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扩招10%,这些专业招生多!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扩招10%,这些专业招生多!

中国传媒大学公布了《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本文主要分析2020-2021年中传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变动情况。 1. 2021年扩招比例约为10%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计划招收1600余名硕士生,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招生计划较上年增加了约10%。中传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推免和考研两种方式,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拟招收的统考生人数是推免生的1.4倍左右。2021年中传计划招收的统考生人数超1000人,统考生的招生计划较上年增加了约5%。2021年中传计划招收的推免生人数近800人,推免生的招生计划较上年增加了约19%。图 1 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以上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 学硕和专硕推免比例较上年略有上涨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的学术硕士生较上年增加了3%,计划招收的专业硕士生较上年增加了16%。该校的学术硕士推免比例较高,近两年的学硕推免比例在50%左右,2021年推免占比较上年上涨1%。该校的专业硕士推免比例超30%,2021年推免占比较上年上涨5%。图 2 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学硕和专硕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1.以上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推免占比=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总计划招生人数。3.工商管理多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生 从下表可以看出减招幅度较大的专业其计划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仅电影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超20人,该专业较上年减少了17%的计划数。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年的计划招生人数较多,这两个专业较上年分别增加了18%和34%的招生计划,其中工商管理2021年计划招收的非全日制硕士生占总招生计划的75%,该专业不招收推免生。表 1 2021年招生计划波动较大的专业数据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1.以上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变化率=(2021年招生计划-2020年招生计划)÷2020年招生计划。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恋人们

中国传媒大学发布2021年度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

北京商报讯(记者 程铭劼 实习记者 赵博宇)8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研招办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2021年招生年度开始,中传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主要改革内容包括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复试选拔流程、复试考核办法等。根据此次发布的招生改革实施办法,中传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未来将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同时,复试考核将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从2021年招生年度开始,报考中传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将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据悉,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吉宗

中传研究生招生重大改革,同学们听后不淡定了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这对很多今年准备报考中传的同学来说,真的是太猝不及防了。有的同学被这次改革硬生生整成了跨考生,表示非常心塞。中传这次改革整体的方向是好的,是为了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改变过去唯分数论的选拔制度,选拔出一批真正对学术有研究兴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考生。从入门环节增加难度,这或许是未来考研改革的一大趋势,留下坐得住砧板、愿意在学术研究下苦功夫的学生,筛下去一批混学分、水学历的考生。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一、初试课程内容有变化在初试中设置主题写作,考察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足以看出中传十分重视考生的基础功力,往年复试考察的写作今年直接放在初试中考,就是为了在第一环节选拔最合适的人。二、过国家线就可进复试这是这次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点之一。虽然中传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但因为学校专业强、人气高、口碑好,历年最终进入复试的分数都远高于国家线的标准。而今年的招生政策则是大大降低了进入复试的门槛——只要过国家线,都可以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复试分数门槛的降低,必将导致进入复试环节的人数大大增加。在招生人数不发生大改变的前提下,复试考察将变得更为严苛。打个比方,过去5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筛选出10人,淘汰掉40名同学;那么今年则有可能是100位同学进入复试,最终淘汰掉90名同学。三、增加复试材料评议环节复试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因而,本科的成绩在复试中也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个环节需要考生提交本科专业成绩材料。学校放宽了对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国家线即可;但同时加强了对过往成绩、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要求你们专业足够优秀。来来来,划重点了啊——本科成绩不好的同学在这一轮有可能会被刷掉!学校不仅要看本科成绩,还将综合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注意随时关注政策信息,像考试大纲、招生简章等政策信息,大家要紧密关注。虽说考试大纲一般变动不大,但偶尔还是会有考试科目调整、参考书目范围改变、招生计划变动的情况发生。这类信息都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大家要及时关注。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愿大家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注:内容来源网络

複製人

18638人!中国传媒大学研招报考情况公布

今天, 中传研招办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了今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组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报考传媒大学的考生人数为18638人,再创历史新高。根据此前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为1600人左右(含推免以及各类专项计划),预计2020年,全校总的报录比高达11.6:1。(注:由于学校未说明已公布的今年报考人数是否包含推免人数,而且最终录取人数可能比招生计划多,因而,这个报录比可能与最终学校公布的报录比有出入,仅供参考。)而此前,廖祥忠校长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提到,2019年研究生的报考录取比高达11.7:1,位列全国第一。由此可见,2020年的报录比依然位居高位。考生准备入场2019年中传研招数据回顾 2019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人数为17561人,比2018年报名人数增长26.49%。(对比计算可知,2020报考人数比2019年增长6.1%。)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872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9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6人;港澳台硕士生8人;国际研究生114人;同等学力申硕 32人。核桃哥查阅了2019年研究生招生的具体数据:其中,2019级被录取的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3.13。录取全日制考生1696人。每年考研都会有不少同学是“二战”“三战”的,但从总体公布的数据来看,还是应届本科生占多数。2019级实际招生中有1520人为统考生。从生源地区来看,山东、河北、河南是2019年研招录取的“生源大省”,来自这三个省份的生源共占比34.13%。从录取的2019级生源的年龄来看,“90后”占绝大多数。从专业分布来看,2019级硕士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广播电视(MFA),其次是工商管理硕士(MBA),新闻与传播(MJC)位居第三位。由此可见,录取人数占据前三位的都是专硕。2019年中传部分专业复试分数线回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中传考研万里挑一愿你拼尽全力成为被录取的一分子数据来源|中传研招办微信公号、中传研招网数据解读|传媒考研一加一 (ID: love-cuc)核桃哥 (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学校官方立场。数据仅供参考。)

及屠羊说

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变革,改革成趋势,你还敢考吗!

一代改革一代难,代代改革属中传!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官方公布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中传2021年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大改革,从原来的各个学科考各个学科的专业课变成公共管理、法学门类、艺术学门类、文学门类科目三考主题写作,科目四考应用基础。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目四也为人文社科基础。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要说这主题写作是什么,我们可以先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主题写作考试要求:0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0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03写作具体要求:(1)标题:不超过30字;(2)摘要:200字左右;(3)关键词:3-5个;(4)正文:2000-3000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从考试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要求你现场写一篇论文吗!从案例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还要求至少设置一级标题,这不是同学们平常写论文的格式吗?外国语文学各专业“主题写作”用所要求的语种作答,现场考验你的词汇量、句子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这很中传!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那么人文社科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再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人文社科基础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文学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文艺思潮、代表人物、风格流派、经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文明史考查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以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基本状况的理解和掌握。第三部分:哲学考查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第四部分:媒介与社会考查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野,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关系互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还好中传最基本的事做到了,给了推荐参考书目,至少同学们不会漫无目的满世界找书找知识点。有一说一,不论是清华大学取消部分专业本科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改变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定要走的一步,只不过中国传媒大学把这件事提前了,中传可能只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一个开头。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因更改考试科目、更换考试方向让同学们百感焦灼,“百日重学”里也有它的一份力,可以说中国传媒大学一直都有一颗改革的心,不过是时间问题。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放平心态,第一年改革大家都是同一水平,不一定谁赢谁输,你可以坚持一下试试,或者选择换院校,有些专业的考试内容都是相通的,现在重新择校还来得及。不要害怕,同学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做出决定并实施,时间不等人!信息来源:网络信息来源:网络说过了中传改革,我们来看看最近又有哪些院校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考试目录等信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公布工程管理硕士2021年招生说明,2021年计划招收30名全日制和156名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接受推免研究生。信息来源: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公布学术硕士计算机学科各专业2021年全国统考初试科目调整通知,其中全国统考科目四原“计算机基础综合”(代码855)调整为全国统考科目“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代码408)。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科目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布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信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中机械专硕初试科目有所更改,初试科目805测试技术改为806电气控制与PLC。奖学金制度也有所改变,2020年主要为新生奖学金,2021年奖学金包含新生奖学金和老生奖学金两个方面。信息来源:江苏理工学院信息来源:江苏理工学院信息来源:江苏理工学院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中非全日制专业相较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说少了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四个专业。学费也有所调整,法律硕士非全日制从7.5万元变为9万元。信息来源:深圳大学信息来源:深圳大学信息来源:深圳大学信息来源:深圳大学更多最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信息,我们将持续更新,请同学们继续支持!此时正在备考的你是不是还在为了“ 历年真题找不到 ”等这些问题而捉急上火?憋慌!研线网后台回复“平台名+领真题”,例如“百家号领真题”,即可领取10G超全考研资料,你想要的历年真题资料这里都有!如果想成功逆袭上岸,请一定收下这份备考大礼包!真没多少时间了,快快抓紧时间学习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小编就为大家解说到这里!辣务u——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还想了解哪些考研资讯呢?留言区等你们!(啾啾啾!)文章来源:研线网微信公众号原文标题: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变革,改革成趋势,你还敢考吗!(附最新院校招生信息)

目彻为明

考研圈重磅消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政策大改革

按照官方公布的信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招生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改革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充分体现艺术硕士人才选拔的独特性。实际上,这四项改革举措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1、考试内容方面:所有文科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的自命题科目(即考生所说的专业课)全部改为主题写作、人文社科基础,考生内容分别为写一篇论说文,文学、文明史、哲学、媒介与社会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也就是说,不管是报考法学、新闻学,还是音乐学,初试内容与专业知识无关,都是只测试“通识”。此外,艺术硕士的初试也采取这种办法。2、考试流程方面:(1)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这意味着,尽管初试专业课命题大变样,但门槛并不算高,最大可能避免“误伤”专业能力突出的生源。(2)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是新增加的一个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3)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由于初试选拔淘汰功能的弱化,进入复试人数大大增加,因此以往被弱化的复试选拔功能将大大加强,并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能力。消息公布后,立刻让打算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学生们“炸了锅”。有考生直言,“改革方向是好的,但我觉得太激进”。有考生抱怨,“准备了很久,然后才发现原来之前读的不管用,现在得重新学文史哲了”。有考生疑惑,“人文社科类专业课都一样,怎么体现专业知识水平啊,尤其是管理学和法学,为什么只考文学哲学之类的知识”。有考生批评新政策对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考生不公平,“跨考生是真的不行了吧,在材料评议那一关可能就卡掉了,毕竟比别人少了四年,专业实践就少了好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这场“地震式”改革?为我国艺术类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提供方案首先,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影响群体并不算大。中国传媒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招收数学、工学门类、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门类、文学门类、艺术学门类等专业,其中数学、工学门类的专业课考试内容不变,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因为要统考“数学三”,专业课考试只有一门。此外,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只有艺术硕士的专业课改为主题写作、人文社科基础。因此,公共管理、法学门类、文学门类、艺术学门类学术硕士,以及艺术硕士,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对象,但人数有限。按照2020年考研招生计划,这些专业总招生人数857人,其中还包括430个推免名额,实际统考录取的人数只有427人。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学科是新闻传播类和艺术类。2019年6月11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视察中国传媒大学,特别对新闻传播类、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提出改革意见,要求学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这次招生改革中,涉及的新闻传播类统考人数为124人,艺术类统考人数234人。可以说,艺术类研究生才是这次改革的核心人群。2019年10月9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到研究生院进行专题调研时就指出,将对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从考试标准、选拔标准、培养标准到毕业标准等进行全方位的重大改革和调整,最终为我国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问题提供方案。这样的改革思路之前已在本科生艺考实行。在2020年艺考中,中国传媒大学的初测(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只考“文史哲”科目。引导考生更加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增强考生的传统文化功底。这项改革被廖祥忠称为“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上级单位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张冲

重磅!中传启动硕士招生重大改革!初复试大改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于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此次会议规格之高、意义之重要,将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震撼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拉开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重大改革举措:中国传媒大学启动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研究生教育会议宣布,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传媒大学将从招生、培养体系和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与专业设置等方面,实施研究生教育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力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各项改革举措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高度契合,在我校乃至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表示。一、博士招生与培养全面“申请-考核制”,学制延长为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将全面实施并完善“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就在今天(8月5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了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科目考试大纲,已明确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初试、复试三个环节,同时,设置优质生源直接进入复试绿色通道,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科目大纲部分截图)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方面,将建立基本文献阅读制度,明确要求博士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5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50种;建立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和学硕生基本文献考试制度,明确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时间1天半,其中笔试时间为1天。文献考试将重点考查研究生对本领域内基本文献、基础理论、前沿理论、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共有3次考试机会,3次均不及格者,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同时,中国传媒大学还将推进博士生和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自2021级起,将博士生基本学制由3年改为4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8年改为6年。二、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举措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重点考查理性思维、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等,确保录取的硕士生有良好的培养潜质和发展后劲。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1、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旨在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和一贯表现的考查,突出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价。2、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改革艺术硕士选拔模式改革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充分体现艺术硕士人才选拔的独特性。通过强化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考核重点,即初试考查人文社科基础和写作能力,材料评议考查综合素质,复试考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确保录取的艺术硕士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又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从招生源头解决艺术硕士培养中的痛点问题。文献考试3次不及格者将被终止培养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学校对硕士生文献阅读也作出了规定。规定学硕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30种;专硕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20种。并将参加相关考核。学硕生基本文献考试时间为1天,其中笔试时间为半天。学硕生基本文献考试同样为3次机会,3次均不及格者,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取消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取消了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要求专硕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此外,专硕生基本学制统一为2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统一为4年。三、导师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在导师管理方面,中传将通过实行评聘分离,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还将建立“1+1+1”模式专硕导师组工作制度,即:专硕导师组配备1名专硕导师、1名学硕导师和1名业界兼职导师。学校校长廖祥忠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校在暑假期间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既是及时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领会,又是全面部署和落实,意义重大。廖校长指出,本次改革以培养单位为核心,以导师为主体,以“破五唯”为着眼点,以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紧紧扭住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破难点、去痛点、疏堵点、补漏点、除弱点、扫盲点,通过各环节改革举措,优化生源选拔机制,加强培养环节管理,压实导师责任,强化教育质量监控,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改革破解研究生考生人文功底浅、写作能力差积弊和研究生学术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强痛点以及学用脱节断点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标准、符合全媒体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廖校长最后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吹响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奋进的号角,必将迎来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付出更多更大努力,让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见效,写好中传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新篇章。对于中传硕士招生部分的改革,你有怎样的看法呢?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吹响全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号角,从研究生招生到培养,再到导师管理制度,相信很快其他高校也会陆续有改革的消息。

事若不成

重磅!中传启动硕士招生重大改革!初复试大改!

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举措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加强对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重点考查理性思维、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等,确保录取的硕士生有良好的培养潜质和发展后劲。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1、改革复试选拔流程,增加材料评议环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考生是否能进入复试考核环节,旨在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和一贯表现的考查,突出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价。2、加强和完善复试考核环节,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改革艺术硕士选拔模式改革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充分体现艺术硕士人才选拔的独特性。通过强化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考核重点,即初试考查人文社科基础和写作能力,材料评议考查综合素质,复试考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确保录取的艺术硕士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又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从招生源头解决艺术硕士培养中的痛点问题。文献考试3次不及格者将被终止培养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学校对硕士生文献阅读也作出了规定。规定学硕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30种;专硕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20种。并将参加相关考核。学硕生基本文献考试时间为1天,其中笔试时间为半天。学硕生基本文献考试同样为3次机会,3次均不及格者,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取消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取消了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要求专硕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此外,专硕生基本学制统一为2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统一为4年。三导师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在导师管理方面,中传将通过实行评聘分离,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还将建立“1+1+1”模式专硕导师组工作制度,即:专硕导师组配备1名专硕导师、1名学硕导师和1名业界兼职导师。学校校长廖祥忠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校在暑假期间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既是及时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领会,又是全面部署和落实,意义重大。廖校长指出,本次改革以培养单位为核心,以导师为主体,以“破五唯”为着眼点,以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紧紧扭住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破难点、去痛点、疏堵点、补漏点、除弱点、扫盲点,通过各环节改革举措,优化生源选拔机制,加强培养环节管理,压实导师责任,强化教育质量监控,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改革破解研究生考生人文功底浅、写作能力差积弊和研究生学术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强痛点以及学用脱节断点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标准、符合全媒体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廖校长最后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吹响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奋进的号角,必将迎来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付出更多更大努力,让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见效,写好中传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新篇章。

蹈火不热

中国传媒大学又添重磅!研究生复试具体办法出炉!网友:没机会了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中国传媒大学又放重磅,10月15日在官网上发布了“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选拔流程及办法”,又受到了一波关注!其实早在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就有提到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改革举措: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现在复试的具体选拔流程终于公布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复试选拔流程:材料评议:复试考核:录取原则:概括地说就是:1、非专项计划考生满足当年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专项计划考生满足中传发布的复试线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2、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由进入复试选拔考生的初试成绩和材料评议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然后再根据综合成绩确定进入复试考核的分数线。3、复试考核:复试考核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及外国语听说能力考核等。对此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此项改革给考研er带来了哪些影响呢?1.复试分为材料评议和复试面试两个环节,意味着进入复试环节的考生大大增加;2.这并不意味着初试不重要了。其实,绝大部分考生的材料都是半斤八两的,真正决定能否进面试的,还是初试分数!能在材料评议环节逆风翻盘的人凤毛麟角。现在距离考研还有62天,关于复试环节的材料评议恐怕也没太多时间多做什么准备,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备考的冲刺阶段,为初试增加更多的分时,为复试争取更多的筹码!我是考研盟主,助你考研路上畅通无阻!

第二梦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结果及接收调剂生的通知

关于查询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结果(第一批)的通知参加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批)复试(复试时间:2018年3月29日~4月1日)的考生,请进入以下网址查询拟录取结果:http://yz.cuc.e.cn/RecruitingSystemGSCUC/SSNLQ.aspx。关于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生的通知注:1.请认真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说明》、《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及其他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相关文件。2.根据教育部规定,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A区国家基本分数要求及我校调剂通知规定的最低初试成绩要求,且符合我校招生简章对相关专业规定的报考条件。3.符合我校调剂条件的考生需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志愿必须选择研究方向,否则不予审核,直接取消调剂申请。4.我校接收调剂志愿填报时间为4月14日10:00至4月15日12:00,逾期不再受理。我校将在4月16日12:00前通知考生是否通过审核,请考生留意查看调剂网的审核结果。通过我校调剂申请审核的考生,可于4月17日12:00后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cn)下载打印复试通知书及《中国传媒大学体格检查表》,并于4月18日到我校参加复试,复试具体安排详见我校研招网相关通知。5.进入调剂复试的考生,在接收到我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送的拟录取通知后(手机短信),应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拟录取信息。否则,一律视为放弃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