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就位,即将毕业”!“中传研究生”为何从26楼跳下?力与美

“论文就位,即将毕业”!“中传研究生”为何从26楼跳下?

研究生的家属发文研究生跳26楼,家属讨说法:在5月9日21点左右,一位家属将“中传研三学子”——黄同学的自杀经过做了简单陈述。该学生已经将论文准备好,就等着最后的送审和答辩了。然而,她却选择了从26楼跳下!其家属给出了该同学跳楼的主要动机:其一、导师不同意该生的论文送审;其二、学生多次修改+道歉无果;其三、老师没搭理且将其拉黑;其四、学院慰问后,老师无慰问。研究生找论文题材(非当事人)首先,笔者对黄同学表示惋惜!中年失女,家属得多心碎啊!而且在家里看着自己的孩子从26楼一跃而下:她从26楼跳下去,其父亲拉着她的一只手,却因为体力不支而没拉住孩子,就这么看着自家孩子跳了下去。看到高校研究生自杀,我深表惋惜!尤其是该生已经走到了研三的末端,本来即将风调雨顺,然而空气却瞬间凝固!虽然我的心情沉重,但是我认为必须要深究细节,才能起到深刻的教育意义!为父母深感惋惜然后,需要深究细节!每年都会有硕士延期开题和毕业,为什么老师不让她送审论文呢?可能的原因一:导师有意为难她;可能的原因二:她的论文确实没有达到送审的条件。关于毕业论文修改,其实已经毕业的研究生都明白:大多也都是自己修改!因为好多导师在毕业期间还在忙着拉项目、开大会!但是今年不一样,导师不都在家里待着吗?当事人的道歉信黄同学跳楼前的“道歉信”:如上所示,该同学曾一夜没睡,且写过一封道歉信。其中,该同学主要提到了3个点:第一、由于论文压力,自己急于得到认可,而做错了事;第二、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伤了老师的心;第三、感谢老师的批改,然而误解却越来越深。的确,学生和导师需要处好关系,不然在毕业的时候真的会很难受!那么到底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还是导师要求过高呢?没有导师方面提供细节,目前还不敢乱发难。学生怕导师延期,导师怕论文质量差。虽然这几年论文查的严了,但是导师也挺怕学生走极端的,学生也怕到手的工作被延误掉!论文答辩目前为止,还需学校、导师、同学3方面信息!家长可以把学生与导师的对话共享,让其他学生和家长也能更好地了解事情的经过,看看是老师错误大,还是学生有问题?目前的信息较少,除了人没了,其它的都不是客观信息,甚至包括该同学的道歉信!因为这个道歉信本身就是站在学生弱势的一方来写的。如果道歉信是真的,那么所谓的“为了通过论文,忽略了做人的道理”这一句话的深意又是什么呢?写论文会跟做人的道理有关系吗?不都应该实事求是吗?我觉得疫情期间在家跳楼而下,其家长也有一定责任!因为自己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父母不应该深度陪伴、加以开导吗?其背后是否还有师生、家校、以及父女等别的信息没给出来呢?研究生回望过去,有学生“混会摸鱼”!修改学生论文的导师对“翟博士无知知网现象”很恐惧,确实也有这种学生存在,现在还不能只看一面之词!同一届毕业学生的论文,对于其导师来说,也是让人深夜难眠的一根压力柱。从格式到内容都需要导师亲力亲为,当然,这属于负责任的导师。导师发难(非当事人)回望过去,有导师“故意发难”!对于我这种经历过博士论文答辩的人,深知导师发难现象的普遍性。不过对于研究生延毕,我觉得没有任何必要!我的一个师弟论文写得差,导师找茬不给过。后来我们几个博士师兄弟帮忙改,让他的论文质量超过学院大部分学生,结果导师依然指东道西!看来是平时关系不好啊!论文过不去,学生真的绝望:不否认大部分导师的严谨作风,但是真的存在奇葩师者!不管事情起因和经过到底谁对谁错,先说这个女孩跳楼了,至少这个导师应该去看一下,毕竟你是学生的导师!兢兢业业的导师值得深思的一点:说实话,现在的大学老师,真正一心带学生的不多了。认真带学生搞科研的老师一穷二白,得不到提升!反倒是那些平时跟学生不见面的、连教学任务都不认真完成的老师,却很快晋升为教授!为何?因为校外创业和拉拢合作比学生要来得亲切得多!

边区造

中传研究生跳楼!一个绝望女生走上不归路,暴露不正常的师生关系

文|辣评妹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本该是最为纯粹一种人际关系。可是,屡屡发生的由于师生关系不和所引起的学生自杀事件,把师生关系难题推到了前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黄静怡跳楼自杀,而据其家属透露自杀原因为被导师刁难,毕不了业。关于该女生自杀的真实原因,是否如其家属所言,目前尚待官方的调查结论。但是,这件事情所暴露的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么,本该纯粹的师生关系,缘何变得如此针锋相对,难以协调呢?对于这个问题,辣评妹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教育和学习的功利化。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现在的老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为了职称晋升、科研奖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于那些博导、硕导来讲,都是高学历,受过非常优质的教育,但是他们的正常收入却与其身份和学历不相匹配,一个本科高校的教授工资也就大概年薪10万块。和当前社会上整体的薪酬水平相比,这显然会让他们心理不平衡,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他们必须要在科研上下功夫,追求科研奖励。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导师“压榨”学生,让学生出成果这样的现象。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只想快点毕业,谋到一份好的职业,早点挣钱。但是,他们没有做出让老师认可的成果,导师不愿意轻易放手。这样子的话,导师和学生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其次,导师的权力过大。现在,绝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一般都是导师制,导师的权力非常大,导师可以决定一个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乃至平时给学生发放的补助津贴的多少。所以,现在很多研究生称呼他们的导师为老板。可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否合格,能否答辩,这都取决于导师愿不愿意给你签字。而毕业论文是否质量,又是一个非常弹性的标准,在基本规范达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提高标准,就很难企及。导师不想让你毕业,就鸡蛋里挑骨头,一篇数万字的论文,在逻辑上很难天衣无缝,想挑毛病,总会发现问题。最后,学生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太差当然,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研究生轻生,也和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孩子,随着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从小到大一般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就想不开。其实,一个人一生太长,往前看十年,延期一年又算什么呢?由于学生抗压能力差,也给老师的指导带来很大难题,学生说不得,批评的轻重拿捏不好,也让导师们头疼。针对以上造成师生关系难题的几个原因,辣评妹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做到几点:首先,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教师考评机制,不要唯论文评绩效,这样子导师们就不至于为了自身绩效去逼着学生出成果,另外一方面,对于硕博士的补助也要提高,让他们不会为了生计而着急毕业,不急功近利,安下心好好做科研。其次,减少教师权力,学生能否毕业不应当导师一个人说了算,对于毕业论文应该有一个合理、明晰的标准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如果被导师刁难,应该有一个顺畅的渠道进行申诉。最后,就学生自己来说,也不要一颗玻璃心,要提高自己抗击挫折的能力。毕竟人生在世,什么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到了社会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学校里这点事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都不是坏事,如果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长大后一次挫折就可能把孩子击垮。小结:中传研究生跳楼!一个绝望女生走上不归路,让人心痛。这出悲剧暴露出了当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本该是情同父子,本该是师严徒恭,可是现在却变成了针锋相对。如今,逝者已逝,惟愿家人坚强。同时,也希望屡次发生在校园的类似悲剧所揭露师生关系难题能够引起社会、家长、学校和监管者的重视,从根本上寻求杜绝此类悲剧发生的办法。/完/

超级爱

中传研三毕业生跳楼身亡,这件事究竟谁该来负责?

中国传媒大学这个名字,在国内可以说众所周知,作为一所名校,它的分数线也很高,录取来的学生通常水平也都很好。但就在最近,网上却传出该校研三学生黄静怡跳楼自杀身亡的消息。而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这件事和论文导师有很大的关系。作为黄静怡同学导师的薛燕平,本应该尽到修改论文,帮助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但根据家属提供的资料来看,在论文写作上,黄静怡多次询问老师意见,可薛燕平置之不理,也不予回应。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代教育下的教师,虽然不强制要求具备这种“匠人”精神,但起码负责任的态度应该要有。要知道,教师的职业就有关爱学生,爱岗敬业这些要求。可是为什么薛燕平不肯去帮助黄静怡呢?在网友们的调查下,薛燕平的履历也被调查清楚,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则是英国的德比大学,由此来看,他属于一位海归了。像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老师,为何对学生的问题漠然不视?同时,现在的高校教师要求最少都是博士,可薛燕平年纪轻轻就当上传媒大学的教研主任,不难看出他的教学水平不错,得到了认可。但俗话说得好,德才兼备谓之君子,有才无德谓之小人。在黄静怡的家属发文曝光这件事后,她们表示一定会向学校要一个说法,并且要严惩薛燕平。因为在黄静怡的遗书中提到,由于这段时间很压抑,加上论文一直让人处于焦虑的状态,同时导师也不理睬自己,彻底让她崩溃了。于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像一片“树叶”,从百尺高的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她再也不用为论文而感到忧郁,但是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人间。从以上这一段话来看,笔者认为薛燕平没有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这里绝对不是在无端指责他,而是作为教师要耐心去教育学生,不能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去处理,不理睬她,甚至拉黑黄静怡。种种行为,最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让她选择了死亡的方式。之前我遇到的一些老师,往往比较负责,即便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她们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绝对不会出现像这样拉黑不理睬的现象,可以说尽到了一位教师的责任。无论如何,这一次的事情需要一个回答,有人说是因为黄静怡玻璃心,不能抗拒压力,不怨老师;也有人说,是薛燕平太刻薄,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总而言之,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两人都有错误。但前者已乘黄鹤去。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反思,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源源而来

中传研究生事件再起波澜?导师被多名毕业生实名举报,形象崩塌?

近段时间,教师的师德问题引发了大众的讨论,接连多起学生举报老师事件,以及多位大学教授发表不当言论的事件,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连师德都缺失的人,还有资格坐在教师的岗位吗?还有资格站在讲台上吗?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更好地促进教育生态的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迫在眉睫,对于那些师德缺失的教师,网友们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清除出教师队伍。前几天发生的一起悲剧中,再次牵扯出了关于师德的问题。前几天,一则消息迅速登上了热搜,中国传媒大学2017级动画艺术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家坠楼身亡,该研究生名叫黄静怡,即将研究生毕业,迎来大好前程,偏偏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事后,一位自称黄静怡的家属在网上发声,表示其导师薛某是造成该事件的罪魁祸首,该家属称黄静怡早就已经将论文准备好,但是导师故意刁难,不同意将她的论文送审,面对学生的苦苦哀求、多次道歉,导师也不理不睬,最终把黄静怡逼上了绝路。对于该事件,中国传媒大学也给出了回应,学校已经启动了对此事的核查工作,针对家属提出的一些情况,还要等待进一步核实,所以在该起研究生事件中,究竟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是导师的责任?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从黄静怡家属发表的内容来看,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地指责导师,事隔几天,导师薛某也站出来发声了,他发表了一篇帖子《不得不说几句》,想要为自己洗白澄清,薛某表示网上流传的聊天记录是断章取义,他上传了当天完整的聊天记录,希望大家能理性地看待这一切。导师薛某的发声再度引起争议,有部分网友支持导师,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该导师想要逃避责任,正当大家对此事争论不休时,网上却涌现出了多名“中传毕业生”,并且揭露了该导师的一些“恶劣行为”,事情似乎又发生了转机。中传研究生事件再起波澜?导师被多名毕业生实名举报,形象崩塌?多名毕业生实名举报导师薛某,时隔数天,该事件在网上再度引起热议。一位疑似黄静怡的同学表示,黄静怡的学术水平没有问题,导师不应该剥夺她参与盲审的机会,另外该导师特别自我,恶评无数,不合自己口味就给学生挂科。还有一名中国传媒大学06级动画学院本科毕业生也为黄静怡发声,认为该导师德不配位,而且他对该导师的印象也符合黄静怡家属的描述。此外,还有毕业生列出该导师的一条条“罪状”,例如该导师在学生群发一些少儿不宜的图片,他的课堂内容也不堪入目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毕业生也对该导师实名举报,当然,这些举报仅仅针对导师薛某的师德问题,对于是否与研究生坠亡事件有关,大家无法作出评判,只能等待校方的调查结果。但是,面对如此多的毕业生实名举报,导师薛某的形象已然崩塌,若这些举报内容属实的话,该导师确实是师德堪忧了。作为一名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所以更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更何况是一名身处讲台之上的教师呢?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体系的意见》,里面提到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提到了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希望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都能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中传研改引争议,对双非跨考不友好?还暗箱操作?

日前小编推了一篇关于考研首个复试改革方案发布的文章,中传的这一重大考研改革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小伙伴开始变得兴奋又焦虑,考研改革对小伙伴们有什么影响?这样改革会不会涉及“歧视”双非学生的嫌疑,更方便“暗箱操作”?所有学校都这样改革吗?考研越来越复杂,有没有不用复试,过了初试就会被录取的学校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中传当时对于这些质疑给出的相关的解读,一起来看下吧!从以上声明可以看出,校方还是很好地解释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给报考中传的童鞋吃了定心丸。目前该校的改革大方向已经是从“唯分数论”逐渐转向综合实力了,这也是响应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探讨研究生培养如何从“数量”过渡到“质量”。而其他学校是否都会这样改革,这个就不好说了,目前只有中传这样改革。虽然中传改革复试考核方式,但初试成绩仍然是占据大比例的。因此双非院校以及跨考考生都稳住,别慌,无论怎么改革,改革选拔方式的目的并不是要为难我们,考研的目的仍然是选拔优秀的、适合读研的人才,希望真正的人才可以不被埋没。所以大家都不用太担心,还是专心于眼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提高初试成绩仍然是圆梦的最佳路径。考研不易,根本没有所谓“更好的路”,只有一条路,就是你选择的那条路。关键是,你勇敢地走上去了,还要坚持走下去。

梨园泪

中传研究生招生重大改革,同学们听后不淡定了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这对很多今年准备报考中传的同学来说,真的是太猝不及防了。有的同学被这次改革硬生生整成了跨考生,表示非常心塞。中传这次改革整体的方向是好的,是为了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选拔制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对学术有研究兴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考生。从入门环节增加难度,这或许是未来考研改革的一大趋势,留下坐得住砧板、愿意在学术研究下苦功夫的学生,筛下去一批混学分、水学历的考生。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一、初试课程内容有变化在初试中设置主题写作,考察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足以看出中传十分重视考生的基础功力,往年复试考察的写作今年直接放在初试中考,就是为了在第一环节选拔最合适的人。二、过国家线就可进复试这是这次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点之一。虽然中传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但因为学校专业强、人气高、口碑好,历年最终进入复试的分数都远高于国家线的标准。而今年的招生政策则是大大降低了进入复试的门槛——只要过国家线,都可以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复试分数门槛的降低,必将导致进入复试环节的人数大大增加。在招生人数不发生大改变的前提下,复试考察将变得更为严苛。打个比方,过去5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筛选出10人,淘汰掉40名同学;那么今年则有可能是10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淘汰掉90名同学。三、增加复试材料评议环节复试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因而,本科的成绩在复试中也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个环节需要考生提交本科专业成绩材料。学校放宽了对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国家线即可;但同时加强了对过往成绩、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要求你们专业足够优秀。来来来,划重点了啊——本科成绩不好的同学在这一轮有可能会被刷掉!学校不仅要看本科成绩,还将综合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注意随时关注政策信息,像考试大纲、招生简章等政策信息,大家要紧密关注。虽说考试大纲一般变动不大,但偶尔还是会有考试科目调整、参考书目范围改变、招生计划变动的情况发生。这类信息都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大家要及时关注。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愿大家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注:内容来源网络

木乃伊

中传研究生:因导师不同意将其论文拿去送审,研三女孩从26楼跳下

都说考研难,但是毕业更难,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可以说是一种折磨,许多研究生美好的规划都毁在了一篇论文上,论文没有通过就意味着辛苦读研这几年却拿不到学位证,更别谈迁移户口、落编制了。没有读过研的朋友可能无法感同身受,但是卡在论文这道关卡的焦虑和压力真的是难以想象的痛苦,因为你根本就掌握不了你的未来。在论文的压力下,研三女孩竟选择了“纵身一跃”?据女孩家长描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黄同学,因为导师不同意将自己论文拿去送审,疑似精神崩溃,选择从26楼跳下轻生。女孩家长发表长篇文章叙说整件事情的经过:这位黄同学的毕业论文在导师那儿碰壁后,曾经做过多次修改,还向这位薛老师发了致歉信希望予以指导并送审,但是老师却未予开题报告签字,于是黄同学辗转到其他导师那里顺利通过了开题报告。后来家长表示,这位薛导师对于黄同学修改多次的论文恶意刁难?并以“你在敷衍我”的回答给这位黄同学的论文“宣判了结局”。校方启动事件调查校方表示学院会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及心理健康,也对黄同学的离世表示深切的悼念。对此事件也成立了善后小组,迅速启动核查核实工作,也会第一时间实事求是地将事情真相公之于众。 笔者对黄同学深表遗憾和惋惜!由于这件事仍在调查中,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是导师的错还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评论。但首先我想先对这位黄同学深表遗憾和惋惜,作为一个名校的研究生,况且即将毕业,本可以拥有大好的青春,却在巨大的论文压力下选择了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沉痛之余,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其实我们一生中会碰到无数的压力,再不济我们延毕又能如何呢?碰到问题、遇到困境,我们要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的,论文的压力可想而知也可以理解,但是人不就是这样一种“知难而进”的高级生物吗?引发教育的思考: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关于这件事我们暂且不论究竟是谁对谁错,我们能看到发生这件事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沟通,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站在女孩的角度,一名名校的导师就算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但是学识深厚的你也应该宽宏大量一些,何况对方还仅仅是一个26岁的孩子,学艺不精是很正常的,如果您拿着对于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这位同学的毕业论文,那也没有人可以顺利毕业了不是?站在导师的角度,我有自己衡量论文的标准和原则,这一点并没有做错,自己的学生去找别的老师那里签字过审,多少会有一些不舒服。所以黄同学撇开自己的导师去找别的老师签字,这个行为也确实做得有失妥当,既然你已经找了别的导师了,那自己的导师不愿意搭理你也是情理之中。并且导师在后期给予了修改意见,但可能还是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感觉到了不尊重就生气地发话“你在敷衍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如果能够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老师具体指出问题在哪儿,需要针对哪些地方进行修改,学生提出自己具体碰到什么困境,那这样的悲剧是否就不会再出现呢?研究生导师“一言堂”审核制度是否合理?透过这件事,我们能看到现在的研究生纵使其他老师同意并过审,自己的导师不同意签字,也无法毕业。那么这样的研究生毕业制度又是否合理?并且这样的惨案并不是一起,曾经也有好多拥有大好青春的名校研究生走上了极端的道路。目前的研究生模式有一种很不对等的现象,导师“高高在上”,研究生“只能跪舔”?那试问:导师的权力是否过大?我们都知道研究生导师在行业内可以算得上是权威人士,他们甚至能够决定自己所带学生今后未来的发展,你如果深受导师喜爱,可以说是“前途无忧”,你如果“得罪导师”,可以说想要毕业都是件难事。并且导师如果有些私事需要帮忙,学生就算不情愿也大多选择忍气吞声。可现在也有不少的导师摆出一副“我是对的,就得听我的”姿态,言语辱骂、过分责备的事情不是少数。写在最后所以我认为导师和研究生的复杂关系才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因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许多不公平不平等的状况,这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再大的打击和压力,我们都不可以选择用极端的方式去反抗你所谓的正义。在这里,也想跟广大的研究生说一句,如果你真的碰到了故意刁难、为难、胁迫的事情,在法治社会,聪明地留下证据,可以寻求校方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且行且珍惜!对于今天“研三女孩轻生”的事件,你怎么看?评论区等你。单选|该事件是因为导师的教育失责还是学生自己本身?导师学生双方都有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不精不诚

中传研招考研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关注?考生:准备到一半被迫换学校

中传研招考研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关注?考生:准备到一半被迫换学校中传今年的改革:变动一:初试专业课考察内容有变化在初试中设置主题写作,考察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足以看出中传十分重视考生的基础功力,往年复试考察的写作今年直接放在初试中考,就是为了在第一环节选拔最合适的人。变动二:过国家线就能进入复试选拔流程中国传媒大学2021考研复试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往年划校线不同,2021年考生的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中传考研复试选拔流程,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变动三:增加复试材料评议环节据悉,复试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因而,本科的成绩在复试中也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也提醒未来跨考的同学,不要为了考研放弃了平时的专业课学习。槽点一:考纲改得太突然,考生措手不及初试考核方式的变化,让不少跨考准备了几个月的考生措手不及。备考中传的考生表示:“只要考纲改得好,年年都是一战”。新考纲部分专业更换专业课考试的内容,要求闭卷写论文,这让一部分考生苦不堪言。槽点二:材料评议争议大,双非考生机会变窄?不过,更多的担心来自于“材料评议”环节,材料审核的公平性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不少双非同学担心靠考研改变命运的机会变小,在材料评议环节会不会因为是“双非”的学生就会被歧视呢?槽点三:担心"扎堆"转报其他学校除此之外,今年考研报考非中传的同学同样担心,“想考中传的考生转而报别的学校,相关高校的替代专业今年可能出现扎堆报名的现象”。除此之外,他们还担心别的学校跟着改考纲。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距离今年报考还有一段时间,考研择校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慎重选择,不要被网络上的声音所裹挟。其他:中传的考研改革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次改革整体的方向是好的,是为了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选拔制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对学术有研究兴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考生。从入门环节增加难度,这或许是未来考研改革的一大趋势,留下坐得住砧板、愿意在学术研究下苦功夫的学生,筛下去一批混学分、水学历的考生,欢迎阅读“中传研招考研为什么会引起巨大关注?考生:准备到一半被迫换学校”大家有什么考研问题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小编一定会竭力为大家答疑解惑。

柏林墙

26岁中传研究生黄静怡疑因导师刁难坠亡,导师发声:彻底怒了!

5月1日下午,26岁的中国传媒大学2017级动画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黄静怡,在家坠楼身亡。消息一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舆情事件概述5月9日晚,自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黄静怡家属的网友@嘻嘻哈哈呵呵呼呼 发博,称其姐姐黄某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黄某因毕业论文未得到导师签字,无法通过盲审,曾苦苦哀求导师未果,后逐渐精神失常并于4月30日前往医院就诊,日前跳楼身亡。随后在5月9日22时,黄静怡家属陆续公布相关讯息。(下图为黄静怡家属公布的聊天截图)(下图为黄静怡写给导师的道歉信文档)(下图黄静怡家属公布妈妈对静怡事情的陈述)划重点:①2019年11月份,黄静怡就因为论文与薛老师的意见不符而产生冲突;②后经过开题答辩,不肯签字答辩,要求与父母通话,改论文屡次受挫等事情的发酵,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差;③被迫修改论文再次准备发给老师审阅时发现老师将其拉黑;④后来黄静怡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4月30被诊断为精神分裂;⑤在家里准备要动身去复查时,黄静怡跳楼自杀身亡。中国传媒大学回应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中国传媒大学5月10日发布相关情况说明称,“2020年5月1日下午6时许,惊悉我院2017级动画艺术学研究生黄静怡同学在家不幸坠楼身亡,学院师生深感惋惜和痛心”,“学院怀着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后小组,与静怡同学的家人保持联系并关心慰问”,“按照学校的要求,学院于事发的第二天就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了对此事的核查工作。我们会针对家属提出的一些情况,认真、负责地了解、核实,并将实事求是地回应各方关切”。5月10日当天,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对此感到很痛心,事发后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来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一直跟家属方面保持着联系沟通。5月11日,@嘻嘻哈哈呵呵呼呼 发微博称,“今天上午10:00左右,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工作组已经和静怡父母见过面,双方就此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校方表示会根据现有的事实和证据展开深入调查,工作组也将静怡的论文及其他相关资料拷贝带走用于调查,会尽快给大家和我们家属一个真相。”导师首次回应5月12日,微信公众号“猫粮动画馆”(黄静怡导师薛燕平个人公众号)推送微信文章《不得不说几句了》来回应此前被曝出的聊天截图,导师称“当我看到网上传播关于2020年3月11日我们俩的微信聊天记录被断章取义的发布以及那些极不负责任的评论时,我彻底怒了,多年没出现过的“出离愤怒”!我迅速调取当天的全套聊天记录,想立刻发出来公布于众。但又觉得这是对逝者的打扰,毕竟逝者为大,于是几度作罢。”同时在此篇文章中导师薛燕平发出了2020年3月11日其与黄静怡同学的微信聊天全部内容。(以下为导师公布的聊天截图)舆情涉及范围及趋向在5月9日00:00至12月16:00期间,蜜蜂舆情云平台共采集数据为9423篇次,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此事件在5月10日达到舆情热度高潮(5214条),此后舆情信息呈下降趋势。从来源类型上来看,此事件主要来源于论坛、客户端、微博(只含原创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其中,论坛位居第一,占比为36.48%,主要以知乎论坛为主;其次是客户端2501条,占比28.57%;再次是微博1724条,占比19.70%;微信公众号文章779篇,占比8.90%。此外,新闻网站、视频、外媒、政务、报刊和博客占比相对较少,均不足10%。从词频、关联强度、热度权重以及热度持续性等因素上看,如下图所示,产生了“导师”(提及次数为31319次)、“学生”(提及次数为22427次)、“研究生”(提及次数为13177次)为一级热词,另外,“毕业”、“跳楼”、“刁难”、“硕士生”、“质量”也是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从关键词云图可以看出,此事件舆论矛头主要指向导师。从新闻网站媒体分布图来看,商业新闻网站位居首位,信息量为85条;省级新闻网站排在第二位,信息量为54条;央级新闻网站排在第三,信息量为27条。舆论观点1.多名中传毕业生表达对薛燕平导师的愤慨,直指其人品问题@肉肉不吃药:我们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学生,哪一个不是从小学画画,全家人一起投入大量精力、时间和金钱,寒窗十年才挤进这所学校。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让一个被行业淘汰的骗子随心所欲的作践前途自尊。他十年前怎么给我们讲黄段子十年后依然怎么给我的师弟师妹讲黄段子。这难道不是高等教育最大的笑话吗?@粥羊羊Zzz:作为一名研四硕士,不用家属拿出任何证据和事件,我就完全能体会女孩的心境。她长达三年于薛的相处,精神上受到极大摧残,才走上这条路,根本不是一件两件事情,毕不毕业的问题。正常人这样活几年,都得出问题吧。我也差点就自杀了,是我妈妈来学校陪读,才好起来的。@Winnerzaizl:我始终坚信,一个人说导师不好可能是个人问题。一群人说导师不好可能是没有换位思考,可是一群毕业好多年已经工作的人还说他有不好,那真的应该好好看看导师人品了。@熊猫盒子:我是中国传媒大学06级动画学院本科毕业生李慧盟,实名为已逝师妹黄静怡发声,昨天通过同学群获知如此噩耗真的心如刀绞,德不配位的小丑当着老师请问宁配吗?因毕业10年无法提供详实有力的直接证据,只能客观声明一下,我在校期间对#薛燕平# “老师”的印象符合黄静怡师妹家属所述。2.对家属无任何实质性证据表示不满,称其只为带动舆论@奶油WhiteCandy:真正的原因来自于原生家庭吧, 你们不找自身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把她逼成这个样子。父母60岁,经济条件不好,她的妈妈一直强调这些,好像她在读研就是拖累,我想这是造成她压抑情绪的重点,如果一个家庭永远意识不到自己教育的错误,而偏偏去寻找一个外在而不是原因的点,这不是带舆论是在干什么?@是你的二四_:你先煽动网友发声,让大家关注这个事,导致舆论网爆老师,后来大家冷静了需要你拿出证据,你一直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有要求网友别说了,那我们到底是要帮你还是不管你?@机场守夜人ybw:至今没有实质证据,都是揣测,推断,这样是不是有失公允?另外之前的微博很显然挂了老师的名字,再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引导网络暴力合适吗?3.部分网友认为责任不全在导师,不能用过去的言论来定论此事件@尚善优游:只有我认为这个老师没问题?这世界怎么了,她已经26岁,成年了。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不理智不理性,发泄情绪而且是深夜,换我我也不会回。而且老师也说了,理清思路提前一天预约电话。网友们理智点,不然以后老师学术都放水,会搞出多少翟天临?学生论文不合要求都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老师们怕了!@哈迷Crazy:我觉得这个问题至少目前看不全在导师,你开题的时候你自己的导师就没有同意,你绕过她去找别了的老师,我觉得如果你是老师你也不会高兴的吧,然后你最后又让她签字?固然老师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她自身是不是内心太脆弱敏感了,为什么这个老师带的其他学生都没有这种事情。@卑微小王在线转运:拉出这位导师以前的言论来给这件事情定论的人就像是小时候班费丢了直接说被是家里穷的学生偷走一样幼稚。4.认为现在国内研究生导师权利太大,且没有有效的监督@春日酱的黄瓜精 :作为一个研究生,我想说,现在国内的师生关系真的过于扭曲。虽然说中国古有尊师重道之德,但这已经不是尊重的问题了,国内的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在导师面前唯有服从这一选项,能不能毕业也是导师一句话的事。最重要的是国内大部分导师都把学生当成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NASA揭秘:品格低劣的导师真是不在少数,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都有一段学生的血泪毕业史!希望可以从制度上改变一下,不要把学生的命运完全绑定在导师身上!@悦远Victory:不止一两位研究生在快要毕业时因为导师自杀了小结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黄静怡在家跳楼坠亡事件,让网友们心痛不已,舆论在前期纷纷指向导师,直指导师人品问题,后期因导师回应使该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导师、学校、家属,谁该为跳楼负责?一方面,高校的研究生论文评审制度不断暴露着弊端,论文送审全凭导师“一言堂”,对学生造成了诸多的不公平现象。使大学生为了通过论文,沦为导师的“小跟班”、“小助理”。因此,提倡有关机构尽快修改实施改革,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是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关注的只有成绩,导致学生与家长都只关注结果,却忽略了教育本质是育人。研究生跳楼,论文只是一个诱因,真正导致跳楼行为的,是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而这些更多是来自于自身成长经历中形成的,是负面情绪一点一点的积累而带来了真正的绝望。近几年,研究生坠亡事件屡屡发生,使得各大高校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应该更加重视起来,只有积极进行心理测试,尽早发现问题,才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日中穴杯

“中传研究生”事件背后:导师“签字”的难处有谁知?

提示:本文纯粹是就事论理。文中举例(个别现象)都是事实,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非肯定一切皆是如此。“中传”一位女研究生跳楼,这是一个悲剧,本不该多加议论。那么为何又要说上几句呢?因为事关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把好质量关,涉及的是多方利益,而互相之间又是存在冲突的。这种利益冲突导致导师手中的那么笔重如千钧,并非一些人想象中一签了之那么轻飘。1、事件出现反转。“中传”悲剧发生之后,家人将此事公布于众,动机应该是寻求公平,毕竟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这是应该予以理解和同情的。从家人反映看,大致是该生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并向导师道歉认错,可导师还是未在论文上签字,使得论文不能送审。看了家长公布的情况之后,一些人觉得肯定是老师的问题,而且有的言辞比较激烈。你看,辛辛苦苦十几年,眼看就要走向社会,自食其力、报答父母了,却因为论文被卡,拿不到学位证,一切成了泡影。此事搁在谁的身上心情都不会好,一时想不通而走向极端也有可能。一些人这么认为并不奇怪。这些年,师德师风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在公众中的信任度并不是十分的高。不断有人在网上吐槽导师不在论文上签字而不能进入答辩程序,影响毕业找工作,似乎是导师故意刁难。如此这般,自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毕竟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至于此位“中传”研究生是否也是这个原因,则无人细究。随着信息逐渐披露,网友们发现,导师已经对该生的论文进行了批改,让她再“捋捋思路”,并且让该生想好之后,约个电话,再详细交谈。可是,该生并未按照导师的要求去做,只是乞求导师“救救”她,一心一意只想让导师签字。这就出现了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的问题。网友还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该生的开题报告并非经过自己的导师审核同意,而是在其他导师处通过的。谁都知道,这是不符合规定的,起码也是对自己导师的不尊重。从上述信息片段看,导师的做法并无太多的不妥。即使该生违反程序通过其他教师开了题,导师也未计较,而是认真修改了她的论文,提出了指导意见,该生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仅从这两点看,导师也是中规中矩而且还是比较大度的。2、到点必须毕业?针对此事,网友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学位论文合格与否到底谁了算。当然,这是从学生角度提出的问题。其实,答案很明确,自然是导师和答辩委同时说了算,两者缺一不可。导师不同意送审,答辩委不受理。答辨委未通过,同样没有学位。学校的学位委员会只是一个程序审核把关,并非对论文质量进行实质性审核的机构。在这方面,某顶级名牌高校还经历一场较长的官司,学校学位委员会在事实上不会对论文内容进行审核,因为成员的组成“杂七杂八”,虽然都是专家,但到了每个具体专业,大多数就成了外行。“学位论文合格与否到底谁了算”的来由是,一些人认为,如果导师德养不好,有的为了让学生多为自己打一年“工”,学位论文明明达到合格标准也不签字,有的以权谋私,合格的不签字、不合格的却签字。不可否认,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但是,这不是学生所要表达的直接意思,也不是关键所在,因为高校都有相应的申诉机制。此问的潜台词是,我到点必须毕业,如果不能毕业那就是导师“故意为难”。一些学生是这样认为的,我上了大学,我读了研究生,到点拿到双证理所当然,否则就是影响了他的求职就业,影响了他的前途,而这样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在这种思维支配之下,如果导师未在论文上签字,学生不会认为自己的论文未达不到水准,而是认为导师故意与自己过不去。“中传”该生不是按照导师要求再“捋捋思路”,而是乞求导师“救救”她,就是心理上存在“必须按时毕业”强烈暗示的体现。3、三方在博弈。有的认为,不就签个字吗,致于这么较真吗?这也可以理解。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利益相关的学生以及家长,要么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对导师一无所知的旁观者。这些人不可能懂得,毕业标准实际上是学生、社会、学校三方之间的博弈,导师也是左右为难。对于学生,自然越松越好。许多学生并非冲着学知识、长本事而去,而是冲着一纸文凭而去。他需要用这张文凭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别的事情并不关心。须知,对于一些人来说,工作就是个人的一切,甚至是一家人的希望,这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都无权责备。每个人都面临自存压力。但是,他们忽略一个基本前提,论文合格不合格,并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那是有基本标准的,尽管这种标准在各校之间大有不同。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在招生的时间就得对学生讲清规则,这里不是保险箱,你被录取之后我无法承诺你一定能够按时毕业。对于社会,自然越严越好。这些年,用人单位已经在用脚投票,宁肯不招人,也不凑合使用高校毕业生。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学士,学士不如大专,大专不如高中,社会上对高校培养质量下滑就是如此直白。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当中一块绊脚石。教育管理部门对此很是着急,废除清考、淘汰水师、培养分流、抽查学位论文等具体措施频频出台和落地,更有许多“零容忍”,对高校启动问责机制。然而,最后的板子一定是打在导师屁股上。翟天临事件就是证明,顿时掀起巨大社会风波,被社会称之为豆腐渣培养工程、含水量十足文凭,其博士导师资格被撤销。一名导师,如果论文质量都不能把关,自然是失职,撤销资格理所当然。但是,导师如何平衡学生诉求和社会呼声之间的关系则是很难的。对于高校,则是各有不同。名牌高校名高位重,一言九鼎,狠抓质量不放松,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了四年大学拿不到学位的大有人在。2017年,华中科大又出台了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的规定,一些学生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直接转为专科。你想,好不容易考上名牌大学,四年之后领到的却是专科毕业证书,这力度谁能比。有一类高校则有自己的逻辑。学费不仅要维持正常运行,还得保证资本投资利润,所以学生必须一批又一批的按期毕业。学生宿舍是固定的,招生数量是固定的,旧生全部毕业之后,新生才能全部进来,学费也才能入账,资金流和利润率才有保证。也正是哪些,就毕业率而言,名牌大学最低,中科大4年顺利毕业比重不到90%左右,其它名牌基本如此。如果你足够细心,可去查一下另一类高校毕业率是多少。总之,三方在培养质量上的博弈,最后都集中到导师“签字”这个点上,导师实际上不是在签字,而在平衡三方利益。所以,导师签字并不简单,而是极其复杂,可谓一签千钧。签字的背后事关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利益,哪个方面都不能得罪,也得罪不起,稍微拿捏不好就会“出事”。4、导师签字背后的压力有谁知?应该承认,在不同的学校,导师承受的压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校,导师的做法也各有不同。在名牌高校,导师只要循规蹈矩,严格把关没有太多的风险,反而是把关不严风险很大,搞不好教师资格就没了。2019年,教育部拨出800万元专款,抽检6000篇博士论文,使研究生培养进入进入“严出”时代。2019年各地又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大面积抽检,学位论文一旦被判不合格,导师也将失去招生资格。“法大”有2篇硕士论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导师2021-2022学年度停止指导各类硕士研究生新生。比如华科是名牌,非常牛气,说到做到,学生以及家长也是高素质,通情达理,所以尽管在淘汰方面极为严苛,但也没有遇到多少麻烦。在这类学校,导师只要不违反相关规矩,严格把关是没有风险的,但是也得适应照顾学生的情绪,与其他导师在严格度大体保持一致,否则难以避免麻烦。在另一类高校,导师如果按照名牌高校的做法行事,肯定待不下去。本来学生就不善于论文写作这种高难度动脑活动,如果标准掌握严了(即使远低于名牌大学标准),必然是大面积不能通过学位论文。这个时候,即使家长找不到你,学校也会“约谈”你,学生还会天天找你。华科的做法如果放到这类高校,不用说投资者,恐怕家长早就闹了起来。他们的逻辑这样的,我花钱送孩子上学,就是冲着那张文凭,到点就得给双证,不给就是你的不对。我可以告诉你,我交了贵几倍的学费,就是来买你这一张文凭的。这就是合同,四年到了,你不给双证就是违约。你说孩子不合格,那是你们的事,我交了高价学费,你们有责任让孩子合格,高价的意思就在这里面。对于这类高校的导师来说,即使只是学士学位论文,签字也是很麻烦的。反正你得让学生以及家长满意,也得让学校和投资方满意,但是你还得明白一个事情,如果事后学位论文被抽检出问题你自己还得承担责任。到底如何办,学校不说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办。如果你办得不好,饭碗不保那是肯定的。综上所述,导师签字是很难的,需要平衡三方利益。至于如何平衡那是你自己的事,反正出了事你得自己担着。对此,信息丰富的网友们,你有什么真实信息,欢迎交流。(本文为原创,首发;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