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教育学会专家莅临衡云中学调研指导祸福相生

中国教育学会专家莅临衡云中学调研指导

7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文摘周报》社长兼总编王磊受邀莅临湖南省衡南县衡云中学,对新高考的变化、学校课程建设、学生毕业“能去哪儿”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实地指导和深度交流。(7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发展学院”专家受邀莅临湖南省衡南县衡云中学调研指导。)在参观衡云中学后,王磊表示,衡南县衡云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并对衡云中学与衡南一中等名校联合办学的教学理念给予高度肯定,还与衡云中学教师团队共同讨论了学校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办学理念,提出学生毕业“能去哪儿”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建议学校主动与高校对接,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人才。(图为专家们在学校参观考察。)张威与学校领导共同探讨交流衡南县衡云中学的发展规划,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与意见。她建议学校要注重课程建设,基于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从特色项目、特色专业入手,激发孩子的潜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品牌。据了解,衡南县衡云中学由衡阳市华坤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投资建设,与衡南一中联合办学。学校占地面积300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设“三部一园”(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和幼儿园),全面建成后将拥有9000个学位,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的涵盖基础教育各个学段的寄宿制学校。高中部、初中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7月份已正式启动招生。(图为座谈会现场。)据衡南县衡云中学执行校长蒋云南介绍,学校致力于打造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现代化、令人钦羡的三湘名校,将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以“因人因材施教、用心用情育人”为办学理念,坚持“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针对学生个性,实施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自我创新腾飞。 (陆元连、全娅琴、黄先桂)

哈什尔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引领推动教育现代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光明日报》刊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的解读文章《用科学的教育评价引领推动教育现代化》,随教育小微一起来看↓↓↓用科学的教育评价引领推动教育现代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这是首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教育评价改革文件,凸显了教育评价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教育评价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评价直接影响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评价还深刻影响全社会的教育观念,进而影响家庭的教育选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教育生态。正是基于评价的极端重要性,教育评价被誉为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作用发挥好了,教育事业发展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否则将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错配,甚至将教育引向歧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教育评价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地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发表论文数量评价老师,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对评价结果重视不够等。总的看,教育评价还没有很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评价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教育国家使命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加快构建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势在必行。党中央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改革完善人才评价、科技评价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着眼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突出强调了教育评价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有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规格层次高。《总体方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名义印发,直接体现了中央的要求,强化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二是突出立德树人导向。《总体方案》提出的改革举措,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向人才培养倾斜,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系统性强。这次改革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评价制度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旨在形成改革的整体效应。四是突出问题导向。这次改革重在解决问题,特别是针对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具体举措。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关键在于压实责任,敢于碰硬。一方面,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在干部选任考核、学校评价、重大项目安排等各项工作中,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再简单地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考核干部。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将立德树人摆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资源配置、教师评价等工作都要突出人才培养这一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学生评价体系,不再简单地以分数考核老师、评价学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育评价研究,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测量手段,探索简单可靠的教育评价方法。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有《总体方案》的系统谋划,有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有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参与,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一定能够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绩,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作者| 朱之文来源| 《光明日报》更多教育信息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

谜中谜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重庆地区协作体成立

12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重庆地区协作体在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成立。在成立仪式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张绪培出席会议并授牌。新任命的重庆地区协作体主任陈定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委会理事长、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原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主任戴向平(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书记、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接牌。为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地域地区基础教育的学术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改委相关领导及学术委员们协商同意,于近日批复成立重庆地区协作体。批复希望重庆地区协作体,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着力于“九个坚持九个要求”的新时代使命,尊重地方工作节奏,创新更适合地域地区发展的基础教育实践成果。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顾问、原重庆市南岸区教委教育工委书记、主任潘裕仁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重庆地区协作体副主任。出席成立仪式的还有:国务院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吴国通,重庆市教委副巡视员、国家督学刘先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其勇,重庆市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 历任徐悲鸿中学、育才学校等学校校长;现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名校长第一工作室研究员,西城区王建宗校长工作室指导教师王建宗 ,哈尔滨市教育学会会长王东升,重庆市北碚区教委书记、主任杨平,重庆市大渡口教委书记、主任伍平伟,沈阳市沈河区文萃小学校长沈健, 《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执行主编、办公主任于勤,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顾问、重庆地区协作体副主任,原重庆市南岸区教委教育工委书记、主任潘裕仁,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政研室主任龙林 ,武汉市硚口区科研室主任张胜闯等。

大东方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讯 12月14日上午,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济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品木带来了三场精彩的主旨报告。吕玉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出席会议并作了主旨报告,对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央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重要文件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他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和新时代起点,中央先后印发了基础教育三个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亿万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也给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吕玉刚强调,要坚持基础教育正确发展方向,严格遵循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重要原则。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属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第二,要坚持促进公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保障每个适龄儿童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第三,要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基础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予以保障;第四,要坚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吕玉刚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六项任务。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教育观念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二要强弱项补齐三块短板,包括基础教育普及短板、资源短板、制度短板,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历史性交账任务;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拓宽实践育人渠道,提高育人质量;四要完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制定义务教育县域发展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的评价标准,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问题、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依法依规、不折不扣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六要规范基础教育秩序,落实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强化社会培训机构治理,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为学校和教师减轻非教育教学方面的额外负担。吕玉刚表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充分发挥好中国教育学会及各省级教育学会的“四个作用”。一是观念引领作用,做科学教育观念的坚定的实践者、宣传者;二是改革示范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助力新课程实施和新教材使用工作;三是决策咨询作用,努力打造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库,加强对因材施教、学校特色发展、激发办学活力等基础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四是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紧密联系各位校长、教师、教育专家、教育局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从PISA、TALIS看教师关键能力提升张民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作了题为“从PISA、TALIS看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主旨报告。张民选在介绍PISA和TALIS时说,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发实施的一个大型的、跨国的、多元的教育测评项目,2018年已有79个国家/地区的60多万学生参测,上海2009年参加项目测试,获得第一名成绩;TALIS则由OECD经数年研究开发构建的一个多维度、互对照、跨国家的问卷调查工具。张民选通过与其他国家PISA和TALIS测试成绩对比及相关数据解读,提出我国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中国在教育强国的路上还任重道远,教师的关键能力提升尤为重要。所谓教师的关键能力,就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其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使用,具体在教学中涉及到作业命题能力、育德能力、本位型知识技能、心理辅导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张民选表示,教师属于一个“终身学习的专业”,只要不断创新,提升能力,就一定能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加公平、高效、适合每一个人发展的教育,每个教师的充分发展又会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更加幸福的人生。立德树人 综合施策,推动济南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王品木,济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济南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办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为目标,聚焦“有学上”“上好学”“服好务”。一、聚焦“有学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编制实施了《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创新了规划、招拍挂、建设、预售、竣工验收五个制度卡口,实现了新建居住区配套基础教育设施与首期住宅项目在规划、征收、拆迁熟化、建设、投入使用等方面“五同步”。二、聚焦“上好学”,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一是学前教育聚焦公益、普惠。济南市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对区县社会经济发展考核,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二是基础教育聚焦均衡、优质。着力构建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和集团化办学的“1+X”合作模式,全面实施“零择校、零择班”。三是以德育品牌创建和深入推进家庭教育为着力点,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四是实施“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创建行动。五是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六是制定《深化减负提质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行动计划》,开展减负提质工作“十大行动”。七是多措并举治理民办培训机构,构建完备的社区教育体系。三、聚焦“服好务”,持续增强保障能力一是“强师德铸师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育人水平。二是实施“午间配餐和课后延时服务”。三是担当假期教育责任,完善课后延时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全时域“服务链”。

狙公赋芋

中国教育学会举行“领航计划”首期研修

会议现场中国网北京8月4日讯(记者 李颖)中国教育学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以下简称“领航计划”)首期研修于2日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开班。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林宝金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林宝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对研修开班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福建省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他表示,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把普通高中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并不断完善与高考综合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支撑体系,落实保障措施,推动新课程稳步实施,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 韩景义韩景义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院有关情况,并表示学院将做好后勤服务保障,确保研修圆满顺利进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从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工作机制三方面作了精彩分享。他指出,要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大意义;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总体要求,切实提高组织实施的能力和水平;要围绕提高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水平,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工作机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任友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强调,要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做好新时代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方面。要坚持领航示范,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要坚持以学定培,开展“三科”统编教材教师培训;要坚持研训一体,打造高素质教研员队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 陈云龙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情况,并结合国外有益经验,对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作了展望。他表示,“领航计划”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为宗旨,以支持一线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精选专业团队,精准设计培训课程,从国家级骨干研修、省级专题培训以及实验区实施,分层次提供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国教育学会积极履职尽责的实干作风、深度投入课程改革的担当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杨银付杨银付就“领航计划”总体工作方案作了解读。他表示,在教育部基础司、教师司和教材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学会拟组织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这是学会聚焦主战场、更好服务一线教师的重要举措开班式上还举行了“领航计划”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宣读了《关于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航计划”专家委员会的决定》。大会为21位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并授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朱之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在讲话中强调,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落地;而要做好课改的落地,关键是要做好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他就做好此次“培训者培训”研修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抓好方向引领,形成课改合力。二是着眼课标落地,研究课改问题。三是深度参与研讨,引领课改实践。四是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改实效。本次研修为期3天,聚焦“普通高中新课程研究型培训的设计与实施”,设立了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组和1个校长组,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大会交流、案例分享、分组研讨等多项活动,组织开展“研究型参与式”研修。【来源:中国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而故惑也

新一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名单公布:共42人!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于2018年11月9日,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第六届一次委员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评估委员会作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二级机构,建立于1995年,是我国建立较早的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社团机构,秘书处设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会现有委员42名,会员单位400余个。主任委员黄宝印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秘书长郑晓梅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委 员(按单位代码排序)副秘书长任 超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副处长朱金明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质量监测与专业学位处副处长(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秘书处)

爱老家

2018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深入贯彻和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国家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的实施,2018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将在四川成都举行,以期为推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引导。2018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会议时间:2018年6月11日-13日会议地点:四川·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议中心(天府大道中段世纪城路 198 号)会议日程:6月11日 开幕式、主题报告6月12日 参观成都市30所幼儿园分会场研讨交流6月13日 主题报告、论文颁奖主题报告(部分):《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中国幼教的使命与责任》 ——李季湄《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相关性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可能启示》——MargeretR.Buechinal(美国)《回归基础追寻意义——对当前幼教改革课程的几点看法》——冯晓霞《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华爱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与思考》——刘占兰《游戏质量与儿童发展》——丁海东 曹中平《从理解幼儿开始——江苏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启示》——虞永平点击此处↓↓↓获取年会主题报告详细日程优优象秉持“拥抱科技,弘扬优秀文化,培养自信、自由、创新的未来儿童”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华传统技艺,开创中华创客工坊,成立优优象教育研究院,并致力于相关课程的开发。木工坊、织造坊、印染坊三大儿童创客功能教室,丰富学前教育课程。中华创客·木工坊中华创客·织造坊中华创客·印染纺2018.06.11-13四川·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议中心(天府大道中段世纪城路 198 号)优优象在【A20 B20】恭候您的莅临品鉴

群生不夭

北京市教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分论坛活动举行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1月26日讯 今天,北京市教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分论坛在丰台区职工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作为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年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为主题,聚焦探讨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格局,努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智慧与力量。放眼十四五及北京中远期北京职业教育的发展,北京市职成处处长王东江在主旨报告中探讨了北京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在定位,新在要求,新在目标,新在任务,新在局面。他表示,首都职教要围绕服务四个中心和北京城市规划,进而实施布局、结构、专业和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全方位优化升级。“我们区域内的职教中心学校,要真正做到左手中小学生进来,右手市民也能进来。”让职业教育切实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让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更加有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高屋建瓴,知而行之。论坛上,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段福生立足昌职的具体实践情况,分享了关于职业院校五育并举的思考。他认为,学校搞德育建设,先要从文字上脍炙人口,从思想上触及灵魂,针对学生,“要把这些传统的枯燥的文字变成学生每天的口头禅”,而面向老师,“要把它梳理的明明白白的,让老师都能看明白学校的德育体系、育人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以及依法治校体系。”据悉,本次论坛还发布了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21年的工作计划,并对研究会理事单位进行了授牌。(张萌)【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荀融

助力儿童成长,学校怎么做?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开福名师经验获点赞

新开福客户端11月19日讯(通讯员 邬灿伟记者 尹舒艺)1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次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名校长工作室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独家承办本次教育学会“立足儿童生命成长的学校变革”主题微论坛。(张文质教授主持微论坛)本次年会共设有15个微论坛,其中开福区教育局名校长工作室承办的 “立足儿童生长的学校变革”主题微论坛,今天开讲,邀请著名教育学者、家庭教育研究专家、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担纲主持,开福区清水塘第二小学校长刘云燕、开福区第一小学校长李长江、开福区金鹰小学校长喻惠中、开福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娟英、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校长周满意分别做了五场报告,现场讨论、互动气氛热烈。(清水塘第二小学刘云燕校长作主题报告)开福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微论坛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创新形式,旨在聚焦教育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话题突出‘微’‘实’‘重’,贴近校长的日常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知微见著。”(微论坛现场)据了解,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现有成员名校长5人,学员校长人,致力于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区域学校的发展,通过互动、共享、吸纳、自律、超越,努力将成员、学员培养成为名校长,把学校打造成为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命运共同体。工作室成立两年多来,成员成长迅速,成员所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长沙市开福区乃至全省的名优学校,社会美誉度越来越高,多次接待国培、省培校长、教师培训班以及来自青岛、广州的校长考察团的学习交流活动。

孰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召开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筹备会

本网讯 11月12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北京召开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筹备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副秘书长曹丞、财务中心主任张士霞出席了筹备会,就家校协同专委会筹备工作给予指导。本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形式召开。十九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远景目标要求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十九大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下移”的新要求,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供了广阔天地。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进家校协同建设教育强国,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提出筹建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会上,筹备组组长、教育部督导办原副巡视员、国家督学程锦慧详细汇报了筹建工作。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自筹备以来,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截止目前,发展单位会员51个,个人会员合计289名,均来自于教育管理单位、大中专院校、教育科研机构、中小学等教育有关单位和组织,涵盖27个省(市、自治区)。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组组长赵志军、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雪、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姜宏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志芳、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原校长彭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副主任徐碧荣等与会专家,先后为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发展建议和殷切期盼。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易全勇在线上做了发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秘书长曹丞高度评价了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并对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做了详细部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指出,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对专委会建设重要性认识到位、发展思路清晰,筹备工作基本就绪。韩民指出,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份子。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家校协同专委会在今后要注重搭建学术平台,提升学术水平,加强战略研究能力,组织高校、科研单位研究人员为国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建议;面临老难题和新挑战,应统筹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家校协同治理现代化,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拓宽家庭和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推动形成学校治理同社会调节、家长参与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家校社会教育共同体。筹备会由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白瑜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