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已经是高职院校任教主流,高职院校需要大量博士还是老师傅?神动于外

博士已经是高职院校任教主流,高职院校需要大量博士还是老师傅?

某教育报刊曾刊发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的大作《高职院校不妨多聘些师傅》,对高职院校师资招聘中追求博士学历人才的现象予以批判,认为“高职院校不是不可以有博士,但师傅比博士更重要”。拜读之后,笔者倒有些不同的看法。在十年前,一所高职院校能够得到博士的青睐,那也大概可以成为新闻了。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悄然蓄起了自己的博士教师队伍。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工业职业学院为例,我校仅是省级示范和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尚未进入国字号行列,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博士59人(其中引进博士20名),到2020年将达到“百名博士”的规模。在浙江省的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教师超过20人规模的不在少数,即使是贾少华老师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有博士教师十余人。浙江省高职院校招聘博士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在广东省几所高职院校中,博士教师群体已成主流。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博士教师349人,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将近30%;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虽只有博士教师275人,但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已经高达47%。可见,高职院校不仅拥有博士教师不足为怪,且博士教师群体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流。何以如此?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于“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点明确:“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点指出:“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亦将师资队伍建设置于重要地位,并赋予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承担技术技能积累的双重职责。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这一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面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其中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高科技人才”来校任教。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而博士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博士教师群体作为师资队伍中高层次、高水平的象征,是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之一,能起到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杠杆效应。高职院校的高位化发展趋势将对师资队伍的高移产生自然的影响。高职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稳定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整体的发展更是迈入了一个新台阶,一些优秀的高职院校无论从发展规模、师资力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甚至能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抗衡。高职院校这些年来成功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也让多数院校充盈着高位化发展的吁求。尽管国家对高职院校升格严格控制,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其受境外如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化发展经历的影响,无时不在刺激着高职院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如今高职院校不仅逐步铺开“高职本科”专业的建设,一些一流高职院校已经公开宣布引进“院士”级别的科研人才。如此,整个师资队伍的“水涨船高”当在意料之中,引进和培养博士教师也必然成为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大趋势。博士教育规模的新一轮扩张结果将主要由高职院校来承接。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7年1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可见,博士人才规模在短期内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扩张。但目前的现实是,国外留学生归国潮以及本科院校教师需求基本饱和并存,本土培养的博士将马上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这些博士生的出路在哪里?高职院校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栖身处。在本科院校的博士招聘空间越来越小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已经在大量地招聘博士教师,储备高层次人才。未来本土培养的博士生将主要流向高职院校已是必然。境外高职院校中拥有博士层次教师已是通例。在国外,与我国高职院校层次和作用相当的院校显得很复杂,在层次方面就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限于较低的层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有的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则各个层次的院校都有,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体系、英国的城市学院和多科技术学院等。院校层次较低的高职院校带有浓厚的成人教育色彩、院校层次较高的则兼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功能,前者的师资队伍中以兼职教师队伍为主,后者则很难与一般大学区分。从专任教师的角度,具有博士学位的师资队伍在国外各类高职院校中已是普遍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任师资招聘中学位成为一个基本的考量因素。我国台湾地区有发展很成熟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其各层次技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也主要是博士。我国要建立起“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恐怕在师资队伍上“提档升级”也是题中之义。因此,高职院校固然需要加强“师傅”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但也应正视博士教师群体崛起的事实。当顺应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开始储备自己的博士人才,同时致力于博士教师对高职情境的职业适应及其在高职院校中的职业成长,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引导博士教师队伍成为“高素质双师型队伍”的中坚力量,使之成长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作者:伍红军,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绍兴市区域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玉观音

说真的,读中职也可以读博士!

中考之后有些家长和学生面临着愁人的场景:分数低了,只能进中职,会不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选择?当然,会影响!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会让他“爆发”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职业教育是接地气、兜底线的脚踏实地的教育,也是低调的、展示较少的教育。今天,我们用一大拨真实的故事告诉你:职业教育,它值得!0 1PART读中职,考重本,读博士,她用努力证明职校生的实力宜宾学院艺术与产业设计学部的老师王洁,是国家第一批风景园林专业博士。追溯她的成长道路,发现她从高中时代选择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就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这也是她成长路上最关键的因素。弃普高、选中职,她向父亲立下了“军令状”21年前的夏天,王洁参加中考,和真正优秀的同学相比,王洁说自己的成绩只是勉强过得去。王洁和父亲“谈判”:“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我国农业一定都是根本大业。既然读书是为了好工作,那读职校,更符合我现在的情况。”父亲还是舍不得孩子的“大学梦”,王洁立了“军令状”:“读中职一样可以考大学,我一定会考上!”职业教育的规划思维受益一辈子走职业教育高考这条路,王洁如愿进入了大学,还是四川农业大学这所“211”大学。2006年本科毕业,王洁到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做辅导员,再一次和“职业教育”相遇。2010年,王洁考上农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紧接着,硕博连读,期间参与了许多重量级的课题研究。去年,她被家乡“竹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吸引,来到宜宾学院做了专业老师。“和外界误解恰恰相反,职业教育是种特殊的成长”回顾自己的求学、求职历程,王洁很清醒,很客观。她对出身于“职业教育”毫不忌讳,并且想用过来人和师者的身份对家长们说:“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都是同等重要的教育,成才的方式不在于选择了随大流的教育,而在于选择了适合的教育。只要肯专研,行行出状元。0 2PART从中职到高职,她坚持学好一门技能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四川国际标榜职业技术学院的罗青获得了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一等奖的殊荣,在此之前,她也是2019年“福祉杯”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养老服务技能大赛第一名。诸多荣誉加身,谁能想到她只是标榜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而且是从中职学校走来的呢?读中职:只选对的初中毕业后,面临着读普高和读职校的选择时,罗青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喜好,也坚定着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为老年人服务。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罗青选择了职业教育,她走进绵阳市晟弘科技职业技术学校,成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练技能:舞台之巅中职毕业后,罗青希望在老年护理领域继续深造,经过多方比较,她最终选择了标榜学院,继续攻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只有自律与坚持。”罗青说道。2019年5月24日,消息传回来,罗青与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支代表队百余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罗青取得了一等奖!△罗青在练习“职校生会思考、会学习、会努力!”罗青说:“兴趣和努力就像行走的两条腿,它们会助你迈上成功的阶梯。从中职到高职阶段的学习,让我理清了自己的梦想,也有了很好的职业规划。”就像罗青一样,是职业教育让她有机会从初中开始就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比进入大学再来学习提前了三年。恰恰是这提前三年的中职学习,让她的技术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入校之初就一展才华。像王洁罗青这样的典型并非个例,还有许多。我省“中职--职教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职教本科--专业硕士”升学途径越发完善,一大批学生正在走中职走向“211”“985”,他们在大学校园享受的教育教学资源完全一样,“曲线成才”成为他们当初迷茫时最正确的选择!郭桃林,2008年在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顺利考上四川农大计算机专业。在大学,他继续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研究生文凭。现在是东南大学的在读博士。彭超,2016年参加四川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金牌免试进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今年作为优秀毕业生分配至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正代表公司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数控方向)四川省集训队集训。李昂靠着自己在烹饪专业的兴趣爱好一头扎进了学习的海洋,精练刀工、不断创新,高一就无惧参加活动,与全国名厨同台竞技,多次摘得奖牌。大专毕业后,他到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担任食品雕刻和冷拼两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之余,在“今日头条”上传食品雕刻教学视频,成为受到极大追捧的“美食博主“。△李昂在制作他的雕刻作品四川省2020年具有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名单技能成才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教育的使命,职业教育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将成为时代的奋斗者和弄潮儿。升学渠道畅通,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深造做高素质技能人才,学无止境,职校生一样可以攀登知识的山峰。【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其死可葬

当你觉得读中职、高职无用时,那么研究生、博士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我是会讲故事的余漫。6月份就要中考了,广大初中生已经陷入了忙碌的备考当中。其中有一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初中生,要么准备找一所学校提前入学;要么准备等中考成绩,看能够报什么学校。自己孩子能够考普高的家长,坐等普高通知书;明知考不上普高的家长,早做准备;最痛苦的恰恰是那种可能考上,有可能考不上的。考不上普高,死心早做打算;不上不下的,最纠结,到底该怎么选择呢?人生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道理,只要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选择,那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1、考不上普高的50%,他们都去了哪里?每个城市可能不太一样,有的人说我们这里普高升学率就只有50%,有的人才说不到50%,有的人会感觉自家小孩子班上好像有不少都升了普高。不管升学率多少,那么这群没有成功考上普高的孩子都去了哪里呢?(1)辍学。我不知道现在这年头初中辍学少不少见,毕竟当年我还读书的时候,身边还真有不少初中就辍学的。我是85后,也就是说随着我升入高中、上大学,辍学的人已经是90后了。如果是辍学比较早的女孩子,结婚可能也会比较早,基本上出去打工没几年,回来结婚;男孩子不一定,也有结婚早的,也有依旧在外面打工,或者回家去开挖掘车的。那种找了一个师傅,学挖掘机出头的年轻人还算是比较有出息的,据说人家介绍相亲对象的时候,就会特别强调:“他开挖掘机的,知道吧,工资高,很不错的一个小伙子。”那种即使辍学,后来家里人还送去当学徒,学了一技之长的,不管是厂里,还是只是开挖掘机这种事情,凭技术吃饭,虽然干的是基础性岗位,到也不错。(2)中职、高职。继续读书的,有两种,一种:说是学习一技之长,但很多家长都觉得——其实孩子是去混日子,混学历的,感觉学校教不了什么东西。他们的目标很简单,找一个学费低且比较安全的学校,等几年后孩子大一点,就可以出来“打工”了。另一种:不甘心混学历,多少还有些野心,到处找学校,要么想要找一所能够学到东西的学校;要么想找一个深造可能性比较大的学校。前者几年后会跟别人讲,读这种学校没有意思,都是混日子的,学不到东西,看到没有,他不照样读过,还不是混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后者,他则会告诉对方,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就是可能你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不愿意付出,学不到东西很正常。2、那些考上本科大学的,一定都混得很好吗?考上本科大学,仅只是一个门槛罢了,能不能在大学校园里学到东西,能不能拿到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同样需要个人的努力。如果不信的话,每年从本科院校里退群的那群孩子是怎么回事?相较于那些没有考上本科大学,甚至连普高都没有升上来的孩子,他们拥有太多机会,可依然被“退学”了。学与不学,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如果是不爱学习,不愿意努力的人,即使到了大学本科校园里,也不全然都能够成为精英。或许,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可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并不是你进了985、211学校,你就真的是精英。除了进去,你还要出来,是怎么出来的,大学四处是怎么过的,这些才是最重要的。3、那些考上研究生、博士的都是什么人?你能说考上研究生、博士的都是统招大学本科吗?NO!NO!NO!绝对不是,或许大部分是,但非统招本科的人并不是没有机会,通道是通的,关键是看这个人他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愿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考。成绩差是真差,那是没办法,但若是那种成绩可上可下,或者原本成绩很好,但在关键时刻表掉了链子没有考好的人,他们绝对不甘心只拿到一个中专/大专文凭,专升本,想要往上深造。这样的人内驱在起作用,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不用人督促,他们就能够自我学习,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所以,一般能够考上研究生、博士的人还真不一定要学业特别优秀,更多是对一个人自制力、自我学习能力的考验。4、你要知道,不管是研究生、博士都是考出来的一个初中生,学历想要往上走,有两种路子,一种:初中、高中、大学、考研究生、博士;另一种:初中、中职、大学(或五年制大专,专升本)、考研究生、博士。成为博士之前,必先是研究生;成为研究生之前必先是本科生,成为本科生之前有可能是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也有可能是专升本升上来的专科生。研究生不是只有统招大学生才能够考,专升本的本科学历也可以,它考的是你的学力,而不是你是哪一条学历之路升上来的。有本事就考,没本事,不好意思,不管你是统招本科,还是专升本, 一律打回。读中职、高职并不是真的没有用,而是你自己觉得它没有用,自己就不认可它,自暴自弃,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国家政策也一直在强调,要发展好职业教育,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效分解高考分流的压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尤其是做为学生的自己,更加不能放弃,你要相信: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只靠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马罗,只要想成才,不管是哪条路都能走通。读函授、远程、成教的都是哪些人?警惕让初中生成为其一的陷阱初中生读五年制大专的优缺点分析?加强自我学习是决胜关键我是大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我该怎么办?提升自制力的秘密在这里从为爱情放弃重点大学,陪女友去读普通专科的男生谈婚姻和爱情五年制大专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目标和自制力很重要

高山青

博士考高职不是人才“逆流动”

“之所以引发诸多讨论,还是因为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专科毕业,读到了博士,我们会普遍为其叫好,将之作为励志的榜样。然而,从博士毕业后考专科,则被视为一种‘逆流动’,是在往低处走。”“博士考高职”的新闻经报道后,引发很多人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教育资源,也有人认为这是“唯学历唯成绩”评价标准转变的体现。认为这是浪费教育资源的潜台词或许是,虽然获得博士学历者已经不稀缺了,但国家培养一个博士并不容易,作为站在学历层次金字塔尖上的人,应该从事高深的学术研究或相匹配的工作,这才是他们的阵地。就算反对者并不抱有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或歧视,或许也会认为如果想读专科学技能,并不需要等到博士毕业之后,高中毕业就完全可以。不过,如果了解“博士考专科”背后的新闻事实,理解也就会多一分。当事人解释,工作6年后“跨界”学医,很大原因是受了从事口腔医生职业的岳父和妻子的影响。在见识了妻子将一颗扭曲的牙齿“正畸”后,深深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而且他认为,新专业与自己在中科大学习的知识并不冲突,反而会起到“加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事人的选择不仅不是浪费,而是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趋势,是对其之前学习经历的充分利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则新闻之所以引发诸多讨论,还是因为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专科毕业,读到了博士,我们会普遍为其叫好,将之作为励志的榜样。然而,博士毕业后考专科,则被视为一种“逆流动”,是在往低处走。然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并不是低人一等的教育,而是不同类型的教育,二者具有同等地位。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就是培养技术员、操作工人,我们所常见的医生、律师何尝不是一种职业呢?由于职业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仍不匹配,社会上对职业技能人才存在偏见,进而影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将其看作是低人一等的教育。中学生选择普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时,依据的不是兴趣、爱好,而是成绩,成绩差的才去读职业教育。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以及高技能人才的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博士毕业后再去读专科需要勇气。的确,这种选择确实是对公众认知的挑战,它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打破对于学历、职业教育的偏见。但是就像当事人所言,“学历对我已经不重要,我现在需要的是技能型学习”。正是因为他有博士学历在身,才有足够的底气、从容地选择技能型学习。而如果是高中生,成绩好好的却去上职校,必定将面临更大的阻力。因此,我们的社会应该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从容地选择教育类型。

持枪者

山东职教改革先行:增加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硕士和博士计划

山东省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1月10日,《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将通过部省共建机制,支持山东率先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意见》提出,支持山东将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让中职生和高中生“双向流动”,推动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等等举措。以下为摘录的部分政策。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财政拨款《意见》提出,让政治家、教育家管好办好职业院校。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探索公开遴选聘用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人员,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公办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科学的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山东将赋予学校“5个办学自主权”,实行事后备案。由学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在相应人事考试官方网站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事后备案。职业教育耗材多,办学成本高,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持,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意见》提出,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化解公办职业院校债务;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制度,提高公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支持学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打破中职院校和普通高中的学籍限制为逐步打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籍限制,《意见》提出,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地方,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让中职生和高中生“双向流动”。山东也将建立特色高中,探索举办文理高中、科技(技术)高中、语言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综合高中,不同学校不同特色,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此外,为促进大学分类改革,培养更多务实致用人才,《意见》支持山东把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确保办学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另外,《意见》支持山东在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也能办本科教育。畅通中职升学渠道,职校也能出研究生教育部也将为山东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指导山东制定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畅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意见》提出4项举措,一是支持山东系统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支持“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三是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招生以招收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院校同等学力毕业生为主,新增本科(含专升本)、硕士招生计划分别主要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四是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招生类别由山东自主确定比例,单列计划、单独录取。此外,为破解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难题,《意见》提出建设山东省学分银行,实现基于能力标准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试点经验。产教融合型企业可免税《意见》提出,要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明确国有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责任,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调动企业积极性,《意见》提出,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产教融合型企业税收可抵免。自2019年1月1日起,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职校薪资最高可达事业单位5倍山东将探索校企专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企业人员到职校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其业绩考核评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职业院校的教师薪酬将得到较大提升。意见提出,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5倍;学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意见》还提出了3项措施,一是支持1-2所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二是分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是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清理就业歧视政策《意见》提出,清理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遴选技术技能人才和享受省政府技能特殊津贴人员并给予相应奖励或津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1月14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国1.1万余所职业院校共开设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近千万人,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

水火

博士入职高职学校做老师,肠子悔青,在这里只能做“废材”

这些年,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引进博士了,但有些博士进去后却感到“水土不服”,心生悔意。下面这几名高职院校老师的讲述,可以管中规豹。01时间全花在教学上,没有科研环境高职讲课任务繁重,课时量每天4节,一上午下来,你累得不想起来,这情况是一周五天大概。比如一门课,课时是64学时,但是培养计划里还有一条,总课时量是160,什么意思呢?就是这门课你要总共花费160小时时间,其中课堂上要64小时,剩下的96小时都是其他时间在教室里辅导学生。同时学校只给你64课时费,并且96小时不算在300一学期的课时量里面。开学第一天,学期中,学期末都要交教案。什么是教案,就是这次课你怎么讲,要细化到分钟,每次上课会有督导抽查老师的教案。一次课,4学时的教案大概10页起,一般20页以内吧,一学期大概是16周,记住,这才是一门课,一般一位老师一学期3门课,教案每年都要重写一次,要增加新的内容,如果下学期你讲新课,假期就老老实实的写教案吧。学校行政比一线教师多,博士去高职会很不习惯,高职不看重论文,你没有学生可用,没有科研环境和团队,呆几年你的科研就荒废了。讲课肯定不如早入职的,讲课比不过,人脉比不过老人,又不看重科,你博士拿什么和人家比?发展机会根本轮不到你一个新来的,学生就是根本不学习,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我了解到的,多少正规博士呆几年就走了。领导都是各种在职学历,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量就是一个行政人员的,督导什么都不懂,就会抓你这些方面,如课堂提问,任务单,PPT颜色搭配,课堂纪律,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记笔记,是否看手机。02高职院校也是个“小江湖”我阴差阳错入了高职当了“上课机器”,原因是当时教育部刚评估完本科院校,正开展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各高职严重缺乏“双高”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本人很幸运被瞄上了,本人老实技术型人才,很得几个校领导好感,可能更重要的是当时双高型人才又愿意到高职的不好找,就这样成了一名广州高职老师。现在作为专业团队的小头头,最麻烦的事是,任务不少,没人干活。相对本科院校,高职的活很杂很乱,没规范的套路,其实是更难干,也正因为没规范套路,很难弄出本科院校那样的、相对公平大家认可的考评机制,结果就是干活的累死,不干活的闲死。我作为小头头,接手的团队都是偷奸耍滑的人多,我当了这个头儿真是一言难尽。通过我的努力,本专业已经是学校响当当的专业,品牌一流什么的都有了,但是我一人苦干不是长远之计,近两三年想引进新人,补充新鲜血液,老是得不到学校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的不好,这样一个人苦干肯定撑不了多久,以后的职业路怎走呢?有一定科研潜力,有时间憋一憋还能发表些学术文章,反倒成了被打压的对象。话说回来,以前进来的高职老师跟中小学老师没什么区别,完全没有科研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简直遥不可及,而我在读研时就在中文核心发了几篇,在他们眼中就成了眼中钉,欲除而后快,闲着没事都喜欢踩两脚,特别是现在要评正教授,有被围攻打压的感觉。想有一番作为的博士千万不要到高职,除非是混吃等死的博士倒可以来一试。另外,从专业团队小头头的角度看,也不喜欢博士,因为我们每年被压的大量任务都是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这些任务,博士在这些领域没任何优势,反而从职业心理角度来看,高不成低不就,会整天牢骚不配合,博士反而成了团队里的负担,所以一般不喜欢招聘博士的,学校挂网要求博士什么的,往往是为了面子。

茉莉

高职院校学生获MIT博士offer?高校祝贺,网友却提4点质疑!

近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学生火了,因为据他自己介绍:他已经拿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录取offer。网友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对这位同学肃然起敬。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世界排名前5的高校,每年在国内录取人数仅为10-15人。同时MIT对于留学生要求非常高校,国内学生想去这所高校留学,本科是清华、北大才最有希望。而从MIT2019年公布的录取榜单来看,中国大陆仅有2枚offer。没想到这位高职院校学生能拿到MIT的博士offer,如果是真的,那这位同学确实是太牛了。这所高校也在第一时间在官网表示了祝贺,毕竟一所职业学院能出一个MIT的学生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过,在网友们经历了最初的惊讶过后,大家都想知道这位同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直接拿到MIT的博士offer,一定有不同寻常之处值得大家学习。湖南的这所职业技术学院也将这位同学的录取通知书发布了出来,不过看到这offer之后,很多网友都对其表示了质疑。因为这份通知书里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语法错误,很多表述甚至不合逻辑。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吧:小编的英语也不算特别好,我还专门请教了专门从事海外高校留学工作的同学。对于这样一个offer,他提出了4点质疑。第1点,国外高校对于学生的称呼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在录取通知书这种非常正式的信件中,一般都会称呼学生全名。但这份信中的称呼是“expert LI”,这一点很不常见。称呼一个人为李专家,以前没有类似的例子,难道所有姓李的同学都能这么称呼?第2点,MIT在这封录取通知书中并没有限制入学期限,却给了10年有效期。一所高校可以给学生10年读博的有效期,那这个学生得多么优秀,值得世界排名前五的大学这么真切的邀请?不过看了这位同学的简历,好像并不符合特别优秀这一点。高校录取通知书中也没见过类似的表述,毕竟10年后很多导师可能都不在了。一个连入学日期都没有的offer,确实不常见。第3点,MIT在录取通知书中对李专家大加赞赏,却对本校的信息没有任何表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一般都会介绍高校甚至院系的情况,同时奖学金的情况也会放在其中,而这个offer里面这些信息都没有。大家读完后感觉是MIT在求着李专家赶紧来读书,希望能得到这位专家的认可。最后1点,一般高校的offer都是由系主任来签发,这也是惯例。而这位李专家的offer就不同寻常,是由校长亲自签发的。同时,这封通知书里面没有任何签名,还是手打的。这个造假的理念明显是按中国高校的录取理念来做的,这一点错误也最为明显。这封漏洞百出的offer还被高校官网转发,不得不说高校的真假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啊。也有同学说了,这明显是高职院校招生的惯用伎俩。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来招揽生源,你看看,在高职院校中也能拿到MIT的offer,一点不比清北差。当然,这可能不是常规录取方式。麻省理工学院往年也有非常规录取的案例,像三星老总的女婿大专文凭就能直接被保送,关键是人家有大笔捐赠。难道这位李同学也是天之骄子,直接被保送了?很快,万能的网友很快就从网络中找到了类似的offer,这位李专家的offer和麻省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生院的offer是如此的雷同,这一点好像无法解释,欢迎李专家就读MIT博士少年班。 其实这种事出现在高职院校中并不稀奇,现在这所高校官网上还有很多学生被美国名校录取的新闻。不过,这位李同学碰瓷MIT确实太狠了。国内都仅有个位数的录取名额,他自己就能拿到一个,怎么看都是为了博人眼球。一些不明真相的媒体还在报道,乍一看挺唬人,但经不起细节的推敲。天底下没有那么多逆袭的事情,各位同学有时间还是好好学习吧,小编也继续去学习英语了!

气运

职业教育:要与科技进步同行

职业教育:要与科技进步同行本报记者 张盖伦“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具备了每年培养数以千万计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21—22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下简称中国职教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职教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发言中指出,2018年,我国中高职在校生人数2689万人,目前设置的19大类1000多个专业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和行业。职业教育,要与科技进步同行。“我们不是低端劳动。”鲁昕要为职业教育正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有类型之别,并无高下之分。传统产业和颠覆性技术都需要职业技能人才目前,我国拥有高职学校1418所、中职学校10229所,做到了全国31个省333个市2846个县职业教育和培训全覆盖。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需要一线操作技术技能人才、转化成果行业应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鲁昕指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进步人才生态链,缺一不可。要补齐生态链,就少不了职业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看到,在人人需编程的信息技术时代,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需要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现在都在说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未来互联网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但是,谁来培养为传统行业赋能的‘码农’”?孙凝晖说,他们的研究团队曾试着对某地的拖拉机进行智能化改造,派了一堆博士和硕士,装上传感器,分析大数据。但从现实角度考虑,对IT领域的博士和硕士来说,这类行业的薪资水平和互联网公司相比,根本不具备竞争力。“我们还是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程序员。”孙凝晖希望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能和工具,下沉到这些技能型人才。研究柔性电子的中科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也表达了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设计得出来、制造不出来的例子屡见不鲜,制造工艺核心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生产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他看来,技能人才能力水平和操作规范与颠覆性产品研制要求不匹配,技能人才结构老龄化,智能化产品生产高技术人才急缺。今天的职业教育,不动脑不行“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适应科技革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鲁昕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服务和支撑加快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步伐。”虽然我国在大量供给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但人才的结构性缺口依然巨大。根据统计数据,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12个新职业人才需求缺口量达到3000万。“今天的职业教育,不动脑是不行的。”鲁昕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一个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要使我们职业教育从一种看似低档次的教育,转变为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具有调动功能的教育”。陈子季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没有等级差别,但如果职业教育不成体系,学生升学时在职业教育内部“无路可走”,只能转向,那职业教育也只能成为普通教育的附庸。所以,必须要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一定要把我们工作的重心放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上来。”陈子季说,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必须修炼内功,提质培优。此外,也得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真正树立起“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科技日报北京12月22日电)(来源:科技日报)

黄海怀

山东将建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职业教育将大变革!

山东将建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我省职业教育将大变革!这份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的《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带来很多重磅变革!《意见》指出,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将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打破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籍限制;优质中职可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探索举办文理高中、艺术高中、科技(技术)高中等;半数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应用型,畅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同时,部省鼓励企业办专业、办学院,鼓励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1-2所院校转型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5倍,教师获取技术开发、转让等报酬上不封顶等。今天(1月14日),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同召开“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媒体见面会,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份跟大家息息相关的意见体现了哪些新动向! 文件涵盖的信息很多小编先来为大家划重点!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职“5个办学自主权”事后备案领导干部是职业院校的“关键少数”。意见提出,我省将探索公开遴选聘用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人员,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公办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科学的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让政治家、教育家管好办好职业院校。为强化资源整合、提升职业教育整体贡献度,意见提出,以设区的市或县(市、区)为单位推进技工学校与其他中等职业学校融合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对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可按程序加挂技师学院校牌,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籍学历、考试招生等教育业务统一管理的机制。同时,意见强调,将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责任落到学校,“5个办学自主权”实行事后备案。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由学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在相应人事考试官方网站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事后备案。探索由学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干部。职业教育耗材多,办学成本高,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持,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意见提出,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化解公办职业院校债务;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制度,提高公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支持学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打破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籍限制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根基,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基础要求。意见提出,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支持山东把中等职业教育确立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培养基本劳动者和一般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着眼各类人才成长对不同类型教育的需求,意见提出,我省将协同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探索举办文理高中、科技(技术)高中、语言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综合高中,不同学校不同特色,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意见还强调,将让中职生和高中生“双向流动”。探索逐步打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籍限制,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地方,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融通。在升学渠道上,为破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意见提出4项举措,通过“职教高考”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我省将制订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0%;健全中高职与本科衔接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指导和支持山东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和专业更多招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研究单独招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优秀选手和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具体办法。半数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应用型高职院校也能办本科教育2019年,“百万高职大扩招”备受关注,如今山东也交出了自己的扩招“成绩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山东高职实际扩招11.46万人,超出规定任务4.61万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意见提出,支持山东进一步加强扩招后高职学校师资、教材、学制、条件、管理等方面保障,在确保质量型扩招上做好表率。而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意见还释放了更多重磅利好。面对工业4.0对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技工已经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创造型技术技能人才。意见指出,支持山东把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更多务实致用人才,确保办学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同时,高职院校也将能办本科教育了。意见提出,支持山东以高水平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在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还提出教育部为山东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指导山东制定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这就意味着,从本科高校到高职院校,我省将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高地,从本科到硕士、博士,职业教育的人才的学历提升路径也更加通畅。支持“3+2”“3+4”等长学制培养畅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山东从2013年起,以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为取向,在适合的专业中开展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贯通培养试点,目前试点专业点156个,年均培养规模8310人。我省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达1500个,占中职专业点数的近40%,年均培养规模10万人。意见支持山东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探索中职与高职“3+2”、中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4”、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同时,意见提出4项举措,畅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支持山东系统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未来,我省新增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招生将以招收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院校同等学力毕业生为主,新增本科(含专升本)、硕士招生计划分别主要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招生类别由山东自主确定比例,单列计划、单独录取。除了学历教育,意见提出,着力培养培训实用型人才,指导职业院校承担更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任务,年培训量达400万人次以上。试点建立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征信系统,诚信记录向社会公示。“双高计划”滚动支持山东20所左右学校优质中职可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日前,“双高计划”的高校及专业群正式发布,这也被称为高职学校的“双一流”。据悉,山东现有65所国家中职示范校,位居全国首位;15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居全国第二。为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意见从学校、专业两方面提出措施:一是重点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50所左右高水平中职学校,教育部滚动支持山东20所左右高职学校列入“双高计划”;二是重点建设300个左右高水平中职专业(群)、150个左右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除了支持优质高职,根据意见规定,我省也将支持优质中职的发展,优质中职可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意见提出,支持山东遴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职业学校。近年来,山东投入1.93亿元,开发了一系列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办有质量、有标准、有尊严的职业教育。意见提出,修订开发500个左右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与实施评价体系。还提出,聚焦课堂“主阵地”,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教学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学分能存“银行”,技能大赛“转型”全方位落实“职教二十条”1+X证书制度、“学分银行”、第三方评价……去年年初发布的“职教二十条”描绘了一张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作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我省将通过多种途径予以落实。目前,全省有218所学校承担1+X证书制度试点,试点规模为45200人。为推动1+X证书制度深入开展,意见提出,支持山东自主确定适合的职业技能领域,遴选组织具有行业影响力、社会公信力的品牌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条件成熟时优先列入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学分存“银行”的制度也将在山东落地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山东省学分银行,探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落地工作机制、标准体系和实现路径,实现基于能力标准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试点经验。未来,职业教育质量将纳入“第三方”参与评价。意见提出,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评价标准,实行客户评价、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改组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行业指导委员会,对职业院校办学和产教融合效能开展评价;把第三方评价评估结果作为对相关院校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技能大赛也要“转型发展”,山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为让大赛惠及更多学生,意见提出,支持山东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开放式、普及性大赛新机制。鼓励企业办专业、办学院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教二十条”提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意见明确国有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责任,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支持国有企业办好做强职业院校,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还提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调动企业积极性,意见提出,产教融合型企业税收可抵免,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我省还将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区(园),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一个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支持5个左右城市、30所左右高职院校、150所左右中职学校和部分职教集团、1000家左右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试点,建设30个示范性职教集团、10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1-2所院校转型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师获取技术开发、转让等报酬上不封顶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建立专业化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意见提出3项过硬措施:支持1-2所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分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在培养更多职教人才的同时,也要把好职教师资“准入关”。意见提出,新进专业专任教师原则上要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探索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招收教育硕士,定向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在高水平教师引进上开通“绿色通道”。《意见》提出,业界优秀人才担任专任教师,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核拨财政经费。要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灵活的薪酬政策可以起到强烈的激励作用。意见提出,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5倍;对学校以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予以倾斜,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学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教师根据相关规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转让费,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控制,不作为调控基数;对学校承担的培训任务,与绩效工资总量增长挂钩;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鼓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办学建好青岛中德职业教育基地如今,我省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度在逐渐提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将先进经验传播到了发达国家。为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度,意见提出,支持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山东开展合作办学,探索国(境)外知名企业在山东独资办学,鼓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在山东举办职业院校;同时支持山东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建设“鲁班工坊”;四是加快推动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通互认,试点证书培训资源双向交流,提升技能证书国际化水平。意见提出,让国际经验中国化,建好青岛中德职业教育基地,总结基地“双元制”试点经验,推广建立中国特色“双元制”模式;推动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与德国、瑞士等国家的企业、职业教育机构或行业协会深度合作,进行本土化实践,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清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在枣庄建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如今,在不少人看来,还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为着眼于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问题,让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香饽饽”。意见提出,清理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试点建立若干技术技能创新创业示范园和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建立技术技能人才 休疗养制度,设定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称号,遴选山东省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享受省政府技能特殊津贴人员并给予相应奖励或津贴。同时,我省还将建设山东职业教育研究高端智库,筹建山东省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开展职业人才供需研究。鼓励支持聘请一线优秀教师、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研员,增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博士计划,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理论实践研究。意见还提出,修订《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表彰奖励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县(市、区)和院校,在墨子、鲁班、奚仲故里的枣庄市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职教好声音。今年起,我省将启动《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工作。今年,我省将率先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山东样板”;明年,将进一步厘清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内涵、地位等;后年,“三年成事”,用“山东样板”为“职教20条”有序推进和落实,提供重要支撑。

消息

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

5月6日至12日,以“迎祖国七十华诞,展职教时代风采”为主题,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举办了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时值《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发布三个月,教育部5月8日又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是职业教育的“大年”,频频动作之下,一线院校反响如何?记者日前随教育部新闻采访团赴重庆进行了实地采访。人才供给先于产业布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职业教育是高度因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类型。跟不上社会需求,轻则学无所用、虚耗资源,重则积攒新的社会问题。“职教20条”提出,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在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面前,培养体系如何审时度势,科学满足产业需求?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8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9.8%;生态环境部《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显示,汽车尾气排放的CO和HC,占大气污染该类别污染物排放的80%以上,NOx和PM占比更是超过90%。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缩短与先进汽车产业国家差距的重要契机,该专业人才也经历了从零起步的发展。通过走访调研,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现,与传统汽车工业相比,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知识面变化大,所需技能变化小;制造企业需要研发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迫切,而售后服务企业则迫切需要这类人才。因此,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牵头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试点工作。该校教师尹宏观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维修既要学习汽车构造、汽车检测与故障维修技术等燃油车专业基础,也要学习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汽车网络与电路分析等新能源专业课程。按照“职教20条”要求的“1+X”证书制度试点,分别需要取得《汽车维修工》等级证书和《低压电工证》两个职业技能证书。“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对口率只有20%左右,很多学生在传统燃油车行业就业,随着产业铺开和新能源车保有量上升,毕业生会有很好的发展。”尹宏观表示。事实上,人才供给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也将有利于资本更快进入产业界。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的赛项35项,占全部赛项的40%。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以赛促教学、以赛促合作,赛项设计突出对接、比赛内容突出同步,加强引导,让学校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同步前行。教师有刷子,合作有路子校企合作“校热企冷”是个职业教育领域被嚼烂的话题。为什么政学企三方都认识到的问题却迟迟难以解决?“职教20条”提出,各级政府部门要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或许可以揭开一角。“你到底能给人家企业带来什么?凭什么要人家出钱出人出设备?凭什么把最先进的技术教给你的老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江红的反问引发记者深思。据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校企合作中,企业可获得纳税扣除、场地设备租赁等方面优惠。但这些优惠是否进入了企业的心坎呢?在重庆立信职教中心上汽通用ASEP项目企方合作代表黄悬悬看来,她最关心的是校方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后,立信帮上汽通用4S店诊断修理过五六次疑难问题。“如果从厂家请专家,费时费钱,还不解决根本的技术壁垒。我们提供实训的最新车型、派技师集中授课,学校老师帮我们解决难题。”黄悬悬说。记者了解到,为了使最新车型得以推广,车企普遍存在配备维修队伍内在需求,但是,担心技术外泄、样车成本高等原因阻碍着校企双方进一步的合作。裴江红告诉记者,理想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分层次的,大品牌通常保留较多,面子上好看,但学到的东西不系统。“既要和高端品牌合作,了解行业趋向,保障学生高端就业,也要和中小品牌合作,让学生透彻了解原理、打牢基础。”他说。教师、学校有两把刷子,企业才愿意提供支持。“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上不能和企业脱节。”裴江红认为,校企合作要做好,老师首先得让企业的人佩服。“企业一开始都瞧不上我们的,认为只会空讲、技术落后,就拿过时的设备打发我们。所以,我们对自身要求不能放松,帮人家解决问题了,尊严有了,价值有了,合作就会愉快。”宽限学历,看重高技能经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师谭大庆200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金牌教练”,先后培养了9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选手。据他回忆,像他这样毕业后直接留校的情况在2008年后就没有了,现在毕业生进校都要求博士学位。“那么多人想进学校,没个标准怎么办。好在‘职教20条’下来了,以后博士不会作为唯一标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该校教授赵计平坦言,原先希望博士能多承担技能教育,但后来“发现博士着眼在科研理论层,和职教老师着眼的学生技术能力素质有差距。未来对老师技术能力要继续加强培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只有高技能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学生。人事处在招聘时会对‘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有专门的标准,并由二级学院组织的专家团队进行考核。”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钟艳红表示,做科研、项目的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对学院都很重要、不会偏废,校方每年也组织、考评专业教师下企业,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舒立春表示,该市将继续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坚持教师准入“双师”导向,深入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5年职业院校与企业互派交流达到2000人。“‘职教20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重大项目体现改革导向,我们正集中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和活动,努力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职教战线的生动实践。”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介绍,目前的重点工作包括“双高计划”、高职扩招百万、“1+X”证书制度试点、对产教融合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我们制定了对职教领域真抓实干明显省份的激励办法,并对首批6个省份进行了重点激励。”王继平说。(本报记者 刘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