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及其控股公司联合招商证券签订半导体战略合作协议与父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及其控股公司联合招商证券签订半导体战略合作协议

8月25日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共建“先进半导体和光电技术联合转化孵化平台”、“科创板加速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控股公司,同时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方,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及运营主体单位,承担着服务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科技发展,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签约三方将各自在5G通信、半导体产业、光电技术产业及其他高精尖领域的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进行研发对接,同时结合股权、债券、一二级金融市场联动等专业化金融服务,通过资源投入、优势互补、技术协同,共同打造“科创板加速中心”共同助力北京市高科技企业健康快速成长,成功登陆科创板。

日出而作

中瓷电子毛利率连降三年 应收款高企募投发力选“弱项”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证监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159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结果显示,河北中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瓷电子)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审核结果公告显示,发审委对于中瓷电子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部分业务或产品与发行人存在相近或相似的情形、外销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对关联方博威集成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存货账面价值逐年增加四方面进行了问询。中瓷电子主要从事电子陶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拟在深交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66.67万股,由中航证券担任主承销商。中瓷电子拟募集资金4.60亿元,其中3.33亿元用于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4405.19万元用于电子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8282.6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招股书披露,中瓷电子的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十三所),持有公司66.24%的股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通过中国电科十三所、电科投资和中电国元间接控制公司79.69%的股份,是中瓷电子的实际控制人。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实现营业收入23,129.56万元、34,323.73万元、40,702.80万元和59,041.79万元,实现净利润2683.86万元、4659.03万元、5868.69万元和7641.59万元。上述同期,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0,960.75万元、25,782.53万元、29,469.67万元和44,888.6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90.55万元、3630.49万元、-4486.29万元和6836.82万元。中瓷电子预计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100.00万元,同比增长14.81%;实现净利润3800.00万元,同比增长4.21%。招股书披露,中瓷电子未来三年将有效开拓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领域。公司本次募资总额的72.42%投向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项目,金额达3.33亿元。但2016年至2019年,公司来自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2.31万元、968.08万元、1862.46万元、1954.2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62%、2.91%、4.75%和3.46%,占比较低。据《金融投资报》报道,中瓷电子的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消费电子陶瓷产品44.05亿件的生产能力。而2019年公司的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销售数量仅为122.44万只,公司此次扩产幅度巨大。分析指出,中瓷电子在行业中和龙头公司差距明显,而此次又是扩产更不具优势的消费电子陶瓷产品,推广难度极高,特别是在行业龙头已有稳定市占率的背景下,中瓷电子欲通过大幅扩张产能分享市场蛋糕并非易事。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4837.07万元、7053.14万元、11,269.69万元和11,118.7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91%、20.55%、27.69%和18.83%。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分别为270.17万元、396.20万元、565.20万元和562.97万元。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36、6.12、4.69和5.55,同期行业可比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3.95、3.74、3.84和3.83。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599.26万元、3000.25万元、2185.27万元、7417.2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63%、11.43%、4.83%及17.62%。其中2019年公司增加的5231.67万元应收票据中,有3413.44万元为商业承兑汇票。中瓷电子称,2019年以来部分客户使用票据结算增加,导致201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余额大幅增加。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综合毛利率为37.63%、34.55%、31.27%和30.02%,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78%、35.19%、32.08%和30.86%,呈持续下跌态势。中瓷电子收入占比较大的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汽车电子件产品,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收入分别为17,714.58万元、23,110.84万元、27,679.43万元和40,366.05万元,占比分别为77.36%、69.56%、70.59%和71.55%。公司汽车电子件的收入分别为3906.68万元、5676.40万元、5281.68万元和7644.95万元,占比分别为17.06%、17.09%、13.47%和13.59%。而上述同期,公司第一大业务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毛利率从2016年的40.37%跌至2019年的32.88%,第二大业务汽车电子件毛利率则从2016年的20.51%跌至2019年的17.01%。2016年至2019年,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0.02%、36.75%、34.19%及30.88%。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资产总额分别为27,526.65万元、40,106.88万元、68,094.10万元和82,017.32万元,流动资产分别为16,525.88万元、26,257.50万元、45,273.60万元和42,092.69万元。上述同期,中瓷电子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5271.70万元、6108.65万元、19,522.36万元及4835.80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1.90%、23.26%、43.12%及11.49%。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931.9万元、9216.64万元、11,961.85万元和17,847.87万元,增长较快,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7.92%、22.98%、17.57%和21.76%,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负债分别为14,265.30万元、22,186.50万元、19,305.03万元和25,586.65万元,其中流动负债分别为11,842.03万元、20,108.43万元、16,442.42万元和19,832.39万元,占比83.01%、90.63%、85.17%和77.51%。其中,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8112.59万元、10,387.17万元、9350.60万元及15,486.54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68.51%、51.66%、56.87%及78.09%,主要为应付材料款、基建款和设备购置款。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82%、55.32%、28.35%和31.20%,流动比率分别为1.40、1.31、2.75和2.12,速动比率分别为0.88、0.79、1.97和1.16。上述同期,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35.18%、30.71%、27.72%和27.30%,流动比率均值为3.60、4.95、4.33和5.09,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3.17、4.49、3.89和4.50。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18年中瓷电子的货币资金大幅增长、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了两次增资。2018年6月20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电科投资为新股东,中国电科十三所、电科投资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5000.00万元,增资价格为42.42元/一元出资额。2018年11月23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中电信息、中电国元为新股东,中电信息、中电国元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1亿元、5000万元对中瓷有限增资,本次增资价格定为61.5835元/一元出资额。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中瓷电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77.73万元、4870.06万元、5363.26万元和6308.1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79%、14.19%、13.18%、10.68%。同期,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06%、5.86%、6.45%和7.31%,中瓷电子的研发费用率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但与行业发展趋势相反。据《时代周报》报道,目前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市场主要被日本等国外企业占有,我国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多依赖进口。其中日本京瓷2019年营业收入为1048.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0.6亿元。同期中瓷电子的营业收入为5.9亿元,约为日本京瓷的1/200,归母净利润为7641.59万元,约为日本京瓷的1/100。电子陶瓷企业冲刺上市实控人持股占8成中瓷电子成立于2009年8月6日,主要从事电子陶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光通信器件外壳、无线功率器件外壳、红外探测器外壳、3D光传感器模块外壳、5G通信终端模块外壳、陶瓷元件等,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无线通信、工业激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王强,从股权结构上来看,中瓷电子的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十三所),持有公司66.24%的股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通过中国电科十三所、电科投资和中电国元间接控制公司79.69%的股份,系中瓷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中国电科是以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批准的国有资产授权投资机构之一,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央企业。中国电科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中国电科十三所等有关单位行使出资人权利,进行国有股权管理,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业绩保持增长 2018年经营现金流为负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实现营业收入23,129.56万元、34,323.73万元、40,702.80万元和59,041.79万元,实现净利润2683.86万元、4659.03万元、5868.69万元和7641.59万元。上述同期,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0,960.75万元、25,782.53万元、29,469.67万元和44,888.6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90.55万元、3630.49万元、-4486.29万元和6836.82万元。中瓷电子预计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100.00万元,同比增长14.81%;实现净利润3800.00万元,同比增长4.2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3500.00万元,同比增长4.70%。发审委关注四类问题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159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发审委对于中瓷电子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部分业务或产品与发行人存在相近或相似的情形、外销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对关联方博威集成的销售额大幅增长三方面进行了问询。发审委首先指出,中瓷电子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部分业务或产品与公司存在相近或相似的情形。请公司代表:(1)结合各方历史沿革、资产、人员、业务、技术、财务等方面,说明上述关联方对公司独立性的影响情况;(2)结合公司与关联方产品及下游最终产品的异同、市场准入、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等情况,说明各方产品是否具有可替代性,各方市场是否具有明确的划分和隔断,是否构成同业竞争关系。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二是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请公司代表说明:(1)与外销收入主要客户的合作是否稳定持续;(2)结合同类可比上市公司情况,说明公司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3)结合报告期内海外客户和经销商合同条款,说明佣金比例合理性;是否与代销收入匹配,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否存在不正当利益;(4)M&S代理销售情况及佣金支付情况、提起仲裁的原因,并结合仲裁最新进展说明公司不确认预计负债的合理性;(5)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报告期经营的影响,2019年下半年以来外贸订单的取得及取消情况;对以后年度经营影响预测以及公司的应对策略,是否会对公司目前销售客户和商业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三是报告期内,公司对关联方博威集成的销售额大幅增长。请发行人代表:(1)说明对博威集成销售大幅增长的原因和合理性,以及相关销售的真实性与公允性;(2)说明公司向博威集成销售款项的实际回款情况和回款周期,并对比其他非关联方销售情况,说明相关信用期政策和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安排的合理性,商业承兑汇票的合法合规性,是否存在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3)结合博威集成经营状况,说明相关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4)结合公司会计政策和应收票据期限,说明公司对博威集成应收票据的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四是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逐年增加。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报告期各期末在手订单情况及与库存的配比关系;(2)公司与发出商品有关的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是否存在通过调节发出商品余额从而调节收入的情形;(3)期末存货是否存在重大减值风险。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主要募投项目产品销售占比偏低被指盲目扩产招股书披露,中瓷电子未来三年将有效开拓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领域。公司本次募资总额的72.42%将投向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项目,金额达3.33亿元。但2016年至2019年,公司来自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2.31万元、968.08万元、1862.46万元、1954.2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62%、2.91%、4.75%和3.46%,占比较低。据《金融投资报》报道,在中瓷电子的主营业务中,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收入占比常年超过70%,而公司此次IPO并未选择扩大该产品产能,而是选择了收入占比仅为3%的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中瓷电子指出,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张,且需求逐渐迈向多元化和定制化。根据全球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的GfK发布的《2017年中国3C市场行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技术消费电子整体零售市场销售金额将同比增长7.1%,其中3C整体零售市场同比增长8.4%。伴随着如VR设备、车用电子设备等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消费电子产业的产品种类更为丰富,未来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规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将逐步成长为规模大、自主配套能力成熟的产业,未来中国消费电子产业产值与销售额将保持稳定增长。虽然在消费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上游企业将充分受益。但大幅扩产背后,如何实现有效销售将是摆在中瓷电子面前的难题。可以看到,公司指出,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消费电子陶瓷产品44.05亿件的生产能力。而就2019年来看,公司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销售数量仅为122.44万只。不难看出,公司此次扩产幅度巨大。有分析就指出,中瓷电子在行业中和龙头公司差距明显,而此次又是扩产更不具优势的消费电子陶瓷产品,推广难度极高。特别是在行业龙头已有稳定市占率的背景下,中瓷电子欲通过大幅扩张产能分享市场蛋糕并非易事。2019年应收账款超1亿元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4566.70万元、6656.94万元、10,704.49万元和10,555.81万元,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4837.07万元、7053.14万元、11,269.69万元和11,118.7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91%、20.55%、27.69%和18.83%。对于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占比相对较高的问题,中瓷电子称,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随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上升,主要系随着公司收入规模扩大,应收客户货款增加所致。公司主要客户系行业内知名企业,实力较强,且公司已考虑相关风险,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足额计提了坏账准备。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分别为270.17万元、396.20万元、565.20万元和562.97万元。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36、6.12、4.69和5.55,同期行业可比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3.95、3.74、3.84和3.83。应收票据高企为增加收入放宽条件?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599.26万元、3000.25万元、2185.27万元、7417.2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63%、11.43%、4.83%及17.62%。其中2019年公司增加的5231.67万元应收票据中,有3413.44万元为商业承兑汇票,各期末公司不存在因出票人未履约而将其转入应收账款的票据。对于公司应收票据的快速增长,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要求公司补充说明部分客户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增加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放宽条件接受商业承兑汇票而增加收入的情形。中瓷电子称,因前一年度收到的应收票据集中到期收款以及票据背书用以支付欠款,导致2018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大幅下降。2019年以来,部分客户使用票据结算增加,导致201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余额大幅增加。毛利率持续下滑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综合毛利率为37.63%、34.55%、31.27%和30.02%,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78%、35.19%、32.08%和30.86%,呈持续下跌态势。同期,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0.02%、36.75%、34.19%及30.88%。中瓷电子收入占比较大的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汽车电子件产品,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收入分别为17,714.58万元、23,110.84万元、27,679.43万元和40,366.05万元,占比分别为77.36%、69.56%、70.59%和71.55%。公司汽车电子件的收入分别为3906.68万元、5676.40万元、5281.68万元和7644.95万元,占比分别为17.06%、17.09%、13.47%和13.59%。上述同期,公司第一大业务——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毛利率从2016年的40.37%跌至2019年的32.88%,第二大业务——汽车电子件毛利率则从2016年的20.51%跌至2019年的17.01%。证监会在反馈意见稿中,也要求中瓷电子着重分析产品毛利率下降对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的原因。2019年货币资金减少1.5亿元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资产总额分别为27,526.65万元、40,106.88万元、68,094.10万元和82,017.32万元,流动资产分别为16,525.88万元、26,257.50万元、45,273.60万元和42,092.69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0.04%、65.47%、66.49%及51.32%。其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是中瓷电子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5271.70万元、6108.65万元、19,522.36万元及4835.80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1.90%、23.26%、43.12%及11.49%。2018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3,413.71万元,主要系2018年公司先后完成两轮增资扩股,股东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共投入资金2.50亿元,增加银行存款所致。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较2018年末减少14,686.56万元,主要系因项目建设需要,公司增加了构建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现金支出以及偿还前期借款所致。2019年存货达1.8亿元存跌价风险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931.9万元、9216.64万元、11,961.85万元和17,847.8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7.92%、22.98%、17.57%和21.76%。中瓷电子称,2018年末公司在产品余额大幅增长,主要系2018年公司后道工序从租赁厂房搬入自有厂房,厂房面积、库房容量进一步增加,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所致。2019年末在产品较2018年末增加1771.29万元,增幅37.52%,主要系2019年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公司增加生产规模所致。另外,中瓷电子表示,虽然公司在报告期内存货和生产管理效率较高,但如果客户需求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的存货将存在较大的跌价风险。2019年负债2.6亿元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负债分别为14,265.30万元、22,186.50万元、19,305.03万元和25,586.65万元,其中流动负债分别为11,842.03万元、20,108.43万元、16,442.42万元和19,832.39万元,占比83.01%、90.63%、85.17%及77.51%。2018年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减少2881.47万元,主要系2018年公司先后完成两轮增资扩股,共募集资金2.50亿元,增资资金到位后,公司集中兑付了大量承兑汇票,导致应付票据大幅减少。2019年末,公司负债总额较2018年末增加6281.62万元,主要系随着产销规模扩大,相应固定资产投入及生产采购等需求增加,导致应付款项余额增加,及当期收到政府补助导致递延收益增加所致。上述各期,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是中瓷电子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其中,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8112.59万元、10,387.17万元、9350.60万元及15,486.54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68.51%、51.66%、56.87%及78.09%,主要为应付材料款、基建款和设备购置款。2016年至2019年各期末,中瓷电子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82%、55.32%、28.35%和31.20%,流动比率分别为1.40、1.31、2.75和2.12,速动比率分别为0.88、0.79、1.97和1.16。上述同期,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35.18%、30.71%、27.72%和27.30%,流动比率均值为3.60、4.95、4.33和5.09,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3.17、4.49、3.89和4.50。股东输血2.5亿元中瓷电子自成立以来,只有在2018年进行了两次增资。2018年6月20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电科投资为新股东,中国电科十三所、电科投资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5000.00万元,增资价格为42.42元/一元出资额。本次增资后电科投资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9.54%。2018年11月23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中电信息、中电国元为新股东,中电信息、中电国元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1亿元、5000万元对中瓷有限增资,本次增资价格定为61.5835元/一元出资额。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下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中瓷电子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77.73万元、4870.06万元、5363.26万元和6308.1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79%、14.19%、13.18%、10.68%。上述同期,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06%、5.86%、6.45%和7.31%,中瓷电子的研发费用率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但与行业发展趋势相反。外销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的外销收入分别为13,778.63万元、15,350.37万元和16,416.1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41.47%、39.15%和29.10%,逐年下降。中瓷电子称,公司未来出口业务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与出口地的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风险等。对关联方博威集成的销售金额大增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向关联方博威集成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50.39万元、560.32万元和3658.69万元,增长明显。另外,2017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对博威集成的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分别为214.46万元、0元、3302.28万元,坏账准备10.72万元、0元和165.11万元。公司对博威集成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0元、365.90万元、858.54万元,坏账准备0元、18.30万元和42.93万元。规模仅为全球龙头1/200据《时代周报》报道,目前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市场主要被日本等国外企业占有,我国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多依赖进口。面对不利局面,近年来国内企业奋起直追,发展迅速,但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仍然与国外大厂商差距明显。行业内的主要公司包括日本京瓷、日本NGK/NTK、三环集团。其中,日本京瓷成立于1959年,从事精密陶瓷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业务,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先进陶瓷供应商。1972年、1980年,该公司分别在东京、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9年,日本京瓷营业收入为1048.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0.6亿元。同期,中瓷电子的营业收入为5.9亿元,约为日本京瓷的1/200;归母净利润为7641.59万元,约为日本京瓷的1/100。日本NGK/NTK成立于1930年,主要从事半导体封装外壳、氧传感器、火花塞、切削工具等业务,生产工艺经验较中瓷电子多出近80年。三环集团作为国内陶瓷、电子元件主要生产商之一,1992年成立,亦早于中瓷电子。据该公司2019年年报,三环集团该年度营业收入为27.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71亿元,规模远超中瓷电子。近年,受益于通信、计算机、电子仪表、激光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等应用领域的普及和发展,国内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电子陶瓷行业整体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境外巨头纷纷入驻抢占市场。面对国外巨头环伺、国内同行相继加大投入的压力,中瓷电子称,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和产品质量优势,将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导致公司市场占有率下降。来源:中国经济网

二重身

好样的:发论文、拿专利,这位交大学子毕业后选择科研报国!

发论文、拿专利,他坚持科研梦想,刻苦钻研;智造“中国芯”、心怀报国梦,他投身国家重点行业挥洒青春热血;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签约2020届沪高校0000003号就业协议;矢志不渝、逐梦前行,他是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张仕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青春故事~从小立志、坚定前行他在交大学习报国本领张仕强从小有一个报国梦。如果要问缘起,2008年汶川地震的众志成城、北京奥运会的大国之盛或许能称为引子,祖国的团结一心和繁荣富强,给14岁的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也使他第一次认识到作为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心中埋下报效祖国的种子。从此,张仕强开始努力学习,成绩和名次也一直在稳步提升。这让他切实体会到了努力所带来的回报,同样也是他报国梦的起点。在大学期间,张仕强对滤波器漂亮的响应曲线以及其实现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一个滤波器。这也促使了他读研的想法。考研是挑战,也有压力,同学和朋友都劝他可以边找工作边准备考研,但张仕强觉得两线作战很难全身心投入, “我能做的只有破釜沉舟,全身心备战考研,让自己无怨无悔。”结果不负所望,张仕强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进入高速电子系统设计与电磁兼容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读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相比更加具有深度,对基础的要求明显提高,张仕强认真听讲每一门课,不懈努力吃透每一点知识,最终取得了绩点3.78的好成绩,获得学校一等学业奖学金,申请获得专利。与团队合影刻苦求学、不懈探索他投身重点行业实现报国志在对科研项目的不断探索中,张仕强曾遇到过许多困难与失败,面对滤波器的阶数不明确、推导公式时滤波器的结构较为复杂等问题时,他不断学习和尝试新方法与技巧,积极向导师和同学请教,刻苦求学、不懈探索,最终确定了双通带公度传输线滤波器的阶数,并利用零极点优化的方法完成了该滤波器的调试和优化工作,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也更坚定了他致力于无源器件研究的科研梦想。研究生阶段,张仕强有机会接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合作项目,在项目进行中实现了梯形声波滤波器中每个声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的灵活控制,并了解到中电十三所有进军体声波滤波器产业,打破国外技术限制的打算,这与张仕强在研究生阶段的方向学习很好的对接。随后,在十三所的交流中,张仕强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良好的工作环境、敬业的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他,最终张仕强决定加入其中,实现报效祖国的梦想,为我国体声波器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仕强在实验室坚持科研梦想,心怀报国志向,“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逐梦前行,未来可期。交大学子,好样的!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 值班编辑:张希蕾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处女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所长卿昱:密码使用立法需与时俱进

00:15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秦怡9月17日,“2018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所长卿昱是活动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欢迎来到全民密码时代。”她一开场就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为密码全民时代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需要。同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数据隐私保护需求旺盛,密码成为人民的“刚需”。“全球14亿安卓手机中仅有不到10%采用加密技术,原因是厂商担心性能会受到影响。”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密码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密码全民化给网络空间安全和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她举例说,网络使用密码门槛降低,高强度密码平民化,目前网络流量Web数据中约50%加密,加密算法多为RSA、AES等高强度算法,难以对内容进行监管。“虽然网络安全技术日新月异,但密码技术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她建议密码使用立法需与时俱进,进一步规范密码使用,尤其是加密数据的跨境流动规范管理。同时要细分密码的应用场景和密码强度使用等级,推广密码使用备案制度等。【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太和万物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通过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验收

2020年10月21日,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组专家一致同意该试点项目通过验收。十四所是国家档案局第二批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在本次试点中通过“文件归档签署表”动态监测科研生产电子文件的齐套状况,实现了可视化动态管控,确保电子文件归档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十四所还在三维电子文件管理、科研档案的动态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以“数字档案”为核心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自2018年数字档案管理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使用达6.6万余人次,电子文件的在线归档和电子档案的在线利用,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175.5万元。【来源:国家档案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赌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2021校园招聘启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从事激光与红外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国家一类骨干科研事业单位,国家固体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光电技术人才,秉承“团结实干,创新奉献,攀登光电技术高峰”的十一所人精神。2021春季校园招聘火热开启,快快加入我们吧。

蛇杀手

河北中瓷电子IPO:毛利率连年下降 辅导前一年两次增资

来源:投资时报原标题 河北中瓷电子IPO:毛利率连年下降 上市辅导前一年内两次增资丨IPO棱镜中瓷电子近两年盈利尚可,但面对产品快速更新也不得不降低部分产品毛利率。同时中瓷电子于上市辅导前一年内进行了其仅有的两次增资,恐有突击入股可能《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雨日前,作为华为供应商之一的河北中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瓷电子)于近日更新了招股书,拟向A股发起冲击。据了解,中瓷电子主要经营电子陶瓷系列产品,重点产品包括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工业激光器用电子陶瓷外壳、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汽车电子件等。2017—2019年(下称报告期),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销售收入基本稳定占到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0%左右,是中瓷电子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过多年积累,中瓷电子已成为大批国内外电子行业领先企业的供应商。报告期内,中瓷电子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1.47%、39.15%和29.10%。NXP、Infineon等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均为该公司客户。中瓷电子主营业务收入状况(万元)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从股权结构上来看,中瓷电子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下称中国电科十三所),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科),持有中瓷电子79.69%的股份。本次公开发行,中瓷电子拟募集约4.60亿元,其中超70%将用于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2017年度至2019年度,中瓷电子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1.15%,营业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8.32%,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8.07%,各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但该公司也面临着毛利率逐年下降,以及疑似放宽付款条件以增加收入等问题。同时该公司于上市辅导前一年集中增资两次,有突击入股的可能。毛利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中瓷电子的营收和净利润都维持了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但其综合毛利率却连年下降,且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6.75%、34.19%及30.88%,中瓷电子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4.55%、31.27%及30.02%。针对于此,IPO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要求该公司分析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但更新招股书中,《投资时报》研究员并没有找到相关陈述,不过针对行业综合毛利率持续走低,中瓷电子解释称,由于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同时全球化分工导致市场竞争充分,行业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中瓷电子主营产品毛利率状况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从细分产品看,近两年该公司毛利率走低主要受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及汽车电子件毛利率下降的影响。针对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毛利率下降,招股书给出的解释为,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单位售价的增长百分比低于单位成本增幅,导致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这是公司“先以高毛利率进入市场,再降低毛利率以开拓市场”销售策略的体现。如果说,通用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毛利率下降是中瓷电子的市场策略,对于汽车电子件毛利率下降,中瓷电子在招股书中却并没有详细解释原因,只是提到“该产品毛利率基本稳定”。尽管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报告期内,该公司净利率分别为13.57%、14.42%及12.94%,基本保持稳定。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分别为18.15%、14.99%及12.87%,呈逐步下降并与该公司净利率水平接近的趋势。在毛利率水平略低于行业平均的情况下,公司净利率保持基本稳步并最终与行业水平相当,说明该公司费用控制能力较好。此外,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期间费用金额及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68%、22.03%、18.59%及16.73%,下降了超9个百分点。或是由于现有主要收入来源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单位毛利率持续走低,招股书中提到目前中瓷电子正在大力开拓消费电子陶瓷外壳这一新兴市场。本次公开募集资金的超70%都将用于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中瓷电子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途(万元)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为保业务放低付款条件?《投资时报》研究员仔细观察招股书发现,该公司为开拓市场,或许还采取了放松付款条件等措施,而这直接反映在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项目上。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6656.94万元、1.07亿元及1.0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5.35%、23.64%及25.08%,2018年应收账款绝对值增加明显。同期,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3000.25万元、2185.27万元、7417.2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1.43%、4.83%及17.62%,2019年该公司应收票据占比大幅提升。同时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也由2018年的28.47%提升到2019年的42.70%。针对2018年应收账款绝对值明显增加,招股书解释称,由于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销售额大幅增加,以及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结构发生变化,内销增长高于外销增长,而内销收入结算周期长于外销收入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针对公司提出的外销问题,《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招股书发现,报告期内中瓷电子外销比例确实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41.47%下降到2019年的29.10%,下降超10个百分点。对于下降原因,招股书中并没有相关解释,但是环境变化或许是原因之一。据了解,自2019年9月1日起,美国政府正式对中瓷电子出口至美国本土的电子陶瓷外壳类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税率为15%,2020年2月14日起,税率降为7.5%。虽然加征关税金额由美国客户承担,但无疑也会对中瓷电子的销售产生影响。另外,观察该公司应收票据结构可以发现,2019年增加的5231.67万元应收票据中,有3414.44为商业承兑汇票,按照常识来说,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明显高于银行承兑汇票,本次IPO反馈意见也要求中瓷电子补充说明部分客户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增加的原因,是否存在放宽条件接受商业承兑汇票而增加收入的情形。但《投资时报》研究员并未在更新招股书中找到相关解释。上市辅导前一年内两次增资资料显示中瓷电子成立于2009年,自成立来有且只有两次增资,且都集中在2018年。2018年6月20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电科投资为新股东,中国电科十三所和电科投资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5000.00万元。本次增资后,电科投资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9.54%。2018年6月增资完成后中瓷电子股权结构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2018年11月23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中电信息、中电国元为新股东,中电信息、中电国元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1亿元、5000万元对中瓷有限增资。2018年11月增资完成后中瓷电子股权结构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这两次增资共为中瓷电子提供了2.5亿元资金,缓解了其资金压力。这从该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上就可以看出。2017—2019年,中瓷电子经营现金净流量为3630.49万元、-4486.29万元、6836.82万元,2018年,该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下降明显,原因在于中瓷电子于2018年偿还以前年度开出的承兑汇票。这些承兑汇票的开立恰是由于该公司现金流紧张。这两次融资,也使得该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17年的55.32下降到2018年的28.35,回归到与行业平均水平大概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资不满一年后,2019年3月26日中航证券就与中瓷电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针对新股东中电信息、中电国元,本次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中瓷电子说明中电信息和中电国元基本情况(需穿透至上层合伙人或股东),并说明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与合伙企业或法人股东的有无关联关系。在招股书中,中瓷电子称,中电科国元(北京)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中电国元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电科投资持有中电科国元(北京)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5.00%的股权。中电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为中电信息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电科投资持有中电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40.00%的股权。

二度梅

河北中瓷电子IPO:毛利率连年下降上市辅导前一年内两次增资

中瓷电子近两年盈利尚可,但面对产品快速更新也不得不降低部分产品毛利率。同时中瓷电子于上市辅导前一年内进行了其仅有的两次增资,恐有突击入股可能日前,作为华为供应商之一的河北中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瓷电子)于近日更新了招股书,拟向A股发起冲击。据了解,中瓷电子主要经营电子陶瓷系列产品,重点产品包括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工业激光器用电子陶瓷外壳、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汽车电子件等。2017—2019年(下称报告期),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销售收入基本稳定占到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0%左右,是中瓷电子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过多年积累,中瓷电子已成为大批国内外电子行业领先企业的供应商。报告期内,中瓷电子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1.47%、39.15%和29.10%。NXP、Infineon等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均为该公司客户。中瓷电子主营业务收入状况(万元)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从股权结构上来看,中瓷电子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下称中国电科十三所),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科),持有中瓷电子79.69%的股份。本次公开发行,中瓷电子拟募集约4.60亿元,其中超70%将用于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2017年度至2019年度,中瓷电子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1.15%,营业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8.32%,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8.07%,各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但该公司也面临着毛利率逐年下降,以及疑似放宽付款条件以增加收入等问题。同时该公司于上市辅导前一年集中增资两次,有突击入股的可能。毛利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中瓷电子的营收和净利润都维持了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但其综合毛利率却连年下降,且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6.75%、34.19%及30.88%,中瓷电子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4.55%、31.27%及30.02%。针对于此,IPO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要求该公司分析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但更新招股书中,《投资时报》研究员并没有找到相关陈述,不过针对行业综合毛利率持续走低,中瓷电子解释称,由于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同时全球化分工导致市场竞争充分,行业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中瓷电子主营产品毛利率状况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从细分产品看,近两年该公司毛利率走低主要受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及汽车电子件毛利率下降的影响。针对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毛利率下降,招股书给出的解释为,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单位售价的增长百分比低于单位成本增幅,导致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这是公司“先以高毛利率进入市场,再降低毛利率以开拓市场”销售策略的体现。如果说,通用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毛利率下降是中瓷电子的市场策略,对于汽车电子件毛利率下降,中瓷电子在招股书中却并没有详细解释原因,只是提到“该产品毛利率基本稳定”。尽管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报告期内,该公司净利率分别为13.57%、14.42%及12.94%,基本保持稳定。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分别为18.15%、14.99%及12.87%,呈逐步下降并与该公司净利率水平接近的趋势。在毛利率水平略低于行业平均的情况下,公司净利率保持基本稳步并最终与行业水平相当,说明该公司费用控制能力较好。此外,2016年至2019年,中瓷电子期间费用金额及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68%、22.03%、18.59%及16.73%,下降了超9个百分点。或是由于现有主要收入来源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单位毛利率持续走低,招股书中提到目前中瓷电子正在大力开拓消费电子陶瓷外壳这一新兴市场。本次公开募集资金的超70%都将用于消费电子陶瓷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中瓷电子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途(万元)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为保业务放低付款条件?《投资时报》研究员仔细观察招股书发现,该公司为开拓市场,或许还采取了放松付款条件等措施,而这直接反映在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项目上。报告期各期末,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6656.94万元、1.07亿元及1.0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5.35%、23.64%及25.08%,2018年应收账款绝对值增加明显。同期,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3000.25万元、2185.27万元、7417.2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1.43%、4.83%及17.62%,2019年该公司应收票据占比大幅提升。同时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也由2018年的28.47%提升到2019年的42.70%。针对2018年应收账款绝对值明显增加,招股书解释称,由于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销售额大幅增加,以及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结构发生变化,内销增长高于外销增长,而内销收入结算周期长于外销收入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针对公司提出的外销问题,《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招股书发现,报告期内中瓷电子外销比例确实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41.47%下降到2019年的29.10%,下降超10个百分点。对于下降原因,招股书中并没有相关解释,但是贸易环境变化或许是原因之一。另外,观察该公司应收票据结构可以发现,2019年增加的5231.67万元应收票据中,有3414.44为商业承兑汇票,按照常识来说,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明显高于银行承兑汇票,本次IPO反馈意见也要求中瓷电子补充说明部分客户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增加的原因,是否存在放宽条件接受商业承兑汇票而增加收入的情形。但《投资时报》研究员并未在更新招股书中找到相关解释。上市辅导前一年内两次增资资料显示中瓷电子成立于2009年,自成立来有且只有两次增资,且都集中在2018年。2018年6月20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电科投资为新股东,中国电科十三所和电科投资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5000.00万元。本次增资后,电科投资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9.54%。2018年6月增资完成后中瓷电子股权结构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2018年11月23日,中瓷有限决议同意增加中电信息、中电国元为新股东,中电信息、中电国元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1亿元、5000万元对中瓷有限增资。2018年11月增资完成后中瓷电子股权结构资料来源:河北中瓷电子招股书这两次增资共为中瓷电子提供了2.5亿元资金,缓解了其资金压力。这从该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上就可以看出。2017—2019年,中瓷电子经营现金净流量为3630.49万元、-4486.29万元、6836.82万元,2018年,该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下降明显,原因在于中瓷电子于2018年偿还以前年度开出的承兑汇票。这些承兑汇票的开立恰是由于该公司现金流紧张。这两次融资,也使得该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17年的55.32下降到2018年的28.35,回归到与行业平均水平大概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资不满一年后,2019年3月26日中航证券就与中瓷电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针对新股东中电信息、中电国元,本次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中瓷电子说明中电信息和中电国元基本情况(需穿透至上层合伙人或股东),并说明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与合伙企业或法人股东的有无关联关系。在招股书中,中瓷电子称,中电科国元(北京)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中电国元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电科投资持有中电科国元(北京)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5.00%的股权。中电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为中电信息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电科投资持有中电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40.00%的股权。(文章来源:投资时报)

出入无旁

「IPO价值观」中瓷电子实控人存关联交易,经营能力相比同行略显羸弱

集微网消息,随着技术的革新,电子产品不断朝着多功能、高端化和高附加值等方向发展,对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电子陶瓷外壳在微小空间内的高气密性和高可靠性,成为实现电子产品小型化、轻量化和超薄化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由于技术、工艺壁垒较高,且国内电子陶瓷产业起步较晚,国内厂商生产的大部分电子陶瓷外壳产品在技术、工艺、附加值方面相比国外知名厂商较为落后,因此全球电子陶瓷行业高端市场主要由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占领,国内厂商主要提供中低端电子陶瓷产品。在此背景下,基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国产替代的带动,近年来国内电子陶瓷产业的发展较快,国内厂商的市占率逐步提升。作为国内电子陶瓷产业的“老牌”企业中瓷电子,在此加持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开始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此前,集微网在《【IPO价值观】主业营收占比超7成,中瓷电子毛利率持续下滑存风险》一文中,针对中瓷电子的主要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了复盘,而此次将从行业领域来剖析中瓷电子当前的经营现状。相比同行,经营能力羸弱当前,陶瓷外壳的主要市场份额仍被海外巨头所占有,国内部分核心零部件的陶瓷外壳、陶瓷基座主要依赖于进口。在核心零部件的电子陶瓷市场,国内厂商的差距仍显而易见。据招股书披露,当前行业内主要的电子陶瓷公司是日本京瓷、日本 NGK/NTK 及三环集团。日本京瓷从事精密陶瓷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业务,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先进陶瓷供应商。与中瓷电子相比,其主要竞争产品包括各类陶瓷外壳、陶瓷基板等。日本NGK/NTK则主要从事半导体封装外壳、氧传感器、火花塞、切削工具等业务。其中与公司竞争的领域包括陶瓷外壳、陶瓷基板、电子元件用陶瓷底座、图像传感器用陶瓷底座、光学器件用陶瓷底座等。其中,据财报数据显示,日本京瓷2020 财年日本京瓷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1,048.0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 70.60 亿元。而同期,中瓷电子的营业收入为5.9亿元,约为日本京瓷的1/200;归母净利润为7641.59万元,约为日本京瓷的1/100。此外,从国内厂商三环集团来看,也是国内先进陶瓷技术、电子元件主要生产商之一,其产品覆盖光通信、电子、机械、电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应用领域。据三环集团2019年年报披露,其销售收入为27.26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 8.71 亿元。其中,电子元件及材料销售收入为 8.40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30.82%。而中瓷电子2019年的营收净利分别为5.9亿元和7641.59万元,相对三环集团同期的营收和净利水平,中瓷电子的整体盈利能力也显羸弱。实控人存关联交易风险招股书披露来看,中瓷电子的法定代表人为王强,从股权结构上来看,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持有中瓷电子79.69%的股份。值得关注的是,招股书披露,公司的实控人中国电科也是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之一。2018年至2019年,中国电科所占的营收比重从5.54%上升至13.09%,包括中国电科和下属公司中电十三所及其他直属控股子公司的合并口径统计的合计销售额,成为中瓷电子的第二大客户。其中,在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领域,中国电科的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也在2019年达到8.56%;在汽车电子件领域,中国电科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0.68%上升至2019年的1.87%。在前五大客户领域的销售比重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电科在中瓷电子的供应商采购原料环节,逐步退出前五大供应商之列。据悉,电子陶瓷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涉及氧化铝粉、陶瓷粉料、氮化铝粉和稀土化工材料等资源类产业。近年来,受需求拉动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部分有色金属和化工材料的价格走高,对电子元件行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一定的压力。其中,氰化亚金钾价格变动最大。2019年氰化亚金钾19.64万元/千克,相较于2017年的16.40万元/千克,每千克上涨了3.24万元。而在原材料供应商之列,中国电科为中瓷电子提供的就是氰化亚金钾等。由于氰化亚金钾价格上涨,中瓷电子向中国电科采购的金额从2017年的2218.85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2266.64万元,但采购金额所占比重从10.54%下降到9.68%,且在2019年的前五大供应商中出列。此外,在采购设备环节,2019年度,中瓷电子向中国电科第四十五研究所关联采购金额 4,443.94 万元,主要系公司因表贴型电子陶瓷封装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增相关设备采购所致。针对中瓷电子与其实控人中国电科之间,不论客户层面还是供应链采购层面的多重关联交易,中瓷电子表示,公司关联采购对象主要为中国电科下属成员单位,其为公司提供了生产电子陶瓷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水电气等能源及加工服务等,其中部分企业(单位)在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在供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采购具备必要性。集微网向业内人士了解到,这类关联交易的现象较为普遍,或存在一定的利益输送可能,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也是审核机构关注的重点。因而,中瓷电子与中国电科之间的关联交易是否符合商业规则,或需进一步说明。(校对/Lee)

彼圣人者

安全行业月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竹云」完成3亿元战略增资

安全行业月报是36氪To B产业组推出的新栏目。我们观察到,安全这一发展时间较久,同时长期在“圈内”传播的行业,已经逐渐展示出自身发展的潜力——随着众多公司“合规避险”意识的提升,安全产品/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相应地,36氪也对这一行业充满了解与报道的热情。这份安全行业月报,是我们在报道这一领域时进行的一次探索,希望将散落在互联网各处的相关信息整理出来,为关注安全行业的人群提供信息价值及决策依据。以下是2020年10月的安全行业月报,包括行业、公司、创投三类信息。 一. 行业趋势政策进展:1、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国家安全教育要实现全领域、全学段覆盖,相关内容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且纳入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档案。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全文公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进行了审议。3、工信部通报2020年第五批131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此次检测中,输入法类、旅游出行类、电商类、音视频类等App检测发现问题较多,部分应用商店及移动应用分发平台管理主体责任缺位,SDK企业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4、《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工作实施方案》发布5、两部委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中的融合应用,增强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速安全生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报告观点:1、Veracode 发布第十一版软件安全状态报告(SOSS)应用程序安全测试(AST)解决方案提供商Veracode近日发布了第十一版软件安全状态报告(SOSS)。报告显示,大多数应用程序至少包含一个安全缺陷,并且修复这些缺陷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今年对130,000个应用程序的分析发现,开发团队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来解决50%的已发现安全漏洞,报告还发现了一些可显著提高漏洞修补效率的最佳实践,例如DevSecOps。2、诺基亚发布威胁报告:当前 33% 的物联网设备受到感染据安全圈,在诺基亚最新发布的《Threat Intelligence Report》中,表示由于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导致与互联网连接设备日益受到攻击威胁。该报告称,目前物联网设备感染率达到了33%,高于2019年的16%。根据该报告,受影响最大的物联网设备是那些常规分配给公众的互联网IP地址的设备。3、中国信通院联合安恒信息等单位共同发布《2020年上半年云安全分析报告》近日,中国信通院联合安恒信息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云安全分析报告》,该报告基于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及相关领域在上云过程当中面临的安全态势、风险趋势、应对力量以及监管状态等进行梳理,以期为行业提供阶段性的总结和建议,助力云上各方有策略地建立安全能力,更好应对安全风险。4、《等保2.0体系互联网合规实践白皮书》发布该白皮书由腾讯公司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信息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这是国内首份对等保2.0安全管理标准条文进行详细分析及解读的白皮书。5、中国信通院发布《数字金融App安全观测报告(2020年)》本报告研究团队升级了《2019金融行业移动App安全观测报告》的技术手段和分析维度,经过持续半年的观测,对2020年上半年数字金融App存在的高危漏洞、恶意程序、使用SDK引入风险以及缺乏有效安全加固等四类主要风险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等顶层设计的文件精神与工作指南的指导下,围绕数字金融App“侵害用户权益”等问题进行了抽样检测与安全研究。安全事件:1、阿里旗下电商平台 Lazada 宣布其110 万账户信息被黑客入侵据安全圈报道,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新加坡电子商务公司 Lazada 近日宣布其 110万账号信息被黑客入侵。这些账号信息包括用户的家庭住址、部分信用卡号码等。公司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这些信息是从其杂货子公司 RedMart 的数据库中窃取的,属于18个月前的数据。2、英国航空公司因2018年客户数据泄露事件被罚款据外媒报道,近日英国数据安全监管部门信息专员办公室对英国航空公司因2018年客户数据泄露事件罚款2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7亿元)。根据ICO的一项调查发现,该航空公司在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个人数据,导致了2018年的一次网络攻击,该公司在两个多月之后才发现系统被黑客入侵。行业会议第三届全国信息安全企业家高峰论坛暨第五届SSC安全峰会召开10月14日-15日,以“数字新基建·安全新未来”为主题的华山论剑·2020网络安全大会(第三届全国信息安全企业家高峰论坛暨第五届SSC安全峰会)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二. 公司动态产品/合作信息1、美创科技新一代数据安全架构正式发布新一代数据安全架构是基于零信任1.0的一次全新升级,并结合美创科技15年来各项数据安全能力和技术积累,以NIST CSF(Cyber Security Framework)为指导,从资产、入侵和风险三个视角出发,以零信任、入侵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基础,基于安全中台构建面向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的安全架构。2、安华金和数据资产评估新品发布公司认为,只有先完成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管理、数据风险发现等“前提性工作”,才有可能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安华金和将“数据资产梳理、安全漏洞检测、安全风险评估”三大优势技术能力进行融合,最终形成并推出了“数据资产评估系统”。3、360发布政企终端安全产品体系此次发布的360政企终端安全产品体系基于360十余年网络攻防对抗实践积累的安全能力,通过360安全大脑结合全网安全大数据、世界级攻防实战安全专家、长期积累的安全知识库、基于人工智能的分析引擎,持续对全网威胁进行分析和研判,再通过查杀云、漏洞云、沙箱云、知识云、情报云等为360终端安全产品提供持续赋能。4、360 Quake网络空间测绘系统发布,升维网络空间“全息测绘”360推出自主设计研发的Quake网络空间测绘系统,该系统面向全球IPv4和IPv6网络空间进行持续性测绘,能够实时感知网络空间中的各类资产并发现其安全风险,具备全网测绘、漏洞感知、多维画像、区域监测、空间探索等多项能力。5、360政企安全集团参加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受邀出席主论坛,并以《凝聚安全共识,推进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行业安全共识对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360政企安全集团还携新一代网络安全能力体系亮相数字中国成果展。6、腾讯携手虎牙成立安全联合实验室虎牙公司与腾讯云、腾讯安全宣布成立安全联合实验室,围绕AI安全应用、黑产打击、安全攻防、数据标注、人工审核等多个领域展开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共同建设AI智能审核平台及安全攻防机制,并以AI安全能力的应用扩容,在虎牙直播平台打造安全攻防和内容审核体系,希望为健康的网络直播内容生态建设提供样本。7、由奇安信牵头的零信任国家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由奇安信作为牵头单位发起的零信任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零信任参考体系架构》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宣告零信任首个国家级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8、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与腾讯安全共建研发创新中心 9、360政企安全集团中标2.6亿元苏州安全大脑项目“苏州安全大脑”是继360政企安全集团落地“天津安全大脑”、“重庆安全大脑”、“青岛安全大脑”、“鹤壁安全大脑”之后的又一成果。10、芯盾时代全产品线通过多个国产软件兼容适配认证日前,芯盾时代自研的全产品系相继通过UOS/龙芯芯片+中标麒麟/飞腾芯片+银河麒麟/深度等多个国产软件兼容适配认证。11、数字认证、信安世纪、卫士通、吉大正元等十五家企业通过车联网C-V2X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验证测试三. 创投事件1、闽保股份完成973万人民币A轮融资据亿邦动力,从事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产品研发闽保股份完成A轮973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华兴创投。据了解,闽保股份是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涉及国家秘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公司是信息安全领域的软件开发商及系统集成商,专注于从事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36氪首发 | 金融级隐私计算服务商「蓝象智联」获得数千万元融资,金沙江创投和联想之星联合投资「蓝象智联」定位于金融级隐私计算服务。据公司介绍,其创始团队具备特殊优势,主要来自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头部科技或金融机构,也都曾供职于某国有四大行科技部。在具体产品上,公司核心产品已通过工信部和公安部认证,目前已被应用于多家银行、运营商和零售商业客户。同时,公司也在参与工信部等行业多方安全计算标准的制定。3、「竹云」完成3亿元C轮战略增资,红杉资本中国和昆仑资本联合入股36氪此前曾对竹云进行过深度报道,其主要专注于IAM和云应用安全领域,拥有从底层代码开发、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技术。是最早一批将IAM理念、方案和技术产品在中国推动落地的科技企业。4、36氪首发 | 研发全系列工控安全产品,「融安网络」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某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跟投,挚金资本作为财务顾问。公司此前曾于2018年获得正轩投资的天使轮投资,于2019年获得君盛投资、同威资本的数千万元A轮投资。工控安全称得上是近年网络安全行业中的投资热点,需求增长和政策引导是促进该领域逐步火热的原因。5、36氪首发 | 开源网安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聚焦软件安全产业软件安全公司「开源网安」已于近日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匠一基金投资。「开源网安」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让企业交付更安全的软件,为软件安全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咨询、培训、解决方案、专业工具及安全服务等。简单理解,传统网络安全解决软件上线后的安全问题,软件安全开发帮助客户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6、36氪首发|「凯馨科技」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投资,提供数据安全基础环境和技术方案36氪获悉,流动数据安全公司上海凯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馨科技”)宣布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产业投资,本轮投资方为驰星资本。凯馨科技起步于2019年,定位于为大数据、新基建、业务融合提供数据安全基础环境和技术方案,并致力于通过数据的外发加密共享、访问智能解析技术为基础,帮助企业保护数据主权、构建隐私数据合规安全使用、加速数据价值转化及流通交易;为数据使用和分享提供安全、合规、可信的商业化运用。在不暴露真实数据的环境中让用户获得真实数据使用的体验。————————注:本文内容由36氪基于互联网的内容整理,难免存在不全面或者稍许偏差,欢迎各位读者指正、补充。本次月报特别感谢「航行资本」提供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