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菀柳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当今,世界各国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将达209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国家高度重视行业的发展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2)下游行业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当前正处于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各领域对高性能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需求巨大。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国内市场消费升级,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下游新兴细分市场不断涌现,为智能制造装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3)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较为紧密的周期性行业。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GDP增长率保持6%以上较快增长速度,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持。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疫情情况逐渐得到控制,国内经济将逐渐恢复。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上产总值达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工业智能化技术日益成熟全球各国均集中科研力量发展工业智能化技术,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逐步积累了智能制造装备所需的相关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了自动化装备的智能化技术附加值。(5)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我国生产一线工人缺乏,用工成本的上升已日益成为制约众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大量制造型企业拟寻求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的帮助,采购能适应自身生产特点,具备针对性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率和智能化程度,以替代传统人工或半自动的生产方式。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红南京

十张图了解202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疫情加剧行业增速放缓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发展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超38万亿元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581.5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较2018年有所放缓,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为167454.2亿元,同比下降6.94%。金属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0000亿元以上范围发展,2019年达到34322.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2018年有所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884.7亿元,同比下降11.8%。通用设备制造业规模波动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5000亿元以上水平波动发展,2019年达到38264.7亿元,同比增长3.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7273.3亿元,同比下降8.9%。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恢复近3万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自2017年大幅下降后开始恢复增长,2019年达到29473.3亿元,同比增长6.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000.3亿元,同比下降6.1%。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有所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2016-2019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滑,2019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为80846.7亿元,同比下降1.8%。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4426.7亿元,同比下降11.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波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降,2018年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小幅增长4.5%,达到11275.3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4774.5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较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6.5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上较为稳定,在60000亿元以上水平,增长速度逐渐上升;2019年营业收入为65438.4亿元,同比增长5.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下降为27627亿元,同比下降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自2019年其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13717.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18年下降5.8个百分点,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2020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51366.6亿元,同比增长2.3%。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规模降幅最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有8741.9亿元下降至6862.4亿元,2019年行业营业收入有所恢复,达到7242.6亿元,同比增长5.5%,但与2016年相比仍然有所收缩。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降,2020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101.1亿元,同比下降12.8%。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已进入到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但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还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在我国加速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稳速高质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处势不便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区域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 环渤海地区优势明显「组图」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各省市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使我国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低、利润少。智能制造装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为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制造业生产的智能化,意味着从本质上提高生产效率,我国也将大力发展。近几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政策支持下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5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指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发展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共性需求,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在各省市政府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政策支持下,各省市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深圳市正着力建设华南地区数控系统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的研发与生产。长三角城市群2019年总GDP达到23.73万亿元,远超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基础深厚。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环渤海地区优势明显环渤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因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众多。2020年6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工作。2019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包括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等,类型包括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2019年5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供应商推荐目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中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有28家供应商,产品类型包括高速高效精密五轴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机床、人机协作机器人等。山东依托其海洋优势,在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逐步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持续加快,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加快向集群化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山东省成长起一批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优势品牌。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但同时又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有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产业结构较落后及能源消耗过大等劣势,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未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并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区域平衡发展。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鰋鲤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智能制造行业无论是在全球还是我国都得以快速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将达209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困境(1)国际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先发优势仍然明显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起步较晚,国际厂商基于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在某些高端核心零部件领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此领域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技术研发实力的积累,设计研发人员的引进或培养,具有战略效益的研发项目的推进等,都需要资金支持以及时间积累。(2)专业人才紧缺智能装备行业尤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要求从业企业相关专业人才具有机械、电气、光学、自动控制、信息化等复合知识背景、对下游行业制造过程具有深度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实施经验。系统整体设计带头人以及各专业领域相关人才对于行业企业来说并不是很容易获得,并且也还需要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为我国智能制造设备生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3)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业从科学概念逐渐开始产业化,与制造业逐步深度融合,更多的终端和设备将接入物联网,以塑造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生产制造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研制周期将不断缩短、资源能源消耗逐步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4)人口结构变化新红利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将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我国带来“工程师”红利。而智能制造领域将会是工程师红利释放受益较大的领域,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应对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向依靠高效率组织生产要素转变的重要方式。(5)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近年来,以创新发展为基点,彻底改变过去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邵雍

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分析 环境利好长期发展「组图」

多项利好政策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又称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高,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决定着国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制定一系列的规划、行动计划或者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自2015年出台《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大国地位。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其研发投入总量逐年加大,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的不断提高,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夯实了科研技术基础。2019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同比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3%,同比提高0.09个百分点。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804.0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41%,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7868.0亿元,投入强度为2.07%,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科创板注册制推动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科创板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之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科创板注册制有助于促进市场资金从企业产能扩张更多的配向科技创新领域;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估值水平,助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又快又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属于科创板重点推荐领域。截至2020年8月23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IPO申请共计418家,从这418家企业所属行业类别来看,有近七成、280家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行业:即8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占比20%;80家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占比19%。注:具体时间为截止2020年8月23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多项政策利好,科创板注册制进一步推动行业进入与发展新阶段,科研投入不断提高,夯实高端技术基础,对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屈原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智能制造行业无论是在全球还是我国都得以快速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将达2090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巨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主要指用于研发、制造、物流、企业管理等环节的各种控制、优化和管理系统,以及包括基于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的系统集成业务。2018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560亿元,同比增长21.88%,比2017年同期高1.08个百分点。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2380亿元。数据来源:gongkong、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是全球重要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日益凸显,自动化升级的应用更加深入,同时伴随着下游制造业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再次提速。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为我国智能制造设备生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3)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业从科学概念逐渐开始产业化,与制造业逐步深度融合,更多的终端和设备将接入物联网,以塑造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生产制造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研制周期将不断缩短、资源能源消耗逐步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4)人口结构变化新红利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将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我国带来“工程师”红利。而智能制造领域将会是工程师红利释放受益较大的领域,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应对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向依靠高效率组织生产要素转变的重要方式。(5)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近年来,以创新发展为基点,彻底改变过去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事若不成

十张图了解202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疫情加剧行业增速放缓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发展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营业收入规模超38万亿元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581.5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较2018年有所放缓,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为167454.2亿元,同比下降6.94%。金属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0000亿元以上范围发展,2019年达到34322.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2018年有所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884.7亿元,同比下降11.8%。通用设备制造业规模波动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发展,整体在35000亿元以上水平波动发展,2019年达到38264.7亿元,同比增长3.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7273.3亿元,同比下降8.9%。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恢复近3万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自2017年大幅下降后开始恢复增长,2019年达到29473.3亿元,同比增长6.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14000.3亿元,同比下降6.1%。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有所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2016-2019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滑,2019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为80846.7亿元,同比下降1.8%。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4426.7亿元,同比下降11.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波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波动下降,2018年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小幅增长4.5%,达到11275.3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4774.5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较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6.5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整体上较为稳定,在60000亿元以上水平,增长速度逐渐上升;2019年营业收入为65438.4亿元,同比增长5.9%。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下降为27627亿元,同比下降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自2019年其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13717.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18年下降5.8个百分点,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2020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51366.6亿元,同比增长2.3%。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规模降幅最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有8741.9亿元下降至6862.4亿元,2019年行业营业收入有所恢复,达到7242.6亿元,同比增长5.5%,但与2016年相比仍然有所收缩。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降,2020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为3101.1亿元,同比下降12.8%。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已进入到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但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还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在我国加速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稳速高质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实知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3万亿 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图)

中商情报网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智能制造需求侧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日益增强,中国将会是最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呈现巨大潜力,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十二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业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逐步形成完善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智能制造装备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柔性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全新制造模式。但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1:人口红利递减以及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带来市场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确立了制造业大国地位。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具有劳动密集、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特征。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从1990年的6368万迅速增长到2018年的1.67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9%。我国劳动力单位成本也不断上升,我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从2008年的24404元增长到2017年的64452元。因此,面临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状况,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及节约劳动力成本,成为应对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下游广阔的应用领域将为智能制造装备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机遇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在主要目标中提到:“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着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国家政策清晰的政策导向和充分的支持力度,为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11-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政策汇总一览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机遇3:不断创新的新技术赋能智能制造近年来,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业已从科学概念、基础科学等领域逐渐开始商业化实施,与产业逐步深度融合。人类已进入一个人、机、物全面互联互通的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将赋能智能制造,使得生产制造在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业的不断运用,为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挑战1:国际厂商的先发优势仍然明显,国产企业发展仍需一定过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起步较晚,国际厂商基于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发展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对本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及国内企业不断研发投入,国内已涌现出了少数优秀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厂商,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获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知名度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技术研发实力的积累,设计研发人员的引进或培养,具有战略效益的研发项目的推进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来进行投入,不利于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挑战2:专业人才紧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多为定制生产,项目研发、设计、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维护等过程中包含了较多的客户个性需求,要求相关专业人才具有机械、电气、光学及信息化等复合知识背景、对下游行业深度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实施经验。由于我国智能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培养和积累相对不足,高端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挑战3:资金压力较大国内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普遍实施“3331”的收款模式,即于订单签订时收款30%,设计方案通过时收款30%,预验收完成收款30%,终验收完成收款10%。由于项目实施存在一定时间周期,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需要在项目初期垫付较多成本,如出现多个大型项目共同推进时,资金压力更大。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九仙草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3万亿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图)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智能制造需求侧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日益增强,中国将会是最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呈现巨大潜力,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十二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业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逐步形成完善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智能制造装备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柔性化、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全新制造模式。但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1:人口红利递减以及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带来市场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确立了制造业大国地位。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具有劳动密集、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特征。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从1990年的6368万迅速增长到2018年的1.67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9%。我国劳动力单位成本也不断上升,我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从2008年的24404元增长到2017年的64452元。因此,面临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状况,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及节约劳动力成本,成为应对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下游广阔的应用领域将为智能制造装备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机遇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在主要目标中提到:“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着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国家政策清晰的政策导向和充分的支持力度,为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11-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政策汇总一览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机遇3:不断创新的新技术赋能智能制造近年来,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业已从科学概念、基础科学等领域逐渐开始商业化实施,与产业逐步深度融合。人类已进入一个人、机、物全面互联互通的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将赋能智能制造,使得生产制造在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业的不断运用,为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挑战1:国际厂商的先发优势仍然明显,国产企业发展仍需一定过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起步较晚,国际厂商基于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发展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对本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及国内企业不断研发投入,国内已涌现出了少数优秀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厂商,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获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知名度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技术研发实力的积累,设计研发人员的引进或培养,具有战略效益的研发项目的推进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来进行投入,不利于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挑战2:专业人才紧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多为定制生产,项目研发、设计、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维护等过程中包含了较多的客户个性需求,要求相关专业人才具有机械、电气、光学及信息化等复合知识背景、对下游行业深度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实施经验。由于我国智能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培养和积累相对不足,高端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挑战3:资金压力较大国内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普遍实施“3331”的收款模式,即于订单签订时收款30%,设计方案通过时收款30%,预验收完成收款30%,终验收完成收款10%。由于项目实施存在一定时间周期,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需要在项目初期垫付较多成本,如出现多个大型项目共同推进时,资金压力更大。

解读: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机会该如何把握?

来源:上海证券报 消费、医药板块容易诞生牛股众人皆知,但容易被忽视的装备制造板块也不乏投资机会。比如近一年内春风动力从18元涨到97元,实现了5倍左右的最大涨幅。三一重工、先导智能、恒力液压、巨星科技、杭氧股份等细分制造业龙头,也纷纷走出了长牛趋势。那么投资者如何深挖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研究所高端制造研究负责人、机械首席章诚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主要有三点:一是要选择好行业,下半年相对看好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设备等细分领域,其中半导体设备可能会是景气度最高的。二是要选择各领域当中前两名的企业,在制造业中前两名通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三是观察企业毛利率、收入增速的是否出现向上的变化。关注四个高端制造子行业在高端制造业中,章诚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设备、工业服务四个细分领域。章诚认为半导体设备可能会是下半年最景气的。一是,受到下游的需求回升的影响,包括5G升级、消费电子被抑制的需求重新开始释放,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将迎来一个向上拐点。二是,半导体设备现在有接近2000亿的市场,但90%都是用国外设备,国产化率比较低,但是反过来也说明中国企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国产化率正在慢慢的提升过程中,国内公司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目前,半导体板块估值水涨船高,动辄百倍PE,市场近期回调幅度不小。那么,该板块的高估值还能维持吗?章诚认为,估值是市场选择的一个结果。高端制造业的毛利率肯定是高的,本质还是在于它的稀缺性。“我觉得只要未来公司的毛利率不回到一个很平庸的状态,而是维持在50%至70%的水平,收入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那市场就不会去担心它,也不太有理由说估值会掉头向下。”新能源汽车设备也是章诚比较看好的领域。他认为,动力电池中长期需求明确,欧洲与中国将成为扩产主战场,重点关注锂电设备的成长空间。“宁德时代的扩张带动了一大批公司的崛起,国内锂电设备国产化率高,这些公司开始进入海外拓展关键阶段。现在电动车的销量刚刚开始回升,最迟明年下半年,一些电池设备公司有望迎来新的订单。”章诚介绍道。再往后几年看,章诚认为,机器人行业会迎来投资机会。机器人的范畴其实非常广,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未来有很多的场景可以应用,这个行业暂时看不到天花板。三个步骤选择优质标的经济学有一个著名原理叫微笑曲线,制造业是在最底部区间,它的利润率也最低,占据两头较高位置的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技术。章诚认为,未来只有占据微笑曲线两端的制造业企业,在业绩和市值上会表现更佳。制造业大部分是对企业的,品牌需要日积月累,而不是做广告做出来的,所以更倾向于寻找微笑曲线当中靠近技术端的企业。在微笑曲线中占据高端的优质标的,具体要如何选择呢?他认为,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选行业,在制造业领域,判断行业的趋势比判断公司本身要重要得多。很多制造业公司的诞生和壮大都有时代背景,选择行业要跟随国家整体的战略方向。第二步是选各自行业领域当中前两名的龙头企业。因为现在的制造业跟原来不一样,第一名可能就占到40%-5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再拿掉20%-30%,剩下的企业市场份额非常小。第三步是观察这些企业毛利率、收入增速的变化。一家优秀的公司,特别是当股价开始重新走得比较强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订单开始变化,导致收入的向上拐点出现的时候。章诚表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每次经济的走强和市场走强都离不开制造业板块。但是要注意的是,制造业公司的波动性很高,因为它的固定成本非常高,需要买机器、建厂房等重资产投入。“所以对我们来说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就是当这个行业表现非常好的时候,我们反而要去警惕是不是周期会到头了。”做聚焦于行业的研究员“我大概做了11年的研究,我觉得中国制造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给我的超预期程度和惊喜感非常强。”章诚在采访中说道,制造业在外部政策和环境变化下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给予了市场很大的信心。一是经受住了贸易摩擦的考验。从报表来看很多企业收入不减反增,因为企业做了主动的产品升级。二是经受了2020年初的疫情考验,当时很多企业无法开工遭受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都挺过来。未来伴随着经济复苏,这些公司的业绩可能还会再创新高。在研究方法上,比起单纯做二级市场股票的研究,章诚与团队更偏向于产业的投资研究,在投资思路上将一、二级市场相结合。他表示,自己的研究团队对很多公司的研究、跟踪超过十年的时间,无论公司业绩好坏,都一直陪伴着这个企业。“当企业发展好的时候,我们的话语权就更强,还能更客观和专业,这是我们想做的不一样的研究。”注册制之下,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作用大幅提高,卖方研究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章诚团队撰写了“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的投价报告,团队一直以来采用聚焦于行业的研究方法,对于评估公司价值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总结来看,他认为做好合理的定价主要有三点:一是,定价的时候要本着公允的态度。二是,要从市场空间和行业地位去判断,而不是按照以往根据利润给出估值的估值体系。三是,积累丰富的经验,判断公司在二级市场可能会有多少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