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从哲学谈起——对中国思想的看法——研究方向关于爱

从哲学谈起——对中国思想的看法——研究方向

通过对思想和哲学的考察后,得出了思想不是哲学的结论,这难免不涉及到关于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一个话题。但是通过前文不难看出本人认为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我在查询什么是哲学时,有这样两句话;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地反思思想”。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哲学是研究人生的,然而这两句话只能说概括了中国思想的总方向。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全部科学之母,就是因为早期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人,它包括了森罗万象,他是所有学科的起源,亚里士多德就是以哲学的思维方式研究了万事万物,虽然这种思维方法对于有些自然科学是一种错误,但依然不能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对于各个学科推进的功勋。所以哲学绝对不仅仅是研究人生,更不能说研究人生就是哲学,这个结论不仅仅是荒缪,而且让哲学变得狭隘,虽然前文提起哲学现在的研究方向只有“人”了,那只是因为现在各个学科不断的精深后,人的精力无法做到两者兼得,自如时间简史最后所说:现在的哲学不仅要精通哲学的情况下,还要精通物理。其实中国思想中有关于自然科学的描述,但是正如我所有词一样,只是描述了,而没有任何思辨,这主要是思维的问题。

范缜

理科跨专业考哲学好吗?哲学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

理科跨专业考哲学好吗?哲学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跨专业考哲学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建议最好能一次性读到位,最好读到博士毕业。哲学专业就业其实不如其他别的专业。如果读到博士毕业,可以去高校。第一,为什么要读哲学专业?很多同学选专业,很多都是有一种盲目的趋从性。其实自己压根就不知道喜欢什么,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觉得自己对这一专业有点兴趣,那就果断的报考。考上读了一段时间之后,这才觉得自己对这个专业压根就没有感觉。如果是你在选专业之前,对你所报考的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可能会比较好一些,最起码没有那么的盲目。也不会出现,考上之后会出现抗拒之类的问题。因此,我想问,你报考哲学专业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准备走这条路呢?学哲学要坐得住冷板凳,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建议还是再考虑一下。第二,考上之后你怎么学习哲学?如果之前有一些哲学底子,跨专业之后,在读研期间肯定是要补修本科的哲学的。补修本科专业核心课,这个最少要修够两门,好多高校可能比这还多一些。因此,考上之后,可能会很繁忙。你自己能否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这就需要你自己好好考虑了。再者,读研也是为了提高自己,你肯定要读大量关于哲学的书籍,有些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看看自己是否能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这个很重要。毕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为了能毕业,我们也是要想尽办法。这些都是源自我们对哲学的热爱。第三,明确以后的就业方向。说真的,哲学毕业找到工作的难易度,或者概率。远远低于你的理科专业,这个你心里也应该有一杆秤,有个底吧。如果毕业想找个好工作,我建议再往上考,因为硕士毕业,你这个专业找工作确实有些麻烦。当然,我只是说有些麻烦,并没说困难。工作肯定能找下,但和你的理科专业相比,那肯定就没发比了。我们获得高学历,到头来还是为了能有个好工作,因此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不盲目,不随波逐流。如果考虑好了,那就坚持到底吧。最后,我想说,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读到顶端,那肯定是很厉害的。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专业没有好坏之分,那看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了。

废一于堂

哲学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全解读

听到身边人的专业是哲学,人们大多是两个反应——如果此人混得好,那么就是“哲学大神”,高山仰止般的人物;若此人混得一般般甚至是不好,那么多数人都是叹息一声,摇摇头:“哲学不好就业。”其背后的意思就是:你怎么跑去学哲学了呢?出现这两种反应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哲学太过于玄妙。对于本就优秀的人来说,哲学无疑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将专业视作饭碗的人来说,哲学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在强调实用主义、工具理性,愈加功利化的现代社会,畅谈理想与思维深度的哲学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为了后继有人而频频降低门槛。但实际上,哲学的“就业难”大多是在没有对口就业岗位时,人们普遍形成的刻板印象。文史哲不分家,就业岗位其实是相通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哲学专业到底学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哲学类下设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建议院校中推荐八所A档院校,B+级也可考虑。逻辑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其是对思维规律的研究。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逻辑学角度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主要课程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概率统计、逻辑导论、数理逻辑、集合论、模态逻辑、归纳逻辑、应用逻辑、逻辑史、逻辑哲学、程序语言设计、操作系统等为干课程。推荐院校较少,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相对来说是不错的院校选择。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宗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主要课程以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究、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问题社会调查与方法等课程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推荐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央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主要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外国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德育原理、现代西方伦理学、职业道德概论、应用伦理学等课程为主,代表院校为中国人民大学。就业行业主要分布于教育/培训/院校,学术/科研以及建筑/建材/工程三个领域,其它领域涉及较少,但方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少。就业方向主有四类:1.国家机关考公务员,党校、宣传部、组织部、政府办等,在校期间争取入党。2.文教事业:语文、政治老师;公务员培训讲师、考研政治培训讲师等,在校期间最好考下教师资格证。3.新闻出版:记者、编辑、主持人、新媒体运营等。这是文史哲毕业生的一个普遍去向。新闻出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不错的文笔与口才,以及新闻敏感度。而哲学专业的学生常常能够从独特的思考角度切入事件进行写作,所以也很受新闻出版方面的欢迎。但是新闻讲求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切忌假大空。4.企业:行政专员、党建专员、企划专员、文案、人力资源、秘书、管理岗等。企业中的各种岗位哲学专业学生都可以尝试,擅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在企业中也会成长得很快。哲学专业研究生热度低,算是比较好考的。如果单纯想考入名校给简历镀金,那么选择哲学冲一冲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冲着学术去的,那么一定要读到名校的博士,选择一名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导师,最好还有海外交流经历,才可能成为大学老师留校教书、科研。如果对哲学真的感兴趣,家庭条件又允许,比较建议出国留学,尤其是德国。国内的哲学圈子小,国外哲学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路、提升自己。报考建议学习哲学的优势在于其带来的批判性思维、理性思维训练,思考角度较为独特和深刻,其对人生的作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没有直接对口就业岗位,难且枯燥,对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涵养、感悟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但哲学专业并不建议本科直接选择哲学,除非是非常热爱哲学、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或者家境殷实,愿意出国深造。本科最好有其他学科背景,毕业后有知识的广度,研究生学哲学能够扩展思维的深度,是比较合适的。所谓“哲学就业难”的现状,根本问题在于本科教育与行业体系难以衔接。哲学属于精英教育,而本科已经基本成为普及教育,是社会大学堂的预备科。让大部分以进入社会为目标、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和阅历的20岁学生去学哲学,思辨人生,显然是强人所难。除了自愿报考的学生以外,大量被调剂的学生涌入哲学教育,行业又无法为这么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造成这个专业的就业困境与名声困境。真正热爱哲学,有锻炼自己思维要求,文笔不错、知识积累较为深厚,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家境较为殷实。对哲学没有浓厚兴趣,没有明确职业规划,希望从专业里获得技巧性提升的,以赚钱为毕业后直接目的的。哲学更多是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理性思考的能力,还是比较受政府、媒体和事业单位欢迎的。其在思维的训练、内在软实力的提高上所具有的优势,会在步入社会后慢慢显现出来,让一个人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实际上,文史哲在找工作时并没有太大差别,在课余时间练好英语、锻炼写作能力、学习软件操作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实力、拿出自己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简历,对于文史哲的学生更为重要。如果你真的想报哲学,不妨读几本哲学专业书,看看你心中对哲学的爱是否会就此瓦解,毕竟哲学又难又枯燥,兴趣可能在上过专业课以后被慢慢消磨。如果家庭情况有限的情况下喜欢哲学,那么最好以生存为第一目标,选择技术类专业,可以辅修哲学双学位,或者课余时间在哲学丛书中漫游。如果担心哲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哲学,不用后悔,不用害怕,可以辅修法学、财务等专业,或是在校期间多锻炼软实力。

爱在途

2020年哲学研究发展报告

2020年,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我国哲学界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持续推进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西方哲学研究聚焦德国古典哲学、欧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重点关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而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则成为诸多领域特别是哲学界探索与争鸣的重要议题。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动态已在《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中介绍,这里对哲学其他分支学科年度发展状况予以述评。一、中国传统哲学研究:面向当下与未来近年来,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哲学界除了依托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补互证,对人、事、物继续探究外,不断反思“照着讲”“接着讲”“对着讲”与“以中释中”“以西释中”等论争。在现当代中国思想中,“哲学”自身及植根于它的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影响着国人对自身传统的体会与阐释。赵汀阳讨论了当代中国哲学处境的两个方面: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中国化。文章分析了西方的分类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把人生论定位为核心论题而造成的自限局面,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发展意义续篇的可能性。王齐认为,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建设性意义。吴飞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不乏对本源问题的讨论,但由于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相继兴起而丧失。哲学应该着力讨论本源问题,但并不仅仅是逻辑—语言的本源问题,而是生活经验的本源问题。在中西文明中,经学都不只是回答本源问题的范例,而且构成了生活经验的骨架。学界普遍认为,应该思考如何在当代世界的视野下激活古代的思想资源,与已经纳入中国思想版图的西方哲学联合创制一种“新哲学”。2020年,为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杂志纷纷刊文,涉及张载的思想史定位、关学经典整理与关学历史重构等论题。另外,《关学经典集成》出版,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关学兴起、流传、发展、演变的过程。在中国哲学史上,“气”是最具中国本土色彩的哲学语言。对气学作出创造性发展的是张载,但其思想所引发的争议也最大,历来存在两种观点分歧:一是“气本论”或“唯气论”,以张岱年为代表,认为张载哲学是以气为本体的一种理论形态。二是“太虚本体”“太虚神体”或“本体宇宙论”,以唐君毅、牟宗三为代表。当代学者林乐昌认同“太虚本体”说,认为张载哲学应以理学来定位。吴震则认为,太虚或气都不足以成为形上学的本体概念,不足以为张载哲学定位。张载哲学是以太虚与气为逻辑起点,以性与天道为终极关怀的道学思想,对于宋代道学具有重要的形塑意义。翟奎凤提出一种补充视角,认为“神化”是源自《易传》的一对中国哲学的独特范畴,从神化体用论可比较合理地解释张载思想中关于虚气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二、西方哲学:是研究对象,更是研究资源2020年,哲学界关于西方哲学的研究仍然沿着西方哲学史的脉络进行,即以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为主,尤以德国古典哲学、欧陆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为盛。总体上看,西方哲学仍是学界研究的直接对象,而不是以哲学问题为中心的相关研究的资源。以往我国学界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但2020年康德的实践哲学特别是道德理论受到格外关注。邓晓芒认为,康德所开创的道德形而上学,仍属于以知识论和逻辑规范为框架而建立起来的道德原则。这种规范伦理学与儒家的德性伦理学在出发点上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双方以某种方式相容和互补。邓安庆指出,哈贝马斯视之为对康德伦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对话伦理学”,与康德几乎没有关系。康德的道德性立法处于伦理性和道德性的张力之中,其核心是要证成个人准则的主观性与普遍伦理法则相一致。因此,个人意志立法的原则,不是同利益相关者的意志质料相一致,而是与所有理性存在者之意志的法则相一致。如果说这里有“对话”,也是理性主体同包括自己在内的现象中人的情志之对话。“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渊源”问题再次被激活。国内学界关于黑格尔辩证法和法哲学的研究持续增温,且明晰呈现出一种外部阐释视角。罗朝慧认为,黑格尔辩证法作为纯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即哲学真理或理性精神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抽象思维过程,不存在“神秘化”和“倒立”的问题。当黑格尔辩证法作为人类自由本质全面实现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时,才真正存在马克思所说的“神秘化”和“倒立”的问题,因为它给现实的人的感性自由及其物质的和世俗的生活内容、关系与实践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外壳”。马克思正是在此意义上“剥去”这个“神秘外壳”,把它“倒过来”,发现与之“截然相反”的世俗的“合理内核”。邹诗鹏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社会本身不过是“第二自然”因而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形式,黑格尔不可能提出社会存在概念,更难以建构一个自洽的社会理论。应当指出,虽然国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颇盛,但重在对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的思想、概念进行具体解读,缺乏自觉的研究范式反思,以及高屋建瓴的纵向整体研究。整体评价现象学传统并将其视为一门跨文化哲学渐成趋势。以胡塞尔诞辰160周年为契机,中国学界展开了对现象学的整体评价及其在跨文明对话中的意义研究。王俊认为,胡塞尔现象学包含了两个向度的统一:一个向度是具有绝对性、统一性的普遍哲学;另一个向度则是对直观的、当下的、活生生的实际性经验的描述。由此,存在于整体性和多元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得到了统一。这种非现成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现象学与汉语思想传统的结合成为可能。现象学的发展必然导向一门跨文化哲学,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内容上和方法上的双重可能。在内容上,现象学的概念、思想方式蕴含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而显示出与东亚思想的亲缘性。在方法上,现象学包含的以他者和陌异经验为优先的建构性、内在历史性等属性决定了现象学的跨文化特征。许多学者将现象学视为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平台和建构性资源,积极推动现象学的中国化。而中国化现象学的最佳形态无疑是“汉语现象学”或“中国现象学”。对于本源性的现象学经验,使用不同语言谈论,会引发对经验内涵的不同理解。作为一种图像性很强的语言,从汉语切入对现象学经验的开发、阐述,会使现象学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质。但是,由于中国学界对于现象学整体上仍处于“接受”阶段,原创性研究成果还不够多,所以要想名正言顺地给“现象学”冠以“汉语”或“中国”两字,还任重道远。随着英美哲学进入“后分析”时代,心灵哲学取代语言哲学成为分析哲学领域的支配性议题。代海强认为,神经科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研究有双向进路:其一,心灵哲学朝向神经科学的进路;其二,神经科学朝向心灵哲学的进路。张学义指出,具有认知神经科学背景的实验哲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揭示了心灵理论存在的神经科学基础,为跨越意识的“解释鸿沟”,即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如何通达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解释和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但高新民也指出了物理主义存在的问题:扼杀了意识的本体论地位;完全无法说明人身上何以有在变中保持不变、在多中保持统一的自我;无法说明人为什么是价值主体等。总体上,国内学界关于意识等心灵哲学议题的探究,仍处于物理主义与非物理主义针锋相对的阶段。面对心灵哲学研究缺乏共识的现状,高新民认为心灵哲学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实质进展小且陷入危机。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概念图式变革和加强方法论思考,找到心灵观建构和发展的合适程序和路径。关于当代分析哲学背景下的知识论,国内学界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认知辩护与如何应对怀疑主义的挑战。刘小涛指出,长期以来,知识论学者一直在争论什么是信念的辩护,但他们很少讨论什么是信念的辩解,以及辩解与辩护有何区别。这与法学研究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从法学理论中吸取教益,有助于更好地区分知识论讨论中的认知辩护和认知辩解。王聚认为,理想的反怀疑论方案不能仅仅拒绝怀疑论论证,必须消解怀疑论者在认知层面塑造的虚假理想型。三、伦理学:公德与私德之争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是2020年度学者们关注的重大选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推动了新时代道德建设问题研究。学者们重点关注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公德与私德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评判。陈来主张,恢复个人道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并大力倡导社会公德,是反思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关键。他认为,梁启超等近代启蒙学者关注公私德之辨,批评儒家道德长于私德,缺少公德,而后者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建构乃是不可或缺的。与之相对,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方案应以传统儒家的家国一体模式取代近代学人倡导的公德私德区分的模式,同时应以个人道德修身(私德)为核心克服重公德、轻私德的缺陷。李萍提出,公私含义演化及观念生成的逻辑奠定了传统伦理中“贵公”的价值观,传统公私观念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载体:本体论意义上的共同体之公的伦理观念载体,认识论意义上天下为公的道德观念载体。肖忠群认为,在古代中国或者传统道德中,主要强调公德与私德的联系而不是区别,这是由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儒家合内外之道的思维方法以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尚未区隔所决定的。在思想渊源上,近代启蒙学者所倡导的公德私德之区分属于西方学说的道德范式,其忽视私德(个人道德)的缺陷反映了西方道德理论的局限性,而传统儒家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道德理论,似也不能克服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弊端。任剑涛、蔡祥元等人则认为,公私德之辨切中了儒学“家天下”思想构架的内在困境,这一困境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提升私德来加以解决。陈乔见等学者更倾向于,关于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讨论,应先走出梁启超所谓“儒家重私德轻公德”的误区。区分公私领域首先需要通过规则来限制和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制度建构更为根本。唐文明基于美德伦理学视域提出,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会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出现,这正是现代社会在美德问题上面临的普遍困境。关于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具体科学技术的伦理研究,受到学者与公众广泛关注。而对公益慈善伦理与共享伦理、经济伦理与财富伦理的研究,顺应了新时代对共享发展提出的理论要求。关于“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两大价值理念的研究,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民族特色。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禀赋特质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丰富了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四、科学技术哲学:智能时代的“第一哲学”?2020年,科学技术哲学重点聚焦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成果与应用,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各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在科学哲学领域,伴随着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发展,关于认知、意识、自我、智能、情感、记忆、逻辑、知识、感受、行为等问题的哲学研究不断推进,哲学与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效对话不断增多。在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领域,段伟文提出“深度科技化时代”的概念,刘永谋等学者认为当前是“技术时代”,李河坚持“技术哲学应成为当代‘第一哲学’”,孙周兴则强调未来哲学要“面对被技术工业深度改造和重塑的技术化生活世界,为重建今天和未来的新生活世界经验做出贡献”。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逐渐进入理性反思阶段,开始在概念层面构建起一些共识性常识。此外,自动驾驶、区块链、技术治理、算法歧视、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值得肯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组织了不少学术活动,相关学术期刊也开设专栏,致敬恩格斯的伟大探索与奉献。学界普遍认为,自然辩证法传承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回望恩格斯的哲学智慧,依然能够得到一些重要启发。2020年,我国哲学界注重从哲学视角关注科技进步的大方向,从“科技为人”与“科技向善”方面为中国科技原创能力的提升贡献哲学智慧。一批立足科学发展前沿、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出发设立的新型科研机构,通过创建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联盟,加强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推进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努力应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成为促使哲学界对生命、幸福乃至文明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动力与契机。赵汀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提示我们,生命的基本需求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世界面临的形而下问题。要克服这种形而下的问题,改善形而下世界的脆弱性,需要用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现代的主流思维模式追求普遍必然性,但人并无能力以主体性定义普遍必然性。当代幸福论追求的作为至善的替代品快乐,会使人缺乏抵挡苦难的能力。苦难问题不仅解释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也很可能是人类的一个永久的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则在哲学上唤醒了“苦难”问题,意味着哲学和思维的初始化或“重启”。五、逻辑学研究:主要路径及发展方向西方逻辑思想与中国逻辑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特质、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成为国内逻辑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及发展方向。比如,2020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就是“逻辑发展研究”,主要围绕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逻辑发展和逻辑应用、逻辑在提高国民思维能力和法治国家建设方面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研讨。国内逻辑学在重视学科建设过程中,普遍关注逻辑学教育的普及工作。2020年9月,“全国中小学逻辑教育小型高阶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就中小学逻辑教育在学生心智发展阶段和基础教育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中小学逻辑教育势在必行。辩证逻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数度繁荣。在“纪念中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0年全国辩证逻辑与科学逻辑讨论会上,与会学者聚焦辩证逻辑与科学逻辑的基础问题,辩证逻辑与逻辑哲学、非形式论辩理论贯通发展的趋势问题。此外,一些前沿议题为辩证逻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比如,辩证逻辑形式化进程的发展、辩证对话传统的复活,特别是情境语义学和动态认知逻辑的确立,使得有限理性、情境、意向性与行动范畴进入逻辑基础理论的核心地带。“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举行。与会学者提出,金岳霖对于当代哲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其流传至今的经典文本,更重要的在于其传承下来的学术精神、理论方法与科研传统。金岳霖重视哲学的普遍品格与哲学理论的民族个性,自觉引入中国哲学的智慧资源,并以世界性眼光与开放性视野关注现代学术前沿。六、当代中国阐释学:问题探索与理论构建2020年,《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研究》等杂志开设专栏,持续讨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构建”问题。学者们分别讨论了中国语境下阐释学的命名、阐释的公共性与有效性、阐释的边界约束以及以阐释的客观性在有限性与无限性张力之间的正态分布等问题,并着重辨析张江提出的原创性概念“阐释π”。从强制阐释到公共阐释,中国学者阐释学研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以公共阐释为核心,寻求建构当代阐释学的基本路径和形成中国阐释学的主要框架。当代阐释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提出了重新思考阐释学之方法论意义的主张。并且,注重在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实践的基础上,解决诸多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元问题,这已经成为中国阐释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以中国话语为主干,以古典阐释学为资源,以当代西方阐释学为借鉴,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之现代转义。阐释的本质,亦即阐释为何而生,因何而无穷,是理解和认识阐释及建构阐释学的核心问题。当下,沿及方法论与本体论传统对此问题的讨论,或止于功能性说明而难抵本质,或遮蔽于形而上的猜测而少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张江认为,当代心理学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视野和切实的路径。在心理学视域下,阐释的本质为“自证”。阐释主体不断确证自我认知与自我概念,最终实现意识主体同质化的自我建构。自证的企图与冲动,为本体论阐释提供了可靠依据,给方法论阐释以合理证明。自证贯穿于言说、说明、翻译等全部阐释功能之中,不断更新人类知识系统,建构独立意识主体的认知图景。以阐释本质为起点的心理学与阐释学研究,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七、反思与展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如何提炼时代精神、回答时代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更加自觉自为地引领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成为我国哲学界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如果没有相当高的哲学思维水平,一个民族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的。从新时代党和国家理论创新的使命要求看,迫切需要哲学发挥支撑和基础作用。从学术上看,如果没有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难以建构起来,也难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换句话说,没有系统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就不可能有当代中国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国际关系学,等等。毋庸讳言,与上述定位和要求相比,我国哲学研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进而如有的学者所言,造成中国当代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困境”。其一,缺少哲学应有的宏阔格局、视野和境界。由于学科或专业的过度细分,不仅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与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松散和淡化。更有甚者,哲学各个二级学科内部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因此,缺少宏大思维、宏大叙事、宏大主题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哲学的专门化、技术化、学院化日盛,很难说这是哲学的荣光和应有气度。其二,缺少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持续思考和关注。漠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结果,要么是用西方提出的基本理论或关键范畴概念进行替换,要么是在刻意的模糊处理中消解掉这个学科存在的根基。正如刘志洪、郭湛指出的,“中国当代哲学貌似枝繁叶茂,实则根基虚浮;不仅难以有效地为生活和科学确立前提基础,连自己的前提基础都有待夯实”。其三,缺少有思想的学术研究。时代既需要有学术的思想,也需要有思想的学术。没有学术的思想,是空洞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学术,是无灵魂的学术,既难以在国际学术舞台立足,更难以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的软实力。应该承认,近年来学界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不少,但有原创性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不多,提出自己的标识性概念和具有引领性议题的经典之作更少。其四,缺少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哲学概括。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国学界一般性的解读宣传文章不少,但学理性的深入挖掘不多。为更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最迫切的理论任务,就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学理化,凸显出其严密的理论逻辑和全新的理论形态,写出像《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那样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让哲学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普照之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的灵魂”!(执笔:赵培杰、莫斌、邵贤曼、崔晋)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相关阅读: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报告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俱诵墨经

“哲学”专业--让人变得更聪明的专业

哲学0101哲学类010101哲学010102逻辑学010103K宗教学0101哲学类010104T伦理学哲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他们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哲学专业学什么?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它的本质是认识和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学哲学,就是学习智慧。对此,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正聿曾提出较深刻的见解:“学习哲学,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和培养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前提批判’的理论思维能力。哲学的爱智,无论是对自然的惊讶,还是认识人自己,都不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关切,对生活境界的陶冶。哲学,是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为学与做人,其道一也。哲学的爱智,还是一种反思的、批判的思想活动,它要追究各种知识的根据,思考历史进步的尺度,询问真善美的标准,探索生活信念的前提。”学哲学需要什么条件?学习哲学必先了解历史、地理、文学、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了解历史、地理,才会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并以此认识现在,推断未来,形成关于社会的时间、空间发展概念,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真正哲学体系;了解文学,才能将所学的哲学思想和相关领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学哲学的人的文学素养也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精进;了解管理学,才能领悟到哲学在微观社会、个体社会环境中的体现与运用,才能知道哲学是研究组织变化和发展的必须条件;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是研究哲学的依据,也是研究社会发展运动的参照工具。总而言之,学习哲学需要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思考、批判。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等。哲学专业毕业生五大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工作。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教育、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1、教育/培训/院校2、互联网/电子商务3、新能源4、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5、广告6、金融/投资/证券7、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8、公关/市场推广/会展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文案策划、人力资源、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1、文案策划2、人力资源总监3、总经理助理4、申论培训讲师5、面试培训讲师6、董事长秘书7、文案8、公共基础知识非法讲师工作城市:毕业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北京2、广州3、上海4、深圳5、成都6、杭州7、武汉8、宁波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一:咨询/顾问职业概况: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知识和人才为资本的咨询企业逐渐兴旺起来,其革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咨询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越来越抢手,如一些高级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类人员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咨询业基层队伍不断扩大,但塔尖人物还是难以寻觅,甚至有企业开出3万元的月薪来求得资深的项目管理经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咨询业已经成为高薪的象征,从总体来说,其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好的“钱景”,其中咨询经理和专业顾问等职位已经步入“金领”行列。薪酬水平:职位不同薪酬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咨询、顾问行业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专家建议:求职者如果要投身于咨询业,不妨从最底层做起,如咨询员,有时也被称为“咨询助理”,其职责就是在专业顾问身边负责一些辅助工作,例如调研、分析报告等等。尽管这些这些事情看起来有点琐碎,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咨询顾问,做咨询员应该是唯一的起点。求职者如果想成为咨询业中的高薪一族,一般来说要具备三年以上咨询工作经验,曾经独立管理、策划并运作咨询项目,并有管理团队的经验;具备出色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就业方向二:行政/后勤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专家建议:每家公司针对HR,针对行政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而且大家要特别清楚,HR也好,行政也好,如果不能与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没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的抱怨。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对公司的HR和行动有见解的人,那你能做的是带领老板的思路,给他建议并让他能够接受,并尊重你的专业和建议。如果你不是,你不能说服老板,你只好是被动的,服从的。就业方向三:学术/科研职业状况: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知识劳动和知识要素正在成为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所依附的主要对象,即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责任重、贡献大的人,收入明显提高,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一般劳动者的薪酬水平的差距,在市场供需调节过程中日渐扩大,科研事业单位中集聚着大批的高科技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也处于快速变革之中。薪酬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模式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以资历为中心的薪酬模式,逐步被以绩效、岗位为中心的薪酬模式取代。对特殊人才施行的特殊薪酬制度,正走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中。就业方向四:编辑/文案/作家职业状况: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薪酬现状:不同职位不同地区的薪酬有所差异,一般助编工资大概2000左右。要是大网站的编辑最高可以拿到8000左右。专家建议:网络编辑是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方向五:教育/培训职业状况:教育、培训业无疑是当今市场最具诱惑力的一块蛋糕,在其他传统行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的今天,教育、培训业却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巨额赢利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薪酬现状:老师薪酬比较固定,但培训师薪酬随课程时间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差异很大。专家建议:近几年来,国内培训业突飞猛进,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培训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初见端倪,但我国缺乏大量的本土优秀企业培训师。应届就业率指数:哲学专业毕业生中,69%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0%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7、0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发展前景指数: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51%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2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工作舒适度指数:46%的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8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开设院校目前全国开设哲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77所。从全国来看,北京、浙江、陕西等地开设哲学专业的院校数量较多,另外,上海、湖北、东北地区也有许多特色院校。各校招生形式和培养方式则依学校不同而有差别。除了以哲学专业招生外,不少院校(如北大、复旦)等,以哲学类名称进行招生;清华等高校则以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名义招生,考生一定要注意查看该试验班包含的专业(方向)。后两类高校一般入学后先按学科大类进行培养,经过几年学习后,再分流到相应的专业(方向)。北京大学哲学系被誉为“思想家的摇篮”,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如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曾在这里求学或执教。该系本科哲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实施“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新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第四学期开始分成不同学科方向进行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也是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师资力量雄厚,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东方哲学、佛教、宗教学理论、宗教文化等13个教研室。哲学院拥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其优异的丰硕成果以肖前教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苗力田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陈先达教授六卷本文集、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和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等为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由于是硕士起点招收的院校,少为人知,是哲学领域的最顶级院校,和教育部平级,直属于国务院的一级单位,因其相对封闭性,向来只招收本领域最顶级的精英人才,属于精英俱乐部,自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已出现160多位专家学者授课的身影。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获邀参与授课的人次最多,有31人次;其次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邀次数为13人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各有11人次,中央党校有8人次。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目前评选出的三届(07年、08年、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入选人数稳居榜首(第一届157人、第二届203人、第三届264人),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密集度最高之地,堪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智库”。国内有哪些大学的哲学系比较出色?各自有什么特点?北京的清北人师是首选,基本可以共享学术资源,相互间讲座交流也非常方便,这是国内其他任何地方的学校都不具备的优势。北大人大自然不必说,哲学的各个分支水平都是无可质疑的,讲座多的听不过来;北师稍次,但地理位置Buff和学习环境决定了也是不赖的选择,很多其他地区的本科入学分数高过北师的985学校的学生在考研保研时都会选择北师;清华的哲学规模偏小,国内名气也不是很大,但清华哲学的理念偏向精英教育(外加有钱...),老师水平绝对是一流,陈来、万俊人、贝淡宁等学术明星都在这里,而且招生人数极少(以12级本科生为参考:一班共9人…),在2015QS哲学学科排名里,清华是和北大复旦一个层级的2015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哲学)。另外,清华的科哲不在哲学系,而属于社会科学学院里的一个研究所,每年报考的人都比较少。相比于北京,上海学校的哲学系数量上不占优势,复旦、同济、华师,但听说对学生的学术训练是与国际接轨的:复旦和同济偏向外哲,如现象学、法国哲学、西方伦理等,中国传统相关领域的研究也相当不错。同时,这也意味着复旦同济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慎重;同济在哲学圈里的处境有点像清华,它出彩的地方往往被理工类学科遮蔽,所以圈子外的人不太了解,同济的法国哲学似乎不错,有个法国哲学研究所(存疑),孙周兴柯小刚的名字也是叫得响的,而且专业方向居然有10个(2016年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说完了地域学术圈,再看看各个地方的地头蛇....中山在国内哲学圈子里也是一块金字招牌,逻辑学、马哲尤为强势,下设有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国内逻辑学方向的学者很多都是这个所得研究员,牌子响当当。不同于一般大学研究哲学史的思路,中山逻辑学的发达直接激活了其他领域的研究,如分析哲学(伦理学)、现代西哲、认知哲学等,再辅之以广东省强大的财力支持,中山哲学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之势(知乎圈里很多高手都是中山哲学的 - -!)。最近中山开始运行珠海校区,并分出了中山大学 - 哲学系(珠海),也在从各个高校引进人才(有钱...) 。但中山在广东是一头独大,哲学系的老师也十分出色却不像北上一样各个高校间有方便的交流,本校的学生更希望到北上或出国深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源劣势。不像其他高校哲学在校内受歧视,南京大学一向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哲学系·宗教学系更是在校内为人侧目。据一位南大学生说,其他院系的同学选哲学的选修课经常出现抢不上的情况,更有想跨专业考本校哲学的,其哲学学科的水平和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南大哲学的优长有三:1.以张异宾书记为首的马哲研究团体,有南大专属的网络马恩文献库(德文法文英文日文各种文献资料),可以说是国内马哲领域最具有创新力的组织;2.中国文化和宗教研究处于国内顶尖水平,以佛教、犹太教见长哲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共有五所,分别是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和中山大学 。

丁子有尾

谁都知道哲学不好就业,但很少有人劝退该专业,原因还真奇怪

现在很少有人主动报考哲学专业,原因很简单,这种纯理论化的基础专业,几乎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只要填报过志愿的同学,都知道生化环材是四大劝退专业,但哲学很少有人发声,也没人去劝退,难道读了该专业的同学都觉得哲学专业好,也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吗?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挺特别的。首先哲学专业的同学数量很少,报志愿的时候就能发现只有比较好的学校才有专门的哲学专业,全国只有三十几所学校有这个专业,而且规模不大。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其实相对来说很好消化,跟其他文科专业一样,去国企外企或者政府部门的很多。985大学的哲学专业开新生会的时候会说“我们哲学系的就业率高于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其实这不是段子,从学校的统计数据上来说某种程度上是真的……因为工科院系基数大,总有因为打游戏毕不了业的同学,自然会拉低就业率。对于只有二十几个人的哲学系每个人都会顺利毕业有去处,那可不就是就业率高了。其次学哲学的同学本身对靠本专业赚钱的热情不高,“哲学”一听就是不赚钱的专业。所以很多选择读的同学一般家境确实比较殷实,主要是因为个人志趣。对哲学是真爱,自然不会发声劝退该专业。最后哲学培养的诸多思维能力使大家转行较为容易,继续深造读研读博做学术研究,考取教师资格证做老师也可以。当然从政、去国际组织、金融行业的比较多,大多同学比较乐天安命,不会为这些过于烦扰。

老炮儿

这5个考研专业虽然冷门但录取率高、就业前景好,值得报考

据悉,2020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达350万,随着考生越来越多,研究生考试也越来越难,甚至部分高校优势专业的研究生高考报录比开始赶超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某些岗位招录比。那么目前还有哪些研究生考试专业比较容易被录取且就业前景很好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推荐5个相对冷门但确实前景不错的专业。1.农学农学因为专业名称常被大多数考生误解甚至看不起,因而报考的人数极少。其实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大环境下,农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很容易进入政府、各省市农科院工作。2.哲学哲学专业听着就太虚无和高大上,所以每年的报考人数很少,因而分数线很低;又因为哲学的专业很强,所以其成为冷门专业也理所当然了。但是哲学研究生同样也非常稀缺,因而在科研机构、高校和事业单位都非常受欢迎。3.教育学报考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过分集中于师范类院校,因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就比较容易。在就业方面,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可以到学校或事业单位做老师和行政人员等,工作非常稳定。4.社会学社会学也是因为专业名字吓走了大批考生,因而冷门、报考人数少,但就业上社会学研究生可以在公司业务部、人事部大展身手;同时社会学专业也是媒体、政府部门最急需的专业。5.世界史世界史专业由于考试难度大,因而报考人数极少,比较冷门,相对容易录取。世界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教育、科研、政府部门工作,待遇都比较优越。

名溢乎暴

选报哲学专业的考生,找的工作都是高大上

谈到哲学,大部分人一脸茫然,哲学是学什么的,毕业后干什么工作,容易就业吗,薪水多少等问题接踵而来。哲学作为一门不那么受众的专业,跟大家现实接触到的事物有一定的距离感,它不像医学、金融学、财政学等专业那样被人所熟悉。所以,大家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因为不了解而认为哲学没用,是大家长期以来对哲学的误解。今天我将从我国哲学专业最好的大学、学历要求,就业方向等三个方面把大学哲专业介绍给大家。对哲学有兴趣的人可以报考哲学专业,只要学深悟透,前途无量。我国哲学专业办得最好的大学QS全球教育集团3月3日在伦敦发布了第10年度排名,其中共有11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哲学学科排名榜单,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专业连续2年排在全球第32名,连续3年在我国内地排名第一,是我国哲学专业最牛的一流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的名牌大学,美国人为了制裁我们,已经把中国人大列入了美国13所大学的“实体清单”,在这13所大学中,绝大部分是我国理工科类大学,而中国人大作为我国文科领域遥遥领先的大学也入了美国人的视线。中国人大作为我国顶尖学府之一,一般的学子难以考入,想要考进中国人大学习哲学专业的考生一定要十分努力,特别优秀才行。哲学专业对学历要求比较高哲学是一门学习智慧的科学,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岗位。如果从事哲学专业研究的同学一般要坚持读硕读博才有可能从事高端、体面、含金量高且高薪的工作。很多人诟病哲学专业毕业出来后失业率很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莫须有的罪名。大家所说的就业率只是基于本科毕业生,为什么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呢?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去考研深造去了。据相关数据统计,哲学专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通过本科学历就业的仅占了不到三成的比例,剩下的都选择读研继续深造学习。哲学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属于上等层次哲学专业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呢?是因为读哲学专业的人毕业后走入的工作岗位都比较高大上,因为哲学专业类工作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所以从事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都比较高大上。在就业领域和就业方向上,哲学专业毕业生一般会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高校教学、科研院所等部门。一些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的哲学毕业生往往会通过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进入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哲学专业考公务员是很有优势的,选择的岗位有很多,并且哲学类考生具备能写、会写的能力。很容易通过统一招考入职党政机关。而具备博士学位的哲学类人才往往会选择到各类高校当大学老师,最后成为大学教授。结束语其实,哲学专业的前景是广阔的,那些误以为读了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将来肯定要失业的想法不符合实际。如果有意愿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考生坚持读到硕博将来是很容易就业的。讨论:你身边有选报哲学专业的考生吗?我是朱老师,文章为本人原创,欢迎你的转发分享、收藏!关注我,你能读到更多有用的文章!

心心相印

1分钟了解,哲学当前的性质和未来是什么?

哲学的形式目前来说,哲学有三种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第一种面貌:即是大众哲学。主要是普及一般哲学常识,语言一般通俗易懂。因为面向大众,所以很有趣。代表形式著作为《哲学家干了什么》,《苏菲的世界》《大问题》等。第二种面貌:即是专业哲学。主要面向哲学专业领域的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想入门的人也可以了解。这种形式,语言严谨,因为面向专业领域的人,所以,名词术语多,比较偏学术性质多一点。第三种面貌:即是哲学家写给未来人的,或者散落在民间的民哲写的。这一般读懂的人,不多。民哲也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哲学目前努力寻找自己的身份,它经常与其它学科打交道。比如物理学,文学,艺术学,生物学。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强基计划”,哲学专业是基础学科,国家重视,这是一件好事。哲学目前处于被边缘状态中,这必须承认。自然科学的地位当然要比人文学科的地位要高。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哲学的性质和未来不管怎么样,哲学中的逻辑学还是比较有用的,它是研究人类推理的一门学科。离开了逻辑学,各种数学恐怕就不太有光芒。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哲学的未来应该是与各种技术结合。哲学应该与人工智能结合研究。哲学的未来是随着科学技术前进而前进的。19世纪发现了细胞学说,之后就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在教育中,哲学作为人文学科,作用和价值是非常好的。没有哲学的统领,引领时代的思想,便不会散发出光。那不会是光明的未来。未来的哲学应该贴近现实,从实践角度,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未来的哲学突破,应该在如下几个方向。哲学的未来第一个方向:在人工智能方向寻求突破。北京大学在2013年成立了分析哲学中心。有人工智能哲学学术交流论坛。未来的哲学应该从这方面突破。北京大学图书馆人工智能发展,就意味着生产力提高,到时候,必定会影响生活方方面面。哲学中的逻辑学,可以奠定基础。没有了逻辑学,人工智能也很难突破。第二个方向:在物理学哲学方向,寻求突破。如果量子物理学有了突破,建设了大一统论,那么必定会引起世界的轰动。到时候,一个新的哲学观,便会产生。指导人。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的问题,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测量世界。第三个方向:在伦理学方向,寻求突破。随着人口老龄化,更多的伦理学问题摆在了面前。每个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伦理学这时候就要登场了。到如今,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斯多葛学派的美德,依然很重要。数学家负责发现真理,哲学家负责理解数学所起的作用。如果你想了解物质客观世界,物理学是必备。如果你想了解人类社会世界,社会学是必备。哲学的本质在未来并没有大不同,解释世界需要物理学帮忙,哲学就让步吧。至于研究世界的方法,那就交给哲学。用逻辑来构建思想。我们可以创造新的答案。

义兵

2020年最不受欢迎的6大专业,即使是985大学,也集体遇冷

一、哲学专业哲学的分数线一般都比本学校的其他专业要低的,而且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少,很多学校多把哲学与其他专业尝试着结合起来,比如现在的专业是管理哲学方向的。就哲学专业的特殊性而言,社会给中低层次(本、硕)的哲学人才设的岗位极少。但高层次(博)的人才在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需求量比较大。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和“汉语热”的兴起,但由于今年特殊的情况,出国留学和国外学生来我国交流学习,都比较困难,因此,该专业在就业时会面临困境。今年的武汉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多个省份都出现招不满人的现象。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每一个方向都有它相关的专门的专业,就像这专业涉及到人力资源、物业管理等等,但是很多学校就设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所以在找类似工作时,用人单位往往更喜欢用针对专业的学生……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就必须从个人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上提高被别人发现的几率,在和用人单位正面接触时尽量少提自己的专业,要突出自身适合该岗位的能力和素质。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形势件好找,待遇不高环保职业被人们评为了加强21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红红火火的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环境专业人才受到冷遇,这是因为在具体的环境治理行业,往往投入大于产出,赢得微小,除环保咨询业务与环保技术服务业每年的近期亿元人民币的盈利外,其他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的状态,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都著名的工科类985高校,但是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依然是很低。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是研究化学物品,虽然不是化工专业.但是同院的同学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一般,而且工资待遇处于城市的中低水平。有网友说,前段时间看网文"十大最恐怖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环境工程"赫然在列……今年像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分数线都出现比较严重的下跌。六、生物技术专业学好这个专业前提是你必须要认真学习,考研和就业不是很困难,考研的学校和就业的公司也分好几档,所以只有做到精益求精,在这个专业方向一定会有大的前途。谈到英语,当然是过英语6级最好,这个不算苛刻的要求,不光生物工程专业,很多专业也这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