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建生命科学领域三大研究平台之政

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建生命科学领域三大研究平台

新华社上海7月17日电(记者龚雯、王琳琳)17日,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张江药物实验室、G60脑智科创基地、传染病免疫诊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揭牌。同日,上海市松江区政府与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奉贤区政府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签署传染病免疫诊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协议。据了解,张江药物实验室以“出原创新药”和“出引领技术”为目标,瞄准领域前沿,部署实施疾病机制研究及原创新药研发重大项目,致力于研发人民群众吃得起、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原创新药。G60脑智科创基地将以克隆猴技术为基础,推动重大脑疾病模型研发和产业化,服务“健康中国2030”国家重大需求,解决脑重大疾病诊断、干预和治疗的关键技术。传染病免疫诊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着眼于打通从原创发现到创新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制路径,研制抗感染抗体和新型疫苗,提升我国传染病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完)

空镜子

致敬生化所与细胞所的奠基者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含前身)历经初创、分设、更名、撤销和整合,近70年的建设改革发展之路,始终秉持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研究所精神。饮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前辈们为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及其前身生化所、细胞所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时值6月9日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谨以此篇“历史档案”致敬生化所、细胞所的两位奠基者,研究所70年间传承的精神血脉必将为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这支新时代的科研国家队注入灵魂、赋予新生。1950年政务院首批通过成立国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1958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分所后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00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依托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20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王应睐王应睐(1907.11.13-2001.5.5),福建金门人,著名生物化学家,我国现代生物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王应睐先生于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研究教授。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9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科学院院长(1978年—1984年)。1984年起任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生化学会三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主编,美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名誉会员,比、匈、捷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应睐先生在办公室王应睐先生先后对营养、维生素、血红蛋白、酶、物质代谢以及酶与核酸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在急国家所急的应用研究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王应睐于1955年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1986年12月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88年12月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视察(王应睐先生为左三)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访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王应睐先生为左一) 1958年奉命筹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后,王应睐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研究所及全国更大范围内的科研工作,引进和培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人才,将生化所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并颇具国际声誉的生物化学研究机构,总体推进了中国的生物化学研究。代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成就的两项重大成果—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皆以生化所为主力完成。王应睐先生为培植这两项成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图左:1982年“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图中:1988年第20届迈阿密生物技术冬季讨论会授予王应睐“特殊成就奖”图右:1987年“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朱洗朱洗(1900-1962),浙江临海人。中国杰出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朱洗先生于1925年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1931年毕业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法大学教授。1945年兼任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1950年聘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生物学)委员。曾于1956年度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1954年起被选为上海市一、二、三、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朱洗先生(左二)在分析和讲解蟾蜍人工单性繁殖研究的试验记录从1950年到1962年,朱洗先生长期从事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他创建了激素诱发蟾蜍和黑斑蛙卵巢体外排卵与成熟的实验体系;发现了低温休眠是中华大蟾蜍卵球成熟的决定因素和输卵管分泌物是蟾蜍卵球受精的决定物质,提出两栖类受精“三元论”;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证明卵球具有整套发育成个体的物质基础以及人工单性生殖的子代能传种接代;阐明了两栖类和鲤科鱼类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唯有适当成熟时期卵球受精后才能正常发育,共发表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60余篇,著作20余卷,共450多万字,有专著《生物的进化》,科普著作《现代生物学丛书》等。1958年国家主席朱德参观朱洗先生实验室,朱洗先生介绍家蚕混精杂交子代遗传变异所产生的不同形状以及颜色蚕茧的变化(如右上图),展示驯化的蓖麻蚕(右下图)的研究成果。朱洗先生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秉持科学救国的信念,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科学事业,充分施展学识才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他毕业追求的事业理想1959年朱洗从理论上总结了两栖类和鱼类关于卵球成熟与受精的系统研究。图示卵球发育阶段、成熟程度、细胞学上的指示和反应,指明只有在适当时候受精,胚胎才能正常发育。“家鱼人工生殖的研究” 1977年荣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来源: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独角兽

果谷生物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度研发“个性化营养”

为了推动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孕、老及其他年龄段中国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的个性化需求,2020年8月,上海果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发出一款适合大众群体的灵芝活性幼芽体-灵芝胚芽。2020年8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果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中西方保健食品营养需求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国际研讨会,各位专家教授从氨基酸需求、微量元素研究、脂肪酸需求、铁代谢、中国群体营养状况、华人配方的依据、精准营养、基因差异与维生素D代谢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全方位围灵芝食品营养的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研究报告。在本次国际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表示,人类有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生活背景,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所有的不同造就了独特的文化、民族、国家,也造成了个体的不同需求,尤其是不同的营养需求。本次研讨会,聚焦在研究灵芝各方面的营养价值,不仅具有科学研讨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李林认为,在后基因组时代,探讨基因的功能和营养等环境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互作用,是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的一个核心的目标。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不但在美国,事实上在世界很多国家都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精准医疗的推进,精准营养或者叫精准健康、个体化营养,也受到了营养科学家的关注。实现个体化营养,是果谷生物和科研营养学界的一个共同目标,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更有效的预防由于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个性化营养是最科学合理的营养模式。李林表示,中科院是国家领先的科研团队,有非常强大的基础研究的优势。果谷生物在国内营养产品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方面有非常多的优势,也有着研发个性化营养的共识。此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了双方的战略远见。希望两家联合以后,有更多新的发现、新的成果、新的产品,不仅让中国群体受益,更可以覆盖中老年等人群,最终实现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果谷生物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刘阳,在本次国际研讨会上做了主题为“华人配方的科学原理”的主旨演讲,并强调:果谷生物一直专注于中国人群的营养研究,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产学研合作单位,秉承中国传统中医药与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理念,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酶工程技术研发灵芝类健康产品,立足生命之本,探索健康之源,致力于打造中国灵芝产业第一品牌。刘阳表示,灵芝胚芽的基因测序选择野生赤芝活性菌种,灵芝胚芽除了含有核心成分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外,还有1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10多种微量元素、甾醇类、生物碱等。在灵芝活性菌生长过程中,通过现代生物代谢调控技术培育成水溶性灵芝产品,使释放的活性成分小分子化,易人体吸收。此次国际研讨会的举办充分肯定了围绕“华人配方”的科学论证而开展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肯定了基于中国人群的基因背景、生活环境、营养状况等因素来研发适合华人的灵芝产品,将是引导中国人群实践精确营养的重要途径。未来,果谷生物将与中国科学院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会进一步充实“华人配方”,做到“精确营养”,给更多的群体“智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更为科学与精确的营养产品,推动中国营养食品产业甚至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来源:冀中新闻网

去而上仙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细胞研究所考研简章复试分数真题答案考研经验

研究所介绍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成立于2000年5月,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而成。现任所长为刘小龙研究员。生化与细胞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和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奋斗,研究所(它的前身)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研究所定位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PI制的基础上,针对当今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主要前沿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了三大研究集群,涵盖五大前沿领域。形成了以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上海(筹)为支撑的三大研究集群,涵盖基因调控、RNA、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科学,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与干细胞生物学,癌症和其它重大疾病机理五大前沿领域。十三五期间,研究所将围绕“表观遗传调控与功能”、“细胞谱系建立与细胞命运调控”、“重大疾病机理及相关转化应用”等三个重大科学问题,并在“RNA代谢与功能调控”、“跨膜动态生物过程”、“精子发生与成熟调控”、“干细胞再生医学基础”、“分子细胞科学前沿技术方法”等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生化与细胞所现已获批成立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共有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和1个上海市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除67个独立研究组外,研究所还建设有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细胞库/干细胞技术平台、斑马鱼技术平台、果蝇资源与技术平台等7个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生化与细胞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有10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其中一线研究及技术支撑人员近500人,在学研究生与博士后近700人。随着院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和顺利推进,研究所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科技人才的竞争,广纳英才,走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兴所”之路。初步建成一支以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队伍。67名研究组长中,现有两院院士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上海生科院特别资助人才4人;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组长4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13人。生化与细胞所目前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4个学位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生化与细胞所历来重视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马普客座实验室,与亚太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A-IMBN)签署Professorship合作协议并共建联合实验室,与7位海外华裔专家共建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建立以6位海外华裔专家和7位所内专家为核心的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致力于整合性癌症生物学研究的探索。从初期“派出、来访”等交流形式,逐渐转向实体的科研合作,日益频繁的对外合作交往,提高了研究所学术交流的层次,不仅开阔了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也提升了生化与细胞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声望。研究所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的挂靠单位,并主办Cell Research(2016年影响因子为14.812)、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等英文学术期刊和《生命的化学》、《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等中文期刊。具有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生化与细胞所,正以严谨求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指引下,求索创新,勇于攀登。为学术的长期繁荣、科学的昌明和人类的未来而努力奋斗!【2021考研】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报考人数统计(请准备2021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认真填写,10月份考研报名的时候,统计结果可以作为报考的参考信息)私聊学姐获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导师队伍: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导师队伍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录取平均分逐年上涨,2018年录取平均分337分,到2019年录取平均分高达353分。每年最高分400分左右,最低录取分跟复试线比较接近,过复试线完全有机会逆袭录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复试和录取分数线猛涨,看一看热门研究所、热门专业的发展历程,考研大数据分析,考研成功上岸必看!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所详细招生信息和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私聊我们

然后图南

汤臣倍健: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共建营养与抗衰老研究中心

e公司讯,汤臣倍健(300146)10月17日晚公告,为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加大产学研合作步伐,10月17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署《共建营养与抗衰老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在科学研究和产学研领域的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汤臣倍健-营养与抗衰老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营养与抗衰老领域的相关技术项目合作。

二十秒

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记者詹媛)蝗虫为什么会聚群成灾?新冠病毒究竟长什么模样?人的器官怎么衰老?1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入选,这些成果解答了这些生命科学的难题。据了解,本年度的获奖项目中,非院士主导项目所占比例较往年大,联合体认为这体现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后备力量强大。更为显著的是,本次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和“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对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重大意义。“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和“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聚焦国计民生和全民健康等热点问题。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每年公布评选结果后,会邀请入选项目专家编写和出版科普书籍,并举办报告会,向公众揭示生命科学的新奥秘,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极大提高了生命科学的社会影响力。●链接: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不分先后)1.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鉴定到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分子4-乙烯基苯甲醚(4VA)。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还被认为是昆虫学和化学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2.解析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发现两个临床候选药物上海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抗新冠联合攻关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主蛋白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这也是世界上首个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并发现了依布硒和双硫仑等老药或临床药物是靶向主蛋白酶的抗病毒小分子,且二者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II期试验,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3.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科学研究衰老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及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合作,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重要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揭示了老年个体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器官衰老机制的理解,为建立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4.构建新冠肺炎动物模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动物模型是科研攻关五大主攻方向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武桂珍、谭文杰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团队合作,通过比较医学分析,培育了病毒受体高度人源化的动物。在国际上第一个构建了动物模型。应用动物模型,阐明了系列疾病机理,筛选到了系列有效药物,完成了国家部署的80%以上疫苗评价,模型研制方法和标准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供国际研究使用。5.人脑的动态发育蓝图脑是人类智能活动的物质载体,研究发育过程中脑结构功能的建立,将揭示智能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同时为相关医学应用提供理论线索与技术方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吴倩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展开合作,揭示了多个脑区发育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基因,详细绘制了人脑的动态发育蓝图,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坚实基础。6.锻炼、冥想等增强免疫力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暗示,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等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通力合作,在小鼠模型里发现,脾脏如果丧失神经支配,疫苗接种后机体就不能正常产生抗体。进一步实验表明,这是因为大脑内被称为中央杏仁核和室旁核的区域有一类CRH神经元与脾神经相连。他们的发现,首次建立了大脑活动可以增进抗体产生的一条神经通路,指出了将来利用锻炼、冥想等行为增强疫苗效果、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可能。7.发现胆固醇合成机制及降脂新药靶点合成胆固醇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上调合成,饥饿时则抑制,其中的机制长期以来却不清楚。武汉大学宋保亮实验室在胆固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不仅揭示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还证明肝脏中的USP20蛋白可以作为新的降脂药物研发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将惠及全民健康。8.绿色、高产、高效育种新策略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团队在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同调控机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他们找到了一条既能保证高产又能降低氮肥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育种新策略,为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绿色高产高效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的“金钥匙”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抗源稀缺,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研究团队历时20年,从小麦近缘属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阐明其功能、抗病机理和水平转移进化机制。目前团队选育的多个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已进入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并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金钥匙”。10.使CAR-T细胞更好抗肿瘤CAR-T细胞治疗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面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细胞持续性低等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北京大学医学部黄超兰研究组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惠恩夫研究组合作,使得CAR-T细胞持续性更好,抗肿瘤功能更强,并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没阶

牵手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华为云寻AI场景落地

9月1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驱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华为人工智能主题论坛上,华为正式对外宣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署生物信息大数据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生物信息业务向AI、大数据转型展开合作。合作内容显示,双方未来合作会重点将聚焦在生物信息大数据领域,结合双方优势,致力于实现生物医学跟人工智能、云计算高效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生物信息业务向大数据和AI转型及快速发展。据悉,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长期聚焦于密集型生物数据的全新计算工具及算法的开发,同时借助多层次、高通量的生物大数据研究分析人类的衰老、进化以及疾病等复杂生物学问题,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对于此次合作,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李亦学在现场表示:“生命科学和医学已经步入依靠大数据驱动的颠覆性变革时代,海量的数据将是生物科学的‘DNA’,云服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生物信息业务转型变革的重中之重。通过与华为云合作,上海生科院有望打造出支撑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新范式的科学技术综合体,让生物信息领域进一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时代。“华为云EI服务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也在现场表示,AI将成为一种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基本生产力,正在深刻变革整个人类社会;基于“行业+AI”的思路,华为云EI(企业智能)为行业智能化升级而生,能为包括生物信息在内的各个领域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落地应用,从而驱动行业的流程再造和价值升级。据记者了解,华为云是华为内部面向云计算市场成立的部门,Cloud BU去年正式独立并迁移至华为集团下,成为“一层组织”。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在19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华为分论坛上表示,在未来人工智能浪潮中,华为公司将围绕“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三方面深入探索,建立普惠AI。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过去几年里,华为清晰地发现了两点变化:第一,现在的大企业未来一定会向混合云的架构迁移,这标志着Cloud 2.0时代的到来;第二,随着人工智能、视频、图像处理的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也进入了Cloud 2.0时代,也就是说,必须用专用的硬件来处理海量的数据。”郑叶来在现场说。在大会开幕的第一天,郑叶来在主题演中讲提到人工智能的挑战有三点,第一,价格贵。因为人工智能的训练过程成本,如人脸识别、交通综合治理、自动驾驶,模型的训练成本非常高昂;第二,使用难。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开发框架,无法适配从训练到推理,从公有云到私有云、边缘、终端的多种应用场景,导致开发、调优、部署的工作量巨大;第三,获取难。GPU供货周期长,限量供应。当行业对算力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郑叶来强调,“易获取、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是AI产业发展的关键”,表示“希望人工智能是一个高而不贵的技术”,也希望华为在这些方面可以努力。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郑叶来表示,公有云市场的成功是华为面向未来战略的基石,一旦目标确定,就不会再犹豫。他认为,AI技术是通用无差别的,智能世界的各个行业要实现真正的智能,需要把AI技术与行业做有机结合,在数字世界中把各个场景下的智能体打造出来。截至目前,华为云已上线16大类超过120款云服务,60+解决方案,涉足工业、互联网、家庭、交通等行业。对于此次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有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合作计算存储系统的建设将达到EB级别,也就是百亿亿字节。“在过去,我国没有管理统一、有规模、有权威、有技术的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上述内部人士称,双方合作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面向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研发以及临床医学研究与应用的“科学技术综合体”,以满足社会大众对科学研究数据与科技资源信息的不断增长需求并推动生物医药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

撒鱼

揭示新奥秘 提供新思路 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蝗虫为什么会聚群成灾?新冠病毒究竟长什么模样?人的器官怎么衰老?1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入选,这些成果解答了这些生命科学的难题。据了解,本年度的获奖项目中,非院士主导项目所占比例较往年大,联合体认为这体现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后备力量强大。更为显著的是,本次入选项目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和“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对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重大意义。“小麦抗赤霉基因Fhb7的克隆、机理解析及育种利用”和“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聚焦国计民生和全民健康等热点问题。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每年公布评选结果后,会邀请入选项目专家编写和出版科普书籍,并举办报告会,向公众揭示生命科学的新奥秘,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极大提高了生命科学的社会影响力。●链接: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不分先后)1.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鉴定到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分子4-乙烯基苯甲醚(4VA)。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聚成灾的奥秘,还被认为是昆虫学和化学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世界蝗灾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2.解析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发现两个临床候选药物上海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抗新冠联合攻关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主蛋白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这也是世界上首个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并发现了依布硒和双硫仑等老药或临床药物是靶向主蛋白酶的抗病毒小分子,且二者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II期试验,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3.器官衰老的机制及调控科学研究衰老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及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合作,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重要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调控靶标;揭示了老年个体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器官衰老机制的理解,为建立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4.构建新冠肺炎动物模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动物模型是科研攻关五大主攻方向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武桂珍、谭文杰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团队合作,通过比较医学分析,培育了病毒受体高度人源化的动物。在国际上第一个构建了动物模型。应用动物模型,阐明了系列疾病机理,筛选到了系列有效药物,完成了国家部署的80%以上疫苗评价,模型研制方法和标准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供国际研究使用。5.人脑的动态发育蓝图脑是人类智能活动的物质载体,研究发育过程中脑结构功能的建立,将揭示智能形成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同时为相关医学应用提供理论线索与技术方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吴倩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展开合作,揭示了多个脑区发育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基因,详细绘制了人脑的动态发育蓝图,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坚实基础。6.锻炼、冥想等增强免疫力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暗示,从冥想到体育锻炼等行为可能增强免疫力。然而,大脑活动是否可以直接控制发生在脾脏等淋巴器官内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并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据支持。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通力合作,在小鼠模型里发现,脾脏如果丧失神经支配,疫苗接种后机体就不能正常产生抗体。进一步实验表明,这是因为大脑内被称为中央杏仁核和室旁核的区域有一类CRH神经元与脾神经相连。他们的发现,首次建立了大脑活动可以增进抗体产生的一条神经通路,指出了将来利用锻炼、冥想等行为增强疫苗效果、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可能。7.发现胆固醇合成机制及降脂新药靶点合成胆固醇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上调合成,饥饿时则抑制,其中的机制长期以来却不清楚。武汉大学宋保亮实验室在胆固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不仅揭示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还证明肝脏中的USP20蛋白可以作为新的降脂药物研发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将惠及全民健康。8.绿色、高产、高效育种新策略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团队在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同调控机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他们找到了一条既能保证高产又能降低氮肥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的育种新策略,为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绿色高产高效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的“金钥匙”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抗源稀缺,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研究团队历时20年,从小麦近缘属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阐明其功能、抗病机理和水平转移进化机制。目前团队选育的多个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已进入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并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金钥匙”。10.使CAR-T细胞更好抗肿瘤CAR-T细胞治疗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面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细胞持续性低等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组、北京大学医学部黄超兰研究组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惠恩夫研究组合作,使得CAR-T细胞持续性更好,抗肿瘤功能更强,并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降低。【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合气于漠

刚刚,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官宣”,上海5人入选

新民晚报讯(记者 董纯蕾 张炯强 易蓉 郜阳)中国科学院今天上午发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其中,5位新增中科院院士来自上海(即人事关系在沪)。此次上海新增的5位中科院院士分别是:化学部的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45岁)、马大为(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55岁)、施剑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55岁),生命科学和医学部的马兰(女,复旦大学教授,60岁),技术科学部的朱美芳(女,东华大学教授,53岁)。至此,中国科学院在沪院士现有102位,其中8位为女性。从学科分布来看,生命科学和医学部的在沪院士人数依然最多,共34人,占在沪院士总数的33.33%。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中科院在沪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3.97岁,其中最年轻的是此次当选的樊春海(1974年生,2019年当选,化学部,上海交通大学),最年长的是沈善炯(1917年生,1980年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70后的樊春海,也是目前在沪两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新院士简介】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 来源/上海交大官网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01-2003年在圣芭芭拉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2016年任科技部纳米973首席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兼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已在Nature,Nature和Science子刊等SCI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3万余次,近六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部分成果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和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 来源/2019未来论坛马大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马大为研究方向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结构-活性关系研究;针对特殊靶点如G-蛋白偶连受体,蛋白激酶,蛋白水解酶和细胞凋亡过程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和其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曾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美国化学会Arthur C. Cope 学者奖、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 来源/ 硅酸盐所官网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9年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信息功能陶瓷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和国家重点纳米专项“半封闭空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的关键纳米技术” 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承担并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材料高技术和科学院创新方向性等多项国家与地方科研项目。曾从事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评价透明陶瓷等研究,现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介孔材料与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的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介孔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多功能化、药物输运和纳米诊疗剂等方面的研究(1989至今)。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2008,2014)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一项。 获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5)、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马兰 采访对象供图马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195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1984年12月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12月获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博士学位,1991年-1995年先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拜耳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12月起担任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至今。马兰长期从事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研究。发现成瘾性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新途径和β-抑制蛋白的核信使功能;揭示成瘾渴求强化和药物成瘾的跨代遗传现象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系统阐述阿片受体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发现GRK作用的新模式及其调控记忆的机制;提出记忆提取-消退的受体偏向性信号通路假说和消除成瘾相关记忆的新策略。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选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 东华大学供图朱美芳,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纤维学会执行理事。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30余项。她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难题,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

大工匠

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张江药物实验室等平台

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相关研究平台签约和揭牌仪式17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共同为张江药物实验室、G60脑智科创基地、传染病免疫诊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揭牌,并见证了松江区政府与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奉贤区政府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签署传染病免疫诊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协议。白春礼在讲话时指出,生命健康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最重要方向之一。中科院在上海地区集聚了一批生命科学、药学、化学等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院所,拥有一支面向国际前沿的优秀科学家队伍,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产出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三家研究平台的成立和相关合作协议的签署,是院市共建上海科创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举措。中科院将继续发挥“国家队”的骨干引领作用,全力支持各共建机构与平台的建设。下一步,要深化对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的认识,努力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要引进和培养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高地。要积极探索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更好地让科技成果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应勇在讲话时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生命科学是世界重要前沿科学领域,三家研究平台的揭牌成立,将进一步充实上海生命科学高端创新力量,也有利于上海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希望三家研究平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向世界一流研究平台迈进。要树立全球视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网络。要提升创新策源力,努力取得更多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符合创新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组织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海将继续大力支持研究平台的建设发展。张江药物实验室以“出原创新药”和“出引领技术”为目标,瞄准领域前沿,部署实施疾病机制研究及原创新药研发重大项目,致力于研发人民群众吃得起、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原创新药。G60脑智科创基地将以克隆猴技术为基础,推动重大脑疾病模型研发和产业化,服务“健康中国2030”国家重大需求,解决脑重大疾病诊断、干预和治疗的关键技术。传染病免疫诊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着眼于打通从原创发现到创新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制路径,研制抗感染抗体和新型疫苗,提升我国传染病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