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癫螳螂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位2020级研究生考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防控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按照教育部、浙江省统一部署,我校原定近期举行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和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工作推迟举行。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保障考生身体健康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有序启动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相关工作安排将提前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公布。请各位考生安心做好复试准备,密切关注学校的正式通知。在后续通知发布前,希望各位考生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工作,耐心等待,切勿提前来校,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如有其他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研究生招生处(硕士招生:yjsy-zsb@zju.e.cn;博士招生:yjsy-zsb2@zju.e.cn),我们会及时予以回复。请各位考生做好个人防护和疫情防控工作,同心协力,为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浙大与你同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二〇二〇年二月四日本文转载自研究生招生网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晗钰责任编辑:周亦颖

使民心一

浙大研究生毕业,辞职重返高考,却考取二本,你怎么看?

在今年的高考战场上,有人欢喜有人忧。在众多高考考生的事迹中,有一位考生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他以优异的成绩从985高校浙江大学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毕业,但是,就在今年,26岁的他又重返高考战场,并考取了本科二本院校山东中医药大学。这其中,主人公张韫喆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作出这样的决定呢?虽然张韫喆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取了二本院校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专业,但是,他的家人并不像普通家庭那么开心。毕竟张韫喆是国内顶尖高校浙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而且在年龄上来说,他现在也面临着成家立业的压力,突然作出这样的决定,身边人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要说张韫喆的求学之路,也是十分“抗打”的。2014年在江苏省就读本科期间,他曾参加专业内的化学相关竞赛,并取得突出成绩。本科毕业之后,他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国内知名高校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张韫喆读的是化学专业,但是在考取研究生的时候,他报考的是药学专业。这也为张韫喆后来的选择埋下了伏笔。在毕业之后,张韫喆有着月薪上万的令人艳羡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规规矩矩地走下去,因为在他心中,一直都有着对医学的热爱,也一直以向往着能成为中医药事业推动者中光荣的一员。凭着这股劲儿,他辞掉了工作,而重新走向了高考的战场。面对张韫喆这样的选择,家人并不支持,要知道多少人的梦寐以求的就是进入浙大这样的学府学习并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最终张韫喆还是顶住了来自身边人的压力,并在2019年的高考中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新闻一经报道,张韫喆的事迹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不少人认为,家人花金钱和精力培养自己的子女,无非是希望子女能顺风顺水地成家立业。特别是对于张韫喆这样的学霸,已经获得了名校硕士研究生学历,重新报考,多少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张韫喆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是很多人的榜样,况且这是他的兴趣,在这个前提下,他能发挥出自己更大的潜能。小编认为,坚持追求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自己认定了就可以去做,以后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不仅能在岗位上工作得更长久,而且工作的幸福感也会更高。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今后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后悔甚至逃避,应当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所以,也真诚地祝福张韫喆能够愉快地度过接下来的四年求学生涯。对于张韫喆的这一选择,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故生

星光璀璨!全景直击浙江大学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

璀璨星光,闪耀征途。9月12日晚,浙江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紫金港校区举行,并在舟山、宁波设立视频分会场,万余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在求是园开启人生新篇章。校党委书记任少波、校长吴朝晖院士,校领导严建华、邬小撑、周天华、吴健、傅强,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宫先仪、郑树森、杨文采、叶志镇,校文科资深教授田正平、徐岱、刘海峰,出席开学典礼并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为第九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2019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颁奖。副校长严建华主持,副校长王立忠在舟山校区与同学们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教育部党建联络员、江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朱拓参加仪式。吴朝晖祝贺新生们成为光荣的浙大人,并作了题为《以卓越创新实现全面发展》的讲话。他指出,疫情常态化防控、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国博弈关系等多重因素正在并将继续深刻影响全球发展,加快世界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全局交汇交织,促使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并发多发,推动全面创新理念与全人教育思想互联互通,引发了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文化的高质量转型。作为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应对全球人才竞争、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布局。吴朝晖希望同学们在交叉会聚中引领创新内容变革,争做新学科、新知识的建构者;在协同合作中促进创新范式转型,争做新产业、新业态的贡献者;在兼收并蓄中推动创新文化建设,争做新文化、新思想的传创者。他表示,大家要坚持既是学生又是学者的高标定位,敢于创新、善于研究、勇于变革,在更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中实现全面发展、开启精彩人生。两院院士、文科资深教授通过视频形式,表达对新生的祝福与期许。岑可法院士勉励大家到浙大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浙大、热爱学院、热爱专业、热爱老师,团结同学、努力上进、努力攀登,才能达到科学的高峰。宫先仪院士从21世纪科学发展的特色出发,期望新同学们结合具体专业背景走上创新大道,进而源源不断产生原创成果。李兰娟院士希望大家,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树立世界眼光,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世界共命运。励建书院士期待大家用百倍努力、宽广胸怀,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田正平教授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中希望同学们,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尊重彼此,为国效劳。许钧教授以求是创新校训勉励大家,求是是理想、是价值、是科学的追求,在未来的道路上,创新需要脚踏实地,有价值观的指引,更需要胸中充满大爱往前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勉励大家,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大国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以认真的态度、不倦的精神、虚心的襟怀,不断提升学术能力、涵养家国情怀,做新时代“求是”精神的传承者。“勤学砺志,守正明德;求是崇真,抱诚守信;慎思笃行,知行合一;开物前民,树我邦国。”新同学们在铮铮誓言中抒发奋斗之志,在薪火相传中点亮求是之光。典礼现场,老中青三代教师和同学们深情讲述了求是文脉、浙大担当的浩浩长歌,为大家注入澎湃动能。此后,2020级研究生们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浙大人”这个无上光荣的称号,共同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文字记者:柯溢能摄影:高兴就好 王崇均 孔小峰 孔晓骏 | 杨萝萝 | 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李梦洁、刘燕燕、李心言、卢亦、徐稚懿 | 朱原之图片后期:高兴就好 魏志翔 | 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胡宇达视频摄制: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张朔 於怿丰 叶莹莹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童嘉桢责任编辑:周亦颖

僧叡

浙江大学吞并了4个211,浙江省现在后悔吗?

众所周知,浙江大学在浙江一家独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所老牌的985大学,发展迅猛,目前已进入国内顶尖名校的行列。作为浙江省内的“巨无霸”,浙江大学是在合并了原浙江大学(211)、杭州大学(211)、浙江农业大学(211)和浙江医科大学(211)四所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作为985、211高校中的佼佼者,浙大为浙江高教事业乃至全国高教事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是巨大的。不过如今浙江只有这样一所世界级大学,却苦了省内考生,想要不出省上一所好大学,竞争也是非常大的,进入浙大更是难上加难。夏惠贤(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我就是老杭州大学毕业的,四校合并成新的浙江大学,貌似浙江大学变强了,其实浙江省的考生受苦了。如果按照四所大学的招生规模来看,估计每年每所大学招5000人左右,总共可招生2万人左右。而现在的浙江大学招生规模还是5000人左右,在浙江省的招生数大概还不到3000人。这样就迫使约17000多名浙江省考生无法进入浙江省的优秀高校学习,因而浙江省考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现在的浙江大学虽然影响力提升了,但对浙江省的老百姓没有多大好处。高校有三大使命和功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现在的浙江大学几乎放弃了社会服务这一功能,与浙江省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甚匹配。当然,本人赞同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合并到浙江大学,以理工科为主,而杭州大学能重新独立出来,以文科为主,再由独立出来的新杭州大学去合并一些浙江的地方院校,则同样能很好地完成高校的三大使命和功能,也能快速促进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杭州大学能重新独立出来,再去合并一些浙江的地方院校,变成以文科见长的大学。这样,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可把本科教育放到地市一级,如绍兴、嘉兴等地,而将研究生教育放在杭州,因此,在浙江省就会有两个大学集团,这两个大学集团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样杭州会成为全国高校优秀人才集中地之一,何乐而不为呢?张旭昆(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合并后的浙大确实比1998年时有发展,但原老杭大的人文学科所受伤害不小。如果不合并的话,四所高校各自从1998年发展到今天,加总后的成就(包括科研、教学)未必不会超过现在的浙大。(本人老杭大经济系毕业,如果有人认为上述看法有偏颇,欢迎批评)钱炜江(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我认为:浙大变“优秀”了,并且得益了。 许多人说合并只是增加了学术GDP而已,对于真正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帮助。 然而这些人忘记了,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一个GDP时代,我们衡量大学的唯一标准就是学术GDP,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如此,一切都要量化统计,不能量化的学术研究就要被淘汰。 其中最明白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认为排名最高的耶鲁哈佛就是世界最好的大学,而无法拿出量化排名成绩的海德堡慕尼黑等欧洲传统名校就连清华也比不上——大学排名不是GDP吗? 所以那些指责浙大的人,我们可以这样答复他们: 浙大并没错,错的是这个时代宋雪玲(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并校以后,浙江大学在全国大学里实力是提升了,浙大这么多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整个浙江,给人的印象是浙江大学一家独大,虽然还有浙工商浙财经等,在全省范围内没有形成一个像江苏那样相对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于高校的关系,浙江省以及杭州市都削弱了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的能力。李永刚(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合并时间已经很久了,虽然总体规模和各种统计数据有明显提升,但是原来几个合并板块与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仍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也就是说,这种人为合并产生的实际作用有限,但是对浙江整个高等教育和人文脉络造成的震荡与影响却至今没有消除。郑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这些年,浙大的综合影响力在国内外提升快速,基本稳居国内老三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合并还是好的 ,但相对单一的评价体系对于社科人文专业的发展确是不利的,导致合并后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社科知名学者相继离开浙大,从而也使得浙大在这些专业方面失去了与其他高校同步发展的种种机遇,学科越做越小,越来越缺乏国内认同度。同样,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引人制度,使得社科人文等专业的人才结构优化落后与其他高校,尽管学校也已经意识到这点,但推进与改革的力度仍不大。王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浙大合并后从高校本身来说,规模更大,实力更强,无疑变得更好了。但对浙江省有消极影响,即浙江有三所水准不错的大学消失了,目前浙江除了浙大外没有985,211高校当然,现在是不可能再分了。从现在的角度看,你们觉得,浙江大学,就全省利益来说,是合并了好呢,还是不合并好?

张晶

不可思议!浙江大学研究生为了医学梦,6年后,打算再战高考!

目前,高考录取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已知晓,尤其是对于考的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满心期待的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所以说几家欢喜,几家忧伤,还有很多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复读,但是接下来有一位考生就是走上复读的道路一去不复返。这位学生,他已经获得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是关键时候他竟然选择放弃深造的机会,打算备战2019年高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件事说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能够考上浙江大学,确实是很不错的一个名校,最重要的是还保研毕业了。有很多人都劝过他,毕竟已经研究生了,重点是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如果在读大学,又得浪费多少青春,大家都希望他能够慎重选择,毕竟这期间会遭受多少人的眼光。事实上,他自己做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他称:“当年高考非常想学医,但是阴差阳错学习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后被保研,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精神,而且没有任何学习的动力。其实在读研究生期间,本打算退学但是受到家人的阻挠。直到两年前自己彻底觉悟,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实现自己的医学梦。”重要的是他一直想学的是医学专业,毕竟在学医的道路上非常辛苦的,所以打算从大学开始学,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放弃了浙江大学深造的机会,而把目标锁定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理解,觉得学医的专业是非常辛苦的,但是正是因为人各有志,所以自己的人生由自己走吧。现在,他租了一间房子,正在努力备战2019年高考,争取不留遗憾。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复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位学生来说,或许每个人的梦想不一样,第一是,他顶着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光环。在我们的眼中觉得浙江大学是我们达不到的要求,所以大家会不理解。还有一点让大家想不通的是时间跨度大。如果说是录取结果出来后,直接放弃浙江大学而选择复读,大家也能够理解,但是现在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重点是大学毕业到保研,花费了六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自从第一次高考,读大学6年后,放弃继续深造,重新备战高考,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毕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对于梦想,我们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选择,不得不放弃一些已经得到的东西,所以希望这位学生好好备战2019年的高考。

马龙

浙江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发布

浙江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一、学术学位各学科基本要求二、专业学位各类别基本要求三、上述两表所列分数线(管理类联考除外)满足以下情况视同上线: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适用该政策上线的考生,总分相应扣减后计算各项排名。四、强军计划考生、工程师学院单独考试考生,外语不低于40分,政治不低于40分,业务课不低于60分,总分不低于270分,可参加复试。五、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初试成绩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4%。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5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50分。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初试成绩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10%。七、西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外语不低于4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不低于80分,总分不低于140分可参加复试。八、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的考生,加分政策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符合条件的考生请在学校基本分数线公布一周内把相关证明和证件扫描后发送到研究生招生处邮箱。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各学院(系)官网通知。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2020年4月15日(原标题《浙江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发布》。编辑 洪慧敏)

慎思

这四所高校研究生人数最多,科研实力强,考上的都是学霸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开始追求高学历,大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院也在不断扩大招生,再加上这几年的研究生考试呈一种倾向,这四所高校研究生人数最多,科研实力强,考上的都是学霸,一起来看看吧。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根据学校官方网站,学校研究生学生22630人,博士生24450人,总计研究生学生4.7万多人,这还不包括国外留学的研究生,这也是笔者调查了相关资料后发现,日本的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学,相信只有国内的高校看过这个数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国第一所设立研究生的大学,培养了国第一位女博士,学校依托中科学院运营学校,拥有巨大的院士群体作为领导资源,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拥有研究生,由于这样强大的布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可以容纳很多研究生,这是其他大学不能做的重要原因。二、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硕士19062人,博士13081人,研究生院总数3.2万人,这样的规模在国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中也是非常罕见的,作为研究型的大学,清华大学的规模自然会变大,研究人员很多,指导者以研究生为助手,共同推进研究项目的发展。据统计,清华每年招收的本科生有3800人左右,本科生一共1.5万多人,这些本科学生送本校研究生的比例超过38,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清华研究生的质量,清华是理工大学,研究项目多,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华研究生院的规模扩大。三、浙江大学据浙江大学统计公报,学校硕士课程研究生18048人,博士课程研究人员为10747人,合计2.8万多人,浙江大学自从合并省内其他大学以来,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师和其他资源得到了整合,综合实力也增强了,学科种类非常齐全。因此,的硕士授权点和博士授权点迅速增加,这就是浙江大学年年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由于浙江大学农林类专业招生的研究生比较多,学生们在考虑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时,要看清楚相关专业,以免被学校的冷专业调整。北京大学根据北京大学的统计数据,全日制硕士16315人,博士10712人,研究生2.7万人,与以上三所大学相比,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规模较小,这和学校的性质和学科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北京大学是文科系和理科系优势大学,文科系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比较少,而且比较简单,不需要大量的科研资源的投入,这样可以让教师自己完成,或者增加少量的研究生完成不能大规模招生。以上就是这四所高校研究生人数最多,科研实力强,考上的都是学霸。

法性

19年浙大博士研究生报考说明及招生目录出炉!想考浙大的看这里!

心心念念浙大求是园?想圆自己一个博士梦?小编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浙江大学2019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已经开始啦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并转发给身边需要的小伙伴们吧~2019年浙江大学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技专门人才。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境外获得学位须在2019年3月30日前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9月1日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专家推荐信直接寄送给报考学院(系));5.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前四位代码为1051及1052)报考者,除满足(1)-(4)的条件外,还应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6.教育博士(代码前四位0451)报考者,具体报考录取要求请查阅教育学院发布的“教育博士招生简章”;7.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报考者,具体报考录取要求请查阅《浙江大学2019年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招生简章》;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报考者,具体报考录取要求请查阅《浙江大学2019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仅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代码前四位:0305),报考者除满足(1)-(4)的条件外,必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报名时必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递交一份《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到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录取的考生须与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单位至少保证考生有一年的脱产学习时间,考生毕业后保证回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1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者,除满足(1)-(4)的条件外,需递交生源所在地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报考条件查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点击查看通知)https://yz.chsi.com.cn/kyzx/jybzc/201809/20180930/1726266557.html;通过报考学院(系)审核的“少民骨干”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考试。三、学制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基本学制3-4 年,具体请咨询报考学院(系)。四、申请报名(一)报名时间安排注册报名:2018年11月20日—2018年12月15日,务必填报完成基本报考信息。修改信息、缴纳报名费:2018年11月20日—2018年12月20日下午17:30,12月15日以后不能注册报名,只能进行报考信息修改和缴纳报名费。打印准考证:2019年3月4日至3月9日,登录后在网上完成(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各位考生务必在以上时间安排内登录报名系统完成各个环节的内容,逾期恕不再受理。(二)报名程序进入报名程序前请先用手机号作为用户名进行注册,每位考生只能注册一次,注册后再登录报名。1.阅读学校公告和进行考生诚信考试承诺。2.考生信息填写:所填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最好请事先浏览一下有关“报名采集数据”,对需要的数据做好准备,填表时可逐条对照。填写内容有以下几个页面,每页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以免信息丢失。(1)报考类别及学习方式:考生按照各类别下面的注释,选择全日制或非全日制、非定向或定向。(2)基本情况:每项下拉框内容都必须填写,填写的出生年月务必与身份证上一致。填写完成后上传身份证含照片页的电子版。(3)本科学历和学位:以下拉框方式选择毕业院校和毕业专业,正确填写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否则将不能通过教育部录取资格审查。毕业专业应先正确选择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再选择一级学科名称,最后才能选择毕业专业(其余类似)。(4)硕士学历和学位:应届毕业生请在第一栏打勾;请正确填写已获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编号,否则将不能通过教育部录取资格审查。如果硕士专业是学校自主设置的,请选择相应的一级学科作为硕士专业。填写完成再上传硕士学位(学历)证书。(5)报考信息:每位考生限申请一个专业,限选报3名导师。(6)学习或工作单位信息:按照目前所在的学习或工作单位如实填写,如无工作单位请填写无,不要填写成人才交流中心(档案所在单位可以是人才交流中心)。(7)联系方式:正确填写移动电话和电子信箱并保持畅通和及时接收,以防贻误考试和录取。(8)学习工作情况:个人简要学习工作经历自高中开始填写。(9)家庭情况:填写家庭主要成员情况。(10)根据报考学院(系)“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细则)要求递交材料的清单打包上传所有材料(zip格式)。(11)上传报名照片:请上传标准证件近照(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白色或淡蓝色背景)。若无近期证件照片,请到照相馆去拍照,然后让照相馆帮忙处理成150×200的jpg格式文件后上传。该电子照片将用作考试、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在校证件等用途,请认真准备。由于照片模糊、年限较长以及其他不合要求的因素,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其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3.缴纳报名费:报名费150元,请通过报名系统在线支付,建议用支付宝缴费或中国建设银行在线支付,缴费后等页面自动跳回,否则会导致缴费不成功(提示:缴费前请仔细考虑,考生缴纳报名费后,不能退费。未交费者将视为报名不成功)。浙江大学博士报名系统(点击进入)https://grs.zju.e.cn/bssso/login?service=http%3A%2F%2Fgrs.zju.e.cn%2Fbsbm%2F浙江大学导师介绍(点击进入)http://yjsds.zju.e.cn/shiInfoList.jsp?cid=525(三)联系和咨询方式1.各类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务必用EMS邮寄,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海洋大楼研究生招生处411室,邮寄联系电话:0571-87951349,邮编310058;递交截止时间:2018年12月20日。2.网络报名过程中咨询方式为邮件联系,邮箱地址:yjsy-zsb2@zju.e.cn。3.报考导师的联系方式请咨询相关学院(系)。各学院(系)研究生教育科联系方式见下表。4.报名前请务必登录报考学院(系)网站查阅2019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五、考核方式各学院(系)实施“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具体实施办法请关注报考学院(系)网上公布的招生信息(11 月份将陆续发布)。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和选考小语种的考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考试,其他考生(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考生除外)的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考核方式由招生学院(系)根据实施办法审核后确定,审核结果由报考学院(系)于2019年1月陆续在学院(系)的招生网页公布,考生也可于2019年1月底在报名系统中查询。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初审结果公布时间以及具体招生简章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另行公布。六、外语考试地点和时间学校初定于2019年3月9日(周六)组织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试人员:经学院(系)审核后要求参加学校外国语水平测试的考生。七、报考资格审查考生的报考资格,在复试前由报考学院(系)按照报考条件进行审查。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需于2019年3月底前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八、学费与奖助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规定和浙江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非全日制定向教育博士学费标准为10万元/生·全程,非全日制定向工程博士学费标准为15万元/生·全程,其他专业学费标准为1万元/生·学年。研究生奖助方案请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查询(网址: http://grs.zju.e.cn/-奖学金和各类资助)。此外,我校设立了面向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的“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奖励优秀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励标准为1 万元/人,获奖比例不少于录取人数的15%(包括各类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九、录取录取通知发放时间:2019年6月底。

大雪崩

浙江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接近8000人,考研会比较容易吗?

浙江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目录中标明,浙江大学2021年的招生计划为7627人,包括推免生,全日制统招生(学硕和专硕)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其中推免生计划招生3172人,实际招生2906人,推免计划完成率达到91.6%,这个数据在国内算是比较高的啦!全日制统招生为2765人,非全日制招生1690人。这个招生规模,在国内也算是颇具规模啦!浙江大学估计不用太多介绍了吧!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这所学校的实力也是无容置疑的,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11个一级学科评为A+、11个一级学科评为A、17个一级学科评为A-。评为A+的一级学科有:0713 生态学、0803 光学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28 农业工程、0835 软件工程、0902 园艺学、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 植物保护、1002 临床医学、1203 农林经济管理。评为A+的学科中,工科和农科比例较大。我们一起看一下浙江大学的2021年的硕士生招生计划:这些招生计划中,医学院和药学院是典型的医科类专业,招生人数接近千人(997人),是招生的第一大户。其他招生较多的院系还有管理学院(756人)和工程师学院(683人),这些招生大户中,招生主力实际上都是非全日制的招生计划为主。这个表中也可以看出推免生的计划,推免生招生计划最多的是医学院的449人和软件按学院的230人,这些都是招生计划。浙江大学2021年接收推免生达到2906人,这些人都去了哪些招生单位呢?40个招生单位中,生命科学学院和物理学系是没有招收推免生计划的,其他38个招生单位都接受了推免生,工程师学院和环境与资源学院超额完成了推免计划,其中工程师学院完成了233.73%。环境与资源学院125.71%。只有这2个单位属于超额完成计划。对于工程师学院而言,占用了全部统招计划都不够,看来今年报考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考生的得提前考虑调剂啦!完成率最低的是浙江大学的医学院,完成率都不足招生计划的40%。其他即便冷门的专业也完成了超过70%的推免计划。预计2021年浙江大学的报考人数还会有较大的增长,这样看来2021年硕士生的录取难度还会更大,不过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就业还是不错的,就业大数据:身为985工程名校的浙江大学2019届毕业生都去哪了?今年你想过报考浙江大学吗?你还是已经在浙江大学求学呢?欢迎各位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分享你和浙江大学的故事。

黑龙会

定了!研究生教育工作,浙大这么干!

11月26日,浙江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要求,谋划学校卓越研究生教育战略蓝图。校党委书记任少波、校长吴朝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严建华作研究生教育工作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邬小撑主持会议。校领导叶民、何莲珍、王立忠、周天华、吴健、傅强、黄先海出席会议。任少波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他强调,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把“德”放在首位,突出“德育”在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以德性养成引领有灵魂有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在即将启动的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大讨论上,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任少波从气度、高度、深度、效度、温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德育内涵。他指出,要涵育理想与胸怀格局,以理想主义激发动力,培养“心中有梦”的人,建立“四个自信”、知识探索的自信和未来人生的自信;以正确义利观培育格局,培养“眼中有光”的人,坚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牢牢扭住远大目标,以义正利,修身成德;以人民胸怀塑造精神,培养“肩上有责”的人,进一步开阔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要强化使命与改革导向,在明晰改革发展要求中坚定责任使命,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开展结构调整,遵循创新规律实施迭代升级,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评价改革。要尊德性、道问学,坚持创新的导向、求是的品质、实践的途径,营造卓越学术环境,引导研究生在做学问、成为学者的过程中涵育品德。任少波强调,要打造以德为先的师生共同体,在德性共同成长中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在对学生严管厚爱中强化导师育人职责,在涵育高尚师德中实现“成风化人”的追求,落实落细落小尊师爱生风尚。要在党建引领下营造集体关怀环境,将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作为坚强政治保证和重要组织优势,围绕学术发展、管理服务和安全稳定厚植集体关怀的良好德育生态,大力破“五唯”,重视科研伦理和学术诚信教育,着力解决研究生所思所想所忧所盼问题,加强风险防范,全面、系统、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吴朝晖指出,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不断开拓新局面、构筑新优势、展现新成就,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坚持德才兼备,将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要求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二是坚持卓越追求,坚定不移地将内涵发展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三是坚持学科育人,将学科体系的整体资源转化为研究生教育的独特优势;四是坚持科教协同,推动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一线成为生力军;五是坚持产教融合,在服务社会需求中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六是坚持改革赋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解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七是坚持开放发展,让研究生在国际合作中勇攀高峰;八是坚持党建引领,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体验中践行研究生的忠诚担当。吴朝晖指出,要全面把握大变局下的教育变革,找准新时代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新方位。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支撑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支撑高质量社会发展;要遵循育人规律,从聚焦全链条育人、全面创新、学科育人功能发挥、开放发展、会聚改革红利的育人生态,严把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的育人过程,共同发力、良性循环的导学关系中系统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卓越性。吴朝晖强调,要突破重点,在解决关键问题中构筑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新优势。提高推进研究生教育中造峰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关键能力,推进研究生教育中把方向、调结构、抓改革、促开放的重点任务,夯实研究生教育中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导师岗位管理、落实质量管控责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的工作基础。要认真高水平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升。全校要奋力打造更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凝聚战略合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会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叶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物理学系副系主任王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祝水金、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陈丰秋、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程工分别围绕党建与思政教育、思政课建设、统筹招生贯通培养改革、导师队伍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等作了发言。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胡海岚、能源工程学院博士生胡楠分别作为导师代表和研究生代表交流了心得体会。本次会议在紫金港校区设主会场,各学部、各学院(系)、各附属医院及有关教学单位设视频分会场。各学部、各学院(系)、各附属医院、有关教学单位、有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各一级学科、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全体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代表在分会场参会。文字作者:江宁宁图片来源:朱原之本文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叶静责任编辑:周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