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与985研究生怎么选?谁更有优势?画下去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与985研究生怎么选?谁更有优势?

国科大也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高校实力很强,但是没有985高校的名头,所以也让考生们在它和一些985高校之间有些难以抉择。那么下面我就对国科大和普通的985高校进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做决定。一、从学校整体实力看,中国科学院大学不输除清华北大以外的985高校首先从学校实力上看,国科大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加强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实力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国科大承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全部资源,目前拥有在岗两院院士240人,专职两院院士138人,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实力可见一斑。目前在各大权威大学排行榜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排名仅次于清华北大,秒杀其他985高校。其次从学校属性来看,目前大家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担忧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属性上,学校没有985、211光环,在求职就业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很多单位和地方招聘人才时喜欢一刀切,只要985、211的毕业生,这种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真是有苦难言了。不过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如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入选了双一流,而双一流已经逐渐取代了985、211,成为新的用人单位招聘门槛。另外,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强大实力也让一些用人单位为其大开绿灯,比如各大省份面向985高校招录选调生,国科大也被纳入其中。一些好的用人单位的HR也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实力也是了解的,所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不会有大的阻力。二、大学专业实力和学校位置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情况当然,单单看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无疑仅次于清北,但是选择哪个学校的研究生,还要看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地域,还有一个就是专业。我国高校众多,各个学校的优势专业都是不同的,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更强的学校无疑能让你学到更多东西。举两个例子,如果你就读电气工程类的研究生,那么选择国科大可能就没有西安交通大学好,毕竟西安交大的电气工程排名全国第一。如果你就读遥感方面的研究生,很显然武汉大学实力更强,毕竟武大在这个领域实力全国难逢敌手,亚洲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挑战者。所以说,选择国科大研究生还是985高校研究生,一定要针对所学专业进行分析。地域也是学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以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一定在北京,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研究生学习地点其实在外地。地域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和未来就业求职影响很大,所以在考虑选择哪个研究生时,地域问题不可忽视。三、我的看法,这些情况都满足,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无疑总的来说,如果只看学校,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985外,没有其他学校比国科大更强,但是真正选择哪所学校读研,还要看专业和地域。如果你就读的是国科大位于北京的一个排名很高的专业,那么除了清华北大外,其他的985高校都不值得选择。

垃圾街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湖大学,你更想报考哪所大学的研究生?

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考研!今天我们来和大家了解两所没有985、211工程院校的头衔,但实力都非常不错的大学。一所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顶尖学府,中国科学院大学,另外一所则是近些年才开始着手建立的民办高校,被誉为能够改变我国高校“公办为大”局面的一所学校,西湖大学。相信这两所高校的名字,对于每一位想考研的同学来说都不陌生。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湖大学有一个共同点:最早都没有进行本科生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最早是我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西湖大学则是先从博士生开始招生,然后硕士生,最后才开始本科生教育(目前仅博士研究生教育)。由于两所高校特殊的教育定位,让这两所高校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佼佼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起源于中国科学院的人才培养,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早些年只进行研究生培养,后来更名并开始本科生教育。由于其对于本科生招生时的“高起点、高标准”,在近些年招收的本科生并不多,但是生源质量却没得说,录取分数线都能考上国内大多数985工程院校。很多人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是很了解,认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才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事实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高考时能够吸收很多省市的学霸和状元考生,而中国科学院在考研的时候却是备受学霸考生青睐的一个学府。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有5.17万名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超过半数,更是我国外国博士生最多的一所高校,可见其研究生教育的实力强劲。再来看西湖大学,西湖大学虽然是一所私立高校,但是在行业内的名气可不小,这所高校是由国内很多学术科研大牛和知名企业家一起创办,其中包括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等学术大牛。这所高校在办学方面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致力于打造一所国际一流的院校。现在浙江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博士)主要与国内一流大学合作培养,比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在想去读一所前景未知的大学到底话不划得来。其实,这所高校目前是一所探索性、实验性的大学,学校的定位较高,而且有着国内一流的学术泰斗,再加上相对先进和齐全的科研设施,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其实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一所高校。那么,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湖大学之间做出选择时,应该如何选择呢?要知道,西湖大学目前仅招收博士生研究生、而且是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相对来说能选择的方面比较窄,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着研究生教育的雄厚实力,无论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硕士研究生,都有较为广阔的选择范围。至于未来这两所高校会如何招生以及发展前景,还是让时间来做决定吧!

顺其俗者

即将开始复习考研,“华五”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如何选择?

在每年复习备考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有类似的纠结,不知道自己应该报考哪一所高校。在这里,我有一个非常想跟大家分享的经历,也是对大家的一种警醒:大家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能报考好大学就尽量不要报考差一些的学校,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到稍差的学校读研,思维要宽,不要将学校锁定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学校。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本校是一所医学类院校,同一个班级有两名学生同时复习考研,只是报考的学校不一样,其中一位同学报考了自己所在领域内比较突出的一所大学,但这所学校只是“一流学科”院校,而另外一名同学则报考了一所国内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前者的目的很简单,能够保证自己读研成功,并且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即可,后者则不一样,抱着只能考上这所顶尖大学,要么就不读研的目标。最后的结果让人非常意外,报考学科领域内突出高校的同学被目标院校刷下来,但是因为过了国家线,最后调剂回原来的学校读研。而那位报考顶尖院校的同学,虽然本科院校并不占优势,但最终披荆斩棘,成功进入这所国内名牌大学,这位同学同时考上了这所大学的优势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已经不是说“钱”途的问题,而是对整个人一生的影响,很可能两者之间会有天壤之别。从这个例子之后,我给考研学子的建议,一直都是“先报考好大学再说,实在不行就调剂”。那么,对于“华五”和中科院,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所谓的“华五”,“华五”是华东五校的简称,指的是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的五所实力非常强劲的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而中科院考研则是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论“华东五校”还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都是目前我国最顶尖的高校,虽然中国科学院大学并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了解这所高校的同学都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水平,其实一点都不差,国内顶尖大学的同学(比如“华东五校毕业生”),甚至会选择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继续深造,可见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力和水平。在这里,希望大家还能够考虑自己的专业更适合哪一所大学,这些高校都是我国高校中不可多得的好大学,这一点没有问题,关键是突出的学科优势各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专业,来具体选择自己更应该报考哪所大学。除此之外,这几所大学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否是自己喜欢读书深造的地方,这些也应该考虑在内。考虑好这些事情之后,哪一所大学更适合自己这个问题,自然就有了答案。

格蕾丝

中国科学院大学报考分析|新传考研报考分析18

传说中神秘的中科院也有新闻与传播硕士点?是的,中科院不仅仅是大家通常认为的研究院,也同样是一所大学,而且地理位置也在帝都哟!同样滴,我们也为你搜集到了全网最全的报考攻略,想报考中科院的同学不如进来看看!对于新传考研的同学,理解和记忆同样重要,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根据真题,有重点地看书,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要分配好时间,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所考专业的脉络理清,把核心知识记住,时时复习,多重复,保持思维的敏捷。报考前你必须了解国科大的那些事一、学校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国科大”,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科技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二、学院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是以科学与人文交叉学科见长的研究和教学机构。学院设有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2个博士学位点,科学技术史、哲学、新闻传播学3个硕士学位点,以及科学技术史、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科学技术史系、哲学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学系、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体育教研室等机构,学院教师担任《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史杂志》、《工程研究》和《科学文化评论》等期刊的主编。学院除了建立本专业完备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还为国科大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大量的科技史、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门类的公共选修课,组织《明德讲堂》等系列讲座,开展人文通识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厚国科大的人文底蕴,以一流的人文为建设一流的国科大服务。 三、老师简介我怎样才能考上国科大?一、招生信息官网给出的招生信息下图所示,人文学院的多个专业预计共招生24人,目前没有明确给出传播学是招收多少人,同学们要注意看备注里是三组考试科目任选一组哦!二、考试科目(三组任选一组)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科学技术史④905传播学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3高等数学(丙)④806普通物理(乙)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3高等数学(丙)④823普通化学(乙)三、历年复试分数线中国科学院大学传播学的分数变动不是很大,政治、英语和专业课的分数浮动变化不大,总分也稳定保持在345分左右,同学们可以参考哦。四、考试大纲国科大在官网上详细给出了考试大纲,并且详细到学习内容是了解还是理解,同学们可以把大纲打印出来时刻查看哦!【905传播学基础】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试卷包括术语解释(30分)、问题简答(60分)、论述(60分)三类题型。1.传播学与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了解:(1)传播、传播学、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的类型及其特点; (2)代理人及其改变人们对大众传播理解的方式; (3)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效果; (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传播学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 (5)传播的四种模式; (6)拉斯韦尔模式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影响,施拉姆、勒温、拉扎斯菲尔德、拉斯维尔、霍夫兰 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对传播学做出的贡献; (7)人际传播的理论和模式,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8)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理解:(9)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0)大众传播理论的变化;(11)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概念及其研究的主要课题;(12)新媒介环境的特点; (1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负面功能的认识,大众传播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14)麦克卢汉关于人类传播发展史的基本观点; (15)编码与解码,传播过程中的“噪音”。2.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与模式了解:(16)归纳和演绎; (17)科学调查的目标; (18)模式与理论的区别; (19)大众传播研究模式的功能与评估。理解:(20)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21)传播学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 (22)影响调查研究效度和信度的因素。3.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了解:(2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 (24)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25)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26)大众媒介发展的基本历程,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优缺点。理解:(27)传播者和大众传媒; (28)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29)媒介的功能;(30)媒介连锁企业和媒介集团。4.大众传播的受众了解:(31)受众、大众和公众; (32)大众社会理论。理解:(33)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 (34)“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发展、评价。5.传播效果研究了解 :(35)传播效果的概念、类型及研究课题; (36)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7)“子弹论”; (38)“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理论; (39)两级传播理论; (40)创新传播的形成和发展; (41)李普曼。理解:(42)适度效果模式、强大效果模式; (43)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44)效果研究的新方向; (4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阶段。6.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了解:(46)议程设置理论的概要和特点、意义和问题,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作用; (47)议程设置研究的新领域、新发展,议程设置理论的一些较早的表述; (48)文化指标。理解:(49)议程设置的应用;(50)“沉默的螺旋”理论及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51)“培养”理论; (52)“知识沟”理论及学界对该理论的批评,知识沟假说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含义及其在当今社 会的表现,缩小“知识沟”的方式,“上限效果论”的主要观点; (53)传播媒介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54)电视节目对儿童、青少年行为的影响。7.说服理论了解:(55)说服及态度的概念,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的两大学派;(56)耶鲁传播研究计划;(57)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58)述诸恐惧,述诸恐惧的说服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传播消息中与诉诸恐惧不同的方法; (59)抵制反宣传。理解:(60)预防接种理论;(61)说服的技巧;(62)说服理论的新模式,新的说服过程模式的弱点。8.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了解:(63)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制度与媒介的政治控制,控制和影响传媒组织活动的因素; (64)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媒介的控制;(65)受众对媒介的社会监督控制; (66)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大众传媒管制模式遭遇的挑战,以及应当遵循的思路。(67)媒介组织中的把关现象。理解 :(68)报业的四种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关注的议题,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69)新闻自由委员会;(70)媒介与政府的关系的主要类型;(71)媒体垄断。9.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了解:(72)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在 20 世纪初的美国兴起的原因; (73)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理解:(74)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75)传播学的批判学派,马克思主义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76)科学传播的主要模式和阶段。【614科学技术史】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试卷结构包括“术语解释”(40分)、“问题简答”(50分)、“论述”(60分)三种类型的试题。 1.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参考书1,第1—3章】(1) 古人类出现序列及技术标志(2) 旧石器时代的实用知识(3)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和社会特征,以及对自然的认识 (4) 早期主要文明的贡献:巴比伦、埃及、印度2.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与哲学【参考书1,第4章】(1) 希腊科学的特征和根源(2) 早期希腊哲学家对物质、数字和变化的认识 (3)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大思想体系(4) 希腊化时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成就(5) 罗马时代的工程技术,盖伦医学3. 伊斯兰世界的科学与技术【参考书1,第5章】(1) 伊斯兰科学的特点和意义(2) 伊斯兰世界的主要科学机构和组织(3) 伊斯兰世界的天文、数学、光学、炼金术和技术成就4. 中世纪科技与文艺复兴【参考书1,第9章】(1) 中世纪的农业、军事和技术革命,印刷术、地理发现 (2) 大翻译运动和大学的出现(3) 中世纪的自然观、科学思潮和成就(4)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科学5.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参考书3】(1) 中国古代数学:主要成就及特点(2) 中国传统天文历法:天文观测、宇宙论主要学说和历法的主要特点(3) 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徐光启《农政全书》等(4) 传统医学:重要本草著作、重要医学理论(5)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6.天文物理学革命【参考书1,第10—12章;参考书2,第1—5章】(1) 哥白尼革命(2) 第谷、开普勒与伽利略的贡献(3) 培根、笛卡尔的科学思想(4) 惠更斯、波义耳、胡克的科学贡献,皇家学会和巴黎科学院 (5) 科学革命:胡克、牛顿和哈雷7.启蒙运动与化学革命【参考书2,第7、8、10、11章】(1) 气体和温度研究(2) 拉瓦锡的工作及意义(3) 电学与热学研究(4) 原子与分子:戴维、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元素周期表、分子运动论 (5) 光的性质、电磁理论8.生物学地质学发展【参考书2,第6、9、12章】(1) 人体解剖与血液循环:维萨里、哈维(2) 博物学:约翰·雷、林奈、布丰(3) 进化论:拉马克、居维叶、达尔文(4) 地质学:赫顿、赖尔,地质学与进化论,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9.工业革命【参考书1,第13章】(1) 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条件(2) 蒸汽机的改进与意义(3) 炼铁、煤炭、纺织、运输等工业的革新及相互关系(4) 电学与化学工业(5) 科学家的职业化,科学再次重组:研究型大学与工业实验室10. 现代物理学与大科学工程【参考书2,第9、13、15章】(1)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 深入原子内部:射线、原子模型、基本粒子(3) 大科学和原子弹(4) 宇宙学研究11. 现代生命科学【参考书2,第14章】(1) 孟德尔遗传定律(2) 新达尔文学说(3) 染色体、核酸、DNA 与分子生物学 (4) 基因时代12. 中国近现代科学(1)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清末近代科学的传入(2)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及贡献(3) 现代科研机构: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4) 科学与教育,科学与社会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以下为官网上给出的参考书目,同学们在把学校书目看完的同时,也要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905传播学基础】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徐培喜等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2.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614科学技术史】1.麦克莱伦第三等 2007.《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 格里宾 2014.《科学简史: 从文艺复兴到星际探索》.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 杜石然等 2012.《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回不愿仕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注意事项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一位考生也许都经历了学习、生活或工作上的变化,对通过了今年培养单位(研究所或院系)初试分数线的考生来说,今年的复试会与以往年份有较大的不同。为更好的准备复试,国科大招生办公室特别提醒考生,有下列事项需要注意:1、复试分数线(1)普通计划分数线国科大京内外各培养单位的所有普通计划考生(含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区分数线(即国家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执行。学校不统一划线,各培养单位在不低于A类考生国家线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单位的生源状况、学科专业及下达的招生计划等自主划线,并在各单位网站公布,请考生及时查看报考单位的复试分数线信息。(2)专项计划分数线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分数线由国科大统一划线,报考我校2020年这两个专项计划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国科大招生信息网4月22日发布的专项计划分数线公告为准。各相关培养单位依据本单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或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名考生初试成绩情况,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和要求以及国科大下达的专项招生指标数,在不低于国科大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基础上,自行确定本单位专项计划具体复试分数线要求和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统考硕士生相同。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专项计划不接受校外调剂考生。2、复试时间考生报考的各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不早于4月30日,最迟于6月30日前完成。各培养单位具体复试时间均不同,依各单位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请考生及时查看所报考培养单位发布的相关复试时间通知。3、复试方式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硕士研究生工作的要求,同时鉴于我校各培养单位分布在京内外不同省市的实际情况,培养单位可采取现场复试(不含北京地区培养单位)、网络远程视频复试、异地现场复试(含异地分所或分部)以及委托其他研究所或分院等方式组织,针对不同地区考生情况,同一单位也可采取不同复试方式的组合。按照北京市招考委的要求,北京地区现阶段不宜组织现场复试。因此我校北京地区各培养单位(含在京研究所和院系)不组织在京现场复试。各培养单位具体采取的复试方式由各单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并在本单位网站公布,请考生及时查看报考培养单位发布的相关复试信息,并提前做好准备。4、复试通知各培养单位复试通知一般会提前一周左右通知第一志愿过线考生。复试通知由各培养单位招生部门统一通知考生,各培养单位复试名单依在各单位网站招生专栏中公布的名单为准。5、报考资格审查复试前,各培养单位会对参加复试考生(含调剂考生)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与材料审核,确认考生复试资格,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提前准备好相关报考资格审查材料,基本信息材料包含考生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书(往届生)、学生证(应届生)、准考证、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单等材料,其他能够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材料如获奖证书等依报考单位复试通知要求为准。若考生网报时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验证的,应在各单位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往届生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等学历认证材料;应届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籍认证材料。6、签订考生诚信承诺书,诚信参加复试参加报考单位组织的网络远程视频复试考生,复试前须签定《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视频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遵守报考培养单位的复试规则和纪律要求,不做与复试无关的事,诚信参加复试。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复试过程中考生不得录制相关音频视频,更不得网上发布,无论何时,一经查实,中国科学院大学将按考试违规处理,取消其复试成绩和录取资格,计入考生诚信档案。7、加分政策对享受特殊分数政策的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需向所报考的培养单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加分政策执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不在教育部公布范围之内的不予认可。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加分项目不累计。8、关于调剂调剂信息由各培养单位根据生源状况自定并发布相关调剂信息公告,负责遴选调剂入围考生,通知调剂复试相关事宜,组织调剂复试,确定调剂拟录取名单。调剂(含调出和调入)规则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调剂考生复试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统考硕士生相同。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国科大各培养单位所有调剂考生(含接收高校各招生单位调剂考生和校内各培养单位之间调剂考生)均通过教育部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操作。教育部调剂服务系统开通时间为2020年5月20日至6月30日。各相关单位具体调剂开通及关闭时间,请调剂考生依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的时间为准。9、拟录取名单各培养单位对参加复试考生的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复试权重依各单位复试通知中公布的为准),计算考生总成绩,结合思想政治品德核查、体检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各培养单位确定的拟录取名单会报国科大招生办公室进行录检审核,审核后拟录取名单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相关主管部门继续进行录检审核。在各级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符合有关招生政策规定的拟录取考生,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复试成绩不及格者(满分百分制60分及格)不予录取;对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加试成绩(满分百分制60分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各培养单位拟录取名单须在本单位网站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10、体检体检工作在各培养单位确定拟录取名单后进行组织。鉴于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培养单位也可能要求考生自行体检,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寄送方式提交纸质体检报告,体检报告须有考生本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照片和体检表上加盖体检医院骑缝章。新生入学后会进行体检复查。11、纪律要求国科大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通报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各位考生随时注意查看报考培养单位网站的复试录取相关公告,诚信参加复试,祝大家好运!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文/国科大招生办 美编/张瑀 责编/严瑾

剑霜刃

中国考研率最高的的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榜首!

近些年一说到考研的话,很多同学们都是非常的熟悉,由于现在各个企业和公司对学历的要求,同学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同学们在应届本科毕业的时候都选择了考研,考研对于这部分同学们来说,应该是非常记忆犹新的,人生中除了高考之外,考研将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有很多同学们通过考研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命运轨迹。让我们来看一看,2019年度考研率最高的几所大学。统计的这些大学,都是以某个学院的学生,或者是整个学校的学生作为样本来参考,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率达到了35.8%,位居全国大学考研率的榜首之位,研究生教育也几乎成为了这所大学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位居第二名的是南方医科大学,虽然是一所双非类院校,但是考研率达到了32.4%,值得一提的就是位于山东省的考研神校,曲阜师范大学,这所大学在多年以前就以众多的考研学生而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你27.3%的考研率位居第5名,也令曲阜师范大学的同学们没有失望,研究生教育对于当今的大学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率高的学校并非都是985和211工程大学,其实有很多双非院校的学生们也是非常重视考研,学校也是积极地为这些同学们提供安静的复习场所,每考上一个研究生,除了学生自己能够切身得到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也因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无比荣耀,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够有足够的砝码。这些大学不仅本科教育极其优秀,而且对于深层次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视,有的比较优秀的学校对同学们都会进行保研,能够拿到保研资格的同学们,应该在本科期间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你认为考上研究生之后,对于我们的人生规划有什么作用?

虽虫能天

国内大学的考研难度排名TOP30:国科大排第3,这所大学排第10

大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都比较在意报考院校和专业的考研难度。从考研的难易程度上来讲,选择目标院校是考研成功的一半。虽然每一所大学和专业在不同的考研年份,都有大小年的区别。但是从考研的整体趋势和规律上来讲,考生能够通过分析招生院校的录取分数,基本确定考研院校难易程度的排名数据。根据近三年考研的统计数据,我们整理出相对比较难考的30所大学,依次分析了相应院校的难度系数。从考研难度的综合对比数据来看,清华北大依然排在首位,同时两所院校的保研比例也在增加,进一步增加两所大学的考研难度。而紧跟清华北大之后的大学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以研究生教育著称的知名学府,其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排在第三名的国科大在考研难度上比较高,但是每年选择报考国科大的人数一直比较多。因为能够进入国科大读研深造,未来的学术发展之路基本可以顺势而上。更何况清华北大的尖子生在选择保研的时候,还会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保研机会。能够进入国科大读研,不仅能够获得师资力量上的优势资源,还能够在科研领域获得平台优势。只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国科大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正在上升,逐渐开始在更多地区开辟研究单位,一般来说,能够报考国科大本部的研究生,就不要选择异地的研究生。当然,如果考生想要在当地寻求发展途径,那么选择当地的科研院所进行读研深造,也是值得考虑的发展方向。在此次考研难度系数排名的院校之中,位于第十位的南京大学在同学之间引起广泛讨论。从学术根基上来讲,南京大学注重内涵发展,是国内双一流大学之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合并的高校,所以南京大学的学术氛围有自身的特色。但是由于区域位置的原因,南京大学与一线区域的大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弱点。但是你若是注重大学的科研氛围,那么南京大学仍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天其运乎

“中科院”听起来有点高大上 能考研进去不容易吧

当年儿子考中科院研究生时,我就一直想知道中科院的有关情况,尤其特别想知道“北航”与“中科院”相比,哪个会更好点。中科院看上去高大上,此前也有朋友的儿子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普通寒门子弟能出息成这样,应该很不错,在当地也一直传为美谈。2020年又有个亲友原指望着去考研北航的自动化专业,但复试被刷,成绩刚好上复试线。接着,第一次调剂又貌似被“忽悠”了,于是干脆放弃了北航,转而去报了中科院(也是有人互通消息)。最后竟轻松过关复试,当即得到“拟录用”的通知。有人说,这不是考上了更好的地方吗?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一般人一听到“中科院”三个字,那心里完全就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其实大部分人的想法也基本正确,中科院相对于其它普通985、211一定更高大上。但专业人士却认为,这看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科院研究所其实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中科院下面一共有12个分院,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当然和高校不同的是,中科院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也相差巨大,最好的研究所和最差的相比,貌似有点像普通“二本”和“清华”之间的差距,甚至可能还要大。也有点像前几年的某些211大学,其实它也招生专科生。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区别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在2012年该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且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中科院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这些数据无疑证实了中科院的强大。其中3所大学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由此可见,“国科大”仅仅是“中科院”的一部分。“国科大”的校区是在北京,而“中科院”的分院就有12个,遍布全国。能考中科院的研究生,其实力应该还行吧?前面说到,中科院下面有100多个研究所,而这些研究所几乎都要招收很多学生,而且研究生招生的名额还不少。但有一个问题,作为研究属性很强的单位,招生中的保研率较高;加之里面的科室与专业太多,考生很难知道报录比。这里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专业报考人数很少的话,竞争也就很少,那说不定报了就能录取。但如果选到的专业比较热门,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那录取的概率就很小,不得不说运气成分还是在的。还有一点,由于不同研究所地理位置,研究实力上也有差异,考研难度各有不同。人往高处走,好的资源都留给了大城市,故设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研究所,其考研难度普遍偏高。比如北京的自动化专业,物理所,北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其考研的难度并不亚于清华北大,竞争一向比较激烈,还看报考人数与招收人数的情况。曾经有人爆料,北大、英国牛津的学生要报中科院的自动化专业、物理研究所,最终都没能成功。但像一些东北、西北或中西部城市的研究所,其考研难度就小多了,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招不满,靠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现象。也有一些新设的科研所,名字看上去高大上,但一般人不敢报(或许也不知道),也常靠调剂才能招满,如“中科院的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我那位亲戚就是上的这个学院,专业是“飞行器设计方向”,也算是捡漏成功。而且我知道的两位考研上岸的学生,他们分别是北科大、北理工毕业的,也算是北京不错的211、985高校。还据说2020年考研总分335分上了中科院(高出国家线71分),还只是中游成绩,可见实力并不是很差,要进去也有一定难度。大家也知道,即使最好的大学里也有并不是很好的专业,或说是较冷门的专业。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中科院的研究所都这么厉害,也并不非所有的专业都很热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院的研究所普遍存在导师多学生少的状况,有时候几个导师需要去争一个学生的现状。也不存在传说中的的外校歧视问题,中学院本身每年就要招收约1万名的研究生,而自己的本科生,也就是国科大培养的本科生,一年也就三分之一的样子,约三四百人。而且我们可以想得到,中科院内部的条件和设施往往都比较好,科研经费也较多,研究生的奖学金(补助)自然不会低。还有,关键是毕业生找工作相对也容易,尤其近几年,进航天工程大学这种单位去当老师,或进国家相关研究或制造公司,军队也需要大量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如果考生喜欢做科研,有志投身甚至想以后去继续深造,读博,那或许中科院比985大学更适合他们!总体来看,能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结合所有研究所的平均情况来看)。但也需要一定的实力,甚至要211以上的毕业生,因为有的研究所有明确规定,“双非生”不招收,大概和考中上档的985院校差不多。应该说,对于有学术追求、内心有科研志向的同学来说,自己会努力又有实力,能考上中科院去读研,确实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选择。如果以后想从军的话,也可以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一点贡献。

描金凤

难以区分的两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你能分得清吗?大家是不是以为是同一所学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同一所学校。其实,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两所不同的大学,现在我们来一起了解两所大学各种的历史、规模、培养方向及师资等。1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简称“国科大”。当年中国科学院共招收研究生1400名,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研究生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无线电技术、计算机工程、空间技术、环境科学以及科学组织管理等专业。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也恢复了研究生招生。中国科学院的73个研究所与208所高校及中国社科院、部委所属89个单位,于1978年招收了恢复研究生教育后的第一批研究生。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55个,其中,京内40个、京外15个;另有附属医院7所;学校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737名,其中两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导师6600余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理学博士生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学外国留学生1757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050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j大学是一所以教育与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于1958年建校,建于北京,1970年初迁至安徽省合肥市,简称“中科大”。中科大重点学科45个,22个院士,28个博士点,34个硕士点,c9高校,其重点学科有地球物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首任校长郭沫若。学校现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1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中科大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首创少年班,率先向世界开放办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仅次于北大清华,有时排名第三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时也排名第三,是不是很迷糊,现在你清楚了吗?

星云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到底多少,估计你想不到

提到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最多的学校,估计你首先会想到的是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亦或者是郑州大学。实际上都不是,这些高校的招生计划大多在6000-8000之间,要说最多还排不上。招生计划最多的居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计划是8903人,你想到了吗?要说招生计划多,首先你要看看这所学校的前身,2012年6月,经教育部、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本身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是1448人。所辖的116个科研院所招生计划是7445人。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是靠其所属的研究机构啦!这些招生机构遍布在全国28个城市,招生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市,招生计划多达3258人(38个研究机构)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136个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都是多少?这些科研院所的地址在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8人物理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1人化学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36人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4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8人人文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4人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7人医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9人未来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00人中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00人外语系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5人工程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161人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0人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68人人工智能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147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4人数学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0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9人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42人微电子学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招生计划120人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天工大厦C座 招生计划35人经济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6号楼H303 招生计划410人动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招生计划70人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招生计划68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 招生计划42人植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招生计划102人高能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乙) 招生计划106人生物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15号 招生计划94人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招生计划45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招生计划93人心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招生计划73人青藏高原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招生计划36人微电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招生计划122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招生计划96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址: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招生计划18人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招生计划63人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招生计划206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条15号 招生计划22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招生计划80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 招生计划120人软件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招生计划95人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招生计划54人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招生计划92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121人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23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8人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招生计划105人电工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6号 招生计划55人过程工程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招生计划77人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招生计划135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招生计划52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 招生计划46人声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 招生计划91人力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招生计划75人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生计划33人半导体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招生计划117人信息工程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 招生计划270人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招生计划42人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招生计划219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招生计划90人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七道32号 招生计划22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 招生计划26人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44信箱渗流所 招生计划18人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地址: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招生计划57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招生计划60人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南屏东路16号 招生计划82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114号 招生计划87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招生计划155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经开区营口路88号 招生计划174人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地址:长春市净月潭西山 招生计划5人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招生计划30人上海药物研究所 地址:上海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招生计划124人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路865号 招生计划94人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招生计划83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招生计划78人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嘉罗路2019号 招生计划84人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地址: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新徕路399号 招生计划10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招生计划72人上海天文台 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号 招生计划28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招生计划120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30人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85人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47人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81人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招生计划97人上海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 招生计划47人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4号楼 招生计划20人南京土壤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招生计划50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招生计划13人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招生计划30人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188号 招生计划15人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地址: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招生计划75人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地址: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 招生计划92人城市环境研究所 地址: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招生计划41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招生计划35人海洋研究所 地址: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招生计划108人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招生计划33人武汉植物园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201号 招生计划27人水生生物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7号 招生计划97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40号 招生计划25人武汉病毒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中区44号 招生计划48人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小洪山 招生计划34人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 招生计划68人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招生计划25人广州化学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招生计划23人华南植物园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招生计划72人广州能源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招生计划42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511号 招生计划82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90号科研教育处 招生计划35人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招生计划80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招生计划149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 地址: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科研管理综合楼91A 招生计划60人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地址: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 招生计划21人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招生计划46人成都生物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招生计划58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招生计划34人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址:成都一环路南二段16号 招生计划28人光电技术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光电大道1号 招生计划72人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招生计划23人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贵阳市林城西路99号 招生计划58人昆明动物研究所 地址: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招生计划49人昆明植物研究所 地址: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招生计划60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址:昆明市学府路88号 招生计划46人云南天文台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羊方旺396号 招生计划27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 招生计划28人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址: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 招生计划87人地球环境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招生计划24人国家授时中心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号 招生计划29人近代物理研究所 地址:兰州市南昌路509号 招生计划58人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招生计划50人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招生计划83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招生计划28人青海盐湖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18号 招生计划28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招生计划70人新疆天文台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招生计划13人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新疆乌市北京南路40-1号 招生计划4这样看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确相当可观,如果分布在全国各地,显得数量没那么多,随着国科大招生计划多,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所高校容易报考,看看往年的分数你就应该明白了。你报考国科大了吗?说说你和国科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