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工信部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智能制造相关工作逆也

工信部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智能制造相关工作

来源: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e公司讯,工信部消息,7月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实地参观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平台、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实验室和工业信息安全实验室,听取了智能制造标准化、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业信息安全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与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孤独者

商汤科技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制定

8月20日,商汤科技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促进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商汤科技也成为首家与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商汤科技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张望,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文龙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负责我国电子及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受国家委托承担了“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几十个国际、国家的标准技术归口及秘书处工作。在我国电子及信息技术领域标准的制定推广、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望表示:“凭借原创技术,商汤科技已经为智慧城市、手机、娱乐互联网、智能汽车等诸多行业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此次,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达成深度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商汤与行业机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联合发展,有效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标准化工作。”孙文龙表示:“商汤科技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这次合作一定会对我国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协议,商汤科技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将就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试点示范、宣贯培训、技术交流和应用实施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推广等相关工作。作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将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标准化工作尤为关键。此次商汤科技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将有效提升行业发展效率,促进创新,并引领世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潮流。

希迁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李鸣: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化将推动形成数字科技操作系统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冉学东 深圳报道12月11日,由陀螺科技主办的全球区块链产业未来发展峰会(FBEC2020)在深圳开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发表主题为《区块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演讲。李鸣提到,区块链一定会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构建一个可信的新基建底层基础设施,在中间层组建服务体系、支撑系统和数字科技操作系统,最终支持工业互联网、商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应用层。“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将传统的互联网演进到下一代价值互联网。” 李鸣说道。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加工数据的工具从对区块链的理解开始说起。“区块链”只是一项技术,如果不服务于实体产业和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是实验室科学家的工作。如何让区块链真正赋能产业?这就不仅是技术研究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体系化思考。从宏观角度来讲,当前全球各个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很多人认为,数字经济是未来的趋势。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对比来看,有两部分比较重要,一是数字产业化,另一个是产业数字化。具体而言,数字产业化是推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产业、赋能实体经济。产业数字化是各个产业通过数字化的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比如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内容科技、能源科技、法律科技、教育科技等。各个行业可以利用技术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据从何而来?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2000年左右是系统集成的时代,当时的工作对象是硬件,解决硬件问题主要用系统集成,用最基础的技术完成硬件的部署和连接。2005年到2010年是软件时代。工作对象是软件,通过软件工程加工软件,形成软件之后赋能实体经济。在此过程中,企业使用的是OA、ERP等一系列软件相关组件。在移动互联网中,企业和个人使用的IOS和安卓都是对软件的支撑。但当海量数据出现后,传统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解决不了数据问题,包括数据质量的问题、实时数据的问题、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新技术来解决,而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IOT、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帮助实现最大化数据机制。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加工数据的工具,就像用系统工程加工硬件、用软件工程加工软件一样,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形成基于数据的服务,从而组成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区块链技术不仅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它是与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工数据形成的基于数据的服务。从ISO 22739发布的标准定义,区块链标准是使用密码技术通过将共识确认的区块链按照顺序排列的分布式账本。简单来说,区块链是利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数据进行封装。这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加密算法、智能合约、激励机制等,从而构建了可信体系。其中,对数据的封装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去中心化”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的表现形式。未来的网络架构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结合,未来网络架构是处于0和1某一个位置,选择的方法是依技术据承载应用的需求。区块链正在向平台化、组件化、集成化演进李鸣认为,区块链技术体系上有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平台化、组件化、集成化。其中,平台化可以最大化产业资源,提升生产业效益,平台化可以催生城市链和行业链。城市和行业链的互联互通会形成链网结构,向城市链网演进。组件化是指大平台会催生更大规模的应用。更大规模应用对底层平台提出更个性化的要求,大平台关键技术组件会独立出来,通用技术平台下沉,关键技术组件会形成组件的服务网络。集成化促进区块链实现最大化价值。未来区块链一定会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共同协同,形成数据最大化价值。在应用层面,将从存证溯源向更高的交易或者交换和资产证券化转换。存证应用众多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数据都要上链存证后才能提供可信的服务,然后才能基于存证可以做交易交换、做溯源和资产证券化。基于区块链的服务很多,每家都有自己的BaaS底层平台,但如果要形成产业就需在技术、数据、资产、第三方等方面提供服务。以此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服务体系的建立,最终形成区块链生态。未来我们相信区块链一定会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构建可信新基建底层基础设施,在中间层组建服务体系、支撑系统和数字科技操作系统,最终支持工业互联网、商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应用层。这样才可以推动传统的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演进。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吴筠

特斯联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时刻头条12 月 15 日,从技术研发、产业链升级、城市数字生态搭建、人工智能城市范本等多个角度探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城市智能科技研讨会"在渝开幕,本次会议由西部(重庆)科学城、光大控股、特斯联科技联合举办。会议现场,特斯联科技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知识图谱、智能制造、标准智能化等领域共同研究国内外政策趋势与产业布局,组织开展先进标准制定与推广,协同推进先进技术实施与评价。通过本次合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特斯联将从行业标准制定、科学技术攻关、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以及标杆示范项目推荐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具体看来,未来几年,双方将合力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领域先进标准制定和应用,打造技术标准创新高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智能城市的标准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挖掘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管理、智能网络基础设施等相关标准数据资源价值,支撑实现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目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程多福(左)与特斯联首席运营官涂孙红(右)代表双方战略签约与此同时,双方还将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一支融合行业研究与产业实践的跨界团队,通过联合研究、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的形式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高价值研究课题并推动相关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双方将共同研究AIoT智慧化领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和应用的布局占位。此外,围绕AI CITY布局,双方还将结合彼此优势资源,促成AI CITY作为标准应用在重点区域进行落地,并通过白皮书、行业峰会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研究成果。此次合作将促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特斯联一同探索一条由研究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联手推进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道路,共同将我国的先进标准制定、先进技术实施与评价在世界范围内推向新高度。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程度驶入快车道。根据IDC预计,2020年底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将占全球总规模的四分之一。作为我国物联网行业的爆发之年,2020年我国物联网发展在技术变革、架构演进、应用方式、产业代表与规模、标准制定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从技术变革角度看,AI+IoT,区块链+IoT、数字孪生等融合技术不断成熟,逐渐推动物联网的全行业渗透。2020年4月,全面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的全球首座人工智能城市特斯联AI CITY在重庆破土动工,这标志着物联网已经在城市层面实现全面渗透和应用落地,成为我国城市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接下来,随着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进一步成熟,我国物联网行业有望达到百万亿市场规模,并从行业标准制定、标杆案例发布、头部企业市场规模等方面实现全球领先。关于特斯联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特斯联")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场景服务商,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应用 AIoT (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架构,拥有相关专利916项,已完成超过8000个智慧场景解决方案。2020年7月,特斯联正式成为2020年迪拜世博会官方首席合作伙伴。目前特斯联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人工智能城市AI CTIY的落地,并已与重庆、迪拜、沈阳等城市达成合作协议。关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机构。电子标准院通过开展标准科研、检测、计量、认证、信息服务等业务,面向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行业管理和战略决策的专业支撑,面向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

彼何人哉

专家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到访中成金丰集团

以更广视野、更高要求加大标准研究力度2020/7/30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一行利用在深圳参会的时间百忙之中莅临集团总部,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林映秋先生会面,并对中成金丰高端智造、物联网应用、健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安全芯片“3+2业务价值生态链”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中成金丰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以更广视野、更高要求,加强标准研究,强化对标工作,再造新的优势。王总监就行业相关标准文件起草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指导工作。在关于PC证卡国家相关标准的介绍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开门见山地表示,在座的各位都可以参与到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因为国家标准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如果说对哪项标准感兴趣,想参加,就可以来找标准化研究院,如果跟研究院有关,研究院会提供帮助,如果跟研究院无关,研究院也可以从旁提供协助。林映秋董事长表示:“国家正在稳步推进5G新基建等物联网应用基础,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感知系统(感知芯片、传感器、标签、RFID)获取产品全流程数据。未来集团将携手推进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积极构建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共享示范项目”,积极推动行业性无线射频、传感器、人工智能、5G、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的精准整合和创新运用,塑造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物联网新业态、新标杆。”

咖啡豆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李鸣:从技术属性看 区块链是最大化利用数据价值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李冰12月26日上午,在第四届区块链开发大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表示,从技术属性上来看,区块链是利用加密机制、共识机制、激励机制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封装”,从而提供可信共识防篡改的技术体系,最大化数据价值。李鸣认为,区块链技术体系是通过组件、跨链和融合技术解决技术产业化,系统网络化和应用集成化的瓶颈问题。(编辑白宝玉)

玄牝

首家!爱数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鲲鹏兼容性产品认证

12月30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向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nyBackup CDM V7产品颁发首张鲲鹏兼容性产品认证证书。认证证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机构。其认证具有权威性,在电子信息和工业领域的标准化和合格评定方面发挥着核心的技术基础作用。此前,爱数AnyBackup全栈超可用的灾备云成功通过华为GaussDB数据库兼容性测试,爱数成为首家获得该认证的国产厂商。本次获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首张鲲鹏兼容性产品认证,正是爱数在产品兼容、数据服务方面作为先行者的体现。爱数与华为数次携手造就创新成果,联合推出强强联合的灾备解决方案,共同建设鲲鹏生态。一直以来,爱数秉持开放的姿态,积极推进生态合作。未来,爱数还将继续携手华为等生态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创新,共同助力数字化转型。

越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程多福:特斯联AI CITY是我国数字孪生应用标杆案例

来源:时刻头条12月15日,由西部(重庆)科学城、光大控股、特斯联科技联合举办的重庆城市智能科技研讨会在渝开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程多福出席会议并针对我国物联网标准建立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我国物联网经过十年的发展,产业链逐渐完善,标准化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在程多福看来,新基建可分为三类,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而信息基础设施则包括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其中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包含了物联网,物联网,卫星物联网,物联网是底层的支撑技术,同时也是创新基础设施重要的连接对象。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重庆、无锡、杭州、福州等多个物联网中心发展城市。尤其重庆市,目前物联网发展年增速达到30%。2020年4月,随着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开工,重庆还将建成全球首个特斯联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程多福出席城市智能科技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目前,我国物联网标准化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已发布的26项物联网国际标准中,我国主导8项,占全球总量40%;在研的物联网国际标准/技术报告20项,我国主导或参与12项,占比60%",程多福指出,"政策支持是我国物联网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十三五'期间国家和地方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持续加大物联网方面的政策供给,统筹协调,直接促进了我国物联网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主要有三个场景:一是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已经在诸如远程运维、能源监测、安全生产等领域实现落地。以特斯联为例,目前特斯联已围绕社区园区、公共事业、电力能源、零售文博等场景打造相关AIoT解决方案近9000个,助力城市产业链升级。二是现代化治理。应用于公共事业管理的物联网正在加速落地,例如杭州城市大脑围绕数字治堵、特斯联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通过AIoT技术实现城市的全面数字化转型等等。在特斯联已完成落地的智慧服务项目中,实现案件发生率下降 90%以上,节省建筑运维人力成本 40%,降低能耗 30%,服务超过千万人口,为城市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第三是智能化生活。目前我国消费物联网应用正在实现突飞猛进。以特斯联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为代表的城市智能化解决方案正在从新经济业态、新城市产业链结构出发,全面推动城市生活形态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物联网的安全保障也正在稳步推进。国家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层面、政策层面,已经对物联网的安全做了一些布局。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出台了318项标准,未来在物联网汽车,车载电子方面还将陆续出台相关标准。2020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白皮书描述了数字孪生在国内的应有场景,指出我国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智能制造、社会治理、个人消费等方面已经全面向经济、社会、生活渗透。该白皮书对当前我国数字孪生的技术热点、应用领域、产业情况和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收录了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能制造、智慧健康6大领域的31个应用案例,其中特斯联作为智慧城市领域重点标杆案例入选《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并在数字孪生图谱的多个维度被反复提及。白皮书指出,在城市物联网的顶层设计与应用层面,特斯联为城市的数字孪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落地方式,即通过AI CITY的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平台底座,适配于上层各种不同的垂直场景应用,以满足城市数字孪生通过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方式全面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虚拟映射的初衷。特斯联 TACOS(特斯联智能城市操作系统) 作为支撑 AI CITY 的新基建设施,以 AIoT 体系为基础,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建立起整个城市多维度的数字孪生模型。程多福强调,物联网新基建建设正在面临三大新变化:一是投资主体由传统财政投资向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转变。二是所有权属性正在由公用设施,向多元化转变,可能是企业的私有设施,也可能是家庭的私有设施。第三是业态不断创新,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鉴于此,物联网标准化体系也将不断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未来将逐渐依托标准化组织及产业联盟,为企业提供标准的研制、验证、测试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的服务,并且面向多种应用领域,助力上下游厂商无缝衔接。特斯联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的翘楚,正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吸引上下游优秀合作伙伴加入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代表。

如也

中国电子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整体来看,区块链是技术体系的组件

来源: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7月19日讯】据新华网报道,在7月19日上午举行的2018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区块链技术应用大赛”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表示,整体来看,区块链是技术体系的组件;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给区块链标准化带来了很大压力;脱离技术支撑和应用实践,其他想象都是空洞的。

白娥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2019超高清视频标准化白皮书

来源:199IT原标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2019超高清视频标准化白皮书白皮书梳理了国内外超高清视频技术和应用情况,分析了超高清视频的技术热点和行业动态,编制了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提出了近期亟需研制的相关标准项目,内容较为详实,结构完整,表述清晰。超高清技术是高清技术的延伸,代表了近年来音视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高清技术(1920×1080,约200 万个像素)相比,4K(3840×2160,约830 万个像素)超高清像素数为高清的4 倍,理论清晰度为高清的2 倍,8K(7680×4320,约3300 万个像素点)超高清分辨率为高清的16 倍,理论清晰度为高清的4 倍。超高清视频提升了分辨率、亮度、色彩、帧率、色深、声道、采样率等指标,更高的技术指标,给观众带来极为清晰、逼真和沉浸感的画面,也使音视频数据量成倍增长。根据ITU-R BT.2020《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国际交换用参数值》和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规定,超高清图像的分辨率为3840×2160 和7680×4320,也就是我们俗称的4K 和8K。从电视终端角度讲,能够接收、处理和显示超高清节目的电视机称为超高清电视。4K 超高清电视屏幕的分辨率为3840×2160 像素,清晰度可达到2160 电视线,8K 超高清电视屏幕的分辨率为7680×4320 像素,清晰度可达到4320 电视线。在高清时代,根据人眼的生理特性,电视机的标准观看距离为3 倍屏幕高度,低于标准距离观看画面会变粗糙。超高清相对高清清晰度大幅提升,4K 超高清电视的标准观看距离为1.5 倍屏幕高度,8K 超高清电视的观看距离为0.75 倍屏幕,视野角度大幅提升(水平视角:高清:33 度,4K 超高清:61 度,8K 超高清:99 度),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场感。ITU-R BT.2020 标准规定了超高清电视系统的三基色参数,基于此得出的色域覆盖率达到57.3%,而高清电视系统的色域覆盖率参数仅为33.2%,色域覆盖率有了大幅提升。根据ITU-R BT.2020《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国际交换用参数值》和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规定,我国超高清视频采用逐行扫描,帧率50/100/120Hz(对国际标准60Hz 不作要求),相比高清的50Hz 隔行扫描有了大幅提升,大大改善视频的平滑度,提高视频质量。三维声在超高清视频方面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音频体验,具备沉浸感、个性化及一致性等特点。目前超高清三维声方案包括MPEG-H 3D Audio 和Dolby AC-4。三维声的声源除了能够在人耳高度的水平面定位之外,还可在其垂直面的任意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提升了声场包围感;不同方案支持最多声道数量也有差异,例如Dolby 最多支持64 声道。以GY/T 316-2018 中一种格式为例,超高清三维声音频制作播出格式采用5.1.4 声道的扬声器布局,包含10 个声道信号、4 个对象(Object)信号以及另外2 个用于自由使用或者元数据传输的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