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生拒博导索贿后发论文被阻、遭退学?中大学风办:纯属诬告鬼谋

学生拒博导索贿后发论文被阻、遭退学?中大学风办:纯属诬告

暗示索贿、论文抄袭、阻挠毕业、强制退学……近日,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2012级博士生陈兵(化名)在网络上发布举报帖:博导因索贿失败阻拦自己发论文,致使自己无法毕业惨遭退学。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11月24日,澎湃新闻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质量管理与学风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大学风办”)了解到,校方一年前即已获知陈兵对于博导的相关举报,并对部分举报内容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果为:陈兵举报导师学术不端、对其不进行学术指导并阻拦其毕业,以及学校不允许其查看毕业论文外审结果等说法,均与事实不符,属于诬告。同日,举报人陈兵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反驳称,他对学校的说法不予认可,要求学校拿出相关证据。这起导师与博士生的纠纷陷入了罗生门。举报:发论文被导师阻挠,遭学校强制退学日前,一则题为《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某老师的博士生,因拒索贿被暗箱加违规操作退学》的举报帖在知乎、bilibili(简称“B站”)等平台上发布。举报帖的发布者陈兵自称是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某老师2012级的全日制博士生,他举报称,自己在该老师麾下读博期间,曾多次遭遇导师的索贿暗示与威胁。在索贿失败后,导师对他采取了完全孤立措施,没有对他再进行任何学术上的指导,并且不允许他发表论文,直至其被拖满七年的博士学习期限,于今年3月17日被学校强制退学。根据陈兵发布的举报帖内容和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所陈述的显示,从入学到被退学这个过程,他做出了一系列的“斗争”。以下是他单方面的陈述:陈兵称,刚开始导师暗示向他索贿,他装着不知道想混过去。后来他发现导师的一篇论文存在问题,就提了一嘴,导师便对他起了疑心。两人彻底翻脸是在陈兵给导师当助教的过程中,有一次提前告知课上本科生的课程成绩,导师说这是“巨大的教学事故”,在办公室大骂让其“滚”。“这次之后彻底就没怎么联系了。”陈兵说,第一年导师就开始孤立他,不让他发文章。如果他发文章挂了博导的名字,期刊杂志社需要通过邮件确认作者时,导师并没有回复邮件,导致他被一些期刊杂志社列入黑名单,甚至直接退稿。“所以这7年来,我根本就不能发文章。”到了2018年,陈兵眼看着如果再不发论文就不能毕业了,就以个人名义发了一篇文章。2019年,他觉得自己已经达到学院认可的毕业基本条件,并开始着手准备论文答辩。但在3月份的博士论文送审过程中,导师拒绝在他的论文外审申请等材料上签字,理由之一是:在论文成果表中,陈兵以个人名义发布的这篇论文没有我的名字,我不承担责任。此后,陈兵向学校和学院进行申诉,并在向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反映了之后,得到自己论文进入外审程序的消息。但直到今年5月份,他一直没有等到论文的外审结果。在他的质问之下,学院告知他要在一段“关于某老师(博导)索贿一事证据不足不符合事实”的材料上签字,才能告知其外审结果。他签过字后,学院直接告诉他外审没有通过,并让他准备申请结业证。并且,他被拒绝查看任何外审相关信息。7月份,他按照规定向学校申请第二次外审,但在9月再次得到了“没有通过”的结论。同时,学院告知他准备退学。陈兵称,这两次外审的过程都是由学校操控,他自己没有提交和填写任何相关材料,并且学院拒绝给他出示最后外审意见和结果,只是予以口头上的告知。为此,他以怀疑论文外审存在暗箱操作为由,向学校纪委反映,并要求查看外审相关信息,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早在今年5月份,学校就已将一纸退学通知书寄到他家中。通知书显示,学校以“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为由,决定给予其退学处理。通知文号为“中大研院[2020]7号”。陈兵出示的这封通知书的落款处写明,出具时间为2020年3月17日,并加盖了“中山大学研究生院(1)”的公章。与此同时,他在学信网上的注册信息也显示自己已于2020年2月24日退学。根据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大研院〔2020〕33 号)显示,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博士阶段)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从2012年9月入学,到2019年下半年,陈兵在校已经超过了7年的年限。但对于学校上述的处理方式,他表示并不认可,质疑该通知的真实性。陈兵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官网上搜索该通知的相关信息,最后只找到一份题为《关于启动2020年中山大学博士生国外访学与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计划的通知》,文号为“研院[2020]7号”。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更为接近的通知材料。中山大学出具的退学通知、学信网关于陈兵的学籍信息,以及中大研院官网上的7号文件。 图源:举报者除了上述举报,陈兵还曾于今年6月在知乎上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某教授的大量论文涉抄袭》的帖子,举报其导师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陈兵称,其导师于2011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算法思想是对另一篇国外论文的抄袭。中大学风办:相关指控纯属诬告11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陈兵举报帖中所反映的内容,联系了中大学风办。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举报人对其导师学术不端并恶意阻挠其毕业一事的指控,纯属诬告。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中大学风办一年前就已获悉此事,并对举报人本人、被举报人、学院以及学院的同学进行调查取证。根据当时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显示,举报人关于导师不提供学术指导、学院对论文外审结果不予告知等指控,均与事实不符。举报人所给出的证据,也均不成立。他表示,导师、学院等方面的说法是已经给过该生指导,且学院没有必要不让该生查阅外审意见与结果,“犯得着瞒他吗?”同时,上述工作人员还评价称,该生成绩很差,曾经有假冒导师之名注册邮箱在期刊上投稿的学术不端行为。导师之所以拒绝该生参加外审,是因为其论文质量根本不合格。那为何最后还是同意论文进入外审?该工作人员回应称是因为陈兵在学院闹事。“外审之前,他就已经在学校闹事了。后来就给他说,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去审吧”。最后审出来的结果是:两次均不合格。至于陈兵对其导师论文涉嫌抄袭的举报,该工作人员表示,导师论文并不存在问题。“第一,我们找专家来评议过;第二,他所说抄袭那篇论文的作者,其实老师在写论文之前,跟该论文的作者是有过沟通的,并且在论文中也写了引用。”中大学风办另一位工作人员对此也给出了相同的说法。她表示,当时学校曾为此事办过专家会,并且上过学风建设委员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该老师不存在抄袭行为。至于导师是否有过索贿暗示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大学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不归他们负责,要找学校纪委询问情况。当日下午,中山大学纪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当时的审查结果他们已经告知该生,具体结果目前不方便对外透露。此外,澎湃新闻还就举报人论文外审过程与退学流程等问题,致电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质量管理处以及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工作人员均表示,具体情况以学校官方回应为准。举报者回应:不认可学校说法,要求出示证据11月24日晚,就学校上述的相关回应,澎湃新闻再次采访举报者陈兵,他表示,并不认可学校的任何说法,要求学校拿出相关证据。陈兵表示,他对中大校纪委和学风办的审查过程并不清楚,他们也并没有就审查事宜找过自己,最后他本人也从未收到任何关于审查结果的答复。至于校方所说的其举报信息不实,以及他个人“学习成绩差、曾冒用老师邮箱私自发论文”等行为的说法,他都予以否认,“除非学校给出相关证据”。陈兵反驳称,学校上述这些说法并非官方正式声明,任何非官方书面形式的答复,都可以被赖掉。但他拒绝透露更多证据。“除非他们盖公章写公文之后,我再来谈。”至于自己还将提供什么证据,陈兵表示将看学校如何回应,“他们走一步我就对一步,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我都认为他们不是对的。”而中大学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审查结果是否公开,要听从学校的安排。当日下午,澎湃新闻曾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陈兵的导师。截至发稿,尚未得到任何回复。来源:澎湃新闻【来源:中国网教育】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护星者

中山大学“三个面向”打造“国之重器”

中大南校区北门。(来源于中山大学官微)大洋网讯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从新港西到外环东,从中山二到唐家湾,再到拔地而起的光明新区,这个旋律激荡着无数中大人的心怀。昨日,中山大学迎来95周年校庆。早上9时,中大四校园同时举行向孙中山先生献花仪式。九十五载,弦歌不辍。近年来,中山大学紧密围绕“三个面向”,积极推动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都在此落地实施,倾力打造“国之重器”。“三个面向”打造“国之重器”中大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指“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就是建设天琴中心、南海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国之重器。今年10月28日,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以下简称“中大科考船”)开工仪式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举行。据了解,中大科考船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的综合性科考实习船。该船总长约114.3米,设计排水量约6800吨,定员100人,续航力15000海里,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大的海洋研究历史悠久,早在91年前,中大人就踏上了海洋科考征程。搭乘自己的先进科考船走向深蓝,一直是中大人长久的梦想。据悉,中大科考船预计2020年底将投入使用。这艘船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对航线及其数百公里覆盖范围,开展从海底到万米以上高空的区域地球系统的海洋、大气、地质、地球物理、生态、环境和资源要素的无缝隙探测和监测,有助于深入认识海洋资源,攻克海洋生物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地质地貌等领域的关键科技问题,助推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油气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科考船将被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全球开放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大怀士堂古色古香的中大南校区科研产出协调增长近年来,中大的科研产出协调增长,成果丰硕。近三年,出版了《夏书章著作选辑》《李锦全文集》《孙中山史事编年》《“中国语言文学文库”丛书》《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十讲》等丛书和著作,曾昭式教授的《先秦逻辑新论》入选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柳叶刀》(The Lancet)、《细胞》(Cell)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SC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被引用数逐年大幅增加。2016年,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团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探讨了前瞻性分子进化研究的前景与应用;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开发出再生功能性晶状体消除婴幼儿先天白内障的新方法,发表于《自然》杂志;生命科学学院徐安龙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了六亿年前RAG转座子的“分子活化石”,为“人类抗体V(D)J重排机制起源于转座子的假说”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文章发表于《细胞》杂志。2017年,陈小明院士、张杰鹏教授团队在化工分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于《科学》杂志;高嵩教授课题组解析人类MFN1片段的晶体结构并提出线粒体外膜融合机制模型,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2018年,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俊院士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测G成果,测出截至目前世界上最为准确的G值;中山眼科中心李旭日教授团队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彼得·卡梅利特(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在《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血管研究的重要成果。科研成果奖励斩获佳绩。罗俊院士团队完成且中大为合作单位的成果“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入选2018年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突出贡献奖共24项以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6项。天琴中心。(来源于中山大学官微)科研基金项目立项成绩可喜记者获悉,近年来,中大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创新科学研究,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推动科研工作方面,中山大学稳步改革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大科研项目、大科研团队、大科研平台“三大建设”,推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在中山大学落地实施,开创了科研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大坚持科研条件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优势学科,汇聚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近年来中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科研到账经费突破30亿元,四年间增长199%。据悉,2019年,中山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取得可喜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申报数为4023项,较2018年增长14.26%;获得立项数为986项,增长13.2%,已连续3年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为52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数为45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两者立项数总和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数说中大:学校现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之重器”建设天琴中心南海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中山大学校 半座广州城1924-2019中山大学乃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孙中山先生历经长期革命生涯,认识到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他创办了“武学校”黄埔军校,紧接着援引大体相同的模式,移植合并数所院校,亲手创办了“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还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在国立广东大学创校之初,孙中山先生相继下达近50个大元帅令。1924年3月12日,命令将省城广州以及全省筵席捐所得三分之二划拨为广东大学经费,并禁止截留挪用,以维教育。1931~1937年间,按孙中山生前所嘱,在石牌建设国立中山大学新校园及其建筑群,校区占地1万多亩,连同林场4万多亩,建筑面积之大,有“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之说。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陈诗诗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乔军伟、顾展旭(除署名外)

其一

学生拒博导索贿后发论文被阻、遭退学?中大回应

学生拒博导索贿后发论文被阻、遭退学?中大学风办:纯属诬告  暗示索贿、论文抄袭、阻挠毕业、强制退学……近日,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2012级博士生陈兵(化名)在网络上发布举报帖:博导因索贿失败阻拦自己发论文,致使自己无法毕业惨遭退学。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11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质量管理与学风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大学风办”)了解到,校方一年前即已获知陈兵对于博导的相关举报,并对部分举报内容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果为:陈兵举报导师学术不端、对其不进行学术指导并阻拦其毕业,以及学校不允许其查看毕业论文外审结果等说法,均与事实不符,属于诬告。同日,举报人陈兵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反驳称,他对学校的说法不予认可,要求学校拿出相关证据。这起导师与博士生的纠纷陷入了罗生门。举报:发论文被导师阻挠,遭学校强制退学日前,一则题为《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某老师的博士生,因拒索贿被暗箱加违规操作退学》的举报帖在知乎、bilibili(简称“B站”)等平台上发布。举报帖的发布者陈兵自称是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某老师2012级的全日制博士生,他举报称,自己在该老师麾下读博期间,曾多次遭遇导师的索贿暗示与威胁。在索贿失败后,导师对他采取了完全孤立措施,没有对他再进行任何学术上的指导,并且不允许他发表论文,直至其被拖满七年的博士学习期限,于今年3月17日被学校强制退学。根据陈兵发布的举报帖内容和他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所陈述的显示,从入学到被退学这个过程,他做出了一系列的“斗争”。以下是他单方面的陈述:陈兵称,刚开始导师暗示向他索贿,他装着不知道想混过去。后来他发现导师的一篇论文存在问题,就提了一嘴,导师便对他起了疑心。两人彻底翻脸是在陈兵给导师当助教的过程中,有一次提前告知课上本科生的课程成绩,导师说这是“巨大的教学事故”,在办公室大骂让其“滚”。“这次之后彻底就没怎么联系了。”陈兵说,第一年导师就开始孤立他,不让他发文章。如果他发文章挂了博导的名字,期刊杂志社需要通过邮件确认作者时,导师并没有回复邮件,导致他被一些期刊杂志社列入黑名单,甚至直接退稿。“所以这7年来,我根本就不能发文章。”到了2018年,陈兵眼看着如果再不发论文就不能毕业了,就以个人名义发了一篇文章。2019年,他觉得自己已经达到学院认可的毕业基本条件,并开始着手准备论文答辩。但在3月份的博士论文送审过程中,导师拒绝在他的论文外审申请等材料上签字,理由之一是:在论文成果表中,陈兵以个人名义发布的这篇论文没有我的名字,我不承担责任。举报帖公布的录音显示,学院解释不同意陈兵参加外审的原因是导师担心论文质量有问题。图源:B站视频此后,陈兵向学校和学院进行申诉,并在向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反映了之后,得到自己论文进入外审程序的消息。但直到今年5月份,他一直没有等到论文的外审结果。在他的质问之下,学院告知他要在一段“关于某老师(博导)索贿一事证据不足不符合事实”的材料上签字,才能告知其外审结果。他签过字后,学院直接告诉他外审没有通过,并让他准备申请结业证。并且,他被拒绝查看任何外审相关信息。7月份,他按照规定向学校申请第二次外审,但在9月再次得到了“没有通过”的结论。同时,学院告知他准备退学。陈兵称,这两次外审的过程都是由学校操控,他自己没有提交和填写任何相关材料,并且学院拒绝给他出示最后外审意见和结果,只是予以口头上的告知。为此,他以怀疑论文外审存在暗箱操作为由,向学校纪委反映,并要求查看外审相关信息,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早在今年5月份,学校就已将一纸退学通知书寄到他家中。通知书显示,学校以“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为由,决定给予其退学处理。通知文号为“中大研院[2020]7号”。陈兵出示的这封通知书的落款处写明,出具时间为2020年3月17日,并加盖了“中山大学研究生院(1)”的公章。与此同时,他在学信网上的注册信息也显示自己已于2020年2月24日退学。根据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大研院〔2020〕33 号)显示,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博士阶段)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从2012年9月入学,到2019年下半年,陈兵在校已经超过了7年的年限。但对于学校上述的处理方式,他表示并不认可,质疑该通知的真实性。陈兵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官网上搜索该通知的相关信息,最后只找到一份题为《关于启动2020年中山大学博士生国外访学与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计划的通知》,文号为“研院[2020]7号”。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更为接近的通知材料。中山大学出具的退学通知、学信网关于陈兵的学籍信息,以及中大研院官网上的7号文件。 图源:举报者除了上述举报,陈兵还曾于今年6月在知乎上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某教授的大量论文涉抄袭》的帖子,举报其导师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陈兵称,其导师于2011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算法思想是对另一篇国外论文的抄袭。中大学风办:相关指控纯属诬告11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陈兵举报帖中所反映的内容,联系了中大学风办。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举报人对其导师学术不端并恶意阻挠其毕业一事的指控,纯属诬告。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中大学风办一年前就已获悉此事,并对举报人本人、被举报人、学院以及学院的同学进行调查取证。根据当时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显示,举报人关于导师不提供学术指导、学院对论文外审结果不予告知等指控,均与事实不符。举报人所给出的证据,也均不成立。他表示,导师、学院等方面的说法是已经给过该生指导,且学院没有必要不让该生查阅外审意见与结果,“犯得着瞒他吗?”同时,上述工作人员还评价称,该生成绩很差,曾经有假冒导师之名注册邮箱在期刊上投稿的学术不端行为。导师之所以拒绝该生参加外审,是因为其论文质量根本不合格。那为何最后还是同意论文进入外审?该工作人员回应称是因为陈兵在学院闹事。“外审之前,他就已经在学校闹事了。后来就给他说,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去审吧”。最后审出来的结果是:两次均不合格。至于陈兵对其导师论文涉嫌抄袭的举报,该工作人员表示,导师论文并不存在问题。“第一,我们找专家来评议过;第二,他所说抄袭那篇论文的作者,其实老师在写论文之前,跟该论文的作者是有过沟通的,并且在论文中也写了引用。”中大学风办另一位工作人员对此也给出了相同的说法。她表示,当时学校曾为此事办过专家会,并且上过学风建设委员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该老师不存在抄袭行为。至于导师是否有过索贿暗示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大学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不归他们负责,要找学校纪委询问情况。当日下午,中山大学纪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当时的审查结果他们已经告知该生,具体结果目前不方便对外透露。此外,澎湃新闻还就举报人论文外审过程与退学流程等问题,致电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质量管理处以及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工作人员均表示,具体情况以学校官方回应为准。举报者回应:不认可学校说法,要求出示证据11月24日晚,就学校上述的相关回应,澎湃新闻再次采访举报者陈兵,他表示,并不认可学校的任何说法,要求学校拿出相关证据。陈兵表示,他对中大校纪委和学风办的审查过程并不清楚,他们也并没有就审查事宜找过自己,最后他本人也从未收到任何关于审查结果的答复。至于校方所说的其举报信息不实,以及他个人“学习成绩差、曾冒用老师邮箱私自发论文”等行为的说法,他都予以否认,“除非学校给出相关证据”。陈兵反驳称,学校上述这些说法并非官方正式声明,任何非官方书面形式的答复,都可以被赖掉。但他拒绝透露更多证据。“除非他们盖公章写公文之后,我再来谈。”至于自己还将提供什么证据,陈兵表示将看学校如何回应,“他们走一步我就对一步,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我都认为他们不是对的。”而中大学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审查结果是否公开,要听从学校的安排。当日下午,澎湃新闻曾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陈兵的导师。截至发稿,尚未得到任何回复。(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李哲)

阿佤山

学术期刊论文问题多 专家:规范编审建立良好学术共同体

 学术期刊论文风波此起彼伏专家建议规范编审建立良好学术共同体● 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一个鼓励各类学术人才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地方,不应该成为少数学术精英的集聚地● 目前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虽然有不少弊端,但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并非所有学者都非常杰出、敬业,如果没有一个评价体系,在学术研究领域会出现类似“大锅饭”的情况,有人努力做学术研究,有人混日子● 长期来看,需要改革学术评价体系,不能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要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对研究者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和考察;要通过公开透明的编审程序,解决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回归学术本质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杨欢近日,某核心期刊被曝光其主编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文章发表时间从2006年延续至2018年。与此同时,还有一本核心期刊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大谈特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经证实,该杂志主编与论文作者是师生关系。上述两起事件把目前学术期刊存在的某些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对此,《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学术评价不尽合理看重出身有失公平据了解,目前学术期刊主要分为两类: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主要由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在内的7大遴选体系构成。两年前,硕士毕业生王明宇(化名)想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文章,以申请博士入学资格,在网上搜索后,他选定了一家论文代发中介公司。按照之前的约定,王明宇需付齐3万元,便可在大约半年后收到某核心期刊的纸质杂志。然而,当王明宇付完所有费用后,该中介公司负责人却将其拉黑,王明宇再也没有收到对方的任何信息。“我当时想走捷径,便在网上找了一家中介公司。那家公司负责人谎称自己是某核心期刊的编辑,可以走内部渠道帮我递送稿件,版面费和递稿费共计3万元。我先付了5000元定金。收费虽然很贵,但是没办法,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肯定得花不少钱。”王明宇说。近年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博士入学考试、毕业答辩以及高校教师、医院医生等评职称的重要依据。王明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要想申请名校的博士,必须要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的论文,最好是第一作者,如果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创办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刊物上发表过论文,那入选的概率就更大了。”《法制日报》记者搜索近年来的相关媒体报道发现,不少大学生、高校教师都和王明宇有类似的经历:大学生为顺利毕业,高校教师为评职称,找中介公司帮忙代发论文,但一些中介公司并不具备发稿的能力,在骗取钱财后便消失不见。“我其实也想靠自己的力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但像我这种非985、211院校的硕士生,人家光是听到学校,就将我拒之门外了。不少学术期刊都看重出身,除非文章写得特别好,论证特别严谨,否则第一关可能就会被淘汰。”王明宇说。四川一所专科院校的教师马晓慧(化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学术圈确实存在“鄙视链”,尤其是投稿的时候。“有些学术期刊的学术能力评价体系并不是很合理。其实,研究者的身份与学术创新之间不见得有直接联系。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时候知名大学教授发一篇没有太多创新价值的文章,就有学术期刊编辑抢着要,而像普通院校的青年教师费尽心思写的有一定创新价值的文章,却无人问津。”马晓慧说。马晓慧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有些学术期刊在征稿时要求对方附上自己的姓名、籍贯、学校单位、职称等,还要求具体写出是讲师还是教授,是硕士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学术期刊如此看重学术出身,对于普通院校的年轻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一个鼓励各类学术人才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地方,不应该成为少数学术精英的集聚地。目前越来越多的核心期刊更倾向于约稿而不是投稿,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约’来的稿件大多是名校专家的文章。一般学术期刊都希望成为核心期刊,而核心期刊的评选标准就是文章的引用率等。学术期刊编辑出于各种现实原因考虑,自然会倾向于发表知名专家的文章,但是知名专家总是有限的,而且有些普通院校的教师或学生一样也能写出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高质量文章。”马晓慧说。平庸论文难以避免在读学子身不由己北京一所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陈子铭(化名)主修工科专业,在校期间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和一篇第二作者的EI论文。他认为,现在有些核心期刊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如果博士生和他人在这样的核心期刊合发论文,可能会被认为学术水平不高。有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老师会直接发EI、SCI。”陈子铭说。陈子铭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核心期刊编辑的一些要求有时也让人不易理解。在有些核心期刊上发文章,基本不能超过6页,超过6页就会加1000元以上的篇幅费。但EI必须要有8页,如果少于8页,一般不会通过审核。”“另外,有些核心期刊的创新性不足,包含一些学术质量不高、观点雷同、论证重复的平庸之作。我曾经看到过一些文章,论证不严谨,中间会省略很多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没有说服力。”陈子铭说。在陈子铭看来,一些高校导师的权力确实比较大。他曾接触过一名导师,其有一个和国内某企业合作的项目,该项目的资金有数百万元,但要求该企业老总读这位导师名下的博士。“这个老总并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也没有处理过相关数据,但最后还是发表了几篇SCI。”为何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老总能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陈子铭坦言:“因为所有的学术工作是这名导师的一个博士生做的。当时该导师为了帮助老总攻读博士学位,让这名博士生优先把老总的SCI写出来之后,再去处理自己的学术论文。”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打造健康学术生态在“父子集”专栏被曝光后不久,上述核心期刊杂志主管单位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由一位主管领导具体对该杂志社进行情况调查,对该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同时,对该杂志社主编进行相应处理,目前正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父子集”专栏风波带给人们的反思是,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或者跟这一期刊有关联的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不适宜在这一期刊上发表文章。但目前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通病,突破了学术研究的底线。“为什么不能发?因为主编、编委等一旦成为文章作者,就难以把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标准,而这些标准实际上一直都是由大家共同遵守的。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学术研究的规则被有行政权力的人打破了。”储朝晖说,更深层次的负面后果就是,有些人会认为做学术没有必要下功夫,还不如拥有某些行政资源,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对于上述两起事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尽管学术研究并不总是一副板着脸的样子,可以有一些抒情或者花絮,但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作为核心期刊《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支振锋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环球法律评论》实行全程双向匿名三审制。匿名是指通过邮箱投稿,由专门的编辑负责统一收稿,然后把所有文章的所有信息都删掉,做匿名化处理后,按照不同的专业交给不同的编辑。也就是说,在对来稿进行一审的时候,编辑所看到的文章都是匿名的。编辑会按照文章质量去推荐进行二审,这部分稿件占全部来稿的10%左右。二审是专家审稿,由两个外单位的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发给他们的文章也是匿名的。作者不知道谁在审他的文章,审稿人也不知道在审谁的文章,双向匿名。一篇文章只有两个外审专家同时通过了,才能进入三审。三审由主编领导的编委会负责,三审之后,稿子才恢复作者信息。“所以我们只管鸡蛋,不管母鸡,我们只管作品好,不管作品的作者是谁。”支振锋说,审稿标准主要是看文章的选题、论证逻辑如何,有没有新的观点和贡献,有没有政治性或常识性的硬伤等。对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支振锋认为,目前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不是所有的学者都非常杰出、敬业,如果没有一个评价体系,在学术研究领域会出现类似“大锅饭”的情况,有人努力搞学术研究,有人混日子。“优秀学术期刊的论文审核标准还是非常严格的,越是办得好的学术期刊也越规范。就目前情况来说,论文还是能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但以论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也有不少弊端,学术期刊不能保证所发表的文章都有学术价值,就编辑本身而言,也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应当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共同体,来对研究者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和考察,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把学术界最重要的评价权力交给了学术期刊编辑部,这不仅给学术期刊编辑部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表明学术管理体系和学术生态还存在一些问题。”支振锋说。支振锋认为,长期来看,需要改革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比如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总之,研究者需要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生态,让其有更多做学术的自主和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素养。“要通过公开透明的编审程序去解决学术期刊存在的一些问题,回归学术本质,让学术规则畅行无阻。”储朝晖说。对于研究者,支振锋建议,不断提高论文质量是根本之道。首先,要阅读足够多的书籍、文献,但现在有的学生却不爱读书,连导师都替学生发愁;其次,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独立发现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善于进行归纳和提炼,从中找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再次,要有调研能力,不能太懒,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多出去调研、走访;最后,要勤奋思考、多动笔写文章。  【编辑:黄钰涵】

晚唱

英语四六级考什么?3大题目来源,悄悄告诉你!

今年的暑假比往年更长一些,不知道窝在家里的小伙伴这个假期都过得怎么样呢?是真的有收获还是闲在家里长蘑菇?没关系,不知道做什么的朋友有救了!这不9月就要考四六级了,不清楚英语四六级考什么的小伙伴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小编拍胸脯保证一定能帮到你!你以为我又要和你们讲四六级的题型和分数吗?No No No,不是的哟!这一次,小编直接放大招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英语四六级阅读的题目来源!对,你没有听错,我们这次直接来看每年的四六级都是从哪里出题的!知道了来源之后,你懂得……过级也能更有把握,同时顺带提高一下我们的见识!(一)科学技术类1、《自然》《自然》(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很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重要、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是不是有人要问英语四六级考什么杂志期刊?这是真的吗?小编告诉你,是真的!四六级、考研英语、托福、雅思等英语类考试中大部分考试材料都是源自这些英文杂志。2、《发现》《发现》(Discover)杂志是世界闻名的科普杂志,杂志内容定位于科学、技术和未来,具体栏目包括健康与医学、心灵与脑、技术、空间、人类起源、生活世界、环境、物理与数学等等。3、《国家地理》内容包括地理、科普、历史、文化、实事、摄影等。部分文章经常涉及到自然环境、森林砍伐、环境污染、全球暖化、濒危物种等,一系列的主题充分满足读者对地理探索的好奇心。(二)经济管理类1、《经济学人》The Econimist《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2、《时代周刊》Time能够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上封面”这件事本身就足以成为一则重要新闻,足见其影响力与权威性。作为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也深受高考、四六级、考研等英语类考试命题人的青睐。对阅读者语感的培养和知识的扩充大有裨益。3、《哈佛商业评论》自1922年起,由哈佛商学院集结专家、教授,针对管理事务的研究而出版的专业杂志。HBR是一份专门提供予专业经理人及工商管理者参考的月刊,其主要读者群是产业领袖、学者、高阶管理者及管理顾问等。英语四六级考什么?除了科学技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杂志,还有时尚设计类的也需要注意一下~(三)时尚设计类1、《Frankie》来自澳大利亚的Frankie,是一本集艺术、创意、智慧和幽默为一身的清新时尚杂志。杂志内容以高质量的摄影图集、趣味横生的艺术作品、通俗亲民的时尚搭配以及真实幽默的文章为名。2、《Wallpaper》一本集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旅游等的时尚精品杂志。在五湖四海广布线网,把一切和设计生活相关的都放到我们面前,软硬轻重酸甜苦辣任君挑选配搭吸收消化。3、《Frame》1997年创立,是一本能够“记录时代热度(recor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的室内设计杂志。热门的空间设计、超酷的产品,以艺术和建筑增其美味——这就是FRAME杂志的精髓。英语四六级考什么?阅读来源都在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当然了,光知道阅读来源是不够的,想过级还是要多做题,熟悉题型,摸透出题规律,过级的概率才会加大!真题推荐巨微英语《四级真题逐句精解》,一词一句讲解真题原文,每个句子中的重点单词都会标注出来,详细讲解,很适合英语基础不好想过四级的人!

其废起也

科研结硕果!中大“三个面向”打造“国之重器”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12日,中山大学迎来95周年校庆。早上9时,中大四校园同时举行向孙中山先生献花仪式。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等参加了仪式。九十五载,弦歌不辍。近年来,中山大学更是奋发有为,积极推动“三大建设”,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在中大落地实施。现场:四校园同时向中山先生铜像献花12日,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山大学95周年,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东校园、北校园和珠海校区同时举行向孙中山先生铜像敬献花篮仪式。中山大学乃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孙中山先生历经长期革命生涯,认识到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他创办了“武学校”黄埔军校,紧接着,援引大体相同的模式,移植合并数所院校,亲手创办了“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还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午9时,献花仪式正式开始。在庄严的国歌、校歌声中,五星红旗和中山大学校旗先后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行注目礼。升旗仪式后,献花曲响起,国旗班代表稳稳抬起花篮,缓步走向中山先生铜像,将花篮摆放在铜像前。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等校领导分别在四校区(园)主礼。他们跟随国旗班来到铜像基座前,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红色缎带上书写着“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五十三周年”,寄托了全校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随后,全体人员向孙中山先生铜像三鞠躬。主礼校领导带领全体人员肃穆绕行,瞻仰中山先生铜像。12日晚,中山大学还在南校区新体育馆举行了主题为“不忘初心,奋进一流再出发——中山大学95周年校庆晚会”。数说中大成就:2018年科研到账经费突破30亿元,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取得可喜成绩九十五载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近年来,中山大学的各项事业更是取得骄人成绩。记者获悉,近年来,中大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创新科学研究,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推动科研工作方面,中山大学稳步改革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大科研项目、大科研团队、大科研平台“三大建设”,推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在中山大学落地实施,开创了科研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大坚持科研条件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优势学科,汇聚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学校现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中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科研到账经费突破30亿元,四年间增长199%。据悉,2019年,中山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取得可喜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申报数为4023项,较2018年增长14.26%;获得立项数为986项,增长13.2%,已连续3年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为52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数为45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两者立项数总和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三个面向”打造“国之重器”: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的综合性科考实习船已开工建设中大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指“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就是建设天琴中心、南海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国之重器。今年10月28日,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以下简称“中大科考船”)开工仪式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举行。在开工仪式上,中大校长罗俊指出,近年来中大着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学科群,打造高水平海洋科研平台,积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建设一艘世界一流的海洋科考船,使之成为面向全球海域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山大学提升海洋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据了解,中大科考船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的综合性科考实习船。该船总长约114.3米,设计排水量约6800吨,定员100人,续航力15000海里,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大的海洋研究历史悠久,早在91年前,中大人就踏上了海洋科考征程。搭乘自己的先进科考船走向深蓝,一直是中大人长久的梦想。据悉,中大科考船预计2020年底将投入使用。这艘船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对航线及其数百公里覆盖范围,开展从海底到万米以上高空的区域地球系统的海洋、大气、地质、地球物理、生态、环境和资源要素的无缝隙探测和监测,有助于深入认识海洋资源,攻克海洋生物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地质地貌等领域的关键科技问题,助推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油气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科考船将被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全球开放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丰硕:SC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被引用数逐年大幅增加近年来,中大的科研产出协调增长,成果丰硕。近三年,出版了《夏书章著作选辑》《李锦全文集》《孙中山史事编年》《“中国语言文学文库”丛书》《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十讲》等丛书和著作,曾昭式教授的《先秦逻辑新论》入选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柳叶刀》(The Lancet)、《细胞》(Cell)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SC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被引用数逐年大幅增加。2016年,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团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探讨了前瞻性分子进化研究的前景与应用;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开发出再生功能性晶状体消除婴幼儿先天白内障的新方法,发表于《自然》杂志;生命科学学院徐安龙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了六亿年前RAG转座子的“分子活化石”,为“人类抗体V(D)J重排机制起源于转座子的假说”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文章发表于《细胞》杂志。2017年,陈小明院士、张杰鹏教授团队在化工分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于《科学》杂志;高嵩教授课题组解析人类MFN1片段的晶体结构并提出线粒体外膜融合机制模型,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2018年,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俊院士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测G成果,测出截至目前世界上最为准确的G值;中山眼科中心李旭日教授团队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彼得·卡梅利特(Peter Carmeliet)院士联手在《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血管研究的重要成果。科研成果奖励斩获佳绩。罗俊院士团队完成且中大为合作单位的成果“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入选2018年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突出贡献奖共24项以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6项。学校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服务国计民生。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领衔的器官移植团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并于2017年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打破了国际上器官移植的传统理念,有望推动我国成为器官移植这项医学尖端技术的领跑者。生命科学学院苏薇薇教授团队研究化橘红成药性,促使当地形成超过十万亩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了广东省尤其是化州市中药材种植以及中成药生产等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帮助粤西北地区6000多农户脱贫致富,其创新药物红珠胶囊以2000万元价格实施成果转化,是学校近年来签订的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的项目。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林霞虹 通讯员 陈诗诗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乔军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小故

法制日报关注学术期刊论文风波:规范编审建立良好学术共同体

法制日报1月21日消息,近日,某核心期刊被曝光其主编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文章发表时间从2006年延续至2018年。与此同时,还有一本核心期刊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大谈特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经证实,该杂志主编与论文作者是师生关系。上述两起事件把目前学术期刊存在的某些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对此,《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学术评价不尽合理,看重出身有失公平据了解,目前学术期刊主要分为两类: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主要由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在内的7大遴选体系构成。两年前,硕士毕业生王明宇(化名)想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文章,以申请博士入学资格,在网上搜索后,他选定了一家论文代发中介公司。按照之前的约定,王明宇需付齐3万元,便可在大约半年后收到某核心期刊的纸质杂志。然而,当王明宇付完所有费用后,该中介公司负责人却将其拉黑,王明宇再也没有收到对方的任何信息。“我当时想走捷径,便在网上找了一家中介公司。那家公司负责人谎称自己是某核心期刊的编辑,可以走内部渠道帮我递送稿件,版面费和递稿费共计3万元。我先付了5000元定金。收费虽然很贵,但是没办法,要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肯定得花不少钱。”王明宇说。近年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博士入学考试、毕业答辩以及高校教师、医院医生等评职称的重要依据。王明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要想申请名校的博士,必须要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的论文,最好是第一作者,如果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创办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刊物上发表过论文,那入选的概率就更大了。”《法制日报》记者搜索近年来的相关媒体报道发现,不少大学生、高校教师都和王明宇有类似的经历:大学生为顺利毕业,高校教师为评职称,找中介公司帮忙代发论文,但一些中介公司并不具备发稿的能力,在骗取钱财后便消失不见。“我其实也想靠自己的力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但像我这种非985、211院校的硕士生,人家光是听到学校,就将我拒之门外了。不少学术期刊都看重出身,除非文章写得特别好,论证特别严谨,否则第一关可能就会被淘汰。”王明宇说。四川一所专科院校的教师马晓慧(化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学术圈确实存在“鄙视链”,尤其是投稿的时候。“有些学术期刊的学术能力评价体系并不是很合理。其实,研究者的身份与学术创新之间不见得有直接联系。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时候知名大学教授发一篇没有太多创新价值的文章,就有学术期刊编辑抢着要,而像普通院校的青年教师费尽心思写的有一定创新价值的文章,却无人问津。”马晓慧说。马晓慧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有些学术期刊在征稿时要求对方附上自己的姓名、籍贯、学校单位、职称等,还要求具体写出是讲师还是教授,是硕士生导师还是博士生导师。“学术期刊如此看重学术出身,对于普通院校的年轻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一个鼓励各类学术人才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地方,不应该成为少数学术精英的集聚地。目前越来越多的核心期刊更倾向于约稿而不是投稿,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约’来的稿件大多是名校专家的文章。一般学术期刊都希望成为核心期刊,而核心期刊的评选标准就是文章的引用率等。学术期刊编辑出于各种现实原因考虑,自然会倾向于发表知名专家的文章,但是知名专家总是有限的,而且有些普通院校的教师或学生一样也能写出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高质量文章。”马晓慧说。平庸论文难以避免,在读学子身不由己北京一所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陈子铭(化名)主修工科专业,在校期间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和一篇第二作者的EI论文。他认为,现在有些核心期刊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如果博士生和他人在这样的核心期刊合发论文,可能会被认为学术水平不高。有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老师会直接发EI、SCI。”陈子铭说。陈子铭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核心期刊编辑的一些要求有时也让人不易理解。在有些核心期刊上发文章,基本不能超过6页,超过6页就会加1000元以上的篇幅费。但EI必须要有8页,如果少于8页,一般不会通过审核。”“另外,有些核心期刊的创新性不足,包含一些学术质量不高、观点雷同、论证重复的平庸之作。我曾经看到过一些文章,论证不严谨,中间会省略很多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没有说服力。”陈子铭说。在陈子铭看来,一些高校导师的权力确实比较大。他曾接触过一名导师,其有一个和国内某企业合作的项目,该项目的资金有数百万元,但要求该企业老总读这位导师名下的博士。“这个老总并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也没有处理过相关数据,但最后还是发表了几篇SCI。”为何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老总能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陈子铭坦言:“因为所有的学术工作是这名导师的一个博士生做的。当时该导师为了帮助老总攻读博士学位,让这名博士生优先把老总的SCI写出来之后,再去处理自己的学术论文。”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打造健康学术生态在“父子集”专栏被曝光后不久,上述核心期刊杂志主管单位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由一位主管领导具体对该杂志社进行情况调查,对该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同时,对该杂志社主编进行相应处理,目前正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父子集”专栏风波带给人们的反思是,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或者跟这一期刊有关联的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不适宜在这一期刊上发表文章。但目前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通病,突破了学术研究的底线。“为什么不能发?因为主编、编委等一旦成为文章作者,就难以把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标准,而这些标准实际上一直都是由大家共同遵守的。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学术研究的规则被有行政权力的人打破了。”储朝晖说,更深层次的负面后果就是,有些人会认为做学术没有必要下功夫,还不如拥有某些行政资源,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对于上述两起事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尽管学术研究并不总是一副板着脸的样子,可以有一些抒情或者花絮,但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作为核心期刊《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支振锋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环球法律评论》实行全程双向匿名三审制。匿名是指通过邮箱投稿,由专门的编辑负责统一收稿,然后把所有文章的所有信息都删掉,做匿名化处理后,按照不同的专业交给不同的编辑。也就是说,在对来稿进行一审的时候,编辑所看到的文章都是匿名的。编辑会按照文章质量去推荐进行二审,这部分稿件占全部来稿的10%左右。二审是专家审稿,由两个外单位的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发给他们的文章也是匿名的。作者不知道谁在审他的文章,审稿人也不知道在审谁的文章,双向匿名。一篇文章只有两个外审专家同时通过了,才能进入三审。三审由主编领导的编委会负责,三审之后,稿子才恢复作者信息。“所以我们只管鸡蛋,不管母鸡,我们只管作品好,不管作品的作者是谁。”支振锋说,审稿标准主要是看文章的选题、论证逻辑如何,有没有新的观点和贡献,有没有政治性或常识性的硬伤等。对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支振锋认为,目前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不是所有的学者都非常杰出、敬业,如果没有一个评价体系,在学术研究领域会出现类似“大锅饭”的情况,有人努力搞学术研究,有人混日子。“优秀学术期刊的论文审核标准还是非常严格的,越是办得好的学术期刊也越规范。就目前情况来说,论文还是能反映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但以论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也有不少弊端,学术期刊不能保证所发表的文章都有学术价值,就编辑本身而言,也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应当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共同体,来对研究者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和考察,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把学术界最重要的评价权力交给了学术期刊编辑部,这不仅给学术期刊编辑部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表明学术管理体系和学术生态还存在一些问题。”支振锋说。支振锋认为,长期来看,需要改革以论文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比如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总之,研究者需要一个良好健康的学术生态,让其有更多做学术的自主和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素养。“要通过公开透明的编审程序去解决学术期刊存在的一些问题,回归学术本质,让学术规则畅行无阻。”储朝晖说。对于研究者,支振锋建议,不断提高论文质量是根本之道。首先,要阅读足够多的书籍、文献,但现在有的学生却不爱读书,连导师都替学生发愁;其次,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独立发现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善于进行归纳和提炼,从中找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再次,要有调研能力,不能太懒,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多出去调研、走访;最后,要勤奋思考、多动笔写文章。(原题为《规范编审建立良好学术共同体》)来源:法制日报

捕鼠记

把研究年轻人做成一门生意,他们诞生10年没有融资

  投资界有这么一句话:你应该特别简单能把自己做成什么事统统描述清楚,如果描述不清楚,证明就是你自己没想清楚。在青年志青年志首席联结官CCO王许非的眼里,这恰恰相反,“你能一句话说出我的团队做的是什么,那就证明我们做的事烂大街了。”  2017年11月26日,在“青年日”的活动现场,正进行着一场脱口秀。青年志的创始人Zafka把一头长发整齐的扎上去,精致的西装配牛仔裤。”他是非常优秀的storyteller。“声音磁性、语速飞快、全程脱稿,甚至,每一个表情和手势都带着极强的感召力,年轻的热血在他和观众间涌动。  台下,几百人的场地座无虚席。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环节,没有座位的人,全程站着听完。  事实上,你很难相信这是一间成立十年的咨询公司举办的一场年度活动。既没有“四大”严肃压抑的影子,也毫无“十年”的痕迹。“我们还把自己当作一个创业公司。”王许非说。  “研究年轻人”这门生意  虽然做的是传统的咨询生意,青年志为B端品牌、广告主服务,提供专项的研究报告,收取费用。但是,“我们这么多年都在按照自己的喜好做研究,挺任性的。”  在王许非看来,“传统的咨询公司其实做得没有那么传统。”这个行业有着需要非常严格地行业标准,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现在很多公司甚至在靠尽力压缩成本挣钱。在青年志,研究人员最多只能同时管两个项目,但传统的咨询公司里,他可能同时带七个项目。  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在咨询项目中需要的研究对象,有些公司会选择从专业的代理公司来找,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行规。但是,“有些代理公司,会夹杂着靠参加访问为生的人。”今天你需要做汽车调研,他说他是喜欢汽车的人,下次他还会配合喜欢耳机,质量很难把控。  在青年志有个部门,七八个同事专门负责找人。需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理解,去找到真正的受访者。“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就是在寻找对的人,包括得甄别他是不是在说谎。”  “当你研究比较专注的时候,你就真的可以扎下去了。”青年志专门研究年轻人,却也从来没把自己当做一个青年文化的研究者,“我们就是泡在这件事里面”。公司成立十年,和这些有意思的年轻人、文化领袖、创新者们保持非常好的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关系。  联结年轻人,基于这个联结,通过团队的专业能力产生关于文化趋势、营销的变化和商业创新的报告,把这些认知对接给品牌、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或者帮他们“与年轻人共创”,这是青年志的商业模式。  拥有高粘度的客户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和可以坚持的个性,青年志尚未接受过投资。  专业年轻  青年志的公司文化是年轻、好奇、有创业精神,所以我们不以年轻人的专业作为门槛,抱着开放多元的心态,也常常会吸引一些看似奇特的人。  比如在美国从事新风能行业的Veronica在她28岁的时候毅然选择加入青年志,2年半的时间里,人类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她的生活,成为她思考、观察与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她说,“人和风一样,本质上都是随性而流动的,研究就是我应对流动、拥抱开放多元的方式。”  “我们招来的人,仔细看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你可能并不觉得他像个研究员。”王许非表示。青年志对于研究员的要求,也“特别”、“苛刻”:首先要有不可抑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看不明白的就想要去琢磨一下”,对于年轻人文化有广泛且一定深度的浸泡,“爱玩爱聊心态开放”。协调管理的组织力、严谨活泼的写作力、扎实深度的学术力、有的放矢的想象力也缺一不可。  他们的工作方法也全都围绕着青年文化:用开放式的研究方法追踪与捕获年轻人文化不同领域的最新变化;对于文化信号进行精准的解读分析,并初步形成有想象力的洞察;组织青年文化追踪的社群网络,以及线上线下的相关的研究与社群活动。即对应着青年志提供的三个业务:趋势洞察、品牌策略和蘑菇星球。  最近,Veronica对一个关于洗护发行业的研究感触颇深,探讨头发和身体管理、生活管理以及自我表达的关系。  在研究的过程中,她和爱跳街舞、玩cosplay的90后大学生,和互联网、新媒体任职的新职业女性,和爱范儿、有新育儿理念的年轻妈妈聊天,听她们讲自己的生活。  Veronica走近这些看似天差地别的人们,去到她们的家里、学校、公司里,去了解她们的故事和经历之后,发现她们其实有着类似的向往和焦虑,但是作为个体,她们对于意义的诠释却极为独特,每个人的自我表达都很不一样,每个人的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特别好玩。  好多人都觉得今天的年轻人不靠谱,但是她却遇到了好几个家世很好、又很漂亮的女孩子,经常加班到凌晨2-3点,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全情投入,不计回报。  这或许是这个年代某种意义上的平等,研究结果是:城市化、互联网化、全球化、个体化,这些东西同时到来了。今天的年轻人从全球获取认知;同时也在城市化,没有过去那种强烈的亲情关系的束缚;互联网化,也是个人赋能、个人赋权的极致体现。  今天的年轻人是从来没有过的对个体赋权的一代,他们从自己的主观意识上,特别愿意讨论个体的问题,他们从自己的能量释放上,特别能够释放自己的能量。这背后的原因不是年龄,而是个体化。  “但是个体是不是意味着孤独呢?不是的。”王许非自问自答。互联网一边帮助你赋权,另外一方面帮助你联结,但是这种联结是超越血缘、超越地域,甚至是超越时间的联结。以前的联结靠什么?靠同窗、同姓,靠我们是老乡,靠我们是一个公司的。今天为什么同事关系比较冷漠?一方面,大家一起工作,我总换;另外一方面,“我的朋友在我手机上,在我各个社群里,我弹幕之交。”  不能不承认,今天,年轻人在方方面面塑造着整个社会的流行文化,而不止是青年文化。  联结年轻  “年轻人特别有意思,他们就像蘑菇一样。”下场雨,突然就长出来了,还长那么快,虽然不是参天大树,但是真的很有生命力。而且蘑菇千奇百怪,有的蘑菇五颜六色的,有的吃了能嗨,有的吃了会死,有的吃了很养生……  “这就是年轻人的状态,他们很多元、很蓬勃,很不一样,但是他们彼此都认同,知道彼此是蘑菇。”王许非笑着说。  2013年,青年志刚开始做蘑菇青年趴的时候,群体很小,但是凝聚力很强。“那个时候青年文化是需要彼此肯定的,大家要聚在一起要彼此支持一起,要反思,要庆祝。”当时的青年文化,还是处在整个社会的边缘。  但四年之后的今天,“你如果不了解青年文化,你就落伍了。接下来,你就要被世界淘汰。”整个环境鼓励他们去创业、去创新。这些年轻人中大部分,很任性地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对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做。  投资圈对于年轻人有个更加直接的共识——年轻即未来。当他们作为新商业的创造者,有些基金特别愿意投年轻人,甚至给出这样的解释——“其实我看不明白,但我觉得年轻人是这么想的,我愿意去做一个尝试。”他们在帮助年轻人去做更好的自我探索。  这句话用青年志的方式说出来,“年轻人是这时代的原住民。”他对于这个时代新作品的接受、兼容和运用,大大超越了老一辈。“老一辈就算比他们聪明,总不能比他敏感吧?你理解得比他们透彻,你有资源,但你敢放弃吗?”  青年志的蘑菇星球就是这样一个聚集着最具创造力的青年文化领袖的组织。在最近一期线下沙龙分享活动中,他们做了一个名为“共享空间的另一种可能”的话题。“每个人谈到空间首先想到的是你的居住空间,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房子买不起,租的房间也非常的狭窄,所以应该补充更多的公共空间。”ELSEWHERE的创始人表示。  这是一个可以预订与共享私人专属空间的APP。在北京、上海,存在大量的优质的空间,但他们只属于少数人,并且信息不透明,价格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ELSEWHERE 将这些空间挖掘出来,通过这个平台,你可能会使用到隐藏在大庙里的艺术家工作室/民国建筑改造的生活馆/嵌入在四合院里的茶室/三里屯机电院的建筑工作室……你可以用于私人工作、交友聚会、活动体验等。  范阳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在快速推进,城市会越来越拥挤,所有的消费和体验都越来越模式化、同质化。以咖啡厅和酒店为代表的城市“第三空间”,已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  这只是蘑菇青年的其中一瞥。蘑菇星系里每月推送的月刊线上杂志《蘑菇星报》,还有年轻品牌创始人们小聚的蘑菇头坐庄,他们是品牌的创造者,也是年轻文化的先锋。  就像zafka在演讲中说的,“这个时代是个大平原,你往哪边看都觉得是平的,你也不知道草里面是羊群还是狼群。”这个时候,品牌也好、商业也好,你和年轻人不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垂直式的,你们俩是同时站在这个时代里,同时在做着创新。你的好处是你有品牌的好处,资源大,有好多钱,但年轻人的好处是,我真的比你灵活得多,我真的是这个草原里生活的,我是本地人。  只有对未来有判断,站在未来看当下,才能看得清楚。所以,跟年轻人站在一起,才可能知道未来该怎么做。青年志就开放了这个平台,与年轻人做同行者,共同面对当下,共担未来。  记者 | 马芊  编辑 | 赵力

磁石男

热门高校的10大“高冷”专业

中山大学人类学院大门当大多数学科试图授你以社会生存技能的时候,有一些“高冷”专业却希望教你热爱和慎独,永远保持一颗认识世界的好奇心。文/柴颖瑞、子非已经立秋,天气还是很热,我们的命大概是空调给的。不过,对于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如果不小心被录取到冷门专业,心里可能是拔凉拔凉的。在人人为热门专业挤破门槛的时候,这些淡定的同学,默默地不走寻常路。少有人走的路,可能不好走,但未必无出路。当大多数学科试图授你以社会生存技能的时候,有一些“高冷”专业却希望教你热爱和慎独,永远保持一颗认识世界的好奇心。而且,高处虽不胜寒,但能一览众山小啊!1·南京大学·天文学南大天文系楼 图/新浪教育南京大学的天文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天上有18颗小行星和它的名字相关。其前身天文学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天文学专业院系,也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无论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备,还是科研教学人才梯队,都在国内独占鳌头。南大的本科专业开设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空间科学和技术三大专业。在专业课程里,南大学子学习天体、研究星系、钻研太阳系动力学与天文参考系,了解航天器轨道理论。探索宇宙洪荒、跟随哥白尼、霍金的脚步,从“宇宙大爆炸”研究到“黑洞”,献身仰望星空的领域,也习惯在现实社会中失重。2·中山大学·人类学中大南校区人类学院门前的石狮子人类学,从名字就透露出一种酷酷的“上帝视角”,其实,这是一个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中山大学是中国人类学的拓荒者,从开创初期的傅斯年、顾颉刚到后来的梁钊韬等学者,都为中大的人类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目前,中大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包括移民与族群研究、流域、海洋与山地社会文化研究,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研究,都市与乡村,宗教与社会,生物与文化等。说到底,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您还别说它不接地气,人类一天不灭绝,人类学就有必要存在。3·北京大学·古生物学名震江湖的北大古生物一人毕业照最孤独的专业,莫过于北大的古生物。“六代单传,一个专业一个人”,是专属于它的经典老梗。古生物的小众,在于其研究的是远古生物,在现代社会几乎没有立即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而且,古生物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的专业,需要掌握生物、化学、地理等多门科学知识,是一门研究性而非实用性的学科,听起来就颇为艰辛。不过,小众不代表没有市场。各种科幻、科普读物的畅销,说明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心始终存在。所以,有幸进入古生物专业的同学,相信自己,你是在继承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衣钵,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啊。4·兰州大学·草学兰大段廷玉副教授观察紫花苜蓿根系情况 图/凉山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别说“草食系”一时流行,作为世界上仅次于澳大利亚的草地资源大国,我国草业科学的前景本就非常广阔。同样是一门小众的交叉性学科,草业科学主要课程有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地培育学、草地保护学、草坪学等。其中,兰州大学作为西北地区的高校,在这个领域简直无人出其右。草业科学仅有的两个院士都在兰大,草业学会的半数以上席位都被兰大占据。根据教育部对全国高校31门学科的整体水平评估,兰州大学草学高居全国高校第一,可谓独领风骚。大西北不仅有四野无人的荒漠戈壁,也有孤独的985研究着大城市里没有的草原。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南京钦天山北极阁气象台旧照 图/凤凰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南京具有悠久的气象观测研究历史,钦天山的北极阁正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气象台。民国16年,中央研究院观象台在北极阁筹建,分设天文、气象两个研究所。当时的气象研究所所长是竺可桢教授。气象学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包括气候动力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以及灾害预防、大气化学和大气环境研究等。看起来好像和日常生活有些距离,其实非也。现在越来越多人成为“蓝天综合症”患者,给点蓝天就发朋友圈的年轻人,如果能学习点大气运动规律,说不定还能为祖国的治霾事业拨开云雾。6·武汉大学·法语专业武大外国语学院大门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里深情地写道:“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法语天生自带高冷气质,不仅语调优雅性感,语法更是严谨准确。因此,英语被定为联合国第一发言语言,而法语则是第一书写语言。在全国众多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中,武大的法语专业是国内唯一一所拥有法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大学。在非语言类学校里,武大的法语系笑傲江湖,名气仅次于珞珈山上的樱花。不过,为了让毕业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大放异彩,学校还是鼓励学生辅修一门以上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如经济、管理、法律等),成为会说法语,但又不只是会说法语的复合型人才。7·云南大学·民族学云南大学校门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地区,民族学是一门既神秘又重要的社会科学。民族学以人类各群体的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此专业和人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学习的日常可能都是要深入少数民族的村落、寨子,通过亲身的走访、调研、观察,了解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等著名学者曾在此任教,为学科发展奠定了深厚而优良的学术传统。老实说,现在有兴趣探索民族文化的,必定都是有志青年,会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做出贡献。8·吉林大学·考古学吉林省的高句丽贵族墓地,是东北考古的其中一地近几年,由于盗墓题材影视剧的火爆,考古学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但与影视剧中炫酷刺激的古墓探险不同,考古学本身是一门寂寞又枯燥的学科,需要潜心钻研。考古学者不是一把洛阳铲通古今,更多时候都在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为还原历史细心探索、小心求证。吉林大学考古专业,以东北考古和东北亚考古为核心内容,成立了一个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另有科技考古的分子生物学方向,位于国内前列。当然,本专业的就业主要以科研工作为主,中央及各省市文物局、博物馆、出版社的有关文物管理、文物研究和考古、历史方面的编辑工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9·北京交通大学·保密专业北京交通大学校徽 图/北京交通大学官网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是中国近代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以及中国现代作家郑振铎等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开设保密专业的大学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85高校,但在《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北交大的保密学科排名力压群雄,占据榜首。该专业隶属于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依托国家保密局而建。在学校的贴吧里,经常有同学发帖“我校的保密学院到底是学什么的?”疑似该专业的同学就会回帖:“这个保密哦。”这应该是最具有神秘感的专业了吧,可望不可即,可远观不可靠近。10·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人大校门人大社会学系著名教授周孝正说过:“新闻是尘埃乍起,历史是尘埃落定,社会学则是尘埃飞扬。”研究尘埃飞扬,其实是从社会事件出发,构建一个模型来研究一个社会问题,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如何结束。在2015年教育部高校学科排名中, 人大的社会学居全国第一。这不仅是因为人大所具有的优质学科资源,也因该专业名师荟萃。脱胎于陕北公学的人大,其学子植根中国国情,研究复杂社会,更有接济贫困校友的侠骨柔肠,分数线虽高,但其实最不缺人情味。

木札岭

198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研究失败要比研究成功重要

各位可能还记得去年年报最后提到的那个爆炸性消息,平时表面上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我们的经验显示偶尔也会有一些大卡司出现,这种精心 设计的企业策略终于在1985年有了结果,在今年报告的后半部将会讨论到(a)我们在资本城/ABC的重大投资部位(b)我们对 Scott&Fetzer的购并 (c)我们与消防人员保险基金的合约(d)我们卖出在通用食品的部位。去年波克夏的净值约增加了六亿一千万美金,约相当于增加了48.2%,这比率就好比哈雷慧星造访一般,在我这辈子中再也看不到了,二十一年来我们的净值从19.46增加到1,643.71约为23.2%年复合成长率,这又是一项不可能再重现的比率。有两个因素让这种比率在未来难以持续,一种因素属于暂时性-即与过去二十年相较,现在股市中缺乏合适的投资机会,如今我们已无法为我们的保险事业投资组合找到价值低估的股票,这种情况与十年前有180度的转变,当时惟一的问题是该挑那一个便宜货。市 场的转变也对我们现有的投资组合产生不利的影响,在1974年的年报中,我可以说我们认为在投资组合中有几支重要个股有大幅成长的潜力,但现在我们说不出 口,虽然我们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组合中,有许多公司如同过去一样拥有优秀经营团队也极具竞争优势,但目前市场上的股价已充份反应这项特点,这代表今后我们 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优异。第二项负面因素更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规模,目前我们在股票投入的资金是十年前的20倍,而市场的铁则是成长终将拖累竞争的优势,看看那些高报酬率的公 司,一旦当他们的资本额超过十亿美金,没有一家在往后的十年能够靠再投资维持20%以上的报酬率,而仅能依赖大量配息或买回自家股份来维持,虽然前者能为 股东带来更大的利益,但公司就是无法找到理想的投资机会。而我们的问题就跟他们一样,去年我告诉各位在往后十年我们大约要赚到39亿美金,才能有15%的成长,今年同样的门槛提高到57亿美金(根据统记:扣除石油公司不算,只有15家公司在过去十年能够赚到57亿)我跟Charlie-经营波克夏事业的合伙人,对于波克夏能够保持比一般美国企业更高的获利能力持乐观的态度,而只要获利持续身为股东的你也能保证因此受惠,(1)我们不必去担心每季或每年的帐面获利数字,相反地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长远的价值上即可(2)我们可以将事业版图扩大到任何有利可图的产业之上,而完全不受经验、组织或观念所限(3)我们喜爱我们的工作,这些都是关键因素,但即便如此我们仍必须要大赚一笔(比过去达到23.2%还要更多)才有办法使我们的平均报酬率维持15%另外我还必须特别提到一项投资项目,是与最近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投资人有密切相关的,过去一直以来,波克夏的股票价格约略低于内含价值,维持在这样的水 准,投资人可以确定(只要折价的幅度不再继续扩大)其个人的投资经验与该公司本身的表现维持一致,但到了最近,这种折价的状况不再,甚至有时还会发生溢 价,折价情况的消失代表着波克夏的市值增加的幅度高于内含价值增长的速度(虽然后者的表现也不错),当然这对于在此现象发生前便持有股份的人算是好消息, 但对于新进者或即将加入者却是不利的,而若想要使后者的投资经验与公司的表现一致,则这种溢价现象便必需一直维持,然而管理当局无法控制股价,当然他可对 外公布政策与情况,促使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理性一点,而我个人偏好(可能你也猜得到)即期望公司股价的表现尽量与其企业本身价值接近,惟有维持这种关系,所有公司的股东在其拥有所有权期间皆能与公司共存共荣,股价剧幅的波动并无法使整体的股东受惠,到头来所有股东的获利总和必定与公司的获利一致,但公司的股价长时间偏离内含价值(不管是高估或低估)都将使得企业的获利不平均的分配到各个股东之间,而其结果好坏完全取决于每个股东本身有多幸运、或是聪明愚笨, 长久以来,波克夏本身的市场价值与内含价值一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这是在所有我熟悉的上市公司中少见的,这都要归功于所有波克夏的股东,因为大家都很 理性、专注、以投资为导向,所以波克夏的股价一直很合理,这不凡的结果是靠一群不凡的股东来完成,几乎我们所有的股东都是个人而非法人机构,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能够像我们一样。或许你会认为法人机构,拥有高薪的职员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会成为金融市场稳定与理性的力量,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那些法人持股比重较重且持续受关注的的股票,其价格通常都不合理。我的老师葛拉罕四十年前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明为何专业的投资人员会是如此,一个老石油开发商蒙主宠召,在天堂的门口遇到了圣彼得,圣彼得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跟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他有资格进入天堂,但坏消息却是天堂里已没有位置可以容纳额外的石油开发商,老石油开发商想了一下,跟圣彼得说只要让他跟现有住户讲 一句话就好,圣彼得觉得没什么大碍就答应了,只见老石油开发商对内大喊: “地狱里发现石油了”,不一会儿,只见天堂的门打开,所有的石油开发商争先恐后地往地狱奔去,圣彼得大开眼界地对老开发商说: “厉害!厉害!现在你可以进去了”,但只见老开发商顿了一下后,说到: “不!我还是跟他们一起去比较妥当,传言有可能是真的”下表显示波克夏帐列盈余的主要来源,这些数字加上一些更详细的各部门信息是Charlie跟我注意的重点,反而我们不认为合并的总数对于管理与评量波克夏有什么帮助,事实上我们内部本身从来不会用到。部门信息对于想要了解一家多元化公司的投资人来说同等重要,企业经理人在购并一家公司时通常也会坚持这一点,但最近这几年对于要决定买进卖出股权的投 资人却要不到这样的信息,相反的当股东想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而跟管理阶层要这样的信息时,他们通常以可能危害公司利益来响应,直到最后证管会下令公司须 揭露 才心甘情愿一五一十的报告出来,这种态度的转变让我想起Al Capone的比喻:拿着一只枪好好的说的效果,会比光是好好的说要好的多。下表商誉的摊销以单一字段另行列示(理由详我1983年的附录)点击查看图片http://service.photo.sina.com.cn/show_mop.php?type=orignal&pic_id=4144529agb15835041c45&pm=1&v=6901985年出售证券的收益特别高,但事实上不代表今年就是丰收的一年(虽然事实上的确是),出售证券收益就好象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一样,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在一朝正式被认可,而事实上在当天你可能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们可能持有一支股票长达十年之久,而在这期间其价值与股价可能以稳定的步调增长,可是在我们真正出售的那一年其价值可能一点也没变,或甚至减少,但所有 的帐面利益却全反应在出售的那一年,(但是如果这支股票是由我们的保险子公司持有,其市价的变东将会按期反应在帐面之上) ,总而言之,帐列出售损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根本无法反应我们在当年度的实际表现。1985年大部份出售证券的收益约三亿四千万美金是缘于我们出售通用食品的股票,我们从1980年开始便持有大部份个股,我们当初以远低于我们认为合理的 每股企业价值的价位买进,年复一年,Jim与Phil等管理阶层的优异表现大幅提升该公司的价值,一直到去年秋天,Philip Morris对该公司提出购并的要求,使其价值显现出来,我们因四项因素而**受惠(1)便宜的买进价格(2)一家优秀的公司(3)一群能干且注重股东权益的管理阶层(4)愿意出高价的买主,而最后一项因素是这项获利能够一举浮现的惟一原因,但我们却认为前三项才是能为波克夏股东创造最大利益的原因。在选择股票时,我们专注于如何漂亮的买进,而全不考虑出售的可能性。今年我们又再度收到被投资公司的特别股利,这次是华盛顿邮报以及通用食品,(通用的这笔交易很明显地是发生在Philip Morris提出并购要求之前) ,这种特别股利的发生系由于公司在买回我们手中的股份的同时也从其它股东那里买回等比例的股份,合约中并明订我们在该公司所占的股权比例在买卖交易的前后 维持不变,这类交易被IRS认定为类似股利的发放,因为身为一位股东即使在收到现金之后,在该公司的股权比例仍维持不变。这对我们来说较为有利,因为美国 税法规定法人纳税义务人(不像个人) ,对于股利的所得税远低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而其中的差异将会再扩大,若国会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相关条款规定企业实现的资本利得所适用税率与一 般所得相同) ,然而会计原则对于这类交易在财务报表上应如何处理却无统一看法,为与去年作法一致,在财务上我们仍将之视为资本利得。虽然我们不刻意促成这类交易案,但 当管理当局自动提出这种想法时,我们通常站在支持的立场,虽然每次我们都觉得选择不卖的股东(当然大家都有权利以我们收到的价格出售)将因公司以低于内含 价值的价格买回而受惠,但税负上的优惠以及我们寄望与管理阶层维持合作的态度以增进所有股东权益,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卖回股份,但只有在我们的持股比例未 减损的大原则之下进行。通常讲到这里接下来要谈的是,我们经营的主要事业,在开始之前,先看看我们所属事业的一项失败,我们的副主席Charlie Munger,总是强调研究事业与人生各方面的失败要比研究成功要重要的多,他这样的精神正如有人说: “我总是想要知道以后我会怎么死,然后尽量去避免这件事发生。”而你可能也看得出,我们两个可说是合作无间,他喜欢研究错误,而我总是能够确保他有足够的题材去作研究,尤其是在纺织与保险事业方面。关闭纺织事业-七月时我们决定关闭我们在纺织事业的营运,而到年底之前这项令人不太愉快的工作也大致告一段落,而回顾纺织产业的历史深具启发性。当巴菲特合伙事业(当时由我本人担任该合伙事业的执行合伙人)在二十一年前买下波克夏纺织公司的控制权时,公司的帐面价值约为二仟二百万美元,全部集中在纺织事业,然而当时由于公司无法赚得与帐面价值相称的报酬,其内含价值却远低于此数,事实上,在此之前九年,(即波克夏与海瑟威两家合并经营期间)合计总营收达五亿多美元,却发生一仟万美金的亏损,虽然时有获利,但总是进一步、退两步。在我们买下该公司的当时,南方的纺织工厂由于不具工会组织而被公认为较具竞争优势,大部份北方的工厂皆已结束营运,而当时许多人认为我们也应该将该公司清算。然而我们觉得公司若能有一位长期稳定的管理者,营运将可改善,所以当时我们马上选中Ken Chase接手,有关这点我们到是作对了,Ken跟后来接替他的Garry作得非常好,一点也不输给我们其它获利更高的事业经营者。在1967年初我们利用纺织事业产生的大量现金进入保险事业买下National Indemnity,一部份资金来自于盈余,一部份则来自于减少纺织事业的存货、应收与固定资产的投资, 这次撤退的决策事后证明完全正确,即使由于Ken的管理营运大为改善,但纺织事业从未赚到什么钱,即使是在景气高峰的时候。波克夏后来持续多元化,始得纺 织业的不良对于公司整体的影响越来越轻微,而我们之所以继续来在纺织业的原因,我早在1978年便曾提过(后来也曾陆续提到)(1)该公司为当地非常重要的雇主(2)管理当局坦诚面对困境并努力解决问题(3)劳工体认困境并极力配合(4)尚能产生稳定现金收入我后来还说只要这些情况持续不变(我们也预期不会变),即使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我们仍会支持纺织事业坚持下去。但事实证明第四点是错的,虽然隔年1979年的获利状况还不错,但之后却耗用大量的资金,直到1985年中情况变得再明显不过,若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买主,即使贱价出售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该事业被清算,但我们清楚这点,表示别人更清楚,没有人会有兴趣。我们不会因为想要将企业的获利数字增加一个百分点,便结束比较不赚钱的事业,但同时我们也觉得只因公司非常赚钱便无条件去支持一项完全不具前景的投资的作法不太妥当,亚当.史密斯一定不赞同我第一项的看法,而卡尔.马克斯却又会反对我第二项见解,而采行中庸之道是惟一能让我感到安心的作法。我必须还要再强调一次,Ken与Garry两个人都极具干劲与想象力,努力地想要使我们的纺织事业经营成功,为了使公司持续稳定获利,他们重新规划产品线、生产流程与通路商配置,同时也大手笔并购了同业Waumbec,期望能够发挥合并综效(一个企业合并广泛应用的名词,用来解释一些想不出有其它任何意义的购并案) ,但到结果最后一点用都没有,而这一切都因我没有及早结束这项事业,最近商业周刊有一篇文章提到1980年以来一共有250家纺织业结束营运,这些工厂的老板所收到的所有信息我全都明了,只是他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事情,我忽略了Comte的建议: “智者应该是心灵的仆人,而非它的奴隶”,相信你所相信的。国内的纺织业所面临的是全球产能过剩的商品化产品的激烈竞争,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归因于直接或者是间接来自于国外低劳力成本的竞争。但关厂绝对不是本国劳工的错,事实上比起美国其它产业的劳工来说,纺织业的员工薪资水准低得可怜,在劳资协议时,工会的干部与成员充份体认到整个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从未作出 不合理的调薪要求或不符生产效益的诉求,相反地,大家都努力的想要维持竞争力,而即使到了公司最后清算的时刻,他们仍极力配合,而讽刺的是,要是工会表现的过份一点,使我们早一点体认到这行不具前景而立克关厂,我们的损失可能会少一点。长年以来,我们一再面临投入大量的资本支出以降低变动成本的抉择,每次提出的企划案看起来都稳赚不赔,以标准的投资报酬率来看,甚至比起我们高获利的糖果与新闻事业还好的许多,但这预期的报酬最后都证明只是一种幻象,因为我们许多竞争者,不管是国内或者是国外,全都勇于投入相同的资本支出,使得降低的成本 被迫全数反应在售价之上,在个别公司看来,每家公司的资本支出计划看起来都再合理不过,在若整体观之,其效益完全被抵销掉而变得很不合理,就好比每个去看游行队伍的观众,以为自己只要蹎一蹎脚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样,每多投入一回合,所有的竞争者投注的金额就越高,但投资报酬却一点也不见起色。结果是我们面对一个悲惨的抉择,大笔的资本支出虽然可以令我们的纺织事业得以存活,但其相对的投资报酬却是少得可怜,每次投入一笔资金,依然还是要面 对国外低成本的强力竞争,若不再继续投资,将使我们更不具竞争力,即使是与国内同业相比,我总觉得自己就好象伍迪爱伦在他某一部电影中所形容的: “比起历史上的任何一刻,此时人类面临抉择的路口,一条通往绝望的深渊,而另一条则通往毁灭,请大家一起祈祷让我们有足够的智能去作正确的决定”。想要对在商品化产业是否应继续投资作决定,看看Burlington工业-二十年来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公司,1964年该公司的营业额约为十二亿美元(波克夏则约五千万),他们在行销与生产上拥有我们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盈余数字也比我们要好看得多,当然它的股价为60块(波克夏则约13块) 。之后Burlington决定固守纺织本业,直到1985年营业额达二十八亿美金,在此二十年间该公司总计投入约三十亿美金的资本支出,这数字远比其它同业高出许多,换算每股约为二百元,而我相信大部份的花费用于降低成本与扩张之上,以该公司决定固守本业的决定之上,这种投资决策绝对是合理的。但尽管如此,比起二十年前该公司现在的实际销售数字与投资报酬却是大不如前,该公司现在的股价是34元,若考虑1965年每二股配一股计算在内,大约 略高于当年的60元,而在此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却早已增加三倍,因此每股大约仅剩下当初三分之一的购买力,虽然每年有固定的盈余发放,但它的购买力一样 受到严重的减损。这个对股东来说最悲惨的结局,说明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错误的产业所可能导致的后果,这种情况有如山谬杰克森的那匹马,一只能数到十的马是只了不起的马,却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同样的一家能够合理运用资金的纺织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纺织公司,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企业。从个人的经验与观察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一项优异的记录背后(从投资报酬率的角度来衡量)你划的是一条怎样的船更胜于你怎样去划(虽然不管一家公司好或坏,努力与才能也很重要) ,几年前我曾说当一个以管理著名的专家遇到一家不具前景的公司时,通常是后者会占上风,如今我的看法一点也不变,当你遇到一艘总是会漏水的破船,与其不断白费力气去补破洞,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之上。有关我们在纺织业投资的”辉煌历史”还有一段后话,有些投资人在买卖股票时把帐面价值看得很重(就像早期我的作风一样),也有些经济学者相信重置价值在计算一家公司的股价时极为重要,关于这两种说法在经过拍卖纺织机器设备后,让我好好地上了一课,卖掉的设备(包括部份先前已处分的)满满一工厂全为堪用品,原始成本为一仟三百万美金(包括近几年投入的二百万),经过加速摊提折旧后,帐面价值八十六万,虽然没有人会笨到再继续投资,但要买一套全新的设备也要花三、四千万美金。但你知道吗?整个机器处分只收到十六 万,扣除掉处份所耗费的成本,最后一毛也不剩,我们在几年前买五千块一只的纺纱开价五十元还没人要,最后以几近下脚价格的二十六块卖掉,连付搬运的工资都不够。想想看二家水牛城报摊或一家喜斯糖果店铺所能发挥的经济价值还比它高,而这些有形资产在几年之前,不同的经济环境之下,却能一口气雇用上千个人。记得十二岁时我和爷爷一起住了大概有四个月,那时他开了一家杂货店,且用心写了一本书,每晚还指定几页要我读,书名叫“如何经营一家杂货店与我从钓鱼上学到的一些事”,我爷爷以为所有人对于这两件事一定都会感兴趣,且全世界一定都会看重他的想法,看完下面这一段后,你一定会觉得我的写作风格与内容(也包含个性)完全承袭了我爷爷。我把Nebraska家具店、喜斯糖果店与水牛城报纸摆在一起谈是因为我认为这几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弱点与产业前景跟我一年前报告的一样,一点都没有 改变,简短的叙述不代表它们占我们公司的重要性有丝毫的减损,1985年合计税前净利为七千二百万美元,在十五年前还未买下它们之前,此数字为八百万美 元,从八百万到七千二百万,看起来好象很惊人(事实上也是),但你千万不要以来本来就是这样,首先你必须确定基期没有被低估,还要考虑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增加盈余所需再投入的资金。关于这几点,这三家公司完全经得起考验,第一,十五年前它们相对于其所耗用的资本,所产生的盈余颇为可观,第二,虽然每年增加了六千多万盈余,其额外投入的资本也不过只有四千万美金而已。公司运用少数额外资金便能大幅提高获利能力的原因在于高通膨时代品牌商誉所能发挥的魔力,(我们在1983年报中有详细解释) ,这些公司的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将他们所赚到的盈余用在别的用途之上,然而一般的美国企业就不是这么一回事,想要大幅提高获利相对地往往也要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平均要每投入五块钱每年才能增加一块钱的获利,等于要额外投入三亿美元,才能达到我们这三家公司的获利水准。当资本报酬率平平,这种大堆头式的赚钱方式跟本没什么了不起,你坐在摇椅上也能轻松达到这样的成绩,好比只要把你存在银行户头里的钱,一样可以赚到加倍的利息,没有人会对这样的成果报以掌声,但通常我们在某位资深主管的退休仪式上歌颂他在任内将公司的盈余数字提高数倍,却一点也不会去看看这些事实上是因为 公司每年所累积盈余与复利所产生的效果。当然若那家公司在此期间以有限的资金赚取极高的报酬或是只增加一点资金便创造更多的盈余,则他所得到的掌声是名符其实,但若报酬率平平或只是用更多的资金堆积出来的结果,那么就应该把掌声收回,因为只要把存在银行所赚的8%利息再继续存着,18年后你的利息收入自然加倍。这种简单的算术问题常常被公司所忽略而损及股东的权益,因为许多公司的奖励计划随随便便大方的犒赏公司主管,例如十年固定价格的认股权,事实上公司的 盈余增加有许多只是单纯地因为盈余累积所产生的效果,有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这其间的不合理性,假设你在银行有年利率8%定存十万元交由一位信托人士来保 管, 由他来决定你每年实际要领多少利息出来,未领出的利息则继续存在银行利滚利,再假设我们伟大的信托人将实领利息的比例定为四分之一,最后让我来看看十年之 后你会得到什么,十年后你的户头会有179,084,此外在信托人的精心安排下,你每年所赚的利息会从8,000增加到13,515,实领的利息也从 2,000增加到3,378,而最重要的是当每年你的信托人送交的你的年度报告时,你会发现图表中每一项数字都是一飞冲天。现在让我们再作进一步假设,你与信托人签订的信托合约中有一项附予信托人十年固定价格的认股权的约定,到最后发现你的信托人会从你的口袋中大捞一笔,而且你会发现要是利息负现的比例越低,你付的就会越多。而你不要以为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公司主管只因公司盈余累积而非将公司资金管理得当便大捞一票,十个月我都觉得太长,更何况是长达十年以上。而事实上,公司主管对于选择权(扣除附认股权可让公司立即取得对价)这档子事具有双重标准,假设是对外发行这样的认股权,其价格一定会高得惊人,当然 这种奖励方法有时也会用到那些有才能、对公司真正有贡献的人身上,(事实上,一家公司真正给有杰出表现的人往往给的不够多) ,不过通常只是碰巧,而这种选择权一旦给了,便无法收回,无论这个人之后表现如何都不能取消(只要他老兄继续留在公司),一个庸才从选择权赚到的跟真正的 人才一样多,这实在是管理界的李伯大梦最好的去处了。我忍不住要再提一下之前克来斯勒所给美国政府外部选择权作为部份报酬以请求其为借款担保的案例,当后来这些选择权变得价值不菲时,克来斯勒竭尽所能想 要修改条件,声称这比真正应该给政府协助该公司东山再起的报酬多出太多,该公司认为政府所获得与付出不成正比的不满最后甚至演变成全国性的新闻,这种不平 之鸣 显得有点突兀,因为就我所知,没有一家公司的经理人会对本身在选择权的不劳而获表示过任何异议。讽刺的是,大家一再发表“选择权的实施有其必要,因为如此 一来经理人与股东便能同舟一济”的论调,而事实上,两者的船是完全不同,所有股东皆必须负担资金成本,而经理人持有的固定价格选择权却什么也不必承担,股东在期盼公司发达的同时还必须承受公司可能失败的风险,事实上一个你希望能享有认股权的投资计划往往是你不会想要投资的计划,(若有人要免费送我乐透彩券,我一定欣然接受,但若要我买一张则完全免谈) 。在股利政策方面亦然,凡事对持有选择权的经理人最有利的对股东一定最不利,回到之前的银行存款上头,不领利息对于持有选择权的受托人最有利,相反地,身为委托人应该要倾向把利息全领出来,免得让经理人利用利滚利占你便宜。虽然有那么多缺点,选择权在某些时后还是很好用,我批评的重点主要是它们被无限制地遭到滥用,这里我有三点要说明:(1)由于选择权与公司整体的表现惜惜相关,所以理论上它们应该用在负责公司全局的高阶主管身上,部门的主管则应视其负责部份的表现给予奖励,对于打 击率高达三成五的球员来说,应该给予大幅的调薪,即使他待的是一支大烂队,相反地,对于打击率一成五的球员,就算他们那一队最后得到冠军也应该请他走路, 只有负责全局的人,如总教练才应与球队整体战绩绑在一起。(2)选择权规划应当要非常慎重,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要把资金成本与保留盈余的影响列入考量,价格也要合理的订定,当公司面临外部购并时,他们一定马上指出市价是如何地不合理无法反应公司实际的价值,但是为何公司要以更低的价格贱卖给公司部份股权给经理人呢?(他们甚至还会说,会尽量以最低的价格将股权卖给内部人,不管公司要负担多少税负)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况,公司不管是将部份股权廉价卖给内部人或外部人,原来的股东权益一定受到损害,最后的结论是选择权的认购价一定要与真实价值相当。(3)我必须强调有一些我非常欣赏且经营绩效更甚于我的经理人,不认同我在固定价格选择权的看法,他们建立了一套具个人管理风格的企业文化,而其中固 定价格认股权是他们认为非常有用的一项工具,以他们个人的领导风格与示范并以认股权作为诱因,他们成功地引导部属以股东的心态来想事情,这种风格不多见, 但若有我们也必须小心的加以维护,即使这样的作法会破坏公平性与效率,孰谚有云: “东西若没坏,就不必修理”,这总比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好得多。然而在波克夏我们采用的奖励计划系依每个人在其职权范围内的目标达成状况做为奖赏的依据,若喜斯糖果表现的好,则这与新闻事业部门一点关系都没有,反之亦然,而我们在发放奖金时与公司本身股价高低没有任何关连,我们认为表现好的单位,不管波克夏的股价是涨是跌,都应该奖励,同样的即使波克夏的股价飙涨,若员工表现平平也不应该大发奖金,而 表现系依据各个公司本身竞争条件与环境列入考量,有时只是运气好搭上顺风车一切平顺,有时只是运气差遇到逆境特别倒霉。即使是在这样的制度下,有时奖励也 相当可观,在各个部门中,视状况有人可以领到底薪五倍以上的奖金,以今年为例就有人会领到二百万以上的奖金,而事实上金额并没有上限,与阶级与年资也没有 太大关连,若表现得好一个小单位的主管可能比一个大单位的主管领得多的多,只要打击率能超过三成,不管你是二十岁的菜鸟 或是四十岁的老将,我们都一样重视。而很显然的,波克夏各事业的经理人可以利用他们所领到的奖金(或甚至去借钱)到股票市场上买进公司本身的股票,而事实上有许多人确实如此,而且持股比例甚高,与其它股东一样承担风险与资金成本,这些经理人确实与公司站在同一条阵线之上。最后让我们回到主要的三项事业在Nebraska家具店我们最具优势的竞争力在于低成本的营运,并提供客户最有质感的家具,身为全国同类型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店,即使小镇的经济明显 衰退,营收仍创新高,我也很高兴跟各位报告,家具店的负责人B太太虽然高龄92,每天仍以年轻人跟不上的步伐在店里忙碌着,坐在轮椅上,她一个礼拜工作七 天,我希望当大家造访Omaha时,能到店里看看她,相信你会与我一样精神一振。在喜斯糖果我们与同业竞争对手相比,其单店销售量仍大幅领先,虽然我们广为消费大众所接受认同,整个产业表现并不好,单店糖果销售磅数持续下滑,这使得单位成本提高,而我们却只能稍微调涨价格,如此一来我们的毛利势必受到影响。在新闻事业方面一样很难增加发行量,虽然广告量略增,但主要来自于夹报部份,ROP广告(报纸版面上的广告)却减少,前者的利润远比后者低,且竞争较激烈,所幸去年成本控制得宜而家庭订户数表现颇佳。我们较不担心的是这三家都有优秀的管理阶层,在接手喜斯我们便一直有Chuck掌控大局,选上他是我们作得最对的决策之一,在新闻事业我们也有Stan Lipsey同样是狠角色,他跟我们在一起十七年了,每当我们复予他更多责任,他的才能表现便更上一层楼,在家具店不用说我们则有B太太家族,三代同堂可谓一门豪杰。能够跟这一群优秀的专业经理人一起共事,我实在感到非常幸运,在专业上我佩服之至,在私人方面则是我的好朋友。下表是年报中常见表格的更新,列示保险事业的主要两项数字:点击查看图片:http://service.photo.sina.com.cn/show_mop.php?type=orignal&pic_id=4144529agb15b1138e408&pm=1&v=690综合比率Combined Ratio代表所有的保险成本(损失加上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率,100以下表示有承保利益,反之100以上则表示有承保损失。1985年产业整体的数字有点不寻常,保费收入大幅成长,而投保损失则与前几年一样以固定比率成长(约比通货膨胀率高几个百分点),结果两项因素加起来竟使得Combined Ratio下降,只是损失不大配合,虽然通膨有趋缓的现象,理赔损失却成长惊人,相较于去年的16%,今年创新高的17%更显得惊人。意外并不是损失成长的主因,虽然1985年确实有几次相当大的飓风发生,但所造成的损失仅占保费收入的2%,这比例不算异常,而且也不是投保汽车、房屋、员工或其它投保标的出险的爆增。可能可以解释的原因是去年业界大幅提拨损失准备,就像报告所显示的,这场景有点像检讨会议,保险事业经理人大家一窝蜂地承认前几年损失准备确实提拨不足,而结果修正后的数字严重影响今年的损益。另外一项更令人困扰的因素是社会或司法通膨成本的增加,保险业者的赔偿能力已成为陪审团判决责任与损害成立与否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人觊谀深口袋,不 管保单上是怎么写、不管事实真相为何,也不管以前的判例。这成为保险业预测未来的最不确定的因素,尽管如此,短期间的影响尚属有限,只要保费成长的速度持 续, 不要发生什么特别大的灾难,明年产业整体的Combined Ratio可望大幅下降。不过获利改善的情况无法持续太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商品化企业只有在价格稳定或供给短缺的情况下才能维持高获利,一是公司必须在景气转佳之前先扩充产能并准备好资金。如同我在1982年年报跟各位报告过的,曾广泛地讨论商品化企业的特点,一般的投保人不太在乎产品的差异而只注意价格,几十年来公会的垄断使得价格居高不下,但这种情况如今已不复见到,在自由市场中保单与其它商品一样地被自由订价,当供给吃紧,价格自然上升,反之就不会。供给目前在许多险种有些吃紧,虽然保险业不像大部份的行业,所谓的产能只是心态上而非实质的,保险业者可以接下无限量他认为适当的保单,这其间只受到主管当局与公会评比的压力,公司与主管当局在乎的是资本的适足性,越多的资本当然是越好,也代表可以签下更多的保单,在标准的商品化企业,如钢 铁或铝业,要增加产能还要一定的前置期间,而在保险业资金却是可以随时取得,因此供给不足的情况可能马上就会消失。这就是目前实际发生的状况,在去年总计 有十五家业者大约募集了三十亿的资金,使得他们可以吃下所有可能的生意,而且资金募集的速度越来越快。照这样下去不用多久马上的会面临到杀价竞争的情况, 之后获利也会跟着受影响。而这一切都要归疚那些大幅增资的业者(有人一定会批评,就像我们在纺织业一样,资本社会的动态变化,使得所有业者做出那种个别看 似合理,但就产业整体而言,弊多于利的结果。以往年报我曾告诉过大家,波克夏雄厚的资本结构(堪称业界之最)有一天能让我们在保险业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的紧缩,这一天已到来,去年我们的保费收入在经过许多年的停滞之后,增加三倍以上,波克夏的财务实力(以及过去优异的记录)是我们争取业务最有用的利器。我们正确地预期到大客户对于品质的要求,在他们了解到保单也不过是一张借据,而许多借条在去年皆无法兑现。这些客户最后都被波克夏健全的资本结构吸引上门,而另外有一点是我们没有预期到的发展,那就是还有许多客户是因为我们能够承担钜额的风险而觉得我们与众不同。 关于这点,你必须对钜额风险有一些认识,在以往有许多业者都很愿意接下这种保单,但是他们会这样做的原因是透过再保险的安排,业者只要保留一小部份的风 险,而将大部份的风险移转给再保业者,想想看例如经理人投保额二千五百万,透过与再保签约,保单发行公司可以只留下头一个一百万损失,超过的部份最高到二 千四百万由再保公司负责,照业界的说法,其保险毛额很高,但净额却很少。在任何的再保安排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保费收入要如何来分配, 以我们的经理人经营保险为例,保险人必需要有足够的保费来弥补其承担第一个一百万损失的风险,而再保人必需要有足够的保费来弥补其承担一百万到二千五百万 损失的风险。一种解决这种难题的方法叫做派翠克-亨利法则:系完全依照过去的经验,换句话说过 去再保业者需要多少保费来弥补其所承担的损失。但不幸的是过去的经验因为投保期间过长往往无法完全反映实际的情况,亦即要在许多年之后才能真正知道会发生 多少损失,而且最近产业能见度不但越来越差,有时甚至还会误导,亦即法院不管以前判例倾向于给予钜额的赔偿,使得再保业者过去推估的公式与结果相差太远而 变成一场大灾难。派翠克-亨利不管用,换成Pogo所说: “未来与过去绝对不同。”产业的不确定性加上许多经验不足的新进者,使得这几年保险业者偏好维持低水准的保单净额,他们能够吃下比其所能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的保单量,这样的作法有时在保险与再保公司整体亏钱的情况下,本身甚至还能获利,(这种结局并不是刻意的,通常保单发行公司对于校高阶的风险所生最后成本的了解的不一定比再保公司多) ,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尤其会发生在环境变化快且成本高涨的时代,如执行业务不当、经理人保险与产品责任险等,在这些情况下,也难怪保险公司还会积极签发保单,即使保费毛额已相当不合理之时。最 明显的例子是在1984年有一家大型的同业,在那一年那家公司一共签下六十亿元的保单,在保留其中的40%约二十五亿后,将剩下的三十五亿转给再保公司, 结果保留部份理赔的损失最后只有不到二亿元(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是分保出去的部份却使再保业者蒙受了十五亿元的损失,使得保险公司的Combined Ratio不到110,但再保公司却高达140,而这与天然灾害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业者之间的(但发生的频率却相当高),虽然我尚未看到该公司今年的年报,但可想而知这种不平衡的情况一定还继续维持着。已 有好几年一些反应较慢的再保业者由于无法对保费作合理的分配,甚至是估计,使得权益因而受损,到最后再保业者的行为有点像马克吐温的猫一样,“一旦被热炉 子烫过一次,便不会再去碰任何炉子,即使是冷的炉子也一样”,再保业者在长期的意外险方面有太多不愉快的经验,以至于到最后干脆放弃(有可能 是正确地)该项业务,不管投保价格如何诱人,结果使得某些业务的供给量严重短缺。如此一来许多再保客户便着急了,他们不能够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将上千 万的保单转给再保业者,进而也没有能力与财力自行吃下大额的保单,有的业者的承保毛额萎缩到与承保净额相当。在波克夏我们从来不玩这类的游戏,直到最近这样的作法使我们在某些业务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不过现在整个局势已改变,我们拥有同业比不上的承保实力,只要我们认为价格合理,我们愿意签下其它大型业者吃不下的保单,例如我们愿意承担一次可能损失一仟万美元的风险,只要价格合理且其风险与我们已承保的风险无太 大的相关。同业间连愿意承担前述一半的都不多见,尽管在不久之前,有再保业者当靠山,许多业者甚至愿意吃下十倍以上的保单。1985年我们旗下保险公司 National Indemnity在保险杂志大幅刊登广告对外宣传愿意吃下超过百万美金的大额保单,结果总计收到高达六百封的回函,最后约有五千万美金的生意成交(先不要高兴太早,由于属于长期保单,至少要经过五年以上才能确定这次成功的行销也是成功的承保),现在一般的保险经纪人要接高额的保单第一个一定会想到我们的保险子公司。不过就像我说过的,供给吃紧的状况不会维持太久,大家最后还是会回到低价竞争的老路,不过一两年内,我们在几项业务方面还是有很好的发挥空 间,Mike Goldberg在营运上作了许多的改进(本人先前的管理不当,提供他不少发挥的空间),尤其是最近几年他找了许多深具潜力的优秀人才进来,明年他们将更有机会一显长才。Combined Ratio方面也由去年的134进步到今年的111,只不过过去不良的影响还在,去年我曾告诉各位由于本人在损失准备的提列不当,我曾保证会定期跟各位报 告,本来我是想说以后的记录应该会渐渐改善,不过到目前为止,好象并非如此,细节详后述,去年的损失准备提列与前几年一样还是明显不足。所幸不足的部份主 要发生在再保部份,而许多保单已陆续到期,这种解释使我想起许多年前,通用再保的董事长告诉我的一个小故事,他说每年公司的经理人都告诉他 “除了佛罗里达的飓风豁中西部的龙卷风的话,今年的成绩一定很好”,到最后实在忍不住他召集所有干部开会并建议他们干脆另外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叫作“除 了”部门,专门把他们后来不计入的业务塞在那里算了。不管是在保险或其它行业也好,应该把“除了”这个字眼从辞典里删除,如果你要参加比赛,就应该把对手 所有的得分全部计入,任何一直把“除了”挂在嘴上的经理人,之后只会说又上了一课的人,真正应该上的课是应该要换得是演员而不是剧本。当然不可避免的作生 意往往会出些差错,而聪明的经理 人一定能从中记取教训,但这教训最好是从别人身上学来的,若过去习惯犯错表示未来还是会继续犯错。波克夏持有38%股权的GEICO公司,在保费收入成长与投资收益方面皆表现突出,但在承保结果与其过去高标准相较却表现平平,私家小客车与住宅房屋 险是去年度恶化最厉害的险种,GEICO也难逃一劫,虽然它的成绩比起其它主要的竞争对手要好得多。Jack在年中离开GEICO去主持消防人员基金,留 下Bill与Lou担任正副董事长,Jack之前挽救GEICO免于破产的表现卓著,他的努力使得波克夏获益良多,我们欠他的实在是数不清。其中还包括吸 引许多优秀的人才,他找到具有跟他一样特质的经营阶层来继承他,使得他对公司的贡献与影响力超过他实际的任期。绝对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张饭票,结果我们跟着Jack加入由他担任控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消防人员基金,1985年九月一日我们成为FFIC集团 7%的参与者(不包括他们为不相关的公司所接的再保险保单),合约为期四年,明订期间的损失与成本依比例分摊,除非到期前予以展期,否则我们将不再继续参 与,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仍须分摊FFIC在四年间发生的损失中的7%。合约签订后FFIC须立即将7%的保费汇给我们,而我们也必须马上支付其所发生的任何损失,预收的资金则用在投资之上,合约附带条件是本人必须随时提供一般投资咨询服务给FFIC,但我并不介入特定投资决策,而波克夏也不参与该公司任何的保险业务。目前FFIC的业务量约达三十亿美元, 且当费率调涨后规模有可能再增加,该公司在1985年九月的未到期保费准备达十三亿美元,所以FFIC汇了其中的7%,相当于九千多万美金给我们,同时我 们也支付了三千万美金给他们代表他们已预付的理赔费用,这部份的业务完全由National Indemnity承作,之后再将其中的七分之二转给Wesco的子公司。在保险部门我们特别新增一项主要分配合约,不过由于属于新业务,所有数字只能算 是大概的估计。到了年底我们又取得一件新合约,明年度的金额大约为五千万元,我们希望能够扩展这项业务,而产业环境也不错,许多公司产生超过其本身处理能 力的业务,而我们坚强的财务实力正是他们希望合作的最好对象。点击查看图片:http://service.photo.sina.com.cn/show_mop.php?type=orignal&pic_id=4144529agb16c49547f43&pm=1&v=690http://service.photo.sina.com.cn/show_mop.php?type=orignal&pic_id=4144529agb16c4963e23f&pm=1&v=690我们之前曾提到过去十年来投资环境已由过去完全不看重大企业的情况转变成适当的认同,华盛顿邮报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在1973年中以不到当时内含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进股权,计算价格/价值比并不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大部份的证券分析师、经纪人与媒体经营者跟我们一样估计该公司的价值约在四亿到五亿美元之间,但当时其仅一亿的股票市值却是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具有的优势是态度,我 们从葛拉罕那里学到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在买进好的公司股票在其股价相对于代表的实际价值被低估的时候。在1970年代早期大部份的机构投资人却认为企业价值 与他们考量买进卖出的价格并无太大关联,现在看来当然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当时他们受到知名的商学院所提出的新理论所惑,“股票市场具有完全的效率,因此计 算企业的价值对于投资活动一点也不重要”,事后想想我们实在欠这些学者太多了,在不管是桥牌、西洋棋或是选股等斗智的竞赛中,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更有利的,当对手被告知思考是白费力气的一件事。1973到1974年间华盛顿邮报表现依旧良好使得内在价值持续增加,尽管如此我们在该公司的持股市值却由原始成本的一仟多万减少25%变成八百万美元,本来我们觉得已经够便宜的东西,没想到在一年之后具有无比大智能的市场又将它的标价又向下调整到至少比其实际价值少两成的地步。美好的结局可以预知,Kay Graham-华盛顿邮报的总裁具有无比的智能与勇气除了拥有极佳的管理长才将公司的内在价值进一步提升之外,更大手笔地以便宜的价格大量买回公司的股份,在此同时投资人开始体认到公司特殊的竞争优势而使得公司股价回升到合理的价位。所以我们经历了三重享受,一来公司本身的价值提升,二来每股所代表的价值因公司实施库藏股又增加,三来随着折价幅度逐渐缩小,股价的表现超越公司价值实际增加。除了1985年依持股比例卖回给公司的股份外,其它的持股皆未变动,年底持股的市值加上卖回股份所得的收入合计为二亿二仟万美元。假若在当初1973年中我们将一仟万随便投资一家当时最热门的媒体事业,则到今年年底我们持股的市值大约会在四到六仟万元之间,这结果显然比一般市场 的平均表现高出许多,其原因在于媒体的特殊竞争力,至于再多出来的一亿六仟万部份是因为华盛顿邮报的总裁Kay作出的决策优于其它媒体事业的经营者,虽然 她惊人的事业成就并未有人大幅报导,但波克夏的所有股东却不能不加以珍惜。由于我们买下资本城股份(后面会详描述)使得我必须在1986年被迫离开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但只要法令许可我们将无限期的持有华盛顿邮报的股份,我 们期待该公司的价值持续稳定成长,我们也知道公司的管理阶层有才能且完全以股东的利益为导向,不过该公司的市值目前已增加为十八亿美元,公司的价值很难再 以当初市值仅一亿美元时的速度成长,也由于我们其它主要的持股股价大多已反映,所以我们的投资组合很难再像过去一般具成长潜力。或许你会发现年底我们有一大笔Beatrice公司的持股,这是属于短期的套利动作,算是闲置资金暂时的去处(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因为交易有时也 会发生问题导致重大的损失),但我们大多只参与已宣布的购并案,当然若能为这些资金找到更长期可靠的去处我们会更高兴,但现阶段却找不到任何合适的对象。到年底为止,我们旗下保险子公司大约持有四亿美元的免税债券,其中大约有一半是WPPSS华盛顿公用电力供应系统发行的债券(该公司我已于去年详尽的 说明同时也解释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为何不愿进一步说明公司的进出动作,就像我们投资股票时一样,到年底我们在该债券的未实现投资利益为六仟二百万美 元,三分之一的原因是由于债券价格普遍上涨,其余则是投资人对于WPPSS一、二、三期计划有较正面的看法,我们每年从该投资所获得的免税利益大约为三仟 万美元。大约在年后,波克夏买进约三百万股的资本城/ABC股票,(每股价格172.5美元,我追踪该公司的管理绩效已有许多年,我认为他们是上市公司当中最优秀的,汤姆墨菲与丹柏克不但是最优秀的管理阶层,也是那种你会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那一种人,跟他们一起合作实在是我的荣幸,也相当愉快,若相信各位若认识他们应该也会有这种感觉。我们的股权投资使得资本城能够取得三十五亿美元的资金用来购并美国广播公司ABC,虽然对资本城来说,或许ABC的效益无法在短暂几年内就立竿见影, 但我们很有耐心一点也不心急,毕竟就算是才华与努力俱备,还是需要时间来发酵,就算你让九个女人同时怀孕,也不可能让小孩一个月就生出来。为了展现我们的信心,我们特别与管理阶层签订了一项协议,在一定的期间 内,我们的投票权将交给担任CEO的汤姆墨菲(或是接任的丹柏克)来处理。事实上这项提案是由我与查理主动提出,同时我们还自我限制了一些卖出股份的条 件,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确保我们出售的股份不会落到未经现有管理阶层同意的人士身上,有点类似几年前我们与吉列刮胡刀与华盛顿邮报签订的协议。由于有时钜额的股票交易可能必须要溢价,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样的限制可能会损及波克夏股东的权益,不过我们的看法正好完全相反,身为公司的所有权人,我 们认定这些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将因为这些限制而更加巩固,因为如此一来专业经理人便能全心全意的为公司打拼,进而为全体股东创造最大的利益,很显然的这比 让一 些经理人整天为了换不同的老板而分心,(当然有些经理人会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公司的利益之前,所以我们在投资时会尽量避开这类的经营阶层)今天企业的不稳定性是股权分散的必然结果,一家公司随时都会有大公东浮上台面,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却包藏祸心,我们常藉由锁住自身持有的股权来宣示对公司稳定的支持,这种安定感加上好的经营阶层与企业型态,是让企业获利丰收的沃土,这就是我们会这样安排的用意所在。当然人性面也很重要,我们不希望我们欣赏与推崇的经理人,在欢迎我们的加入后,会担心一觉醒来,因为我们持有重要股权,所有事情一夕生变。我告诉他们绝对放心,我们一定说话算话,而且也包括波克夏公司的承诺,万一我个人发生了什么不幸(意思是指我本人活不到一百岁就挂了) 。当然我们投资资本城的这次交易并未占到什么便宜,这反应出近年来媒体事业的蓬勃发展(当然还比不上某些购并案的疯狂),事实上也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但重点是这项投资让我们能与这杰出的人材与事业结合在一起,而且是相当庞大的规模。至于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何同样一家公司,你们的董事长在五、六年前以43块的价钱卖掉,而现在却以172.5块的高价买回,有关这个问题,容我在多花一点时间,想一个漂亮一点的答案给各位。同一期间我们还花斥资三亿二千万美金购并了位于克里夫兰的史考特费泽,下一个段落我将会说明波克夏购并公司的一些标准,史考特费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易懂、够大、管理佳、很会赚钱。该公司有17项事业,年营业额约七亿美金,很多都是该行的领导者,投资报酬率相当高,拥有许多知名品牌,如克比家护系统、空气压缩机、瓦斯炉等。另外著名的世界百科全书约占该公司销售额的四成,是主要的营业项目之一,其销售量比起其它四家同业的量还多。我和查理对世界百科全书特别感兴趣,事实上我读他们的书已有25年的历史,现在连我自己的孙子都有一套,它被所有的老师、图书馆与读者评选为最有用的 百科全书,而且它的售价比起同类型的书还便宜,这种价美物廉产品的结合使得我们愿意以该公司提出的价格进行投资,尽管直销业近几年来表现并不出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担任该公司总裁已九年的Ralph Schey,由于1960年代的购并风潮,当他上任时,该公司共有多达31项的事业,他大刀阔斧将不合适或不赚钱的事业处置掉,他在资本分配上的功力相当杰出,我们很高兴能与他一起共事。事实上购并史考特费泽的过程相当有趣,在我们介入之前还有段小插曲,早在1984年便传出该公司有意要出售,一家投资银行顾问花了好几个月编织了许多 美丽的远景,以吸引一些买主上门,最后在1985年中一项具有员工认股计划特色的出售案为股东大会所通过,然而到了最后节骨眼却由于特定因素被搁置,我在 报上看到这项消息,立刻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Ralph Schey,虽然我并认识他本人,我说我们很欣赏公司过去的表现,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与我们谈一谈,不久我与查理便在芝加哥与Ralph碰面共进晚餐,并 在隔周正式签定购并合约。由于这项购并案与原本保险事业的大幅成长,将使明年公司的营收超越二十亿美元,大概是今年的两倍。史考特费泽购并案充份说明了我们对于购并采取随性的态度,我们并没有任何特定的策略与计划,也没有专人来研究一些中介者提供的企划案,反而我们倾向一切顺其自然,反正时候到了,我们就会有逤行动。为了主动向命运招手,我们依惯例还是列出征求企业被购并的小广告,今年惟一的小变动是第一项获利的标准略微提高,主要是因为我们期望购并能为波克夏带来明显的改变:(1)钜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一千万美元)(2)持续稳定获利(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3)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4)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5)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到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6)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我们不会进行敌意购并,并承诺完全保密并尽快答复是否感兴趣(通常不超过五分钟),我们倾向采现金交易,除非我们所换得的内含价值跟我们付出的一样多,否则不考虑发行股份。我们欢迎可能的卖方与那些过去与我们合作过的对象打听,对于那 些好的公司与好的经营阶层,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归属。另一方面我们也持续接到一些不符合我们条件的询问,包括新事业、转机股、拍卖案以及最常见的中介案(那些说你们要是能过碰一下面,一定会感兴趣之类的)。在此重申我们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除了以上买下整家公司的购并案外,我们也会考虑买进一大部份不具控制权的股份,就像我们在资本城这个Case一样,当然这要是我们对于该事业与经营阶层都感到认同时才有可能,而且是要大笔的交易,最少也要五千万美金以上,当然是越多越好。今年破记录的有96.8%的有效股权参与1985年的股东指定捐赠计划,总计约四百多万美元捐出的款项分配给1,724家慈善机构,同时去年我们针对 股东 对于这项计划与股利政策的看法,进行全面性的公民投票,包含一个可以让你表达对这项计划的意见(例如应否继续、每一股应捐赠多少等等)你可能会有兴趣知道 事实上在此之前从未有一家公司是以股东的立场来决定公司捐款的去向(为免划地自限,我们尽量将问题的措辞保持弹性),在股东会的资料中有相关的选票与结 果,我们各位的响应对于本公司现行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也建议新股东赶快阅读相关信息,若你也想参加的话,我们强烈建议你赶快把股份从经纪人那儿改登记于自己的名下。五年前由于银行控股公司法的通过使得我们必须将旗下所有伊利诺银行的股权处份掉,当时我们的作法是相当特别的,我们宣布波克夏与洛克福银行集团(伊利 诺银行的母公司)的换股比率,让除了我本人以外的所有股东自行决定是否将其所有或部份波克夏的股份转独立的洛克福银行集团股份,剩下的部份由我本人全数吸 收,当时我曾说,这种分法是最古老且最有效分配一件东西的方法,就像是小时候大人会叫一个小孩切蛋糕,然后叫另一个小孩先选一块一样,由我先将公司切成两半,在让所有股东自由选择。去年伊利诺银行正式出售,当洛克福银行集团清算结束,所有股东所收到的售股收入与每股波克夏的价值相当,我很高兴五年后看来当时那块蛋糕切的相当公平。去年超过三千名的股东中大约有250名出席股东会,与会者的水准与去年相当,问的问题显示大家都是有智能且真正关心公司的股东,这在其它上市公司的股东会是很少见到的,麦达克思-在担任乔治亚州州长时曾批评当时糟糕透顶的狱政制度: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人犯的素质水准”,我想要提升股东会的水准也是一样的道理。波克夏的股东年会预计于1986年五月二十在奥玛哈举行,我希望各位届时都能参加,今年将会有一项改变,那就是经过48年的坚持,本人将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习惯改变,将平常喝的饮料改成新的樱桃可口可乐,而它也将是本次波克夏-海瑟威股东大会的指定引料。最后记得带钱来,B太太已经答应若股东在会议期间造访她的家具店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折扣优惠!!华伦巴菲特董事长1986.3.4*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