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要求发表一篇中文文章?婚礼日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要求发表一篇中文文章?

事件起因:2019年6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发表1篇中文文章或论文才能毕业,哪怕是媒体、杂志的科普文章。小西一下子就想到百家号发文,之前在百家有关注几个中科大的在读博士生,非常优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如何?小西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任教。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个人觉得不少博士生、硕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的确很Low,常常是汉语、英语的习惯混用,可读性不高。也许,本科生学位论文还可以说是“去重”,研究生实在没法用这个借口。小西举个小小的个例,也许更能明白韩教授为何有“需要发表一篇中文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小西熟识的本专业一个博士生(2019年5月已答辩毕业),她的论文送审前得专业内2位导师"预审同意"后送校研究生院,经教育部平台盲审通过后才能安排答辩事宜。但是,她的论文在预审期间被提出不下30余个大小问题,尤其是中文写作非常"糟糕"。日常中,博士生中有人为中文写作头疼,也有人为英文写作头疼。初期愁的肯定是英文写作,如第一篇Sci论文都比较“难产”,第二篇开始就会找到感觉。其实,小西个人觉得中文写作的难度更大,尤其是中文核心类期刊。之前,小西就有个博士师弟,在发表几篇SCI之后,想着"边角料"的数据发个国内核心,直接就被拒稿。-第一篇论文写作时头疼-小西记得,导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内顶尖学报的发文难度不低于一篇中科院II区以上论文,在我们课题奖励中核心期刊等同于IF=1.5的三区Sci论文。“国内顶尖学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业内公认期刊,如一级学会办的期刊,一般某个工科专业仅有2-3个一级期刊。之前,不少研究生在“琢磨”他人博士学位论文时,也会有经常发现一个类似的问题。部分论文末尾"已发表科研成果"部分列出七八篇SCI论文(一作),一看就是个标准的优秀博士。其中文中有精美的图表(英文科研小论文常是学位论文中的某一个章节,图表是可以直接"复制"的),但是中文写作一眼看去就不是很"地道",给人一种毕业之前“写的很急”的感觉。或者,这么说吧!小西宁可给学生修改润色一篇英文论文,也不会选择中文论文。相比有套路、句式的英文写作,小西个人觉得中文的凝练难度更大。比如,你看看小西的问答,在表述上同样不是非常地道。正所谓长期不写不用很容易退化的。-科研论文写作-为何要抓博士生的中文写作?小西觉得“需要发表一篇中文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是合理的。合适的中文写作锻炼,对于博士日后的科研发展非常重要。首先,在日常的课题申请书、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中,递交的都是中文版。甚至,部分留学生(如申请博士后资助)的材料还得团队内博士生帮忙翻译成中文。毕竟,大部分“领D”或“专家”的英语水平达不到直接审查英文资料的程度,但是中文水平很高。之前,小西写的课题申请材料就经常找一个校领D秘书的朋友帮忙看看,往往都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其次,在博士生毕业的“第一桶科研启动金”(青年基金资助)的申报中,有传出“+1篇中文核心”更好的趋势,同期尽量不要有开源的英文期刊论文。毕竟,科研经费给老外交版面费不太合适,之前可能没这么明显的态度,目前已有类似的“说法”。当然,不是说高水平的Sci论文不重要,而是有一篇中文核心论文,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很关键的一点学位论文送审中,不少发表多篇Sci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因语句不通、没有主语等,直接被判定为“不合格”,只能无奈的延期半年。这样也会逼着博士生提升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还记得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青千)在群内辱骂学生吗?主因就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实在差的看不下去。-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很关键--结语-当然,提升中文论文写作的好处很多,在高考中我们就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小西作为工科博士也深有感悟,真的是慢工出细活,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出不来好文章。比如,回看小西2018年3月的问答,你会发现写的非常稚嫩。其实,类似的要求在其他学校也有,只是没想到这次韩教授的举措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如清华大学2018年新生中就有开设“写作与沟通”的必修课,甚至在2020年将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后续也会向研究生提供类似的课程。相信国内其他院校,也会跟进类似的举措!最后,还有个不太好说的原因。科学无国界?还记得2019年5月IEEE群发邮件禁止华为员工参与编辑和审稿吗?小西觉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何不能发表在国内的核心期刊呢?小西认为必须得提升自己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你觉得呢?

核潜艇

985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排名,力压清北

一、学校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科大”、“中国科大”(USTC),1958年创办于北,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有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设有研究生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信息与智能学部,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19年12月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244人,其中教授749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797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教学名师50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含青年)46人。二、学科及特色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11个双一流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地球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1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体专业名称如下图所示:三、学科实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2020年,《自然》杂志增刊更新了全球主要科研机构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国科大首次跃居中国高校第1位,在全球高校中位居第4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排名全球高校前3。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优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进入全球前10。此次自然指数统计时间段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15个A档学科,其中7个A+档学科(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A档学科(数学、生物学),6个A-档学科(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四、历年录取分数线1、以河北省2015-2019年理科为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河北省内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河北省录取最低位次289(681分),相比2018年,提升30位次。2、各专业录取线,以河北省2019年理科为例,录取位次最低在289,理科实验班录取最低位次131。基本上河北考生想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险起见是位次200以内。五、毕业生就业情况(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截至 2019 年 10 月底统计,学校 2019 届毕业生共 5955 人。其中本科 1722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9%;研究生 4233 人(硕士 3173 人,博士 106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71.1%。2019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5.0%。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分别为 91.9%、97.2%和 93.5%。毕业生中本科生74.2%选择了出国或者升学,硕士、博士毕业生越有半数选择了就业,具体数字详见下表。2019 届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为 66.0%,中部地区的为 29.0%。本科生、硕士、博士就业区域一览表如下:2019届毕业生就业区域统计表2019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以信息、通讯类、科研院所等国内知名企业为主。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缩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妇女节

难以区分的两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你能分得清吗?大家是不是以为是同一所学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同一所学校。其实,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两所不同的大学,现在我们来一起了解两所大学各种的历史、规模、培养方向及师资等。1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简称“国科大”。当年中国科学院共招收研究生1400名,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研究生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无线电技术、计算机工程、空间技术、环境科学以及科学组织管理等专业。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也恢复了研究生招生。中国科学院的73个研究所与208所高校及中国社科院、部委所属89个单位,于1978年招收了恢复研究生教育后的第一批研究生。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55个,其中,京内40个、京外15个;另有附属医院7所;学校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737名,其中两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导师6600余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理学博士生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学外国留学生1757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050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j大学是一所以教育与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于1958年建校,建于北京,1970年初迁至安徽省合肥市,简称“中科大”。中科大重点学科45个,22个院士,28个博士点,34个硕士点,c9高校,其重点学科有地球物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首任校长郭沫若。学校现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1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中科大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首创少年班,率先向世界开放办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仅次于北大清华,有时排名第三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时也排名第三,是不是很迷糊,现在你清楚了吗?

阿佤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仅是国内一流,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

中科大校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以学风严谨,刻苦研习,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而出名,学生学习非常刻苦繁重,老师执教严格认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是久负盛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所理工科大学,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的研究型大学,如今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50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中,大部分到国外留学,由于毕业学生质量好,功底深厚,所到之处,都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科研界的一致辞好评!因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是享誉全球!中科大1,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美国人眼里她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只是有点太理科化了。2,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 是她改变了我对中国大学的看法。3,李政道: 桃李天下,教育数科大。4,丁肇中: 上学去清华,读书到科大。5,杨振宁: 中国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学。6,美国《科学》杂志: 中国最具魅力的大学。中科大8,英国《自然》杂志: 中国最令人激动的大学。9,日本东京大学校长: 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1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中国大学里一颗最耀眼的明珠。11,香港《亚洲周刊》: 这个学校和中国其他大学很不相同,她根本就不象是一所中国的大学,在这里你依稀可以看到一些加州理工的影子。12,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一个国家,一面旗帜,一所大学。(在科大潘建伟教授的研究成果被欧洲物理学会列为“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后发表了这篇以此为主题的热情洋溢的评论)13,美国〈华盛顿邮报〉: 真的难以想象,在中国还有如此令人震惊的大学。(这个报纸对华一向不太友好,可在其评论潘教授成果的时候,也不吝溢美之辞)14,微软全球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张亚勤: 我只招科大的研究生。以上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论的外国人当中,有政客如美国总统,国务卿等,有外国知名大学校长,还有诺贝尔奖金得主以及外国知名杂志社主编等,足以说明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口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确实是中国双一流大学中顶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中科大

不公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三年自主招生数据!笔试难度让你怀疑人生!

中国科学技术学大学简称中科大只属于中国科学院,作为华东五校之一,c9联盟高校,是国内顶尖的科学性大学,是一所培养科学家的大学,主要为国家培养科研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选拔也是非常严苛的,是我们无数学霸们向往的高校!那么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备考这所高校的自主招生的一些资料。1、最近三年来中科大的报名以及考试通过情况!2018年报名人数为7697人,通过初审的人数为918人,最终入选人数为186人,基本上每41个人选一个,考试的通过率为20%,这个难度还是相当大的。2017年的报名人数为6310人,通过初审的人数为873人,最终入选人数188人,平均每33人选一人,考试通过率为22%;2016年的报名人数为2888人,其中496人通过初审,平均15人选1个人,考试通过率为38%。其中这组数据能够明显看初中科大近三年来的招生人数基本上很稳定,在于190人左右,但是我们的报名人数现阶段是越来越多,2018年呈现出人数更多的趋势,因此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了。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中科大的自主招生条件基本上是针对我们的五大学科竞赛,虽然开始了英才计划招生,但是主要招生五大学科竞赛,因此大家要准备好竞赛这一关,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过更庆幸的是中科大的优惠政策是非常给力的,基本上入选的学生高考成绩都是一本线录取的,对于学生们的压力总体来说会小很多。2、 备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中科大更为偏爱五大学科竞赛当中的奥赛生,其他学生的机会是非常少的!2018年中科大自主招生通过的人数几乎全部是竞赛生,其中主要是数理化竞赛的学生们,超过一半的是物理竞赛的学生,生物和信息学的人数仅仅2人。中科大自主招生优惠政策非常给力,这是吸引无数学霸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报考中科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自主招生在线团队提醒,根据往年情况,报考务必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事情。(1)中科大偏爱五大学科奥赛生,其他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中科大到底有多喜欢竞赛生?你真的无法想象。自主招生在线团队统计中科大2018年自主招生入选名单发现,186名考生几乎全部为竞赛生,仅2人为非竞赛生。值得注意的是,招收的竞赛生大部分为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生,超过一半的考生为物理竞赛生。生物、信息学仅2人。因此备考中科大自主招生的考生们在竞赛上还是需要做一定规划的,需要下功夫的。中科大的自主招生的地域倾向不明显,本地考生不足五分之一,在陕西、四川、河北、河南、辽宁以及江西等省份招生的人数相对来说更多一些。最后小编要说的是中科大的笔试的试题是非常难的,会让人怀疑人生,而且笔试成绩占比70%,这对于考生们来说这个难度已经是相当大了,2018年的物理小题和高考难度相同,大题和高考压轴题难度相同,可以想象题目该有多难?因此笔试绝对是最大的一关。竞赛获奖只是我们的入场券!

倏然而往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失联后,疑为自杀,让人心痛,值得我们深思

28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春杨从学校宿舍出走后失联,十几天后,在董铺水库北侧的芦苇荡里发现并打捞上来。经警方判断,疑为自杀。刘春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值得我们深思。刘春杨在失联前后的表现,都是“一切正常”,在读博士期间还常与家人联系。刘同学六年未发表一篇论文,没有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所以要延期一年毕业。家人反映说他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学业一切很顺利,这是第一次出现毕业延期的情况。可能是他面临巨大的毕业和就业压力的情况下,走到这一步的。学生证一、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抗压能力低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学霸。从小到大,在学习上,他们都是一帆风顺,从来没遇到任何挫折,他们是父母面前的乖孩子,老师面前的好学生。他们拥有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在人们的眼里,学霸级的人物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经受过“挫折教育”,心理抗压能力低。一旦遇上了挫折,他们脆弱的心灵很难承受住这样的压力。因此,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注意多培养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发现他们的心里有异常,一定要及时疏导。即使是成年的大学生或者博士生,也需要父母、朋友、老师的帮助。这些学霸级的人物虽然智力超常,但情商未必高,异常尤为脆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博士生二、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郁症。一位英国著名大学的心理专家,对全世界2000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有中度甚至重度的抑郁症。特别是硕士、博士生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了6到7倍。这些抑郁症的人员,除了个性的缺陷之外,大多是由现状造成的。作为天之骄子的博士、硕士生,他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比如在读的博士生,面临着学术论文的压力,科研水平的压力。毕业后的博士生又迎来了就业与经济的压力,刚毕业出来的博士生,就业的收入可能还不如出来工作后两三年的大专生。理想与现实反差很大,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得抑郁症。博士毕业一位做矿产研究方面的博士,就跟我们谈起过他的过去:他大学本科读的是有关矿产科技的研究,如果不继续读博士,就没有办法找到好的就业岗位,本科毕业期间他曾经到处找工作,都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只能在超市里做一名销售员,他心情低落,曾经的高材生被沦落到超市里做普通的工作和一个高中生没有两样,他可不甘心。他又重新努力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在读博士的那几年里,他很少跟我们进行交流,他说他也曾经得过抑郁症,害怕博士不能毕业,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他还是走出了困境,顺利地读完了博士,之后又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后来的一切非常顺利,让他感觉到非常的开心。所以正在读博士的同学们,安心读完博士,不管压力有多大,坚持下去,前途会一片光明的,国家和社会需要你们的。

方死方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力能否排第3?有它的辉煌,也有无奈

中国科大学实力雄厚,是一所著名的985大学,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很多人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排名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力能否排第3,有它的辉煌,也有无奈。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个概念,大学的综合实力包括学科水平、研究能力、论文发表、就职品质、科技成果转化等,综合测定了很多指标,现在的中介机构对大学实施排行榜,也根据大学的多个指标综合实施了排名开始。一个是基础科学研究很好,很扎实,中国科学大学最占优势的学科基本上都是理科,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这些一直是中国科大学的优势学科,也是留守能力。第二,中国科大在国际上的声誉非常好,这也是因为基础研究的水平高,一般来说,理化生这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内水平会提高,中国科学大学这样出国率非常高,优秀的中科大学学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国外学术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第三,中国科大学非常低调,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大学,是非常适合科学研究的地方,进行基础研究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奋斗,另外,中国科大学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大学入学考试的招募数是每年的1860个数字,这是我对中国科大学非常佩服的地方。从现在的全国大学来看,中国科大学的综合实力明显没有排名第三,如果说能进入第3位的话,多少会有些自欺,中国科大学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那是理科,其他学科也都很好,但是和其他大学相比没有优势,在上次的学科评价中,中国科学大学15个学科被选为A类,但是大部分学科都是理科,一部分没有工科,其他人文社科,医学,经济管理等。但是,很多学生博士毕业后,除了做科学研究外,我发现没有更好的选择,于是,我们发现很多人在中途偏离科学研究的道路,转业IT,搞金融,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好大学,有那样的光辉,没有办法,我们不否定,但也不必用自己的感情,太提高它的地位,喜欢基础研究的学生可以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那里是科学研究的天堂。以上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力能否排第3,有它的辉煌,也有无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哪个更优秀?专家:都是实力派

一提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两所高校,相信有不少朋友会弄混,两者不仅校名相近,而且都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管理,都是名副其实的科研类实力高校。自从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两所学校的实力比较在网络上就没有停止过。其实作为中科院直属的兄弟院校,它们都是我国重点建设的一流高校,也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学府,孰强孰弱确实无从谈起,只能说一下两者的不同之处。办学规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首批“985”“211”高校,也是首批“双一流”高校。作为低调高校的代表,中科大尽管有国内前十的实力,但在招生规模上却从不盲目扩张。每年中科大的本科生招生数量都严格控制在1860人,2020年的招生计划进行了扩招达到1921人,仅仅增加了61人而已,相对于其他高校动辄几千人的招生计划而言,确实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印证了中科大印在骨子里的“少而精”的办学理念。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之前校名一直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国科大的建校时间并不长。2012年才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自2014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之前的招收对象一直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也是为什么国科大不是“985”、“211”的原因。相对于中科大在招生方面的“少而精”,国科大可谓是更胜一筹,该校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仅为400人,在校本科生总计1620人。在招生规模和毕业生质量把控方面,两所院校可谓旗鼓相当。学科优势中科大作为科研院校的实力代表,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科大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等7门学科获评A+,3门学科获评A等级,A类以上学科总计15门,在985高校中综合实力尚属佼佼者;国科大作为中科院的直属单位,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理学博士和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的成绩则更为优秀,A类以上学科总计29门,其中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18门学科获评A+,学科实力直逼清华北大。发展前景如果单从生源来看两所高校的发展前景,那应该是相差无几,两校在各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几乎接近;如果从地理位置来分析两者的发展前景,谭冰感觉国科大稍占优势。中科大位于合肥,虽说合肥也是省会城市,毕竟距离中科院远了一些,或多或少会限制其发展。而国科大位于首都北京,众所周知,北京的科研资源和政治资源是很多外地高校无法比拟的,而且国科大倚靠中科院,中科院又包括多个研究所,资源共享的巨大优势一定会让国科大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各位看官,你们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哪个实力更强一些?欢迎留言区共同探讨。

珊璞

创办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这所中国一流大学究竟有多厉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它是中国公认的学术科研型高等学府,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一项重大事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往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唯一一所参考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中科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大学,985、211和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中国顶级大学联盟C9联盟成员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是中国最严格的高校之一,想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很难,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也不容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我们选以数据来了解一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规模与实力。师资队伍:科研人员2154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5人,发展中国家院士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5人。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427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33%。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包括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1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7个A+学科(物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安全科学与工程),数量位居全国第5位,另有2个A类,6个A-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再以数据来看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和世界排行榜上的表现和影响力。1,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全国第8位。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国第6位。2013至2017中国大学五年录取分数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6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排行榜上的表现2,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在2020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世界第128位,内地高校第3位,仅次于清华北大。在2020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世界第60位,内地高校第6位。在2020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世界第80位,内地高校第3位。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世界第101-150位,并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表现显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世界范围内的排位和影响力是远高于国内排行榜的。

陈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多厉害?数字说明一切,考一个试试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建于1958年,建校第二年即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此后的985、211、双一流一个也没有落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神一般的存在,没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但综合实力一直名列前茅,且发展越来越好。本文从优势学科、杰出人才、报考难度来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到底有多厉害:首先说优势学科:双一流评选,中科大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全国第八,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科大安全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化学、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和物理学等7个学科获评A+,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学科数量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再说杰出人才,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中科大名师荟萃。截至2019年12月中科大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6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教学名师50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国家杰青121人,优青12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6人。潘建伟、郭光灿、李亚栋、谢毅等可以载入中国科技史的众多人才都在这里深耕。同时,尽管没有在一线城市,中科大的大师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出现,仅2019年就有陆夕云、杨金龙、叶向东和俞书宏等4名人才晋级两院院士,截至目前,中科大千生一院士,一直全国无出其右。好学校都不好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报考难度证实了学校有多好。以河北省为例,中科大只在理科招生,多年来录取分数一直位列所有学校的前十名。近五年考取难度持续上升,从2015年的全省第431名上升至2019年的289名。2019年中科大在河北投档分数681分,考取难度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和上海交通大学。当然,中科大一直难考,与其小而精的培养模式有关,中科大从未扩招,全国招生人数一直维持在1860,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中科大只培养精英人才。综上,中科大大师荟萃,学科实力全国闻名,一串串数字足以证明学校有多厉害。越厉害的学校,对学霸的吸引力越大,中科大不好考,所以才是中科大,所以才能吸引最优质的人才,2020,希望你能圆梦中科大。河北志愿王博士专注河北省志愿填报13年,积累了全面的志愿填报经验和数据,为数千名考生提供了精准的志愿填报服务,欢迎大家私信咨询、交流、点赞。祝大家心想事成、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