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马晓燠:志在科研 驭“光”而行大东

马晓燠:志在科研 驭“光”而行

光子最早是由爱因斯坦通过光电效应发现的,它是光线中携带能量的最小粒子,自然界的每一束光都是由大量的光子构成的。现代物理中的两大基石——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都与光子特性紧密相关,所以光子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光子探测也是现代量子学、医学、生物学、化学和核物理等学科的基础探测手段,因此研究高速、高效的光子探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也是目前国际上科研及产业化的热点领域。重庆连芯光电技术研究院院长马晓燠一直专注于单光子测量、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些年,随着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马晓燠看到了该领域的广阔市场,于2018年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成立了重庆连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围绕中国科学院提出的“三个面向”深入开展了阵列型单光子探测器的研究,力求推动我国弱光探测领域进行科技革新,带动光、机、电等上游产业的发展,以提高我国国防、天文、医学及生物等领域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寄志科研,勤奋为翼马晓燠的成长之路听起来没什么特殊的。他的父母都是老师,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为他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让他自小就对科学很感兴趣,成为了一个地道的科幻迷。他从高中开始一直订阅《科幻世界》,每次仰望星空,他都会沉浸在对宇宙的无限想象之中。与中国大多数学子一样,马晓燠也是经过3年的紧张备考,挤过高考这一“独木桥”,然后进入大学学习的。然而,正如大多数人的青春都会有遗憾一样,由于高考失利,他错失了自己最想去的大学,也错失了自己最想学的计算机专业,进入了第二志愿的电子科技大学学习光电专业。“高考没有发挥好,那时肯定是不好受的,心情也不好。我的一个高中老师跟我说:‘环境虽然重要,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有怎样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看你自己的努力。’之后,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中。”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之后,马晓燠学习十分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对光电学的兴趣也日渐浓厚起来,大三时,他进入课题组从事一些量子保密通信的科研工作并发表了一篇文章。大学毕业时,他的毕业设计发表在《光学学报》上。之后,因为成绩优异,他被顺利保送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进行研究生学习。博士期间,马晓燠主要围绕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展开了研究。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动态更换(数千次每秒)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眼镜来校正由于大气快速变化引起的望远镜成像模糊问题,从而获取更弱或更远天体的清晰成像,帮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因为出色的研究表现,博士毕业前一年,马晓燠留所开展研究工作一直到如今。“当时,研究室的领导也找我谈话了。因为我博士期间也参与到了一些国家比较重要的项目中,所以所里希望我能留下来。另外,一些课题想要深入地参与进去,必须要是所里的职工身份。我也考虑了一下,我是非常喜欢科研的,我肯定是要走这条道路的,想了想那就留下来嘛。”马晓燠说。马晓燠进行量子传输设备调试在平时的工作中,马晓燠勤奋、努力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至今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8篇(SCI收录10篇,EI收录13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项(已授权28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5项)。在2012年和2017年,他分别被破格评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并在2018年成为当时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员。2019年7月,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马晓燠带领团队取得了第一名并晋级全国总决赛。团队面对美国禁运,掌握了基于自主改良硅基APD单光子阵列芯片从材料微结构控制、芯片设计、流片工艺、子系统仿真设计、加工装调到产品测试等环节的多项关键技术。这打破了国际相关厂商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与价格垄断,并大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我国弱光电探测及下游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不懈,打破封锁地基大口径望远镜是现代天文和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设备之一,它集中了现代光学、机械和电子学的顶尖科技,因此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建造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以及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马晓燠博士毕业时正赶上国内最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研究工程在光电所开展,出色的研究能力让他得以有机会参与其中,主要负责其中“复合轴精密跟踪系统”的研制工作。大气运动对天体成像模糊的影响有80%以上是集中在抖动上,而“复合轴 精密跟踪系统”是地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对天体成像时的自动防抖技术,也是获得高分辨力天体图像的基础。为了观测更多更弱的天体,望远镜研制之初就提出了“钠导星”工作模式的设想。“钠导星”工作模式是通过激光在大气的钠层实现人造信标来测量大气的快速运动,然而目标定位还是只能依靠目标本身的发光信号来实现。马晓燠发现我国现有的“复合轴精密跟踪系统”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探测器灵敏度上都不能满足要求。面对此困境,他通过对望远镜结构详细分析后,针对现有复合轴跟踪系统探测能力和跟踪精度不足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当时,在国外对我国单光子探测阵列技术封锁的条件下,马晓燠创新地提出和开发了基于多阳极光电倍增管的单光子探测阵列。在单光子计数技术研究中,他带领团队创新地解决了如何在探测器输出的噪声信号中有效地放大和检测出光子信号的难题。特别是他们提出的解串扰算法和串扰矩阵测量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探测器相邻像素之间由于串扰而引起输出信号“纠缠”的问题。其后,马晓燠团队将这一成果成功应用在我国多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平台的复合轴跟踪系统中,实现了对暗弱天体跟踪误差的光子计数级探测,提高了现有跟踪系统对暗弱天体的高精度探测和跟踪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相关论文分别发表在Optics Express和《物理学报》上,相关发明专利也获得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的授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激光在大气的钠层实现人造信标技术的出现,对自适应光学技术中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将阵列型单光子探测技术集成应用在地基大口径望远镜中了。然而,该技术对我国是严格禁运的,这也成为了马晓燠在研究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面对这种“买不来的核心技术”,在国家原“863”计划和部委预研项目的支持下,马晓燠开始带领团队打造自己的阵列型单光子探测器,通过近10年的攻坚克难,不断地迭代更新,他们终于研制出我国自主可控的阵列型单光子探测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获得数十个国内外专利授权,同时应用在多个部委联合科研项目中,获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为了获得较好的观测效果,天文望远镜通常会建设在偏远的高海拔地区,有时他们甚至会到智利的沙漠中去寻找一块宁静的天空用于观测。因此马晓燠团队的外场实验地点通常远离城市灯火,观测的工作虽然奔波辛苦,但同时也给了他很多宁静仰望星空的机会,每次实验结束,他都喜欢站在望远镜旁去感受面对浩瀚宇宙时个人的渺小,他说这也更加激发了他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众志成城,自力更生如今,参加工作还未满10年的马晓燠已经主持了10余项大科学和大设备课题或子课题,总经费超过1.2亿元。除了开发单光子探测技术并拓展其应用的课题外,他还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中承担了光刻机镜头像差高精度检测的子课题任务。他提出了复原矩阵修正算法,解决了非均匀光照明条件下光刻机镜头像差精确检测的国际难题,最终使哈特曼像差检测仪对光刻机镜头检测精度达到了亚纳米量级。相关论文发表在Optics Express上,相关发明专利获得了中国和荷兰(目前光刻机的主要生产国)的授权。 回忆这一路走来,马晓燠说他是幸运的。“我在科研起步的阶段就有幸参与到包括原‘863计划’和‘02专项’在内的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并且得到了包括林祥棣院士、姜文汉院士、饶长辉研究员和王仲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培养和指导,让我很快地进入到了科研工作者这一角色中。我特别感谢他们,尤其老一辈专家们的科研品质真的值得我们学习。”马晓燠于首届重庆市量子与光电技术产业化研讨会马晓燠从研究生开始就加入了自适应光学研究团队。在与团队成员的协同工作中,他强烈感受到了团队成员对科研工作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让他明白了,团队之于科研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马晓燠承担的课题逐步增多,也慢慢地组建了自己的一个小团队。经过多个课题的磨合,团队在光、机、电、算上都分布有优秀的成员。团员们聚在一起能够高效而默契地完成光电方向上的项目攻关任务。科研的目的最终是要创造价值。单光子探测技术在与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交叉日渐广泛和深入,形成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国内单光子探测技术主要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市场化能力不足,因此市场主要由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产品占领,同时尖端核心产品仍对我国严格禁运。因此,马晓燠于2018年年初主动向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提出对前期研究工作中已经掌握的单光子测量从芯片研发到整机装调的技术实施产业化的申请,该申请于2018年5月获得批准,之后重庆连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成立。马晓燠说道:“当初,我们在单光子探测技术研究前期,在全球范围内做了一些调研。当时美国在这方面很先进,他们那边很明确地说:‘技术不但不能卖给你们,连看都不能给你们看。’当时我也有些年轻气盛,我就想你不卖,我们就自己造。然后我们就花了这么多年研究单光子探测技术。现在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成立这个公司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在单光子探测领域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推动我国弱光产业的发展。”由于单光子测量技术是众多高技术领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基础技术,因此公司目前的市场表现良好,第一年就获得了超过千万人民币的订单。如今,公司也正在积极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拓展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应用领域。马晓燠团队自主研发的单光子探测器主要还是应用在一些前沿的科研领域和国防领域,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他们希望单光子探测技术能够广泛应用在医学、生物学和智能感知等民用领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杰出的科研表现,2020年马骁燠先后获得“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同时他还获得了重庆江北区“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先进个人”。除了科研工作,马晓燠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在学生培养上,他喜欢采用研讨会的形式来培养研究生。他认为,由于大家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集体讨论时可以有效地发现别人工作中的闪光点和缺点,同时也训练了参与讨论的每一个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在研讨过程中,他更像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他通过逐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所承担课题的难点在哪儿、目前国内外能够解决难点的方案是什么、如何在本项目中采用最优方案以及能否创新地提出新方案等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最终获得独立科研的能力。从少年时代对科学的热爱到如今对科研的坚持,马晓燠将梦想与志向寄托于科研事业,并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快。有关未来的长远打算,他说道:“公司发展的总目标是成为中国光电科技发展的民营新力量。我们将一直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争取获得创新成果,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狠狠爱

她,北斗女神,高颜值,是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博导

她,北斗女神,高颜值,是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博导有些人在学习方面是天生的学霸,而有些人即使再努力,他们的成绩依然不能够靠前,但是无论怎么说,只要自己努力了,只要自己拼命了,终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最近翟天临事件已经被刷上了热搜,后续的处理结果也已经出来,北京电影学院已经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也让他离开了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们也都被撤销了博士招生的资格,这段时间有给人们的影响是值得深思的,学术这件事情是需要真本事的,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搞的。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学霸的标签贴在身上,但是真正的学霸是低调不张扬的,有能力的人从来都是正能量满满,如今对于学霸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学习好有能力了,对于延迟也是有要求的,有一位女神,她的走红之路靠的不是颜值,靠的完全是自己的个人能力,他在职期间个人承担的项目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她就是徐颖,她是一位导航系统科学家,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导航技术研究室副主任,200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同年到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工作至今,徐颖是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建院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博士生导师。不久前徐颖的一场演讲火爆网络,他通过这些演讲,普及了一些卫星系统的导航知识,高颜值与学霸本是两个常见的标签,但是这两个标签恰巧都落在了徐颖的身上,徐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四川姑娘,这位四川姑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开启了自己6年的硕博连读的生活,成功让自己成为了中科院光电研究所最年轻的博导。

天安门

横空出世!中国科学家再创辉煌,研制出全球最大口径太阳望远镜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落后就会挨打,为了不挨打,不少人挺身而出挡在前面,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英雄”。英雄分很多种,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危难时刻救你一命的人,用身体替你挡住子弹的人。但是,有这么一种英雄在我们的背后默默奉献,不曾有任何怨言,他们就是---科学家。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国之栋梁。近日,我国科学家再创辉煌,研制出全球最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日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饶长辉研究员带领的太阳大气高分辨力探测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获取太阳活动区快速演化高分辨力观测结果。这是继1.8米太阳望远镜首光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太阳是距我们生活的篮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的“心情”直接影响着人类和地球。如果爆发太阳风暴,会向日地空间及地球空间抛射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给电离层、磁层甚至大气层带来剧烈扰动,而此时地球上的远距离输电线构成了巨大的天线,它们在太阳风暴中会形成电流冲击变电站,可能让全地球陷入一片黑暗,不但电力无法供给,臭氧层被破坏,电子通讯还可能全部无法工作。因此,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和研究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太阳望远镜成为人类观测太阳活动的利器。太阳望远镜按照功能可分为光球望远镜、色球望远镜、磁场望远镜、日冕仪等。去年12月,我国1.8米太阳望远镜研制完成并成功首光,这是我国首套2米级太阳望远镜,在美国4米太阳望远镜DKIST正式运行之前,我国研发的2米级太阳望远镜是目前国际上已建成的最大口径太阳望远镜。它的存在,可以让科学家更得看清、理解太阳,还能预测太阳风暴,为空间天气提供预报服务。饶长辉说,随着空间事件越加频繁,未来我国2米级太阳望远镜还将配备更高级的系统,以获取更全面的太阳活动监测数据。

大风浪

重大突破!我国成功研制先进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

记者刚刚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高功率纳秒激光器及精密探测仪器研制”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出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今年5月在“科大一环”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装置开展实验中,基于重复频率200赫兹、单脉冲能量5焦耳的激光脉冲,实现了小于5电子伏特的电子温度测量精度,电子温度安全预警时间间隔达5毫秒,所获得的预警时间是国际同类系统的一半,指标提高一倍。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进入国际领先水平行列,为我国未来磁约束聚变能装置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装置“科大一环”在磁约束聚变反应装置工作过程中,偏滤器将承受巨大的能量泄放,需要对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进行提前预警和实时反馈控制,实现脱靶而避免等离子体损伤器壁进而导致灾难性后果。基于高频高能激光的汤姆逊散射测量是精确测量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唯一可靠测量手段,激光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温度预警的采样时间间隔,间隔越小系统预警越及时,装置运行安全系数越高。限于激光器能量和频率水平,我国以往等离子体温度诊断采用数十赫兹的低频激光器,采样间隔宽,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预警,导致装置运行存在巨大风险。虽然采用多台低频率激光器合束技术可以满足预警时间间隔要求,但是这种方法可靠性大幅降低。欧洲和日本已经掌握了100赫兹工作频率的高能激光技术,预警时间间隔达到10毫秒,但这个预警时间间隔仍然较长,无法完全保证装置安全运行。激光系统自2015年起,空天信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和同济大学等单位历时3年时间,突破了高能量高光束质量激光传输与放大、激光相位共轭波前畸变校正、大口径/大尺寸激光放大模块、大功率脉冲激光驱动电源等关键技术,于2017年4月在国际上首次发布重复频率200赫兹、脉冲能量5焦耳、脉冲宽度6.6纳秒、光束质量1.7倍衍射极限的高频高能激光指标,将我国纳秒脉宽激光器的功率水平提高了1个数量级。研究团队研发出基本完善的工艺流程,核心器件/部件实现国产化,形成整机工程化制造能力。以200赫兹/5焦耳激光器为光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克了大功率激光传输系统综合降噪、收集光学精准对焦、弱光信号探测提取等难题,成功地研制我国迄今精度最高的激光汤姆逊散射检测系统。信号光收集系统研究团队后续将开展更高功率、更高频率激光器研发和更高精度的诊断实验,计划将激光器的工作频率提高至500赫兹,检测系统提供2毫秒的安全预警时间间隔和1电子伏特的电子温度测量精度,为下一代磁约束聚变装置安全运行提供高速预警手段。

长春光机所获批中国科学院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

IT之家9月20日消息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发布,2020 年 9 月 16 日,中国科学院印发了《中国科学院关于设立天然活性多肽等 10 个中国科学院工程实验室的通知》,长春光机所作为依托单位获批建设 “中国科学院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代码:GC202007-07。长春光机所表示,中科院工程实验室是我院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各类国家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任务实施的重要工程化平台中国科学院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获批是我所推进成果转化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IT之家了解到,实验室将面向国家制造业需求,聚焦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发展,着力推进精密光电制造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产出系列有影响力的核心技术及成果,培养一批精密光电制造技术领域的高水平工程师人才,并力争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密光电制造技术研究平台。

小甲

聚焦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发展,长春光机所获批中国科学院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

集微网消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消息显示,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印发了《中国科学院关于设立天然活性多肽等10个中国科学院工程实验室的通知》,长春光机所作为依托单位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据介绍,长春光机所将面向国家制造业需求,聚焦精密光电制造技术发展,着力推进精密光电制造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培养一批精密光电制造技术领域的高水平工程师人才,并力争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密光电制造技术研究平台。今年8月份,长春光机所1.5米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通过验收。据了解,项目组通过解决和突破长程重载工作台超精密定位、曝光干涉场超精密测量及相位锁定等十几项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研制出了拥有制作最大面积650mm×1700mm单体无拼缝全息光栅能力的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校对/若冰)

匪徒

老同事忆林祥棣院士:为科研“去北京的频率,比光电所同事去春熙路还多”

01:33林祥棣封面新闻记者 杨晓蓓 见习记者 周丽梅7月29日,林祥棣院士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棣于2018年7月29日凌晨2时15份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4岁。1952年,光学技术研究在新中国刚刚起步,数代科研工作者在这条道路上不懈接力,包括林祥棣在内的开拓者们成长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力量。林祥棣1934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于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此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1972年,林祥棣从长春到位于四川大邑县的深山山沟,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四十多年来,林院士从事的光学和光电跟踪测量技术系统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其指导的低温光学技术研究,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和三等奖6次,光华科技二等奖1次。而作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原院长、西南科技大学首任校长,以及四川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他还培养了一大批光学与光电跟踪技术的优秀人才。常为科研“开夜车” 去世前一年还赴京交流7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中科院成都分院见到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张礼堂。说起共事62年的老同志离世,87岁的老人缓缓摇了摇头:“早了点。”张礼堂和林祥棣几乎同时到长春光机所工作,又一同来川,作为当时的光电所革委会科技组的负责人。林祥棣从那时开始,科技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光电跟踪测量技术,“火箭发射后,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测量手段,评估实际发射轨迹和理论轨迹的偏差大小,并不断缩小差距。”由于国外对相关技术对我国进行严密封锁,必须经过科研人员的大量试验和摸索。那时,光电所还在距离大邑县22公里的一个山沟里,“整日见不着太阳”的潮湿,让不少来自北方的研究员生了病。尽管条件艰苦,林祥棣常常和研究员们日夜奋战,“忙的时候通宵通宵‘开夜车’也有。”经过20多年的探索,他们和同事组织研制的设备,在国家任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林祥棣的生活忙碌了许多。见林祥棣一周几次去北京出差,中科院成都分院原书记刘建纪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着曾经的调侃:“去北京的频率,比光电所同事去春熙路还多”。甚至2016年查出患病后,林祥棣老人也数次独自赴京为国防事业建言献策。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张礼堂任首届西南科大校长 推动学校合并升级1999年的一天,刘建纪接到四川省委组织部电话,“西南工学院要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让我推荐一位懂技术科学的、有威望的学者出任校长。”做过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又搞了那么多年研究,刘建纪极力推荐:老林正好!林祥棣欣然接受。2000年起的四年,他频繁奔波在成绵两地。用西南科大原校长肖正学的话来说,林祥棣是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关键人物。不少学校在合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争执和矛盾,为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林校长提出“混合、磨合、融合”的要求,合并重组阶段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而为了找准学校定位,林校长自己做了一个PPT。他从高校排名、社会评价等方面出发,收集整理了全国高校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学校定位,以及未来学校应发力的重点。”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张华,通过电话向封面新闻记者回忆,“PPT有好几十页,数据、文字都是林校长亲自整理完成,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件事情,也给了学校老师很大的冲击。“那是我们第一次对学校定位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学校未来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为推动西南科技大学向科研型大学转型,2002年,林校长又推动学校成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专注于竞赛机器人研发。2012年底,在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立,第一届主任便是由林校长担任。中科院成都分院原书记刘建纪爱吃零食 衣服常买“处理品”“林校长和每位老师、学生相处都很随和,并没有领导架子。”肖正学回忆,平时在生活中,他开朗、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更像是一个“长者”。“我们开会偶尔会有疲劳或者气氛比较紧张的时候,他会给我们讲一些笑话来活跃气氛,经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当然,他也是一个很“潮”的人。“林校长70多岁的时候,还一直坚持看新闻,并且很熟练的用微信和我们聊天。”张华说,“林校长喜欢用九宫格输入法,他打字的速度很快,一点也不像老人。”在张华眼中,林校长很前卫,老师们都惊讶他打字的速度,他却打趣道“打字可以活跃思维锻炼脑子”,甚至还自称“拇指一族”。从90年代初开始,刘建纪和林祥棣就是邻居。“那时我们一单元、二单元‘背靠背’;到了2000年,我们是同层楼、门对门的‘两隔壁’。”平日里,老人们在楼下相遇,刘建纪经常看到林祥棣手里提溜着一两样小零食,“尽是些超市里最常见的饼干、豆子。”有时,林祥棣也会到数码广场淘点电子配件。“老林的衣服都是处理品,年轻时候就节约。”张礼堂的儿子比林祥棣大儿子小2个月,他曾告诉儿子:“你林哥哥不出生在长春。”早在两人还在长春光学研究所时,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和妻子,林家决定让妻子回上海生产。从长春到上海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林祥棣坚决反对给他爱人买卧铺票,硬座坐着回去的。“林祥棣说,一张卧铺票顶一个月工资,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许是深受父亲影响,林家二儿子林海放弃了高考考上的农业经济本科,进入光电所的电视大学进修,目前在光电所第一研究室研究光电经纬仪。【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另一人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一个研究所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解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微模式”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2020年4月,沪硅产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020年8月,芯原股份登陆科创板。这两家企业都来自“新微模式”,业界为之欣喜,“中国芯”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夏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收到一份特别的90岁生日礼物——沪硅产业制造的300mm大硅片。突破“卡脖子”问题,是邹世昌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填补国内空白的大硅片诞生,让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二十年磨一剑,这是“新微模式”的结晶。经过多年摸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探寻出一条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新微科技集团的平台,构建起以技术为前提、人才为关键、资本为保障的“新微模式”,孵化超10家硬科技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依然是难点和堵点,“新微模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力量打造产研共同体,进而借助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更精准,让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道路走得更顺畅。国产大硅片的20年求索路——科技成果转化,远不止“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再到批量定型生产,中间的产业化阶段存在超高“死亡率”,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好比跳龙门,一大批科研成果迈不过去。”新微科技集团总裁秦曦说。令他自豪的是,在“新微模式”护航下,2020年孵化出4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已培育沪硅产业、矽睿科技、尚飞光电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业。在秦曦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远不止“一公里”要走,需要多方协同,迈过一道道坎,解决一个个问题,“常常是好不容易推进了一公里,抬头一看,发现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上海新昇及新傲科技董事长李炜,2001年加入新傲博士创业团队。2006年,由上海微系统所和新傲科技共同完成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沪硅产业成立。2020年,完成300mm国产大硅片生产制造的飞跃。目前,沪硅产业初步完成全球布局,力争成为世界先进的半导体硅片供应商。“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300mm硅片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起步比国际同行晚20年,中国发展大硅片的过程就是补课的过程,必须加速、加倍投入。”李炜说,“这些年,首先是迎着困难上,迎着最硬的科技上,将个人和企业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新微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微模式”的探索背后,是一个近百年老所对科技创新道路的求索。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微科技集团则承担着促进上海微系统所乃至中科院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以上海微系统所为科研平台,其布局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为产品中试与技术转化平台,新微科技集团为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由此构建起“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形象地说,上海微系统所专注原始技术创新,要拿出“原理样机”;上海工研院解决的是产品创新问题,也就是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转化;新微科技集团要推进的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瞄准的是产业创新,就是把产品放到货架上,最终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得以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鸿沟,充分释放协同体系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额温枪的缺“芯”之急——下好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额温枪等无接触测温设备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为了让更多的额温枪尽快上岗,新微科技集团携手上海工研院火速行动,8英寸研发中试线提前复工,不断挖掘产能,在一个多月内将传感器芯片产能从每月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解了红外测温计企业的缺“芯”之急。智能体征实时检测系统,让方舱医院实现病症早发现、早干预;战疫执行管理系统,让基层医疗体系实现平战结合、立体防治……面对疫情大考,新微科技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攻关,将平时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迅速转化为战时可支配资源。高效的应急科研攻关,来自多年积淀和前瞻布局。战疫中大显身手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是对标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一环。战疫执行管理系统则来自新微科技集团在物联网领域的谋篇,着力攻克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基层医疗体系应用中的标准化问题。秦曦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下好先手棋,新微科技集团致力发挥好助力、牵引和支撑作用。记者了解到,上海微系统所目前设有9个研究室,以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谋划与上海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加速推进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交叉,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面向集成电路、物联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微系统所旗下的上海工研院正在加快中试研发平台布局,打造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研发机构。新微科技集团则已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创业投资、产业集群四大业务板块。秦曦将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归因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的驱动。“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一体,三个轮子同时转,有一个地方卡住就转不过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围绕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将产业的前沿需求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解决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问题。同时,布局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在这里,一条融合创新链、资本链和产业链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培育超10家硬科技企业背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责任也是使命尚飞光电是南通新微研究院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上海微系统所的技术支持下,公司解决了国家公共安检领域核心探测器件难题。2019年3月,尚飞光电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新微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瀚讯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2019年3月,上海瀚讯在创业板上市,市值迅速飙升。这是“新微模式”培育高科技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让科研人员都去搞企业。”秦曦说,“创业九死一生,干公司也是科学。我们要做的是搭建平台,集聚最优秀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优秀的企业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把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事业向前推进。”通过“三位一体”“三链融合”“新微模式”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2020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新微)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行业硬科技企业的上市孵化培育体系,搭建科技与资本的纽带,为科创板和主板市场梳理、筛选、培育更多优质的种子企业。记者了解到,除了上市服务工作站,新微科技集团还布局了科技金融服务站、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站。近年来,“新微模式”以上海为中心,持续向长三角辐射拓展。汇集上海微系统所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新微体系下的嘉兴科微基金应运而生。这只基金紧盯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生于科技,长于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咨询和上市辅导,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是新微科技集团成立的初衷。”秦曦说,“我们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积累,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让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水到渠成。”截至目前,新微科技集团携旗下新微资本重点参与体系内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或重组,超10家高潜力型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提交多家科技企业进培育库培养,带动超百亿元的科创产业投资。上海微系统所党委书记俞跃辉思考的是: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走向百年老所的上海微系统所,如何更好地围绕“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产业化如何有更大突破,能否孵化更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俞跃辉说,“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01版)(来源:光明网)

功利

重磅!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高新区(滨江)共建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

6月8日下午,高新区(滨江)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共建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杭州高新区党工委、滨江区委书记王敏出席仪式并致辞。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贾平出席仪式并致欢迎辞。区委常委、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石威,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王斌达等高新区(滨江)领导,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助理孙守红、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东、原长春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孙国庆、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嵩、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工程科研管理处处长魏君成等出席。王斌达、孙守红分别代表双方签约。王敏、贾平、石威、王小东、魏君成见签。贾平对王敏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高新区(滨江)乃至浙江省长期以来对长春光机所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当下,浙江正加快推进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高新区(滨江)作为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培育产业方向与长春光机所技术发展高度关联;共建“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具备双方互利合作的良好基础,符合双方共同发展的机遇,处于最佳的历史合作时机。研究院的成立必将为长春光机所企业发展带来新动能,必将成为高新区(滨江)经济发展新的助推器,为高新区(滨江)打造中国智造“重要窗口”贡献力量。长春光机所希望通过与高新区(滨江)的深度合作,加强市场经济与科技成果深度融合,构建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新格局。王敏向长春光机所对高新区(滨江)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高新区(滨江),对我区而言,可用四个词来形容其意义。一是“振奋”。长春光机所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科学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一部创新创业史,令人振奋;高新区(滨江)与长春光机所合作基础扎实,目标一致、理念相通、思路相同,定能携手创造优异成果,令人振奋。二是“有缘”。从近年合作发展情况来看,吉林与浙江有缘,长春与杭州有缘,高新区(滨江)与长春光机所有缘。高新区(滨江)拥有大量与光学有关的“支柱级产业”,与长春光机所有着深度合作,今日签约堪称“共续前缘”。三是“信心”。高新区(滨江)与长春光机所均已建立起良好的体制机制,前景广阔。高新区(滨江)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社会资本等优势基础,有信心与长春光机所实现共赢。四是“期待”。高新区(滨江)与长春光机所有共同情怀、共同理念、各自优势,一定能够发挥“1+1>2”的叠加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新区(滨江)“政府搭台”作用、长春光机所科研要素“源动力”作用,让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期待“市场+科技+资本”科技创新要素在今后的合作中实现完美结合,结出丰硕成果。仪式上,孙守红介绍了长春光机所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情况。据了解,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拟“落户”海创基地,高新区(滨江)给予研究院组建经费、项目经费、平台建设经费、基金建设经费、场地及人才公寓等支持。该研究院将以“吉浙”对口合作为契机,聚焦光电技术创新,面向产业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引领精密仪器与装备领域的成果转移转化,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国内一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字/蒋祺阗摄影/马晗聪编辑/周枫来源/区委办

方将不化

中国光刻机的伟大突破,国产芯片白菜化在即!

今天,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29日在成都通过验收,项目组宣布,中国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分辨力最高的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据介绍,中科院光电所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组经过近7年艰苦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完成国际上首台分辨力最高的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其采用365纳米波长光源,单次曝光最高线宽分辨力达到22纳米。科研人员展示加工的功能器件长期以来,我国的光刻技术落后于先进国家,成为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一块短板。2006年,科技部提出了光刻技术的中长期规划,希望中科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找到一条绕开国外技术壁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刻路径。中科院光电所绕开了传统的193纳米浸入式光刻技术的旧路线,采用了365纳米的长波长光源,从光源成本上和安全性方面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据介绍,中科院的光刻设备成本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1/3,而且是完全具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ASML一台光刻机要上亿美元光刻机是制造电脑CPU的机器,处于半导体制造的金字塔顶尖,这也是中国和外国差距最大的地方,由于光刻机的制造需要巨量的资金和高度人才,同时需要多学科协同,从事光刻机研发的企业也越来越少,目前世界上先进光刻机基本被荷兰的ASML公司垄断,由于独家垄断,中国企业想要进口首先要经过重重审查,而且还收要收各种“产能限制”的打压,但从今以后,我们自己能造拉!采用365纳米技术的国产光刻机这次中科院光电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出来的光刻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单次成像达到22纳米的光刻机,目前Intel的CPU卡在14nm++++上,而AMD据说已经要出7nm技术,在手机SOC上,苹果和华为的最新SOC都是7nm芯片,高通的7nm芯片下个月即将首发,而三星新一代芯片采用自研的8nm技术,看上去国产光刻机单次曝光最高线宽分辨力达到22纳米并不怎么起眼,但实际上却不然,因为无论是台积电还是三星的SOC制造,都是采用多次曝光的工艺,而如果国产光刻机结合现在193纳米技术路线上已经成熟的多重曝光技术,自然可以用于制备10纳米以下的信息器件。而在报道中,科员人员也证实了这点。总之,国产光刻机的出现,会极大提升我国的芯片加工水平,有人估算,每年至少为我国节省3000亿美元外汇。壮哉!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