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农林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常见问题解答:复试、调剂等方面赅而存焉

浙江农林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常见问题解答:复试、调剂等方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来电来信咨询复试时间、复试形式、调剂等问题的考生很多。 为方便考生更好地了解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进程和安排,现就考生咨询较多的问题统一解答如下:问:一志愿初试成绩排名怎么查?答:一志愿考生可联系本人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咨询排名情况。温馨提示,专业排名仅供参考,最终能否被录取取决于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排名靠前,只能说抢占了一半的先机,只要复试成绩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都是不能被录取的,所以,无论初试成绩高低,只要取得复试资格,安心复习备考才是王道。问:初试成绩过了国家线是不是就能进入复试了?答:根据往年的情况,我校大部分专业国家A类地区线即是我校的复试线,风景园林、会计等个别专业会高于国家A类地区线,最终以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为准。问:复试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答: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具体时间请注意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微信以及各学院网站。问:复试会采取什么方式?答:根据教育部部署,各高校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会针对不同的复试方式、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如采取远程复试,可能会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目前,我校复试方式尚未最终确定,请考生耐心等待。问:学校今年接收调剂生吗?答:今年我校各类型硕士研究生均有一定规模扩招,农(含林)学、理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光学工程等学术型硕士,农业硕士、林业硕士、法律硕士、旅游管理、中药学等专业学位硕士均有部分调剂名额,欢迎广大考生调剂我校。问:想调剂浙江农林大学,请问怎么报名?答:按照教育部发布的要求,“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意向调剂我校的考生,请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询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调剂系统正式开通前,考生可发送调剂意向或调剂申请书至相关招生学院电子邮箱。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政策和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后续相关公告为准,请考生注意查看。如有其他疑问,考生也可联系我校研招办和相关学院进行咨询。4月26日-4月30日我校也将安排专人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线解答考生咨询,欢迎考生注意查看。希望各位考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备考,祝各位考生身体健康,学业有成!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德在乎天

浙江农林大学2020研究生拟录取1367人,全日制扩招53.4%!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圆满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全部招生计划,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工作顺利收官。今年,我校拟录取硕士研究生136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75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一年度提高53.4%,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较上一年度提高8.2%。硕士研究生拟录取生源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全国381所高校,其中本校生源占比25.4%,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生源占比51.3%,生源质量较往年稳步提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情况和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充分调研、统筹协调,制定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以及各招生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使远程复试工作有章可依,确保远程研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在硕士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学校规范流程,强化监管,严格落实教育部“一平台、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双机位、全程录音录像等工作要求,确保考生信息准确,复试过程可控,考核内容充分,有效保障了复试的公平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复试期间,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招生学院复试组织工作进行了全覆盖的检查指导。各招生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确保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拟录取工作基本完成,博士生网络远程招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6月底完成今年研究生招录各项工作任务。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图文 / 田海涛 今日编辑 / 章雨青 责任编辑 / 郭碧玮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款冬

高校直荐|浙江农林大学,50个专业招生,2个新增专业,定向招生1919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通讯员 陈胜伟日前,浙江农林大学公布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今年,该校年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3991人,比去年增加110人,其中浙江省计划为2615人,省外计划为1376人。今年浙江农林大学招生专业共有50个,其中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在浙江省内招生中,普通类提前录取计划749人,普通类平行录取计划1535人,艺术类计划181人,还有专升本和四年制高职单考单招计划150人。在普通类提前录取招生计划中,三位一体招生计划300人,定向招生计划191人,新农科求真实验班、农学、林学等种养殖类涉农专业(免学费)招生计划223人,省内地方专项计划35人。该校在省外招生计划,各省均不相同,重点投放在河南、贵州、安徽、山西、广西、四川等省份。浙江省户籍考生录取到农学、林学、茶学、园艺、园艺(观赏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林业技术)等9个专业(方向)及新农科求真实验班的免收学费。此外,今年学校有3个定向项目面向浙江户籍生源招生,分别为定向培养浙江省基层农技人员招生(事业编制)、定向培养浙江省粮油储检人员招生(国企编制)、定向培养浙江省基层林技人员招生(事业编制),定向生毕业后到指定单位就业。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担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本科)工作,其中浙江农林大学2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年,招生专业为林学(林业技术)。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求真实验班,该班是学校举全校之力倾心打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2020年在浙江省招收75人,分设有新农科求真实验班、新工科求真实验班(1、2、3)、新文科求真实验班3个班级,学生在同一班内可任选专业。求真实验班坚持立德树人,以“宽厚基础、差异教育、融通国际”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学术抱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学校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本科教育项目。UBC为世界著名大学,该校林学专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生在学校完成2-3年学习任务,满足雅思、学分绩点等入学条件后,可申请赴UBC学习。学生在浙江农林大学和UBC读书期间所获学分可以互相认定,满足各自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浙江农林大学和UBC学士学位证书。此外,浙江农林大学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世界名校开展合作交流,有各类交换生项目、本科学分互认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暑期项目4大类共30多项,丰富多样的渠道充分保障了学生出国深造的需要。该校拥有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除定向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特殊类型招生外,被学校录取的其他学生进校后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有多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其中被农学、林学、茶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录取的享受免学费政策的浙江省户籍考生,进校后在免学费专业之间可申请转专业。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林业英才奖学金、许行贯农创教育基金、亓汉三英才奖学金等近20种奖助学金。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并被浙江农林大学录取者,予以最高8万元新生奖学金。同时学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开通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优秀学生提供多方面经济保障。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十二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在浙高校之一。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浙江农林大学学校坐落于杭州市临安区,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交通更加便利,杭州地铁16号线设有“农林大学站”。该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9年、2020年学校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大学校园植物排行榜首位。录取方式:浙江农林大学的国家代码为10341,浙江省代码为:0011(普通招生、免学费专业、地方专项),0311(三位一体招生),0211(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招生),0249[定向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储检)人员招生],0289[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招生]。学生毕业后授予根据国家统一规格印制的“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浙江农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授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其他具体招生信息,请联系:招生热线:0571-63730908 学校地址:浙江杭州临安区武肃街666号(东湖校区)浙江杭州临安区衣锦街252号(衣锦校区)学校网址:http://www.zafu.e.cn 招生网址:http://zs.zafu.e.cn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特洛伊

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向31个省(区市)招收本科生3991人

杭州网讯 日前,浙江农林大学公布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今年,该校年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3991人,比去年增加110人,其中浙江省计划为2615人,省外计划为1376人。今年浙江农林大学招生专业共有50个,其中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在浙江省内招生中,普通类提前录取计划749人,普通类平行录取计划1535人,艺术类计划181人,还有专升本和四年制高职单考单招计划150人。在普通类提前录取招生计划中,三位一体招生计划300人,定向招生计划191人,新农科求真实验班、农学、林学等种养殖类涉农专业(免学费)招生计划223人,省内地方专项计划35人。该校在省外招生计划,各省均不相同,重点投放在河南、贵州、安徽、山西、广西、四川等省份。 浙江省户籍考生录取到农学、林学、茶学、园艺、园艺(观赏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林业技术)等9个专业(方向)及新农科求真实验班的免收学费。此外,今年学校有3个定向项目面向浙江户籍生源招生,分别为定向培养浙江省基层农技人员招生(事业编制)、定向培养浙江省粮油储检人员招生(国企编制)、定向培养浙江省基层林技人员招生(事业编制),定向生毕业后到指定单位就业。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担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本科)工作,其中浙江农林大学2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年,招生专业为林学(林业技术)。 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求真实验班,该班是学校举全校之力倾心打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2020年在浙江省招收75人,分设有新农科求真实验班、新工科求真实验班(1、2、3)、新文科求真实验班3个班级,学生在同一班内可任选专业。求真实验班坚持立德树人,以“宽厚基础、差异教育、融通国际”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学术抱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 学校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本科教育项目。UBC为世界著名大学,该校林学专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生在学校完成2-3年学习任务,满足雅思、学分绩点等入学条件后,可申请赴UBC学习。学生在浙江农林大学和UBC读书期间所获学分可以互相认定,满足各自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浙江农林大学和UBC学士学位证书。此外,浙江农林大学还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世界名校开展合作交流,有各类交换生项目、本科学分互认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暑期项目4大类共30多项,丰富多样的渠道充分保障了学生出国深造的需要。 该校拥有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除定向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特殊类型招生外,被学校录取的其他学生进校后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有多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其中被农学、林学、茶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录取的享受免学费政策的浙江省户籍考生,进校后在免学费专业之间可申请转专业。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林业英才奖学金、许行贯农创教育基金、亓汉三英才奖学金等近20种奖助学金。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并被浙江农林大学录取者,予以最高8万元新生奖学金。同时学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开通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优秀学生提供多方面经济保障。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十二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在浙高校之一。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8个。 浙江农林大学学校坐落于杭州市临安区,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交通更加便利,杭州地铁16号线设有“农林大学站”。该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9年、2020年学校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大学校园植物排行榜首位。 录取方式: 浙江农林大学的国家代码为10341,浙江省代码为:0011(普通招生、免学费专业、地方专项),0311(三位一体招生),0211(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招生),0249[定向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储检)人员招生],0289[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招生]。学生毕业后授予根据国家统一规格印制的“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浙江农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授予浙江农林大学学士学位。 其他具体招生信息,可以联系: 招生热线:0571-63730908 学校地址:浙江杭州临安区武肃街666号(东湖校区) 浙江杭州临安区衣锦街252号(衣锦校区) 学校网址:http://www.zafu.e.cn 招生网址:http://zs.zafu.e.cn

复活县

浙江专升本|2021浙江专升本招生院校:浙江农林大学

择校是头等大事,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一期一所学校,今日打卡:浙江农林大学。一、学校简介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73亿元。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43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570余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1400余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9100余人。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招生计划三、2020年分数线四、校园风光五、院校信息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邮编:311300电话:0571-[6373-2700]官网:https://www.zafu.e.cn/

祸莫大焉

浙江这2所农林类大学,实力雄厚在本地认可度高,却经常被忽略!

#浙江#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不少考生都开始在为自己选择心仪的大学,农林类院校,是指以农林类专业为主要学科的院校。那么浙江农林类大学排名以及分数线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2019年浙江文科理科投档分数线整理出的浙江农林类大学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农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浙江海洋大学。以下是详细信息,供大家参考:1、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简称“浙农林大”),于1958年始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其前身为天目林学院,2010年更名浙江农林大学。该校是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 “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浙江省属高校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连续七年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学院以培养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高级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现有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城乡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等本科专业以及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留学生专业,2019年,园林、风景园林、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本科专业100%一段线招生;研究生报考和就业形势良好,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研究生人数超过学校总人数的50%。现有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旅游管理2个二级学科。其中,风景园林学是浙江省级一流学科(B类)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列为B档,位列前30%。有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风景园林、旅游管理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简称“浙海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6+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2016年更为现名。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以上就是浙江2所农林类大学的详细信息了,实力雄厚在本地认可度高,却经常被忽略!

理欲

总额140多万 浙农林大1152名学生因科研创新获奖励

12月24日,浙江农林大学物联网工程161郑豪男刚刚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又收到让他惊喜的期末“大红包”:根据本科生素质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学校根据他申报的科学研究、发明创新、学科竞赛的成果,决定给他累计颁发超过60000元的奖金,而且在现金奖励基础上,他还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奖励。原来,大学期间郑豪男一直在老师指导下专注创新,先后获得“毒害试剂泄露检测方法”“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危化品泄露预警方法”等4项发明专利,开发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综合信息系统”等多个软件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在SCI期刊和一级期刊先后发表了4篇高水平论文,还多次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浙江省奖金等,这一些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的成果,都属于该校本科生创新奖励的范围,可以获得现金和学分的奖励。和郑豪男一样,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刚刚公布的2019年度学生素质奖励发放结果,该校2019年度有1152名学生因为在各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累计获得总额达到143.38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这些创新成果包括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并获得成果等。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本科教学,通过推进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学科专业一体化等举措,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2018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要求“每位学生在校期间100%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先后出台了设立本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开放实验室项目、科研成果奖励创新学分、优秀论文代替毕业论文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同时,学校全年设立的各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活动经费总额超过1000万元,学生申报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都可以获得经费支持。如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创业项目可获得15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经费资助;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或者创业取得成果,单件可以获得500元到10000元的奖励;学生还可以凭创新创业成果获得学分奖励、替代毕业论文等。浙江农林大学在重奖学生科研创新时,更侧重于重奖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各类发明专利等原创性的成果。在2019年获得创新奖励的学生中,有152名本科生在高级别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按照学校相关奖励规定,这些论文的作者都可以获得500—10000元不等的现金,并且可以凭借相应的论文申请创新学分奖励,部分被SCI收录或者发表在一级期刊、核心期刊的论文,经过论文作者申请和专家评审后,还可以用于代替毕业论文。听说学校将给自己高额的素质奖励,郑豪男觉得这既是对他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肯定,也让他和同学对继续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充满了信心。大学期间,郑豪男一直跟着惠国华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组,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和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他说:“学校一直就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工作,在我开展研究的期间,不仅得到了老师指导和支持,现在学校还给予我们这么大力度的科研奖励,不仅有助于我继续开展相关的研究,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兴趣。现在我已经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希望能继续深造、继续从事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获得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能够获得学校重奖固然高兴,但是很多学生更看重的,是学校通过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培养了他们开展创新研究工作的科学态度。浙江农林大学林学162班的陈月婷一直跟着导师开展科学研究,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她撰写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被SCI2区收录的一本国际期刊,不仅获得了学校给予的现金,她还用这篇文章替代了毕业论文。说起自己开展科研的过程,陈月婷说:“本科生能够参与科研创新并获得成果,要十分感谢学校给予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给予我们科研经费支持以及科研成果奖励,更是通过选派导师、给予政策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氛围,正是有了这种良好的创业氛围,本科学生才会积极地去尝试开展科学研究,参与到各种项目的创新中去。在学校的鼓励下,不少学生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家感触最深的,还是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树立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重要的能力之一,学生取得高层次创新成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获得的高层次研究成果进行奖励,对于其他同学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校10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都有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科研的经历,未来我们将积极鼓励更多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与科研活动。”对于重奖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教授说。郭建忠认为,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他说:“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比如,今年学校立项一类学科竞赛44项,二类学科竞赛35项,同时积极承办省级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业和学科竞赛。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本科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也为大四写毕业论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提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该校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成果得到持续提升。2019年,该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65项,比去年增长44%,校级项目立项246项,学生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先后有2633人次本科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各类奖项1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类竞赛奖项43项,较上一年增79%;本科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51篇,其中SCI收录16篇;本科生申请各类专利并获授权73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出台鼓励学生创新政策、对学生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和支持,是学校鼓励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积极引导广大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进而提升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教授说。

敝笱

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内一所怎样的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目前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现有各类在校生343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570余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1400余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9100余人。设有16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植物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省“重中之重”学科林学(一级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2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60余人,高级职称71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等各种人才。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2600余项,其中,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每至于族

2020浙江高职提前招生信息:农林类专业相关院校往年情况

本系列将依托浙江省2017、2018、2019三年的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平行投档的情况,分专业专门就浙江省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高职提前录取做往年相关的介绍,希望对于已经清晰自己的专业目标或者有相关专业倾向的考生们,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图片来自网络今天,我们推出的是农林类相关专业的介绍。首先还是介绍农林类专业所处的具体专业类别情况,按照国家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我国的学科专业主要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门类,而农林类专业是属于农学门类下一级学科作物学、林学、园艺学等,专科院校的农林类专业基本为园林技术、林业技术等专业,完成相关学历后,可授予对应的农学学位。在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领域还有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完成相关学历后,可授予对应的学科学位。根据百度的介绍,专科层次的农林类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及管理基本知识,具备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繁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小地形测绘、常见中小型绿地规划设计、招投标文件的制作、小规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专业能力,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城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图片来自wang'luo农林类专业在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平行投档(一段)录取时全国共有77个学校(专业),共录取433人,最高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672分,位次1189,最低为浙江农林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577分,位次50734;(二段)录取时全国共有150个学校(专业),共录取1115人,最高为昆明理工大学园林专业575分,位次52191,最低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民办学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480分,位次150061;(三段)录取时全国共有49个学校(专业),共录取916人,最高为长春建筑学院(民办学校)园林专业543分,位次85316,最低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359分,位次224799。(详见表格)农林类专业在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平行投档(一段)录取时全国共有88个学校(专业),共录取455人,最高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679分,位次800,最低有福建农林大学等7所学校588分,位次53141;(二段)录取时全国共有131个学校(专业),共录取936人,最高为广州美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587分,位次54187,最低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学校490分,位次156885;(三段)录取时全国共有52个学校(专业),共录取764人,最高为三亚学院(民办学校)风景园林专业553分,位次90766,最低为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学校)等6所学校344,位次234340。(详见表格)农林类专业在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平行投档(一段)录取时全国共有74个学校(专业),共录取422人,最高为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654分,位次8344,最低有湖南科技大学等7所学校595分,位次53225;(二段)录取时全国共有141个学校(专业),共录取1045人,最高为浙江农林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592分,位次55530,最低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13所学校496分,位次159921;(三段)录取时全国共有58个学校(专业),共录取734人,最高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独立学院)的风景园林549分,位次103082,最低为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民办学校)294分,位次247030。(详见表格)农林类专业总体在近三年浙江省招生平稳,总人数在1800-2500人左右。近三年农林类等相关专业在浙江省面向普高高职提前招生,共有12所学校15个专业,总招生人数在260-350人左右。2020年目前除还未公布招生计划的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外,共有8所学校10个机械类专业实际招收313人,与往年基本持平。浙江经贸的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实际招录分数相对较高,一般在16W-17W名左右即二段线下15-20分内完成录取,目前六门课总分预估在470--450分的同学可以尝试报考。(详见表格)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同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农林类专业实际招录分数中等,一般在18-20W名左右,且均为公费专科院校。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及浙江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农林类专业高考时实际录取分数较低,一般在22W名左右,但学费较高在1W2左右。农林类部分学校专业对浙江户籍学生免费,具体课关注招生简章或咨询相关学校。(详见表格)专科层次农林类对选考科目基本不限,但报考时还是需具体关注学校招生简章的相关选课要求。申明: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关注百家号:历史教猿,已更新浙江省全部高职院校高职提前招生的分校介绍,陆续进行分专业介绍。

拜占庭

浙江农林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大会!

1月21日,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大会。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以及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准确把握我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谋划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水平发展新蓝图,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转型升级。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沈满洪、沈希、冯尚申、施美红、沈月琴、胡祖吉、缪鲁加、倪建均、宋厚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徐爱俊主持。校党委书记沈满洪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表示肯定,对下一步发展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意义。要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对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高教强省、打造“重要窗口”,以及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二是要扩量提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要继续扩大研究生规模,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持续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学术规范和心理健康。三是要以系统观念构建研究生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要从目标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多维度开展改革创新。四是要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要加强党的领导,重视研究生支部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处理好“红”和“专”的关系,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校长沈希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成效,深刻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短板,系统介绍了下一阶段研究生教育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校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改革任务和工作要点。通过实施研究生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一流课程建设、研究生国际化水平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研究生“两个满意度”提升等六大行动计划,建成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实现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环资学院院长姜培坤教授,经管学院院长石道金教授,林学学科专业负责人黄坚钦教授,畜牧学学科专业负责人赵阿勇教授,导师代表斯金平教授、孙芳利教授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就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分别发言。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和学院分会场同步举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副书记,研究生管理秘书,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主会场会议。各学院其他中层干部、学科专业带头人、学位点负责人、全体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研究生代表等参加分会场会议。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文字 / 研究生院 江惟舒图片 / 新闻中心 郭碧玮排版 / 金琮皓责任编辑 / 尧甜审核 / 霍婷婷终审 / 陈胜伟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