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国内10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费,这些专业学费真的太贵了离而腊之

盘点国内10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费,这些专业学费真的太贵了

研究生学费是很多考研同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学费需要多少钱呢?哪些专业比较费钱?下面小编整理了国内10所高校的研究生学费,一起来看下吧~贵州大学(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云南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全日制学术型专业:8000元/年,学制3年,总计24000元。2.全日制专业学位学费标准见下表: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见下表,具体收费标准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和备案的为准:深圳大学根据国家政策,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以全日制脱产方式学习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学费标准具体如下(均不含教材费、海外与本土学习行动等费用):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75000元;工商管理(MBA):198000元;公共管理:99000元;金融:学费共计人民币78,000元;会计:学费共计人民币99,000元;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54,000元;汉语国际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60,000元;心理健康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72,000元。湘潭大学全日制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2020湘潭大学研究生具体学费及住宿费标准请参见湖南省物价局最新文件。以下为2019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学术学位8000元/生·学年;会计硕士28000元/生·学年,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费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后公示,其他专业学位10000元/生·学年。郑州大学所有硕士研究生均按学制年限分学年收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0.8万元/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及学费标准见下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标准见下表: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生/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除外)7000元/生/年,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8000元/生/年,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6500元/生/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2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1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土木水利硕士10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7000元/生/年,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16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13000元/生/年。兰州大学1.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8,000元/学年。2.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12,000元/学年;公共管理(MPA)2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32,000元/学年,国际工商管理(IMBA)5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8,000元/学年。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管理(MPA)23,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42,000元/学年,高级工商管理(EMBA)180,000元/生;法律3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27,000-30,000元/学年。以上信息来源各院校官网,由中公考研网整理,如有转载请标注来源

禅说

中公教育员工吐槽:工服收费880,试岗三天,承诺的双休,呵呵!

前言:职场就像围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总是以“墙外”的视角羡慕着“墙内”的世界,而也许你的生活也出现在别人的梦中。希望“互联网坊间八卦”能成为您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今天,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位已离职中公教育员工的离职感言。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公基层员工最原始的工作生活状态。希望这些“干货”能让你认识到不一样的中公。刚刚看到一则中公招聘…不禁想说说自己在中公待过一段时间后的感受,先声明…不是黑,我只是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而已,放一张offer证实真实性。首先我在面试的时候就隐约觉得不对,一个普通的教务岗位需要面三轮么,第一轮是直属领导面,第二三轮都是北京总部的人视频面试。第二轮面试的人非常不礼貌,讲话咄咄逼人,让人感觉很不好,三轮面试历经快一个月才告诉我过了喊我去试岗。试岗前一天夜不能寐,在知乎搜了很多关于中公的问答,越看心里越发怵,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去上班了。试岗前三天还算正常,第四天签合同正式入职,发现合同上写的试用期是6个月,与当初跟我承诺的三个月不符,人事说3个月会进行考核,考核不过才会延长到6个月。正式入职后接受总部视频培训(洗脑),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以工作的事为最重要的事,要向某某刚生完孩子刚出月子就回来工作的老师学习,热爱工作热爱中公。入职的时候正值距离国考一个月,领导告诉我可能未来一个月一天都不能休,随后批评我每天下班后到点就走,而其他同事都九十点才走,并且苦口婆心的跟我讲下班后应该帮助下其他同事,哪怕没事做也可以在办公室多坐坐提升下自我(原话)(手动微笑)。入职时承诺一周双休,仅仅在入职后三天告诉我不可能的,人手不够,班级太多,大家只能轮着休,一周最多只能休一天,甚至不休。呵呵哒。整个教务部门加上刚入职的我和另外一个新人总共就4个人,原有的两位教务一个是主管一个是组长,天天拿着鸡毛当令箭,轮着来批评我们,不是说我们学习能力太差就是工作效率太低。事实上入职前三天我和另一个新人一直在帮她们做打电话回访,ppt,自己的本职工作压根就没碰过。最后说下在中公待了短短半个月的感受,有幸听了一位老师讲课,毫无逻辑可言,讲课风格十分豪迈,听了半个小时反反复复都在讲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逻辑关系,甚至让我有错觉我都可以上去当老师。这个班级还是封闭班,学费两到三万,看着他们交着如此高额的学费,在国考前选择来到酒店封闭学习,甚至有些辞掉了工作,就让我感觉到良心不安。最后终于还是在上了半个月的时候选择了跑路。另外,就在我跑路当天后一天,中公会选择给新教务定工服,如果干不满一年辞职,工服的钱会从工资里扣(手动滑稽),一套宛如洗剪吹的西服价值880哦。再次声明我只是说我自己遇到的情况,也许每个区域不一样吧…以及跟我一起进去的那个小伙伴也终于在这个月受不了跑路了,疫情期间她被下了20万续课的销售任务,最终让她头也不回的裸辞了…

金不换

环球网“报名大厅”:中公考研1元上课 考上研再交钱

由环球网、知更鸟网联合推出的公益平台“报名大厅”汇集全国上百家知名教育机构,千门课程。为全国家长、学生、用户提供优质教育公益课程、优惠课程、火爆课程等。用户通过环球网教育频道、知更鸟网、“报名大厅”公众号登陆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线上、线下课程。平台将为家长、学生提供指导性的课程咨询服务,在众多机构中解决选课难等问题。中公考研是中公教育旗下品牌,秉承着“实用、有效、专业、深度”的办学宗旨,依靠强大的师资阵容和深厚的自主研发实力,以学员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卓越为目标,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服务。    球网报名大厅,汇聚全国百家知名教育机构、千门课程,等你来!

蔡沈

中公教育被指拖延退费!钱去哪儿了?月投资收益2160万

来源:《经理人》雷达财经出品 文|长帆 编|深海近日,胡润教育榜首富李永新母子创办的中公教育卷入退款风波之中。多位中公教育学员在社交媒体平台、投诉平台发声称中公教育退款难,超过承诺期。山西一位李姓学员称,退款提交都三月多了依然没动静,每次询问都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其怀疑该教育机构借培训学生之名去无息贷款学生的钱,并且用作其他投资。为何学员退款要拖那么久?雷达财经多次拨打中公教育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中公教育投资规模的确比较大。财报显示,中公教育2019年投资支出达到271亿元,远超营业收入,最终投资收益达2.59亿元,月平均投资收益2160.19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达12.41%。在2018年借壳上市时,中公教育曾承诺2019年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公司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17亿元,如果去掉2.59亿元的投资收益,只超过承诺业绩1.4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中公教育主要竞争对手华图教育承诺10个工作日退费。上海华图公考对该政策解读称,华图作为行业大机构,有大担当,拒绝拿学员学费玩金融。“不过退款”助推业绩高增长公开资料显示,中公教育创始人为李永新,北大毕业后创业多次失败,后来转战公务员考试培训,终于大获成功。另据公司官网资料介绍,中公教育最早从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做起,逐步扩展到了省级公务员考试培训、事业单位考试培训和教师招录考试培训等公职类招考培训新领域。根据中公教育财报介绍,公司课程主要分为普通班与协议班。普通班面授培训收入于完成培训服务时,将预收的培训费全部确认为收入;普通班线上培训收入于提供服务的有效期内按直线法确认。协议班收入于完成培训服务时将不予退费部分确认为收入;可退费部分则根据协议约定,在满足不退费条件时确认为收入。雷达财经查询发现,中公教育普通班收费一般在数千元,而协议班的价格则动辄万元起步,一些“不过包退全款”的协议班售价达数万元,最贵的协议面试班收费15.8万。中公教育面试班最贵收费15.8万协议班“不过包退”极大的刺激了学员的购买高价课欲望。“报名时,客服人员很热情,积极推荐各种课程。对于退费,只提可以退,但并未告知退款周期。”来自北京的李丽(化名)告诉雷达财经,自己参加国考通过笔试后,想要报一个面试班。在向中公教育客服咨询时,其介绍的协议班不过退款极大地刺激了自己的购课欲望。经过比对,选择了一款原价为27800元的课程。优惠后,价格为25800元。中公教育承诺,如果面试不过全额退款。从2017年开始,中公教育开始大力推广协议班,公司当年业绩即有了质的飞跃。数据显示,2017年中公教育协议班占面授课程比例从59.02%增长到73.75%。最终,中公教育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0.31亿元,而2016年营业收入为25.84亿元,同比大增56%。而2016年,营业收入相比2015年增长仅25%。2018年5月,上市公司亚夏汽车发布公告,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老股转让的方式,作价185亿元收购中公教育100%的股权,构成借壳上市。根据亚夏汽车与李永新等8名业绩补偿义务人签署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本次交易的业绩补偿期为2018年度、2019年度和 2020年度。业绩承诺人承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中公教育在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预测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协议班是中公教育的业绩保障。2018年,中公教育62.37亿元的营收当中,协议班贡献了七成以上,最终公司该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顺利完成业绩对赌。2019年9月,中公教育市值突破1000亿关口,成为A股首家市值过千亿的职业教育上市公司。2019年11月27日,胡润发布《2019胡润百学·教育企业家榜》。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和其母亲鲁忠芳凭借585亿元财富,力压好未来的张邦鑫和新东方的俞敏洪,成为中国教育行业首富。“协议班”退款难引发海量投诉然而,协议班退款看似美好,但里面存在着诸多“套路”。协议班一般规定不得无故旷课、不得传播泄露内部资料,没去参加考试等。如果学员违约,将增厚中公教育业绩。如果没有违约呢?想要拿回退款,也并不那么容易。李丽告诉雷达财经,自己在今年1月9日从中公报名后,先后有4位老师与其联系,然而直到1月31日逼近上课的日子,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告诉其上课地点。辗转打了多个电话后,才被告知并无其所报岗位的课程。李丽无奈之下申请退款,结果发现30至45个工作日才退款。目前,李丽的退款申请还只走到“处理中”阶段,尚未收到退款。李丽的退款周期,在中公教育学员中,属于非常短的。公务员考试,一般报名后,复习3-5个月;考完之后到出成绩一般1-2个月;笔试到面试最终确定录取1个月;出成绩后提交退费材料到正式退费需要2-3个月。如果从笔试就选择中公,学员从交钱到退费一般要花费半年到一年时间。而从提交退款申请到拿到钱,超过中公教育承诺的退款日期的案例并不罕见。3月10日下午有学员在微博中公教育超话发文称:“钱终于退了,大半年了,天天催,终于退了。”今年3月15日,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在投诉平台留言表示,2019年10月,李先生结束考试,提交了退款申请,结果至今未退款。2019年10月17日李先生发起的退款申请3月16日,中公教育回复称,收到反馈,将尽快与其沟通联系。为了退费,中公教育学员曾采取举牌等多种方式。雷达财经以“中公教育+退款”为关键字在黑猫投诉上检索,共出现了214条线索。主要竞争对手称“拒绝拿学员学费玩金融”为何中公教育退款要拖那么久?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中公教育巨大的利益。财报显示, 2018年,中公教育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71亿,远超62亿的营业收入,最终获得投资收益1.1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其中相当数额的投资支出,来自学员的预付学费。2019年,中公教育投资支出达到271亿元,营业收入为91.76亿元,最终获得了2.59亿元的投资收益。作为中公教育主要行业竞争对手,华图教育退款周期相对短很多。2019年12月20日,华图教育发布公告,郑重承诺,华图教育所有协议班学员的退费周期为10个工作日,如果学员退费超过10个工作日,欢迎学员投诉。雷达财经注意到,上海华图公考对该政策解读称,华图作为行业大机构,有大担当,拒绝拿学员学费玩金融。上海华图公考介绍称,在教育行业,多数机构都采用了预付费模式,即学员在上课之前预先支付学费,成功使用业务之后再实际扣除。预付费模式本来是件好事,教育机构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与迭代升级。而学员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课程内容、更加便捷的课程服务。但如果将预付学费脱离教学教研,主要用于资本运营,本应该退给学员的学费,就成了离不开的“唐僧肉”。上海华图公考认为,企业采取哪种收费模式其实没有关系,核心在于行业内的企业是不是真的能用高质量的产品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变相玩儿金融赚钱。雷达财经法律顾问、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王维维认为,学员和教育机构之间是合同关系,教育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服务。若中公教育的培训合同及线下宣传材料中均承诺退款周期为30-45个工作日,那么超出此期限的就应当构成违约。学员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按时退款,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投诉,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未发

擦亮眼睛,避坑!官方发消费警示,中公教育等4家机构被点名

来源:经理人杂志虽然再教育是提升自身、为自身“镀金”的重要渠道,但是消费者选择教培机构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掉进各种“坑”,别整到“镀金”不成,反被坑的下场!《经理人》杂志获悉,7月14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官方微博发布文章《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指出,北京赛优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赛优教育)、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公教育)、北京东奥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东奥会计在线)、北京中业汇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淀分公司 (中业网校)这四家教育培训机构近期的投诉数量较大,请消费者谨慎选择。来源/微博截图官方不仅仅要亲自点名,还要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这四家教育培训机构究竟是何方神圣?“妖股”中公教育,拖延退费问题严重在这四家教培机构中,大多数人对于中公教育并不陌生,中公教育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横跨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3大板块,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简而言之,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职人员,如果想增加自身含金量,都可以在中公教育教育找到相应的培训课程,比如说考研、公考、学历提升等等,至于课程质量如何就不知几何了。来源/官网相较于华图曲折的IPO历程,中公教育选择了曲线上市。2018年11月,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顺利过会,次年2月,亚夏汽车股票简称变更为“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如愿以偿,成功登陆A股,圆了上市梦。上市之后,中公教育在资本市场混的风生水起,股价从2018年12月6.34元/股,飙升至本月最高点33元/股,涨幅为420.5%,股价的涨幅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妖股”。截至7月15日,中公教育股价为31.98元/股,总市值逾1972亿元,市盈率为423.96%。2019年底,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公教育的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585亿元新上榜成为中国教育领域新首富。2019年,中公教育实现营收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56.52%,业绩增长固然是好事,但是其现金分红却受到了外界质疑,深交所也下发了关注函。来源/深交所公告截图分析认为,分红大部分落入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口袋之中,企查查数据显示,鲁忠芳母子持有中公教育近61%股权,以此计算,2019年,鲁忠芳等的分红金额逾9亿元。除了巨额分红之外,中公教育还存在“存贷双高”的问题。数据显示,中公教育2019年末的短期借款余额28.67亿元,同比增加78.41%;但截至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还有27.24亿元,同比增长逾320%。对此,中公教育称前者系银行短期借款增加,后者主要系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带来货币资金增加。有钱还要借钱,这波操作的确让外界质疑。7月14日,中公教育业绩预告指出,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金额为2-3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93亿元,中公教育称亏损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公务员联考由4月延长至8月份,相关收入延迟至8月份。本次,中公教育被官方点名,这意味着有相当多的消费者投诉中公教育,那么消费者的投诉问题是什么?《经理人》杂志查询多个平台获悉,消费者的投诉问题包括拖延退费、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店大欺客等,据黑猫投诉,中公教育的投诉量高达1345条,已完成投诉量为1266条,投诉完成率逾94%,这说明还是其很重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据了解,中公教育的主要收入分为普通版和协议班,若报名协议班的学员无法通过考试或者未被录取,中公教育则需要退还部分学费,退还学费时长为30-45个工作日。6月23日,某匿名用户在平台称,自己报考了2020考研调剂班,在录取无望的情况下申请退款,中公教育工作人员却一拖再拖,且态度恶劣,希望终止协议并极速退款。上述投诉问题并非个例,若长期如此,中公教育的口碑或将大打折扣。此外,由于教培机构的学员有一大部分是依靠老学员推荐而来,长期以往,会推荐中公教育的老学员将越来越少,继而影响营业收入。作为教育行业的头部玩家,中公教育的实控人应该是深谙其道。学员退款难,如何避坑?除了中公教育这家上市公司之外,另外三家被点名的教培机构又如何呢?据《经理人》杂志了解,赛优教育成立于2009年,一开始专注研究生考试培训,后于2014年成立公司单独运作,在原有研究生培训的基础上,新增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导游、财会类等职业课程,主要授课形式是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及即线上直播+录播+在线题库练习。也就是说,这是一家专注于在线职业的教学平台。2018年9月份,赛优教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开牛投资、AA投资,截至目前,张东东为公司法人及实际控制人,控股比例为53.05%,官方称年培训学员30万,全国有连锁有20个城市。查询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获悉,赛优教育“硕果累累”,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包括虚假宣传、教学质量不高、霸王条款、退款难等等,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投诉量为346条,已完成投诉的有274条,完成比例为79.19%。今年3月31日,某匿名网友举报朝阳区来广营中大嘉美广场三楼赛优教育全员复工,违反当前防疫复工规定,上述举报经官方核实,且责令赛优教育立即整改。无视防疫规定,作为一家参保人员高达154人的教培机构,实属不应该。接下来看看中业网校。据《经理人》杂志了解,中业网校创始于2010年,为消费者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培训课程包括工程类、房产类、考研类、教师资格证类、财经类、医学类、学历类等,官方称获得了学员的良好口碑。真的是良好口碑吗?用数据说话。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黑猫投诉等获悉,许多消费者苦于中业网校久矣,投诉的内容包括虚假宣传、不退款、收费不透明、工作人员私自收费、不承认纸质合同等一系列问题,据黑猫投诉数据,截至7月15日,中业网校投诉量高达397条,已完成193条,完成率仅仅为48.61%。来源/黑猫投诉不到一半完成率,这意味着一半以上消费者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就这个数据,官方称获得了学员的良好口碑,你信吗?退款有多难呢?某消费者于7月1日报考健康管理师课程,付款1小时内提出申请退款,7月2日对方说7月15日会进行退款, 截至7月15日对方拒绝退款。律师对《经理人》杂志表示,如果消费者申请了退款,等待对方处理退款事宜,但是结果退款被拒,对方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字“中业网校维权”,相关的结果高达32300条信息,多个消费者在知乎和黑猫投诉等平台寻求维权。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不好吗?还是说这个行业属于“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那么东奥会计在线的情况怎么样呢?从公司名称就可以大致猜测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培训内容与会计类相关,该公司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2008年该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运用图书、网课等为学员提供课程培训,在图书、网课、职教领域孕育了 “轻松过关”、东奥会计在线、“东奥会计继续教育”三个品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学员投诉的问题有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截至目前,该公司投诉量为95条,已完成59条,投诉完成率为62.1%。这四家被官方点名的教培机构,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大同小异,无非是退款难、霸王条款、虚假宣称等等,消费者如何避坑呢?首先,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其次,对于销售人员给出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予以录音,方便后续维权;再次,避免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国家也规定教培机构不能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最后,缴费前仔细阅读合同的相关细则,缴费时要向培训机构获取正规发票,这是维权的重要证据。温馨提醒,虽然再教育是提升自身、为自身“镀金”的重要渠道,但是消费者选择教培机构还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掉进各种“坑”,别整到“镀金”不成,反被坑的下场!—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天钧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8年考研国家线现已正式公布,中公考研研究院整理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赶紧来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今天,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公考研的老师总结了2018考研国家线分析及对考生的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体来看,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较大,其中很多专业分数线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变化幅度还是维持在5分、10分,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下面是具体分析: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今年学硕国家线较2017年有6个专业总分下降,哲学、经济学、工学(包含照顾专业)降低5分,理学、军事学、管理学降低10分,其中考数学的经管类和理工类专业总分都下降了,跟今年数学题目普遍反映偏难分不开,跟大家预期的一致。与去年持平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文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较去年增长的专业有3个,包括法学、医学、教育学,除了教育学(不含体育学)增长10分,其它专业均是增长5分。这几个专业均是考研报考热门专业,跟今年报考人数激增有很大关系,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下面是学硕国家线变化情况:专业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专业学位升降变化基本跟学硕变化一致,除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提高10分外,其他专业都是提高或者降低5分,或者不变。下面是专硕国家线变化情况:分数线出来了,大家可以跟国家线对比下,高分过国家线的认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或者擦线党复试调剂两手准备,没有过线的包括没过总分线或者没有过单科线的,要开始找工作了,或者来年二战。最后中公考研预祝大家顺利过线,金榜题名!

翅膀花

中公教育:考研辅导和IT的收入合计约占综合序列收入的5成左右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3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公教育提问, 其他综合序列中IT同比增加超过300%,考研同比增加超过100%,综合增速却只有75%,请教一下考研和IT的收入占比,谢谢公司回答表示,除了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训练两大板块的新业务之外,综合序列还涵盖了综合类招录各子门类的业务收入。2019年,经过快速增长之后,考研辅导和IT的收入合计约占综合序列收入的5成左右。感谢您的关注。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大战争

中公教育,千亿市值背后,低门槛高估值

投稿来源:英才杂志A股市场中,在门槛较低的职业教育赛道上跑出来一个市值上千亿的企业,刷新了众多投资者对职业教育行业的认知,不得不使诸位投资人重新去分析和认识这个行业。中公教育(002607.SZ)做为国内职业教育龙头企业,2019年9月24日市值突破1000亿关口,成为A股首家市值过千亿的职业教育上市公司,同时对应2018年静态市盈率达到了90倍,如此高的估值对中公教育的盈利持续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比美股同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在千亿以上的也只有好未来和新东方,好未来1500亿元、新东方1260亿元。面对竞争者的不断进入和细分领域触手可及的天花板以及中公教育在其他细分领域抢跑赛道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难免会对目前的高估值产生疑虑。历史业绩亮眼中公教育的业绩增速远远超过行业增速。中公教育主要经营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包括公务员考试培训、事业单位考试培训和教师招录考试培训。中公教育2018年报显示,公务员考试面授培训收入占比49.41%、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收入占比17.24%、事业单位招录面授培训收入占比12.58%。2015-2018年中公教育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3.09亿、4.95亿、11.13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91.7%。中公教育2018年借壳亚夏汽车上市,承诺2018、2019和2020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2018年实现业绩超过当年承诺业绩20%。中公教育历史业绩亮眼,增速令人咂舌。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长迅速,由2008年的745.7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655.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6%,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预测,我国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5%,中公教育的业绩增速远远超过行业增速。门槛低竞争激烈行业门槛较低同时利润率高。职业教育属于轻资产类型行业,企业经营的主要成本就是培训场地的租赁费用和员工薪酬,因此行业门槛较低同时利润率高。2015-2018年,中公教育毛利率分别为60.22%、59.38%、59.6%、59.23%。但与此同时,也正因为职业教育行业的高利润和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的竞争者进入。根据华图教育2018年披露的港股招股书,华图教育2017年营业收入和公务员考试培训服务收入分别为22.41亿元和12.33亿元,占中国职业教育市场份额和公务员考试培训服务市场份额分别为2.3%和12.7%。2017年中公教育营收40亿元,其中公务员考试培训服务20.6亿元,对比华图教育披露市占率数据,分别占中国职业教育市场份额和公务员考试培训服务市场份额分别为4.1%、21.2%。由以上得知,2017年的时候,在公务员培训服务这一细分领域,中公教育和华图教育两家占了市场33.9%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但是两家合计占整个职业教育市场份额的6.4%,也就是说,其他细分领域集中度很低,行业竞争很激烈。事实上,职业教育行业竞争中,对于企业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获取学员和扩大规模的能力。而企业品牌知名度和资金实力是影响获取学员能力和扩张规模的重要因素,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决定了企业产品定价能力,资金实力进一步决定了对外扩张的速度。华图教育VS中公教育华图教育若是重组山鼎设计上市,将加剧与中公教育的竞争。中公教育以公务员培训起家,多年来在市场中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而2018年借壳亚夏汽车上市,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加市场知名度,同时增强资金实力,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中公教育虽然占据的公务员培训细分领域龙头地位,但是并非不可撼动。事实上华图教育做公务员培训更早,长期以来与中公教育争夺“公培龙头”。华图教育目前业务几乎与中公教育重叠。华图教育2017年公务员培训面授收入占比55%、事业单位招录培训收入占比13.5%、教师招录培训收入占比12.6%;中公教育2018年公务员培训面授培训收入占比49.41%、事业单位招录面授培训收入占比12.58%、教师招录及教师资格面授培训收入占比17.24%。可见,华图教育与中公教育不仅业务重叠,就连收入结构都差不多。华图教育2015、2016、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17亿元、18.93亿元、22.41亿元,而中公教育对应收入为20.16亿、25.84亿、40.3亿。比较来看,中公教育已经超过了华图教育一大截。继中公教育借壳上市之后,2019年9月3日,华图教育的控股子公司华图投资与山鼎设计(300492.SZ)实际控制人车璐、袁歆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华图投资拟受让山鼎设计30%股权,交易完成后,华图教育成为山鼎设计的间接控股股东。华图投资购买山鼎设计的控股权被市场看为是重组上市的第一步。事实上,华图教育过去几次寻求上市未果,2012年华图教育启动A股上市,此后因暂停IPO搁浅上市计划。2014年7月,华图教育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首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教育培训机构。此后在2015和2017年,华图教育分别两次筹划与*ST新都、扬子新材重组,意图曲线上市,但均以上市公司股东合规问题和未能达成业绩补偿协议而失败告终。华图教育比中公教育更早进入公务员培训领域,但却被中公教育远远领先,中公教育借壳上市更是加强了华图教育上市的紧迫感。可想而知,华图教育若是重组山鼎设计上市,将加剧与中公教育的竞争。存量竞争阶段随着我国政策对职业教育产业的支持,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快速借助资本参与竞争。公务员招录人数和事业编招录人数是职位需求导向,而公务员和事业编职位需求每年是有限的,需求量持续扩大的可能性较小。而我国政府一直在强调,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将进一步减少职位需求。公务员和事业编需求有限,未来招录规模和报考规模难以持续扩大。公务员培训和事业单位招录培训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17年华图教育和中公教育在公务员培训领域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33.9%,未来中公教育在公务员培训和事业单位招录培训业务上的收入持续高增长是很困难的。职业教育的这个赛道确实很长,但是对于中公教育主要涉及的细分领域的天花板触手可及,未来持续高增长要寄希望于依靠自身品牌知名度开拓更多的细分领域。职业教育的细分领域众多,各个领域竞争都异常激烈,随着我国政策对职业教育产业的支持,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快速借助资本参与竞争,中公教育能否在其他细分领域的赛道上胜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目前的高估值合理性难免会打个问号。

大乱之本

中公教育陷退费风波,遭学员投诉欠钱不还

记者 | 查沁君1市值超千亿的中公教育(002607.SZ)最近站上风口浪尖。7月14日下午,中公教育因近期被消费者频繁投诉,而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上,界面教育记者发现,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违反当初承诺不退费、退款慢、定金不退、学员报名不成功不给退课等问题。曾报名中公教育的小南告诉界面教育,她在同学推荐下于去年2月份购买其省考+国考课程。因为她未能进入省考面试,也没参加补录,按照当初签协议,中公教育应予以退费,扣除报名所有优惠费用后,应退给小南约8000元。至于退费时间,小南告诉界面教育,当时她签署的协议中显示,退费需延长至调剂人员名单、拟录用名单公布后退还。退费前先提交退费申请,申请受理后才开始计算时间,45个工作日内退回。小南(化名)的退费审核本已通过,但令她空欢喜一场的是,等过几天再看,系统显示突然又变为等待审核。当她给客服打电话,对方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的退费近期内即将到账,注意查收。小南告诉界面教育:“客服跟我说就算她们同意办理,上级和总部也会驳回。”中公教育退费难是否违法?法律博主“风的节奏吹”曾在去年12月发布微博称,目前看还没有违法,还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因为中公教育没有跑路,没有涉及‘骗’,但基于其强势地位,其利用规则的延迟退费,不太地道。”除退费难之外,据蓝鲸教育6月17日报道,大量中公学员反映,旗下推出“理享学”产品也存在问题。该产品称,学员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听课,如果考试不过,学生无需支付学费。但有学员在报名后才发现,所谓“不花一分钱”是以学员名义去做贷款,合同内标注的贷款年利率为6.6%,贷款性质为商业贷款。据公开信息显示,“理享学”是中公教育公益助学计划的一部分,由中公教育联合上海贝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蓝鲸教育报道称,中公教育既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获得分成,又可以以0元的方式得到用户。“理享学”的贷款模式与消费金融或者互联网小额贷款类似。但无论是上海贝丁网络还是理享学金融,都没有消费金融、小贷牌照,甚至在主营业务上,两家公司都没有包含金融业务。中公教育的一系列风波在社交媒体引起争议。在微博“中公退费难”这一话题下,有近400万阅读,上千条讨论。有网友在其中表示:“中公教育吃相真的不要太难看!”、“希望未来你们可以对待退费学员可以像推销课程一样积极”。甚至还有学员专门写文打趣地说“当你选择了中公教育,你的对手就成功了一半”。就上述问题是否属实,界面教育于7月16日询问中公教育,截止发稿,对方表示暂不回应。社交平台上,法律博主解读与网友评论 图片来源:微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公教育在二级市场的表现。7月13日,中公教育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盘中最高涨至32.20元。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幅超5%,市值突破1900亿元。截止今日发稿为止,其最新市值1921.76亿元。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成立的中公教育,依靠公务员考试培训起家,目前还将业务拓展至教师培训、事业单位培训,以及综合招录培训。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职业培训,在319个地级市建立1104个直营网点。2018年5月,亚夏汽车拟作价185亿元收购中公教育,后者于2019年2月21日正式登陆中小板。此时的中公教育,陷入遭学员大量投诉与业绩创新高的两极状态。据中公教育2020年Q1财报显示,中公教育的营收模式除了基础的培训收益以外,还通过券商、银行等机构进行短期投资理财,报告期内实现相关收益高达4900余万元。结合往年财报数据,2018年中公教育营收为62亿元,其投资支付高达171亿元,并从中获得投资收益1.1亿元;2019年,中公教育营收91.76亿元,投资支出飙升至271亿元,从中收益2.59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公在受疫情影响、线下无法开课的情况下,仍然实现营收同比微降6.22%,净利润同比增长9.52%。对于利润增长,中公教育解释称,公司投资收益4911.87万元,同比增长52.47%,投资收益占据净利润的42%。除此之外,中公教育每年的清仓式分红也备受争议。2018、2019连续两年,中公教育现金分红分别高达14.19亿、14.80亿,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123%、82%,占当期可供分配利润的99%、97%。资料显示,中公教育持有5%以上的股东分别为鲁忠芳、李永新、王振东,王振东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其中,鲁忠芳、李永新为母子关系,是公司实际控制人。2020年3月26日,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以910亿元人民币财富,超越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名列《2020胡润百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首位。但清仓式分红也引来了深交所问询。中公教育回复,高比例分红合理,当经营现金流不足的时候,可以向银行借款,不会给公司财务造成负担。(应受访者要求,小南为化名。)

怀海

中公教育退费乱象频发?用户投诉不断,“慷慨分红”引巨大争议

风口浪尖的“中公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就越来越看重了!从而市场上多了很多的培训机构或者是教育机构,中公教育作为A股第一家公务员考试培训企业,培训模式以线下为主,后又增加了线上课程。公开资料显示,创建于2010年的中公教育是一家大型多品类职业教育机构,以提供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3大板块为主营业务。借助公务员考试培训风口,2018年该公司借壳亚夏汽车并于2019年2月正式登陆A股市场。从中公教育近期股价来看,表示挺不错的,股价不断创新高,7月14日上涨0.38%,市值最高达到1946亿元。7月14日晚间,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将亏损2-3亿元。中公教育去年同期净利润为4.93亿元。关于业绩变动原因,中公教育解释说,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多省公务员联考由4月底延期至8月22日举行,与往年相比,相关收入同步延迟4个月,使本报告期公司能够确认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但也是因为疫情影响,为稳定就业,政策层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扩招态势得到确认和强化。中公教育方面表示,从目前已发布的公告来看,整体招录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6月伊始,多个省份已开始密集发布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公告。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目前,宁夏、山东、广东等26个省份已经公布招录计划,其中18个省份扩招幅度超过20%。从整体扩招规模来看,目前这些省份计划招录人数总计已超130000人,比去年多出3万余人。不过昨天,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提到包括中公教育在内的4家教育培训机构近期投诉数量较大,请消费者谨慎选择。被投诉的中公教育就业形势寒意浓浓,职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也催热了求职者对公务员、教师、事业编等职业考试的热情,职业培训市场看似一片红火。然而,业绩亮眼的“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却陷入了“退费风波”。今年3月以来,各大在线投诉平台关于中公教育退费乱象的投诉量激增。因为“退费难”“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热度持续升温。最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看到“中公教育 退费”词条,发现有超过300条相关投诉,聚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贴也超过了200条。4月24日网络上某匿名网友发帖控诉称,自己于2019年11月底报名陕西中公教育的人行面试协议班,费用为17800元,合同承诺不通过可以全额退费今年1月公布落榜后,该网友联系中公申请退款,却遭遇了各种推诿扯皮。“3月至今,本人多次询问是否可以退费,均被告知需要等待,并且回复态度拖延,亦未能提供人行录取工作未完成的证据(如录音等)。”该网友发在投诉贴中控诉道,中公教育以补录工作未完成等学员无法核实的理由,长期拖延占用学员资金,严重侵犯学员权益。需要指出的是,中公的“老对手”华图在协议班的退款处理上比中公利索很多。去年12月,华图教育发布公告称,所有协议班学员的退费周期为10个工作日,如果学员退费超过10个工作日,欢迎学员投诉。5月22日,李先生在聚投诉平台发帖称,自己在受到诱导下情况下办理了“2020吉林省考0元理享学”的课程,一开始推销员声称课程为助学金,无利息,如果考不上,全程不用掏一分钱。后来,李先生发现自己因此课程背上了42800元的商业贷款,合同内赫然标注贷款年利率为6.6%。在联系退课退钱解除贷款的过程中,中公说辞上表示同意,却一直推脱拖延。其实预付费模式在教育行业已经是“烂大街”的操作,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机构能得到充足的资金流用于课程的研发和迭代,学员也能从中受益。然而实际上预付学费常常被用于资本运作,脱离了教研层面的投入。教育背后的理财生意 不可思议的巨额分红据了解,上述投诉中提到的“协议班”往往采取预付费的模式,这在教育行业当中较为常见。而此模式也能够使机构拥有充足的资金流,用于课程的研发和迭代,学员也能从中受益,形成良好的增长循环。其实针对教育机构的背后运作都是以预付学费为主,中公教育走的也是这样的路线。从中公教育2020年的第一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其的营收模式除了比较基础的培训收益以外,并且券商、银行等机构进行短期投资理财‘报告期内实现相关收益高达4900余万元。’结合往年财报数据,或许不难看出中公教育深陷“退款门”的原因。2018年,中公教育营收为62亿元,但在这之下,投资支付高达171亿元,并从中获得投资收益1.1亿元;2019年,中公教育营收91.76亿元,投资支出飙升至271亿元,从中收益2.59亿元。2020年Q1,在疫情影响,线下培训无法开课的情况下,中公教育仍然实现了营收同比微降6.22%,净利润同比增长9.52%。对于利润的增长,中公教育解释称,公司投资收益4911.87万元,同比增长52.47%。投资收益竟然占据了净利润的42%。2019年2月,李永新成功带领中公教育登陆深交所。但仅过了一年,李永新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摘下“胜利的果实”。公开资料显示,2018及2019 年度,中公教育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4.19亿元、14.80亿元,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3%、82%,占当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99%、97%。有分析认为,分红大部分落入实控人李永新口袋,三名大股东分走11亿,近似清仓式分红相当于中公教育要把借壳上市后赚的钱近乎全部分掉,不留“余粮”。深交所向中公教育下发的问询函显示,要求中公教育说明确定该现金分红方案的理由、方案是否将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是否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及资本支出。问询函中提到,中公教育曾在互动易上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大部分线下授课尚未恢复;年报显示,截至 2019 年末公司预收培训费26.34 亿元。要求中公教育说明相关预收款项期后转化为收入的比例,与以往年度是否存在重大差异;说明报告期后是否存在集中退费的情形,是否对公司经营业绩、资金状况及业绩承诺达成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除了巨额分红,中公教育还存在“存贷双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