研究,从破坏视觉正常投射后出现的异常投射或代偿投射来研究视觉传导路的可塑性。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是这领域的先驱者。创建了外周神经视网膜移植模型,首次证明成年鼠视网膜节细胞受损轴突可在外周神经中长距离再生。近年来,研究各种细胞成分眼内移植或神经生长因子球内注射对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在 6 种神经营养因子中,发现只有 CNT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唐孝威唐孝威(1931.10- ),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青海核工业部九院、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其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唐孝威院士60年代直接参加中国原子弹、氢弹研究设计与试验,和同志们在中子点火和核测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末领导中国向西方派出的第一个高能物理科学实验组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胶子。 80 年代以来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组参加 L3 实验及 AMS 实验等国际科技合作,并在生物物理、核医学、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有创见的成果。90年代初转到医学领域,开展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主要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心脏疾病与脑疾病的诊断。90年代中开始进行脑科学的研究,包括:人的工作记忆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认知和脑疾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他和合作者在实验上测量双任务短时记忆的混合广度,并提出短时记忆的生物物理学模型。他参加了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脑高级功能的机制”课题的研究。他积极推动中国脑功能成像的工作,1999年出版了他主编的《脑功能成像》一书。2002年他发表了《脑功能原理》一书,提出脑内信息加工过程的量子化假说,并在脑的系统水平上探讨脑区激活与相互作用的定律。2000年起他和国内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中国“人类脑计划”和神经信息学的工作,并在2001年10月代表中国参加全球“人类脑计划”研究。2001年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立神经信息中心。还在浙江大学和同事们建立神经信息学中心,开展神经信息学研究。杨雄里杨雄里(1941.10- ),男,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春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63年7月杨雄里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1980至1982年在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进修;1988至1999年任中科院生理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创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2006年出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雄里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专注于视网膜神经机制的研究。应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染色技术,并与药理、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不同侧面对视网膜中信息传递的调控在几个层次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水平细胞所接收的光感受器信号及其相互作用方面作出了新发现,修正了传统的观点;和合作者首先报道视杆-视锥间电耦合因背景光而增强,在国际上被列为80年代视网膜研究中的突出成果;率先发现了视锥信号在暗中受到压抑的新现象,并对网间细胞及几种神经调质的参与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叶玉如叶玉如(1955.7- ),女,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台山。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77年叶玉如从美国波士顿市西蒙斯学院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药理学科;1983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1993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先后担任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部讲座教授;1998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1999年创立分子神经科学中心;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同年获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2010年担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获颁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6年11月出任为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她在研究促进和维持神经细胞存活与发育的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有卓越成就,在探索脑部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运用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用于治疗神经性病患的可能性。首先或参与发现了 NT3 , NT4 和 NT7 三个新的神经营养素,研究了它们的作用特点和部分作用机制;发现 CNTF 受体为三元聚合物,其受体机制与白血病抑制因子有相同之处,并研究了 CNTF 的作用特点;发现各神经营养素的作用可以相互协同。阐明神经肌肉突触形成的调节机制,发现 Cdk-5 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直接影响突触的形成及其功能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神经突触形成的机理及突触的功能,对了解由此衍生的学习及记忆的机理有很大帮助。赵继宗赵继宗(1945.10- ),男,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神经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被派往美国休斯顿医疗中心进修神经外科1年,次年转到美国Henry Ford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以及显微神经外科。现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副院长,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医学副总编、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临床神经外科等杂志编委、美国Surgical Neurology编委、德国Neurosurgical Review编委。赵继宗院士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担任国家“九五”至“十一五”“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的研究”的课题。首次发现切除巨大动静脉畸形(AVM)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时间窗,并成功切除巨大AVM。攻克复杂动脉瘤手术关键技术,采用动脉瘤标本研究其形成与破裂机制。在国内推广规范化的脑出血外科技术,降低死亡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首次经脑出血手术标本证实淀粉样变发生率,为脑出血早期鉴别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完成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保护向脑功能保护重大转接。强伯勤强伯勤(1939.09.11- ),男,浙江上虞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强伯勤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1996年至200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强伯勤先后开展了核酸及其工具酶研究,工具酶、细胞因子和疟疾亚单位疫苗等基因工程研究,人类基因组研究,神经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研究等。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八核苷酸限制酶SfiⅠ,合作鉴定出第二种八核苷酸限制酶NotⅠ的识别特异性还发现了新酶NalⅢ,NlaⅣ和MslⅠ构成了基因工程高产菌株,提高限制酶或甲基化酶产量10—100倍以上开展过创新霉素产生菌质粒的基因克隆1993年起从事人类基因组研究,主要领域是脑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张旭张旭(1961.8- ),男,江苏宜兴人。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7月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获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9月-1990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任助教;1994年8月-1999年11月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任讲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9年1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2008年4月-2010年8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9月至今,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张旭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在感觉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对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等系列研究为临床镇痛和痛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阿片受体不同亚型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相关性的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在寻找新的痛觉调控分子的研究中,发现从背根节神经元释放的钠钾泵激动剂,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和痛觉信息传递。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发现了大脑发育期表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是微管稳定蛋白,它通过聚合和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并且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张旭研究员已发表论文110篇,论文被他人引用5千多次,参编疼痛学经典教科书《Textbook of Pain》等专著。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兼任《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rain Research》、《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等期刊的编委。蒲慕明蒲慕明,1948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1970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74年于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1976年在美国普度大学生命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76-198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艾文分校生物物理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5-1988年任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教授,1988-1995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1995-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tephen Kuffler讲座教授,2001-2006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讲座教授和神经生物学部主任,2006-2013年任该校Paul Licht生物学杰出讲座教授。199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任及现任所长、神经可塑性研究组组长、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美国AAAS Fellow(2001)、美国Ameritec 奖、吴瑞学会奖、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等。2011年起任科技部重大科学问题导向973计划“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首席科学家,2012年起任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功能联结图谱”首席科学顾问。陆林陆林,1966年9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长,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陆林院士还担任美国神经免疫药理学会Councelor、中国药物依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和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陆林院士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睡眠障碍、抑郁症和药物依赖等),在Science、Nat Neurosci、Nat Commun、Am J Psychiatry和Biol Psychiatry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SCI总引用率6000余次,其中15篇论文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陆林院士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陆林院士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此外,陆林院士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与爱国卫生专家委员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合成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美国神经免疫药理学会Councillor等。担任国际SCI杂志Drug Alcohol Depend副主编,《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主编,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和Addiction编辑,Int J Ment Health Addiction和Am J Drug Alcohol Abuse编委以及Nature、Science、Biol Psychiatry、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40余种国际杂志审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池志强(1924.11.16- ),男,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1959年获前苏联列宁格拉儿科医学院副博士学位(PHD)。毕业初期曾担任浙江大学药学系助教;1978年,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1983年,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53年起,在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理学研究。池志强早期研究抗血吸虫药物锑剂的毒理及解毒剂。六十年代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七十年代以来,主要研究镇痛剂,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羟甲芬太尼(Ohmefentanyl),为一高强效的镇痛剂。八十年代开展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配体及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证明羟甲芬太尼是一高亲和力,高选择性u阿片受体激动剂,得到国际承认。这一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对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在系统进行中。李春岩李春岩(1938.9.15- ),男,河北省大城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内科学家。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李春岩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秦伯益秦伯益(1932.11.06- ),江苏省无锡市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领少将军衔、研究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秦伯益曾参加火箭推进剂和除莠剂等毒性的研究,主持研究成功神经性毒剂预防片(85号),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研制的盐酸二氢埃托啡,是我国研制成功并获批准生产的第一个麻醉性镇痛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进行了华南马尾杉活性单体新药福定碱的药理研究,发现其选择性真性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主持“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阿片类戒毒药物的研究,研制成防复吸药国产纳曲酮。200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编《新药评价概论》,著《漫说科教》。沈渔邨沈渔邨(1924.1- ),女,浙江杭州人,精神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在苏联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曾任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沈渔邨是我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2013年,沈渔邨荣获北大教师最高奖和最高荣誉——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和国华杰出学者奖。20世纪50年代沈渔邨率先创立人工冬眠新疗法,为控制病人兴奋,实行开放管理创造条件。70年代首创在农村建立精神病家庭社会防治康复新模式,获得成功。80年代引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先进方法,组织全国首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使得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水平迅速与国际接轨,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1995年WHO将全部资料用英文出版。在此期间还率先对老年期痴呆筛查和诊断工具、发病率、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及开展抑郁症病人的生化基础与药物治疗机理研究。上述课题在1993年分别获得卫生部与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为我国精神病学专业培养出第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第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二版、第三版。主编的《精神病防冶与康复》,荣获中宣部颁发的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2等奖。发表论文达150余篇,80年以后发表文章被 SCI收录11篇,被引17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0年12月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聘为国外通讯研究员。目前在国内外兼职有:WHO总部精神卫生专家组成员(已连任4届),世界心理康复协会亚太区地区副主席,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1959 年被北京市授予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王永炎王永炎(1938.9.29- ),男,天津市人。中医内科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脑病研究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资源学院教学质量与学位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中医急症医学》副主编。王永炎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 30 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研究,他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主持与承担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 4 项。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是全国急症科室必备用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并率先应用其滴剂治疗缺血性与出血性中风,在中医治疗脑血管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起草并主持制订的中风病诊疗规范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主编与参与编撰专著 15 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30 余篇。卢世璧卢世璧(1930.07.08- ),男,湖北省宜昌市人,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组长、内固定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及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骨科杂志及解放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顾问、“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程学组委员等职。卢世璧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在再生医学方面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软骨ECM为材料的成分及结构仿生的支架,复合种子细胞修复软骨已成功应用给临床效果满意。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1项。2008年被评为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10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50余篇,编著专著17部。 唐希灿唐希灿(1932.12.29-),男,广东省潮阳县人,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同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至今。1984年5月入选中国外经贸考察代表团成员,访问考察匈牙利的药物研发。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分别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INSERM U。288,巴黎),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 ,School of Medicine(springfield city)以及Loyola Univ of Chicago医学中心开展合作研究。1985至1989年入选第一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1988年获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研究所研究生学位委员会主任,原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高级顾问,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名誉主编。从20世纪60年代起,唐希灿主要从事中草药内作用于神经系统有效成份的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以主要药理研究参与者完成的研究项目共获国家级科技奖7项。始于1982年主持研究成功的治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huperzine A),是迄今从植物内发现的最独特的高效新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优于国际上目前正在开发的同类药。通过结构改造与活性关系研究,发现新化合物"ZT-1",已在欧洲完成及国内进入Ⅱ期临床验证。对石杉碱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发现它有保护神经细胞新作用靶点,阐明它的保护神经细胞作用是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表达。有关石杉碱甲的研究已在国内及国际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系列地发表了62篇论文。5次受特邀在国际学术大会分会上作石杉碱甲及植物内有效成分研究专题报告。应四家国际著名期刊主编特邀,撰写了4篇石杉碱甲的研究综述。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美国南伊利诺以斯大学医学院及芝加哥洛约勒大学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参与编写初版及修订版研究生教材"基础神经药理学"。已在国际及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8篇。研究成果已获国内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二项,欧共体专利一项。周良辅周良辅(1941.7.27- ),男,福建省古田县人。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任Fellow。现任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和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士。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周良辅专长神经外科,包括脑和脊髓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先天性病变等。近来主要从事微侵袭神经外科如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990、1995、2009、2014),省部级一等奖五次,光华医学奖(1997);上海市医学荣誉奖(1997),上海市科技功臣(2011),华夏医学奖(2013)等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6),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等荣誉称号。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九、十、十一届)。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官方杂志2011年度人物。获2015世界神经外科联盟荣誉奖章和奖状。任美国《NEUROSURGERY》、欧洲《NEUROSURGICAL REVIEW》和日本《NEUROLGIA MEDICO-CHIRURGICA》杂志国际编委。国外多本杂志审稿专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顾晓松顾晓松(1953.12- ),男,江苏南通人,医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80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南通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基础部主任。1992年6月、1993年7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马普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访问研修。现任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顾晓松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构建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成功修复大鼠、犬坐骨神经缺损,相关产品已进入临床试用,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使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恢复疗效优良,克服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自体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难题。基础研究工作的相关论文已在国际临床神经科学的权威杂志《Brain》(影响因子8.201)上发表。在中药促神经生长的研究过程中,研制开发的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并成功的进行了技术转让,正在进入临床试用。顾晓松教授系列研究工作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提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发明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操作肢体功能明显恢复。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顾晓松教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等杂志共发表论著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95中国高科技产品博览会金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奖。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荣誉会员,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再生医学分会主任、江苏省解剖学会理事长。《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小编后记:由于小编能力有限,可能有一些疏漏,请批评指正。本文只统计了国内两院的院士,未统计国外的院士。主要参考资料:1. 中国神经科学会官网介绍2. 各位院士单位的官网介绍作者信息整理作者:Lisario(brainnews创作团队)校审:Simon(brainnews编辑部)

康拉德

中科院外籍所长蒲慕明,曾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却回国并恢复国籍

他是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也是中科院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长。1999年,他临危受命,创建中科院神经所并担任首任所长;2009年,他又力排众议在神经所建立非人灵长类平台;2011年,他创建的神经所参加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摘得生物科学类桂冠;2012年,蒲慕明又作出“用体细胞克隆猴”的重大决策,预计2020年完成;2016年,他又构建出世界上首个非人灵长类自闭症模型。2017年,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竟然破天荒的在神经所诞生了,比预期提前了三年,同一年,还发生了一件让他难以忘怀的事情,那就是他终于恢复了中国国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位给中国神经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就是我国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其实他曾经有这样一个身份——中科院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长。蒲慕明1948年出生于南京,后来跟着家人去了台湾,当时他的户籍还是中国南京。之后他求学于美国,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生物物理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授,当时他要去世界各地开会,来往频繁,于是加入了美国国籍,因为当时持美国护照前往许多国家不用办理签证,比较方便,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与精力。2009年,他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12月,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至此我国第一位外籍院士就诞生了。在自己不断的进取的道路上,他也念念不忘将自己的国籍转过来,回到祖国,为中国的教育增砖添瓦。1981年,当时的蒲慕明正是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生理系副教授,因为学校和北京医学院联合开办了细胞生理讲习班需要他来授课,于是他在离开大陆32年之后,终于再一次回到了祖国。他说,那个时候北京给他留下的记忆就是,“一入夜到处都很暗“,虽然他教的那些学员很少向他提问,但做他们做笔记的认真模样还是打动了他。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就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经常回国工作。17年之前,蒲慕明就一直参与中国脑计划的规划,这个时刻,他感觉自己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恢复中国国籍了。他说,“如果具美国国籍身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科学家,为中国脑计划发声,有些不合适。”不仅如此,他还诚恳地讲道,“我内心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在祖国的工作是我一生中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现在的蒲慕明,正怀着“科学家不能做跟着导游跑的游客,每到一处只敢在一定范围内探索,而要有胆识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坚定的信念,根据国家社会需求方向去做科研,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赤子之心感染了许多与他共事的同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早已融入蒲先生的血液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归国后的蒲慕明,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带研究生开展科普支教,一直坚持至今。他总说自己仰慕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知识分子,殊不知,他已经成了我们心中具有这种高尚情怀的大家。国家有如此人才,必将繁荣鼎盛!

布兰妮

独家系统盘点|2019“优青”榜单中的脑科学家们——人才辈出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12 年起设立的人才资助项目。作为“青年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杰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之间的衔接项目,2019 年“优青”的资助力度为每项 120-130 万,资助人数从 2018 年的 400 人增加为 600 人。从入选人单位来看,今年获得优青资助的 600 名学者分别来自 196 家单位。清华大学及浙江大学并列第一,各入选 24 人。南京大学 21 人排在第二,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均入选 19 人,并列第三。brainnews编辑部统计,在脑科学领域,共有15名学者获得优青资助。优青资助项目中脑科学领域的占比(15/600)要比“杰青”资助项目(14/300)的低一半。系统盘点| 2019"杰青"榜单中的脑科学家们,人数比去年翻一倍!获资助人员简介1. 王金辉--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人脑连接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王金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担任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的复杂脑网络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重点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多发性硬化)。围绕人脑连接组学重大科学前沿课题,在活体人脑功能网络的模型构建、方法学评价和疾病模型验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Radiology、Human Brain Mapping等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2014年度美国生物精神病学协会Ziskind-Somerfeld研究奖。担任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脑成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国际人因工程学会议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比利时FWO基金评审人。担任Cerebral Cortex等20余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简介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官网2. 闫森--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治疗闫森,博士,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青年珠江学者。于2011-2013获吉林大学—美国Emory大学联合培养,获博士学位。2014-201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再生研究院,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小鼠、猪、猴)、胚胎发育基因修饰、分子机制的研究。利用CRISPR/Cas9的方法进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 和运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团队成功地建立了世界首例基因敲入亨廷顿猪模型、ALS转基因猪模型、以及ASPM基因敲除猴、老年痴呆猴等模型。在Cell,PNAS,Human Molecular Genetics,J.neuroscience,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Plos genetics等权威期刊。其中建立的世界首例亨廷顿基因敲入猪模型的研究成果最新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简介来源: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官网3. 任超然--光信息与非成像功能调控任超然, 男,博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获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013年3月加入暨南大学。研究重点为采用神经环路示踪、电生理、活体钙成像、光/化学遗传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外界光信息对情绪及认知功能产生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近五年来通讯/第一作者文章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psychopharmacology、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主持国自然面上、青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获批“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人才称号。简介来源: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官网4. 鲁明--神经精神药物药理鲁明,博士、副教授,江苏省杰青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药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江苏省药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药理学,尤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损伤与神经保护研究领域积累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并在气体分子硫化氢的神经保护以及代谢性炎症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近5年已发表多篇较高水平的SCI论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十多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80。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应邀撰写多篇特约综述,担任Molecular Neurobiology,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等杂志的审稿专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简介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5. 刘妍--干细胞神经分化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刘妍,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干细胞与神经再生研究所副所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双创人才团队、三三三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和六大人才高峰团队。刘妍博士于2011获复旦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5年的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与再生医学研究,师从干细胞再生科学家Su-Chun Zhang教授。研究着重于:1. 人多能干细胞的定向分化;2.针对神经疾病在模式动物中开展细胞替代治疗研究;3.应用病人iPSC开展出神经系统生缺陷发病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Protocol, eLife, Stem Cell Reports和 Cell Reports等国际权威期刊。目前为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副主委、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双人人才协会理事、江苏省发育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等,目前主持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自然面上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一项。获美国专利1项。简介来源: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6. 陈小芬--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及其干预策略研究陈小芬,神经科学研究所暨福建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先后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厦门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2009年获得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09-2012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机制。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和髓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 ,TREM2)是目前发现的、与AD发生风险最为相关的两个基因。刘妍博士的研究主要是拟结合生化、分子、遗传、细胞生物学、电生理以及动物行为学等手段,阐明apoE和TREM2影响AD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开发潜在的AD治疗药物。简介来源: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官网7. 胡霁--应激与奖赏的神经环路胡霁,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研究员。2003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年进入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2005年随导师实验室转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08年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与记忆研究所(The Picower 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Memory at MIT )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研究重点为发展和应用活体光学成像、神经调控、遗传学标记与神经环路示踪等多项环路功能研究的前沿技术,用以解析感知觉和情感的神经科学机制。胡霁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拥有国际领先且全面的光学成像仪器(双光子、梯度折射透镜、光纤光度测量)和技术手段,并结合单细胞测序等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大脑产生感知觉以及重要行为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简介来源:上海科技大学官网8. 曹聪--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曹聪,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之后继续在布朗大学进行了博士后工作。曹聪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 Nano Letter, Plos 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上。9. 崔一卉--神经生物学崔一卉,浙江大学医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研究员。2013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法兰西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从事电生理,神经编码研究。精通in vitro及in vivo电生理及其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博士期间从事大麻素在快速学习中的神经编码机制研究;博士后期间从事抑郁症机制的研究。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代表作发表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 Elife,Journal of Physiology等杂志上。简介来源:浙江大学官网10. 陈勋--神经生理信号处理与分析陈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2014年1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10月至2018年4月为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导。目前主要从事医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移动健康监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军委科技委创新培育课题等,在IEEE SPM、IEEE TBME、IEEE TIM等国际权威期刊及知名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4篇ESI高被引论文和1篇“Top 5 Highly Cited Articles”,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已授权6项)。IEEE Senior Member,担任国际权威期刊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IEEE Access和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编委、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和Sensors客座编委。简介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11. 许晓鸿--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许晓鸿,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后加入了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生院。博士期间,她利用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了受体基因簇协同表达的原理。2006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并开展了大脑及行为的性别二样性的研究。许晓鸿博士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利用分子遗传学,立体的病毒注射液和行为分析等实验方法来研究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1)剖析下丘脑区不同细胞群在控制本能行为的作用;(2)跟踪控制先天行为的神经回路;(3)研究本能行为的可塑性;(4)研究调控先天行为的神经机制。简介来源: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官网12 朱英杰--神经精神疾病的环路发病机制朱英杰,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孔雀计划B类人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7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任研究员。研究专注于学习记忆和药物成瘾的神经环路机制,特别是丘脑环路的功能解析。采用光遗传学、药物遗传学、病毒介导的神经示踪术、活体及脑片电生理、活体钙成像、分子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等多种神经科学前沿技术手段,解析学习记忆和药物成瘾相关神经环路。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上。简介来源:朱英杰实验室官网搜狐新闻13. 周涛--分子神经生物学周涛,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隶属于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基因编辑脑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心。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胡海岚实验室获博士学位,2015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教授;201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周涛博士专注于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的分子基础,特别是RNA甲基化(m6A)对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的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利用各种基因编辑工具构建灵长类疾病模型等。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Neuro science等顶尖学术期刊上。简介来源:高校人才网14. 彭勃--神经科学彭勃,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2019年下半年将加入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目前正在招聘实验室成员) 200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关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中胶质-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Scientific Reports和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任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并在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等多家学术刊物担任审稿人。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介来源:中国深圳科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官网15. 肖飞--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肖飞,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病学组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熟悉神经内科多种常见疾病脑血管病、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性疾病及神经危重症等的诊治,对神经系统疑难病有独到见解。熟练掌握多种神经肌肉疾病诊治,能够独立开展肌肉活检结合多种特殊染色并进行肌病病理诊断,熟悉神经肌肉病基因检测,擅长各种神经肌肉疾病,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遗传代谢病及神经疑难病诊治。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发表在Lancet, JAMA Neurology, Neurology等国外著名医学期刊上。简介来源:好大夫在线肖飞大夫个人网站brainnews编辑部独家整理

一五一十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在国科大举行

9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周琪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孙昌璞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王颖,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副校长牛晓莉、董纪昌以及科学界、哲学界的六十余名嘉宾代表出席揭牌仪式。白春礼、张涛、李树深、高鸿钧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揭牌揭牌仪式由李树深院士主持。李树深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建设情况。中科院哲学所将以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致力于探讨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和当代科技前沿中的哲学问题,以及与科技发展密切关联的价值、文化和制度问题。在中国科学院建立哲学研究所,从哲学的高度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提升中国的科技原创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中国哲学界的新使命。组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白春礼院长在2019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委员会上首次提议的,此后经过反复讨论、咨询和修改,形成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筹建方案。按照现代新型研究所的治理模式,中科院哲学所设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所务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由李树深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量子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国科大哲学系胡志强教授担任。中科院哲学所下设5个研究中心,包括逻辑学与数学哲学中心、物质科学哲学中心、生命科学哲学中心、智能与认知科学哲学中心以及科学与价值研究中心。目前,中科院哲学所正在凝聚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相关力量,搭建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协作对话平台。白春礼发表讲话白春礼表示,在中科院建立哲学所,是中科院党组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做出的重要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也圆满完成。我们正积极对未来的发展布局进行谋划。在刚刚举行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求科技工作者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原创上下功夫,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白春礼强调,迄今为止的现代化进程表明,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来源于科学革命。要有别人卡不了脖子的关键技术,需要有独创的、敢为人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反思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白春礼简要论述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他说,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哲学是科学之源。哲学培养形成的对思想穷根究底的辩驳和拷问,对逻辑与理想的推崇和赞赏,为现代科学传统注入了最深层的精神内核。从科学发展的动力来看,哲学往往是革命性科学思想的助产士。科学研究不只是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做出计算,而且还需要一整套概念和思想的支撑。而科学概念和思想的变革,有赖于科学家完成思维上的自我超越,这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哲学上的争论,必然会在哲学思想中寻求灵感。哲学家通过对基本问题的持续关注而发展出的丰富的概念和瑰丽的思想,常常是科学家获得理论突破的灵感之源。从人类的知识系统来说,科学和哲学是紧密关联的。任何科学理论的内核,都带有某些哲学预设。科学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哲学观念上的变化,而哲学思想的变革也会为科学的洞见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面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正酝酿着巨大的突破的前景,白春礼说,当代科学中的物质之谜、宇宙之谜、生命之谜和意识之谜都直接关联着众多重大哲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澄清和解决,都需要科学与哲学联手推进。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与融合研究,是当今世界学术领域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白春礼指出,中国的科学发展要实现阶段性跨越,就必须紧扣科学前沿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拓和创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路径上跟踪国际上的工作。为此,科学家必须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中哲学的学习和哲学思维的训练非常重要。在中科院成立哲学所,正是为了聚焦于科技发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学问题,以及与哲学紧密相关的科技问题,从哲学角度助力科技创新,为中国科学的跨越式发展,乃至未来的科学革命,寻求更为坚实、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础。这对于提升科技原创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无疑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最后,白春礼对哲学所的建设提出四点希望。首先,要精准定位,密切围绕当代科学的前沿和基础问题开展研究。其次,要吸收人类科学与哲学的优秀成果,发挥中国传统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独特优势;第三,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借鉴国外同类研究机构的有益做法,参考科学院新建研究所的成功经验,尽早建设成为一个新型高水平研究机构;第四,开放合作,加强科学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加强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机构的联系。总之,当前在国际环境包括科研环境处在激烈变动的时候,需要沉下心来,凝神定力,抓源头、抓基础,建立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发挥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促进作用,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形成一个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的科研环境,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李树深主持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分别代表科学界、哲学界对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白春礼、张涛、李树深、高鸿钧四位院士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揭牌。蒲慕明院士发言王博副校长发言揭牌仪式现场揭牌仪式后,参会代表就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的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下午继续召开科学与哲学前沿问题研讨会,首先安排了四场学术报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孙昌璞院士做题为“波函数诠释及其哲学意义”的报告,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家睿研究员做题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哲学思考”的报告,中科院复杂系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研究员做题为“哲学的智能复兴——新时代、新文科、新哲学”的报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郝兆宽教授做题为“多样性与秩序——当代数学哲学的新范型”的报告。报告分别讨论了量子物理学、系统生物学、复杂性科学和数学中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表明科学前沿问题的解决需要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联手推进。与会代表对这些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提问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现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18级硕士生王润秋表示,报告人是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他们的报告是关于前沿科学的哲学思考。听了他们的报告,我觉得十分佩服,因为他们不仅是各自领域的科学家,还具有一定的哲学修养,这让我坚信,科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2018级硕士生郭晓雯说,自然科学界的哲学反思是不可或缺但目前又尚显不足的地方,今天下午的报告正是向我们呈现了这种科学家的哲学思考,是哲学与科学直接交流碰撞的契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金秋启航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豫让

脑科学日报:EBRAINS人类脑图谱;精神压力大,血管易堵塞

1,《Science》发表EBRAINS人类脑图谱来源:生物通由德国Katrin Amunts教授领导团队在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大脑图谱。该图谱以近250个结构不同的区域为特征,每个区域都基于10个人类大脑分析。超过24000个极薄的大脑切片被数字化,组装成3D,并由专家绘制。作为欧洲人脑项目之EBRAINS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图谱作为一个接口,以一种精确的空间方式连接关于大脑的不同信息。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人脑的结构不是均匀的,而是划分为清晰可辨的区域。它们在神经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地图显示,不同的大脑区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大小和位置上。因此,Julich-Brain将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形状显示为“概率图”。研究人员发现,与语言有关的Broca地区差异特别大。相比之下,初级视觉区域显得更加均匀。2,Immunity | 徐春亮等发现肠道菌群调控心理压力导致的血管炎症来源:BioArt7月30日,爱因斯坦医学院 Paul S. Frenette团队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gut microbiome regulates psychological stress-inced inflammation的文章。该研究表明,过度的精神压力会增加肠道通透性,进而导致肠道细菌分节丝状细菌(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SFB) 过度激活Th17 细胞,引起衰老中心粒细胞在血管内聚集并黏附到血管壁并结合红细胞形成细胞团,从而导致血管堵塞的发生。这项研究工作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对精神压力所介导的血管疾病的调节作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美国医学会杂志》:母亲抑郁会使后代抑郁的几率增加70%!来源:生物谷7月28日,来自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的一项新研究就显示,母亲怀孕期间抑郁会使子女在青春期和成年期患抑郁症的几率增加70%。这篇系统的评论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美国医学会杂志)上,这也是第一个研究母亲抑郁对12岁及以上儿童的影响。4,调节生命历程中的12种危险因素,可能延缓或预防40%的痴呆发生来源:柳叶刀TheLancet《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柳叶刀特邀重大报告:关于痴呆的预防、干预和照护”2020年报告。报告提供了关于预防痴呆最佳证据的最新分析,发现调节整个生命历程中的12种危险因素或能延缓或预防40%的痴呆病例发生。该报告呼吁每个国家以至每个人都应积极预防痴呆,并提出了一系列通过制定政策和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痴呆的建议。5,反刍思维的脑网络机制来源:中科院心理所反刍思维的脑网络机制反刍思维的严格定义是一种对负性情绪本身及其可能原因和后果的反复思考。反刍思维和抑郁症(重性抑郁障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已有研究发现,反刍思维可能与人脑的一个大尺度脑网络——默认网络有关。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严超赣研究组的研究者使用指导语,引导健康成人被试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中进入一段时间较长的、连续的反刍思维状态,随后计算被试默认网络及其各个子系统脑区在这一整段时间内的脑活动模式之间的相似性(皮尔逊相关系数),这种相似性一般被称为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最后比较了这种相似程度在两种条件下(反刍思维和分心)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在反刍思维状态下,默认网络各个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是显著下降的。此外,内侧颞叶子系统内部的功能连接也显著下降。研究启示,当核心子系统与负责过去的内侧颞叶子系统交互过度,而与负责现在的背内侧前额叶子系统交互欠缺,人们就陷入反刍思维之中了。因此,人们要更多地思考当下,而不是过去,这样有助于减少反刍思维。6,Neurology:多吃鱼真能保护大脑,免于空气污染带来的伤害吗?来源:细胞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logy上题为“Erythrocyte omega-3 index, ambient fine particle exposure and brain ag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每周能摄入1-2份以上的烤鱼或贝类,老年女性或能获得足够多的Ω-3脂肪酸来抵消空气污染对大脑的不良影响。7,饮用水中的锂与较低的自杀率有关来源:大话精神根据布莱顿和苏塞克斯医学院(BSMS)以及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公共饮用水中天然存在的锂可能具有抗自杀的效果。这项发表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整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发现公共饮用水中锂含量相对较高的地理区域的自杀率相应地较低。锂在药理学剂量中被广泛有效地用于治疗和预防躁狂/抑郁发作,稳定情绪和降低自杀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项生态学研究已经验证了这样一种假设,即饮用水中微量的天然锂可能对普通人群的自杀具有保护作用。8,PLoS ONE:COVID19疫情引发严重心理疾病来源:转化医学根据由来自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者们近日在《 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澳大利亚COVID-19爆发高峰期间,成年人中出现了包括抑郁和焦虑症状在内的较高的心理困扰率。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了5070名澳大利亚成年人对疫情的心理健康反应,该调查于3月27日至4月7日进行,现在被认为是澳大利亚COVID-19爆发的高峰。在线调查表向参与者询问了他们的恐惧,对COVID-19的行为反应,心理困扰,饮酒和体育锻炼。在接受调查的一周内,有20.3%至24.1%的人遭受严重或极重的抑郁,焦虑和压力,另有18%至22%的人有中度症状。前文阅读1,脑科学日报:首例儿童早衰症基因编辑猴模型;二甲双胍能改善认知2,脑科学日报:“DNA元件百科全书”第三阶段成果;瘦素和能量平衡

王有所成

eLife:中科院神经所孙衍刚组揭示阿片类物质镇痛的新机制

本文来源:中科院神经所官微2020年6月10日,《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外源性与内源性阿片物质作用于不同神经元群体介导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完成。该研究结合遗传学操控、药理学实验、光纤钙记录、行为学实验等技术手段,揭示了在炎症性疼痛中,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分别通过作用于表达在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中的mu型阿片受体(MOR)发挥镇痛作用。该研究为解析阿片系统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痛觉调控环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受,正常的疼痛感受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对于动物和人的生存十分重要,但机体的严重损伤或是慢性疾病所带来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是目前临床上的治疗难题之一,困扰着超过20%的全球人口。因此,找到合适且强力有效的镇痛方法十分必要。在众多的疼痛治疗方法之中,阿片类药物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应用于镇痛,并且成为临床上常用且最为有效的一类镇痛药物,但阿片药物的长期使用受限于许多严重的副作用。目前,阿片镇痛的神经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阿片药物的镇痛机制,对于研制副作用少的新型药物是十分必要的。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内广泛表达的mu型阿片受体(mu opioid receptor, MOR)发挥镇痛作用。为了解析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借助了一种“先敲除,后原位恢复MOR表达”的实验策略,特异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神经元中MOR在阿片类物质镇痛作用中的功能。研究发现,外源性阿片类物质(如吗啡)通过作用于谷氨酸能兴奋性神经元中的MOR产生镇痛作用;而机体内释放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则通过作用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中的MOR缓解慢性炎症性疼痛。研究人员进一步阐明了表达在外周、脊髓以及脊髓上水平中MOR在镇痛中的功能。在脊髓水平,表达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的MOR主要介导吗啡在急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但不参与内源性阿片镇痛。此外,脊髓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中的MOR在疼痛调控过程中具有相反的功能,激活脊髓兴奋性神经元中的MOR引起镇痛效果,而激活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中的MOR引起痛觉敏感。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脊髓上水平,表达在臂旁核中的MOR参与吗啡在炎症性疼痛中的镇痛作用。该研究表明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类物质通过不同靶点发挥镇痛作用。该研究结合研究组于2020年5月在线发表在《Neuroscience Bulletin》的研究,共同揭示了不同类型神经元中的MOR在阿片镇痛和阿片依赖中的作用,为深入阐明阿片的作用机制和改进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图注:阿片镇痛机制的模型图。该研究在孙衍刚研究员的指导下,主要由脑智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张欣妍和窦艳侬博士完成,研究组的袁雷、李清、朱艳景和王蒙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本项目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和中科院的资助。

残片

中科院学者涉嫌剽窃科研想法、数据造假,听一场报告就能发Cell?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戈分校(UCSD)的付向东教授(图1),举报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杨辉研究员(图2)剽窃他的科研想法、数据造假,抄袭其Nature封面文章发到Cell。图1. 当事人之一:付向东教授图2. 当事人之一:杨辉研究员事件详情及当事人反应网传的的举报信很长(图3)图3. 网传举报信由于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和术语,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2018年6月付向东教授应邀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报告了一项正在研究中的课题。会后,杨辉向付教授咨询了很多实验细节问题。然后杨辉剽窃付教授的科研想法和研究思路,并涉嫌挑选、伪造数据,并将成果抢先发表在顶级期刊《Cell》(图4)。图4. 杨辉发在Cell的论文付向东之所以认定杨辉剽窃,是因为其有证据证明,在付去神经所作报告之前,杨辉对此课题中的一些关键要素一无所知。杨辉虽然宣称自己的研究在付教授作报告之前就开始了,但是没能提供支持自己说法的证据,例如关键药品的订购信息。尽管成果被抢发,付向东教授的研究依然被另一份顶级期刊——《Nature》——接受(图5),并登上那一期的封面。图5. 付向东Nature封面论文事件在持续发酵中,中科研神经所的反应也很快,7月3日在其网站公布研究所官方声明,表示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图6)。图6. 中科院迅速回应同时公布了当事人杨辉的声明,表示将配合调查(图7)。图7. 杨辉声明网上甚至还有号称杨辉对付向东的回复,由于太长和太多专业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小编看了一下,基本就是全部否定付向东的所有指控,而且避重就轻,对关键问题只字不提,对无关紧要的事情大说特说——堪称公关文的典范 |(*′口`)双方当事人都是牛人,大牛和小牛付向东教授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大牛,世界顶级期刊Cell、Nature、Science发到手软。而杨辉作为80后明星教授,实力也不可小觑,先后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友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资助(图8)。图8. 杨辉科研经历网上众说纷纭网上对于此事的评价说法不一,有支持付向东教授的,认为剽窃科研想法和数据造假都是严重的学术不端,必须严惩。也有支持杨辉研究员的,认为科研想法并非专利、论文等,无法证明是某人所有;而且即使能证明某人最早想出,也不能阻止别人有类似的想法。既然中科院已表态调查,让我们拭目以待,小编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狼人杀

人类为什么这么聪明?大脑神经纤维总长度能绕地球四周半

人类的大脑为什么这么聪明?各国科学家们都在脑科学方面积极探索,发现大脑的精妙结构和活动方式,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在透视大脑工作原理的背后,去人为设计一个更完美的大脑,或许就成为了科学家们下一个需要攻克的问题。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以下内容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爱克演讲实录:首先,从寒武纪讲起。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五亿七千万年前至五亿五百万年之前发生的生命大爆发事件,请注意,这不叫大爆炸,叫大爆发。那时候产生了现代生命的很多祖先。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在想生命系统和脑系统是怎么演化到今天的。大脑——历史演化的结果很多人都问,我们人类大脑为什么这么聪明?其实大脑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大脑是经过浩瀚的历史长河,通过选择和演化而产生的。所以,我们认识大脑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历史,因为大脑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大脑就是进化历史留下的记忆。看看我们的大脑,容量是一千四百立方厘米,但是黑猩猩脑容量是四百立方厘米,显然这个进化是非常有成就的。人类为什么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靠的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智慧,集智慧之大成。所以对于大脑来讲,我们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要懂得大脑是怎么工作的。人类大脑有100亿个神经元、1000亿个神经元胶质细胞,加在一起是银河系的十倍。神经元彼此之间要建立关联,要形成突触,这是十兆级的。而且,人类大脑的神经纤维总长度是18万公里,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毛主席有一句话叫做“坐地日行八万里,寻天遥看一千河”,就是绕地球一周是四万公里。我们人类大脑的神经纤维可以绕地球四周半!所以我们在探讨大脑奥秘的时候,要回答这个问题——脑和智力的关系。这是由来已久的、经典的科学问题。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之前,我们对脑的探索往往是基于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数据,而不能用大数据集合来研究大脑,现在人们开始这样做了。当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曾经谈到什么是生命。他认为生命是密码的、非周期的大晶体、是负熵等等,使我们对生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智力是什么?瑞士的一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力就是你在适应,不断地适应发展过程。”所以他的回答是,“智力就是你不知道怎么办时而用到的东西。”大家想想,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用了什么呢?要用学习、要用记忆、要用知识,这些都是智力所包含的内容。脑科学领域的几座高山在探讨人类大脑的过程当中,有几位大师我一定要提到。一位是西班牙科学家卡哈尔,他证明大脑的神经元是各自独立的,是彼此不融合在一起的。这个观点很重要。再一位科学家是谢灵顿,他认为“两个神经元之间有狭缝”。这个狭缝是纳米级的,它要通过一些化学信号进行交流,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概念。我们大脑不是花岗岩,之所以不是,就是因为突触之间相互联系。科学家赫布提到,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有可塑性,神经元通过学习和工作会建立关联,而关联的效率提高由神经元的工作情况决定。所以有的神经元可以退化,是因为没有联系了,有的需要加强,这就是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基石,由此构成了神经细胞集群,掌控了大脑的很多功能。还有位科学家叫克里克,他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是一位大智慧的科学家。他在研究生命本质之后,觉得自己应该探讨最难的问题——意识,他是研究意识的先行者。他们都是外国人,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言必称希腊”,我们中国也有高山。一位是原来上海生理所的所长冯德培,他是早期发现突触传递可塑性的一位科学家,是最早的观察者。再一位是张香桐,他们两位是1907年同年生,是他发现了树突棘计算功能,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观察到树突棘重要性的人。我们谈脑,一定要谈到达尔文。达尔文说,自然界和生命系统是如此的相似,相似性比不同要重要的多,所以他说“演化和选择创造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我们怎么认识大脑?就要从演化和选择的角度,看到生命和大脑的多样性。脑功能联结图谱战略性先导专项大脑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绝密文本,怎么探索呢?中科院在2012年启动了一个战略性先导专项,叫做脑功能联结图谱,我是这个专项的首席科学家。这个项目有多大?它包容了中科院的十四个研究所,从自动化所、神经所、生物物理所、中科大、微系统所等等十四个研究所的六十个课题组,六十位PI(研究员担任课题组长),到2017年就该结题了。为什么要研究脑功能联结图谱?因为脑功能有各个层次。首先有微观层次,比如说纳米级的、毫米级的;还有介观层次,神经环路结构层次;有宏观层次,几十个毫米的层次。所以脑功能在各个层面都有表现,我们要从多层次来研究脑的神经环路、神经网络、神经联结图谱,研究它们是怎么相应地完成脑工作的。举几个例子,是这个大项目中几个精彩的脑科学研究的故事。第一个例子:上文提到,我们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数是一百亿,这个数字从人类出生开始基本就是这样子,但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完成,这个完成要经过一次剪接过程。最开始突触茂密地生长,经过一段时间进入了剪接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脑内两个树突棘竞争资源的过程。胜利者发育,失败者退化。这个过程很重要,也非常严酷,它发生在微观尺度上,所以可以说进化、竞争、胜者独享的过程在各个时段都会发生。第二个例子:竞争不只发生在微观尺度上,还发生在整体动物水平上。如果把两个小鼠放在管道里面,管道很窄,两个小老鼠相向而行,最后它们一定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小鼠一定会把另外一个顶出去,这就是胜利者。胜利者就可以享有更多的资源,甚至它可以在笼子里把别的小鼠的胡子给拔掉,因为它是胜利者。这是在小鼠动物界当中形成的一个社会。上图中有一个胜利者,还有失败者俯首帖耳的样子。在动物王国里是分等级的,这就是大脑内的神经系统工作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胜利者还有“胜利者效应”。它觉得自己是胜利者,大脑中从丘脑到前额叶形成的联结效率会变得非常之强大,所以它在任何竞争场合都能获得胜利,并把这种胜利再贯彻于其他的学习范式当中。我自己想,这或许就是塑造“小鼠性格”的基本神经机制。我在2001年和我的合作者曾经研究过果蝇的抉择,就是用颜色和形状相对矛盾的情况,做出了一个果蝇“赢者通吃”的非线性抉择范式。2006年,美国人用猴子在两种苹果汁当中做选择,完成了一样的抉择曲线。就是说这种“赢者通吃”是普遍规律。再说记忆,大脑的可塑性决定记忆。哲学家说:“你不可能第二次跳入同一条河流中”。怎么研究记忆呢?神经所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可以用恐惧记忆去研究学习之后神经元发生的变化。发现有的突触联结增加了,有的减少了,这就是记忆的痕迹。现在大家都关注老年痴呆,所以记忆的机制是很重要的。了解记忆最初是怎么存储的,才有助于我们解决老年痴呆的问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个记忆的痕迹。而且每个人一生的记忆有很多,最后形成了你的大脑跟别人的大脑是不同的,工作记忆也需要类似的脑区参与。人类的大脑不仅有可塑性,还能够保存记忆,而且学习记忆本身会构成人类个性和社会性的神经基础。为什么人和人彼此不同?就因为我们个人的历史经验、社会教育等都有不同。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大概是两岁的时候就知道“我是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小孩两岁的时候看镜子知道是自己。我们神经所老师的实验证明,猴子也可以被训练认识镜子里的自己,这就是记忆学习构造了我们的大脑。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人类是可以通过化学信号来帮助识别性别特征的。七个小人走路,中间这个不伦不类;右边是男性走路的姿势;左边是女性走路的姿势。问你中间这个走路是男的还是女的,你的回答决定了你的性取向。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让你闻一种气味,这种气味是一种化学信号,叫雄甾二烯酮,女性就认为这是男性在走路;如果让你闻雌甾四烯,你就会认为这是男性在走路。这个判断本身是很有趣的工作,证明人类这样一个高等灵长类动物,也要借助化学进行性别的识别,这证明了大自然进化是多么的相似。探索大脑的基本原理脑科学当中有很多研究。在中科院神经所有研究线虫的、斑马鱼的、小鼠的、大鼠的,有研究非人灵长类的、各种猴子的,最后还有研究人的。有人问为什么研究这些动物的各种不同?就是因为每个动物在历史的演化当中,都有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都是一个历史的横断面。所以我们研究一种机制的时候,也会切入到某一个模式动物上去,你会发现它们的基本原理、原则是类似的或者一样的。所以我们神经科学家应该从这些原理当中,给人工智能或类脑智能的研究者提供启迪,说明人类大脑中什么原理是很有用的,你们可以用来发展类脑智能或者人工智能。比如坐大飞机。飞机非常豪迈地飞向蓝天,但是早期人们并不知道怎么飞,就做一个“鸟”来飞。其实,关键是在于了解飞行的原理——空气动力学。我们现在研究人脑,研究各种动物脑,我个人觉得关键是要提出它的工作原理。说得更远一点,现在我们进入智能社会,智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庄子以前说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现在我们可以说,“天地人脑,万物互联。”所以我把牛顿放在图的旁边,从万有引力联想到今天的万物互联,这是很重要的。有一本书叫《脑中的幽灵》,讲了脑中有很多奥秘。比如,有位失明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学过钢琴,听了乐曲以后可以弹很好的钢琴,左手弹一首曲,右手弹另一首曲,嘴巴可以唱着。一个年轻人可以准确地说出今天每时每刻的时间,精确到秒。这说明大脑的很多奥秘,我们目前一无所知,我们还知之甚少。于是我就想,我们如何认知大脑?这张画的标题叫“天才的缺陷”。左手是位五岁的小女孩画的马,她有自闭症,很孤独;中间是谁画的?达芬奇画的;右手是一个同龄的小女孩画的。画马的这位天才小女孩五岁就夭折了,语言表达也不行,最后夭折了。我把徐悲鸿的画也摆在这儿,大家看,徐悲鸿也不过如此呀。这位五岁小孩的天才大脑是怎么构造的?于是我就想提这么一个问题,对脑科学家、对物理学家都提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构造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盗用所有的天才特征,来构造一个更加完美的大脑。最后我想说要“敢为天下先”。毛主席说过,“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谢谢大家。“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