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其入不距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文学院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9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本专业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五个研究方向。前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等。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对外交流及其他本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曾经出国讲学或与国外学者、港台学者进行过合作研究。六、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词曲赋研究古代神话研究海外汉学研究古代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专题研究先秦诸子与中国人文精神庄子与中国文论道家与道家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毕业生去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中国文学基础851中国文学史复试: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学制三年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面试60分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初试成绩权重×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成绩权重×100<!--[if !msEquation]-->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0 50 90 90 3652020年进入复试15人 最高分4187 最低分3692020年推免录取了6人2020年统考录取了11人(最高400 最低366)一名少干计划参考书1、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有部分考题内容未收录,比如斯特林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更推荐这本)4、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西方文论《西方文论概览》,杨慧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一:中国文学基础(626)一、简答 10分*51. 花间集2. 还珠楼主3. 文学批评结构主义4. 莫里哀5.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论述 25分*41. 试论南北朝乐府诗艺术特征及文学史影响2. 结合实例,论80年代“改革文学”的叙事原则和美学特征3. 结合作品,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影响4. 结合实例,论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超越性专业二:中国古代文学(851)一、名词解释 10分*51. 《荀子》2. 司马相如3. 庾信4. 白朴5. “小说界革命”二、简答 20分*21. 杜牧诗歌创作与艺术特色2.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变化三、论述 30分*21.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的内容特征与影响2.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与影响2021年专业课备考指导初试一、关于知识储备(内容)1、教科书我自己笔记里的知识部分是以袁行霈老师的红皮文学史为主,补充进了游国恩老师的黄皮教材,然后还有其他的自己看过的一些文学史书籍融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叶障目的情况,具体都写在第三部分参考书目里。2、文学作品原典大家可能都有看过原典作品之后转眼就忘了的经历,建议大家可以在读作品的时候,起码做两点笔记:a这个作品非常突出、令你印象深刻的段落句子b你当时读这个作品的思考所以我自己的笔记本就是融合了两种教材的知识+关于作品的笔记写在了一起,不仅利于记诵,而且每次看也会有新的体会呀。关于书面表达(形式)首先我认为答卷子的时候,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考试,考察你的基础知识、学术能力,但作为一个文学生来讲,这也可以当做一次文学交流的平台。所以我觉得好的书面形式对于一个文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理由去留心留意的。其次我本人平时也比较喜欢写诗写文章,所以我自己把答题和写文章结合起来来看待了。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1、结构比例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既是考试,也是一次交流与表达,所以我觉得在答题的时候,除了基础知识的陈述,也可以稍作引申,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大致是基础知识七成八成,自己的思考占两成。(下一段会举例哒)2、风格文学生,关于考试卷面的表达,我认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深刻之,可以富艳之,可以广博之,等等,每一种风格都可以构成不同的答题思路。比如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卖弄(?)文采,喜欢铺陈抒情,经常自己骈四俪六的,但是不管什么风格,我认为考试中“分析”必不可少的,可以层层深入与递进从而展示出自己的学术能力。可以比较(横纵,横是同时代,纵是发展流脉)、可以考析(依据版本文献学),等等等等,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师的论文,很厉害很厉害!这里我可以没有保留滴写一下我的行文思路,给大家做个参考,请大家别笑话我呀(*^▽^*)比如答20年题目易安居士前后词风变化的时候,我的大体思路是:第一段一句话引:先言文学史对易安居士的评价“所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云云,可见易安居士文学史地位之高,这样形成了对易安居士本人大体定位(我们对她在文学史上大体是如何认识的);第二段述:但是,将二李并列不仅是说地位的推崇赞美,细想来,二李并列之因有很多,比如此题我要谈的就是李后主和李易安前后风格都发生变化的相似处。+谈易安前后词变化之基础知识云云(这一段是全文主体与重心,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第三段则简析:从易安一个人挖掘横向时代缘由:其实易安是南渡词风变化的重要代表,朱敦儒叶梦得等亦都是如此,他们都是北宋向南宋时代变迁的反应与呼喊;第四段则发散:可言情叹之或可拓宽学术视野,只需两三句一扫即可,千万不要多,如可以有江山之助的引申(地域文学的学术视野,因为易安居士从北入南),对文家史家之痛的思考(文士之心自古而然,屈子庾子山易安都是如此)都可以。这样这个行文结构对于我自己来说,既进行了我真正想法的表达,但又不至于太乱或者太华而不实,既比较有章法层层递进但又不至于八股。3、引用其实“引用”在一个文学试卷的卷面上我觉得是完全有理由的。对于文学作品原典的引用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而对于评价性引申性的引用则是鼓励的。比如答刚刚李清照的题目,对于她的诗词的引用诵写必不可少,你不能全篇妙笔生花结果最后一句其本人诗词都没有;而对于对她的评价、对宋词的评价等等,都可以写下来让你的论述更坚实更欣美。这部分我就不细说了,写入参考书目里啦。关于参考书目1、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版)游国恩 萧涤非 等主编《中国文学常识》郑振铎著《插图版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2、作品原典:一本作品选应该是必看的,我看的是《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川大学出版社的;除此之外,大家结合自己情况看就好,我自己看过的风骚庄三曹等等就不列在这里了,注意如果动不动就忘了的话一定要做笔记呀!3、文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必看)《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顾随先生诗词笔记》《唐宋词十五讲》《唐诗杂论》《人间词话》(很多都忘了)4、文化历史:如果有跨考的而又对于这一块比较模糊的同学,可以提供一个方向吧也算是:民国的很多先生的学术都很不错,顾颉刚先生、陈寅恪先生、牟宗三先生的书等等。5、文献学:感觉最近几年老师对于古典文献学还挺重视的,我自己是从网上整理了一下,但其实可能还是平时就积累一些更好。②复试A牢固知识:其实复试是很考验平时积累的,比如这次面试老师问我谈谈对朱熹的理解,我先从微观、教材角度,回答了他在南宋文学批评史理论史上的影响,然后第二从宏观、思想史角度答他在经学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虽然我也答得不是很好,但是就是还是提醒大家,出了这样细节的问题还是要把知识掌握牢固的B 自我介绍准备:自我介绍多种多样,但重点有二:一是准备好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如我说我喜欢宋代与王安石,老师就会问我你看王安石文集的哪个版本?二是把本科期间的学术活动好好准备一下,比如参加过的大创、发表的文章还有学年和毕业论文,你觉得拿得出手的都说一下。我把我这些介绍了,然后之后老师提问环节就问到了我的一个省级项目,这样有备而来的话也是和老师交流、沟通的一次机会。C 精神状态:我觉得可能有人不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但没有人不喜欢自信的人,面试的时候自信并且谦虚一些,是很有必要的。③时间安排和记忆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考虑,我主要就是多轮复习滚动安排之类的。反正保证自己一定记住了就可以。我是7-9月整理古代文学笔记、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笔记,并完成政治英语一轮学习(基本都记住了);10月-11月中旬二轮复习(确实记住了);十一月中旬到考试第三轮复习(保证绝对记住了),这种?_(:3」∠)_反正能记住就行。我的记忆方法是理解记忆和照相记忆、精准记忆结合,比如该背住的必须记准,像是俄国文学中的作家和作品中的名字,一定得记准,而古代文学中的一些俗文学作品则要记清,比如明代戏曲等需要有意识划清。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复灵以生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21考研经验指导

一、学院介绍儒学高等研究院是一个以古典学术为重心、以儒学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人文科研机构,同时致力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人才培养。目前设有中国哲学研究所、中国史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经学小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民俗研究所。儒学院跨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4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现设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2个独立博士点,与其他院部共建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山东省重点学科,民俗学研究所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并是文旅部中国节日文化研究基地。儒学院同仁在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精心耕耘,取得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民俗学、汉语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科技哲学等学科以深厚的功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特色,受到学术界广泛赞誉。其中,史学理论、文献学、民俗学、先秦两汉文学、近代汉语、杜甫研究居海内外领先地位。儒学院秉承山东大学古典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等特色学科为支柱,成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支撑和“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学研究机构。儒学高等研究院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学术活动的主办方,正向着建设成为世界儒学重镇、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迈进。二、专业课经验整体来看,我的专业课复习过了三遍。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初试中比例最大的是古代文学,这也是我整个考研的重点。起初我也是有一堆资料的,但都被我放在了一边。我不想第一遍复习就被所谓的重点先入为主。大家找资料可以去考研文库找,里面很多。所以我就认认真真地过了一遍课本,做到了无遗漏。我学习喜欢写着记忆,于是我就有了这满满两大本子的笔记。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结合师姐的资料和真题考点去标识重点,其实学到这遍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个判断了。所以特别边角的自己都知道不会考的。这一遍也开始系统化了,按照题目去有意识地整理。第三遍的时候,也就有了这份大纲,我整理出每个专题会考的点,然后会尝试着在旁边会议答题要点。说到这,我要说我不太喜欢背书,对我而言,记忆就是不断地看书和写,但是重要的题我还是会背的。因为古代文学内容颇多,所以系统化最重要,规律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的,有时甚至是一瞬间你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再到后期,我开始背我所认为的重点,导致我没有最后过一遍课本,这是我犯的一个错。因为上考场拿到卷子的时候略傻眼,它是有考去年的题的。但这在后期被我直接过了,这是一个教训,望汲取。现当代的话,我复习略匆忙。暑假的时候,我以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主,这也就是我的现当代笔记的底本了。这本看起来还是挺轻松的,后来我看孔范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实在太厚了。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看了,并进行了补充。现当代我从来没有背过书,就是结合着新祥旭师姐的那份资料然后去翻看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因为现当代在初试中比例毕竟小,但通过今年考题也会发现似乎不按常规了。像翠姨是谁,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可是当你系统地整理过现当代之后,还是有话可以蒙的。这也可以看出现当代的容易之处。后来当代时间更匆忙了,甚至我都没有看孔本,主要结合师姐的资料重点看了王庆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相信我,永远不要试图押题,把知识掌握好才是王道。大综合,我是9、10月份才开始的,文艺学可以提前翻翻课本的,毕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可以在学古代累了的时候看看,有个印象。文艺学的复习我是以课后题为主,通过我的笔记你也会发现我是按课后题来整理的。这点想小小抱歉一下,后期因为时间匆忙,所以后面的答案只有大纲了。第三遍的时候我结合真题可以做到大概判断出要考什么了。这也就是我加星号的部分了。此时,我开始画大纲,然后尝试回忆答题要点。这门课只要理解了就好说,摆上答题要点,然后写自己的理解。最后的时间新祥旭一对一的老师也会帮我模拟考试,建议大家都可以模拟一下,很有必要。

量论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心路历程在宾馆里窝了一下午,手机也玩到没电了。于是关掉无线,想静静地坐在这里写点什么。不觉间,一年了。考研,似乎是一件当你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已被昭告的事情。只可惜,我一直并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专业课。至于考试,那自然是突击了。大三的那个寒假,是需要下定决心的。而至于选学校、选专业这种事,我觉得自己的兴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我自己而言,因为高考的时候已经和山大失之交臂一次了,这是我心中一直都有的遗憾,那一次也纯是我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当然实力肯定也是不够。所以当面临考研的时候,除了南大、南师之外我好像就没有查过其他学校了,所以选择山大基本就是只过了一下脑子的事情。我想这一次是自己去争取机会,自己去把握,而那时我也并不知道所谓的分数线、报录比这些东西。选择了就去做。考试参考书目很重要,而就是有些人依然会弄错教材。我是清明节那个小假期回学校开始准备的。考文学类,山大《中国文学史》相当重要,所以我是从古代文学和英语开始入手的,那时也很轻松。大概就是早八晚九吧。我想说考研状态是要慢慢进入的,因为这是一件长战线的事情,尤其到后期你将承受的会越来越多。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崩溃大哭是在5月19号,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陆续知道身边越来越多人报考山大,我开始畏惧,甚至身边也有人劝我慎重考虑。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非要坚持山大不可。写到这里,我还想告诫一句,我并不是一种非理智的坚持,尽管我是很感性地做了选择,但我一直都觉得山大是一个我努力之后很有可能达到的学校,而且它的考试内容也比较适合我,因为我真的不太擅长写作……而考研不就应该这样吗,不要那么遥不可及,也不要那么唾手可得,总要够够胳膊吧。起初那段时间,真的多亏了师哥师姐,我一直都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圈子里的人,去接触别人总会不好意思,可是为了考研,你必须主动去联系。好在我联系的师哥师姐都那么好。学习方法是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可是精神支撑却也相当重要。他们给了我太多鼓励。另一方面,因为有所努力,我也开始慢慢相信自己,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来依然哭过、怕过、想放弃过。课时就是因为心里的那股劲儿,却也一直坚持下来了。大四开始,才是压力真正大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拼命,我却恰属于那种不会过于强迫自己的,因为我总认为休息也相当重要。但从那时候起,我不怎么玩手机了,根本不需要强迫。在那个阶段自己自然而然地都是不想玩的。在图书馆,想多学习会;在宿舍,想多睡会觉。我不是太想赘述学习方法,但我必须提醒一点:英语是要一直坚持的,政治不要全信考研班的。对于这种公共课,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你会发现考上山大的人这两门也都不会太差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该想的事,对于刚着手的你们,现在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决心了。这一路走来的感受,用文字是不能说尽的。但这都确实扎根在心里了,而当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你会发现坚持也没那么难的。这一年真的很快。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是有同感的,可别不信。山大自然没有那么好考,你自然也是需要很大努力的。如果你像我一样在本科时候不怎么学习、听话的话。而我尽管也有各种崩溃过,但是考研路上所有的所谓的苦,其实在某一刻已变成我的习惯,而也是从那一刻起你就只需要去做就好了。做的过程中,我那时而的获得感让我拥有了信心,尽管也许只是几天甚至一刻。可它却是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复习方法整体来看,我的专业课复习过了三遍。下面就文学史和大综合这两门分开来写下。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初试中比例最大的是古代文学,这也是我整个考研的重点。起初我也是有一堆资料的,但都被我放在了一边。我不想第一遍复习就被所谓的重点先入为主。所以我就认认真真地过了一遍课本,做到了无遗漏。我学习喜欢写着记忆,于是我就有了这满满两大本子的笔记。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结合师姐的资料和真题考点去标识重点,其实学到这遍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个判断了。所以特别边角的自己都知道不会考的。这一遍也开始系统化了,按照题目去有意识地整理。第三遍的时候,也就有了这份大纲,我整理出每个专题会考的点,然后会尝试着在旁边会议答题要点。说到这,我要说我不太喜欢背书,对我而言,记忆就是不断地看书和写,但是重要的题我还是会背的。因为古代文学内容颇多,所以系统化最重要,规律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的,有时甚至是一瞬间你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再到后期,我开始背我所认为的重点,导致我没有最后过一遍课本,这是我犯的一个错。因为上考场拿到卷子的时候略傻眼,它是有考去年的题的。但这在后期被我直接过了,这是一个教训,望汲取。现当代的话,我复习略匆忙。暑假的时候,我以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主,这也就是我的现当代笔记的底本了。这本看起来还是挺轻松的,后来我看孔范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实在太厚了。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看了,并进行了补充。现当代我从来没有背过书,就是结合着师姐的那份资料然后去翻看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因为现当代在初试中比例毕竟小,但通过今年考题也会发现似乎不按常规了。像翠姨是谁,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可是当你系统地整理过现当代之后,还是有话可以蒙的。这也可以看出现当代的容易之处。后来当代时间更匆忙了,甚至我都没有看孔本,主要结合师姐的资料重点看了王庆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相信我,永远不要试图押题,把知识掌握好才是王道。像有部作品,也许并没看过,可是知道他是哪个作家的,哪个流派的,不一样有话说吗?大综合,我是9、10月份才开始的,文艺学可以提前翻翻课本的,毕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可以在学古代累了的时候看看,有个印象。文艺学的复习我是以课后题为主,通过我的笔记你也会发现我是按课后题来整理的。这点想小小抱歉一下,后期因为时间匆忙,所以后面的答案只有大纲了。第三遍的时候我结合真题可以做到大概判断出要考什么了。这也就是我加星号的部分了。此时,我开始画大纲,然后尝试回忆答题要点。这门课只要理解了就好说,摆上答题要点然后写自己的理解。语言学对我而言是最容易的一门课了。很奇怪就是学起来莫名的上劲,而且大三上学期也刚学过,但葛本的这个容易太多了。你会发现课本本身就很有条理,于是我是以课后题为主,整理的笔记。关于这门课,就做笔记时看了书,后来都是直接背的自己整理的笔记。你会发现,这门课很有特点:重点内容考了一遍之后还会重复去考。大概就是这样吧,多有不到之处。如有疑问,尽可问我就好了。课本和真题是最好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是用作你补充用的。考研没有捷径,努力后的收获才是王道。我不是一个多优秀的人,无数次想放弃却也坚持到了最后。所以,加油~愿你成功!

长青树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21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参考书

招生院系:文学院招生专业:050105中国古代文学招生人数:7研究方向: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近代文学06文学之跨学科研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④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备考经验英语确实是备考当中的一道难关,近几年的英语考查难度基本持平。对于英语的复习,单词一定是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单词的基本功,一切技巧都是无用的。市面上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单词书,其实大同小异,我用的是朱伟恋恋有词,建议大家熟练掌握一本即可。真题我推荐张剑的20年真题,真题一定要反复做,不用做模拟题,但并不是要机械的背真题答案,而是要弄清楚每一个选项为什么错,这样才会有提升。阅读方面如果有问题可以看看唐迟视频课,个人觉得收获颇丰。从考前40天到1个月大家就可以开始准备作文了,英语作文背诵真题答案就可以了,同时也不能忽视笔上功夫。至于长难句还有其它专项训练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练习。政治在7-9月需要打好基础,至少听过一遍课,推荐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练习可以用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精讲精练或者核心考案二选一即可,在十一前至少过完一遍1000题。10-12月进行第二遍1000题,到10月每天学习在2-3小时或以上,到时各个冲刺押题就会上市,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二选一即可,肖四肖八必买,建议买徐8做一下选择,客观题上才是能拉分的关键;课程推荐那种主观大题答题技巧课,同时背冲刺押题的主观题,考场拉不开分。专业课参考书推荐《中国文学史》上下两册 袁世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孔范今《中国当代文学史 》王庆生《语言学概论》 葛本仪《文艺学通论》王汶成等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题库》《古代文学史考研参考书》齐鲁书社资料:《新祥旭考研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辅导班讲义》山大专业课考文学史和语言文学,从山大历年的真题来看,出的题目总体上比较常规,而且具有很浓的山大特色。古代文学史的题型分为两类:简答和论述;现当代一般有三道题,真题重复率比较高,所以要重视真题,我在考研文库找了近几年的真题反复做了几遍。除了基本的参考书,还要阅读作品、了解文学概念和常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同时要注意梳理文学史整体的发展脉络,各时期的创作特色以及每种文体的发展演变。语言文学的复习相对要轻松一些。文艺学的题型有三种: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文艺学的名词解释有两个。关于简答和论述,文艺学和语言学的题目基本上不会超出课后思考题的范围。在答题时应注重举例。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梳理结构脉络,如文艺学的四板块结构,对课本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要熟悉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比如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语言学是最容易复习的一科,真题重复率比较高。结合真题和课后题梳理背诵笔记即可。

杉田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这门学科肯定是要越早准备越好。不要听别人说准备得太早容易忘记,如果你不背个4,5遍,你怎么可能都记住呢?如果担心背的东西忘了,可以先从不涉及到时政的知识点开始复习。政治不需要太多的天分,更多的是勤奋。二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英语一的话也是建议大家越早开准备越好,甚至从大二就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单词部分,需要我们每天坚持背。单词部分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每天坚持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从大二就开始背考研单词,那么等到真正开始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就会变得很轻松。三 (617)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就是专业课了,如果自己是跨专业考,那么更需要提前了解好。跨考有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四 (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这门专业课也是相当重要,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有啥专业问题也多和学长学姐们询问,得到学长学姐的帮助才会事半功倍。

鸣而当律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备考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总结

我在大学期间拿过国家奖学金,去年考研成绩初试第九,复试第十,专业课成绩和前三基本相同。我辅导的一位考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十分喜欢古代文学,自己平时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少,看的作品也比较多,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是个勤奋又有天分的同学。和她学习交流的过程特别的愉快,我们作为朋友交流一些想法,梳理知识脉络,复习重难点等等。虽然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但作为朋友,今后的问题我们还会一起解决。开学以后,南师大的一手资料、消息、导师情况、后续的成绩、复试,当然也会尽量帮忙。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同学选择我,这个过程也让我加深了对文学史的学习和理解。下面主要说一下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大家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爱好古代文学,对诗词很感兴趣,有的同学甚至能创作,就对文学史不以为然;或者也有一些同学看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对某一作家或某一类作品非常熟悉,就看轻文学史的考试。这些素养确实对专业课二有好处,但是对专业课一就不尽然了。尤其是这两年南师大的题目越来越细致,选择题的比重很大,一题5分的单选,很能拉开差距,不少同学在这里失分严重。就去年而言,大题也是出了一个看似冷门的内容。所以专业课一就要求考生对文学史整体的把握,文学史4本书(我推荐袁版,理由下文有提到)很厚,能够有重点的全面高效掌握还是不容易的。所以各位同学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首先,根据南师大的题目的特殊性——出题非常细致,细枝末节的东西也常常考到,所以要求大家务必掌握细节。可是说实话,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细节里也是有主次的,掌握其中的重点就可以节省时间,高效率的复习,这样也会为公共课腾出时间,尤其是英语,你懂的。平时上古代文学课没有认真记笔记,古代文学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对于细节里重点的把握就比较困难了,而这正是南师大的出题关键。就算有笔记的同学,对照笔记也是比较耗时的,因为我当初也有这样的想法,太浪费时间才放弃。不过好在我的古代文学考试每学期没有低于95分(无论简单还是困难),专业课基础比较扎实,所以细节里重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这样下来节省不少时间,也更有成效。其次,同学们不清楚如何答题,或者说大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全面、脉络不清晰。不少同学在备考的时候都不大愿意使用袁版,说材料零碎、表述花哨、不方便记忆等等。可是也只有这样的大容量才能补充全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有文采的表述才能提高你的表达能力,不然大家都列条款一样用干瘪的语言答题,你的优势何在?大家需要的只是理清条理,看透这套书。作为过来人,翻过至少5遍文学史,可以说这部文学史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我根据每节下的关键词以及自身的文学史基础,做了详细的脉络梳理。每个可能出大题的知识点我都进行了规律化的、清晰全面的整理,并且用了一些小方法减轻记忆的负担,当然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得了。确实,良好的学习方法加上文学史的坚实基础还是帮了我不少忙的。我有意根据袁版文学史整理一套题库,可是个人原因再加上材料很多难以快速成型,希望目前和我一起交流学习的这位同学通过这样的高效复习,无论在专业课还是在公共课占有一定的优势。最后说一下专业课二的问题,我一直是主张用袁版文学史以求一箭双雕的效果的。我在辅导的过程中,会把一部分作家经历、作品当做写作素材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交流如何用,一般又会如何考。尤其是一些评论性强又生动深刻的语句更是会指出,希望大家理解、记忆,以便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套书解决两科的问题,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用袁版啦。可能有些问题我一时也没能想起或者表述的不全面,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希望大家抓紧在暑假的这段时间把文学史梳理好,这样9月以后才能轻松背诵记忆。

盗跖大怒

傅承洲:戊戌自述

我于1958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一个农民家庭,按干支记年那年为戊戌年,从记事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我是戊戌年生人,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父母经常开的一个玩笑,说我和奶奶同年出生,祖母出生于1898年,即戊戌变法那一年,大我整六十岁。我1966年上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基础教育阶段正好在十年文革时期。文革开始时年龄尚小,虽然也要背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跳忠字舞,但写大字报、造反、串连、武斗与小学生没有什么关系,基本上可以正常上课,语文课主要是背毛主席语录和诗词,也读一些写英雄人物的短文,算术课除学习加减乘除计算方法外,应用题也带革命内容。初中是在一个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读的,主要上语文和数学课,没有条件开物理和化学课,记得学校也发过《农业基础知识》和《工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前者涉及到一些生物和化学知识,后者主要是一些物理知识,但没有老师讲授。初中阶段读过几本现代小说,我姨夫是复员军人,在部队买过一些小说,学校离他家很近,我到他家借阅过巴金的《家》、《春》、《秋》、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等,这些小说当时都是禁书,偷偷看的。也读过《闪闪的红星》、《海岛女民兵》,这是当时允许读的小说。这些阅读与我后来的专业有一点关系,也算是我的文学启蒙。姨父家也有《红楼梦》,读过开头,读不懂,放弃了。高中阶段赶上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基本没有正常上过几节课。高中两年,我们到农场插过秧,到工厂车过螺丝,到医院给病人打过针,到农村采访写过通讯报道,家乡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是我们帮助架起来的。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学校都要出墙报,以示庆祝。学生写一些诗歌、散文习作,老师挑选和修改,安排几个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抄写,贴在校园的墙壁上。抄写的学生可以不去工厂、农村参加劳动,我就是经常办墙报的学生之一。为了写作打油诗,语文老师给我们讲授过一些诗歌押韵的常识,知道了中东、江阳、怀来、言前等十三辙。老师还将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诗歌推荐给学生阅读,记得全文抄过《理想之歌》,背诵过其中的一些段落。还在报刊上读过徐刚、纪宇等人的诗歌。高中两年虽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因为当时农村高中毕业生还很少,所以毕业后安排在民办小学当老师。第一年教小学四年级的语文,三年级的算术。教学内容并不深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怎样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是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于是向老教师请教,老师们告诉我,每门课都印发了教学参考资料,可以按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内容教学生。再去听老教师的课,慢慢熟悉了教学的基本程序。就语文课来说,先教生字词,让学生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再领读课文,让学生熟读课文,重要的段落要求背诵。然后给文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接着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最后布置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我当民办教师才十来天,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教学回归正轨,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抓教学质量,无非是开展教学检查,组织统一考试。多次统考,我所教的班成绩都不错。第二年,学校安排我教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虽然有了一年的教学经验,我这个名义上的高中毕业生,实际上也就初中生的水平,让我教初中,压力很大。为了做好教学工作,只能自学,自己学会了,再教学生。我当时自学了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的一套现代汉语知识丛书,包括《现代汉语词汇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及其应用》。还自费订阅了《人民文学》、《诗刊》,记得在《人民文学》上读到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时,几个青年教师十分兴奋,还一起讨论过。当时不可能明白这篇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还是能读出它和文革时期发表的一些小说完全不同。还购买、阅读过刘亚洲的历史小说《陈胜》。民办教师的工作,逼着自己自学了一些语文与历史知识。所以当恢复高考,选择报考门类时,很自然选择了文科。1978年9月,我离开生活了20年的家乡,到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和各高校一样,我们78级的学生年龄相差悬殊,大的三十五六岁,小的只有十五六岁,完全是两代人。我二十岁上大学,属于年龄偏小的。虽说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实际水平相差还是比较大。一些文革前夕毕业的老大哥,有的中师毕业,教了十几年的中学语文,其人生阅历和阅读面比我们这些在文革期间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要宽广得多。上过几周课后,就发现了自己与老大哥们的差距。现代汉语没有问题,老师讲授的内容基本上自修过。古代汉语,因为当民办教师时讲过一些古文名篇,文言文阅读基本过关。现代文学,上大学前读过一些现代作家的小说,也能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基础最弱的是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大量的文学作品没有读过,尤其是一些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从大二开始,我便有计划地阅读古代文学名著,一些著名诗人和散文家,至少要读一本选集,小说戏曲名著必须通读,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每位作家要配套阅读一两本传记、年谱或研究著作。我用了一年多时间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西厢记》、《幽闺记》、《牡丹亭》、《清忠谱》、《桃花扇》、《长生殿》等小说戏曲名著,并读了一些研究古代作家作品的学术著作。欧美文学名著也下过一番功夫。这一年多的阅读,使我对古代小说、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读了一些小说史、戏曲史的著作。这些阅读基本上确定了我后来的专业方向和学术研究领域。大学毕业后,我留在湖北大学附中任教,教两个初中班的语文,因为上大学之前已有两年的教学经验,学了四年再教初中,可谓驾轻就熟,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一年后,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我以年轻无经验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又过了大半年,我提出要报考研究生,未予批准,理由是工作未满两年。研究生未考成,反而给领导留下了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印象。1984年秋季,湖北省人事厅与武汉市人事局为省市新闻出版单位公开招聘记者编辑,不需要单位出具介绍信。我报名参加了考试,在三千多名报考人员中,我的成绩进入前10名。又经过复试,被长江文艺出版社录取。出版社给湖北大学发商调函,并派人到学校协商,学校不同意放人。随后我又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1985年春季,我突然接到湖北省科委办公室负责人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到省科委作秘书工作。原来省科委急需一名文字秘书,向省人事厅要人,省人事厅根据招聘考试成绩推荐了我。我告诉该负责人,长江文艺出版社要调我去做编辑,学校不放人。该负责人表示:调动的事不用你操心,我们去做工作,就看你是否愿意到科委工作,如果愿意,便到科委面谈。我虽然不太愿意到机关工作,但当时的工作环境已十分糟糕,只要能离开附中,到任何单位都行,我当即表示愿意去科委。与科委办公室负责人面谈之后,科委人事处的领导到湖北大学协商调动事宜,学校领导爽快地同意放人。因为湖北大学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都由科委审批与划拨,湖大不敢得罪科委。照说事情都已经谈好了,只差办调动手续。科委办公室又来电话,学校领导告知科委,说我在单位表现极差,身体也不好,不适合到科委工作。我说,如果我表现不好,身体又差,学校为什么不把这个包袱甩掉,却要留下?该负责人大概认为我说得有道理,便约我再到科委面谈。事有凑巧,就在这时,我收到了研究生复试通知,便放弃了科委的工作。1985年6月初,我收到北京大学研究生招办的来函,告知招办已向湖北大学人事处发函调档,却一直没有收到我的档案,让我去催一下,以免耽误录取。第二天上午我便到人事处询问寄档案一事,工作人员告诉我,人事处早已收到调档公函,学校领导不同意放档案。我问需要哪位领导同意,工作人员告诉我,主管副校长。当天下午两点,我便到副校长办公室,请他批准寄档案。副校长直接表示:“我不同意。”我说,学校同意我报考,怎么能通过了考试,又不放档案呢?副校长说:“工作需要。”我用事先想好的各种理由,希望能说服副校长,如年轻人想继续深造,学校应该给予支持。一个普通中学老师,不是什么特殊人才,不会影响学校工作。附中有好几位比我重要的教师最近都调走了。副校长根本不听我陈述的理由,最终答复还是不同意放档案,要安心本职工作。眼看事情又要泡汤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说,学校怎么能不讲理呢?副校长说,你说不讲理就不讲理。我说,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副校长说:“你敢!”我脱口而出:“我杀人都敢!”副校长顿时愣住了,随后想离开办公室,我堵在门口不让走(整个谈话过程,副校长没有让我坐下)。我与副校长的争吵声,引来了一大群人围观,有劝我的,有看热闹的。我告诉大家,我是附中的老师,学校同意我报考研究生,现在通过了考试,招生单位来函调档,学校却不放档案,请老师们评评理。我的陈述博得了老师们的理解和同情,有一位中年老师(我至今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走到我身边,悄悄告诉我,你找副校长没用,你去找徐校长,他刚到办公室。徐校长即湖北大学校长徐章煌教授。我敲开徐校长的办公室,说明来意,徐校长当即表态:“我的意见,同意放档案。”此事很快在湖大传开,最后传为附中有位年轻教师要杀副校长。我离开湖北大学时,向一些师友辞别。不少人都听说此事,并关切地询问原委。有人表示理解,有人批评我太鲁莽,大家一致表示对副校长的做法不理解。我知道,这不只是副校长的个人意见,主要是附中领导的意见。我今天把此事写出来,一是想澄清一下,我没有说过要杀副校长,“杀人都敢”只是当时愤激的情绪表达。二是此事对于个人来说,是关系到我能否读研究生并进入高校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事件。1985年9月,我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报到,开始三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北大的师资和图书,在中国肯定是一流的,又赶上了中国四九年以来思想最为活跃、学术环境最为宽松的时期。这三年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北大研究生选课非常自由,没有必修、选修之分,选择面也很宽。我先后选修过褚斌杰师的《楚辞研究》、费振刚师的《汉赋研究》、陈贻焮师的《杜甫研究》、周兆新师的《古代戏曲研究》、沈天佑师的《明清小说研究》、周先慎师《古代短篇小说鉴赏》、侯忠义师的《文言小说研究》、马振方师的《聊斋艺术论》、张少康师、陈曦钟师合开的《明清文艺思想》、乐黛云师的《比较文学概论》。这些老师当时年龄都在五十岁上下,讲授的内容都是他们正在撰写的论著。褚先生讲楚辞,主要根据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讲屈原的生平以及中外学者关于屈原的争论,一学期结束,《屈原列传》只讲了一半。学校鼓励研究生跨专业选修课程,我选修过哲学系汤一介师的《论中国传统哲学》、葛路师的《中国美学史》,历史系徐大龄师与王天有师合开的《明史专题》,心理学系骆正师的《心理学与文学艺术》。汤先生的课,选课的学生非常多,两百人的大教室坐得满满的。汤先生并不擅长演讲,只是坐在讲台上一字一句念讲义,他的课以充实的内容取胜。学校几乎每天都有学术报告,有时一天好几场,到三角地溜达一圈,肯定会找到你想听的报告。我曾聆听过吴组缃先生、王瑶先生、吴小如先生、阴法鲁先生、谢冕先生、钱理群先生的学术报告。王先生的报告会在勺园一间会议室举行,王先生坐在沙发上,鹤发童颜,叼着烟斗,名士风度。王先生一向幽默,讲到高兴处,自己开怀大笑,一些现代文学的老师和博士生跟着一起笑。我是一脸茫然,王先生一口山西平遥话,与他接触不多的人根本听不懂。孙玉石老师在场,用普通话复述一遍,又是一阵笑声。各系还经常邀请校外和国外的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我在北大听过徐朔方教授讲《金瓶梅》、伊藤漱平教授讲李渔小说、刘若愚教授讲比较诗学、马悦然教授讲中国当代文学。马悦然教授的报告会在临湖轩举行,临湖轩是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住所,八十年代为贵宾接待室,可见北大接待马悦然教授的规格之高。记得听完马悦然教授的报告,主持人让听众提问,我问马教授,有人说中国作家之所以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原因是翻译问题。您怎么样?马教授告诉我,这种观点就是他提出来的。引起哄堂大笑。北大曾请北师大一位当红青年学者作报告,盛况空前,听众为抢占座位,将大讲堂的门都挤坏了。就在几个月之前,还是这位青年学者,不请自来参加过我们中文系研究生主办的学术沙龙。北大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借阅也十分方便,当时普通线装书和民国时期的旧期刊都可以借回宿舍阅读,我还从普通古籍部借到过清初的刻本,善本室一周有五天半开放借阅。经过一年多的听课与阅读,我打算将冯梦龙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导师沈天佑先生建议我从具体问题做起,最后完成了硕士论文《论冯梦龙的文艺思想》,论文答辩获得诸位老师的好评,并入选当年优秀研究生论文集《缀玉集》(严家炎、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答辩只提交了《论冯梦龙的文艺思想》,实际上我当时已经系统地阅读了冯梦龙的著作,全面地搜集了冯梦龙的研究资料,还写出《冯梦龙著作编年与考证》,这为我后来的冯梦龙研究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在做硕士论文期间,我在善本室阅读《太霞新奏》,这是冯梦龙选编、评点的一部散曲集,其中选了冯梦龙的22首散曲,在冯梦龙的套曲《怨离词·为侯慧卿》后面附有静啸斋评语:“静啸斋评云:子犹自失慧卿,遂绝青楼之好,有《怨离诗》三十首,同社和者甚多,总名《郁陶集》。如此曲,直是至情迫出,无一相思套语。至今读之,犹可令人下泪。”进而考察静啸斋究竟是谁,发现静啸斋是董斯张,还是《西游补》的作者。于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草就短稿《西游补作者董斯张考》,投《文学遗产》杂志。匆忙做完此事,继续硕士论文的写作、修改、答辩。然后毕业离开北大,到烟台大学任教,把给《文学遗产》投稿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大约在1989年初,突然收到《文学遗产》编辑部李伊白先生的来信,询问拙稿《西游补作者董斯张考》是否已经发表。原来《文学遗产》编辑部收到拙稿后,请专家审稿,决定发表,并多次给北大中文系寄信,都石沉大海,向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打听,得知我已毕业到烟台大学中文系工作,又写信到烟台大学,才与我联系上,拙稿于1989年第3期发表。烟台是一座海滨城市,那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烟台大学坐落在黄海岸边,出东门就是沙滩,我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五年。那时候大学老师工作比较单纯,每周四节课,课余时间备课、读书、写作。讲过两轮文学史,熟悉了教学内容与方法,又重操旧业,利用在北大读书期间搜集的资料,继续研究冯梦龙,先后撰写了《冯梦龙研究六十年》、《从风流才子到清廉知县——冯梦龙生平与性格述要》、《冯梦龙戏曲理论刍议》、《冯梦龙与忠义水浒全传》等多篇论文,分别在《文史知识》、《明清小说研究》、《烟台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当时烟台学术信息比较闭塞,想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根据学术会议的主题,写过几篇会议论文,包括《文学流派与苏辛词派》、《稼轩词风与南北文化》、《论伦理小说三国演义》,会后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五年间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有三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冯梦龙与忠义水浒全传》一文发表后,著名学者徐朔方先生将其结论写进了《冯梦龙年谱》(《冯梦龙全集》附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该文获烟台大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文学流派与苏辛词派》一文获烟台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还有两篇论文获烟台大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因科研成果在青年教师中比较突出,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烟台大学1984年建校,图书资料奇缺,一些常见的书籍与过刊也借不到,烟台市图书馆收藏学术书籍也不多。要想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学术研究困难重重,我曾多次请北京、上海的同学帮助购买书籍、复印资料,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想到读博。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993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中国的博士生招生规模还很小,南师大中文系一年才招了3名博士生。导师郁贤皓教授是著名的唐代文史研究专家,而我的兴趣在明清小说方面,郁师便请谈凤梁教授合作指导,我有幸得到两位名师的教诲。当时的博导指导学生类似于师傅带徒弟,导师布置阅读书目,学生定期到导师家汇报并请教。郁师对学生态度和蔼可亲,但在专业学习方面要求却十分严格。其中有两点给我印象深刻,也影响很大。一是他要求学生在写博士论文之前读四种书,经史子集各一种,并各写一篇论文。我在上博士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明代文学研究,有一点基础,便与郁师商量读书计划,经书重读《论语》和《孟子》,史书读《明史》,子集读《王阳明全集》和《冯梦龙全集》,照说后面两种书都属集部,我以冯梦龙主要是小说家,小说属子部为由,征到郁师的同意。读书还算容易,写论文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经学、史学论文,以前没有写过,后来只能取巧,往明代、往文学方面靠,先后完成了《汤显祖与乌程董家交游考》、《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儒家忠义思想对水浒传的影响》、《古今小说叙的作者问题》等四篇论文,后经修改,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前两篇论文在学术界还产生了一定影响,《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一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全文转载,这几篇论文显然是郁师“逼”出来的。二是他提出,本科生论文做一篇,硕士论文做一家,博士论文做一段。其实当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有不少博士论文做一家,做一段比做一家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学制只有三年,而写论文的时间掐头去尾,有两年就不错了,大量的作品和研究资料要阅读,还得读出自己的心得。当时也曾想做一家,但同门师兄弟都做一段,我也只得按要求办。我硕士论文研究冯梦龙,也读过一些话本小说,本来打算对话本做全面研究,想想就觉得工作量太大,于是决定缩小范围,只做明代话本。现在回想起来,郁师的要求是合理的,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视野比较开阔,论文写完后,还有后续工作可做。我在南师大学习期间,谈凤梁师任校长,校务十分繁忙。我向他请教都是在他休息时间,晚上或周六、周日。谈师对我的学业非常关心,几篇课程论文先后送谈师请教,他都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他对《汤显祖与乌程董家交游考》一文比较满意,主动推荐给《江海学刊》发表。认为《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一文达到发表水平,建议我给学报投稿。博士论文原计划做上下两编,上编做综论,下编做个案。谈师建议只做综论,个案以后再说,我接受了谈师的意见。论文初稿出来之后,他作了仔细地审读,并有修改与批注。其中有一节写话本小说与文言小说叙事艺术比较,他不太满意,建议这一节不要提交答辩。有了两位老师的指导与把关,论文答辩顺利通过。我博士毕业时,全国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211工程建设,教育部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有一项考察指标,就是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因此一些高校千方百计引进博士生,甚至有大学校长、人事处长到博士生宿舍作宣传动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当时博士生在高校求职非常容易,选择余地比较大。1996年初,我给北京、广州、武汉的几所高校投寄了求职简历,先后收到七八所大学的回复,表示愿意接受。最终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我到中央民族大学工作的最初两年,生活陷入了困境。当时学校的薪水很低,基本工资400元左右,另外根据工作量发课时费,副教授一节课22元,每个月有三四百元课时费,也就是说一个月工资七八百元。我一个人要养活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连基本生活费都不够。学问是没法做了,首先得挣钱养活自己和孩子。当时课余时间做过两种工作,一是给出版社编写古代文学选注本。先后给中华书局、华夏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选编过四五个注本,出版社每千字付30到50元稿酬,一个注本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一万多元。但图书出版往往有一年多的周期,远水不解近渴。二是给一些高校上大学语文课。当时有些学校办自学考试辅导班,一些民办大学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学考试才能获得大学文凭。大学语文是各专业必考科目。我先后给北京民族大学、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学院等校的学生上过大学语文课,一节课付25元到30元课时费,一周四节课,一个月可以拿到400多元课时费。到1998年,教师工资有所增加,我开始带研究生,每个月能领到二三百元的导师津贴,两人的生活费基本够了,便不再接外校的大学语文课和出版社的普及读物。当时我教的班级,参加自考通过率比较高,曾经有一个班及格率到达到百分之百,一些学校找上门请我上大学语文,并表示愿意提高课时费,被我一一谢绝,我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与大象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一套《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中心约我写一本,自己确定选题。我将已经发表了十来篇研究冯梦龙的论文稍作修改和增补,命名为《冯梦龙与通俗文学》,交大象出版社,2000年出版,这是我的第一部个人撰写的著作。接下来计划修改博士论文,可天有不测风云,中文系领导班子换届,系总支书记柳春旭老师多次找我谈话,希望我能担任中文系副主任的工作,我以家庭困难为由谢绝了。学校组织部到中文系组织全系教师民主推荐,一些同事也“把我往火坑里推”。组织部长黄凤显兄是我的老同学,也出面找我,希望我能支持他的工作。架不住这么多人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答应了。在全系教师大会上,我曾明确表示只做一届。2000年8月至2004年1月,我担任中文系副主任(2002年中文系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任副院长。下文统一称学院),分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除了日常工作外,我参与了以下四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一是建立学院研究生培养体系。2000年以前,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从招生到毕业全程由研究生处统一管理。2000年,研究生管理工作下放到院系。学院成立了四个专业研究生导师组,组织编写研究生培养方案,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规范化。二是大规模引进青年教师。随着老教师的大批退休,到2000年学院只剩下20来位教师。也就在2000年,中央民族大学开始大规模扩招,原来学院只有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每年各招一个班,每个班三四十人,全系一共也就300来个学生。2000年之后,先后新增了广告学和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各招两个班,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学生人数达到上千人,师资捉襟见肘。学院必须引进教师,我主动承担了接受、审查求职材料、组织试讲、与求职人员谈话等工作,最后班子成员根据试讲和简历讨论决定进人名单。2000年至2003年,学院引进了十几名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现在已经成为各学科的教学科研骨干。三是申报学位点。学院原来只有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2000年至2002年先后获得了民俗学硕士点、博士点,新闻学硕士点。2003年学校启动新一轮的学位点申报工作,我向院长白薇老师建议,联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白老师完全赞成这一动议,也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文日焕教授的大力支持,经协商由我院准备材料、填写申请表。经过多次讨论,确定了四个研究方向及带头人:少数民族文学,带头人为文日焕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带头人为王远新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带头人为傅承洲教授;比较文学,带头人为李岩教授。我和白老师分头搜集各专业方向的材料,填写相关表格,最后汇总上报。学院领导和部分教师又分别与北京、天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武汉、广州等地的同行专家联系,介绍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争取专家的支持。2006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成为中央民族大学第二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学科。四是申请正高评审权。2006年以前,我院只有副高评审权,教授必须参加北京市的评审。要取得正高评审权,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博士学位点,我校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后,水到渠成地获得正高评审权。2007年以后,我院教师申报教授职称不必到北京市参加述职、答辩、评审。这几项工作对我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2003年底院系班子一届任满,学校启动换届程序,我决定不再续聘副院长。学院柳春旭书记、白薇院长、学校王彦书记、金雅声副校长多次找我谈话,希望我继续承担这一工作,我向各位领导解释原因,孩子面临中考、高考,我的家庭状况比较特殊,我得多花些时间帮助孩子通过人生的这一重要关口。领导表示理解我的困难。白老师非常诚恳地对我讲,学院的学科建设还得依靠我去做。我向白老师承诺,正在做的两件事一定尽职尽责地做完。我所说的两件事,一件就是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另一件是2004年学院将举办40周年院庆,我正在着手编辑我院教师40年论文选。2004年以后,我不再担任副院长,还是履行承诺,圆满地完成了两项工作。在副院长缺岗时期,还分担了部分行政事务。我不做副院长之后,听到一些传闻,说人家已经做了一届副院长,还要人家做副院长,当然不会干。我只是一笑了之。我之所以态度如此坚决地不再续聘,孩子确实是重要原因。有一件事对我刺激很大。2003年春夏之际,北京流行非典,疫情非常严重,大中小学全都停课。我院是重灾区,有两名学生感染非典。得病的学生要送医院治疗,同班同学乃至上课教师都要隔离观察。隔离的师生要去看望,并帮助购买蔬菜水果。离校的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并每天上报。非典期间,我天天在办公室忙碌。孩子放假在家,老师安排自学,却无人辅导。一个多月之后,疫情得到控制,学校复课。复课就是期末,中学举行期末考试。孩子考完之后,回家就哭了。一向成绩名列前茅,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中游偏下。还有一年就中考了,这样的排名别说上重点高中,连上普通高中都困难。我曾对王彦书记说过一句话,耽误自己的业务也就罢了,如果耽误孩子的前途,作为一个父亲,会内疚一辈子。这不是借口,是一个父亲真实的思想活动。2004年重新回到书斋,已经45岁,想到博士论文还没有修改出版,就会惶恐不安。沉下心来,理理头绪,先把一些思考比较成熟的论文赶紧写出来。2006年,我院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后,学校破天荒地划拨了1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学院决定资助教师出版学术著作,我将已经发表的研究明代文学的二十多篇论文整理结集,命名为《明代文人与文学》,交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论文集。接下来便集中精力修改博士论文,原稿主要研究明代话本,只有十多万字。只论明代,不管清代,话本小说的有些问题说不清楚,于是补写清代话本部分,篇幅扩大了一倍,更名为《明清文人话本研究》,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读硕士开始研究冯梦龙,到2007年已有20余年,发表了二十来篇论文,出版了两本小册子,修改完博士论文之后,便想到将冯梦龙研究做一个小结。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约束一下自己写论文过于随性的毛病,2008年以《冯梦龙文学活动研究》为题,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准立项。经过四年努力,终于了却了这一心愿。最终成果《冯梦龙文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2004年到2013年,自己感觉还算比较用功,这十年间发表了40多篇论文,出版了四本学术著作,其中也有以前写的一些论文,主要还是这十年完成的。2015年学校下发文件,资助学术团队建设。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有三位老师研究古代小说,出版了十多部专著,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已有较好的基础,便领衔申报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团队建设项目,考虑到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研究计划,另起炉灶合作完成一部专著不太现实,于是将最终成果确定为系列论文和论文集。为了便于结项,我从最近十几年发表的古代小说研究论文中精选三十篇,结集为《古代小说与小说家》,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几年,心态渐趋平和,做事不再那么匆忙。今年是农历戊戌年,也是我的耳顺之年,想给自己留下一点纪念,于是便有了这本自选集。所选论文都在学术期刊发表过,每篇论文后面都注明发表和转载刊物的名称与时间。不同时间、不同刊物对论文格式要求不一,收入本集统一格式,删除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注释一律改为脚注,以便读者阅读。需要说明的是,已经选入《古代小说与小说家》一书的论文,本集不再重收。西人有言:人生从六十岁开始。我没有那种豪气,从五十五岁开始就放慢了脚步。大半辈子,除了读书和教书,没有干过别的工作,也不会干别的。在一篇小传中,曾戏言:除了幼儿园没教过,其他都教过。倒也是实情。今后的日子,也只能读点书,有心得就写篇文章。但读书、写作不会影响我到公园走路、赏花。傅承洲于农历戊戌年初该文为作者《戊戌集:宋元明清文学论稿》一书代序,经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幽助

零基础跨专业的我,是怎样考上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的?

早就有心写一篇关于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研经验,但一直未动笔。除了时间紧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生怕自己的如果有纰漏会影响到后来人的复习。直到2015年考研结束,跟我有过交流的一些学弟学妹们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初试成绩以后,我才下定决心把这早应该完成的文字码出来,想来此时也真正是到了不吐不快的最好时机。如果写出来的东西能对大家有帮助,就再好不过了。一、资料的选择大家在选学校的时候一定会关注到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一是招生简章,二是招生目录,三是考试大纲,四是参考书目,五是专业课资料。鉴于有部分同学刚刚开始准备考研,对其中的门门路路还不是特别熟悉,我在这里还是简要介绍一下,已经熟悉流程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部分。所谓招生简章,往往在考试当年的后半年才会发布,因此我们参考的一般是前一年的。比如今年是2017年考研,那么在开始阶段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2016年的招生简章了。简章里文字密密麻麻、令人头疼,但是重要的信息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往往有同学会问到一些比如招生计划,今年打算招多少人(配合招生目录来看)、报名条件、学制是几年、用不用交学费等这样的基本问题,这里面都有交代,浏览一下即可。我在这里想要重点强调的是考试大纲的重要性。2015年古代文学专业的考题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往年年年必考的作者书目题目突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南史·文学传论》中的一段话,要求结合材料谈看法。很多人一上去就懵了,不仅在这道题上失分严重,更影响了后面整张试卷的答题状态。其实,今年的专业课考试大纲中,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的基本知识(能力)”这一部分的题型进行了特别说明。指出要么是给出10部古代文学常用的文献,要求写出各自的作者及其朝代;要么是给出一段古典文献原文,要求考生回答问题。如果注意到这个新的说明文件,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准备,从而在这道总分为20分的题目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正是因为每年的大纲内容基本不变,所以导致大家对它比较漠视,希望在今后的复习中大家能够匀出适当的时间来关注下考试的最新动态和安排。比如说,我们还是从这份文件中,还是从同一个部分,仍然可以看出另外一个端倪:未来的考试中,文献数量可能会少于10部,每一题对应的分值将有所提高。因为这是在文件中说明了的。再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方面,可能会需要论述具体批评史问题甚至是关于批评史的综合问题,这样的题目是25分的大题,一般同学可能会注意到古代文学史线索的整理,而注意到批评史发展脉络或整体风貌的同学就微乎其微了。下面进入另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大家应该格外关注的,就是参考书目的问题。从2014年的考试开始,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便不再指定参考书目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未必对其中的原因细想。我认为下面两点原因大概是不会偏离太远的。其一是近年来各大最好的古代文学院校纷纷取消了参考书目,像北大、复旦、南大等都早已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到今年为止,最好的古代文学院校里仍然指定参考书目的仅剩北师和川大了。但是趋势是毫无疑问的:之后文学的考试将完全开放,不再指定参考书目。这是符合时代动向的,它符合包容、进取、创新的时代思潮(扣个大帽子,不必认真)。更重要的是在命题时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同的老师可以不以某本参考教材为准,而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去选择题目。另外一个原因是之前参考书目的不合理性。因为之前的文学基础参考书目里面没有提到文学史,除必考的《文学理论教程》外,只是给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外国文学名篇选读》这样的作品选类参考书,这对于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审美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答题而言,用处微乎其微。我们大家在看参考书目的时候也只是关注到了自己专业的情况,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文学院的本意是什么呢?文学基础考的是“综合测试考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古代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放置在一起的时候,整个完整的文学基础的参考书目也就呈现出来了。再换句话说,现行的文学基础科目的参考书目只是解决了鉴赏一道题目的问题,而对于知识性的题目无能为力。出现在实际考题与参考书目之间的一个不匹配状况也成为取消参考书目的一个原因。所以,当我们把问题剖析清楚之后,16年考研应该看的参考书目实际上也就非常明确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855 中国古代文学科目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720 文学基础科目1.《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现代中国文学》(1898—2008)(两本);乔以钢总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3.《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三版);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实际上,大家在复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候,更常用的是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两本教材,2013年以前南开官方指定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里面也确实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大家可以看乔以钢老师的南开版现代文学史,也可以看上面提到的两本。对于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绝对用不着两个版本的现当代文学史都看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多看几个版本的古代文学史教材确实相当相当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说到底,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遴选出能力最好、专业实力最强的考生,所以,你看了一个版本的文学史,掌握了一种说法,而别人看了两个版本,拥有了不一样的见识,那么即便你是完成了规定任务,仍然会被刷掉。一句话:好好努力,永远不要怕自己太优秀。  那么接下来随之而来便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参考书目让我看,我能看完吗?又不是牲口。确实,要看完、理解、记住,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这时候就有一个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考研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有侧重点,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看出来,常考的点其实是有共性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去发现。如果能够找到真题的命题规律,从而判断出来参考书目中的重点内容在哪里,进而把教材分为不同的重要级别去各个突破,那么事情确实会事半功倍的。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厚厚的一套文学史内容实在够庞杂,如果真要展开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这里再说另外一个不同文学史版本的问题,前面说让大家看多个版本文学史,这在参考书目中已经有所体现了,既然学校都认为大家应该看至少两个版本文学史,那么就必须踏踏实实下到这个功夫,去认真看,认真想,认真总结,认真整合不同版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能说看到最后还是两张皮,各是各的观点。大家应该追求的目标是把它整合成为自己的内容,自己去分析知识点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把孤立的点串成珠,珠线只能是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很多人以为,文学的东西就是背,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搬到试卷上的知识点的过程,其实不然,最起码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要求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考研准备过程应该是书本上的知识点→自己的能力→试卷上的知识点的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能力转化,那么你的论述始终是苍白的、没有说服力的、得不到阅卷老师青睐的。所以说,有的同学倾向于找一些前人的资料来看,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毕竟一方面可以帮你省去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的思路,他们整理笔记时的过程,我们自己可以借鉴到一些东西,可以学会一些方法,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可以培养起一些习惯。这种弥足珍贵的探索成果可能是有的同学自己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都达不到的高度,能得到这样的神功大法,为什么不用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开始倾向于选择找一位本专业在读的学长学姐实际带着进行辅导式的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当然更好。不过,一切的一切,关键中的关键,都还在于自己,一定要有主动性,只有自己想上进,想有所成就,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别人思想中的闪光点,才能把别人眼中的优秀变成自己的习惯。关于针对性的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资料的推荐,大家可以找我详细询问。二、考试的题型及范围这里我以2015年的考题为例来谈一下考试的题型及复习范围。先分析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科目,它大体上分为三大块: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和文献学。古代文学史的自然不必说,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家一定要在复习中占用将近一半的精力来对付古代文学史科目,不仅因为考试中它占的分值多,地位重要,更因为它也同时是我们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的基础。对文学史的感性认识越强烈,在涉及到一些纯理论的时候几乎就不用再绞尽脑汁去理解某句话到底说了什么意思,而是能够非常明显地一下子抓到问题的本质,这就产生了与教材上的理论表述“共鸣”的效果。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一个趋势:古代文学史正在朝着越来越难的方向发展。所谓“难”,主要是三层含义,一是综合性更强,二是更加灵活,三是知识点的考察更加细致。在2015年的考题中,处处可见的是对论述前提的限制,比如要求“简述唐五代词的发展演进过程”,如果仅仅考大家宋词的演进过程,无疑问题就要简单多了。另一道题“从叙事结构角度,简述《三国演义》结构的特色”,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什么是叙事结构这样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根本无从答起。像这样的问题,不是整理和背诵知识点就能搞定的,更多的是要熟稔文学史写作的一套术语和惯例,从文学史写作的高度去把握这个问题。进一步明确地说,古代文学科目的命题是怎么样命的呢?比如我是导师,我会从我平常关注的问题中进行选择,使用我常使用的话语模式来发问,如果考生的答案与我的话语模式扣合住了,那么得分自然就高,如果能注意到我没有注意到的点,哪怕很小的一点,我都会非常欣喜。而不是说,我是导师,我去翻一番文学史教材,根据书中的现成问法去命一道题要求考生默写出来答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取消参考书目的举措就全然没有必要了。这门考试中,凸显出来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对古代文论的重视。第一大题的材料我们就不说了,仅仅看名词解释题,6道题目中有3道题目涉及到了古代文论的内容,即“赋诗言志”、“不平则鸣”和“假事真情说”;简答题中要求解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述题中又有孟子“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的内在理路说明。从问题本身,到题目的问法,都是非常典型的南开风格。可以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让大家在涉及到文学批评的问题时夺人眼球,那就是可以对南开古代文学专业的思想史研究稍加留意,这是南开特色,也是体现南开认同的利器。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作品的问题,关于作品的多少,作品的重要性等问题,大家自己来把握,我这里只是强调它的重要性。在所有的简答和论述题中,都要求“结合具体作品”。算上作品选的话,确实需要看的书太多了,但是没办法,考试就是这样,如果想要在考场上顺利,那就必须在复习的过程中吃够足够的苦。再来分析一下文学基础。文学基础科目考察的内容广泛,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欧美部分。题型分为词语解释、简答、文本赏析和论述四类,其中多数是选做题,名词解释是七选五(有时会是六选五),简答是四选三(或是五选三),赏析是二选一,论述是四选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均要求必须在四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赏析一般是在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题,论述可以在四门中随意选择两门。总结起来:考生必须在四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进行重点复习,至少是两门半(其中一门不需准备论述题)。对于咱们古代文学的考生而言,古代文学自然是必选的。另外,文学理论我建议大家选择,因为虽然学起来枯燥,但是它的理论性非常强,很有条理性。对于提高大家的逻辑思考能力帮助很大,顺便还可以检验大家对古代文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如果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足够深刻,很多理论便能一眼看明白,有的地方非常有心得,同时有的地方你会觉得它说的并不对。总之,这样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便可以相互参照着来学习,既起到一个调节心情的作用,又能够保证两门科目的学习效果。从答题的角度来说,文学理论一直是命题比较固定的学科,只要理解了背会了,分数拿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只不过今年这个趋势出现了新变:为了配合考试大纲里的一句话:“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文学问题、关注文学研究动态的能力”,而出现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文化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合理拓展还是越界?谈谈你的看法”。不过总体上来看,复习文学理论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另外的一门选择现当代文学或者选择外国文学都是可以的。我当时选的是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背了一下,可惜简答题没有碰上,所以当年的文学基础还是考的有些遗憾的。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我将在下面讲到。三、复习时间的安排通过上面的长篇论述,大家应该对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研情况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有必要来进入下一个话题,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切的,就是复习方案的制定和时间的安排。现在己然进入3月,万物都复苏了,考研的同志们也该醒醒了。最起码学校和专业应该最终定下来,并且下定为之奋斗的决心,不能再中途换学校,否则后面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3月份,参考书目和其他相关的资料应该准备起来的了,同时开始背英语单词,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做起。这里再插一个大话题,就是整个考研复习应该什么时候准备。有的同学听到一种说法,不要那么早开始准备。我说:必须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确实如果开始的比较早,复习到后期可能会疲累进而产生懈怠,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开始的太早,而是因为复习节奏没有把握好,出现问题后状态没有调整过来。大家可以避免前期用力过猛,循序渐进的最好,切莫一说考研立即跃跃欲试瞬间进入学霸模式,而后逐渐松懈,进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一蹶不振。刚开始可以稳稳的,把该了解的信息掌握好,该搜集的资料准备好,然后指定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稳步执行。文学说到底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很多东西都是在不经意间感知到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必要搞得如临大敌一般。适当的明白任务艰巨,只要身在践履,不断向前就可以。基本上我把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3月到5月底,作为基础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从6月到10月底,作为重点突破阶段;第三阶段从11月到考前,最为冲刺阶段。可能这样的划分大家太熟悉了,但是确实有效,事实上无数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也都是这样安排的。基础复习阶段,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把参考书目从头到尾看一遍,不需要太较真,就像看小说一样把它扫一遍,遇到不明白的术语或者句子可以在下面划道线标示出来,留待第二遍复习时解决。这一遍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此时做的笔记只能是抄书,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一下。到后面这样的东西是完全无用的,零零散散的句子对考试意义特别有限,考试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论述体系和知识结构。但是并不等于这一遍没有任务,一方面要培养起兴趣来,尤其是对文学理论,可以先看文学史和作品选,在有了一定的作品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试着去理解文学理论的苦涩语句。同时要在不长的时间内通过整观参考书目,达到在脑子中构建起比较明确的知识框架的目标,不需要清晰,但是需要感性地明白,今后要学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要能够识别出来,明确知识体系是什么样的。关于英语,可以主要学习单词和长难句,至于有的同学一上来就开始做阅读模拟题,我个人不怎么推荐。这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其实是不需要进入的一个误区。为什么呢?因为这时期的基础不过关,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做了模拟题对了答案,也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拟题的难度和考研英语不是一个级别,换句话说,即便是模拟题都做对,也未必做得对考研英语的真题。反而,有些模拟题本身质量存在问题,命题思路和分析思路都和真题不对路,这样的话,做的越多,后面矫正起来越困难。如果感觉实力够了,就直接去做真题,如果感觉实力不够,模拟题做了也白做。有些激进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神,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别人很长时间都做不到的工作,复习三四个月,英语80多分,为什么?因为力量用对了,好钢全部用在了刀刃上。还有的同学舍不得做真题,总喜欢留着,想要通过模拟题做熟练了再去做真题。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考研的总复习时间本来就非常紧张,往往等到把模拟阅读100篇做完的时候已经8月份了,这时候开始再做真题,做不了几遍的,很难达到熟悉的程度。反而一开始那些就拿真题练手的同学,已经可能非常熟练,到最后不要怕真题练得熟,越熟越好。这个时期如果政治报班了,可以跟着辅导班一起学,如果没有,可以先不看,留到暑假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整个考研最困难的一段日子来临了,天气燥热,人心惶惶。不少人会在这个时期放弃,或决定工作,或决定保研,或决定换学校,能坚持下来的已经算是意志坚定的一批人,能每天坚持上自习的也已寥寥。恰恰,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就差在了这个时间段的努力。这个时期的专业课应该进入全面的攻坚时期,把不懂的知识点全部搞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尝试着以教材作者的角度入手,去思考为什么章节的布局要是这样的,在论述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是从这几个方面去讨论,还有没有其他作者没有想到的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了。在这之前,还需要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多维联系理清楚、串明白。你可以按照不同文体来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不同时期来进行划分,甚至可以按照不同作家这样的一个一个具体知识点来划分,最后把它串联起来。这样的具体方法的演练,我在终极笔记中已经有说明,此不赘述。还是上面说的,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文学是由死变活,变成自己的能力。同时,这个时期政治应该开始复习了,初期主要过知识点,做选择题即可,这里由于我们的重点是专业课,从略。第三阶段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真题,一定要找到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命题重点、命题风格,从中可以总结出非常有意义的内容来,对后面的复习和备考非常有用。关于真题的研究和做法,我这里整理了2008年古代文学的详细答案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说明文字,今年有可能的话会更新到2015年的。二是要重新回归课本,看看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最后的最后,千万不要忘记,把2017年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一遍,因为考点很可能又一次在上面已经有所提示。然后,2017年的考研,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就看你们的了。码字不易,写到这里,已经头昏眼花,最后一部分显然已经写得不尽如人意。有缺憾是必然的,也不是追求完美的人。能想到的问题都已经有所交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祝各位复习顺利,圆梦南开。

文偃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备考经验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备考经验我的大学本科并不是这个专业,但是出于对古典文学的喜爱,我决定跨考,而且我很喜欢天津这个城市,于是把学校定在了南开。由于是跨考,我的阅读量比较小,导致我一站复试被刷,与南开擦肩而过,但是我并不甘心,于是决定二战继续选择南开的古典古代文学,这样我就比别人多出了一年的经验与时间。我在鹿鸣考研论坛上得到了很多帮助,也分享了很多经验,大家可以登录鹿鸣考研看一看。决定了报考南开后,首先就是买全参考书目。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帖子都讲过。关于购书渠道,你可以直接买新书,可以从学长学姐处购买,也可以从旧书网上买(比如孔夫子旧书网,我的很多书都是在这里买的,有的很便宜)关于报录比的信息,网上都有。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不是很重视,因为我觉得不管招几个人,那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接下来,关于具体的专业课复习,以前的前辈们讲过很多,我打算换个角度。很多人都是决定考研后,直接抱着一大堆参考书一本一本啃,但是看完了,脑袋里好像还是什么都没装进去。所以今天我侧重讲一些复习的技巧和思维 ,我只谈一些我的做法,仅供各位参考。下面是南开中国古代文学的招生目录和文学院计划招生人数。1、搜集近11年的真题,分类汇总。分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明,清,综合性题目。各个部分分为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两大类,在每一道题的后面我也会标记上考的年份,比如沉郁顿挫(2011 2017),常州词派(2011 12)年份完整者是古代文学,不全者表示是文学基础上出的题目。这样做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帮助你很快掌握考察的重点,看书时,看到这些出题点时便会引起自己的注意,加深印象。当然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必须全面,所有的内容都要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你窥测到一些出题规律,比如今年我的明清文论方面根本没有时间复习了,但是通过分析真题的题目以及出题年份,我发现李渔 金圣叹 李贽三个人特别重要,所以我就着重复习了这三位,而且金圣叹是11年的题目,所以我认为重复出题的可能性很大,于是考前一天重点复习了一下,结果考场上就遇到了。2、看目录。开始看书时,不要直接把书翻到第一章的第一页,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而是先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比如第一章大致要阐述的是哪些内容,然后再去具体的看。这样看下来,相对会更有条理有系统,效率也会更高。这样随便拎出一个知识点,你都会在脑海中立即找到它的位置。3、联系和比较的思维。很多知识点并不是绝对割裂的,不能孤立的看每一个知识点。比如关于《诗经》和《楚辞》的比较,《史记》和《汉书》的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的比较,《红楼梦》和《金瓶梅》的比较,李逵和宋江的比较,李煜和李清照的比较,柳永和周邦彦的比较,李煜和纳兰的比较等等。尤其是复习到明清小说时,南开教材几乎都讲到了结构问题,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有叙事角度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单独掌握每一个小说的艺术特点还有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比如从三国到水浒到西游记,到金瓶梅,再到儒林外史,红楼梦,各个方面都是如何变化的。还有现当代中喜欢考的女性问题,就可以把同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4、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经过分析,我发现南开有些真题会选择一个大问题中的一个小点作为考题。比如《史记》人物塑造艺术,它会择取其中的“互见”法,试想如果我们只记住宏观的人物塑造,在面对这样一个小问题进行论述时,不免会捉襟见肘,所以复习的时候,也要注意微观的方面,关于互见法至少要记两个例子,才能在单独出题时,答题不过于单薄。再比如,关于今年的简答题“唐宋派”,往年出题时,只是作为名词解释,但是我在复习时,注意到它可能作为一道大题。因为唐宋派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归有光”,他的散文很可能会单独出题,结果考试的时候不出所料。这样的例子不可胜数,我就不再一一举例。5、记笔记。记笔记是一个挺浩大的工程,但是不要抄书,那样没有意义,前期会很辛苦,但是后面二轮三轮复习的时候,你会省时省力,事半功倍。6、博观。平常可以多看点书,不局限于教材,我在初试的时候,除了教材,看了别的文学史,同时把叶嘉莹先生诗词系列的著作基本上都进行阅读,也会看一些其他的名家著作,后来答题的时候也很有帮助,我考试的答案根据平常的阅读,自己个人的发挥也很多,并不局限于课本。这一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7、勤于温习。每天睡觉前把白天看的内容温习一遍,这是前期。到了后期背诵的时候,到了第二天早上,把前一天背诵的东西快速的过一遍,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格什温

从心髓入微处用力:我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

2016考研的硝烟终于快要缓缓落下帷幕,想写点什么来纪念一下这段岁月,也希望像前辈说的一样能薪火相传。首先要说的是,考研有法,但无定法。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是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一点点自己摸索出最合适的。关于考研,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你到底有多想读研。这是个基本的目标问题,如果你是因为看到大家都考,或者家里要求考,或者想躲避就业压力。那么我建议你三思。因为考研的过程其实还是很枯燥的,如果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来支持,到后期就会越来越坚持不下去。要想考上,就要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自己决定学校和专业,定了就不要随便改动,不然心态和时间都会受影响。而且必须要有始终如一的热情和坚持到底的决心,不要被外界所左右。古代文学的治学道路本就清苦,若是真心喜欢,想要在此领域继续学习,考研其实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过程。其次说一下分数和学校,文学类考研,国家线历来就是最高的,古代文学尤甚。所以如果不是一定要读古代文学的研究生,个人建议三思。而一旦确定,就不要害怕,全力以赴的坚持到最后一刻。学校的话,笔者最开始换了好几个学校,最后才敲定首师大。所以在这里说一下选学校:首先要选择城市,其次看学校的专业强不强(有没有博士点),然后看这个学校的参考书和自己本科阶段学习的书是否相似,这样效率可以提高很多,最后看看该学校的真题是否趁手。 第三说下初试方法。写在前面:考研,真题才是王道,必须把真题扎扎实实吃透!真题非常重要!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要把十年真题完整的过哪怕一次,当然次数越多越好。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说三次!一、关于英语简单说下,因为自己是英语不好,四六级都是飘过的,虽然今年英语简单,但还是渣。知道自己学的不好,所以就选择最笨的方法。个人感觉我的方法适合英语语法不好和基础不好的孩子。我的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和做真题。过完年开始背单词,是放在文章中背的,过得比较细,背到六月初才过完第一遍。我考研英语真题的每一篇文章,都过了七遍。英语真题七遍大法:第一遍:先把真题文章中的所有不认识的词和重点词挑出来背。我用的是《考研大趋势》,他讲的比较细,适合基础不好的孩子听。第二遍:背完单词后把文章整体读一遍,放在句子里理解,通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整体大意。第三遍:做题。笔者开始做真题已经到五一了,真题最迟暑期开始做,否则过不完。前期可以做张剑黄皮书150篇来适应,笔者从三月开始每天两篇,到暑假时差不多做完了。第四遍:翻译。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把做完的文章自己动手翻译一次,不要心译或口译,一定要笔译写出来,写完了和参考译文对比。再把题目和选项也进行翻译,有的题目做错就是因为没有完全理解了选项。把自己翻译的不对的句子进行长难句分析,一定要弄懂句子结构和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最后再把全文结构理一下。我刚开始一天只能翻译一篇还各种不通顺,到后来翻译得多了质量和速度就都上来了。第五遍:晚上把做完的文章听一次,也是听的商志的真题课,加深印象。第六遍:第二天早上起来先把昨天做的文章读一次,再开始背新的。第七遍:模拟卡时间再做一次,并注意正确率。 大家一定要在最后一个月里卡时间模拟,要不然不计时间做题,上了考场就会慌。做到最后记住答案也不要紧,关键是培养做题思路。 注意这个过程的每一次都要读文章,否则就算不上一遍。阅读和翻译题要进行全文翻译。完型和新题型可以不用全文翻译,但也要把不认识的单词搞懂。二、关于政治考研大纲出来后买了大纲解析,也用的肖秀荣,一直跟着走,不要开始的太早,大纲出来后开始时间足够的,当然后期题目也是相当够的,前期《1000题》后期肖八肖四。我把红宝书利用的比较充分。具体做法是按章节先看,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然后把错题的相关知识点在大纲解析上找到画出来再看一遍,考前也用这个加肖四足够。政治选择题是重点练习对象,注意训练速度和正确率,大题的话答题思路要清晰,内容要多。三、关于专业课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一定要重视专业!重要的事说三遍!!!专业课一门就150,专业课考好了,总分自然低不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年因为过分重视公共课而忽视专业,最后摔在专业上的大有人在。说到如何进行基础复习,建议大家去看《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心得总结》,那篇五万字的长文说得非常详细,对我很有启发。文学史:古代文学专业课看书较多,建议大家及早开始。我在九月份开学之前将所有首师大给出的参考书目认真过了一次并整理了笔记。文学史从四月初开始,看到六月初结束第一遍。建议大家第一遍过得细一点,到后面再过就轻松了,一边看书一边整理出框架笔记。到初试前,过了五遍袁行霈版文学史,一次章培恒骆玉明版复旦文学史。作品选:作品选不要定于一尊,因为古代文学的学科特殊性,所以其实是看的书越多越好,尤其原著。但考研复习时间紧张,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其实大一大二就应该做,在此提醒大一大二有志于考古代文学的孩子们,趁时间充足抓紧多看些原著诗文,对于考研复习很有帮助。作品选的话笔者是看了两套,袁行霈版和朱东润版,两套互补有无,扩大知识面。文学评论:710里最后的文学评论写作题,建议大家一定熟练掌握一两种文学批评的方法。除了首师大参考书,还是要看些书的。推荐书目: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刘俐俐的《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陶东风的《文化研究》。有时间的话还可以看看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这个重点讲形式主义批评,比较难懂。这道题除了看书,一定要自己动笔写,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套路。710大家都要考,除了最后一道大题,基本上都是古代文学的东西。填空个人觉得出的都是常识,不会考特别偏,这块儿的诗词填空也不难,重复出现的题目是很多的,要多多留心。名词解释的话,我是把所有真题里出现的名词解释全部总结出来,放在一起背,考前背这个就差不多了。古代汉语和文论:古代汉语我把王力的四册书都看了一次,重点是每册里的通论和第一第二册里的文章。通论里的名词解释和简答要整理出来。还有就是要读一些古代文艺理论著作,笔者读过《人间词话》《沧浪诗话》《文心雕龙》,但读的半懂不懂,建议大家还是看些教材比较好。推荐书目:李壮鹰、李春青的《古代文学理论教程》,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其他推荐书目: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814古代文学:专业课真题除了小题,剩下的都按朝代来做专题整理,并记录重题率。古文翻译回答问题这块儿,一定自己动笔翻译。 诗词句填空每年都有重复的,但是平时多留心背诵,我很喜欢背诗词,当时几乎是看到诗句就要求自己背诵。还有一点就是要把真题里考过的所有诗歌分析的诗都背下来,笔者发现诗词填空很容易出这里面的句子。 阅读回答问题,要重点看先秦说理散文和唐宋八大家散文,以及桐城派散文。诗歌赏析二选一,笔者报考唐宋方向,选的周邦彦的《兰陵王 柳》。论述二选一,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红楼梦》,而2015年正值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所以一直关注《红楼梦》。笔者比较侥幸,但在这里提醒大家,多关注文学领域的学术动态,指不定哪条新闻就会被老师拿来出题。还有一点就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考研复习强度大,必须有个好身体才能支撑。笔者复习期间每天跑步二十分钟到半小时,直到天冷的无法跑才停止。建议大家一定要坚持锻炼,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初试之前贵在坚持,一定不能偷懒,该看的书要读,该做的题动笔。踏踏实实,全力以赴到初试那天,考场上注意时间分配,注意速度。不要弃考,不要早交卷,不要多想,相信自己,认真答题,坚持考完,你就成功了一多半。复试的话,笔试题目不难,有之前初试的功底,还算比较轻松。英语面试不要担心,英语面试的问题我之前就准备了很多基本问题,如自我介绍、自己的家庭、喜欢的书、业余爱好、家乡介绍、考研原因。英语不会为难你的,老师人特好。专业的话我准备了诗歌,但没有问到。老师们很和蔼,不要紧张,然后要诚实,不会就是不会,但可以说说自己其他的理解。 最后说说考研心态的问题,很多同学都存在心态不好的问题,笔者的心态曾经也很不好,患得患失,但是三年的坚持学习,努力简化自己的生活,让我慢慢放平了自己的心态。我明白了自己为何要考研,自己希望从中得到什么。知识倒在其次,考试关键考的还是心态。唯一能够阻挡人的就是恐惧感本身,而恐惧感永远与当下无关,都是因为过去,而其实我们记得的永远不是过去的真实样子。考研本身只是一种选择,大家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但要以十二万分的努力去对待。既然决定了要走哪条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考研说到底是一场考试,考试就必然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大家不要害怕。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的每一件事情,能清楚的区分其中随机性所占的比重,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它,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且大家也不用去羡慕其他人的快乐,想要有所收获,就要用最大的决心克制自己,心如止水,努力学习。从考研复习中应该获得的就是一种永不止息的奋斗感。人难免有天生自怜的情绪,所以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确定了考研,那就去努力,坚持到最后奋斗的经历,带给人的影响,绝对多到你的理解力之外。考研奋斗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每天不折不扣的完成既定任务,踏踏实实做好手里的每件事,弄懂每个不懂的问题,不拖拉不抱怨不偷懒。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能汇集起千万勇气,带着你的坚持,引领到你想到的地方去。“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笔者把王阳明这句话送给大家,为学如此,为人也要如此。退缩就是堕落,满足就是怯懦。在精进的道路上,不疾而速的勇猛是我们唯一的护法。最后祝愿所有学子都学业进步,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