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全面展开,近4000名考生参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全面展开,近4000名考生参加!

5月7日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陆续开展。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采取远程网络复试的形式,共设网络复试考场180余间,分布于校本部与科教融合学院,近4000名考生参加了网络复试。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校长工作会、校疫情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指导硕士招生复试工作方案。5月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副校长杨金龙,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金初等校领导,前往东区第二教学楼巡考。校领导视察了网络复试中控室和部分复试组,详细询问了疫情防控、复试组织、双机位培训等安全措施、应急方案以及考生服务情况。利用中场休息时间,校领导与复试组老师就网络复试操作细节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校领导对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复试组织筹备工作表示了肯定,要求研究生院、各院系在复试工作中严格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复试录取工作安全、科学、公平、公正。复试期间,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张连富一行来我校进行巡考指导,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陪同并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4月28日,研究生院召开硕士招生复试工作部门协调会,杨金龙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纪委、监察处、教务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基本建设处、保卫与校园管理处、校医院、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后期,校友总会对于复试网络平台的准备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复试期间,各部门分工明确、尽职尽责,保证了各项复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防范风险,杜绝隐患,研究生院采取多项措施,对其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备用方案,在系统、网络、录像、设备、人员、教室、防疫物资等方面做了双备份;提前组织了院系、部门、考生各个层面的动员,对参与复试的470多位教师,进行多次系统培训与操作培训;招募5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对复试考生进行一对一的系统操作指导和测试,共计服务考生4100余人次;5月5日,举行大型复试培训会,3200余名考生参加;组织院系对所有考生进行考前演练;及时出台复试相关文件及考场管理人员操作指南等文档说明,覆盖复试的整个流程,做到复试工作人员“言同声、步同轨、标准化”,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前期各项工作,规范了考务管理行为,保证了各院系与考生充分交流沟通,缓解了考生压力和焦虑情绪,体现了中科大对于考生的人文关怀。5月7日,根据教育部学生司的安排,研招办主任朱玉春通过网络向全国高校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复试筹备工作经验。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将于5月下旬结束,随后,博士生招生录取工作将陆续展开,同时研究生招生网络宣讲以及夏令营报名工作也逐渐步入高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研究生

桂枝

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这几所“985”被“211”悄悄超过!

我们国内高校众多,各个省份都分布着高校,其中我们常说的“985”院校和“211”院校可以说是国内的优秀院校,每年能考上的学生也是比较少。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份高校的排名和研究生院的排名,每年的排名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会特别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榜单,都有哪些高校上榜!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份研究生院排名,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发布的。他们已经连续16年发布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其中都会包含研究生院的排名报告,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的是清华和北大,却很少听人提起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它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在各种大学排名榜单上却频频出现,报考热度和难度都很大。为什么这所大学会有这样的实力?其实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和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均是出自这所学校,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研究生院的排名,它会排到榜首。这所学校是在2012年6月才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而且之前也是不招收本科的,所以我们以前很少听说这所院校也是有原因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考生去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其中包含了很多“985”和“211”的同学,该所院校的科研实力确实吸引了大批的考生前往。在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面的基本上还是我们所说的“985”院校,不过有这么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表现比较优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河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这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暂时排在了几所“985”院校的研究生院前面。当然也并不是说后面的这几所“985”不好,之所以能够成为“985”是有原因的,实力当然不容小觑。而上面所说的这几所“211”院校,近些年发展的确实比较好,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这些院校都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四月

考研“最难”的6所大学,但考上就赚到了,毕业就有“铁饭碗”

如今考研形势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严峻,考生人数的大幅增多,各高校录取分数线的上升这些都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考生身上,让人透不过气。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考研“最难的”的6所大学,尽管难考,但是考上就是赚到了,相当于提前预定一个“铁饭碗”,不愁就业找工作。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想必不用详细诉说吧,作为国内的顶尖名校,每个人都应该是耳闻能详。我们从小更是被爸爸妈妈教育要以清华北大为目标,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清华大学作为我国的顶尖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是数一数二的高,今年清华的复试录取分数比上一年最高上涨了15分,除了几个专业有所下调之外,类似金融等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在上涨,加上激烈的竞争,如果没有足够的真材实料,那选择清华大学作为考研目标就是在“送人头”。但只要考上,有了清华这块“金招牌”,找工作还是很轻松的。二、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与清华大学齐名,同样作为国内的名校,每年的考研录取分数线都不低,除了要应对众多的统考生,还要与“走捷径”的保研生做竞争。北大历年的保研率都不低,这两年甚至在50%左右,这个比例是惊人无比的。因此,考研选择北大是需要信心和实力并存,这样才有可能走到最后。三、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上海的老牌名校,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已经有人开始将它与清华北大并列,加上地处于上海这个国际一线大都市,毕业后可以留在上海发展,更是吸引了无数的考生将复旦大学作为考研的首选目标。复旦大学作为双一流院校,各学科都位居国家前列,其中的金融专业和新闻类专业更是“金字招牌”。但是考研分数线就如同一只拦路虎,把众多不合格的考生拒之门外!四、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作为一所以省名命名的高校,其教学实力与校名想比一点不差,前些年不出意料的入选双一流院校,发展速度十分的迅速,在近几年的各大高校排行榜上都是前3左右的名次.浙江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开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学科种类齐全,拥有着3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57个等等,如此强大的教学实力也导致进入这所大学进修的难度十分的大。但只要考上,在毕业后的发展前景是不错的。五、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除了复旦大学出名之外,还有着众多的知名院校,这与它强大的经济实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排在第二名的便是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着两院院士45名,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在工科方面的教资力量比顶尖高校也不逊色太多,是不少人心中理想的工科院校。但是今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后,可以说是让一大批人的心凉透了。六、中国科技大学与其他几所大学比较,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排名上可能有些低,但是一些国外排名机构中中国科技大学是排名前五左右的重点高校。在办学方面一直秉承着严谨低调、专心搞科研的学术风气,科研实力方面的实力在国内仅次于中国科学院。更是有着“千人一院士”的传奇说法,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每一千人中农便有一个是两院院士。考上就是赚大了,毕业就有“铁饭碗”。你们认为哪些学校是考研“最”难考的?欢迎留言!

歼灭者

清华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结果令人意外!

不论是最近的国家科技领军人物清单,还是美国列的大学实体清单,都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时间口诛笔伐。而同样作为“C9联盟”的中国科技大学却因有4位科技领军人物,赚足了眼球,得到众多网友点赞。然而,凡事有因必有果,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工科第一高校,近年来工科越来越不受考生青睐,也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也通过比较这两所高校在2019年主要就业签约单位,来进一步说明其根本原因。清华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在本年度共有毕业生6965人(全为当年在大陆统招学生),其中选择就业的有3657人,占比53.9%,这个比例之所以较低,是因为只有17.3%的本科生选择就业,从而拉低了数值。在就业群体中,有2674人签三方协议,其中超过30人以上的就业单位有如下10家,总人数558人,排名第一的是华为,达189人。其它既有科技公司,也有很多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很少,只有华为和上海汽车集团,这有点颠覆我的三观。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与清华大学相比,中国科技大学2019届毕业生人数要少些,为5955人,和清华大学一样,中科大本科生就业的比例也很低,只有17.7%。在2019届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中就业人数2668人,占比44.8%,签三方协议的有2464人。尽管就业人数比清华大学略少,但中科大毕业生前十就业单位总人数有704人,其中前三名就多达428人,都是科技公司或科研单位。而后7名也主要集中在科技公司或科研单位,没有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作为一所理工科强校,这样的毕业生去向才是合理的。综上数据对比,相信很多朋友大致能够明白了吧。为什么前不久网上热议的国家科技领军人物,中国科技大学独占4名,而清华大学仅1名,从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就能看出端倪。原因出在哪里,即毕业生中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数,清华大学就已经输给中国科技大学了,并且相差很大,这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反思的地方。

纱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都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大学,都是中国很牛掰大学,相互之间也很有渊源。如果论不同之处,可就多了,下面分别说一说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不同之处。一、建校时间长短不同。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行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2000年12月成立。在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到现在只有7年时间。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科生招生人数较少,每年只在12个省招收不到400名新生。目前只毕业了最早的一批本科生。在本科生教育与管理方面,我个人感觉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时间太短,还有许多方面完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至今已过花甲之年。1970年迁至安徽省会合肥市。搬迁时损失惨重,仪器设备损失三分之二,教师流失二分之一,到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不足100人。不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来又重新崛起了,现在仍然是全国顶级大学,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学校的“帽子”不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帽子”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科技大学联盟成员高校,首批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中国科技大学的帽子要多一些: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这种情况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水平低,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成为大学的时间短,错过了许多机会。。三、培养目标不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现在在校的本科生不到1600名,在全国各地培养单位的在学研究生有4.7万名左右,本研比例严重失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当然也是一个很强悍的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目标是本研兼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小而精的大学。在校生约1.6万人,本科生不到8000人,本研比例约各占一半。这样的在校生规模,比其他985大学小太多了,但是中科大的排名却很靠前,真心不容易。四、学科建设不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4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但本科招生只招收13个专业。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学院大学共获30个A类学科,其中A+学科18个,A+学科只比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21个A+少。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科比较,但是本科阶段的专业很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招生有43个专业。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共获15个A类学科,其中7个A+学科。学科专业以理学、工学为主。相对来说,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专业还多一些,但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明显比国科大少。此外,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有4个校区,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5个城市有教育基地,在全国各地共有116个培养单位,办学比较分散。教师队伍中院士多,主要是背靠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在合肥办学,另外在苏州、上海、北京有研究院。在录取分数上,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招生录取分数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高一些,本科招生录取线在多数省份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不同这之处还有很多,不再列举了。

严复

榜单又来了!研究生院哪家强?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一

这个榜单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仅供参考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图片数据来自网络

本无

中国最好的4所科技大学,不但办学实力非凡,毕业还不用愁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光是省份就有23个,此外还有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所以自然,我国的高校也是数不胜数,不过不少大学命名多有着特色,比如理工类的高校就多以理工二字命名,比如北京理工、华南理工、大连理工,再者还有财经类大学,比如上海财经、中央财经、西南财经,其它还有师范类大学、交通类大学等。以科技为名的高校也有许多,例如北京科技、太原科技、上海科技等。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4所实力最强的科技大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是一所小而精的大学,在国际某些知名榜单上中科大的排名有时候还超过了清华和北大,是一所学术性很强的大学,学生生源强大,多以研究为主,无疑是我国实力最强的科技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大学不像其他大学,这里的学生总体质量可以排名全国前五,学生在这里学习被退学的概率十分大,因为学校要求学生不能“混日子”,如果你经常逃课、挂科,抱着随便学学的心态的话,很有可能毕不了业,关键的是,学校的课程还很有难度。不过中科大的毕业生大都选择留学深造,拿到欧美国家全额奖学金的比例也可以排到全国前五,是一所真正的学霸高校。所以说,正如流传到“不要命别上科大”,不仅是因为学校靠近陵园,重要的是学习辛苦,研究累,学渣还是得努把力才能顺利毕业了。2、国防科技大学看名字就可以了解到这是一所军校,一般而言,国防生的要求都很高,不仅要学习优异,而且最重要的是身体素质要过硬。国防科技大学源于“哈军工”,后来迁到长沙又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才正式改名为“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国防科技大学开始招收无军籍的学生,录取分数线在本科第一批,虽然录取难度大,不过一旦被学校录取,不但可以免去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补贴,最重要的是,毕业了还会分配工作,是不是很不错?3、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江城武汉,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在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在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华中科技大学位于世界282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九位,比同城的武汉大学高出两位。华中科技大学相对于理科较强的中科大而言,更加偏向工科,是数一数二的工科高校。该校毕业的学生在国内几家大型通讯企业很受欢迎,在华中、华南地区影响力很大。4、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校,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理工类本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可以用二字概括,那就是“特殊”,为什么说它是一所很特殊的大学呢?首先,学校在2011年才开始创办,所以办学历史十分短,时间虽短,但是办学效果却十分显著,创办以来就取得了许多显硕的成果;其次,南科大学校条件绝对是全国一流,没什么其它原因,就是学校资金多,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出国,都很有优势。在深圳除了深圳大学就数南科大了,所以,毕业想留在深圳基本也不用担心工作。这几所科技大学可以说是国内很优秀的科技大学了,如果你想考大学或者考研又想去科技类的学校的话,一定是很不错的选择。

卡波特

985大学中,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到底谁更强一点呢?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是我国顶尖高等教育学府,都是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哪个更出色呢?我分析如下,供大家了解参考!南京大学简介简称南大,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1902年创建),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3个,全校设86个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4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创办于北京,1970年初,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现有20个学院、31个系,设有研究生院,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两所高校全国排名情况(依据国内高校排行榜五版+国际高校排行榜四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内综合排名第7(南京大学第5),国际版本排名第4(南京大学第7),说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认可度要高于南京大学,而国内知名度不如南京大学。综合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要稍微更加出色点。总结:南京大学我没去过,不清楚。不过科大经常去,因为我们学校就在科大附近,好基友在科大读书,那时候经常借他的一卡通去科大礼堂看球赛。科大的校风是真的好,我们学校一下课,都是勾肩搭背走路晃晃悠悠的,但科大路上都是抱着书行色匆匆的学生,草坪上也有好多看书的学生。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04年欧洲杯,,我去科大礼堂看球赛,英格兰对葡萄牙的比赛。当解说介绍贝克汉姆出场时候,科大学生都自发起立鼓掌。欧文打进一球后,科大学生又都起立鼓掌。顿时感觉人家素质就是高,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又吵又骂,最多是喝彩,然后有默契一样鼓掌。想想我们学校礼堂看球赛,拎着烤串啤酒,穿着背心拖鞋,进球喊丢球骂,动不动两边球迷还得真人PK几次,真是不能比。不过话说回来了,为啥我就喜欢我们学校的那种看球气氛呢?

凿凿有据

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扩招11%,新增20多个专业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了2021年的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本文主要分析2020-2021年中国科大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变动情况。1. 2021年扩招比例为11%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招收5100余名硕士生,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招收5700多名硕士生,扩招比例达到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统考生和推免生,2020-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招收的统考硕士生人数约是推免生的1.3倍。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招收的统考硕士生人数超过3000人,较上年增加了6%。推免硕士生的计划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了17%。图 1 2020-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 全日制推免占比小幅上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的非全日制硕士生人数较上年减少了约2%,计划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生人数较上年增加了约12%。该校的非全日制硕士不招收推免生,2020年全日制硕士推免占比为48%,2021年全日制硕士推免占比较上年上调2%。图 2 2020-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推免占比=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总计划招生人数。3. 2021年新增20多个招生专业表1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2021年各学院的招生专业数,2020年共有130个招生专业,2021年共有150多个招生专业。物理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均较上年减少了招生专业,物理学院的核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专业2021年在核科学技术学院招生,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招生。表 1 2020-2021年各学院招生专业数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2020年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招生专业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生命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的汇总。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大宝贝

来了!中国科大2020年硕士招生复试分数线公布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信号消息:4月16日,中国科大2020年硕士招生复试分数线公布。具体如下: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将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章程》,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现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与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说明1、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是我校的最低复试分数要求,各院系可根据招生计划、生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科专业的复试资格线。2、纳米学院材料与化工(085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0854)中的非全日制软件工程专业由有关院系参照工程硕士A类国家分数线另行制定;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0857)中的地质工程、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0857)中的非全日制安全工程由有关院系参照工程硕士A类国家分数线另行制定。3、科教融合学院复试专业分数线可根据实情申请另行划定,但不得低于A类国家线。4、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由相关院系根据国家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详询报考院系。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的除外)等享受政策加分的考生须本人在4月25日前向报考院系提出书面申请,同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6、因疫情因素,我校今年的复试相关工作将在教育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指导下妥善安排进行,目前我校尚未确定复试时间、形式和其他要求,请考生关注本官方网站,耐心等待后续有关通知。待学校安排确定、公布后,各招生院系的复试内容、形式、日程安排,以及复试资格优惠等相关规定可向各院系招生联系人咨询https://yz.ustc.e.cn/article_997.htm或访问各院系网页查看有关公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