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推迟2020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通知!哥儿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推迟2020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通知!

各位博士考生:根据当前防疫形势,现推迟我校原定于2020年4月11日进行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公告。请大家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及研招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公告。特此告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3月31日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胡同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致2020年考研、考博我校考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2020年硕士、博士考生们: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不知不觉,距离紧张而荣耀的研考结束已月余,然而,在鼠年的钟声敲响2020年的希冀、滚烫的成绩单即将上线之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多地发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汗水与成绩一色,责任与荣耀同在。中国地质大学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关心师生身体健康,发布了《关于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同时在积极研究和部署春季学期相关工作。现将研究生招生有关工作公布如下,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工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和复试准备。国家将适时公布初试成绩以及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已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考的硕士研究生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初试成绩(具体查询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我校所有前期工作(查分和复查成绩)皆可在网上办理,届时会发布通知,考生不必焦虑,更不需要亲自到学校来办理,以减少流动。请各位考生安心做好复试准备。已报考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自开学之日(待官方公布)起,请陆续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生招生系统”,及时了解本单位报名资格审查结果。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在保证考生健康和权益前提下,合理安排研究生招考工作。具体时间、形式和要求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亲爱的广大考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克时艰!我们相信欣欣向荣的阳光总会划破阴霾驱逐黑暗,让我们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0年2月2日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虽虫能天

关于推迟2020年博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时间的公告

各位考生: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保障广大考生和相关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决定,原定于3月28日举行的博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时间推迟,具体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考试招生相关信息。请各位考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自身防护和疫情防控工作,安心备考,预祝取得好成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3月6日

往也

全国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完成十分之一

如果你询问一个不了解当下考博行情的人,可能他还会告诉你当前2020年考博才刚刚开始,甚至还会宽慰你说都还没有开始呢?但是,本文将告诉你,别太天真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完成十分之一。也许你会震惊,你看,大部分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还没有发布,你怎么能够得出上述结论呢?是的,确实是不少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还未发布,但是现实也绝非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下面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引起你的警觉。根据相关统计,当下我国高校全年招收博士生10万人,那么你算一下1万人占10万人的比例是不是十分之一。清华大学当前每年的招生人数已经突破3000人大关,而当前的信息是大部分院系已经于上周完成9月份的博士招生工作。而计划招生7000多名博士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发布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10月25日,虽然只有硕博连读,但是人数也不少,而且中国科学院大学还有直博生招生,仅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就招收直博生26人,因此招收直博生1000多人轻轻松松(112个研究所、18个院系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单说来,仅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0月份就可以确定录取人数在3000-5000人。浙江大学2020年拟招收直博生的导师就接近3000人,另外诸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院校都已经启动直博生招生工作。可能在部分专业看来直博生招生名额有限,但是很多专业的招生人数则特别多。仅以北京大学某学院为例,其拟招收99名博士生,全部采用推免制(直博、硕博连读)。以上总总虽然没有进行过认真计算,但是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人数远大于1万人。文末会附上已经发布的招生简章。2.当下博士研究生的招收途径主要有: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直博生、普通考试制以及各种专项计划。那么你说说当前上述几种招生模式占的比例为多少?申请考核制占总招生人数的一半你有意见没有?硕博连读、直博生占据总录取人数的百分之10-30,你有意见没有?如果你没有意见,那么我就可以清楚地告诉你,直博生招生下个月就全部完成了,10月中旬之前基本上可以确定录取名单,而直博生的比例在很多高校中已经接近10分之1,你信不?另外硕博连读的选报工作不少院校当前也已经陆续开展,因此对采用直博生、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高校,本月末基本上就完成了十分之一的招生任务。3.根据我们有限的记忆,当前已经发布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不含直博)的院校已经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航天十一所、军事科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院所。文末会附上已经发布的招生简章。想必上述3点已经能够证明全国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完成十分之一,只不过确实如很多人想的那样,不少学科的招生工作,特别是人文社科专业的招生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也不要大意,诚如当你还不知道何谓考博时,直博生正在快速扩张,硕博连读继续发力一文所言,法学专业即将诞生前100名2020级法学博士研究生,而每年法学博士的招生总人数为1600人,也很快到达十分之一的比例,毕竟接下来的一个月将会有大批的申请考核办法发布。

见体

地大首场国际学生博士学位论文线上答辩举行

楚天都市报5月15日讯(记者肖杨 实习生隗薇 通讯员刘妍慧 吴凌奇)5月12日,来自巴基斯坦的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法赫姆,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首位以线上答辩方式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国际学生。此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开展,标志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学生研究生线上答辩工作全面启动。法赫姆在巴基斯坦家中远程答辩作为首场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线上答辩的国际学生,法赫姆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表现出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显著的科研潜力,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尽管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毕业工作造成了冲击,但学校及时有效地出台了线上答辩政策,在导师的远程悉心指导下,法赫姆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按时完成了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其论文题目是《新型多功能生物炭去除水体中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及其机理》。国际学生的答辩过程严格按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答辩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执行。本次答辩委员会主席由环境学院李义连教授担任,陈艳玲教授、童蕾教授、刘鹏教授、张伟军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孔淑琼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牛雅莉老师担任督导。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法赫姆进行线上答辩线上答辩中,法赫姆汇报了博士生阶段研究工作及相关成果。随后,答辩委员会就研究工作和论文内容进行提问,法赫姆逐一进行了回答。最终,经答辩委员会认真讨论,全票通过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本次答辩全程进行录像,并作纸质记录。在答辩感言环节,法赫姆说:“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鲍建国教授和杜江坤老师在三年博士生学习阶段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感谢环境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在生活、学习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同时,非常感谢学校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为毕业生制定的线上答辩政策,让我们能够如期毕业。这段时间,我见证了中国政府的战‘疫’能力与担当,我为在中国留学感到自豪。”【来源:楚天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白娥

地大博士为机器装上“神经元” 有望进行三维导航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庞伟红)为机器装上人类“神经元”,创造一种像人类一样进行三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博士生余芳文凭借“类脑三维导航的研究”一举击败20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参赛团队,夺得大赛唯一一个创新特等奖,获得30万元奖金。余芳文的这项获奖成果——《NeuroSLAM: 面向三维动态环境的类脑SLAM系统》表明,机器人完全可以像人一样感知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空间经验,并进行记忆和处理,最终像人一样精准自主导航,类脑三维导航技术将来可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中的自主机器人和车辆,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余芳文的科研设想起始于2009年,当时还在地大读大二的他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在地大北区创业孵化器的一间办公室,着手“室内定位”研究。“家里的长辈经常因找不到东西而烦恼,便想开发一些程序产品为人们提供一些生活辅助,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做到精细化定位。”余芳文的创业设想很单纯,2015年,尚在读博一的余芳文带头成立了武汉市金钉子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研发认知导航云脑核心技术,并预研两款应用产品:物品位置管家和认知导航助手。在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余芳文负责的创业项目“金钉子认知导航云脑”从1200多支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十强,并最终获得了三等奖和12万元创业基金扶持。当年,余芳文怀揣这12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只身奔赴大洋彼岸的昆士兰科技大学求学,在该校Michael Milford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类脑三维导航细胞模型的研究。从最简单的一维模型开始,到二维导航,到类脑三维导航,余芳文逐步解决了三维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4自由度、5自由度、6自由度运动模式下的三维同步定位与制图中的一些难题,完成了从大脑三维导航神经机理、三维导航细胞计算模型,到类脑三维同步定位与制图应用的系统性探索实践。“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今年学成归来的余芳文与攻读世界经济学的博士妻子一起租住在武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他告诉记者,未来,他希望花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继续推进类脑三维导航领域的研究,创造一种像人类一样进行三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让未来机器人拥有人类一样的“三维导航脑”,为国家甚至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草上飞

地大博士为机器装上“神经元” 有望进行三维导航,获30万大奖

余芳文(右一)在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上获奖武汉晚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庞伟红)为机器装上人类“神经元”,创造一种像人类一样进行三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博士生余芳文凭借“类脑三维导航的研究”一举击败20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参赛团队,夺得大赛唯一一个创新特等奖,获得30万元奖金。余芳文的这项获奖成果——《NeuroSLAM: 面向三维动态环境的类脑SLAM系统》表明,机器人完全可以像人一样感知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空间经验,并进行记忆和处理,最终像人一样精准自主导航,类脑三维导航技术将来可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中的自主机器人和车辆,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余芳文的科研设想起始于2009年,当时还在地大读大二的他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在地大北区创业孵化器的一间办公室,着手“室内定位”研究。“家里的长辈经常因找不到东西而烦恼,便想开发一些程序产品为人们提供一些生活辅助,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做到精细化定位。”余芳文的创业设想很单纯,2015年,尚在读博一的余芳文带头成立了武汉市金钉子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研发认知导航云脑核心技术,并预研两款应用产品:物品位置管家和认知导航助手。在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余芳文负责的创业项目“金钉子认知导航云脑”从1200多支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十强,并最终获得了三等奖和12万元创业基金扶持。当年,余芳文怀揣这12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只身奔赴大洋彼岸的昆士兰科技大学求学,在该校Michael Milford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类脑三维导航细胞模型的研究。从最简单的一维模型开始,到二维导航,到类脑三维导航,余芳文逐步解决了三维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4自由度、5自由度、6自由度运动模式下的三维同步定位与制图中的一些难题,完成了从大脑三维导航神经机理、三维导航细胞计算模型,到类脑三维同步定位与制图应用的系统性探索实践。“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今年学成归来的余芳文与攻读世界经济学的博士妻子一起租住在武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他告诉记者,未来,他希望花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继续推进类脑三维导航领域的研究,创造一种像人类一样进行三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让未来机器人拥有人类一样的“三维导航脑”,为国家甚至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来源:武汉晚报

大阴解之

身在万里之外,地大留学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云”答辩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2017级的博士研究生法赫姆,是一名巴基斯坦人,寒假前从武汉回到巴基斯坦后,因疫情防控无法返校,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的他有些焦虑。好在近日他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该校2020年首位线上答辩方式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国际学生,这标志着地大国际学生研究生线上答辩工作全面启动。法赫姆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表现出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显著的科研潜力,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尽管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毕业工作造成了冲击,但在导师的远程悉心指导下,法赫姆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按时完成了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并作为首位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线上答辩的国际学生,其论文题目是《新型多功能生物炭去除水体中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及其机理》。此次国际留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因为武汉和巴基斯坦有两个小时时差,校方将博士论文答辩时间定在北京时间12日上午10点开始。法赫姆答辩过程严格按照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答辩工作规范要求执行,答辩委员会主席由该校环境学院李义连教授担任,陈艳玲教授、童蕾教授、刘鹏教授、张伟军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孔淑琼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牛雅莉老师担任督导。线上答辩中,法赫姆汇报了博士生阶段研究工作及相关成果。随后,答辩委员会就研究工作和论文内容进行提问,法赫姆逐一进行了回答。最终,经答辩委员会认真讨论,全票通过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本次答辩全程进行录像,并作纸质记录。在答辩感言的环节今年30岁的法赫姆硕士和博士阶段都在中国度过,他对中国很有感情,还被地大国际教育学院评为优秀留学生。一般博士需要4年完成学业,他只花了3年时间便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了4篇SCI论文,超额完成学术任务,表现出不错的学术素养。法赫姆说:“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鲍建国教授和杜江坤老师在三年博士生学习阶段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感谢环境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在生活、学习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同时,非常感谢学校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为毕业生制定的线上答辩政策,让我们能够如期毕业。这段时间,我见证了中国政府的战“疫”能力与担当,我为在中国留学感到自豪。”接下来,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协同各培养单位,有序推进国际学生答辩及授予学位的工作。在此非常时刻,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处于这样的定会被历史铭记的特殊时刻。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撒鱼

地大90后博士韩磊获“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楚天都市报8月12日讯(记者肖杨 通讯员金融吴金伟 通讯员徐燕)近日,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名单公布,获评标兵的10人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博士生韩磊成功入选。韩磊是地大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地质装备工程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和机器人研究。记者昨日在地大校园见到韩磊时,他正忙着写他博士期间的第6篇SCI论文,而令人惊叹的是,其中有四篇论文是他在病房中写出的。过两天,他还要赶赴浙江湖州,对自己参与研制的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大型正铲液压挖掘机SY850H进行性能优化测试。韩磊来自内蒙古,从小就对科技表现出极大兴趣,2010年进入地大读书后,他更将学习、创业作为自己的动力,因成绩优异保送该校研究生并获得硕博连读资格。“我总是什么都想要干到最好。”韩磊说,大三的时候,他作为第一负责人备战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校赛、省赛、国赛,一路下来,韩磊不得不“搬进”实验室,大三一年,吃喝睡全在实验室进行。“我曾一个人蹲在楼道里哭,感觉压力大、坚持不下去时,就给在内蒙的妈妈打电话”,韩磊回忆说,“最后我想明白了,放弃了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该咬牙坚持的时候。”最终,他带着团队成员斩获了全国二等奖。尝到坚持带来的甜,韩磊愈发自信了。大四的时候,他与同学合作,创办了武汉中地水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市场营销经理。创业初期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只睡四个小时,写材料到凌晨、第二天一早赶去考察调研市场、准备路演活动……一年多后他累倒了,为了不耽误公司的运营,他不得不退出苦心经营的创业公司。然而即便是在做手术和休养期间,他仍见缝插针进行专业学习,甚至在病房里发表SCI论文。 病情稳定后,他聚焦智能机器人的投资热点方向,结合自己的专业,三年前又进行了二次创业,创立了武汉惟傲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员全是地大的在校学生,围绕公司产品研发,还成立了相应的科研团队,高峰时有近30人。公司成立不到两个月就成功签订了近80万的订单。去年4月,韩磊又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大型正铲液压挖掘机SY850H在江苏昆山下线交付。该机型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大型、超大型正铲液压挖掘机机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已具备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彻底打破了国外正铲液压挖掘机机构专利技术对中国的长期垄断。“你不学习就必然会落后。”过去,韩磊很拼,如今,韩磊依旧很努力,只是更注意身体了,现在他每天习惯早睡早起,用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创业经历丰富的他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坚持科研,将自己的所学更多的服务社会。

波莱罗

地大博士为机器装上“神经元”,有望进行三维导航,获30万大奖

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28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庞伟红)为机器装上人类“神经元”,创造一种像人类一样进行三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博士生余芳文凭借“类脑三维导航的研究”一举击败20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参赛团队,夺得大赛唯一一个创新特等奖,获得30万元奖金。余芳文(右一)在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上获奖。余芳文的这项获奖成果——《NeuroSLAM: 面向三维动态环境的类脑SLAM系统》表明,机器人完全可以像人一样感知外部环境,自主学习空间经验,并进行记忆和处理,最终像人一样精准自主导航,类脑三维导航技术将来可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中的自主机器人和车辆,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余芳文的科研设想起始于2009年,当时还在地大读大二的他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在地大北区创业孵化器的一间办公室,着手“室内定位”研究。“家里的长辈经常因找不到东西而烦恼,便想开发一些程序产品为人们提供一些生活辅助,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做到精细化定位。”余芳文的创业设想很单纯,2015年,尚在读博一的余芳文带头成立了武汉市金钉子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研发认知导航云脑核心技术,并预研两款应用产品:物品位置管家和认知导航助手。余芳文 通讯员庞伟红 摄在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余芳文负责的创业项目“金钉子认知导航云脑”从1200多支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十强,并最终获得了三等奖和12万元创业基金扶持。当年,余芳文怀揣这12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只身奔赴大洋彼岸的昆士兰科技大学求学,在该校Michael Milford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类脑三维导航细胞模型的研究。从最简单的一维模型开始,到二维导航,到类脑三维导航,余芳文逐步解决了三维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4自由度、5自由度、6自由度运动模式下的三维同步定位与制图中的一些难题,完成了从大脑三维导航神经机理、三维导航细胞计算模型,到类脑三维同步定位与制图应用的系统性探索实践。“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今年学成归来的余芳文与攻读世界经济学的博士妻子一起租住在武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他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未来,他希望花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继续推进类脑三维导航领域的研究,创造一种像人类一样进行三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让未来机器人拥有人类一样的“三维导航脑”,为国家甚至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编辑: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