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考研注意:这些高校20年人数增长快,报考人数多,2021考生慎选换子记

21考研注意:这些高校20年人数增长快,报考人数多,2021考生慎选

说起考研,对于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是又爱又恨,因为现在本科就业的确很难,而且人数居高不下,比如2020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高达874万,对于疫情影响下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压力山大,很多企业裁员过冬,岗位少之又少,很多去年秋招被录取的小伙伴,等到今年毕业准备上岗,却被告知不在招录了,就业难导致考生人数激增。20考研人数刷新了上一年的记录,达到了341万,比2019增长了17.59%,20疫情影响,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下,2021考研人数可能还会继续增长,20考研中,最后的扩招算起来,录取人数达到了111.4万人,推免的有将近20万,留给考试的仅90多万,报录比达到了3:1。2021或许有扩招,但是比例不大,毕竟每所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承载量有限,招录人数预测与2020基本持平,那么在2021报考人数再次上升的基础上,2021考研学子们也需要再加把劲,争取顺利上岸,从2020报考的数据来看,下面的三类高校在2020考研人数激增不少,一起来看一下:首先就是985、211高校,这是很多双非考生们为了改变自己身份而更愿意报考的高校,毕竟现在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名头很看中,所以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生,甚至大一都在开始准备考研了,在985高校方面,西安交大报考人数比2019增加了37.7%,位居榜首,其他增幅较大的有中国海洋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在211高校方面,增幅位居前三强的高校分别是新疆大学、南昌大学和西北大学,达到了30%以上。双非院校也成了考研的香饽饽,比如地理位置比较好的深大、广工、南邮等,就连地理位置一般的双非依然报考人数居高不下,比如安徽师大、山西财大、西北师大等,都是过万人报考。师范类院校也是2020考研的重灾区,比如地理位置好的南京师大和华南师大,都是省属211高校,再比如,地理位置好的双非院校,上海师大、杭州师大,就连位置一般的西北师大、安徽师大和江西师大报考的人数也多多达上万人。通过以上三个表格,大家可以看到,由于很多优势地区的211、985考取难度大,报考人数多,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地理位置一般的双非院校了,对于2020考研学子来说,也未必说不可以报考上述高校,也许大家为了避开高峰,都不报考上述的高校了呢,打好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高校填报就好,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潮来笠

21考研择校需谨慎!这些院校报考人数超多,近3万人报考北大!

20考研初试告一段落,很多省市、院校都相继公布了报考情况。虽然总体来说今年报考人数是增加50万,但是这50万人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说不定今年你的报考院校专业可能就逆增长了呢。不管是20考研的小伙伴还是刚刚加入21考研的同学,这些报考数据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今年和去年的情况很像,都是增长了50万,20的小伙伴可以根据今年的报考人数和去年的情况推算一下;21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今年人数好好挑选一下目标院校,避开那些神仙打架院校,提高自己的上岸几率。一、报考重灾区的院校目前公布报考数据的名校还不是很多,不过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都公布了报考数据,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共29990人报考,相较去年增幅只有3%,其中非应届生高达70%,正是验证了那句话,一年打基础、两年985、三年清北复,北大这样的学校没个两三年是很难考上的。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共有23800人报考。但是人大2019年的报考数据并未公开,相比2018考研的2.1万人,两年增长不到3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3、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持续去年的增长,连续两年增加5000余人,今年报考人数超过2万人。西安交通大学2014~2019年分专业报录比统计(不含推免):4、天津大学天津大学今年也超过2万人,至于增长还是减少,由于没有去年的报考数据,所以也无法推算,不过,在天津大学报考点报考的人数却减少了500人。5、清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8000人。6、中国海洋大学也是首次突破18000人。再加上之前公布的报考人数两万档的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一万八千档的南开大学、西北大学。还有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都是报考人数过一万的。更多详细的数据可以看之前的文章:又有高校公布报考人数!这几所双非院校也太热门了,上万人报考!新出来的这6个高校很有代表性,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北大、清华、人大、天大这样的老牌名校,年年报考人数都超多,但是这两年的报考人数却趋于稳定甚至可能有所下降。南开大学也属于这一行列,19报考南开的有19157人,到了今年报考人数却降到了18695人。另一种就是西交大、中海大、电科大这种非热门地区的985高校,以前报考人数并不是特别多,难度没有那么大,又有实力所在城市虽比不上北上广深但是也可。另外加上这两年因为报考人数超多,所以大家在求稳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这些学校,导致报考人数明显增长。还有一种也是这两年增长最多院校,就是所在城市不错且实力不错、发展明显的新晋高校,这一种的代表就是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等。这类大学特点是,虽然实力比不上顶尖院校,但是位置不错不是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就是在省会城市,在周围有一定影响力并且这些年在飞速发展,分数线相比985要低更容易上岸。二、对20考研、21考研的建议341万只有70万人能上岸,在这个竞争压力下,我们更要选择好目标院校,求稳,一志愿上岸为主!1、对20考研的提醒提前给大家打一针预防针,今年的调剂可能比去年还要激烈,所以20的小伙伴们真的要现在开始好好准备你的复试,如果能进复试争取拿到拟录取名额;如果自己觉得悬,那就现在开始边准备复试边收集调剂信息,提高一分把握。2、对21考研的建议21考研的小伙伴们要怎么选学校呢?连双非高校都开始变成考研重灾区了,所以说一方面择校要慎重,另一方面考研竞争压力增大,你必须要尽早准备,并且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全力以赴去拼搏争取,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很多名校的报考人数已经趋于稳定了,如果你非它不考,那就去战个痛快,并不会比今年难多少。其他的同学就需要我们在这么多信息找出一个最优解,最适合你的院校,不会摸不到,又不会太容易,选择一所跳一跳或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学校。考过研的朋友们,你们对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呢?欢迎大家评论交流!51考研,考研领域专栏作者,教育达人,择校选专业,全程备考复习经验分享,考研报名指导,复试、调剂指导!考研,关注51考研就够了!

倏然而往

2019考研竞争那么激烈?402分竟进不了复试!看后让人欲哭无泪!

考研成绩公布了,某同学捏着402分的成绩单欲哭无泪。1 :分数线又升高了今年的考研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290万人报名,比去年激增52万,增幅达到21.8%,成为十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从70万的招生名额上看,报录比达到4:1,也将创历史新高。再加上推免比例的提升,最近几年考研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首先是网友们普遍反映今年上岸难度增大了不少,很多知名985大学上演“神仙打架”,没有400分难进复试。比如中国海洋大学某考生拿下了402的高分,但仍被阻在了复试大门之外。另外,考研的“头部效应”也越来越明显,考研党集中扎堆名校,又进一步推高了复试分数线。比如今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拟招收28人,而报考人数达到542,报录比19:1。如果按照1:1.2的复试进线比例,复试线超过了390,这还是在北大压分传统下给出的分数。还有2018年的情报显示,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员的金融专业复试线逼至393分,复旦大学金融专业也接近400分;南开经院更不得了,过了400分的就有147人。很多过去被认为“好考”的名校也变得竞争激烈,上交安泰经济学院金融专硕早已不是“过线即录”,现在400分的同学都不能保证录取,而厦大金融系考研遭遇“大年”,最低线406分~2 :为什么大家都在考研?考研很难,考商科的研更难!历年来考研的最热门专业都是会计、经济、金融等学科。今年考研人数爆炸式增长首先和就业形势有很大关系。在经济周期的低谷阶段,同学们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金融领域,作为对经济形势最敏感的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所以,通过读研躲过这个低谷期成为众多人的选择。还有一方面原因是,金融确实一个“多金”且体面的行业,非常具有吸引力。每年都有大量的非商科专业的大学生或在职人员希望进入到泛金融领域,考研成为他们实现转行的理想方式。还有很多金融岗位都明确设置硕士作为最低学历门槛,因此相当多行业内的人也希望通过读研谋求更好的发展。3 :剩下的220万陪跑考研党怎么办?考研报考290万,录取72万,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今年将有220万人名落孙山,这其中有一半多是应届生。接下来大家该何去何从?第一,还是要抓住春招的机会。每年这个时候,又到了各大名企“捡漏”的季节。虽然规模和难度上都不如秋招理想,但佼佼者仍有机会翻盘。你能叫得上名字的那些企业,如中信证券、华夏基金、中国期货业协会、招商银行、民生证券、国信证券、浙商证券、中合联投资、宁波银行、财富证券、美林证券、星石投资等核心金融机构早已开启了春招通道。此前已有统计,现在至少有700+金融机构发布了面向2019届毕业生的春招或实习信息。第二,准备二战、三战。二战三战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而非一战的简单重复。首先你要认真分析一战失败的原因,是否足够努力了?如果努力了能拿多少分?是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二战前,目标、方法论和心态都需要进行全面复盘。经管类考研的需要更加慎重,因为初试内容其实有着很大的偶然性,运气成分较大,而且竞争大,留给面试的时间少,调剂机会几乎为零。如果觉得自己再次沦为炮灰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更换目标院校、专业、学制(比如专硕、非全日制)。第三,出国。考研失败再计划出国,需要关注时间节点问题。比如美研申请是分春季和秋季两个时段的,春季入学的学校非常少,像金融这样的专业春季入学的可能就一两个,选择范围非常窄,所以很可能耽误一年。其它国家,英国一般第一轮招生节点是11月,加拿大入学季以9月为主,澳洲是2月和7月滚动开学,现在可以申请7月份的入学。如果你是一名大四学生,现在最要紧的是准备你的标化成绩,比如说雅思、托福,有的同学可能还要GRE或者GMAT的考试。同时,补充专业相关的科研和实习,为申请做准备。最后当然还是希望大家都能金榜题名~现在考研分数已经可查,大家可以根据往年的分数线来预估一下今年的分数线,最终准确的分数线将在3月上旬左右公布,届时都希望大家能够顺利拿下,通过初试!~(来源:中财蹦豆综合金融小伙伴)

大侵袭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金融考研报录比及参考书

一、中国海洋大学经济金融历年报录比(一)2018-2019年(二)2016—2017年二、中国海洋大学经济金融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薛瑄

2019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分数线/近年报录比/参考书/复试加试

2019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分数线/近三年报录比/参考书/复试加试科目中国海洋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

夏帆

20考研报考人数「爆炸」的院校有哪些?

报考人数一直都是历届考研人非常关心的数据,报考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所院校的报考热度,热度过高很容易成为炮灰,初试400+都可能会被刷掉.......从另一方面来讲很多同学考研只是求一个学历,主要目的还是考上,所以为了避开激烈的竞争,报考人数是一个必须要参考的数据!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达42529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仅仅北京地区就有17所院校报考人数过万。从研究生报考分布图来看,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报考率是最高的,竞争相对也是比较激烈,如果只是想求稳,最好是避开考研报考热门地区,例如:北京地区、上海地区、江苏地区等。报考“扎堆”也意味着报录比增大,甚至超过10:1。▼2015年——2020年国内研究生报录比南京大学:统考近2.7万人报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4000人,其中推免硕士2123人,直博生307人。统考整体报录比14:1左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为3000人左右,推免生已经拟录取近450人,全国共有近26000名考生报考,报录比约为10:1。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3800人左右,已录取推免生180人,统考21867人报考,报录比大于6:1。从整体的报考情况来看,往年报考的热门院校报考人数增长率呈现一个比较低的情况。比如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等这些名校,报考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甚至像南开大学报考人数出现“负增长”,比去年少了几百人。反而一些区域内排名靠前的普通本科报考人数出现较高增长的情况。比如深圳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等,报考人数增长较高。除此之外,还有B区“双一流”高校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像新疆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共有11095人报考(不含推免生),较2019年增加59.8%;云南大学更是将近2.2万人报考。师范类高校也是2020考研“扎堆”比较明显的一类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我们统计了报考人数过万的院校,分为三个部分:985院校、211院校以及双非院校。其中特别注意一下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院校,虽然是双非院校,但是报考人数过万就直接反应了它的报考热度,这类学校报考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盲目的跟风报考。▼ 985院校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近3万人。清华大学据清华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18000余名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共有23800余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共有18025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其中4982人在中国海洋大学考点参加考试,较去年增长18.8%,报考人数和考点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北京理工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4720人,比去年增长13%。在报考的考生中,应届生6224人,占比42.3%;往届生8496人,占比57.7%;本校考生1863人,占比12.7%;外校考生12857人,占比87.3%;男女比例为1.33:1。南京大学今年全国有近2.7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复旦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近2.7万人。天津大学今年,全国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超过2万人。西安交通大学我校考点今年参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9847人,全国报考我校人数18797人,分别较去年增加5.4%和13.5%。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有20674人,人数较2019年增长24.35%。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8695人确认报考该校。数据显示,报考南开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434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共计10261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636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896人。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术型硕士专业为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药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型硕士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浙江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近2.9万人。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14000人。▼ 211院校南昌大学据统计,报考2020年南昌大学硕士生人数22131人,比往年增长39.3%。华南师范大学据数据统计,2020年报考华师的总人数25603人,相比2019年的22126人,增加了3477人,同比增长15.71%。此外,2018年为15198人,2017年为10893人,2016年为7832人,2015年为6688人。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准考考生27452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1432人,比去年增长12%。本校考生1857人,外校考生9575人。华东理工大学全国各地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达12600余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名,增幅2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为3000人左右,推免生已经拟录取近450人,全国共有近26000名考生报考我校,报录比约为10:1。中央财经大学共有10709名考生报考我校。新疆大学共有11095人报考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不含推免生),较2019年增加59.8%。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1867人。西北大学2020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为18455人,较2019年增长38.2%。北京科技大学统考报名12758人,其中少干计划49人,退役大学生计划62人。统考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10-19非全日制方向)(统考报考812人,统考拟招150人,顺序下同),材料科学与工程(633人,86人),材料与化工(01材料工程方向)(557人,147人),机械(01机械工程方向)(520人,109人);电子信息(02计算机技术方向)(419人,39人);电子信息(02控制工程方向)(415人,50人)。▼ 双非院校广东工业大学本年度,全国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再度激增,达12345人,同比增长29.6%。其中,本校应届本科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284人,同比增长25.9%。南京邮电大学全国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我校。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比去年增加了43.6%;学校考点网络审核5907人,网上确认率达到99.4%,比往年现场确认高出4个百分点。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14981人,拟招约为2778人,报录比约为5:1。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也在其官方微信上透露,统考报名人数超21000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2019年的9965人增长18.04%,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青岛大学共16749人选择报考我校,报名总人数较2019年增长了34.23%。山西财经大学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了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长22%,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再创新高。宁波大学网上报考宁波大学的人数达到13716人,较上年增加34.4%,网报人数又创新高。报考宁大一志愿的人数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人数为1393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1674人,同比增长16.32%。▼ 报考人数未过万的985院校(机会)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有9785名考生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涉及全国486个报考点。报考总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742人,涨幅约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结束,今年全国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人数7321人,比2019年增加812人,增幅12.48%,比2018年增加1760人,增幅31.65%,再创历史新高。经统计,2020年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为3666名,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人数为261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数为1045名。 参照2019年招生规模,2020年我校统考生的报录比达到3.3:1,为历年之最。

名止于实

“两考”人数将再破新高?一文教你如何在“985/211”中“捡漏”

“两考”即为“高考”和“研考”,6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高考统计人数,报名人数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0万,达到1071万,创历史新高。在四个月前,同样教育部就考研招收人数也发布通知,将在不同地区高校的某些专业增加研究生名额共18.9万,研究生(硕博)招生总人数达111.4万人,其中博士生占10.52万人,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在100.3万左右,而报考人数为340万,实际扩招后的报录比同前几年并无大的差别,整体围绕3:1上下浮动。通过对比往年报考数据发现,自2018年,研考报考人数稳定在每年增加约50万人,因此可以预测2021研考报考人数将至少突破400万。那么实际录取呢?教育部已经对高考招生人数做出了相应的说明,2020高考招生总人数将达920万。下图为《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部分截图。研究生考试预计在2021年也会有所扩招,但是整体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应该维持在10万到20万之间,与报考增加人数的增加量至少会维持在1:3或更低的比例。由此可以预计2020年高考与2021研究生考试的整体难度将会只增不减。那么如何在众多报考大军中脱颖而出呢?下面小编就研究生考试报考择校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如何寻找报考难度相对较小的“985/211”院校。从保研率看报考难度相信还有很多正在选择高校的同学并不清楚高校的计划招生名额规则,所谓计划招生人数为统考人数+保研人数,而对于39所985高校而言,往往具有良好的保研生源,在招生总人数一定的情况下,接收的保研人数多,自然留给统考考生的名额就越少。C9联盟高校是目前来讲保研相当热门的高校之九,在众多985高校中,相对而言保研热度较低的高校主要有兰州大学、西北农林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重庆大学等。保研热度低给广大统考考生带来的则是较大的录取机会。从省份、城市看报考难度目前保研热门高校大致集中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像高考大省江苏、河南、山东等地,考研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拿山东一省来说,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考生达到了31万余人,而且很多山东考生在研究生院校选择时往往会优先选择本省内高校,竞争极其激烈,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纷纷在山东建校区的原因之一。对于报考人数众多的省市,我们广大考生大可不必非要“扎堆式”的报考,考虑一下竞争形势相对较小的省份或城市往往更容易上岸。写在最后从各方面来看,考研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有着只增不减的热度,对于我们广大考上来讲,上岸难度也会越来越大,除了努力复习之外如何提升自己上岸率也是考生们应该重视的,而选对目标高校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具体院校推荐,“教育早高峰”将会在“高校推荐”专栏中为大家详细分析。『教育早高峰』每天更新报考推荐,交流教育新鲜事儿。在这里,有各类高校、有百家观点、有专业分析、有激烈交流。关注我,与您共赏教育界的“春夏秋冬”!

孤儿泪

百所大学考研难易排行榜,985反而更好考,这是什么情况?!

考研到底有多难?从不断升高的报考人数中就能看出,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由177万人增长至341万人,近乎翻倍,可是院校扩招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考研人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报考人数众多的心理学、会计学、教育学、翻译、管理学等热门专业上,更是难上加难。2021考研的同学选定学校了吗?快来看看你的目标院校究竟有多难考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全国100所大学考研的难易排名吧!TOP1~TOP50院校难度分析第一梯队: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难考)。 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一方面是它们都是我国TOP级高校,另一方面它们的推免比例基本上超过50%,同时其考察试题的难度,灵活度和广度都首屈一指。统考生想要报考,难度系数很高。第二梯队: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 前10的高校,人大 + C9的组合。选择这类的高校的考生,需要你实力过硬,运气也要好,最后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争取也是可以过的哦。第三队列: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个梯队的高校都是各自省市的名校,整体实力伯仲之间,各有各的特色和擅长领域,甚至有些专业跟上面梯队的一样难考。第四队列: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而言,要容易一些,难度也就相对而言弱一些,不过想考上还是会有些压力的。第五队列: 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整体实力较前面低不少,这个梯队的高校是比较偏远些地区的名校老校,但国防科大要单拎出来,国防科大比较低调,实力比较强,军校背景,没有这个方面念想的考生还是不要报考了。独秀型: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堪比985。之所以被称为独秀型,是因为这几所院校有些专业实力堪比清华北大,难度很大,业内名声又很好,所以难度就不小了。 其他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如语言类的北外、上外都是地域好+专业强导致难考,并且未来就业不差也是原因之一,再者如财经类也都是选择的热门大学,难度也是只高不下。TOP51-100院校难度分析其实这后半部分高校中,也不乏一些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但与前面差些的原因,小编觉得可能与地域经济及本校发展还有关系。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但也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也较大。例如:双非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哥,金融、财政也超牛,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双非重庆医科大学,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前面分析的,大家也不要因此觉得所有院校都很难考上,以下3类还是相对好考些哦~第一,一般而言,985学校里面排名靠后的学校比较容易考一些;第二,在985学校里面,非自划线高校要比自划线高校要相对容易考些,非自划线的5所985高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一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不作范围内;第三,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更多的考生趋向于北京、上海、东部沿海,这也导致了西部地区高校要比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地区高校要相对好考一些,比如西部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大、重庆大学要比东部地区的同济、厦大的竞争难度相对小很多。权衡院校竞争态势各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大,特别是自主划线的高校。因此必须详细了解:第一是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考研院校报考难度评估8个数据1、计划招生人数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为了保险起见,不要只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了解院校大致的趋势是在缩招还是扩招。2、报考人数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该院校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是要谨慎报考。3、实际录取人数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4、报录比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要想报考这些院校和专业,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准备,和成千上万的学子们一起竞争。5、推免人数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6、复试分数线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7、复试比例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说明两个问题:①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②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8、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就不看重复试,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20%、甚至10%。

祖辛

考研难度相对较低的5所985大学,报考人数不多,优势专业偏冷门

现如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减弱了不少。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考研当中,而且比较想考一所名校,最好是985大学。但985大学的研究生容易考吗?并不容易,考研本身就是择优录取,名校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顶级985大学的考研难度非常高。不过,有5所985大学的考研难度相对于顶级985大学来说,是是比较低的,报考人数没那么多,而且优势专业偏冷门,考生容易上岸。1、中国海洋大学虽然说,中国海洋大学是985高校,但实际上有不少人都不知道中国海洋大学是不是985大学,对这所高校只有模糊的概念。没有用心去了解,可能连研究方向都不知道。然而,到了考研这个阶段,对部分想考985大学的考生而言,这便是优势所在了。而且,每年考研选择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的学子不算多,竞争相对较小,自然而然考上的概率就会增加一些。2、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本身是一所实力很强的985大学,但就是比较低调了。所以,国内不少考生对兰州大学的了解不够深入,不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那样家喻户晓。而且,兰州大学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于大甘肃省兰州市,相对偏僻,不少内地考生一般都不太愿意报考。对部分考生而言,读研选择报考兰州大学,是有可能完成名校梦的。3、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在考研方面是比较公平的,不会歧视双非院校的考研学子。而且,相对于顶级985大学的考研难度,东北大学“放了点水”,好考一点。跟兰州大学一样,因为地处偏僻,也成为了制约报考人数的因素之一。因为在就业过程中,一线城市占据的优势比较大。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学、林学等专业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牌专业,然而,这些专业的热度不高,属于冷门专业,在农林类专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力不容小觑。可是,该校位于陕西省一个镇子上,这就使得报考的学子出现犹豫不决的情景,望而却步。所以,如果是想考农林类专业,也不介意地理位置的考研学子,那么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会是不错的选择,认真备战,考上的概率不小。5、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而且,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不少,报考的人数却不多。基本上报录比在2:1左右,这说明了,只要有机会进入复试,那么成功被录取的概率很大。而考研初试环节最为看重考生的笔试能力,只要自身足够优秀,进入复试问题不大,那么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概率就比较大了。以上5所985院校,考研难度相对不少985大学来说,并不是很高。对一些想考985大学研究生的学子而言,会是不错的院校选择。所以,此类考生选择可以着重考虑报考这5所985大学的研究生。

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育明考研小赵老师关于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信息汇总,请参考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有理学、工学、医学 、经济学、管理学的985 211非自划线大学学校。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先后有蒋德寿、王淦昌、王普、郭贻诚、束星北、周北屏、杨有樊等知名物理学家在此讲学、任教。1958年夏,山东大学迁至济南,物理系部分留在青岛作为组建山东海洋学院的基础学科,并于1959年3月组建了海洋物理系,这是山东海洋学院组建时设立的最早的五个系之一。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物理系于1992年调整为物理学系与电子系。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组建技术科学学院, 1999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形成了“厚德笃志,勤思敏行”的院训,“爱国荣校,和谐创新”的院风,“立德树人,博学育才”的教风和“尚学善思,求真笃行”的学风,体现出全院师生员工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个以计算为基础、以海洋技术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工程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依托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具有海洋探测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两大学科优势。拥有海洋探测技术(原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海洋与地学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物理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理学和软件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光学工程、测绘工程和农业信息化6个工程硕士点。学院设有物理学、海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保密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9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信息与海洋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本、硕、博学科体系构成了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09人,硕士研究生1010人,博士研究生216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5%以上,2017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一、专业目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54)计算机基础综合二、参考书1.《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3.《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4.《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复试程序设计上机考试使用C++语言,参考书目为1.《程序设计教程(用C++语言编程)》陈家骏、郑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三、报录比2019年报名人数59,录取人数32,报录比54.2%。分数线300 39 59四、数据结构测试题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时候会做题做到崩溃,也会想放弃,但如果熬过来就会发现一切也并没有那么难。你会很庆幸能有一次如此特别的经历,也很开心通过考研证明了自己可以很强大。我是育明考研的小赵老师!希望大家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