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CSSCI来源期刊|《世界哲学》投稿须知予也

CSSCI来源期刊|《世界哲学》投稿须知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世界哲学》(双月刊)是国内知名学术期刊,刊载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主要哲学流派的现状及争论的主要问题以及有关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哲学史、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等研究论著和译文;报道外国哲学界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哲学资料。本刊自2020年1月起开通唯一网上投稿系统:请登陆官网,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来稿应符合学术规范,严禁一稿多投。2020年起稿件体例改为页下注,并附24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和3—5个关键词。译稿需在系统中上传原文并注明出处。稿件经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后完整检测结果(即含引用文献)重复率超过(含)15%,一律不予刊用。《世界哲学》杂志的审稿周期为六个月,作者可在系统查看稿件审读进度,未录用稿件不另行通知。来源:世界哲学杂志

孰可

渤海大学|《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号:CN 21-1512/C,ISSN 1672-8254,创刊于1979年,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省级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渤海大学学报》现为辽宁省一级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1年《渤海大学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收录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来稿依次包括以下内容:篇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国分类号,基金项目要标出项目类型和基金项目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并将前五项翻译成英文排在文末。一、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二、作者署名:署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和其他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序号相同的数字;个工作单位之间联排时用分号隔开。三、作者工作单位: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如:(渤海大学 中文系,辽宁锦州 121013)四、摘要:摘要是文章论点的客观陈述,一般不超过200字,切忌对文章进行价值评判。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五、关键词:选择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切分。六、作者简介:对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作出简略介绍。示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副教授,博士,从事历史学研究。七、正文:5000—10000字以内为宜,来稿发送电子邮件,再附纸质打印稿,文内标题要层次分明,序号分别用一、(一)、1、(1)表示,不宜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用字应符合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 /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文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数字使用应执行C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数字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非公历纪年用汉字,并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八、注释:凡对文章篇名、作者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为注释,须在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最末一字右上方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全部注释按序次排在文末。九、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志: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志,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志。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格式为:(一)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示例:⑴刘国均,陈绍业,王凤翥等.图书馆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二)论文集: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同(一)].示例:[2]王蠡甫:西方论文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三)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N].出版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北京:人民日报,1998—12—25(10).(四)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示例:[4]何修龄.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五)学位论文:[格式同(一)].示例:陈桐生.中国文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全部参考文献按序次排在注释后。十、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以免引起纠纷。文章一经录用,本刊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两本。《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栏目设置语言文字热点研究联系编辑:王世凯历史与哲学研究,政治与法学研究联系编辑:郑艳凤经济与管理研究联系编辑:单丽娟语言与文学研究,当代辽宁作家研究联系编辑:陈方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艺术与传媒研究联系编辑:陈佳琳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律职业观察》征稿启事对借调的公务员提个醒从正处级单位调到科级街道,还要托关系,同志能这么玩吗?「CSSCI」2020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参考选题

解其桎梏

CSSCI|《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投稿指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本,160页,单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创刊于1958年8月。从创刊到现在,曾用名《红色教师》、《教育革命》、《昆明师院学报》,1984年4月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页因此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改名后一段时间正式成为双月刊。历任负责人或主编为王云、陈昌炽、张运贵、余嘉华、刘正强、陈朝慧、杨德华、赵云生、罗骥。现任主编:周智生;常务副主编:杨恬,副主编:黄龙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秉承西南联大自由和民主的学术精神,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 ,注重文章思想性的同时也注重其学术性的创新与探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为“中国百强社科期刊”“教育部名栏入选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云南省优秀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中国边疆学研究 语言国情研究 人地关系研究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法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 教育学研究投稿指南为适应我刊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迅速提高的需要,提高投稿和审稿效率,进一步维护作者权益,系统已于近期升级为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将实行期刊稿件在线投稿、审稿。如您有新的稿件需要投稿,请通过云南师范大学网页的“学报编辑部”或直接登录官网进入系统,点击所要投稿刊物(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的“作者中心”,然后按照下列步骤逐步操作:1.注册:按照提示分两步完成注册,注册项后面标注(必须)的为必填项目。2.投稿:注册完成后点击“作者中心”界面,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进行投稿,请按照“向导式投稿”的提示投稿,每一步骤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所填项目后标注(必须)的为必填项目,有的项目没有内容的可以不填(基金项目名称、推荐审稿专家、回避审稿人等),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下一个页面。相关内容填写完毕并上传稿件后,进行“投稿前最后确认”,没有问题请点击“立即投稿”。3.投稿成功:投稿后如果弹出“投稿成功”的窗口,证明投稿已经完成,稿件已投到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4. 作者工作界面:投稿成功后返回“作者中心”的“作者工作界面”,即可看见自己所投稿件进入审稿流程的情况,以后登录“作者中心”也可随时了解稿件的退稿、外审、修改、录用等情况。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我们,投稿问题请及时反馈。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650092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神臂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点,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栏目有:三晋(河东)文化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和本刊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刊物学术水平稳步提高,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较快的发展。《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社科版 ) 从 2013 年起,全面启用网上采编暨投稿系统,我们恳请作者在向本刊赐稿时做好下列事项或符合下列要求。一、投稿途径 1.电子邮件投稿:xuebaosk@tyut.e.cn请登陆本刊主页 ,进入作者投稿系统。作者第一次使用该系统时,需要注册;投稿后,作者对稿件审查、录用情况的查询,均可通过该系统进行。 2.稿件格式为 A4 纸、小四号仿宋体、 1.5 倍行距。 3.在收到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审稿期,如被录用,即发出录用通知。论文正式发表后,我们将送给作者两本样刊,并支付适当的稿酬。如一个月内论文未被录用,请作者自行处理,编辑部不另发通知。二、文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文章务求论点新颖,论据可靠,论证缜密;结构严谨,文字精炼,文风活泼;内容应具学 术性、创新性、可读性。 2.文章以8000字上为宜,要求图文清楚、规范。 3.作者投稿,文责自负。本刊对发表的文章只做文字与技术修改。 4.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若2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与《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 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稿)》,来稿应具备以下项目。 (1)中英文题名 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应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文内标题应简短、明确,层次序号采用一、(一)、1、(1)) (2)中英文摘要 摘要一般不超过200个汉字,应能客观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3)中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应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概念,每篇文章可选3~8个。 (4)作者工作单位 应标明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并译成英文。 (5)作者简介 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6)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7)参考文献 指作者写作时所参考的主要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其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 即在引文处按出现的先后次序,用数字加方括号编号,并集中列于文后。同一文献出现多次,则用同一数字标识。著录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页码。 (8)注释 指对题名、作者及文内某一内容的说明,序号用带圈的数字表示,置于当页地脚。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龙源国际名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书生之家》,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欢迎订阅本刊(全年定价90元)邮政编码:030024 电子邮件:xuebaosk@tyut.e.cn网 址:http://www.tyut.e.cn/xbsk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273信箱《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出版伦理指南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主办学术期刊出版的层次,加强学术期刊出版者的职业伦理素养,现参照国内外成熟的出版伦理规范和学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中心出版伦理指南。1审稿人的出版伦理1.1尽力履责,及时评审审稿是同行评议的主要内容,同行评议学术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共同体中每个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该尽力履行审稿的职责,如果不能履行职责应尽快退审,或者推荐他人评审,或者告知编辑可能延期的时间和原因。1.2公正评价,尊重创新为了维护科学和表达的一般标准,尽力对稿件的选题意义、理论水平和写作质量、解释和论证的合理性给出公正的评价,尊重作者思想的独立性和科学研究创新的积极性,避免门户之见、种族歧视和私人恩怨。1.3客观评价,评价有据充分考虑个人在科学认识上的局限,应尽可能地解释和引证评价的依据,必要时提供评价所依据观点和事实的文献资料,努力追求评价的客观性,且便于编辑和作者对审稿意见的理解,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涉嫌人身攻击的言辞。1.4全面审查,力尽中肯明确审稿不仅仅是对稿件水平的评价,也包括科研伦理的审查和把关,应当对稿件可能存在的漏引、错引、抄袭和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给予充分的关注,即使不确定也应提醒作者和编者稿件中可能存在的嫌疑,以便作者和编者进行进一步地核实或给出必要的解释。1.5主动提醒,回避冲突为了维护审稿的公正性,应当主动判断和规避自己与所审稿件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如果存在有利益冲突的可能应当立即退审并简单说明;如果自己也不明确冲突是否存在,在提交审稿意见时有义务提醒编者注意判断。1.6授信审稿,严守秘密明确审稿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应对所审稿件的内容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他人泄露稿件的内容和相关信息,如果因评价需要而求助他人辅助,应事先或者提交审稿意见时告知编者被求助人的身份信息。1.7诚信履职,严禁谋私审稿是义务也是学习。对于可能受被审稿件启发而形成和完善的个人研究成果要给予审慎的审视,除非事先征得作者同意或者标引发表后稿件,不得使用或泄露被审稿件中的信息;不得借审稿意见明示或者暗示作者勉强引用自己的论文和观点。2 作者的出版伦理2.1准确表述,客观报道科学发表的首要目的是智力成果报道,因此首要的责任是确保成果描述的准确性并客观地对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讨论,尽力避免疏失和夸张;原始研究的报道应包括必要的细节或公开相关的试验、设备数据等资源,以方便同行重复研究过程和验证研究结果。2.2珍惜资源,避免重复学术出版资源是有限的,并且不仅仅是出版单位的,而是整个学术共同体的发表资源,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要珍惜,包括版面资源、审稿资源和编辑资源。不应该一稿多投,更不能一稿多发,除非出版者根据传播的需要按惯例转摘或再出版。在初步成果以简报形式发表后,将其再扩展为完整的论文投稿时应向编者明示,并且对简报进行引用。2.3成果明晰,规范标注对论文作报道的工作具有较大影响的论著必须在文中按规定方式明确标注,对论文中原创成果与引用成果给予明晰的界定和区分,并便于读者快速追溯和了解成果基于的早期文献。作者有义务尽可能全面地检索和引用与论文工作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注明出处。通过非公开方式——包括通信、谈话和评审等途径获取的信息资料应整的所有人明确同意后方可使用。2.4表述完整,尽力协助应尽力保证成果报道的完整性,避免将研究结果拆分成零散的碎片发表,因为零散发表不仅浪费学术出版资源,而且还影响读者的完整理解,增加读者文献检索的难度。论文发表后,在保障自己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应尽量为同行提供需要的相关资料、材料和样品或指明获取的途径。2.5权利自证,冲突提醒应当主动或应邀提供稿件与本人或者他人已发表或再审的类似稿件相关程度的说明或证据,必要时提供相关稿件的复印件。应当尽力避免因成果发表带来的潜在利益竞争,在可能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应当主动向编者和读者明示其可能的利益冲突,如清楚地标注研究成果的基金资助来源等。2.6危险警示,文明争鸣应当明确指出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所涉及到的各种可能的危险,如化学品、仪器设备、实验过程等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正常的学术争论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争论中力戒人身攻击和种族歧视。2.7 署名规范,责任共担署名是作者的权利,是对作者劳动的认可和尊重,也是对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担当的明确。论文作者应包涵所有对论文研究工作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并按贡献大少或惯例排序,同时所有署名作者对研究结果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3 编者的出版伦理3.1公正评价编辑对稿件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决定稿件是否可以录用的条件是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即选题的前沿性、研究的深入程度和读者的关注程度,而不能与作者的种族、宗教、国籍、性别、资历和职务相联系。但不排斥编辑根据研究的相关性和读者阅读的方便性而做出的评价,也不排斥编辑根据作者的不良记录对稿件做出处理的决定。3.2科学评价编辑在决定稿件的是否可以录用前,应当征求同行专家的意见,根据期刊的出版要求和录用标准,邀请审稿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做出评价和建议。如果稿件内容与审稿人的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并可能影响到对稿件的公正评价时,编辑应当邀请更多的专家对稿件进行评审。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当作者要求回避某些审稿专家时,编辑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但是,在编辑认为稿件与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发稿范围不相符合时,可以不经过专家评审而直接退稿。3.3信息保密编辑和编辑部的其他人员,除了因稿件评价的需要而从专业角度寻求专家帮助以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稿件中和稿件审查的信息。当稿件被决定录用以后公开出版之前,编辑或编辑部的其他成员可以公布稿件的题目、作者姓名等公认的出版信息,如果需要公布更多的信息需要征得作者的同意。除非经作者的同意,编辑人员也不得将编辑部未公开出版稿件的信息、论点或解释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编辑应作者的请求或事先的约定,可以将其他作者已经录用准备发表的稿件中可以作为后续研究依据的事实透露给事先约定的作者,但其必须注明来源。3.4尊重创新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应当得到编辑的充分尊重,倡导争鸣,鼓励创新和探索。应当鼓励作者发表与现有理论或专家观点不同的学术观点,应特别尊重作者提出的与编辑个人研究或期刊以往发表的内容有所不同的研究成果。3.5主动回避编辑人员自己撰写的稿件一般不主张在自己编辑出版的期刊上发表,如果要投稿应当交给编辑部其他有资格的编辑审查,避免在稿件审查上的利益冲突。如果一篇稿件的观点或叙述与编辑的研究相近或不同,可能存在利益上的冲突时,编辑部应当将该篇稿件交给其他有资格的编辑负责处理。3.6及时报道对作者提交的稿件,编辑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给予及时处理,并尽可能快地决定稿件是否录用,保证符合期刊出版要求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发表,缩短研究成果的报道周期,加快学术信息交流的速度。在决定稿件发表的时间顺序时,应当按稿件的来稿时间为标准,但是并不排斥编辑根据栏目设置、选题规划和研究的热点而提前安排发表相关稿件和特约稿件。3.7尽力提醒编辑应当提醒作者尊重编辑、出版者和审稿专家的劳动,承认期刊是具有成本的重要资源,应当经济合理地利用期刊资源;提醒作者避免漏引,努力使应当引用而没有被引用的相关研究资料降低到最少;提醒作者对于非公开发表的信息在没有得到原信息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在稿件中使用和报道;提醒作者注意稿件出版后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包括稿件中成果的公布可能给部门或国家造成的泄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3.8随时注意编辑应当注意审查稿件中文献引用的合理性,避免作者对自己以往研究工作或其他人相关研究工作的无效引证;当稿件对审稿人的研究工作引用不充分时,应当注意因利益上的冲突而造成稿件评价上的片面性;应当注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允许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作者的人格尊严应当得到尊重。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持田

四个细节,决定你论文投稿的命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细节决定成败”,论文投稿也是如此。在论文投稿过程中有4个注意事项需要格外注意。01.选择什么时间投稿比较合适? 什么时间投稿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说啥时候写完论文就啥时候投啊,或者思考了一下,觉得工作日投稿比较好。而我给出的答案是:选在工作日中的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建议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期刊编辑也是人,节假日是需要休息的,哪有时间看我们的投稿啊?然后,周一是工作周的第一天,而之前在周六周日两天一定积累下很多投稿过来的论文还没来得及查看和下载,所以周一的工作量往往会比平时多很多,这就容易导致:那些选择在别的时段投过去的论文可能更容易被编辑注意到,下载下来审阅,而在周一看到的论文就很有可能被忽略。再之后,周五投稿也不如周二周三周四好,原因也很简单,编辑马上就要和自己的女朋友去欢度周末了,要准备陪儿子去游乐园了,要陪男朋友去看电影了,也许现在正忙着订票订餐呢,哪有心思去查收我们的投稿。所以,最好在工作日中的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投稿,这样最容易引起编辑的注意。02.电子信箱投稿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在电子信箱的标题栏里输入投稿的关键信息,可以用这样的格式来写:“投稿:论文题目+姓名(职称、学历、项目来源等关键信息)”“投稿”直接给出了发邮件的目的;“论文题目”是让编辑在还没有打开邮件的时候就能了解到我们投稿论文的最重要信息,让编辑了解到我们投稿过去的是一篇什么选题的论文;之后是论文的作者,以及作者的身份信息和论文的项目支撑情况。当我们的名字在学界已经非常响亮的时候,那上面给出的括号中的任何文字就都是多余的了,但当我们还是小人物的时候,就需要加上这个括号来展示我们的实力,博得编辑的注意。比如我们的职称已经是教授或者副教授了,把它写上去。学历是博士,也写上去。然后如有可能,尽量给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个相关的科研项目作为支撑,比如说在括号里注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这样的信息自然会很有效果,因为有了项目支撑本身也在暗示着论文的质量可能不会太差,而且很多期刊也愿意发表挂上国字头科研项目的论文。当然如果目标期刊在《投稿须知》里明确说明了邮箱投稿的标题栏的写作要求,那我们还是按照人家的要求来做。如果没有要求,那我们按照上面的建议来进行尝试。接下来是邮件的正文。正文部分空着自然不合适,除非你的名字在学界非常响亮,正文部分空着,投稿过去不到十分钟,人家编辑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非常感谢您向我们期刊投稿,三生有幸。如果我们不是这种情况,那就老老实实把正文写好。总的原则是:规范、简洁、得体,呈现投稿意图、表达发表意愿。再之后,记得把保存好的论文电子稿以附件形式添加在邮件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截图,大概是这样的意思就差不多: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除非目标期刊的《投稿须知》里有明确的要求,我们的投稿论文尽量以Word2003文件(*.doc)来保存,目测这是目前最为稳妥且最为通用的文件格式。然后别忘记把第一时间就能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放在投稿论文电子稿的文末,而不要放在邮件的正文里。因为通常情况下,期刊编辑会下载附件保存以备以后浏览审阅,邮件里的正文部分却不会保存。03.网络在线投稿有哪些注意事项? 关于这一点,我能想到的建议是:记得把网址链接复制粘贴到文本文档或者word文档或者石墨文档……总之是一个你最常使用的文档软件或APP中,标清这是哪个期刊的网络在线投稿地址,方便以后投稿时随时调用;牢记注册时的用户名和密码,也是保存在你最常用的文档软件或APP中。记得在注册多家期刊的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时候,要尽量设置不同的密码(你一定能猜到原因),然后也是同样,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逐一记录下这些密码——要知道这个工作当时不立刻就去做,之后就再也不会去做了。然后等到查看稿件审理结果或再次投稿的时候,你将要为当时自己没有立刻付诸行动而付出代价。这个时候你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要远远超过当时耗费的。另外,别忘记留下一个在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你的准确联系方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编辑会在什么时候联系我们——我曾在十一黄金周和家人在太湖游览的时候接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的电话,也曾在清晨6:40接到过《广西民族研究》编辑打来的电话。有些电话可能错过一次就是一辈子,这么说也许并不过分。04.投稿目标期刊的级别该如何选择? 我的观点是:投稿目标期刊的级别,与投稿论文的质量成正比,与论文发表时限要求成反比。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论文越满意,认为这篇论文的质量越高,就越要选择高级别的期刊作为投稿目标;而论文发表的时限要求越短,越迫在眉睫想要发表,就只能选择级别较低的期刊去投稿。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早做准备,尽量早些完成论文,这是对自己论文负责任的表现。否则,期限越短我们越没有什么回旋余地了,有可能造成明珠暗投的无奈事实。如果大家对自己论文的质量足够自信也足够满意,又没有发表时限的严格要求,那么建议大家按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的顺序进行投稿。上一轮投稿被拒之后,进行一下修改,然后进入下一轮的投稿。而且如果有可靠的消息和更加充裕的时间的话,建议大家在每一轮投稿的时候,都是先投不收版面费+发放稿酬的期刊,被拒稿之后再投收取版面费+不发稿酬的期刊。选择这个次序的意义在于尽可能确保发表的目标期刊配得上我们的论文,也尽可能地节省我们的金钱。

匡坐而弦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来稿须知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阜阳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创刊于1982年,是阜阳师范大学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人文社科导向,坚持“双百”方针,倡导学术创新,追踪学术热点难点及理论前沿,实行开放式办刊,突出学术性、理论性及地域特色。因栏目选稿,以质量取胜,注重编校质量,本刊除设有基本栏目外,还辟有“皖北文化研究”、“三子(老、庄、管)研究”、“三曹与建安文学研究”、 “修辞学论坛”等特色栏目,邀请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推出了一批学术精品,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报锐意创新,强化精品意识,以质量立刊,以特色兴刊,整体质量显著提高,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2000年以来所刊发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摘转、复印率一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学报领先地位,2000年荣获安徽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2003年荣获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2004年在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全省高校学报“三优”评比中荣获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年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2010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本刊已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学术论文,始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热忱欢迎海内外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人惠赐佳作。来稿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本刊办刊宗旨,并请注意以下问题:一、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对来稿一律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送审。但限于条件,对拟不采用者不予退稿,投稿者请自留底稿。凡投稿满2个月未收到本刊处理意见者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此前请勿一稿多投。二、根据具体情况本刊可能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者请事先声明。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如不同意将文章编入相关数据库,请勿来稿。三、来稿一般不低于3个版面,请登录本刊官网投稿,或发送电子文本至:fyxbwk@188.com,在文末注明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便联系。四、本刊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有关事项通告如下:1.标题与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作者简介、基金项目(1)文章正标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二号宋体标题,居中。  (2)文章应有作者署名。署名2名以上,其间以“,”相隔。署笔名作者应将真实姓名署于作者简介之中。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需遵从国际惯例。署名2人以上,且工作单位不同者,应在姓名右上角用1,2等标识,如:丁 明1,李小芳2 。一个作者若要标识2个以上工作单位,可一并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多位作者属同一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小写的英文字母,并在其下级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上角标相同的小写英文字母。如:李明1a,王强1b,张琳2(1.阜阳师范大学 a.文学院;b.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阜阳 236037;2.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署名用五号楷体,居中。  (3)作者工作单位置于作者署名之下,内容包括工作单位(二级单位以上)、所在省市和城市,邮政编码。如:(1.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小五楷体,居中。(4) 基金项目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小五楷体。  (5) 作者简介置于首页脚注,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以不写),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小五楷体2.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不出现“本文”等类似字眼,应明确列举该文的创新点(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等),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小五楷体。   (2)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小五楷体。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须用英文译出,放在参考文献之后。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氏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之间用连字符相连,姓和名之间须空开1个字符。姓、名不缩写。参见示例:       ZHANG Ying(张 颖), 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3.正文  (1)中文。来稿文字应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少数古汉语、古籍研究和考据学研究可用繁体、异体、俗体字。引用古文献的稿件如引文中有繁体字者,应尽量改用简化字。   (2)数字。文中公元纪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中国民国纪年、日本年号纪年、各种计数和计量、图表序号、表格内数字、注释的版次、页码、期刊的卷、期次等,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均须加注公元纪年;星期、古文献卷次、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采用汉字。4.注释  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如: a. 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b. 档案材料 c. 内部资料 d. 书稿 e. 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f. 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 g. 待发表文献 h. 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 i. 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 注释序号用带小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注释并不是每篇文章都必须具有的。小五楷体。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或作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包括:  a. 主要责任者(普通图书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献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 b. 文献题名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志 d. 其他责任者(译者、校注、校点、校勘者等) e. 版本(初版省略) f.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h. 文献起止页码  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序号用[1]、[2]等标注。同一参考文献被多次引用时,用同一序号,并用右角标在序号后面注明页码,在文末参考文献表中只出现一次。各种参考文献类型:M—普通图书,C—会议录,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G—汇编,Z—其他文献,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A—档案,CM—舆图,DS—数据集,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小五楷体。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1]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166-167.(2)论文集所收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示例:   [1]陈汝东.汉语数字语音迷信及其类型、形态、属性和成因[C]// 周建民.修辞学论文集(第11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7-68.(3)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起止页码.示例:   [1]钱志熙.论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4):49-55.(4)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   [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5)电子文献电子文献类型标志: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 [M/CD]——光盘图书 [DB/MT]——磁带数据库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DB/OL]——网上数据库 [EB/OL]——网上电子公告电子参考文献要将对应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载体为“OL”的文献,还要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有出版年的文献可不选此项)、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网址。(6)外文文献 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与中文相同。作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置于小括号中,文后参考文献表首先按文种集中,顺序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5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出版年著录在作者之后。不编号,要著录文献类型标志。如: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张中智,1997),然而……参考文献:张中智.1997.科技书刊的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33-34.在参考文献表中著录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发表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a,b,c……区别。五、不符合上述规范和要求的稿件,一般不进入审稿程序,请予配合。六、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文稿一经刊发即寄赠样刊2册。七、如发现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本刊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果自负。八、本刊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邮政编码:236041 (社科版主编室)   E-mail:fyxbwk@188.com来源:阜阳师范大学学报

白毛女

张跣主编:《阐释学学刊》创刊号目录及投稿须知

《阐释学学刊》创刊号,张跣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内容简介《阐释学学刊》是阐释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集刊,兼顾美学和批评理论。当代中国阐释学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张江教授出任学刊编委会主任,著名哲学家、诠释学家洪汉鼎教授担任学刊顾问,国内哲学界、文艺理论界、历史学界十余位在阐释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著名学者担任学刊编委。该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两期,定期出版,公开发行。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这是阐释学学人共同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阐释学,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当代阐释学。它是中国的阐释学,立足中国资源,关注中国问题,呵护中国价值;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阐释学,尊重文化差异,强调世界眼光,重视“视域融合”;它是当代形态的阐释学,呼吁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真理与方法的双重支撑,强调价值性和工具性的交流互渗,重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话交融。论辩以近真知,切磋以明学理。《阐释学学刊》的旨趣在于,追求学术真知,崇尚思想创新,以本土经验筑牢文化价值,以全球视野拓展创新道路,交学界朋友,架学术桥梁,共襄当代中国阐释学之盛事!该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刊宗旨,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开展理论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培养学术新人。目 录阐释的张力文学阐释中的真理问题——来自哲学诠释学视域的思考/李建盛阐释的文学史/蒋原伦伽达默尔阐释学里的游戏本体/宋蒙公共阐释与审美重构——以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为例/卓今当代中国反本质主义文论的“强制阐释”理论模式反思/李自雄商谈伦理:重建社交中的游戏精神/王旭凤历史的维度《老子》道本体诠释学特质/李瑞卿“思无邪”辨/李俊“情性”流变中的“文体”——徐复观论《文心雕龙》中的“文体出于情性”/宋溟走不出的“惟心”: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文化连续性/冯学勤探索文本背后的历史信息——曹道衡《文选》研究的启示/王丹、蔡丹君域外新论批评意识形态的突变/特里·伊格尔顿,段吉方译绵延、多样性与潜在——从柏格森到德勒兹/邰蓓“情感转向”的衍变逻辑及其理论路径/郝强批评的胜境从现实性到非常态——当代美学的视线/时胜勋新媒体与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鲍远福审美与启蒙——19世纪德语小说的现代性方案/林雅华不可言喻的创伤经历——门罗小说《发作》的精神分析解读/黄川、王岚投稿须知《阐释学学刊》秉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尊重学者及其学术成果,对所有来稿均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回应。所有刊发文稿一律不收版面费,其中组稿、特定约稿以及优秀文稿一经刊发,即付薄酬(高于一般期刊稿酬,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另行奖励),另赠当期刊物2册。来稿要求:1.立论严谨,逻辑清晰,材料翔实,语句精炼,具有原创性、科学性、理论性。2.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中英对照)、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中英对照,中文300字左右)、关键词(中英对照)、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3.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电话)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4.稿件字数一般应控制在12000字(含空格)以内,重要稿件不受此限。5.来稿须符合学术期刊的一般编排规范要求。投稿一般采用word文档,作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专设的投稿邮箱。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7.本刊重视学术规范,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8.本刊维护首发权,切勿一稿多投。稿件寄出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再退还。

羔羊

南哲学科|南京大学逻辑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根据张建军教授在“全国逻辑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讨会”(2018年5月19日,中山大学)上的报告修订增补而成,发表于《逻辑学研究》2018年第4A期。通讯作者:顿新国。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著名学者刘伯明、汤用彤、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胡世华、何兆清、王宪钧、陈康、倪青元、殷海光等曾在原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及其前身)和金陵大学哲学系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数学系莫绍揆等著名数理逻辑专家也长期关心与支持哲学系逻辑学科的发展。1960年南京大学恢复哲学专业不久即设立了逻辑学教研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2年获得逻辑学硕士学位授权以来,南京大学逻辑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开始招收逻辑学方向博士生,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以本专业为主体设立“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2011、2017年作为哲学一级学科分学科先后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工程、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在南京大学哲学学科从事逻辑教学工作的有郁慕镛、李廉、李志才、郑毓信、吕植壮、王义、张建军、蔡仲、杜国平、王克喜、潘天群、顿新国、陶孝云、张力锋、袁永锋。亦曾聘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挪威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专家开设长短期逻辑课程。自逻辑学位点设立以来,李廉、李志才、郁慕镛、张建军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硕士、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出站人员中已有一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活跃于学术界,从事其他领域工作的毕业生也以较强的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获得了广泛好评。本文拟在简要回顾南京大学哲学系之前身的逻辑教学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南大逻辑教学的发展状况,并据此谈谈我们对我国逻辑教学现状及前景的一些认识与思考。1 国立中央大学及其前身的逻辑教学1952 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原国立中央大学(1949 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合并,仍名南京大学迄今。原中央大学哲学系与金陵大学哲学系,都属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之前身。因而,南大前身的逻辑教学发展史需做两校分述。国立中央大学由1902 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不久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发展而来。1914 年建成现代大学体制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师”)。先后易名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和南京大学(1949年)。早在南高师建设之初,哲学学科就作为文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20年的学科改革中,哲学成为新设的文理科中单独的一个系,与国文系、英文系等七系并列。在东南大学时期,哲学系成为文科中的一个独立的系;在第四中山大学期间,哲学被设立为一个独立的学院。在中央大学时期,哲学院改为一个系隶属于文学院,并且以这种形式保持到南京大学成立。自南高师哲学系于 1920 年成立以来,无论是在南高师的国文科,还是在之后各个时期哲学系或者哲学院,逻辑学都是其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哲学系成立之前的1917年,逻辑学课程就已设立为南高师国文科的基本课程,主要授课老师即为之后担任哲学系首任系主任的刘伯明。据南高师1917年国文专修科的课程表记载,在国文专修科所有17门课程中,逻辑学(当时亦称“论理学”“理则学”等)就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是哲学类课程的五门之一。在南高师、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类课程数量不断增多、体系也愈加全面,但逻辑学始终是哲学类课程中的基本课程,其中“基础论理学”是所有哲学系学生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逻辑学类的课程也逐渐增多,相继增加了“数理逻辑”“逻辑派别”“高级论理学”“高等理则学”“西方论理学史”“西方论理学之派别”“数理哲学”“因明学”等逻辑类课程。在当时中国整体的大学教育发展状况大背景下,南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的逻辑学教学体系,是内容相对丰富且比较完备的。根据南京大学档案馆的相关资料,在南高师和东南大学早期,逻辑学教学由刘伯明主持。刘伯明是中国现代哲学和现代教育的先驱。1911年,刘伯明赴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博士。回国后曾先后担任金陵大学国文部主任,南高师、东南大学文理科主任、副校长、代理校长等职。刘伯明精通英文,通晓法文、德文,兼习希腊文、梵文。1920年,杜威访华并在南高师讲学,刘伯明担任杜威的翻译,译文信达流畅,听众欣服。除翻译了杜威在南高师的《试验论理学》等三大演讲之外,刘伯明还翻译了杜威的《思维术》一书。刘伯明开设的逻辑学课程对宣传逻辑与科学精神、启迪民智有重要的意义。在刘伯明 1923年英年早逝之后,东南大学—中央大学负责逻辑学教学的专职教师主要是何兆清,长期讲授“逻辑(论理、理则)学”“高等逻辑(论理、理则)学”“数理逻辑”“逻辑派别”“数理哲学”等系列课程。何兆清在中国现代逻辑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21年,年仅14岁的何兆清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国立东南大学哲学系深造。大学毕业后留校执教,期间赴法国里昂大学哲学系学习。1926年,何兆清获硕士学位回国任教,1927年起主要承担中央大学(及1949年后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教学与研究工作,兼及哲学其他领域,直至 1952 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教师。他积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编著出版了《论理学大纲》、《逻辑学讲史》、《科学思想概论》等若干重要著作,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另从多方信息汇总,其他从事逻辑学教学的教师先后有汤用彤(“逻辑(理则)学”),熊十力(“因明学”)、唐君毅(“理则学甲”)、余敷顺(“理则学”)、马炳文(“论理学甲、乙”)、胡世华(“数理逻辑”)、牟宗三(“高等逻辑”,根据这门课程所使用的自编教材《逻辑典范》可知,本课程以逻辑哲学为主要内容)、陈康(“数理逻辑”)等。其中,胡世华于 193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6-1940 年间在奥地利、德国、法国、瑞士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在德国明斯特大学(Westflische Wilhelms-Universitt Münster)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系在著名逻辑学家肖尔兹(H. Scholz)和柯特(K. Kothe)指导下完成。回国后不久于1943-1946年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数理逻辑、数学基础教授。胡世华在中央大学的工作不仅提升了中央大学哲学系逻辑教学与研究的水平,而且为他成为新中国数理逻辑与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打下了重要基础。以下为部分课程教学大纲举例:I.刘伯明讲授“论理学”(南高师-东大时期)课程讲义:本学程讲义本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科主任德艾氏(J. Dewey,即杜威)所著之How We Think。其书中多有创见发前哲所未发,其主旨曰Instrumentalism(译云利器主义),旧谓思想者解决疑难问题之利器也,其书极适于师范之用,讲演时常旁及他书如德氏之Studies in Experimental Logic),施勒尔(F. C. S. Schiller)之Formal Logic,其意旨皆相同也。课程大纲:思维意义;练思之必要;教员及学科与练思之间的关系;名学与心学;思维真诠;外箍(外延)与内箍(内涵);判决;意义;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经验思维与科学思维;动作与练思之关系;语言文字与练思之关系;观察与知识对于练思之关系;教授与练思之关系。II.何兆清讲授“初级论理学”(1927年度上学期)课程信息:一学期三学分,每周三小时,每年一次。教学大纲:本学程专研究形式论理学,其内容为:(1)论理学之意义及其与心理学社会学之关系;(2)真理标准之研究及思想律之讨论;(3)直觉之知与推论之知;(4)概念论;(5)判断论;(6)推理论,内分三部:A.演绎推理,包含三段论法与演绎法之分析;B.归纳法;C.生物技能适应之推论;(7)结论。III.何兆清讲授“高级论理学”(又称“思想方法论”,1927年度下学期)课程信息:一学期三学分,每周三小时,间年一次。教学大纲:本学程须曾修初级论理学者方得选修,形式论理学系研究正确思想之普遍法则。本学程即分论各科学之方法要目:(1)科学概论;(2)科学方法之意义;(3)科学分类;(4)数学方法;(5)自然科学之方法;(6)生物学之方法;(7)社会科学之方法;(8)结论。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西方逻辑的传入,我国学界广泛开展了东西方逻辑思想比较研究,这在中央大学哲学系长期开设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佛学研究课程中都有所体现,并凝结出许多重要成果。其代表人物如汤用彤、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等,他们在中国与东方哲学研究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从事逻辑教学都具有密切关联。同时,逻辑教学也为中央大学哲学系形成“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汤用彤语)的建设性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2 金陵大学的逻辑教学金陵大学于1910年由汇文书院和育宏书院发展而来。在1921年时仅设文科,数理学科附设在文科。在1914年的文科改组中,分设语言学系、社会学系、数理学系和宗教学系,而哲学作为一个科目最开始设在社会学系之中,此后分设国文、英文、历史、哲学等系。1930年金陵大学成立文、理、农三个学院以及与这三院并立的中国文化研究所。从此,金陵大学直属的教学科研机构一直保持了这“三院一所”的格局,而哲学系设于文学院之中。1940年金陵大学合并哲学、心理、教育系等成立哲学心理学系,设于文学院之中。1950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金陵大学的哲学心理学系分设为哲学系和教育系。1951年,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大学合并,组成新金陵大学,直到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哲学系的逻辑学类课程虽然没有中央大学哲学系齐全,但长期开设。根据相关史料,金陵大学开设的逻辑学类课程主要有:论理学、思想方法论、论理学问题、论理学派别、数学逻辑、高等逻辑等。刘伯明在 1915 年留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回国,在任教于金陵大学的两年中即开设了逻辑课程。根据章开沅、余光中、萧焜焘等许多金大毕业生回忆,长期担任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的倪青原(亦为留美哲学博士)非常重视逻辑教学,亦亲自任教逻辑课程。根据多方信息综合,在现存金大哲学系 1928-1949 教师名录(包括专任与兼任)中,肯定在金大开设过逻辑课程的还有牟宗三、王宪钧、殷福生(即殷海光)、萧焜焘等。根据金陵大学民国三十年秋季(1941 年)的选课指导书,除公共必修学程外,哲学组必修学程共计56至60学分。其中逻辑学课程如下:I.思想方法论学分:5学分。课程简介:研究反省思维之基本原则及其应用,说明科学方法之重要步骤及其根据,并授以浅近之逻辑。教材:Dewey: How we think; Cunningham: Textbook of Logic。II.论理学问题学分:3学分。课程简介:以研究逻辑之基本原理及重要学说为宗旨,对于名词命题三段论法、归纳法等作详细之讨论,以求了解逻辑之功用,并指陈旧式逻辑之缺点,介绍新近学说之概要。III.论理学之派别学分:3学分。课程简介:研究亚里士多德及以后所发生之论理学说与派别,比较其异同及对于学术之影响。IV.论理学学分与学时:第一学年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每周两个课时,共4个学分。课程性质:哲学心理系哲学组必修科目。说明:本院一年级学生共同必修,其学分列入公共必修科目中计算。V.数学逻辑学分与学时:安排在第四学年,一个学期,每周三课时,共3学分。课程性质:哲学心理系哲学组必修科目。尽管由于种种原因金陵大学哲学系史料不如中央大学哲学系齐全,但如下两个实例可以呈现金陵大学逻辑教学的特点,以及其对后来南京大学逻辑教学事业的深刻影响。萧焜焘是金陵大学哲学系1945年届毕业生,其在王宪钧指导下撰写的毕业论文《真值涵蕴与严格涵蕴》,在战时重庆华西坝五大学 (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协和大学) 毕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萧焜焘毕业后留校任教,正式讲授“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数理逻辑”等课程,翻译了卡尔纳普的《语义学引论》,并编写了《逻辑学讲义》。后期成为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哲学著名学者。晚年回顾其学术生涯时,萧焜焘一再强调,他早年跟随倪青原、牟宗三等学习逻辑学,特别是在王宪钧指导下撰写逻辑学毕业论文,以及此后留校从事几年逻辑教学与研究,对其一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萧焜焘也长期担任江苏省逻辑学会顾问,为推动逻辑事业在江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初,金岳霖的高足、时任《中央日报》主笔的殷海光,接替了牟宗三在金大的逻辑学课程。他的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很快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同时,他受到金大师生的深刻影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认识发生了急剧转变(这种转变史称“殷海光之谜”),在《中央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文章,产生了广泛影响。1949年到台湾大学任教后,他运用逻辑工具在逻辑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上颇多建树,成为海内外学界公认的一代思想家,也成为我国学界系统阐述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第一人。据殷海光的学生林毓生回忆:作为纯学术研究的逻辑,本是中性,并不涉及价值问题,本身也没有任何政治意涵。逻辑学的学术研究与他的政治立场也无必然的关联。但殷海光却把逻辑讲成使头脑不受专制散布的愚昧与虚伪所蒙骗的利器。他讲课时,非常有条理,庄严而不拘谨,在词锋犀利的分析中,夹带着道德的热情和对中国与世界的关怀。而殷海光自己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中总结道,其运思和为学分析到底层,是受这三个条件的主导:第一,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第二,自休谟以降的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以及美国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之结合。第三,必要时辅之以价值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念。但是,价值泛滥会使人头脑不清,并且可能形成人间的灾害。所以,在作价值判断时必须谨严地约束自己。这三个条件对运思和为学的主导作用,在其著作中处处可以看出来。鉴于殷海光与南大哲学系的历史渊源和其杰出贡献,自 1996 年起由殷海光入室弟子刘福增发起,殷海光的学生群体在南大本科生和硕士生中设立“殷海光逻辑奖学金”,至2013年共颁发15届(郁慕镛、郑毓信教授获得“殷海光逻辑奖教金”),有力推动了南大逻辑教学和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3 南京大学时期的逻辑教学发展及展望1952 年院系调整后,因为原从事逻辑教学的教师悉数调出南京大学,系统的逻辑教学被中断,但逻辑相关研究仍有所持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南大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孙叔平等学者吸取五六十年代逻辑大讨论的有益成果,坚持“形式逻辑规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律”的正确观点,致力于阐述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互补互益的科学思维方式,因而能够将基本的逻辑理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之中;二是南京大学数学系莫绍揆等一直坚持开展数理逻辑研究,并取得了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成果,莫绍揆本人还积极参加哲学界开展的逻辑大讨论,介绍现代逻辑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南京大学逻辑教学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60年哲学专业恢复建设,专业负责人夏基松、林仁栋等都非常重视逻辑教学在哲学专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一开始就将形式逻辑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林仁栋亲自担任形式逻辑课程的主讲教师,并安排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到校的郁慕镛担任助教并主要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此后多年郁慕镛坚持在哲学系及其他文科院系开设形式逻辑(普通逻辑)课程,并在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使逻辑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与好评,为南大逻辑教学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学界开启了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南京大学逻辑教学与研究也逐步得到全面恢复与发展。数学系数理逻辑专业建立了本硕博教学体系,在全国学界影响广泛。在数理逻辑专业帮助下,在中国逻辑学会成立之初,南大哲学系于1980-1981年承办了中国逻辑学会主持的“数理逻辑教师进修班”共两个学期,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逻辑教师参加,郁慕镛担任班主任,莫绍揆、郑毓信等担任教师;进修班不仅培养了一批现代逻辑教学骨干,而且也研讨了逻辑基础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对推动我国逻辑教学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南大哲学学科逻辑教学的发展。哲学系先后调入了李廉(1979年)、李志才(1983年)专门从事逻辑教学研究,并于1982年获得了逻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了一批逻辑及相关专业人才,相继选留吕植壮、王义两位青年教师,1995 年引进张建军到系任教。80、90年代除继续在哲学系及一些文科院系开设形式逻辑(普通逻辑)课程外,李廉、李志才面向哲学系或全校开设了辩证逻辑选修课,郁慕镛开设科学逻辑选修课,科技哲学专业郑毓信亦长期开设现代逻辑选修课,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 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南大逻辑教学与研究获得较大发展,相继引进杜国平(2000)、王克喜(2002)、潘天群(2003)、顿新国(2009)、张力锋(2015)、袁永锋(2015)等多位教师,科技哲学专业蔡仲、陶孝云等也曾从事逻辑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逻辑专业团队年富力强、成果丰硕,被学界公认为我国逻辑学教学研究的重镇之一。下面分别从逻辑通识课程教学、哲学专业本科逻辑教学、逻辑专业研究生教学、服务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逻辑教育四个方面,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科所承担的逻辑教学工作的历史发展及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前瞻。3.1 逻辑通识课程教学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对通识教育认识的逐步提高,关于逻辑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业已逐步达成共识。南京大学有重视本科生的逻辑通识教育的传统,许多文科院系长期聘请哲学系逻辑教师讲授逻辑基础知识。1994 年,学校设立“大文科公共基础课”(首席教授课程)——“逻辑学导论”。首批首席教授课程共十门,动态管理,逻辑学课程一直设置到 2012 年本科教学全面改制。首席教授1994-1999年由郁慕镛担任,2000-2012年由张建军担任,按岗位要求承担三分之二以上课程;课程采取周3学时大班授课与课后作业训练相结合模式,聘请多位研究生助教全程参与。课程基本理念以在现代逻辑观念指导下讲授传统逻辑知识与方法为主,分为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科学方法论、非形式论证逻辑三大部分,以演绎逻辑为主,后二者为辅,实际上具有“通识课程”的性质,学生达万余人接受了基本的逻辑思维与方法训练。在此期间,逻辑教师还开设了“逻辑与科学方法基础”,“逻辑与论辩”等全校素质教育课。南京大学于2012年进行了“三三制”本科全面教学改革,大力加强了通识教育的力度。逻辑学首席教授课程转化为通识课“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基本授课理念不变,强化方法论视角);本课程在最近学校开展的“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中评为前30门“百层次”优质课程之一,拟争取进入即将评估的“十”层次(全校十门重点建设)课程。逻辑教师开设的其他通识类课程有:“逻辑与语言表达”、“逻辑与论辩”、“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方法”、“哲学践行”(新生研讨课)、“走近‘逻先生’:逻辑的社会功能”(DIY 课程)等。同时,我们也积极支持与帮助各院系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逻辑教育与训练活动。我们强化逻辑通识教育基于如下认识:国家强调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为逻辑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逻辑通识教育和逻辑思维素质教育本身,没有也不应采取单一模式,而应当充分鼓励与倡导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的侧重点,充分鼓励与倡导多种教育模式的探索。但这并不排除学界就大学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层面逻辑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展开全面深入研讨,以达成基本共识。南大逻辑通识教育贯穿了如下基本方针:I.应体现演绎逻辑本位和现代逻辑观念;II.应承继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传统,体现逻辑的科学方法论功能;III.应承继亚里士多德《论辩篇》传统,体现逻辑在人类日常思维和实际论辩中的作用;IV.应以培育逻辑精神和系统性反思能力为根本宗旨。我们认为这四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逻辑通识教育所应具备的体系与功能。当然,在逻辑通识课程教学中,还有一个如何处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知识与方法的关系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现代逻辑观念指导下,在通识教育中讲授并讲好传统逻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须知,正是西方中世纪后期大学普遍开设的传统逻辑课程,奠定了后来的“赛先生”与“德先生”所体现的理性精神的基石,这在西方学界已达成了基本共识。经过数十年发展,西方学界在逻辑通识教育中并没有抛弃传统逻辑,只是在现代逻辑研究成果指导下将之讲得更为精确,作为逻辑方法与逻辑精神的“入门之径”,同时也注重现代逻辑最基本的知识与方法的传授。这是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的。上述方针及据此制定的教学体系,也与我们所持有的逻辑观念紧密相关。我们赞同与坚持一种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认为任何关于“求真”“讲理”的规律与方法的探求均可进入“大逻辑”视域,并视条件在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亦坚持居于基础层级的经典演绎逻辑乃逻辑之本的认识,认为舍此就谈不上逻辑通识教育。逻辑通识课程和逻辑思维素质教育,均应把经典演绎逻辑的知识与方法的教育摆在首位,尽管在教学体系与方法上可依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赞同吸收“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用于逻辑通识课程和相关素质教育之中,但不赞同把“非形式逻辑”与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对立起来“另起炉灶”。这基于我们的如下认识:所谓非形式逻辑并不是与形式逻辑(演绎与归纳)处于择代或竞争关系的逻辑基本理论,而是与科学逻辑类似的一种逻辑应用理论。其所研究的应是逻辑因素在日常论证各环节的作用机理,以及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其研究诉求,是要系统把握逻辑因素在日常非形式论证以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应用机制。非形式逻辑毕竟是“逻辑”的应用理论,不能混同于“论辩术”与“修辞术”。我们在教学中所采取的策略是:从实际论证的评估说明逻辑因素在论证中的作用机理,从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的区分说明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在实际论证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吸取非形式逻辑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阐明在实际思维与论辩中澄清概念、揭示预设、辨别谬误、驳斥诡辩等方面的途径与方法,从中表明自觉的逻辑意识和逻辑素养对于形成理性化思维方式及非形式论辩与辨谬能力的基础价值。在逻辑通识课程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澄清在学界与社会上流行的一种错误认识:演绎逻辑只训练人们如何从已知前提必然地推出结论,从而使逻辑训练成为人们循规蹈矩、维护既有信条的工具,其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非批判性思维相容,与解放思想、探求新知的批判性思维背道而驰。这种认识严重地扭曲了演绎推理的本性。演绎逻辑所揭示的演绎推理的有效-保真推出关系,其所依据的是推理的形式结构而非推理的内容;有效推理前提到结论的“形式保真性”,同时也意味着结论到前提的“形式保假性”,即基于有效演绎推理,若其推出的结论明显为假,则其前提至少一假,从而构成对前提的强力质疑。如果说批判性思维要致力于对既有思维结果的检讨与评判,那么有效演绎推理就构成其最重要的“杠杆”。演绎逻辑非但不是封闭心灵、维护教条的工具,恰恰相反,它是促进心灵开放、质疑教条的最有力的工具,是批判性思维教育中基本“硬件”。演绎思维绝不是批判性思维和思维创新的桎梏,而是这两者的必要根基。我们认为,逻辑通识教育的结果,应凝结在学生对“逻辑精神”的体认与把握之中。我们把所谓“逻辑精神”概括为“一求四讲”(求真、讲理、讲规则、讲条件、讲系统),其核心是“讲理”,也就是“尊重合理推理与论证”。这与以“合理怀疑、合理置信”即理性反思为特征的批判性思维研究的主流诉求是一致的。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入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使学生在体认中华传统文化之优长的同时,深刻认识到我们逻辑思维传统薄弱的根本缺陷及其导致的反逻辑两极后果:经学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交替泛滥,这种根本的文化缺陷必须通过逻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而得以解决。以此激发学生掌握逻辑工具、树立逻辑精神的学习热情。我们在强化大学生逻辑通识教育的同时,也在探索非逻辑专业研究生的逻辑教育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除个别专业外(如数学与理工科相关专业,还可举出哲学专业的分析哲学方向、语言学中的语言逻辑方向等),我国大多数专业的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逻辑基础教育,而且40年来没有什么大的改观;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软肋,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自主创新事业的命运。即使哲学系的非逻辑专业研究生教学,尽管南京大学和一些兄弟单位做了一些探索,但都未能取得大的成效。实际上,这对逻辑学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鉴于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认为,逻辑工作者应当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推动这一局面的改变上有所作为:一是要加强逻辑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充分体现现代逻辑的重要功能,体现各专业研究生学逻辑、用逻辑的重要价值。南大逻辑学科近来大力推动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也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种努力。二是应乘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之机,积极推动逻辑基础知识与方法列入招生准入科目,这不但有利于本科逻辑教学的发展,而且可为研究生逻辑教育的改观打下一个新的基础。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并改进非逻辑专业研究生的逻辑教育工作。鉴于本科阶段逻辑教育薄弱甚至阙如的现实,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亡羊补牢”;同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与需要,探索加强非逻辑专业研究生逻辑学习与训练的方式与途径,以求能够使之逐步得以改观。3.2 哲学专业本科逻辑教学如前所述,基于深厚的逻辑传统,新时期南大哲学专业教学一直重视逻辑基础的学习与训练。其中形式逻辑(普通逻辑)一直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并陆续开设现代逻辑、科学逻辑、辩证逻辑等选修课。随着我国哲学界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密切,关于逻辑教学在哲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已逐步在全国学界达成了共识。作为在这一点上起步较早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积累,在南京大学哲学本科专业于1995年进行的课程体系全面改革中,以“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为指导思想,形成如下逻辑课程体系(该体系持续到2017年):(1)专业平台课“逻辑学导论”(郁慕镛、张建军先后主讲);(2)专业核心课程“现代逻辑基础”,进行一阶逻辑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先后担任主讲教师的有张建军、杜国平、顿新国、陶孝云、张力锋);(3)专业提高课程“哲学逻辑”,以模态逻辑讲授为主(杜国平、顿新国先后主讲),2012年以“国际化课程”建设为契机改设为中英双语教学课程(曾聘请台湾学者王文方主讲三学年);(4)专业选修课程:“归纳逻辑与决策”(潘天群主讲),“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王克喜主讲)、“当代逻辑科学前沿动态”(张建军等逻辑学科教授合开)等。我们在逻辑教学改革中主要坚持了两个基本点:一是强化逻辑基础训练。我们遵循王宪钧教授早年提出的关于逻辑基础课程“上下两篇”的思想,上篇在现代逻辑观念的指导下讲好传统逻辑,先后采用的教材是《形式逻辑纲要》(郁慕镛主编)和《逻辑学导论》(“逻辑教育家”柯匹的著名教材),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下篇则进行现代经典逻辑的系统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逻辑基本知识与方法。二是开阔学生逻辑视域。通过上述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对现代逻辑的重要功用与发展态势有所把握,形成基础逻辑、应用逻辑和逻辑应用相互作用、互动发展的比较完整的逻辑观。2017 开始,南大实行大类招生,第一学年人文类学科(含文、史、哲、外、新闻)不分专业授课,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为平台课(仍属逻辑学导论性质,注入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视角)。总结以前教学经验以及逻辑通识课增加的原因,二年级之后哲学专业课程调整为:(1)专业核心课程“现代逻辑”。(2)专业选修课程则根据需要开设,已设课程有“模态认识论”“形式知识论”“非形式逻辑”“公孙龙子研究”等。(3)选修通识类逻辑课程多门。我们认为,经几十年发展,哲学专业逻辑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尚需在如下方面努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哲学其他二级学科教学的互动问题。逻辑作为工具性学科,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理应发挥重要的功用。但现在的实际状况是,目前其他哲学学科的教学中很少使用现代逻辑观念、成果与方法分析研究问题,从而难以形成有利于现代逻辑学习与训练的浓厚氛围。我们通过与哲学其他二级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是与数学、计算机、心理学、中文、外文等专业的逻辑教学交叉互动问题。这一点如果做好,可谓相得益彰。我们拟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从逻辑教学先进国家的经验看,若能在上述两方面真正解决问题,哲学专业本科逻辑教学的氛围能得到更大提升。3.3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1982年南大逻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先后担任硕士生导师的有李廉、李志才、郁慕镛、张建军、杜国平、王克喜、潘天群、顿新国、张力锋。2001年招收科学逻辑方向博士生、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先后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有张建军、潘天群、王克喜、顿新国、张力锋。迄今逻辑学专业共授予硕士学位110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12人, 90年代15人),授予博士学位50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7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1人(含香港留学生1人)。另有博士后出站8人,在站1人。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成绩获得学界充分肯定,金岳霖学术基金会2010年颁发“第五届金岳霖学术奖”,该届专门奖励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专业学位论文,共评出各等级优秀硕士论文奖12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4篇;其中南京大学逻辑专业获得优秀硕士论文奖5篇,优秀博士论文奖5篇。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逻辑学及相关领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我们在逻辑学专业硕士点设立之初,即支持并贯彻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思想,并逐步明确了“现代化”基本理念,将之作为研究生培育的指针。我们认为,逻辑学专业教学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将现代经典(一阶)逻辑和(狭义)模态逻辑这两大经典理论以及集合论基础理论的学习与训练放在首要地位,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逻辑的理论与方法从事逻辑学各方向上的研究;另一重要标志是使学生能够对逻辑学的历史发展有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对基础逻辑、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有相对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把握;第三个标志是学生能够在特定方向的研究中通过学术史的把握走到当代学科前沿,能够做出真正富有新意、有所建树的工作,特别是对博士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三个方面也就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在第一方面,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首先突出强调现代逻辑基础的严整的学习与训练,这主要通过贯通一年级全年的“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现代逻辑基础)和“哲学逻辑研究”两门课程实现;其中除一阶逻辑与狭义(真势)模态逻辑的基本训练外,也努力使学生了解数理逻辑“四论”特别是公理化集合论和非经典逻辑学科群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现代逻辑功底和相对完整的现代逻辑观念。在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也提出一个基本要求: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都必须继续强化一阶逻辑、模态逻辑及集合论的学习与训练,并根据生源实际落实不同层次的训练计划,其中特别强调了逻辑语义学的学习与训练。第二方面,在逻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中,我们首先通过“逻辑与哲学”(2018年更名为“逻辑、语言与认知”)、“西方逻辑史暨原著选读”和“中国逻辑史暨原著选读”课程教学,服务于这一诉求;继而,通过多门选修课程使学生更多了解“大逻辑观”视域中的逻辑学科各个分支,从而依据导师专长和学生志趣选择研究方向。为培养学生把握学术前沿动态的能力,我们对学生的外文使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注重对学生搜集梳理研究资料的指导,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我们通过“当代逻辑科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尽快把握学科的“真问题”加以思考与研究;另结合各位导师研究专长开设“当代逻辑哲学专题”、“数理逻辑专题”、“哲学逻辑专题”、“科学逻辑与博弈逻辑专题研究”、“比较逻辑史”等研究性课程,课程内容依据各届学生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以利于学生研究工作的展开。第三方面,我们在研究生培育中始终强调“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前沿意识”,强调获得适应专业特点的研究能力和专题学术史把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懂得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在学术史梳理和学术探讨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把握逻辑专业研究所必须具备的严格的分析方法。我们把“分析方法”概括为如下“32 字指针”:“澄清概念、分辨层面;清理矛盾、可能;揭示预设、辨析共识;合理推导、严格求证”。在确定研究选题后,要求学生一定在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要“竭泽而渔”,全面把握;二是在导师指导下精研核心文献,以使自己的研究站到学界最新成就的制高点上,在史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学术新见,把相关研究真正推向前进。我们始终注意在研究生教学中将当代学科前沿动态、本学科学术积累与学生志趣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实施个性化培养。我们也特别注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论文选题与学科长期的学术积累相结合,同时致力于学科已有成果新的解题功能的挖掘,使学生研究选题与学科积累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开拓性,注意论文间的关联与互动,从而既能发挥学术积累的整体效应,形成学科特色,又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深度交流,确保论文的质量。我们认为,考察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现代化发展的程度,还有两个重要的“交流”指标:一要看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交流在研究生培育中之作用的发挥程度,这是不言而喻的;二是鉴于当代逻辑学科的前沿问题中有许多跨学科交叉性研究课题,故亦应把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在研究生培育中之作用的发挥,作为研究生培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一直注意尽可能创造条件,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访问讲学(开设课程或短期系列讲座),举办系列学术论坛,着力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近年利用“985 工程”“双一流建设”等项目,鼓励并组织学生申请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及国际长短期学术访问,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南京大学优良的学科条件,积极申报跨学科研究生科研项目和参加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且致力于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加强与校内相关学科(哲学其他二级学科、数学、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合作。毋庸讳言,就南京大学乃至我国高校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总体培养现状而言,其“现代化”程度总体上仍是“初级”的。要实现高级的“全面现代化”的目标,则需以全面实现逻辑研究的现代化为前提。后者的标志首先是系列研究成果真正立于国际学术之林。同时,在研究方式上也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考察逻辑教育与研究先进国家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导向”的多学科、多视角合力攻关研究已成为当代研究的主旋律,而我们这里的学科壁垒和研究方向壁垒依然森严,这是亟待改变的。即使就国际学界现有学科建制来说,亦尚未建立起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 70 年代起所倡导的与数、理、化、天、地、生相并列的逻辑学科建制,因而也有在现有学科框架下逻辑发展的“数学方向”与“哲学方向”分工的问题:前者主要在数学专业完成,后者主要在哲学专业完成,二者在一些应用领域(如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等横断科学、大科学领域)共同起作用,但二者在发展的基础需求、模式上有所不同的,因而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模式上也会有所不同,这都是需要我们在充分把握国际学界发展现状与趋向、吸取先进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加以研讨的。我们认为,面对当前学科建制中学科壁垒仍然森严的现实,可采取如下发展方略:在哲学学科、数学学科和计算机等学科分别优先发展其哲学方向、数学方向和相关学科应用方向,从而获得各学科认同;同时通过各种跨学科平台加强各方向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着力加强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等兄弟单位的平台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进展,积累了成功经验。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正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经验,继续努力打造这样的平台。3.4 服务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逻辑教育与传播鉴于逻辑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功用,逻辑事业的发展需要走向社会,在社会服务中发挥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如果我们认识到,建设以“赛先生”和“德先生”为标志的现代化国家,使社会得到理性化和谐发展,没有“逻先生”做根基与支柱是不可能的,那么,逻辑教育就不能限于高等学校,而必须着力推进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逻辑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学逻辑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所在。因此,南大哲学系逻辑学科一直把服务于国民教育体系作为逻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逻辑学会工作和推进多层次国民教育体系中逻辑教育与传播工作两个方面。就我国国情而言,逻辑学会不仅是学术团体,而且是推进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逻辑教育的重要平台。南大逻辑学科教师在建设与发展中国逻辑学会和江苏省逻辑学会的工作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1)南大哲学系不仅在中国逻辑学会成立之初即承办了中国逻辑学会主持的“数理逻辑教师进修班”,而且一直积极参加中国逻辑学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多层次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2)鉴于逻辑学科缺少发表园地,1984年主持江苏省逻辑学会创办的《逻辑科学》期刊(内部发行)。该刊发行至1991年共出刊42期,作为当时唯一的逻辑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了全国学者大量逻辑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其中也包括许多教学研究经验交流,在我国逻辑教育与传播史上起了重要作用。(3)2006年承办中国逻辑学会与江苏省逻辑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与学术会议”(首届于2002年在台湾大学举办),这是在中国大陆举办的第一次两岸四地逻辑学术交流大会,被学界誉为“中国逻辑发展史上的空前盛会”,有力推动了中华逻辑事业的发展及两岸四地逻辑交流的兴盛,同时也积极促成了两岸逻辑大会保持逻辑教学经验交流的良好传统。此会迄今已在两岸及香港举办至八届,南大逻辑学科都是积极推动者与参与者。(4)把省市逻辑学会办成推进多层次逻辑教育与传播的重要阵地。自1980年主持创建江苏省逻辑学会以来,南大逻辑学科一直在引领学会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办会方针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弘扬江苏省逻辑发展的厚重传统,注重省市两级学会的建设,利用各种条件指导与帮助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团体逻辑教育和普及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主办的“逻辑应用系列论坛”影响广泛,在江苏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功能。江苏省逻辑学会也因此于201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联系统先进学会。在推进多层次国民教育体系中逻辑教育与传播工作方面,南大哲学系逻辑学科团队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推进我国大学生逻辑教育工作。除了前述南大本身的逻辑教学的影响效应,我们也积极参加了“马工程”逻辑学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张建军被聘为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杜国平、王克喜、顿新国被聘为课题组主要成员;为吸收国际逻辑学教育的它山之石,我们翻译出版了在国际上发行量最大的大学逻辑基础教材——柯匹著《逻辑学导论》作为“国外经典哲学教材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出版第11版译本,2014年出版第13版译本,两版共重印20余次;继而我们又主持翻译了国际发行量最大的现代逻辑基础教材——卡哈尼著《逻辑与哲学:现代逻辑导论》,同样列入“国外经典哲学教材丛书”于2016年推出,以作为推进国内现代逻辑基础教学的参考;我们致力于总结南大逻辑教学改革的经验,在全国和海峡两岸逻辑大会上做多次大会交流,均取得预期效应。(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逻辑学主考工作及其他助学工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逻辑学科目是发挥逻辑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前期逻辑学科教师都积极参加了相关助学辅导工作。2005年南大接手全国“普通逻辑”自学考试主考单位之后,郁慕镛、张建军先后担任主考教师,杜国平、王克喜、王义、顿新国、张力锋等先后参与命题工作。我们认真研究了以往命题中的经验积累,特别在适应自学考试特点的“适度”性的把握上做了反复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杜国平主编的新编《普通逻辑》自考教材受到考生欢迎,该书也被评为中国逻辑学会优秀科普成果奖。近年来,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类专业学位考试相继列入了逻辑分析型试题,这是推进全社会学逻辑、用逻辑之风尚的难得机会。故本学科支持多位老师参与了相关命题或辅导工作,并积极推动了有关工作的改进与发展。(3)支持基础教育中的逻辑教育工作。加强基础教育中逻辑思维训练,是推进社会理性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环节。基于这种认识,2004年我们抓住教育部新课改契机投标高中实验选修教材《科学思维常识》(张建军、王习胜主编)。中标后又根据教育部专家委员会要求数易其稿,在2005年投入使用。至今已出5版共35次印刷。在2017 年颁布的新课标中,这门课程改名为《逻辑与思维》并被列为“选择性必选”课程,标志着我国中学逻辑教育走进了新的阶段。我们还积极参加了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举办的多届“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论坛”,支持和推动中国逻辑学会成立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并积极参加有关活动。在我们主持的江苏省逻辑学会有关活动中也一直关注基础教育问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效。经过多年发展,逻辑在基础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步形成为社会共识,全社会学逻辑用逻辑的热情不断高涨,我们将秉持南大逻辑学科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继续为此不懈努力。编辑 | 刘雨轩

附赘悬疣

《江城悦读会》|理顺生活 只需做好三件事

嗅书香,品经典,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每周一晚21:30分,准时与您相约!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143期节目。各位听友晚上好!我是甜心。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眨眼,又是新的一年。《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这是成长的意义,也是成长的代价。在这条路上,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一边不断丢失,一边努力寻找,纵使心有惶然,却也终有所期。是的,人生总有不易,但希望就在前方。回首过去,是渐行渐远的遗憾;立足当下,是拼尽全力后的释然。站在新年的起点,展望未来,不求无患与易成,只想许下3个愿望,送给自己,也送给你。今天甜心想跟大家分享一篇周国平老师的文章《人生幸事:事业有成,知己两三,盗不走的爱人》。《人生幸事——事业有成,知己两三,盗不走的爱人》作者| 周国平 朗读| 甜心 图片|摄图网职业&事业在人生中,职业和事业都是重要的。大抵而论,职业关系到生存,事业关系到生存的意义。最理想的情况是谋生与自我实现达成一致,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又能藉此养活自己。能否做到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要靠运气。不过,我相信在开放社会中,一个人只要有自己真正的志趣,终归是有许多机会向这个目标接近的。就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志趣,机会只对这样的人开放。一个人首先必须具备快乐工作的愿望和能力,然后才谈得上快乐工作。怎样确定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我认为应该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到了不给钱也一定要干的程度;第二,有明确的意义感,确信自己的生命价值借此得到了实现;第三,能够靠它养活自己。最好的职业是有业无职,就是有事业,而无职务、职位、职称、职责之束缚,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例如艺术家、作家、学者,当然,前提是他们真正热爱艺术、文学和学术。否则,职位、职务、职称俱全而唯独无事业的所谓学者、作家、艺术家,今天有的是。高质量的友谊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相互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哲学家、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有自己的行话。有时候,不同的行话说着同一个意思。有时候,同一种行话说着不同的意思。隔行如隔山,但没有翻越不了的山头,灵魂之间的鸿沟却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对同行说行话,对朋友吐心声。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相扶到老的伴侣人的心是世上最矛盾的东西,它有时很野,想到处飞,但它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却是一个憩息地,那就是另一颗心。倘若你终于找到了这另一颗心,当知珍惜,切勿伤害它。大千世界里,许多浪漫之情产生了,又消失了。可是,其中有一些幸运地活了下来,成熟了,变成了无比踏实的亲情。好的婚姻使爱情走向成熟,而成熟的爱情是更有分量的。当我们把一个异性唤做恋人时,是我们的激情在呼唤。当我们把一个异性唤做亲人时,却是我们的全部人生经历在呼唤。每当看见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着,沿着街道缓缓地走来,我就禁不住感动。他们的能力已经很微弱,不足以给别人以帮助。他们的魅力也已经很微弱,不足以吸引别人帮助他们。于是,他们就用衰老的手臂相互搀扶着,彼此提供一点儿尽管太少但极其需要的帮助。年轻人结伴走向生活,最多是志同道合。老年人结伴走向死亡,才真正是相依为命。冬去春来又一年。轮回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初心。成长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用心以待,认真活过每一个当下,相信人生就可以是无悔的。无论过往如何,愿我们都能笑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带上希望,也带上阳光,一步步走下去,一步步朝着自己想要的未来努力。我是甜心,我在美丽的江城涪陵跟你说一声晚安好梦。主播简介甜心,无限涪陵主播。主播语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只为做一个更温润的自己。本期好书推荐《笑的风》是王蒙先生的最新长篇。上世纪50年代末,贫农高中生傅大成在春天的一个夜晚,忽闻风中传来女子银铃般的笑声,青春情致骤然萌发,写下一首诗歌《笑的风》,从此开启他幸而不幸、不幸而幸、似荣光又似晦暗的尴尬一生。小说所述时代跨60载直至2019年,以极具王蒙特色的密集连珠排比语式,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氛围。本期作者 :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等。投稿邮箱:flsjldzds@163.com音频制作/田蓉编辑/田蓉责编/张韵晨监制/孙仕华总监制/涂猛进【来源:涪陵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诸樊

南哲思享|杨四平、张建军:“偶然同一性”论争的困境与出路

___摘 要:是否承认“偶然同一性”,是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领域长期论争的焦点话题,争论集中于仅仅使用专名进行表达的“同一性陈述”之上。偶然同一观对必然同一观的反驳成功与否,关系到“严格指示词”等一系列专名理论能否成立。梳理双方论争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澄清论争的关键之处和各自背后的合理性依据。明确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之根本差异,既能为必然同一观提供新的辩护,也能为化解纷争提供新的建设性思路。关键词:偶然同一性;必然同一性;严格指示词;持续性标准__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3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C72001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ZX007)。引言是否承认“偶然同一性”,是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领域的一个焦点话题,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其论争已持续半个世纪。以往使用摹状词所形成的“偶然同一案例”,通过克里普克(S. Kripke)等人关于严格指示词和非严格指示词的区分,得到了有效化解,因而双方的争论集中于仅仅使用专名进行表达的“同一性陈述”之上。克里普克等人通过可能世界语义学视域下的量化模态逻辑论证,坚持“必然同一性”的观点,认为表达对象同一性的命题如果是真的,那就肯定是必然真的,因而坚决拒斥偶然同一性的存在;然而吉伯德(A. Gibbard)等人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展示和理论阐释,论证确实存在由专名与等词所构成的偶然真的同一性陈述。双方迄今仍难以达成基本共识。坚称偶然同一性成立的学者所使用的案例大同小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吉伯德提出的一个典型案例(关于偶然同一案例的历史评述可参见Noonan H. “Indeterminate Identity, Contingent Identity and Abelardian Predicat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1(41):183-193.)。本文将该案例作为出发点,借此梳理必然同一观和偶然同一观之间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指出所谓“偶然同一性陈述”自身的逻辑困境;同时本文也着力对所谓“偶然同一”案例背后的直觉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它具有一定说服力的原因;继而深入探究论争所提供的重要启示,说明明确并始终坚持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的区分,既能为必然同一观提供新的辩护,也能为化解纷争提供新的建设性思路。_一、两种同一观的提出及双方争论的主要问题_在1971年发表的论文《同一性与必然性》 (Identity and Necessity)中,克里普克明确提出,由专名与等词构成的同一性陈述如果是真的就是必然真的。他的论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同一替换法则,对于任何对象x和y,若x和y同一,那么如果x具有一种属性F,y也会具有,符号表达为:(1)(x) (y)[(x = y)→(Fx→Fy)];其次,每一对象确定地必然与自身同一,即有:(2)(x)(x = x);那么,式(1)的一个替代例子即(3)(x) (y) (x = y)→ [(x = x)→(x = y)]。从(2)和(3)得出,对于每一个x和y,如果x等于y,那么,必然x等于y,即有:(4)(x) (y) ((x = y)→(x = y))。(Kripke S. “Identity and Necessity”, In Kripke S., Philosophical Troubles: Collected Papers Volume1,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p.1-2.)克里普克进而指出,如果用专名a和b做(4)的例举,若有a=b,则有a=b,因而a=b就不可能是偶然同一性陈述。基于可能世界语义学,克里普克就此提出严格指示词理论,严格指示词在所有可能世界指示同样的对象。如果a和b是指称某个对象的严格指示词(例如在现实世界中用专名a和b指称某人或某事物),那么甚至在每一个可能世界(至少在现实世界可及的世界中),a和b都指示同样的对象。这样,就不可能有a的所指不是b的所指的情况。克里普克的必然同一理论引起学者们的大量关注,获得了许多学者的支持,也引起了坚持承认“偶然同一性”的学者的反驳。吉伯德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他指出,我们所谈论的“同一”之严格含义是无时间性的,不是仅在某段时间内的同一。两个专名所指称的“两个”对象若是严格同一的,必定共同具有所有的性质。这意味着这“两个”对象必定于相同的时间开始存在,并且于相同的时间停止存在。如果想建立“两个”对象的等同关系,需要借助于“持续性标准”(persistence criteria),这个标准表明它们何时开始存在何时停止存在。(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88-190.)据此,他通过一个思想实验,给出了“偶然同一”的如下案例。吉伯德指出,在某些条件下,一个雕像和制作它的那块黏土是同一的,但不是必然同一而是偶然同一的。这种情况可做如下设想(情形一):雕塑家用两小块黏土制作哥利亚的雕像,一部分是腰部以上,另一部分是腰部以下。一旦完成这两部分,就将它们粘在一起。这样,就同时产生一块新的黏土和一个新的雕像。一天之后他因故将雕像打碎,那么,雕像和黏土块就都停止存在了。我们可将那个雕像命名为Goliath,将那块黏土命名为Lump1。很明显,Goliath和Lump1恰好持续存在同样长的时间。这种情况下,根据持续性标准,Goliath和Lump1是同一的,即有:Lump1存在&Goliath存在&Goliath=Lump1。但是,吉伯德又做如下设想(情形二):假设在黏土块变干之前,雕塑家又将它捏成圆球。此时,根据上述持续性标准,雕像Goliath停止存在,但那块黏土Lump1会以新的形状继续存在。因此,Lump1不再是Goliath。由此可得:Lump1存在&Goliath存在& Goliath≠Lump1。综合这两种假设的情形,吉伯德得出:Goliath=Lump1&可能(Goliath存在&Lump1存在&Goliath≠Lump1)。因此,雕像和制作它的那块黏土之间的同一关系不是在所有情况(或可能世界)中都成立,因而是偶然同一的。(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91.)对吉伯德案例的争论,主要围绕是否承认二者(那个雕像和制作它的黏土块)同一这一问题。而值得注意的是,吉伯德强调指出:“如果偶然同一性主张是正确的,它将和相应的具体事物理论及专名理论一起构成一种对于‘所有由专名构成的为真的同一性陈述是必然(真)的’这一理论的替代性方案”(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87.)。很明显,吉伯德主张的偶然同一观,主要针对的就是克里普克的必然同一观,焦点就在于同一是偶然还是必然。围绕这一焦点,双方的争论还涉及了如下主要问题。(一)专名如何指称1.现实世界中专名的指称关于现实世界中一个名称如何进行指称的问题,吉伯德认为克里普克的解释是合理的,即一个名称从一条因果链条中得到指称,该链条联系着使用该名称的人和所指示的对象。不同之处在于,他强调持续性标准在那个链条的开端起到重要作用,它帮助决定名称的承担者是哪个实体。他认为,人们通过实指和诉诸于持续性标准命名某个对象,如命名“这个雕像”为Goliath。然后,名称Goliath指示那个命名主体指着的并且满足雕像持续性标准的独一无二的事物。但倘若命名主体诉诸不同的持续性标准,就本可能会命名一个不同的事物。2.可能世界中专名的指称根据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专名在其指示对象存在的可能世界中,指示与现实世界中所指称对象相同的对象。因为按照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理论,我们在设想对象的可能情况时,可以指着这个对象,并且问,如果情况有所不同,这个对象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Kripke S.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46.)由此可见,在克里普克看来,可能世界中专名的指称其实是直接“继承”了它在现实世界中的指称。吉伯德指出,他关注对象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后的可能情况,并提出了由现实世界衍生出的可能世界中的专名指称理论。根据该理论,可能世界w中专名的指称取决于两件事:这个专名在现实世界w0中的指称,以及它诉诸的持续性标准。该专名在现实世界中的指称决定了它在w中所指示的事物如何开始存在,它诉诸的持续性标准决定w中有同样起源方式的事物中,该专名指示哪一个。(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96.)(二)专名的严格性问题克里普克区分了严格指示词和非严格指示词,并指出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即在其有所指的所有可能世界指称同一个对象,一个专名如果在现实世界指示一个事物,那么在非现实情形中,若该专名有所指的话,还是指称同样的事物。克里普克指出,现实世界中的我们用专名来谈论现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可能方式,后者用“反事实情形”可能是最合适的术语。然而吉伯德指出,专名在现实世界指示一个事物,并且通过某个持续性标准诉诸一个类,然后在该专名有所指的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指示那个类中同样的事物。有意义的跨世界同一必定是“作为什么”(qua something)的同一,跨世界同一就类别而言才有意义。谈论在不同可能世界中“相同的雕像”有意义,但谈论不同可能世界中“相同的事物”没有意义。专名指称一个事物,就是将其作为“某类别”中的一个事物。对于每一个这样类别的事物,都有一套持续性标准。如此,根据指示词自身而叫它为严格的或者非严格的就没有意义了。一个指示词是对于一个种类来说严格的,对于专名来说,特别之处不是它们是严格指示词,而是专名的严格性是就它们所诉诸的那个种类而言的。(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95.)由上可知,吉伯德的偶然同一观与必然同一观在专名理论方面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将“持续性标准”赋予了极高的地位。根据吉伯德的理论,持续性标准不仅部分地规定了专名在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的指称对象,而且专名的严格性也是相对于持续性标准所说的类别而言的。(三)模态语境中等号两边专名之所指克里普克一再论证,严格指示词在所有可能世界指示同样的对象,等号两边连接两个严格指示词的同一性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定是真的,即使这个陈述不是先验的。等号两边是相同对象的名称而不是摹状词,两个词项都是严格的,即每一词项在那个对象存在的所有可能世界都仅仅指称在现实世界中所指示的那个对象。在克里普克看来,同一关系必然性定律(4)所表明的就是事物的自身同一:任何“两个”事物如果事实上是同一个,它们便必然是同一个。换言之,在克里普克看来,等号两边的专名指称的就是它们共同指称的那个对象。但是,对于模态语境中专名的指称,吉伯德追随的是卡尔纳普。卡尔纳普服膺于弗雷格关于模态语境中专名发生指称转移的观点,认为在模态语境中专名的指称是它通常的“含义”。例如,在模态语境中,Goliath的指称不是一个雕像,而是一个“雕像-概念”,即在模态语境中专名的指称为个体概念。个体概念是一个函数,其个体域是可能世界的集合,它将存在于世界w中的个体赋值给个体域中的可能世界w。根据卡尔纳普,模态语境中变元的个体域为个体概念。以上争论都与双方所持有的必然同一观与偶然同一观密切相关。我们将着重围绕吉伯德案例所例示的偶然同一观及其所陷入的逻辑困境加以探讨,从而辨析二者论争的症结所在,探究走出困境的路径。_二、偶然同一性陈述”的逻辑困境_关于偶然同一观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王文方曾有系统性总结,其中包括形而上学的困难,解释上的困难,违反直觉问题,对不抵触莱布尼茨律的解释不充分问题等多个方面(王文方:《必然等同与Qua-语句》,《哲学研究》2009年增刊。)。我们此处主要关注吉伯德案例中的“偶然同一性陈述”及其相应理论自身论述的几点不融贯之处。第一,关于Goliath、Lump1和Ball之间的关系。经过严格逻辑分析可以发现,上文中吉伯德讲述的实例,即便依照他本人提出的“持续性标准”进行分析,第二种设想情况中那个对偶然同一关系成立起关键作用的表达式,依然是不能成立的。为方便表述,我们规定雕像Goliath持续存在的时段为t1, 圆球Ball(用“Ball”命名那个被捏成的圆球)持续存在的时段为t2。那么,在t1和t2时段,Lump1一直存在;而在t1时段,Goliath存在,并且这一时段内Goliath=Lump1;在t2时段,Goliath不再存在,该时段内Ball=Lump1。由这样的时段划分可以看出,吉伯德的表达式(Lump1存在&Goliath存在&Goliath≠Lump1)并不能正确刻画出Goliath和Lump1之间实际的同一性关系,Goliath和Lump1不可能具有表达式所刻画的这种“同时存在却不等同”的关系,在“两者”都存在的情况下,它们必定是同一的。只不过,当我们说前后两个时段的Lump1是“同一块”黏土时,“Lump1”是对这块黏土在两个时段的命名,而在表达式Goliath=Lump1中,“Lump1”是对这块黏土在前一个时段中的命名,也就是Goliath的另一名称;而在表达式Ball=Lump1中,“Lump1”是对这块黏土的后一个时段的命名,也就是Ball的另一个名称。这种同名异实的现象在自然语言中是常见的。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给它们再加下标加以区分,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实例还可以换个方式来思考。在吉伯德设想的情形二中,Lump1始终存在,而雕像Goliath存在于前半段,圆球Ball存在于后半段。这就像青年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与中年时期的亚里士多德都是同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我们需要区分青年亚里士多德与中年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其不同的命名,但这里绝没有给偶然同一性留有空间。相似的观点王文方曾有所说明。他指出,吉伯德型“偶然同一”在多方面违反了我们的直觉。如果有人认为在第二种可能情况中,Lump1和Goliath是两个不同的物理事物,那么只能解释说,在前半段时间中它们碰巧彼此穿越并且重叠在相同的时空区域,这不合直觉。而且,偶然同一也不符合我们关于事物数目的直觉。因为如果有人举着一个黏土制成的雕像问,他手中有几个事物,我们的回答会是“一个”。若将Goliath和Ball看作是Lump1的不同阶段,那么作为同一个事物,专名所表示的对象“偶然同一”关系并不存在,仅仅由专名构成的偶然同一性陈述自然就无从谈起了。第二,有关持续性标准和起源的问题。吉伯德认为,现实世界中一个名称的指称,部分地由一套持续性标准固定,这套标准决定了名称命名的是什么,随后这个名称通过一个链条被传递,指称对象由那个链条的起源固定。名称也能够被用来指称可能世界中的一个事物,该可能世界由该事物存在并得到命名之后的现实世界衍生而来。这种情况下,名称在那个可能世界指称独一无二的事物,这个事物满足专名所诉诸的持续性标准,并和现实世界中该名称的承担者有着同样开始存在的方式。同时,吉伯德认为事物的起源方式使得那个事物是那个事物。“一旦我制作出了这个雕像,任何随后发生的事情都不能改变这个雕像已经存在的事实及它开始存在的方式。它的起源,使得一个雕像是那个雕像,并且如果其他可能世界中的雕像有着同样的起源,那么它们就是同样的雕像”(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95-196.)。在衍生世界w中,Goliath和衍生之前的w0中的Goliath有着完全一样的历史。名称“Lump1”在w中挑选出的事物的起源就如同w0中的雕像Goliath的起源。既然吉伯德同意两个可能世界中的Goliath有着同样的起源,情形二中Lump1和现实世界中Goliath也有着同样的起源,现实世界中又有Goliath=Lump1,那么,自然应当得出情形二中同样有Goliath=Lump1。而吉伯德却坚持认为在情形二中两者不同一,这明显是自相矛盾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既然吉伯德承认,在现实世界中Goliath和Lump1起源一致,指称的事物也相同,那么该如何像他所说的那样,分别确定专名“Goliath”是“雕像—严格的”,而专名“Lump1”是“黏土块—严格的”?换句话说,怎样依据不同的持续性标准,使得指称对象相同的两个专名能够依据不同的类而具有严格性?如此,持续性标准中所含有的“类”是包含在专名含义之中的,还是命名主体特别规定的?如果是包含在专名含义之中的,那就必须承认专名具有含义。如果是命名主体特别规定的,而吉伯德又同意现实世界中专名传递的链条,那么是不是所诉诸的持续性标准也要与名称一起传递才可以呢?第三,关于模态语境中专名指称个体概念的问题。暂不管这样做所导致的必须接受内涵性实体等哲学问题,我们在此只考虑吉伯德方案自身是否融贯。吉伯德得出的偶然同一模态表达式(iii) [ Goliath=Lump1&可能(Goliath存在&Lump1存在&Goliath≠Lump1)],依据如下两个前提。就现实世界而言,他得出(i) Goliath=Lump1;就可能世界而言,他得出(ii) Goliath≠Lump1。综合这两个式子,他得出了存在偶然同一的结论。但是,按照他的理论,在非模态语境中,专名的指称为具体事物,在模态语境中,专名的指称为个体概念。换言之,在作为前提的(i)和(ii)中,专名的指称为具体事物,但在据此而来的结论中同一个专名的指称却变成了个体概念。这样高度特设性转变的合理性,应该需要更为充分的说明。而且,个体概念同样要求所对应的个体存在,否则它无法将个体赋值给可能世界。最后是关于吉伯德对克里普克专名理论的反驳问题。吉伯德指出,根据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上述案例中Goliath=Lump1的声称就要被放弃。他就此论证如下:按照克里普克的理论,若名称“Goliath”和“Lump1”都是严格指示词,上面(i) (ii)两个式子不能都成立。因为假设(i)为真,那么名称“Goliath”和“Lump1”在w0中指示同样的事物。此时如果它们是严格指示词的话,它们在该对象存在的每一个可能世界都应指示那个对象。因为它们在w中都有所指,那么它们必定在w指示同样的事物,这样(ii)就会是错误的(Gibbard A. “Contingent Identity”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5(4):193-194.)。可见,吉伯德是将式子(i)和(ii)作为成立的前提,来论证严格指示词理论不合理的。然而经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吉伯德所用的两个前提中,前提(ii)的成立与他自己坚持的持续性标准及起源观点相悖。由此可知,吉伯德对克里普克的反驳是不能成立的。_三、论争的启示及化解困境之出路探析_经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吉伯德案例不能作为必然同一理论的反例。虽然吉伯德的观点未能如愿驳倒必然同一,但偶然同一观和必然同一观的持续争论,可为问题的进一步澄清提供重要启发,并可由此探析化解困境的根本出路所在。我们认为,两种同一观之论争所提供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使得明确区分“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的重要性得以凸显。最近,通过“正规模态集合论悖论”的建构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张建军提出在逻辑哲学研究中要时刻注意明确区分“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的观点(张建军:《正规模态集合论悖论及其相关问题》,《逻辑学研究》2017年第3期。)。就作为“偶然同一性”论争焦点的专名理论而言,可通过专名的不同使用来帮助进行这种区分。诚如陈波所言,几乎任何词项都可有指示性使用和谓述性使用,指示性用法表征实体,谓述性用法表征属性;因而,克里普克认为自然语言中的专名都是严格指示词从而都指称实体的观点,是不符合专名在自然语言中的使用之实际的。(陈波:《词项的指示性使用和谓述性使用》,《学术月刊》2016年第11期。)而问题的要害,正在于是否分清其在何时指称实体(指示性用法),何时表达属性(谓述性用法)。吉伯德案例恰可引导我们要时刻注意专名的这两种不同使用情况,从而考虑使用专名的陈述所表达的究竟是实体-实体关联,还是实体-属性关联。须知,同一性陈述所表达的同一关系,只是一种实体-实体关联。因此,同一性陈述要作为合法陈述,其等号两边的专名需均为指示性用法,它们共同指称的是同一个实体,即一个作为“逻辑点”的个体对象(张建军:《逻辑悖论研究引论(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第235页。)。因而,从实体-实体关联考虑,同一关系肯定是不具有偶然性的,因为同一性陈述所表达的就是“事物的自身同一”。由此反观吉伯德对偶然同一能够成立的认识,就可使问题的症结得以清楚呈现。吉伯德指出,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一个事物会适于两个不同的类,会有不同的持续性标准,尽管一个专名指称它作为一个类中的一个事物,但另一个专名会指称它作为另一个类中的一个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专名组成的同一性陈述就可能是偶然为真的。为真是因为现实世界中两个专名指示的是同样的事物,在两套持续性标准下都同时停止存在。而其偶然为真的原因在于,如果世界在该事物存在之后发生了变化,这个事物可能在两套持续性标准下在不同的时刻停止存在。由此可见,吉伯德的偶然同一观考虑的不仅仅是实体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作为一个类的所有元素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因而实质地涉及了实体-属性关联。在作为吉伯德偶然同一观重要支撑的设想情况二中,吉伯德认为Goliath ≠ Lump1,并且将这点作为他论证出发的前提。而他给出的理由是,被揉成圆球后,Lump1 可以继续存在,但Goliath 不能继续存在。显然,不等号两边的专名并不都是指示性用法。Goliath ≠ Lump1表达的并不是个体间的外延关系,而是涉及形状变化的实体-属性关联。当专名Goliath或Lump1表示“能够具有……的形状”等属性时,虽然表面上二者是专名,实则是上述描述的缩略词,如此一来,其所表达的就不是两个严格指示词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能再合理地使用等号和不等号。这样,本文第二节的直觉分析就应表述为,前半段,Lump1这个实体具有“成为哥利亚形状”这一属性;后半段,Lump1具有“成为圆球形状”这一属性。若从外延角度看,自始至终我们讨论的都是同一个个体,之所以产生偶然同一的错觉,是因为加入了对事物属性的比较。阿斯海姆(O. Asheim)曾经指出,在学界持续多年的关于命名与指称问题的争论,主要症结不在于日常语言表达,而在于逻辑形式问题((挪)阿斯海姆:《指称与意向性》, 张建军、万林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我们认为,这一点也适用于关于偶然同一性陈述的论争。由于认知主体对于事物的认知情况不同,即具有的相关意向内容不同,日常语言表达就会显得纷繁复杂,因而,面对一个自然语言中的“同一性陈述”,首先应当讨论,其是否能够正确刻画为“a=b”这样的逻辑形式。就自然语言中使用的专名而言,如果其被使用者根据需要赋予了诸多含义,如罗素所说“看来是名字的其实是摹状词”,它们虽采用了专名的外在语言形式,实际却发挥了摹状词的作用。如此便造成了逻辑形式刻画和日常语言表达中专名使用的差异。而如果我们始终清楚地区分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则作为逻辑形式的“a=a”和“a=b”中的等号,其所表征的只能是实体-实体关联,即本体论意义上的“对象自身同一”,其中a和b作为个体常项,都用来表征个体对象。而这样的逻辑形式并未给“偶然同一”留有任何空间。我们知道,吉伯德等人并没有质疑本体论意义上的“事物必然与自身同一”。但他们将之以使用专名的同一性陈述表达出来的时候,却去支持偶然同一。通过我们上述分析可以见得,这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在使用“同一性陈述”时,其背后所依赖的“双重偶然性”直觉。其一是我们已经提及的命名偶然性,即我们可以对同一对象赋予不同的名称,同时也经常出现对不同对象使用同一名称的情况(后者尤其需要加以分辨);其二是关于实体-属性关联的偶然性直觉,如一块黏土“是雕像”、“是圆球”,在实体-属性关联中都具有偶然性。在不注意清楚分辨实体-实体关联和实体-属性关联的条件下,很容易得出偶然同一性的结论。这正是吉伯德“偶然同一”案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原因所在。而如果时刻注意两种关联的根本差异,则在维持上述“双重偶然性”合理直觉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得出“必然同一性”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认为如下认识是切中肯絮的:“人们质疑‘晨星是昏星’这类语句之真的必然性,质疑的绝不是同一性不可分辨原理的必然性,也不是事物与其自身同一的必然性,而是路径指向同一对象的必然性,即内涵/涵义问题……质疑的是,与不同名称相关联的不同方式指向同一对象的必然性。”(余俊伟:《关于模态形而上学的几点思考》,《逻辑学研究》2017年第3期。)如果我们对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的混淆始终保持警觉,则论争中的层面混淆就可以得到澄清,而论争双方所依赖的合理直觉都可以得到保留,并在逻辑形式中得到合理刻画。如果等号两边坚持使用指称个体的严格指示词,那么由专名构成的同一性陈述表征的就是对象自身的同一性,此时不存在偶然关系。如果等号两边表面上的专名是作为“隐性摹状词”出现的对属性的描述,它们表示的就不是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表示属性的归属,那么此时在逻辑形式中使用等号联结是不合法的,偶然同一错觉也就可以得到合理化解。关于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之差异的澄清在化解论争中的根本性作用,可以从关于偶然同一性论争的一场“衍生论争”中得到更多启示。由于吉伯德案例引起了广泛回应,学界围绕其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是就“重合(coincidence)(Coincidence有“一致,巧合”等意思,本文译为“重合”,因为这里研究的是对象事物和制成它的物质材料之间(the thing and the matter/stuff which makes it )的关系,主要突出它们之间共位置(co-located)的空间重合关系。根据重合时间的长短,可直观分为永久重合(permanent coincidence)和临时重合(temporary coincidence)。)”与“同一(identity)”“构成(constitution)”(对于“构成(constitution)”,通常有三种理解:一个事物和它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事物和制成它的物质之间的关系,一个事物和另一个认为与它共位置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指第二种理解,也可直接理解为“制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研讨。关于对象重合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两种立场——一元论(monism)和多元论(pluralism)。认为多个对象能够在相同时刻占据相同空间的,称为多元论者。认为多个对象在相同时刻占据相同空间是不可能的,称为一元论者。多元论者认为,吉伯德思想实验中的那个雕像和那块黏土具有不同的临时属性(temporary properties)和不同的模态属性,根据莱布尼茨律,可以得出那个雕像和那块黏土不同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斯顿(M. Johnston)、威金斯(D. Wiggins)等(Moyer M. “Statues and Lumps: A Strange Coincidence”, Synthese, 2006 (148):401-423.)。一元论者则坚持它们是同一的。其中,认为永久重合和临时重合都衍推同一的是所谓“极端一元论”(extreme monism),代表人物有古普塔(A. Gupta)、博克(M.B. Burke)等。而认为尽管临时重合不是同一但永久重合是同一的观点,是所谓“温和一元论”(moderate monism),主要代表有吉伯德、诺南(H. Noonan)等,偶然同一支持者与温和一元论者意见一致(Mackie P. “Persistence and Modality”, Synthese ,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229-018-1776-x.)。面对多元主义的质疑,为了避免与莱布尼茨律相矛盾,一元论者辩称模态谓词是所谓Abelardian谓词,它指示的属性由其所附属的主语表达含义的成分决定(Noonan H. “Indeterminate Identity ,Contingent Identity and Abelardian Predicat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1 (41):183-193.)。这个建议使得主张“Lump1同一于Goliath”是可能的,这使得“Lump1可以被捏成一个圆球并不被毁坏”为真,但“Goliath可以被捏成一个圆球并不被毁坏”为假。因为能够说谓词“可以被捏成一个圆球并不被毁坏”所指示的属性,在为真的句子和为假的句子中所指示的属性是不同的,这样就不存在Lump1和Goliath具有不同属性的问题 (Noonan H. “Constitution is Identity”, Mind, new series,1993(102):133-146.)。对模态谓词是Abelardian谓词的观点,费恩(K. Fine)基于语义学基础提出了批评,从而说明一元论的任何形式都是错误的(Fine K. “The Non-Identity of Material Thing and Its Matter”, Mind, 2003 (112):195-234.)。麦凯(P. Mackie)则指出,Abelardian谓词虽然避免了与莱布尼茨律的冲突,但未能恰当处理这些陈述中的从物模态直觉。而且有学者指出,试图通过诉诸“对应体”理论来辩护“永久重合同一并且临时重合不同一”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Stone J. “Why counterpart theory and three-dimensionalism are incompatible”, Analysis, 2005(65):24-27,329-333.)。而多元主义者还提出,重合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同一,而是构成。约翰斯顿就明确提出,构成不是同一(Johnston M. “Constitution is not identity”, Mind, new series,1992 (101):89-105.)。汤姆逊(J. Thomson)进一步指出“x在t时刻构成y”是一个与时刻相关的三元关系(Thomson J J. “The Statue and The Clay”, Nous,1998 (32):149-173.)。威金斯也指出,“是”除了与同一性问题和存在问题联系外,还会作为“构成”使用(Wiggins D. Sameness and Substance Renew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pp.36-40.)。对此,一元主义的支持者们进行了回应。诺南论证“构成是同一”,指出可以毫无疑虑地接受CII论题——仅仅由于模态、倾向性或者反事实属性的不同,在所有时刻相同物质构成的纯粹物质实体不能是不同的。(Noonan H. “Constitution is Identity”, Mind, new series,1993 (102):145.)比克尔(B. Pickel)指出,普通对象与制作它的物质是同一的,多元主义与普通信念矛盾,“是”并不意味着“构成或由……构成”的意思,多元主义者论证的成功取决于从谓词到属性的推论的合理性(Pickel B. “There Is No ‘Is’ Of Constitu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2010(147):193-211.)。比罗(J. Biro)则论证,“x制成y”的唯一连贯理解是预设“x与y同一”。(Biro J. “Constitution and Identity”, Erkenntnis, 2018(83):1127-1138.)由本文已经澄清的两种关联的角度重新审视上述论争,可以清晰见得,所谓不同对象的“重合”,实际上是同一实体对象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的重合,因而无论是“临时性重合”还是“永久性重合”,均隶属于实体-属性关联的范畴,一个实体的属性重合当然有偶然与必然之分,但这决不意味着两个不同的实体对象可以重合,更不意味着实体对象的自身同一具有偶然与必然之分。而关于“构成”性的讨论,显然也隶属于实体-属性关联的范畴。明乎此理,任何构成性的刻画都不可能与必然同一观相冲突。_余 论_我们认为,本文的上述讨论,也使得吉伯德所关注的“持续性标准”研究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如前所述,该标准与“类属性”的把握密切相关。关于类属性的作用,很多学者都有提及。吉奇(P. Geach)曾指出,当一个人说“X与Y同一”时,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表达;它是“X与Y是同样的A”的简化,否则,它仅仅是一种思想半成品的模糊表达(Geach P. “Identity”,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1967 (21):3.)。麦凯提出,“类”提供了两个条件——终止条件(the passing away conditions)和保持条件(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Noonan H. “Indeterminate Identity ,Contingent Identity and Abelardian Predicat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1 (41): 3.)。其实,麦凯这里所说的“类”并非纯外延性集合,而是指“类属性”。弄清楚在专名指称过程中“类属性”的重要作用,对于分析“专名是否具有含义”这一根本性问题具有重要助益。例如,张建军就此提出了“半描述论”路径,其要义在于:一个类之所有个体元素的“共仅属性”,不可能“先于”个体而存在,但没有对这样的属性的把握(用谓词表达),我们也不可能去“直接指称”任何个体。因而个体词和谓词所表达的个体对象概念和类概念,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同时生成的。但我们谈论与指谓“个体”,也并不像描述论者那样一定需要掌握个体本身的某种独具属性,而只需把握其一定的类属性。如果没有种类的概念,我们无法实现对个体对象的识别,更无法完成克里普克所谓指称的“命名仪式”(张建军:《摹状、规范与半描述论——“金岳霖-冯契论题”与当代指称理论的“第三条道路”》,《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由此可见,在认知主体识别与指称个体的过程中,“类属性”无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在我们看来,吉伯德明确提出专名在现实世界指示一个事物,需要通过某个持续性标准(类属性)诉诸一个类,而且在该专名有所指的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指示那个类中同样的事物,这是在上述论争中获得的一个深刻而正确的思想。在澄清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的根本差异,从而在根本上维护必然同一观的前提下,深入把握“类属性”在形成同一性陈述中的作用机制,或许是彻底化解关于偶然同一性之纷争的基本途径。_致谢台湾阳明大学王文方教授审阅本文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特致谢忱。作者简介:杨四平(1990-),女,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研究;张建军(1963-),通讯作者,男,河北沧州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研究。_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1月(第22卷/第6期)编辑 | 高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