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小米9 Pro 5G用上专业原色屏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水之乡

小米9 Pro 5G用上专业原色屏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

按照小米官方的说法,小米9 Pro 5G配备了一块专业级的“原色屏”,除了屏占比超高,还符合设计师、摄影师标准。据称,小米9 Pro选用旗舰级的AMOLED屏幕,可覆盖103.8% NTSC广色域,保证了屏幕的基本素质,同时还有领先的“原色屏颜色管理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转换色彩空间、减少颜色误差。而为了解决最难的是单一屏幕显示问题,小米用了一个“笨办法”,也就是每块小米9 Pro的屏幕,在出厂前都会经过专业校色仪逐块色准校对,确保统一显示。根据小米最新给出的消息,小米9 Pro的屏幕色准还经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检测,测试结果为ΔE值1.38,确实达到了专业级的显示色准。ΔE(Delta-E)指的是在均匀颜色感觉空间中,人眼感觉色差的测试单位,用于当用户指定或接受某种颜色时,生产商用以保证色彩一致性的量度。它能够将色彩还原的准确性量化为一个数值,越小越说明色彩越准确,1.6-3.2的时候人眼基本分辨不出色差,只有价格上万元的极少数显示器才能做到,而小米9 Pro就属于这个范围。另外,ΔE 3.2-6.5时专业人士可分辨差异,普通人无感,6.5-13时色差较为明显,但色调仍然相同,13-25时可确定不同的色调,超过25就是不同的色彩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成立于1955年,隶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家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属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主要开展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计量三个方面的职责。

功用

“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正式开工

“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正式开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张颐佳 刘永涛 通讯员 刘东晓 刘艳)今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以下简称长沙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长沙市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长沙基地正式开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王雪松少将出席活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方迪,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分别致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刘湘凌主持仪式。今天是第21个“世界计量日”,活动主题为“测量支撑全球贸易”。为肯定计量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被定为今年的中国特别主题。吴方迪说,计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是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的重要的基础和保障。计量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支撑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际互认和对外贸易,有效落实“质量强国战略”的强力技术支撑。长沙基地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央地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将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等7大领域,新建24个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唯一性的国家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把长沙基地项目建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优良工程、为人民群众造幸福的技术高地。向曙光表示,长沙基地项目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湖南省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也是省政府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将汇聚中国计量院、国防科大和省市场监管局三方力量,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级精密测量标准实验室,共同打造综合性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有力提升湖南计量科学研究与检验检测能力,为湖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质量强省建设、科技创新引领、高端装备制造注入强劲动力。本次活动由省市场监管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省计量检测研究院、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岳麓区人民政府和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承办。来自国防科大、省工信厅、长沙市委市政府、湘江新区管委会、岳麓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省市场监管局、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园代表、科研机构单位代表、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仪式。[责编:胡什][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快活林

520世界计量日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开工 这些产业将受益

链接:520世界计量日丨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开工 将建设国家级精密测量标准实验室红网时刻5月20日讯(记者 刘璇 李赛凤)5月20日上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以下简称长沙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长沙市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基地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央地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将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等7大领域,新建24个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唯一性的国家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方迪介绍,在湖南设立长沙基地,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国际、国内先进的计量技术,对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让计量技术更贴近产业,服务产业,升级产业。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围绕产业的需要,研究动态量、极端量和综合量精密测量和在线校准技术,建立复杂苛刻工况条件下的计量测试系统,打造综合计量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吴方迪认为,根据长沙基地的建设规划,首先受益的是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相关产业,这些产业与计量关系最为密切。有了高精度的计量标准和检测能力,相信该产业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次是湖南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包括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大部分计量检测问题,计量溯源需求都可以在基地得到解决或找到解决办法;最后受益较大的就是湖南省新兴产业,如智能传感、北斗导航、惯性制导、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与治理等产业,这些产业发展速度快,是技术敏感型产业,对创新资源需求量大。“长沙基地就是这些产业的计量技术试验场,以最低成本让这些产业获得最新计量技术,让其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技术优势。”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表示,长沙基地项目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湖南省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也是省政府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将汇聚中国计量院、国防科大和省市场监管局三方力量,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级精密测量标准实验室,共同打造综合性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有力提升湖南计量科学研究与检验检测能力,为湖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质量强省建设、科技创新引领、高端装备制造注入强劲动力。

饥之渴之

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开工

三湘都市报5月20日讯(记者 朱蓉 通讯员 刘灵宁 摄影 周欣)今天,是第21个“世界计量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开工仪式在岳麓高新区举行。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项目开工。据了解,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央地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进行建设。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介绍,长沙基地项目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湖南省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也是省政府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将汇聚中国计量院、国防科大和省市场监管局三方力量,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级精密测量标准实验室,共同打造综合性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有力提升湖南计量科学研究与检验检测能力,为湖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质量强省建设、科技创新引领、高端装备制造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该项目将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和量子计量等新基建领域加强计量标准和方法研究,争取新建24个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唯一性的国家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方迪表示,计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是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把长沙基地项目建成优良工程、为人民群众造幸福的技术高地。”开工活动结束后,还举行了湖南省首届计量助推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方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跃光分别作《数字经济时代的计量演进和需求》《智能计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契合自主可控需求发展高端仪器仪表》主题报告。来自省市场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南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计量科学研究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建立全省最高计量标准230项,可开展检定、校准和检测服务项目1100余项,技术服务覆盖全省20条产业链,形成了以省级计量技术机构为龙头、以市州计量所为支撑、以行业计量授权机构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质量技术支撑。[责编:胡元媛][来源:三湘都市报]

斗牛犬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NIM6铯原子喷泉钟精准度有望达到1亿年不差一秒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钟艳平)“永远追寻时间,永远想着离时间近一点,再近一点,希望时间越来越精准,这是‘计量人’的追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5月20日是第20个“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主题为“国际单位制(SI)——根本性飞跃”。时间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目前所有物理量中准确度最高、应用最广的物理量,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取高精准度时间?访谈中,方向对世界最精准的原子钟之一“铯原子喷泉钟”及其运行原理进行了生动科普。铯原子喷泉钟是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是原子钟的一种。铯原子喷泉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光阱等方法将铯原子俘获、冷却,形成温度只有几微开的冷原子云,并通过与钟跃迁频率一致的微波激发原子,利用激光探测跃迁几率,将几率的变化反馈给微波频率,并将微波频率锁定至以秒定义的钟频率上。由于用激光冷却,使原子速度比传统设备中的原子速度降低了两个量级,从而提高了铯钟的准确度。NIM5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NIM5铯原子喷泉钟精准度3000万年不差一秒!日常生活中,当时间精确到秒时,人已经感觉这时间很短,然而在很多领域,还需要使用更精确的时间,如交通、金融、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卫星导航等,大量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都需要依靠更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来计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NIM5铯原子喷泉钟测量精度目前已经可以达到3000万年不差一秒。”方向自豪地介绍,NIM5铯原子喷泉钟是用来定义秒长的基准原子钟,是继铯原子喷泉钟1-4号后的第5号,2014年,NIM5铯原子喷泉钟通过评审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BIPM)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TAI)。“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时间的产生过程中不仅具备了话语权,更具备了表决权。”NIM6铯原子喷泉钟精准度有望达到1亿年不差一秒!虽然3000万年不差1秒在普通人眼中已经是极高精度,但对研究人员来说还不能满足。“在NIM5铯原子喷泉钟之后,我们紧锣密鼓地布局了NIM6铯原子喷泉钟的研制工作,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迭代演进。”方向透露,NIM6铯原子喷泉钟目前正在评定认证过程中,今年有望投入使用。而与NIM5铯原子喷泉钟相较而言,6号有着飞跃性的创新发展,有望达到1亿年不差一秒甚至更精准。“从4号钟、5号钟再到6号钟,从600万年不差一秒精准至一亿年不差一秒,每一次进步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非常短时间,然而这微小的变化却是这个技术一个时代的更迭进步。”方向感慨,这一代代的演进也很好地诠释了“计量人”的追求,希望时间越来越精准,离时间近一点,再近一点。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小铃铛

小米9 Pro 5G用上专业原色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

按照小米官方的说法,小米9 Pro 5G配备了一块专业级的“原色屏”,除了屏占比超高,还符合设计师、摄影师标准。据称,小米9 Pro选用旗舰级的AMOLED屏幕,可覆盖103.8% NTSC广色域,保证了屏幕的基本素质,同时还有领先的“原色屏颜色管理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转换色彩空间、减少颜色误差。而为了解决最难的是单一屏幕显示问题,小米用了一个“笨办法”,也就是每块小米9 Pro的屏幕,在出厂前都会经过专业校色仪逐块色准校对,确保统一显示。根据小米最新给出的消息,小米9 Pro的屏幕色准还经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检测,测试结果为ΔE值1.38,确实达到了专业级的显示色准。ΔE(Delta-E)指的是在均匀颜色感觉空间中,人眼感觉色差的测试单位,用于当用户指定或接受某种颜色时,生产商用以保证色彩一致性的量度。它能够将色彩还原的准确性量化为一个数值,越小越说明色彩越准确,1.6-3.2的时候人眼基本分辨不出色差,只有价格上万元的极少数显示器才能做到,而小米9 Pro就属于这个范围。另外,ΔE 3.2-6.5时专业人士可分辨差异,普通人无感,6.5-13时色差较为明显,但色调仍然相同,13-25时可确定不同的色调,超过25就是不同的色彩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成立于1955年,隶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家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属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主要开展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计量三个方面的职责。

豆尔

向曙光调研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建设情况

3月24日上午,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简称“长沙基地”)调研,了解并调度项目建设工作。向曙光一行首先来到长沙县跳马镇石燕湖村,实地了解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建设整体规划、地理位置以及长沙基地在其中的原布局方案及政策变化等情况,听取项目承建单位负责人关于长沙基地易址到“长沙市岳麓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情况介绍。在掌握整体情况后,向曙光指出,要加紧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协商,尽可能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妥善解决该地块的后续问题。随后,向曙光一行来到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的“长沙基地”筹建地,深入了解项目基础条件,认真查看项目整体建设方案,仔细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并与长沙市岳麓科技产业园管理部门对接。向曙光要求省计量院及相关部门加快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确保在“5·20计量日”奠基,推动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同时要加强基地发展的谋划,通过长沙基地的建设,尽快引进国家级先进计量科技资源,努力提高湖南质量基础水平,更加有效地提升计量对湖南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支撑作用。省局副局长李沐,省局办公室、计量处、科技财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供稿:省计量院 图/刘灵宁)[责编:尹舒艺][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圣人羞之

好消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发新冠病毒高灵敏数字PCR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前沿中心生命科学计量团队成功研发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新型检测方法和对应试剂盒——高灵敏数字PCR检测法和检测试剂盒。该方法较现行通用的RT-PCR法灵敏度显著提升,已进行验证测试,并将同步有序开展推广应用。该方法和试剂盒主要基于数字PCR系统完成相应的引物、探针、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内参基因设计及优化等工作,并进行了实际临床样本的检测,阳性和阴性样本与临床判断一致。与现行通用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法相比,灵敏度显著提升,为解决“漏检”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可以对样本进行绝对定量其定量结果直接为目的基因拷贝数(对应病毒个数)而非Ct值,为病程和疗效的判读提供量化的核酸水平依据。缩小检测灰区,减少假阴性数字PCR方法不依赖扩增曲线和Ct值的判断,更加直观,可有效避免人为错误,缩小检测灰区。在高灵敏的同时,具备核酸检测结果的高可靠性和重复性,有可能提升治愈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的可信度。可排除复杂样本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不受PCR抑制物的影响,可避免样本复杂性导致的PCR假阴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成分复杂的粪便样本或其他复杂样本,这一特性也可适用于检测基质成分复杂的环境样本。据了解,目前该方法和试剂盒已完成针对伯乐QX200型仪器的系统优化和全程验证,并将免费提供给相关机构开展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检测和研究工作,针对其它型号仪器的操作流程优化工作正在进行中。

譬称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两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报讯 9月16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研项目"颗粒检测仪器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和该院完成的"基于QCLAS技术的激光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科技成果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两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颗粒检测仪器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历经6年,攻克了颗粒标物研制技术,解决了目前颗粒数量浓度标准物质测量范围窄、精度不高、效率低问题,打破了我国该标准物质对国外进口的依赖。该项目由该院高级工程师朱永宏团队完成。项目针对颗粒物监测仪校准普遍使用的美国ISO12103试验颗粒标物价格高昂的问题,以新疆沙漠沙为原料制备得到了特征粒径D50定值为 (10.28±0.24)μm,D90定值为(30.67±1.33)μm的新型颗粒标物,可替代美国ISO12103-1 A2试验颗粒标物,打破国外垄断。与美国ISO12103-1 A2试验粉尘相比,具有均匀性、稳定性好、售价低等优点。该项目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5篇、制定技术规范6项、建立社会公共计量标准2项。还研发构建了可发出气溶胶质量浓度为(25-600)μg/m3,均匀性不超过5%,稳定性不超过5%的颗粒物监测仪的校准装置粉尘浓度仪检定装置自动称重系统。经用户使用表明,项目研制的标准粉尘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定值准确可靠,可以替代进口标准物质(ISO 12103-1 A2);研发的低浓度颗粒物检测仪校准装置准确可靠,性能优良,为大气颗粒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准确可靠提供技术保障,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人员所作的项目工作总结、技术研究汇报、查新情况、效益情况等;听取了测试组组长汇报的测试情况以及用户介绍的使用情况。同时,进行了答辩和现场考察。经鉴定会全体评审专家认真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先进、研究思路新颖,在水基体系单分散物颗粒数量浓度标准制备、标定和低浓度颗粒物检测仪装置研发等方面有创新,有效地提高了粉尘浓度仪检定装置检定结果的准确性。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当天,评审专家还对"基于QCLAS技术的激光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该系统创新性地将QCLAS(量子级联激光调谐吸收光谱)等技术应用于机动车尾气监测,能瞬间完成机动车尾气的采集测量,且同时捕获汽车的车牌、车身颜色、速度、加速度和气象信息,结合联网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客观的反应出机动车尾气排放信息。该系统由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广俊博士团队完成,是依据国家"2+26"城市遥感建设体系建设完成的系统平台。项目根据当前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管理要求,研发出能利用遥测技术实时监控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的监控系统装置。实现了非接触、实时、高效监测机动车尾气中污染气体的浓度,为国家及各省市政府应对机动车污染提供精准化管理措施,从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该系统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专门针对城市主道路设计的全天候在线遥感监测汽柴油一体检测系统。设计了独有的四合一光学系统,可实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遥感模式的快速切换,通过采用激光光源结合激光光谱分析技术来实现机动车位尾气的不停车监控。其中研发分频锁相放大算法高于目前常见的四路独立探测结构,有利于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停车测量。该项目还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探测技术,通过InAsSb材料实现量子式光电转换。该集数据采集、双向实时抓拍、数据审核、数据查询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时间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在0.7秒以内完成了尾气检测,达到ppm乃至ppb量级的检测精度,且不同成分的测量通道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检测效率高,维护成本低,可为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提供准确数据,为环境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大气环境改善提高了高效监督抽查手段,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人员所作的项目工作总结、技术研究汇报、测试情况、效益情况、查新情况、应用情况、用户使用情况等;听取了测试组组长汇报的测试情况。鉴定委员会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形成了鉴定意见。经鉴定会全体评审专家认真评审,一致认为:该系统技术先进,创新性地将QCLAS(量子级联激光调谐吸收光谱)等技术应用于机动车尾气监测,大幅度地提高了机动车尾气监测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整体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当天,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张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刘建华,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屈宏强,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研究员张杨,郑州大学教授周清雷,河南省电子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申湘峰作为这两个项目的鉴定委员参加鉴了定会。(本报全媒体记者 练爱霞)

大剑

中国计量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王伊米6月16日,中国计量大学宣布正式成立“中国计量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对标国家发展战略部署,助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张土乔、校长宋明顺,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计量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郭良宏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江桂斌院士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对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为环境健康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相信郭良宏院长能交出亮眼的答卷”。 浙江省作为“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的成立,不仅仅是中国计量大学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林思达说。 成立仪式上,中国计量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也正式“亮相”。江桂斌院士担纲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疾控中心化学污染与健康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施小明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有来自复旦大学的陈建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樊春海教授、清华大学的李景虹教授、北京大学的邵元华教授、南京大学的夏兴华教授、北京大学的叶新山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郑明辉研究员等。 未来,中国计量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将以长三角重大环境健康问题为导向,针对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和新兴污染物,在浙江地区建立环境健康研究与示范基地,进行“污染排放-环境过程-人体暴露-毒性毒理-风险评估-污染控制”全链条研究,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