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又一高校取消新传专硕招生?今年各校都有啥变化?蝶之恋

又一高校取消新传专硕招生?今年各校都有啥变化?

昨天,我们从各方得知,新闻学科排名前茅的南京大学今年非常可能增加学硕的统考生名额,缩小甚至是取消专硕统考生名额。2018年南京大学新闻学院招收了58各专硕,2019年 66个,2020年招收了 59个专硕。学硕会增加多少名额?专硕怎么改?具体的方案我们得关注南大新闻学院今年的招生简章。(预计下个礼拜内会发布)截止目前,深圳大学等10余所均已发布2021级招生简章及大纲、参考书目,关于2021级招生人数、考试方向等重要信息藏在里面了!快来一起看看吧!安徽财经大学重点信息:专硕招生名额为28安徽师范大学重点信息:学硕名额为20,专硕名额为39.北京印刷学院重点信息:传媒经济与管理方向是挂在经济管理学院下的,有经济学基础的同学可参考。赣南师范大学重点信息:没有专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点信息:学硕招生人数共计12人,专硕招生人数为108.广州大学重点信息:只收广播电视专硕。海南师范大学重点信息:只收专硕深圳大学重点信息:专硕招收45人,学硕招生37人。(今年考深大的同学说不定能够成为原清大学常江老师的学生哦!)武汉纺织大学重点信息:考试大纲已出长安大学重点信息:暂无指定参考书浙江工商大学重点信息:各题型分值已出浙江理工大学重点信息:专硕已给参考书书单。中国传媒大学变化太多,具体可看中传考研改革拉响,你报考的学校会改吗?(内附救命文史哲重点+论文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要信息:大纲已出中国人民大学重要信息:专硕全日制仅收推免生END如何获取大纲等信息?一般各专业的招生信息都会及时公布在学校研招网、学院官网通知一栏,建议大家每隔几天都可以去刷一刷,如果懒得刷,不妨星标【爱传播新传考研】公众号,我们将及时跟踪院校信息。简章中什么信息最重要?9-10月是高校发布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参考书)的时间段,大家需要重点关注上述三个文件里的考试大纲新变化(详细到用词的改变)、人数变化、书目变化、题型变化等信息。这四个信息是会直接影响到当年的真题难度、真题内容、上岸难度。最后,想说的是,无论今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希望大家保持好的心态。管它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对症下药就好!记得,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编辑:羽生生主编:羽生生爱传播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

马介甫

想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先看看这份大数据解析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于 10 月 10日正式启动。刚迈入大四的本科生小 G 感觉自己“太难了”!自己心仪的新闻传播学赫然位于“十大考研热门专业”榜单内,考哪所学校?具体哪个专业?如何和科班生、“二战”生竞争?如何在考官眼中成为全场最靓的仔?喜提硕士学位,驰骋传媒界,走上人生巅峰? 小编呕心沥血研读11年考研大数据,纵览 56 所新传院校,包含专业评估上至 A+下至 C+,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所! 报录比:历年“战况”大盘点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越高,竞争越激烈。但专业排名与报录比并非总是正相关,关注心仪院校历年报录比,让“上岸”更稳。我们选取了报考热度较高 18 所新传院校,呈现了 11 年来的报录比,让你一眼看见是谁太”难”了?又是谁”难上加难”?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注:因报录比数据的官方公布程度有差异,部分年份数据缺失) 值得注意的是,湖大、武大、中大、郑大近年来招收新传专业学生的人数最多,这也意味着给考生留出了更大的竞争名额和空间。 (注:2013 年前专硕报录比数据缺失) 近年来,选择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常让考生们举棋不定,但从数据上来看,近年大多数高校招收的专硕人数更多,浙大、东大尤为明显。 推免:通向华山的另一条路除了考,推免也是迈入心仪学府的另一种途径。 2019 年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新传学硕推免率均为50%,即推免录取数与统考录取人数相等。上图几所学校学硕推免率除四川大学(43.18%)外,均在一半以上。 其中重庆大学新传学硕推免率高达 83.33%,位居榜首。南开大学专硕没有推免,都是统考录取生。重庆大学和厦门大学专硕推免率较高,分别为 68.63%和 65%。其余学校都在 50%以上。 总体来看,学硕推免率差异显著。安徽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学硕推免率低于 10%,而其它学校均在40%以上,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比率较高。2018 年南开大学依旧没有推免,推免率为 0%。华东师范大学专硕推免率高达 90.3%,比同年学硕略高。 专业:前言动态一览 get要想在新传考研大军中突破重围,除了关注报录比、推免占比,找到自己合适的专业也很重要!经统计,学科排名前 50 的新闻院校基本会开设新闻学学硕、传播学学硕,新闻与传播专硕,极个别学校如重庆大学无新闻学、传播学学硕,北京师范大学无新闻学学硕。 (注:为统计方便,此处“艺术学”包括戏剧与影视艺术、设计艺术;“媒介经济学”包括媒介管理、广告与媒介经营) 除了上述 10 种常规专业设置之外,部分院校还有开设一些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开设院校极少,招录的人数较少,部分特色专业与学校自身的性质或其强势学科相关。如南京政治学院的军事新闻与传播、西南政法大学的法治新闻等等。 近年来,大数据的兴起与广泛应用辐射到了新闻领域,2017 年,中山大学首开大数据传播专业,今年清华大学联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设立“数据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与此同时,因政策或学校自身学科发展,部分院校的新传类专业也有增减。 (注明:中山大学专硕中的数字媒体方向只招收非全日制考生 30 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增设了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体育新闻与奥运传播),未来体育方面的新闻专业人才或成香饽饽。 中外合作:这个配方你知道吗不少大学的硕士项目还有一些“隐藏技能”,那就是中外联合培养项目。除了上面提及的清华大学外,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也多设有联培项目,这些学校多位于沿海城市,合作的学校则涉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地区,给予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 中外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体现国际人才的需求在提高。联合培养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聘请来自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授课内容直接使用国外主流教材和国际先进的前沿理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联合培养模式亦注重学科的融合。在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南加州部分偏向于管理类于工程类学科方向,而南开大学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项目中英国拉夫堡大学所提供的方向有国际政治传播 方向。 同时,这些项目也强调实践出真知。在重庆大学与科廷大学项目中,网络传播硕士具有支持各种媒体实践项目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选择考研学校并非易事 希望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帮你定好靶心找到心仪的“它”, 无论是考研 er 还是保研 er都要始终坚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注: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各学校研究生官网、考研帮、微信公总号等 [责编:胡泽汇]

美狄亚

为啥传媒业的翘楚的深造率这么低?仅达到211高校的平均水平

目前,境内仅存的带”中国“字头的学校越来越少了。其中有一所是中国传媒大学,这所大学在传媒行业可是翘楚,毕业生广泛的分布在传媒行业的各条战线上。这所学校的本科生非常受认可,反而是博士生,主要就业去向是高校。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到底咋样?我们一起来看看。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共有各学历层次全日制毕业生3587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05%。其中,本科毕业生(含第二学士学位)1913人(占53.33%),就业率为 98.01%;硕士毕业生1356人(占37.80%),就业率为 98.16%;博士毕业生131人(占3.65%),毕业生就业率为 96.95%; 高职毕业生 187 人(占 5.21%)。该校男女比例为 1:2.15。生源地分布:2018 届毕业生生源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毕业生总人数位列前三位的为:北京市 343 名(占 9.56%)、山东省 323 名(占 9.00%)、河北省 278 名(占 7.75%)。毕业生去向:2018 届毕业生中,继续深造 770 人(占 21.47%),其中国内升学 451 人(占 12.57%),出国(境)留学 319 人(占 8.89%);直接工作 2747 人(占 76.58%),自主创业 28 人(占 0.78%),志愿服务西部 3 人(占 0.08%),国家 汉语教师 6 人(占 0.17%),参军入伍 6 3 人(占 0.08%)。国内升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65人国内升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9.08%。其中,189 人保研,176 人考研;225 人进入本校攻读研究生,140 人进入外校攻读研究生。其中,84人(占23.01%)升入“双一流”大学,84人(占23.01%)升入“985”工程高校,341 人(占 93.42%)升入“211”工程高校。2018 届硕士毕业生中,有 44 人国内升学,其中 34 人考取本校博士研究生,10 人考取外校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生中,有 5 人进入本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 人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国/境留学:中国传媒大学 2018 届毕业生中,有 300 名本科毕业生和 14 名硕士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留学目的地排名前三名的国家或地区为英国(118 人)、美国(93人)和中国香港(29 人)中国传媒大学出国(境)留学毕业生共赴 142 所高校继续深造,录取中国传 媒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三名国(境)外高校分别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就业行业分布:中国传媒大学 2018 届签约工作毕业生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比例最高,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第三为教育业。本科签约工作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3 人),硕士签约工作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18 人)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6 人)。超过四分之三的博士签约工作毕业生在“教育业”就业。就业单位性质:中国传媒大学 2018 届签约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国有企业(249 人)、其他事业单位(196 人)、其他企业单位(153 人)、国家机关(112 人)及高等教育单位(111 人)为主。其中,本科签约工作毕业生和硕士签约工作毕业生分别有超过四分之一前往国有企业,博士毕业生则主要与高等教育单位签约。传媒行业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重点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电视台、通讯社、报纸杂志、电台、文化艺术及娱乐、网络和新媒体等单位。本科毕业生签约工作人数最多的是电视台(40 人),其次是通讯社(14 人)及其他媒体相关(14 人)。硕士毕业生签约工作人数最多的是电视台(50人),其次是通讯社(46 人)和报纸杂志(36 人)。就业地域分布:2018届签约工作毕业生地域 12 流向以华北地区(占58.70%)、华东地区(占13.90%)和华南地区(占 13.00%)为主。其中,在北京就业的毕业生有 554 人,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有 446 人。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南京为毕业生流向前5的城市。2018 届签约工作毕业生中共有 587 人赴京津冀经济圈就业;282 人赴“一带一路”经济带所涉及的地区就业;176 人赴长江经济带所涉及的地区就业;121人赴粤港澳大湾区所涉及的地区就业;3 人赴海南自贸试验区就业;3 人到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宣传工作。主要就业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2018 届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以签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传媒类单位为主,博士毕业生签约高等院校比例较高。西部/基层就业:2018 届签约工作毕业生中,共有 110 人赴西部、基层就业。其中,基层就业 21 人,西部就业 89 人。本科毕业生中,赴西部地区就业 24 人;硕士毕业生中,赴西部地区就业 54 人,基层就业 21 人(其中北京市大学生村官(选调生)7 人,京外选调生 1 人);博士毕业生中,赴西部地区就业 11 人。未就业情况:截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中国传媒大学 2018 届毕业生中有 70 人尚未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 1.95%。其中,本科毕业生 38 人,硕士毕业生 25 人,博士毕业生 4 人,高职毕业生 3 人。从具体情况看,有求职意向但仍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占 94.29%。此外,拟继续深造有 4 人。具体就业率:为了使大家报考不盲目,我们把各专业的信息都晒出来,供大家参考。通过就业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传媒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特别好,这也是贵为中字头的学校,但升学率/深造率比较低的原因吧!该校不仅就业率好,就业的单位大多都是“三台五社”或省级媒体为主,这样的传媒行业的就业单位,你还会担心他们的薪资嘛?显然不用。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非常高,您对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欢迎您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探讨。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今徒不然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有多高?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是比较好的。很多同学都想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但同学们想知道学费情况如何。下面,小编就来为同学们说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标准。首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同学们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后期参加申硕考试,可以获得学位证书。由于同等学力申硕是单证,所以整体来说学费还是比较低的。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学费在3.2-3.6万之间,学制为1.5年,相对来说,对于在职人士而言,学费还是承担的起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向还是很多的,并且学费是相同的。具体招生方向有:融媒体视听传播与研究方向、新媒体互联网与传播方向、新闻传播实务与整体营销方向、新闻学方向、传播学方向、国际新闻与传播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传媒与企业管理方向、公共文化与媒体管理方向、融媒体管理与运营方向、新媒体经济与管理方向、传媒产业管理与运营方向、传媒心理学方向、影视金融与运营方向、影视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向比较多,学费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学费等相关情况。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在职MBA、在职研究生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都有,二者有何不同

无生

2020年考研今起开考:报名人数屡破纪录 考研为何越来越热?

近年来,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每逢研招考试季,“考研热”都成为舆论焦点话题,不少媒体甚至用“暴增”来形容近两年考研大军的扩容之速。一些专家学者分析,提升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热”持续不退的主要原因。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1日电(郎朗 杨雨奇)今日起,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举行,本次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考试前夕,教育部强调,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并公布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341万人报考!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笔试时间为12月21日至23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本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41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290万人增加了51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实,近年来,考研大军的规模不断增加,报名人数已是屡创新高。据数据统计,201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人,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到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238万,较上一年增幅达18.4%。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5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已接近翻番。从地方来看,多省份2020年研招报名人数出现大幅增加。以高校众多的北京为例,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46万余人,增幅达18.7%。报考人数逾万人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7家招生单位。从院校来看,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消息,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等,诸多高校都在本次研招中创下报名人数新高。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报名人数屡破纪录 “考研热”为何越来越热?近年来,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每逢研招考试季,“考研热”都成为舆论焦点话题,不少媒体甚至用“暴增”来形容近两年考研大军的扩容之速。从考研大军的构成来看,高校在校生无疑占比最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针对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报告,16.8%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深造读研,国内读研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读研人群选择院校时最关注的因素则是所学专业的声誉和学校的牌子。一些专家学者分析,提升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热”持续不退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学历,虽然学历的高低对职业能力增加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但由于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历,学历在招聘当中的作用依然存在,导致考研人数的增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从考生角度分析,绝大多数考生希望藉由考研完善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促使考研热度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中公教育考研研究院院长杨攀分析,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学历的高低依然与薪酬成正比,不少考生都希望通过学历“镀金”来获得良好的薪资待遇。此外,杨攀还分析,诸如“双一流”院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考研大军壮大的重要因素。不过,在储朝晖看来,“考研热”背后,也存在着问题。虽然高学历能够为学生带来优势,但是这种相对优势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理性选择,不应有“随大流”的盲目心态。资料图:2018年12月22日,山东济南考点,考研学子排队进考场。 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严肃考场纪律 在校生作弊或开除学籍作为一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大型考试,研招考试的考风考纪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对招生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教育考试部门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绝不姑息。对于涉考违法犯罪,将坚决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此外,教育部提醒,根据2019年9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此前,教育部8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对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其中,对于违反规定的在校生,将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规定》指出,相关单位应当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贴士:2020考研时间点初试: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科目考试安排如下: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下午业务课二12月23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复试: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出塞计

考研人数最多的6大专业

考研人数最多的6大专业每年考研,都有些专业一直抢手,报考人数久居高位,本文即为大家盘点一下有可能是报考人数最多的6大专业。经济学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一则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报考的都是经济类专业,由此可见经济类专业的热门程度。其中,报名数量最多的三个专业是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经济学为什么这么热门,主要是由于当前招聘企业对应聘者学历要求高、同时专业就业形势好。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注重学历而不注重能力,这使得这一专业的就业门槛较低。种种原因使得经济类专业考研很热门,考研难度越大的高校就业也就越好。【热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法学法学考研人数多一个原因是其招生人数多但就业却没跟上,全国有将近400多所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此多的毕业生其中很多人无法找到好的就业单位可能就趋于考研。另外,法学的热度也有一大部分来源于跨考生,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法硕非法学,这也是唯一一个专门接收跨专业考研的专业。【热点高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也正因为如此,新闻传播学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众多,竞争相对激烈。【热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管理学很多人分不清经济和管理的区别,国内高校在两者之间区分也是很模糊的。经管可谓不分家,在就业上也是分专业。管理类报名人数最多的三个专业是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热点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医学医学专业毕业生可谓有苦又累,尤其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同学这一点估计体会更加强烈。很多人都说,学文穷一生、学医毁三代。很多学医的同学都对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以临床为例,虽然比别人多读一年,但最后学到的知识依旧是皮毛。如今三甲医院如此难进,很多博士都进不去,何况一个本科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医的同学被迫去读研、考博,为了能找到好单位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热点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教育学报考教育学专业的人数从来就没有少过,除了师范类本专业之外,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也选择跨考教育学。且现在各个学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稍好一点的学校招聘时都要求教师的学历是研究生及以上,这也是促使教育学成为热门报考专业的原因之一。【热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研习资料社,分享资料,分享成功!

独旦

这份考研难度排行榜亮了,很多人不知道,这几所211竟比985还难考

很多同学认为,在考研中,985高校是最难考的,其次是211高校,然后是普通高校。所以这些同学,结合自己的情况,然后根据这三个层次对号入座,选出了自己的目标院校。殊不知,这样的选择方法,是错误的,不仅浪费了自己的努力,而且降低了升值的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历年考研的录取情况,你会发现,并不是985高校的考研难度,就是最靠前的,也并不是211高校的考研难度就是紧随985之后,现实情况是,很多211高校的综合考研难度其实是高于985高校的。所以,当你按照最初的方法选择的时候,你虽然选择了一所211高校,但是考研难度远胜于不少985高校。而你最初的目的,可能只是希望提升自己毕业院校的档次。为了让自己的选择性价比更高,为了让你的考研成功率更大,这份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你一定要仔细看。01王者永不“后撤”首先要介绍的就是考研难度排名前十的高校,这十所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南京大学。从这十所院校不难看出,含金量十足,可谓是中国教育界的王者之师。所以在面对这样顶级的学府时,我们不谈院校性价比,我们只比考研硬实力。所以考研中发生的各种“神仙打架”,在这些学校学校中出现,可谓是屡见不鲜。对于考研人来说,如果你没有绝对的实力,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因为这些学校比拼的,已经不再是你发挥的好坏问题,比拼的是发挥的究竟可以有多好。所以如果你复习时间没有足够长,或者你本科专业排名一般的话,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高回报背后是高风险。02经典永不“下线”接下来要介绍的是考研难度排名从第十一位到第二十位的学校,这十所学校分别是: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这十所院校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医学院的身影,这也道出了顶级医学院的考研难度之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三所211高校跻身前20,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与当下大热的经济类专业和金融类专业不谋而合。在这里要特殊说明一点的就是,这三所211高校的难度之高,不是排名前20就能体现得出来的,如果你要报考这三所高校,一定要提前搞清楚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报录比,因为400分在这三所学校的复试名单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考生还是要量力而行。03特色永不“褪色”接下来要介绍的是考研难度排名从第二十一位到第三十位的学校,这十所学校分别是: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在一众985高校中,两所211高校也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辉,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两所大学都是以专业特色见长,虽然是211高校,但是在就业市场,不输任何985高校。报考的话,一定不会后悔,但还是要把握一下考研难度,根据自身实际出发。04综合永不“吝啬”接下来要介绍的是考研难度排名从第三十一位到第四十位的学校,这十所学校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南大学。上面这些高校,我们可以看到多数都是综合性巨无霸高校,而且我们也终于见到了师范类和语言类的身影,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来,师范类专业和语言类专业,也是紧跟金融类、计算机类、法学类的步伐,走在考研热门专业的前列。05实力永不“随意”最后要介绍的是考研难度排名从第四十一位到第五十位的学校,这十所学校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交学院、重庆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唯一的两所,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高校,出现了,它们就是外交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虽然两所学校都是“双非”高校,但是背后的实力确实不可小觑,而且专业“硬度”和认可度,在行业内也是顶尖水平,所以别拿“双非”不当回事儿,难度也不小。顶尖王者不后撤,高考考研都没辙。强势专业不褪色,权威认证名显赫。综合高校广认可,提升背景好选择。追求卓越心中刻,中华崛起壮山河。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两代人

中国传媒大学升学数据分析汇总

01中国传媒大学简介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坐落北京,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是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是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02升学数据分析中国传媒大学2019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738人,其中国内升学379人、出国(境)留学359人;硕士毕业生继续深造79人,其中国内升学64人、出国(境)留学15人;博士毕业生继续深造1人,进入本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内升学情况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79人国内升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7.89%。其中,205人保研,174人考研;245人进入本校攻读研究生,134人进入外校攻读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详见下表。其中,86人(占22.69%)升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人(占0.53%升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278人(占73.35%)升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体如下:排名 学校 人数1 中国传媒大学 245人2 北京大学 21人3 北京邮电大学 11人3 中国人民大学 11人4 北京师范大学 8人4 清华大学 8人5 上海交通大学 7人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人6 北京理工大学 4人6 中国科学院大学 4人7 北京电影学院 3人7 北京外国语大学 3人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人7 复旦大学 3人7 南京大学 3人7 浙江大学 3人8 北京交通大学 2人8 上海财经大学 2人8 上海理工大学 2人8 同济大学 2人8 中山大学 2人8 中央音乐学院 2人9 中央财经大学等26所高校 1人合计 3792019届硕士毕业生中,有64人国内升学,其中37人考取本校博士研究生,27人考取外校博士研究生。硕士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如下。学校 人数中国传媒大学 37人清华大学 5人中国人民大学 3人北京电影学院 2人北京师范大学 2人复旦大学 2人北京大学 1人北京理工大学 1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 1人华中科技大学 1人南京大学 1人上海大学 1人上海交通大学 1人深圳大学 1人四川大学 1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人浙江大学 1人中国海洋大学 1人中南大学 1人合计 64人

跨专业考研,尝试做导演,电视梦终成真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唯有热爱能抵御岁月漫长,自信坦荡,万丈光芒,将自己活成一束光走出舒适圈,迈向另一个未知的领域,作出新尝试,给心中的理想一个机会,请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张晶晶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0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担任班级团支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获全运会优秀志愿者、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硕士研究生央视网《朗读者》核心导演《机智过人》总撰稿2018年《开学第一课》总撰稿杨澜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第二季总撰稿回忆校园,青涩懵懂中成长张晶晶在大学期间便早早加入了学生会,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宣传部从部员一路成长为部长,后来成长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她坦言在学生会工作期间收获颇丰,在与学长学姐的交流中解决了自己许多的困惑,和辅导员老师也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在懵懵懂懂的大学初期,老师的指导,学长学姐的热情帮助和学生会的锻炼为张晶晶指明了大学的方向,也使她从青涩懵懂的萌新渐渐成长为干练踏实的学姐,一路有挫折、有坎坷、有迷茫、有困惑,但最终,在坚持与热爱中褪去了青涩,实现了自己的蜕变。深思熟虑,坚持儿时的梦想在谈及到为何最终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了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联系不大的专业时,张晶晶说道,自己在毕业后其实面临了两个选择,一方面,拿到了中国银行的offer,这也是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一份工作,另一方面,自己也成功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她在当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在外人看来,银行的工作是一份非常体面且稳定的工作,但对于张晶晶而言,成为一个电视人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在那个年代,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到家家户户,电视就是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张晶晶从小看电视长大,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媒梦。同时,张晶晶的父母也给了她充分的支持,让她自由选择,不需有过多顾忌,最终,张晶晶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坚定地选择了坚持儿时的梦想,给自己一个实现小时候梦想的机会。不断尝试,奠定基石铸成功张晶晶本科虽然是经济类专业,但是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限制,她敢于踏出舒适区,不断作出新的尝试,在研究生期间,她考取了中宣部的国际新闻班,同时,她的经济类专业的背景也给了她一定的支持,不同的专业背景其实也是在传媒业长久发展的基石。同时,张晶晶在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做了七年的科学记者,在这期间,她不仅积累了做记者的经验,同时也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科学家,为她以后长久的传媒工作也奠定了基石。张晶晶也告诉我们:“永远不要觉得读书无用,学习无用,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有人觉得读书后什么也没记住,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虽然篮子里没有留下水,但这个篮子却得到了淬炼了。或许有些努力我们无法立即看到回报,但在这一生中,我们总有一刻会从中受益。所以,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努力,都是在为我们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谈及考研,专注效率是关键由于在大家开始准备考研期间,张晶晶在做济南全运会的志愿者,所以她比大家晚一些开始准备,并且她还是跨专业考研,难度更上一层楼,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张晶晶全力准备考研,她和我们分享道:“考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自己的效率和专注度,切忌假努力,不要自己骗自己,从教室从早坐到晚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努力,重要的是有多少实实在在的的收获,学习也要注重劳逸结合,做一个大的规划,跟着计划一步步走,不断完成自己的小目标,最终迎来大成功。”在考研期间,张晶晶也做了大量的真题试卷,“考研实战是关键,不要做些无用功,真题是对自己成绩提升最有帮助的事情,”在考研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找对方法和节奏才是关键。偶有困惑,永远在学习路上与从本科期间开始专业学习传媒的同学相比,张晶晶在成为导演的道路上也更为坎坷,对于画面、剪辑以及节奏的把控张晶晶缺少经验,这也是她至今仍在努力学习的东西。同时,在传媒行业工作,需要永无止境地接触新的事情,不断地思考新的选题和对话,永远保持动力和激情也是对一个人的考验。除此之外,熬夜也是电视人的常态,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头脑风暴,直到最好的想法出现,讨论才可以停止,对工作者的体力和精力有很大的要求。展望未来,对学弟学妹真心寄语张晶晶在谈到对学弟学妹的寄语时非常有激情,她送给了我们一句一直以来为自己提供动力的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勇敢地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拼搏吧。张晶晶学姐之所以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因为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从未放弃或动摇,只为抵达自己心中念念不忘的远方。在张晶晶看来,实现自己梦想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学姐希望我们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心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在纷杂迷茫中坚持自我在挫折坎坷中保持热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爱你所爱,得你所得好运会出现在下一个转角来源:山东财经大学

大刀记

新闻传播专业究竟是一个什么存在,盘点院校、考研难度、就业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看到记者们拿着话筒出现在镜头前,很多学生对于这种工作是非常向往的,也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无冕之王”,从事传媒类的工作,这是很多文科生比较向往的工作方向,那么新闻传播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今天我们就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优势学校、考研难度和就业形势给大家做一个整体的介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本科专业设置中,是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与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可以算作是兄弟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其实可以分为新闻和传播两个大方向,新闻大家比较好理解,记者报道这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新闻,但是怎么把新闻报道影响力扩大这个就是传播的范畴了,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和传播在工作中现在也没有太过的区别和界限,这两个专业学的内容也基本趋于一致,传统的新闻稿写作、新闻评论、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平面设计、简单的网络平台搭建都要学到,所以乍一看大家也能发现,新闻传播学既学理论,又学实际操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而实际呢,学的内容非常杂,导致每一个方向都学得不精,这是新闻传播学在本科阶段的一个特点。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底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主要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具体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新增了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等研究方向,目前国内设置比较多的专业基本就是新闻学和传播学居多。根据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实力最强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位居第二梯队,获得B+以上的基本都是985高校,但是这其中有三所211学校值得大家关注,分别是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这三所学校录取分数比同级别的985要低一些,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实力却毫不逊色,当然我们安徽本土的安徽大学新闻传播领域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之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芮必峰号称安徽新闻传播领域第一人,安大的该专业的很多老师都是复旦大学的博士,所以想读新闻传播安徽大学也是一个性价比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的分数考不上双一流,那么这样几所双非高校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例如河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深圳大学,他们虽然未能评上双一流,但是学校新闻传播领域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值得大家报考。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在新闻传播领域不同层次高校的实力推荐,具体的完整排名大家可以保存这张表格。接下来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新闻传播考研的情况,新闻传播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新闻传播隶属于文学门类,文学门类整体的分数是13大学科门类中最高的,而新闻传播方向又是文学中最热的,文学里国家分数基本都在350朝上,而新闻传播要求基本要达到370分,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学校收分基本要达到390甚至400分都是很正常的,此外因为比较好就业,所以每年考研中跨考的人非常多,因为新闻传播不考高数,只考理论,所以新闻传播方向堪称跨考的重灾区,跨考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此外大家还要明白,传播学本来就是由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交叉而成的学科,有专业背景的学生跨考在复试阶段也是更容易受到研究生导师的青睐。我们从长远深造角度来看,可能本科学其他专业方向,例如法学、汉语言、心理学,未来在研究生的时候再去跨考新闻传播学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专业背景可能能够在相关领域走得更远一些,记者行业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跑口,意思就是你是主要采访哪一个方向的,经济、法律还是社会等等方向,如果你是法律口子的记者,那么如果你拥有法学的本科专业背景,工作起来也会更加游刃有余,本科学习新闻传播上手快,但如果背后不去补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后期相关的能力肯定是赶不上有专业背景的记者的。最后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新闻传播方向的就业情况,很多人本科选择新闻传播方向,看重的就是他的就业,无疑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方向是比较好就业的,因为现在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基本上每个企业都需要自身宣传,小到微信公众号运营,达到一些新闻平台的内容输出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就业层面来看,很多本科阶段学习的理论内容相对是非常滞后的,可能只有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在就业时会有一些用,从事传媒类的工作基本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在相关单位成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大家在学校学习,所以就业容易不错,但是实际就业并没有那么容易,整体的薪资标准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乐观。很多这个专业毕业从事的基本都是编辑类的工作,而编辑类的工作很多时候是比较容易淘汰的,并且也有吃青春饭的意思,这个跟计算机专业吃青春饭有着天壤之别,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穷得很彻底。当然想要进入到一些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从事宣传类的工作,对于学历也是有要求的,基本都要研究生学历或者一些很厉害的985高校学这个专业的本科生,当然这个专业也是有优势的,在考公务员过程中,新闻专业覆盖的报考岗位也是不少的,并且因为经常从事新闻稿、新闻评论等的写作,学生的文笔水平在写作申论时也是有一定优势的。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就业比较容易,但是整体的薪资标准并不会太高,到一定年龄容易被淘汰,考研难度是比较大的,建议大家想在这个方向深造的学生可以考虑本科阶段读其他专业方向,研究生方向再来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