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90%考研人都不知道!不过复试线照样被录取,低分考上985有捷径!梅花

90%考研人都不知道!不过复试线照样被录取,低分考上985有捷径!

考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呢?有!不用参加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被录取,对,就是保研。但是保研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考生来说太遥远,之前也有同学问小编:小编的回答是:夏令营非常有必要参加,而且不一定要求必须是名校,也不要求本科院校必须有推免(推荐免试)资格。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详细说明。大多数人只听说过保研,但不知道具体操作,甚至不知道“夏令营”是干什么的。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好像本科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就与保研无关了,所以关于保研夏令营根本就没有想过去了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并不是只有985/211才能申请,这一条考研路上的“捷径”,你有必要了解一下。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2019年夏令营通知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夏令营通知:每年在3-6月,高校会发布夏令营通知,所谓夏令营也是“抢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考生报名之后,在暑假期间一周左右的时间,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实验室和导师进行交流等等,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采取学术交流会等形式来考核考生是否适合本校,适合学院的培养模式。之后学校会组织考试,选拔出一部分同学,如果考生本科院校有推免资格并且考生顺利获得推免资格,则基本上就能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退一步说,假如不幸没有获取推免资格,只被评为优秀营员,通常优秀营员参加考研统考只要过院线可免复试,还有的如果过了国家线,但没过院线可以降分录取等优先政策。举例说明: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优秀营员的优惠政策:在18年拟录取复试名单中,就有没过同济大学复试线,但过国家线的优秀营员被录取,如下图所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拟录取名单,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复试分数线要求大于等于325分,而下图中316分被录取,该同学后面备注:暑期学校,也就是暑期夏令营。如中南财经大学文澜学院:如果获得优秀营员但未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只要过复试分数线,体检合格可直接录取,也就是免复试。其他学校参加夏令营并成为优秀营员的考生,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工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可申请免复试;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营员可获得15分初试加分;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学院,优秀营员参加全国统考,复试线可降低10分;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和历史学系,优秀营员参加全国统考满足复试线可直接录取(服从调剂)。大多数院校对于优秀营员,都有优先录取的政策。下面是一位参加过夏令营的同学的留言:不要觉得自己是双非本科院校就没有申请机会,事实情况是双非一样可以拿到好学校的offer,勇敢去做就可以了。而且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之前有位同学,本科普通二本,英语奇差,四级都没过,但是本科成绩排名靠前,有一个国创奖,于是申请了一个B区211,并且该校有本专业博士点,最后这个学生申请夏令营成为优秀营员,最终免复试。所以说,这些都是机会,尤其在当前考研统考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夏令营这条路的确是一条“捷径”。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起码有成绩要求,比如本科成绩排名前10%,20%或30%,对于这一部分同学,可以了解一下。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科普的关于考研路上的“捷径”,确实有很多考研人根本都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下篇文章小编会给大家整理全国366所具有推免资格院校名单,敬请期待。

沈焕

浙大传奇女神,6年换4专业,网友吐槽不过是富二代,普通人比不了

在大学期间,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各种传奇人物,他们或是才华过人,或是气质非凡,总之他们就是校园中那遥不可及的“神人”,因为是校园中的明星人物,所以他们的生活显得格外精彩丰富。这些传奇人物的故事会很长一段时间存续,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浙大的传奇女神故事,她集美貌与才华,读到博士竟然已经换了4个专业,她就是邱涵,下图中这位美女。她身材高挑,是一位地道的浙江丽水人美女,她在2012年高考成功考入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学习法学专业。法学专业对于很多人来书吗,这一学科需要面对很多的法条,学习起来非常的不容易,但是邱涵就是不一样,轻轻松松拿下法学,这个难啃的骨头。在大二的时候,她加入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简称ITP),在这里她学习了管理学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ITP的竺可桢学院的保研资格。不得不说,这位学霸真非常的厉害,竟然轻而易举的拿下保研资格。按照学校规定,他可以提出换专业,继续攻读。不出意外,这个妹子本科毕业后,在保研面试的时候,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放弃了一些求职比较容易的经济学,法学。在这之前,还没出现过非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保研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之后,邱函如同开挂一般,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她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次她又向学校递交转专业的申请书,申请转博的专业为休闲美学。如此反复的转专业,不得不说她撰写了浙江大学的女神传奇。在如此短暂的大学时间里,她跨越了4大专业,包括:法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休闲与美。我们都知道大学里转专业的硬性条件就是年级前几名。这对于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极难完成,但在邱函身上却发生了。她6年里的4次华丽转身,成为浙大历史长河中的一位璀璨的明珠。当然这个世界无论何时,都不缺酸你的人。网友吐槽,除了第一个专业有点实用价值以外,其他都是不直接产生劳动价值的专业,无非是家里条件好,反正一路读过去不事生产然后找个人嫁了,读书无非是嫁人的跳板而已。富二代不需要找工作,从专业看出从法学,管理学,思想政治,休闲美学离找工作越来越远,越来越轻松,最后干脆变成了“休闲”,富二代的生活普通人比不了。的确,这样频繁转专业的确不是一个正常家庭所能支撑的起的,毕竟频繁转换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耗费巨大的财力,还要冒着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风险。毕竟现在求职时许多大学生的首要问题,当然如果家里有矿,那就随便折腾。文末还是想告诉大家这样的传奇女神毕竟是少数,我们还是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学习,努力改变家庭的面貌,实现人生的蜕变。对于这们一位集美貌、才华、智慧于一身的浙大女神,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你认为网友说的合适吗?欢迎交流留言评论。

第七感

这个浙大女生不简单,6年转了4个专业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通讯员 郑淑婧 陈玉娇 叶鑫 首席记者 王湛浙大紫金港月牙楼旁的校友林里,矗立着一座小木屋。有的浙大学子说,那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去处。但在三年前,这座木屋中曾有过烛火光与焦糖香。一个叫邱涵的浙大女孩,曾将木屋变成一座餐厅,取名UNDERWOOD。如今,餐厅已然不再,但邱涵没有离开浙大。在这座大学求学的六年间,她已横跨四个专业。继2016年6月,邱涵本科拿到光华法学院法学学位与ITP(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管理学辅修学位后,她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进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成绩优异,邱涵在完成硕士学业后,取得了学校的硕转博资格。今年10月,她递交了博士转专业申请,并于11月28日通过了浙大人文学院的面试。这位生于1994年的女孩,将继续留在浙大攻读人文学院休闲美学专业的博士项目。从法学到美学:“我是忠于自己的人”记者联系邱涵的时候,她正在海南三亚,带着父母与外婆一同旅游。这不仅是因为从硕士转博士后有了空闲的时间,邱涵说,她更想通过这次旅行,让自己的家人学会享受生活。“我爸妈听到我要读休闲美学时,都炸了。”邱涵的父母认为,休闲美学虚无缥缈,不容易就业,且频繁跨专业可能会增加学业压力,影响毕业,“在他们的观念里,人只要有了时间就能休闲,有了金钱就能审美。”休闲美学是中国近年来的新兴学科,是休闲学与美学的交叉。它探究的休闲与人类生活间的审美关系,以及生活的本质。邱涵选择休闲美学,并不是一时冲动。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邱涵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生活产生了疑问。在了解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后,她发现“休闲”是人类社会中重要却又被长期轻视的一部分。此后她又修读了人文学院潘立勇老师开设的《中国传统审美哲学》课程,被他的人格与思想深深打动,决定将休闲与美的交叉学科作为博士学习的方向。一个半月的攻防与推拉,邱涵终于说服了父母,也最终转博成功。不过,对她而言,这种体验并不陌生。“硕士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时候,我的父母、朋友、光华法学院、ITP的老师,甚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都以为我在开玩笑。”谈起往事,这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博会主席的口气中已经有了一种轻松。本科就读于光华法学院的邱涵,在大二那一年加入了ITP,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ITP的竺院保研资格。按照浙大的惯例,拿到ITP保研资质的学生可以选择校内任何一个学院攻读研究生。邱涵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可谓爆冷。法学院的教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邱涵填错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们大都也这般认为,在面试她时拿出了唠家常的姿态。因为在邱涵之前,从没有一个浙大本科生选择过保研马克思主义学院,更何况是一个非相关专业的学霸。但邱涵没有“游戏”。她读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相关著作,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张应杭有过交谈,后者之后成了她的研究生导师。邱涵说张应杭是她的“启明灯”,为她点明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同时鼓励尊重她自己做选择。“现在的人没有读过马克思的原著,就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一种误解,因为他们接触到了太多教条化的东西。”邱涵的选择是无惧目光,“忠于自己”。她认为,误解越深的地方,创造新事物的潜力也就越大。曾经的UNDERWOOD“在一些人心中留下美好感觉”大多数人认识邱涵,并不是因为她在每一个人生关卡的选择,而是因为她曾是紫金港校友林中的美女厨神。一座叫UNDERWOOD的木屋餐厅里,布满了优雅浪漫的烛光。一位美丽的女厨师,为一对对恋人或好友烹调着拿手的咖喱大虾。吉他音起时,歌声振林樾。这样的场景,在月牙楼畔的那片小树林里,曾真实地上演。2013年12月5日,UNDERWOOD在校友林里一经开张,便广受欢迎,前来就餐的客人络绎不绝,就连预约都排到了两个月后。然而,谁能想到餐厅的主厨兼合伙人,仅是一位大二的女生?“我从小就对厨房就有强烈的兴趣。”邱涵是同学们公认的大厨,曾是浙大厨神比赛的冠军。由于天生肠胃敏感,邱涵不得不养成对饮食精挑细选的习惯,与油炸、辛辣以及不健康的零食绝缘。而这种饮食方式,却也让她意外地收获了敏锐的味蕾。高一那一年,她离开家乡丽水,到金华一中读书。学校食堂枯燥的饭菜让她产生了自己动手做菜的念头。她的第一次尝试在高中同学家中,邱涵做了一碗再家常不过的番茄炒蛋。她的同学,却把那盘炒蛋舔了个底朝天。对于做菜,邱涵有自己的哲学,她说:“越是看起来简单的菜肴,想要做得好吃,就越是困难。”一碗番茄炒蛋,邱涵有八种做法。她一一列举:家常快手番茄炒蛋,沪式番茄炒蛋(甜口),松软番茄炒蛋(美式),港式番茄炒蛋,传统番茄炒蛋,多汁番茄炒蛋,健康番茄炒蛋(低糖少油)和拌饭专用番茄炒蛋。正是这种对烹饪的热爱,让邱涵产生了开一家餐馆的念头。2013年的一个夜晚,已是ITP项目一员的邱涵在学校宿舍楼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萌萌,两个人一拍即合,说做就做,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连夜写好了策划。“我们把策划拿到了王度风面前,成功打动了他的‘大心脏’。”据邱涵介绍,王度风是UNDERWOOD创业项目的另一位合伙人,为了拉他入伙,邱涵为他做了一盘咖喱大虾。吃完大虾的王度风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团队。三个合伙人没有停歇,开始为小木屋忙碌,接触了许多全新的领域。2013年下半年,项目开始试营业,并开启了线上宣传。当时正在读金融试验班大二男生张含韬主动找上了门,毛遂自荐,成为了团队的第四位核心成员。在餐厅开张后的546个日夜里,这四位合伙人互帮互助,共同经历了风雨。由于学校明令禁止在树林间使用明火烹饪,原来的烛光餐厅渐渐成了粥店,邱涵卖起了她最拿手的排骨粥。后来调整思路,又做起了甜品,为此招募了两位志趣相投的甜品师,分别来自台湾和委内瑞拉。在他们的打理下,UNDERWOOD规模最大时,有20多位职工。尽管最终由于面临升学换校区和学校管理的压力,2014年,邱涵最终关上了小木屋的大门。但她认为,只要可以在一些人心中留下美好的感觉,便很值得。这位1994年出生的女孩,走过中国近30个省份,有过只身一人闯云南的经历,还曾做过美食主播。她的脸庞与陈妍希有几分相像,神情中又带着些桂纶镁的韵味。但朋友们唤她“紫霞仙子”,因她喜欢电影《大话西游》中扮演紫霞的朱茵,也愿像她那样,勇敢地做自己。

性习

实!实!实!浙大式的学习就是不一样!

浙江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理论学习有新进步“希望学校当好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当好培养治理现代化人才的‘摇篮’,当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模范生’,在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中展现更大担当、体现更大作为。”11月27日下午,初冬的紫金港校区剧场内暖意融融,座无虚席。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莅临浙大,为师生们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2小时的报告,现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大家认真倾听,收获满满,心中激荡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无比自豪。车俊为浙大师生作报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理论学习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校党委将“理论学习有新进步”作为第一位的具体目标,坚持学习、宣讲、研究整体发力、同向聚焦,真正推动理论学习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初心路上,扬鞭催马蹄声疾。校领导班子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做到自身硬,为全校主题教育开好头、作表率。暑期举办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组织3次集中自学“预热”。主题教育正式启动后,7天的集中学习保质保量,2场专题报告会精准聚焦,2场学习交流研讨互动热烈,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全面深刻,警示教育触及灵魂深处,校党委书记任少波、校长吴朝晖带头面向师生讲党课,学习座谈、集体自习……校领导班子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校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党章党规9月5日,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9月16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10月1日,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1月1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第二天,迅速召开传达学习会。全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跟进,即开即学,真正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动员部署,以上率下,层层发动,不断掀起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热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学”“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大学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一次次回望初心,一次次思想碰撞,使理论学习充满“精气神”“使命感”“政治味”。充分发挥地处浙江“起航地”“先行地”“萌发地”的政治优势,编印并发放《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资料汇编》,编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教材,全校上下深刻领会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期待和要求。校进院跟,绷紧思想之弦。各院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宣讲会、报告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真正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深悟透、矢志笃行。据统计,主题教育期间,各院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举行集中学习研讨472次,中心组成员面向基层开展宣讲549次。海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研讨彰显“原著味、专业味、实践味”“学而不严、学而不实、学而不活、学而不用”。5130份理论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反映出基层学习存在亟待改进之处。对此,学校正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学习的意见,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通学思践悟各环节,推动理论学习形成高校特色,浙大特色,彰显“原著味、专业味、实践味”。“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对于习总书记的这句话,环资学院农业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党支部的党员们深有感悟。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从党章党规到总书记重要讲话,支部素来有原汁原味学的传统。主题教育中,大家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辅导材料,准确把握核心要义,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深学细照中努力汲取真理的力量。环资学院农业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与互动讨论原原本本学,会不会枯燥?答案是否定的。宣传部门围绕重大学习专题,面向各院级党组织提供接地气、多样化的参考资料。以十九届四中全会为例,所有党支部都收到了一套既有理论深度、又不乏生动趣味表达的学习资源,包含中央文件与权威解读、学习PPT、图解图说、短视频等。学习“餐桌”丰富了,读原著也就更有“味”了。“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总体目标,建立有效的‘扶贫、扶志、扶智’制度环境,完善法律监督监察体系,透明资助流向,不断提高政府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深秋,古朴的之江校园内,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第五党支部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学习研讨正热烈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研讨采用“法言法语”展开,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法学专业的个性化解读。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第五党支部结合专业深化学习研讨学科专业是高校的显著标识,本次研讨正是学校大力挖掘理论学习“专业味”的一个缩影。实践中,师生们围绕专业拓展理论深度,结合理论增强专业自信,真正推动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两不误、双促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近日,来浙江大学党建馆参观的师生们络绎不绝。现场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多角度、全景式将参观者带入时光隧道,大大增强了学习体验度、鲜活性和感染力。“愿早日入党”“我愿成为红色血脉的传承者”……大家纷纷在留言薄上抒发心得与好评。一次南湖行,一生红船情。和许多其他支部一样,9月27日下午,航空航天学院微小卫星研究中心教工党支部选择了嘉兴南湖作为“初心之旅”。亲身经历了“烟雨迷蒙访旧踪”,老师们对承载千钧、生生不息的红船精神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航空航天学院微小卫星研究中心教工党支部赴嘉兴南湖开展现场学习诸如此类“行走中的理论学习”还有很多。学校正大力推动各党支部每年组织一定次数的实践体验与情境教学,以“两腿沾泥上党课”的形式开展生动的红色精神、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党史国情教育。“菜单式”点题、分众化宣讲、前沿性阐释最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傅夏仙副教授有点忙。“有关主题教育的宣讲太多了,一下子数不过来,这个月就至少有5场了。主题除了有关初心使命重要论述外,今年还新增了‘光辉历程,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傅夏仙老师长期担任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这一宣讲团由校内58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学生党员骨干组成,他们将高屋建瓴的理论与鲜活生动的事例相结合,讲深讲活讲透新思想,打通理论武装师生“最后一公里”。傅夏仙为师生们作报告目前,学校已组建10余支主体多元、统分结合、优势互补的宣讲队伍,制定面向不同群体“菜单式”“把脉式”宣讲方案,真正实现“点题宣讲”“点师授课”,奏响了全覆盖、分众化、接地气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立体声”。“这次主题教育中,我们支部邀请了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成员进行微党课分享,讲述林俊德院士的感人故事。大家都觉得这种朋辈宣讲的方式亲切生动。”丹青学园第三党支部书记刘玉娥分享了创新支部学习的经验做法。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成员深入学生党支部开展宣讲她提到的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是学生宣讲队伍中的典型代表。成立2年多来,已建成线上预约系统,师生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将微党课“带回家”。配合主题教育,宣讲团专门打造了“忆长征,见初心,担使命,再出发”“走好青年路 共筑中国梦”等10余门课程,覆盖学生1000余人次,受到广泛好评。类似宣讲队伍还包括大学生理想信念宣讲团、“核心价值观”进班级讲师团、“马兰精神”宣讲团、于子三宣讲团等。这些学生宣讲员聚起来一团火,散开来满天星,成为活跃在同学们身边的理论“达人”。近年来,先后有成员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浙江省高校微型党课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大学生理想信念宣讲团成员合影“两弹”精神与爱国主义的传承、专业教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平台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红色经典合唱曲目诠释……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宣讲题目,出自新成立的青年教师讲师团。67位讲师来自全校34个专业院系和1个直属单位,平均年龄不到45周岁。他们将带着精心设计的109个宣讲主题深入基层,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时事热点,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融分享、讨论、互动等为一体的“沙龙式”零距离宣讲。“讲师团为我们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发挥特长,弘扬主流的好平台。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更多人从金融角度了解共产党人历久弥新的初心和使命。”青年讲师、经济学院副教授俞彬如是说道。宣讲之余,专家们还结合自身优势,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工作,在党报党刊和央级主流媒体平台上发表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启真新论”网络栏目共刊发理论文章7篇。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丰富多样的理论学习、春风化雨的理论宣讲、聚焦前沿的理论研究……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并焕发出强大的实践伟力。看今日浙大,无论是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育人体系,还是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勇担“卡脖子”及重大国字号项目,还是攻坚善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校师生干部立心铸魂,自觉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不断汇聚起奋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在高质量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文字记者:江宁宁图片由各部门、院系提供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俞纯彦 | 芷凌责任编辑:李灵

读书6年跨越4个专业,这个浙大美女学霸长啥样?

她在浙大读书六年,跨越三个专业领域,上周拿到了第四个专业入门资格;她也是浙大厨神,读书之余,喜欢用美食诱惑小伙伴们。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明明有颜值,却偏偏靠才华的故事。昨天,记者联系上这位1994年出生的浙大女孩邱涵时,她正在海南度假,去四处走走是她的习惯。2016年,她本科拿到了浙大光华法学院法学学位、ITP(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管理学辅修学位,保研时,她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年10月,因为成绩优异,她在完成硕士学业之后,递交了博士转专业申请,而上周,她通过了浙大人文学院的面试,攻读人文学院休闲美学专业的博士项目。不过让邱涵成为浙大传奇的,不仅仅是六年转了四个专业,姑娘竟然还是位厨师,之前浙大紫金港月牙楼旁的校友林里的UNDERWOOD餐厅,就是她掌勺的。从法学到休闲美学六年换了四个专业邱涵这次是带着父母与外婆去三亚旅游,不仅是因为从硕士转博士后有了空闲的时间,她更想通过这次旅行,让自己的家人学会享受生活。“我爸妈听到我要读休闲美学时,都崩溃了。”邱涵的父母认为,休闲美学虚无缥缈,不容易就业,且频繁跨专业可能会增加学业压力,影响毕业。休闲美学是中国近年来的新兴学科,是休闲学与美学的交叉。它探究的休闲与人类生活间的审美关系,以及生活的本质。邱涵选择休闲美学,并不是一时冲动。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邱涵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生活产生了疑问。在了解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后,她发现“休闲”是人类社会中重要却又被长期轻视的一部分。此后她又修读了人文学院潘立勇老师开设的《中国传统审美哲学》课程,被他的人格与思想深深打动,决定将休闲与美的交叉学科作为博士学习的方向。一个半月的攻防与推拉,邱涵终于说服了父母,也最终转博成功。不过,对她而言,这种体验并不陌生。“硕士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时候,我的父母、朋友、光华法学院、ITP的老师,甚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都以为我在开玩笑。”谈起往事,这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博会主席的口气中已经有了一种轻松。本科就读于光华法学院的邱涵,在大二那一年加入了ITP,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ITP的竺院保研资格。按照浙大的惯例,拿到ITP保研资质的学生可以选择校内任何一个学院攻读研究生。邱涵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的教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邱涵填错了。但邱涵没有“游戏”。她读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相关著作,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张应杭有过交谈,后者成了她的研究生导师,“现在,很多人没有读过马克思的原著,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一种教条化的误解,而误解越深的地方,创造新事物的潜力也就越大。”高中学会烧菜大学里成了厨神大多数浙大人认识邱涵,更多的是因为她曾是紫金港校友林中的美女厨神。一座叫UNDERWOOD的木屋餐厅里,布满了优雅浪漫的烛光。一位美丽的女厨师,为一对对恋人或好友烹调着拿手的咖喱大虾。吉他音起时,歌声振林樾。这样的场景,在月牙楼畔的那片小树林里,曾真实地上演。2013年12月5日,UNDERWOOD在校友林里开张,广受欢迎,前来就餐的客人络绎不绝,就连预约都排到了两个月后。然而,谁能想到餐厅的主厨兼合伙人,仅是一位大二的女生。“我从小对厨房就有强烈的兴趣。”邱涵是同学们公认的大厨,曾是浙大厨神比赛的冠军。由于天生肠胃敏感,邱涵不得不养成对饮食精挑细选的习惯,与油炸、辛辣以及不健康的零食绝缘。而这种饮食方式,却也让她意外地收获了敏锐的味蕾。高一那一年,她离开家乡丽水,到金华一中读书。学校食堂枯燥的饭菜让她产生了自己动手做菜的念头。她第一次尝试是在高中同学家中,邱涵做了一碗再家常不过的番茄炒蛋。她的同学,却把那盘炒蛋舔了个底朝天。对于做菜,邱涵有自己的哲学,她说:“越是看起来简单的菜肴,想要做得好吃,就越是困难。”一碗番茄炒蛋,邱涵有八种做法——家常快手番茄炒蛋,沪式番茄炒蛋(甜口)、松软番茄炒蛋(美式)、港式番茄炒蛋、传统番茄炒蛋、多汁番茄炒蛋、健康番茄炒蛋(低糖少油)、拌饭专用番茄炒蛋。正是这种对烹饪的热爱,让邱涵产生了开一家餐馆的念头,于是UNDERWOOD诞生了。在包括她在内的四位合伙人的打理下,UNDERWOOD规模最大时,有20多位职工。尽管最终因为种种压力,小店关门了,但还是在很多浙大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感觉。责任编辑:冯晨希

不其

惟创新者强!浙江大学“四个面向”勇攀科研高峰

编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浙江大学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回望过去,宣示未来,本号开辟“回眸‘十三五’ 奋进‘双一流’”专栏,生动呈现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全面展现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大的努力和担当开创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岁末寒冬,室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面向未来五年,浙大分子影像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正在举行启动会,这也是学校该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历史性突破。此前一年,这两个重要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张宏教授,对外发布了团队历时12年研制的国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十三五”以来,浙江大学科研任务承载力显著提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9项,创新2030-重大项目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0项,科研经费在高位持续增长。面向未来,浙大人总会自问,我们科研攻关的“杀手锏”在哪里?我们如何为国铸重器?面对新的历史时点,浙大人需要解放思想再出发,自我革新寻突破,在更高层次实现改革、开放、创新的战略迭代。面向科技前沿勇攀自主创新的高峰杭州西北角,9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这是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现场。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斌教授几乎每周都要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讨,确定设备的技术性能与指标。“浙江期盼已久的‘国字号’大科学装置,终于在‘十三五’时期实现了零的突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学装置的创新是科学思想的结晶。这一重大项目的背后,是首席科学家陈云敏院士团队与合作者们在物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长期耕耘。建成后,项目将利用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超重力“时空压缩”和“相分离加速”效应,开拓科技前沿。如同一台引擎,项目不仅催生一流成果的涌现,更为攀登科技高峰提供强大的源头创新供给。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找方向的问题。为此,今年4月起,浙江大学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了四校合并以来的第一次科研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促进大共识,一体化推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讨论中形成了《浙江大学科研大讨论意见共识20条》,明确了“十四五”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制定了《浙江大学“十四五”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要将“四个面向”作为我校未来科研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并跑甚至领跑的战略迭代,实现质量和声誉导向的战略迭代,实现面向重大任务或需求的战略迭代,实现交叉集成、攻关会聚的战略迭代,以更大的勇气和格局,树立信心,找准方向,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更大贡献。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指出,创新对于决胜未来的意义更加彰显,要突出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刻把握创新在国家战略中的意义,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念,全局谋划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要瞄准战略性关键领域,面向“十四五”实现科研创新重大突破,为加快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作出新的贡献。面向科技前沿,依靠原有的惯性,已经难以胜任新的科技发展,必须在迭代升级中实现跃迁。正如校歌所言,“形上谓道,形下谓器”,浙大人在跟踪到引领中实现新突破,在平台装置上开辟新蓝海,在引育杰出科学家上创造大气候。从2017年担任量子信息交叉中心主任开始,物理学系朱诗尧院士便带领浙大一批年轻人,开展与量子计算和量子光学相关的研究。2019年该团队王浩华教授与合作者们,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现为物理学系特聘研究员的团队成员宋超说:“朱院士为研究工作掌舵领航,积极为我们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同样是芯片的研制开发,浙江大学牵头继2015成功研制达尔文1代后,又于2019年成功研制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芯片在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机制时,在感认知智能任务的低功耗与模糊处理中独具优势。基于最新芯片,今年9月,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诞生。能否抢占科技制高点,意味着在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否胜出。“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内涵质量持续跃升,第一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累计在《细胞》《自然》《科学》主刊上发表论文24篇。“十三五”期间,浙江大学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新增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和儿童健康与疾病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获批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加快建设数学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科研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筑牢基础研究的高原污染防治,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进入冬季,雾霾再度成为全民聚焦的话题。燃煤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用煤企业密集分布区域也常是雾霾高发地区。解决雾霾问题,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领衔并与浙能集团合作,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烟气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高翔(中)在工程项目现场在嘉华电厂,记者看到200多米高的烟囱上,几乎看不到烟色。燃煤烟气通过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只需要通过短短几十秒钟就“跑完”这个系统,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我们瞄准煤炭清洁利用这个国家重大需求,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翔介绍,团队依托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和基地,还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共37项,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推动和支撑了国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战略的实施。为国贡献,是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个体攻关转向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在构建适应大科学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中,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浙大,正在不断强化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考核从“0到1”的原创发现,探索项目揭榜挂帅,激发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学术志趣和探究动力,鼓励带头人对标国家需求,组建混编科研团队,通过协同攻关培育重大颠覆性成果。苍穹澄澈,星空仰望,在遥远的月球背面,有一颗鹊桥号中继星,依旧在开展工作。从参与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工程到为嫦娥四号中继星“量身定制”光学观测相机系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之海教授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瞄准国家需求。“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在徐之海眼里,光学成像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科学探测手段。团队主持研制的鹊桥号观测相机系统,更是原创性地提出双分辨率相机的概念:通过一次成像得到两张照片,实现了“大场景”与“大特写”的同时成像。在徐之海心里,对光学成像的研究、对宇宙的探索,就是为国人打开那扇仰望星空的大门。“开展基础研究,就是要认准一个方向,踏踏实实去工作,在不断积累中突破自己的极限。”他说。如何提升科研的规模和品质?浙江大学不断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校领导联系制度,采取“一项一议”“一事一议”,以创新机制推进科研攻关,加快科研特区建设。微米,一米的百万分之一;纳米,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聚焦“微纳尺度”,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硬核”。无论是研制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硬件,还是合成新型生物原料,或是开发新材料,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都需要深入探究极端尺度下的微观世界。围绕“微纳尺度”这一鲜明特色,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致力于在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杭州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牵头,正在开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现有的硅材料展现出更多优异的特性。“通过平台‘一条龙’建设,打通宽禁带半导体创新相关的材料、器件、封装等多环节。既探索新发现,也开发新技术,我们的工作将同时处在科技和产业的前沿。”杨德仁说。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正在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科技前沿高地和战略必争领域。杭州科创中心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正在努力成为我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策源地。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的微纳电子学院,已经整体迁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前端人才培养和后端产业化实验,在同一个园区无缝对接。学院院长吴汉明院士说:“从2001年回国算起,我已经在集成电路产业20年了,这次‘跨界’,我希望培养青年一代研发成套的大生产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十三五”以来,浙大科技工作者顶天立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创基地布局不断完善,以各类科创基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新增获批国家级科创基地16个、各类省部级基地77个。面向经济主战场当好服务地方的高参“重要窗口”,如何展现浙大之为?就在上个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在当地开工建设,秉承“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理念,不断构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的新机制。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各行各业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在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省的衢州市,正是我国重要的化工、能源、材料产业基地。统计数据显示,衢州“两院”2020年开展的横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其中为衢州企业产能升级开展的研究占合同总额的七成多。不久前刚在衢州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等离子体技术产业化项目,能够实现纳米硅球和石墨烯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项目投产后将推动衢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并对传统制造方法带来重大变革。从科学问题到技术突破,从实验操作到产业应用,十余年科研攻关,该项目的研究团队不仅完成了追赶,更实现了超越。衢州“两院”院长任其龙院士说:“国家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比别人更早一步、更快一步,靠的就是核心技术的推广转化。”任其龙院士(左二)团队聚焦产业,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服务浙江、奉献浙江,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主导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一院一地一企”产学研合作工程,探索服务区域发展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学校完善在浙江省的社会服务布局,相继成立温州研究院、湖州研究院等。名校、名城、名企之间,相互滋养、相互赋能。这其中浙大与杭州的战略合作,堪称典范。双方新一轮合作涵盖93项“2019-2020两年行动计划”及66个“五年工作计划”,共159个项目将在本轮深化合作中扎实全面地推进落地。跳出浙大,发展浙大。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向西,绵延33公里的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浙江在“十三五”期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建设四年多来,科创大走廊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从来没有孤岛,只有主动融入更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取得更具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浙江大学在大走廊区域生态系统构建中聚焦产业导向和地方发展实际,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大走廊建设壮大发展培育新动能。依托创新型企业、“创新飞地”、紫金科创小镇、全球校友总部产业园等,浙江大学正逐步理顺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打通创新链、知识链、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大走廊区域内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的协同创新。在杭州市余杭区,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在大量的企业走访中发现,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已涉入“无人区”,其关键技术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基础性特征,企业自身难以短期内解决。这些难题,正好是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的优势,研究院还通过混编机制,形成了灵活而稳定的人才队伍,提升区域内高端装备企业的创新动力。面向经济主战场,浙江大学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聚焦战略引领、更大规模开放创新、提升学科水平、可持续平台合作四个主攻方向,开展战略迭代升级,积极助推我省高水平打造创新型省份,加快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圈。上海,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十三五”时期,学校与上海开展的合作达1500余项,约60家校友企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今年,浙江大学与上海市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致力于突破计算+核心技术、集聚一流创新人才、服务辐射区域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参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浙江大学在推进新型校地合作中,不断服务区域战略汇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校企创新共同体,实现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学校通过扎实的合作,实实在在地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不断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将科研平台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高地。目前,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正联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长三角“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华为、百度以及商汤等公司,共同推出“人工智能”微专业,将创新技术需求和教学实践场景紧密结合,在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下,推动各创新要素的高层次融合,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目前已经与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建设雄安发展中心、海南研究院、中原研究院、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天津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成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等。服务经济主战场是高水平大学格局胸怀的鲜明体现,更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责任担当。翻越一座山,需要多少年?2300公里外的云南景东,年初接种的小香蕈菌棒已长出鲜嫩的幼菇,经过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陈再鸣驯化的野生菌,待到春节销售,每袋的净利润可达30元。小小一朵菇,浑身是科技。野生资源调查、纯种分离、人工驯化、菌种产业化,这四步是野生状态进入人工栽培的“关键一跃”。这一跃,要跃过菌种分离纯化、跃过温光气的环境拟合、跃过栽培基质的探索。从实验室到田间,再从田间到实验室,日复一日,陈再鸣找到了这些野生菌人工栽培的奥秘,个性化配置,“一个配方一朵菇”。浙江大学把定点帮扶云南景东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生动实践,8年多的时间,在当地培育和发展了食用菌、普洱茶和乌骨鸡三大主导产业,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的景东农产品近1亿元;组织开展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党政干部、技术人才,累计超过15000人次。学校在长期帮扶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联结、四扶两提、点面并进、长效保障”扶贫模式,帮助景东县1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于2020年5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用心用情用力助推景东县经济社会发展。顶天立地,是浙江大学卓越创新的基因与文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索攻关会聚的高招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2月初的湖北,从天南地北赶来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中,有500余名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各医院,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在浙江,发挥高校高水平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统筹各专科的诊疗骨干力量,浙江大学承担起省级定点诊治医院的任务。什么叫“尽锐出战”,什么是“科技力量”?战疫时刻,尤显担当。对抗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全国科技工作者凝集了集体智慧,发挥了科技抗疫的力量,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了不懈努力。“这次战疫中,广大医务人员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展现了应有的精神风貌。”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两个月,把“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经验和人工肝、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并取得显著成效。“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是李院士在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创建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这一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零的突破”,也是首次花落浙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李兰娟院士团队取得新突发传染病领域突破的一大特点,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2018年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该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他们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胡海岚(左三)团队成员合影医术与学术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重要的链接点就是临床科学家。回国3年来,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张进不时收到病人的来信,其中很多来自未诊断患者和罕见病患者。虽然张进在单位网页上发布的研究成果介绍很简要,用语也很专业,但患者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张进团队的研究重点是将从血液中逆分化出的多能干细胞重新塑造为功能强大、用途多样的免疫细胞,可用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疫苗等。这项工作走在了国际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研究的前沿。在浙江大学,知识的大融通正在链接不同学科的发展之源、创新网络和研究方法。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完成国内第一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患者可以完全利用大脑运动皮层信号精准控制外部机械臂与机械手实现三维运动,首次证明高龄患者利用植入式脑机接口进行复杂而有效的运动控制是可行的。项目负责人王跃明说,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需要神经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紧密合作,而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征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土壤。2018年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集中优势学科力量,重点推进脑科学、人工智能、脑机融合等前沿方向的交叉研究。同年10月浙江大学双脑中心获批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此后的2019年,浙江大学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就在今年成立的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更是将目标聚焦到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引领未来的智能和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全球科技发展新形势,相继推出“科技创新团队”“16+X”科研联盟、“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等科研组织模式,逐渐形成“纵深发展、立体互动”的科研管理新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聚焦以文载道打造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地“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日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176件组与长安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唐代文物,徐徐展开一幅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记者在艺博馆了解到,许多艺术史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物教学的重要性。不管是艺术史专业教育,还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过接触实物来理解文明的本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很多讨论班就在文物库房的展览室开展教学。在西方一流大学任教的一些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如艾瑞慈、方闻、高居翰、班宗华、李铸晋等都曾带着他们的学生策划重要学术展览,而库房专用的提看室正是他们培训研究生仔细观摩艺术品并参与策展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就是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深化既有的知识,并启迪新的发现。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历经千年,敦煌莫高窟茕茕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众所周知,敦煌文书与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内阁大库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四大发现。在敦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涌泉教授团队,正在致力于让敦煌文献“孤儿回家”“新人团聚”。缀合,是敦煌文献研究的基础。先把内容相关的敦煌残卷汇聚在一起,再将内容直接相连或相邻的残卷进行比对,碴口是否相合、字体是否相同、装帧是否一致……在实践中,张涌泉团队系统总结了敦煌残卷缀合的程序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缀合效率,新的缀合成果不断涌现。在接受采访时张涌泉说:“文献的缀合,不仅恢复了一个初步可读的变文文本,而且使我们得以走近古代变文作者,重构变文讲唱的场景,去拼接那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明。”北敦3894号(前部)与北敦2301号卷端碎片缀合图在冷门绝学中有浙大人的坚守,在新兴领域也有浙大人的探索。近年来,光华法学院在“数字法学”特色学科上不断耕耘,组建“人工智能+法学”“大数据+立法学”“大数据+互联网法学”等创新团队,推动数字法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提升作用,积极为数据经济和数字安全等领域的地方立法献智献策。“十三五”期间,学校推进各类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建设,构建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文科学术地图发布平台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神经与行为、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探索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人文社科研究方式转变和方法创新。学校加快建设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优化学术生态、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国内首创驻访学者、驻院研究员制度,推动原创性研究和交叉研究路径,服务思想创新,集聚和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浙大高研院业已成为国内高研院建设的标杆。正式启动首个由文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并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探讨亚洲文明的重大理论构建和现实挑战问题。随着学校第四次文科大会的召开,《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浙江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学校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全校率先推出“一院一策”改革,并积极探索评价体系改革,试点长周期考核、人文社科著作奖评审等创新体制机制。近年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1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4项(其中一等奖5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走过三分之二的边境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教授告诉记者,只有在一线调研,才能为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从参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一直到参与今年5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周谷平说,研究者们一直都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以前开放都是东部沿海,西部这么长的边境线,也应该想想怎么样把边境两边的蛋糕做大。”为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带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广西凭祥、黑龙江绥芬河-东宁、辽宁-丹东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规划。2017年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其中“点名”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的就包括广西凭祥。周谷平表示,这在很大程度是基于我们对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的前期调研成果。今年3月,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十三五”期间,浙大文科建设日新月异——学校成立了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智库建设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北京研究院(国家制度研究院),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努力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等7家智库列入浙江省新型智库,为“最多跑一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等重要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持,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学校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计划,产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典籍整理与编纂研究成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推动学术阵地建设中,重点遴选支持了18本文科高水平期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五年光阴,只争朝夕。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先机、赢得优势。“十三五”以来,浙大科研系统要素更加优质,生态结构更加优越,创新能力更加显著,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形成。面向“十四五”,远眺2035,如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浙大思想、浙大力量、浙大技术、浙大工程?惟有信心、意志、能力,方能登上科学高峰。(原标题《惟创新者强!浙江大学“四个面向”勇攀科研高峰》,编辑 何双伶)

藏珠于渊

杭州的“东方剑桥”!浙江大学的美,不止某一点,而是五个校区!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位列985,211工程,是我国高等院校C9联盟成员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有东方剑桥之称。坐落于浙江省省会,美丽的杭州。杭州的“东方剑桥”!浙江大学的美,不止某一点,而是五个校区!浙江大学目前有五大主要校区,分别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的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的玉泉校区,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268号的华家池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的西溪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51号的之江校区,这些校区各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先来讲一讲大家最熟悉的紫金港校区,这里汇聚了刚刚进入浙大的新生,还有一部分留学生和研究生。紫金港最著名的景色莫过于南华园,南华园位于紫金港的一角,三面临水、景致优美,是古雅的林园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和谐融合,还有成片的湿地供鸟类等各种动物栖息。对于浙大学子来说,南华园得以偶尔休闲小憩的绝佳场所。他们往往或是约上三五好友,骑着单车来这里闲逛;或是带着心爱的人,手牵手漫步在石子路上,不论怎样,都是大学生活里难得的自在时光。有一个校区充满了历史的文化底蕴,那就是玉泉。玉泉的美,是清冷的,它不同于时代的变迁,保持着自身如水墨画般的孤傲。虽然这里荟萃的理工科和研究生,但是却依旧感受到了这里个校园浓浓的文化气息。若说人文味道最浓郁的当属西溪校区吧。这里原是杭州大学的所在地,四校合并后,这里也就成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育学院的办公处。农学学子的聚集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华家池校区。如今的华家池校区已有“三山,一岛,六亭,一长廊的”的优美景观,池的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映月”,“小平湖秋月”,“小苏堤”等景点,因而也被称为“小西湖”。160年的历史,校园美如仙境,浙江大学最美的校区非之江校区莫属。光华法学院的学生们真是太幸运能够来到这里。幽山静谷,层叠缓坡,山林野趣,自然风韵,乃杭州之唯一。面朝钱塘江,身坐秦望山,山峦起伏,古树参天,一座优美典雅的校园,一批保存完好的中西方近代建筑。校园里每走一步,便是参天的大树,投下的阴影,连带着旧时的老楼都能藏匿在里面,偷偷的讲述着一场曼妙的故事。绿荫下的校园有很多香樟树,繁茂的枝叶向上伸展着,彰显着这个学校悠远的历史。在校园之中,无论是光、是风,还是一段斑驳的小路,都是别样的一种存在。之江有一处风景极美的湖,叫情人湖。水色碧绿透蓝,宛若一块玻璃种翡翠。似乎所有带情人二字的地方都是学校里最美的地方。比如我们学校以前推平了一幢楼,只为造一片情人坡。只是情人坡就真的只是高高低低的坡,上面一棵用来遮挡的树都没有,全是一些小型灌木。浙江大学的五个校区真的太美,美到令人窒息,求是学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让人不禁对大学产生了无限美好的遐想,当然浙江大学的分数线并不和校园风景那么令人开怀,每年能进入这里学习的都是全国顶尖的学生,所以为了这么美的大学,请好好努力吧。杭州的“东方剑桥”!浙江大学的美,不止某一点,而是五个校区!

等风来

以《人民的名义》担保,浙大帮检察官的真实故事比汉东更精彩!

这些天,人人都爱上了一部剧反腐剧,叫《人民的名义》!网友纷纷心疼背锅的达康书记,同时又被猴子局长侯亮平带领的帅气十足、奋战在反腐一线的检察官们彻底征服。现实生活中,检察官们只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吗?我们特邀毕业于浙大政法系、行走在反腐监察一线的检察官们,向你还原最真实的检察官生活。原来他们的真实故事比汉东的更加精彩、比侯亮平更加帅气!邱梁锋:2015年任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现就职于浙江省嵊州市监察委员会2012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毕业,后在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15年任嵊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2017年入职嵊州市监察委员会。为了制服诱惑、为了大快人心,跳入检察院的“火坑”剧里的侯亮平是个刚正不阿,行事风格“有点痞”的反贪局局长,戴上眼镜、浓眉大眼的邱梁锋,也是一脸正气,穿上检察官制服后的那正义阳光范儿可一点都不比侯亮平差,甚至更接地气。邱梁锋说,当初选择做检察官,一是因为检察官的“制服诱惑”,那溢出的帅气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二是因为对反贪工作十分好奇,想到能够惩办贪官,实在是大快人心。当初他想当然地认为反贪局工作会比较轻松,但事后证明他还是太天真。检察院同样需要夜以继日的加班,是个工作强度极大的“火坑”。然而,检察官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是让他深深爱上了自己的职业。现在的贪官越来越狡猾、检察官就要越来越全能邱梁锋入行至今已经办过涉案金额上千万元人民币的贪腐案,他说现在的贪官已经越来越狡猾,犯罪过程越来越难以被发现。贪腐现在常用极其隐蔽的方式进行钱权交易,不易察觉。因此,检察官也就需要更加仔细和全能,剧中的追逃、抓捕、跟踪、定位、蹲点现实中更是一个都不能少。就算抓住了罪犯,也要和罪犯斗智斗勇,因为现实中的招数可一点都不比剧中要少,样样都有。所以面对这种犯罪,只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待这种高智商、社会经验丰富的罪犯,邱梁锋说他们只能保持镇定和冷静,查微析疑,抽丝剥茧,逐个击破,找出线索。高颜值、贼机灵、不让下属加班的侯局长是在剧里出现的在邱梁锋的职业中,像侯亮平这样高颜值、猴精猴精的、还许诺不加班的局长,估计还挺难遇见的。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检察官更成熟稳重,毕竟他们打交道的对象都是政府官员、企业老板等。而有句行话是,“加班是常态,不加班稀有。”因为办案是有期限的,案情需要慢慢抽丝剥茧,任务必须靠加班来完成。而调查取证还需要长时间出差,十分辛苦啊。“反贪局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减少存量腐败、遏制增量腐败。现在的大环境非常好,党、国家和人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反贪工作。”邱梁锋特别希望公众能够多多关注检察院,能像喜欢剧中的侯亮平一样喜欢现实中的检察官们。陈飞丹: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检察官助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07级学生,后保送本校研究生。2013年毕业后在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担任检察官助理。敢拦市委书记的车?我们都不大肆宣扬就把贪官给办了陈飞丹把检察工作比作一门艺术。在职务犯罪的侦防过程中,他们七十二变,运用多种侦防手段。比如以普通老百姓、领导、商人等身份去进行日常地观察,深入取证并固定证据。要是都像剧里穿着个制服,开着警车去做调查,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犯罪嫌疑人们可能就会串供。而像剧中那样在高速拦车、先斩后奏的做法,其实是不可能的。检察官抓人还是得走程序,需要法律和党内的审批,也有《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电视剧是有艺术添加的,更多时候,他们都是不大肆宣扬,按照程序地就把贪官给办了。比陆亦可幸福的女检察官陆亦可,下属眼中的魔鬼上司、老处女,追求者心中的火爆小辣椒。在以男性主导的老谋深算、利益交织的官场,她是唯一从正面去和权利交锋的女性角色。但工作那么忙?个人问题怎么办呢?陈飞丹可不怕逼婚,因为她早已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结婚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还有了一岁多的宝宝。每当要加班,没办法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她都会告诉宝贝:“妈妈去抓坏人了。”怀着一份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科学安排两者的关系,就像电视里钟小艾支持侯亮平的工作一样,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看来,陈飞丹可是个比陆亦可更幸福检察官呢。李坚: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助理检察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08级,2012年毕业后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担任助理检察员。检察官都是“累大”的在《人民的名义》中,像周正这样的检察官深受加班之苦,吃不好饭,睡不了觉。这情节可真是戳到了李坚的心窝子里。他也曾接触反贪工作,剧里关于反贪部门检察官的工作情况还是很真实的,尤其是经常加班这方面,特!别!真!实!李坚时常恨不得一秒掰成两秒用。因为工作量不是案件数量,案件数量只是一个数字,而一件刑事案件要耗费多少司法资源真的只有亲身体会过才会知道。检察官也是“吓大”别看剧里的检察官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虎样儿,可刚参加工作的李坚却是一只“小白兔”。李坚第一次进看守所时,本以为自己是检察官可以镇定自若,但看见巨大的隔离门,荷枪实弹的军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迎面而来,当初内心独白只有:千万不能犯罪啊,不能犯罪啊正当气势小了一半的他李坚假装轻车熟路地站着等门开时,隔离大门开启了,那声音大得吓了他一大跳,表情管理完全失败,还被一旁的军人小小地嘲笑了一下。之后去得多了也就淡定了,毕竟自己可以堂堂人民检察官,这点魄力还是要有的。所以,别再以为检察官个个都是气场十米开外,他们都是因被“惊吓”过而成长的。听完了浙大帮检察官的故事,你是不是和小编有一样的感觉——《人民的名义》会完结,而检察官们的故事永不谢幕!人民的检察官,我们挺你!本文撰稿:孙雨林图片由文中人物提供

施及三王

阮方民:业界有他的“传奇”校园有他的“佳话”

人物名片:阮方民,男,62岁,博士,中共党员。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30年,担任全国人大中国反洗钱法立法小组专家成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届省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家顾问,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省人民检察院首届人民监督员、省监察法学研究会顾问等学术职务及社会职务。他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守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他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令法治之花绽放杭城。当兵扛过枪,进工厂做过工人,进法院干过书记员,未上过大学本科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刑法学研究生,先后获得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学位,出版过数本学术专著……履历颇丰的阮方民有着多重身份,他在未退休前,既是办案一丝不苟的律师,又是亦师亦友的大学教授。十多年前,他办理的“两张叔侄案”,如今还被不少人津津乐道。业界“传奇”的案件2003年5月18日,安徽人张辉和叔叔张高平驾车送货去上海,17岁的王某搭乘去往杭州。“二张”将王某搭载到杭州后与其分手,随后“二张”前往上海。而王某于2003年5月19日早晨被害,“二张”被认为凶手。2004年杭州中院一审以强奸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二审张辉被改判死缓。时任浙江大学法学院教师并兼任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的阮方民和他的同事李华受委托担任张辉的二审辩护律师。通过查访抛尸现场,仔细阅卷,两位律师提出了关键的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建议宣告无罪的二审辩护意见,促使省高院二审对张辉作出改判,保住张某的生命。作为律师,对于这个结果,阮方民感受到了迟来的正义;作为法律学者,阮方民认为此案意义非凡。“该案警示侦查机关要确保在侦查过程中获取的每一份证据都是合法证据,最终都能被法庭采纳,成为定案的根据,否则就会成为非法证据被排除。这对以后提高侦查机关办案水平防止刑讯逼供、进一步确立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阮方民说。这起案件,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政治意义与法治意义。该案后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法治事件”之一。办案的三张“王牌”阮方民有自己的办案风格,他有三张“王牌”:亲力亲为、细心阅卷、大胆调查。阮方民坚持亲力亲为阅卷和走访现场,善于从案卷材料中被人忽视的字里行间发现影响案件事实的证据。“有一起主犯已经死亡的案件,一审法院未认定某被告人从犯。我二审介入后,经过努力找不到其他证人和证据,通过仔细阅卷发现主犯死前的笔录讲到一个事实,我就抓住这个事实进行阐述,最后法院认可了被告是从犯,二审改判从轻了。”阮方民说。阮方民告诉记者,最近,在他承办的一起涉黑案件中,通过律师调查取证获得了一组客观性与主观性证据,提交给检察机关审核,最终得到了采纳,否定了公安机关初步认定的被告人涉嫌敲诈勒索罪,维护了被告人合法权益。“我觉得律师应该注重调查,尽力还原事实原貌,不少律师视调查为危途,生怕‘踩线’导致自己受到法律追究,不敢进行调查。但我坚持在遵守法律和律师规范的前提下大胆进行调查。” 阮方民说。可爱可亲的大学教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阮方民的头衔很多,最为人称道的,或许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刑法学教授,浙江刑法学科领军人物。这对于一个法律人而言,是莫大的荣耀。阮方民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刑法学硕士学位后,便来到浙江大学的前身之一——杭州大学法律系教学,这一待便是31年。阮方民曾担任过法律系副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务,个人学术成果硕果累累。他撰写的著作《欧盟竞争法》获得200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从旧兼从轻:刑法适用的“准据法原则”》一文获得200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在阮方民荣休仪式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勇敏曾这样评价他:“阮方民在法学院是一名元老,他是我们刑法学科的带头人,是刑法学专业的领航者。他对事业尽心尽责,工作一丝不苟。作为领导,他很有担当,敢说敢干;作为教授,他不仅传道授业,还对学生关爱有加,深得学生的喜爱。” 阮方民说,在学校的30多年里,他见证并亲历了国家法治的巨大发展,浙江省法治的巨大变化和法学院的进步崛起,他感到非常自豪。如今,退休后的他作为一名专职刑事辩护律师,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法治建设,并且努力通过承办每一个案件,向人民群众传递公平正义。

诡八楼

全国法学博士报名条件限制汇总

在与考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被两个问题所困扰,已经成为无效占用我们时间的两大时间杀手。这两个问题为:一是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二是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是指有考生看到我们推送了某个院系的招生信息,他自己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找到,因此就跑来问我们怎么找到的,是真的吗?对于这种问题真的很无奈,你不回复吧,他说你服务不周到,甚至可能出现日后的举报、拉黑、取关操作,如果你去一一的回复吧,哪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为他做免费的无效服务呢?收费吗?不现实。我们只能发文告知一下不要再去做这个无效的工作了。说白了,我们为啥一直在分享各种方法,包括咨询的正确方式、自我介绍的方法等等,都是在尽量减少这种费时费力的问题。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是指一名考生本来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进入复试的条件,但是他不告诉你,一直在咨询复试的真题、复试的办法等等后续问题,到最后你发现他根本就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他就是想了解一些可以检索到的信息,非得让你一对一的告诉他。本文将要呈现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考博市场上,为了防止报名人数过多以及遴选到更优秀的人才,不少院校在博士报名的准入条件上设置了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定,如果你不符合,那么很遗憾的请你放弃吧,也不需要占用别人的时间与精力,人生并非这一个选择,院校也并非这一个。其中一些条件还可以通过后续的努力获取,如考博英语可以通过努力复习,推荐大家认真研究真题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下这本书就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关注的报名限制条件,不是指诸如通过英语六级、需要教授写推荐信、需要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博导没有招生名额等基本要求,而是指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条件。清华大学法学院: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各种成绩证明的出具日期至纸质版报考材料截止接收之日不超过五年视为有效。(1)英语: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IBT);③雅思(A类)6.5分以上;④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⑤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并获得经国家教育部认证的学位。(2)小语种:学生须提供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小语种语言考试成绩需达到相当于我国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六级水平。注:获得过外语专业学位的考生仍需提供上述合格的外语成绩证明。北京大学法学院:5年内取得且至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有效期依外语水平证明的类型具体确定,有效期自入学年的9月1日起向前推算。例如,2020年9月1日入学的考生须提交2015年9月1日以后参加CET-6考试的成绩,或提交2018年9月1日以后参加IELTS、TOEFL考试的成绩,以此类推):(1)英语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分以上;②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③托福90分以上(IBT);④雅思(A类)6.5分以上;⑤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⑥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的,须由招生工作小组认定。2019年之前北大法学院要求3年内取得,2020年放宽为5年内取得。天津大学法学院: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报考,法学院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定向博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30或IELTS≥6.0或TOEFL≥90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外文专业学术论文或具有相当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除英语水平证明外,申请者还需满足下述条件之一:1)入选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以及非法学专业硕士生(本科或研究生阶段至少有一个法学学位);2)“法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以及其他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3)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或法学院排名前100的大学硕士学位的学生;4)在硕士阶段以第一作者在CSSCI法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5)其他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学术专长的考生。仅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录取后须辞职且全脱产学习,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 东南大学法学院:请务必在报名前与拟报考导师联系,经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全日制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其硕士学习经历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为B+以上的学科3)重要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国家各部委、军工系统等下属科研院所)4)国外一流大学(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3)其它重要科研成果(须经院系专家小组审核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审批)。非理工科学院可允许少量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定向就业”博士生,且录取比例不超过学院录取人数的8%。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达到以下科研成果要求:文管类考生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在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所列的期刊范围内。在发表论文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写法学论文。推荐阅读如下图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英语条件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应获得我国大学英语六级460分以上(直接攻读博士生480分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毕业后五年内申请攻读我院博士研究生;或雅思6.0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学术能力方面,要求对于所报考领域,具有学术热情,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潜力及学术创新能力,原则上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例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公开出版或参编的学术著作,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以上课题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身高有要求。吉林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本科或硕士毕业于国内原“985高校”或“211高校”或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法学排名B以上的法学院毕业生;或者在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学位并有研究成果。学术能力或者学术成果突出者,不受此限。“申请考核制”的博士考生应首先征得拟报考导师的同意。山东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含独立学院)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以及只获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被CSSCI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在SCI二区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发表2篇被SCI或EI(其中至少有1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被CSSCI或SSCI、SCI、EI收录,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须在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在C类以上CSSCI检索刊物或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三大法律数据库收录期刊公开发表法学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提供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并满足本条所列最低分数要求。具体包括:国际法专业:TOEFL(最低100分),雅思(最低7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最低600分);其他专业:TOEFL(最低90分)、雅思(最低6分)、国家英语六级(最低550分)。复旦大学法学院: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IBT);雅思(A类)6.5分以上;国家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四川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要求为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及毕业证书)或毕业2年内且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往届生。学业水平要求:(1)毕业于高水平院校;(2)硕士阶段学习成绩优良;(3)考生科研成果要求: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CSSCI论文1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学校应当均为985高校或211高校(含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且所学专业至少一个为法学(法律)专业。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或国家司法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视为所学专业为法学(法律)专业。拟攻读航空航天法、网络与信息法、知识产权法特色学科方向,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且经过所报考的博士生导师认可及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的,视为满足本项对所学专业的要求。本科或硕士学位在国外高校获得,且学位学历经过教育部认证的,视为在211以上高校获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人申请,经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可以适当放宽申请人毕业院校和外语水平条件的限制:1.在中国法学会认定的CLSCI期刊(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十六本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发表法学类论文3篇(其中至少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或者至少在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或CSSCI来源集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或者提供其他足以证明申请人具有很高学术潜力的证明;2.在国内重要法律院系或科研机构获得正教授职称或相当的职称;3.在本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并获得全国性的重要奖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且本科就读专业在入学当年为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专业;已获硕士学位,硕士就读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或获得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培养潜质,公开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学术专著,或具有其他能体现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培养潜质的成果。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任职于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或与我校“双一流”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西南政法大学: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必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英语①雅思6.5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③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④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⑤不能提供有效成绩证明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该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学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国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含单独考试、援藏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毕业5年以内的往届硕士毕业生,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按2019年9月1日入学时计算)。毕业院校或专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取得国外硕士学位,并获得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硕士阶段学习院校进入报考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2)硕士就读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3)硕士就读于国内高校,且硕士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为“B”以上(含)。(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结果为准)。海南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为双一流高校、国家及部委直属科研院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全日制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已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境外所获得学位须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苏州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在入学前须取得学术型硕士学位,且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本科和硕士阶段须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高水平学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表达能力,体现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就读学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3)传统优势政法院校;(4)海外著名高校(须在复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不具备上述院校条件的考生,须提交至少1篇在CSSCI期刊独立发表8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期刊的认定以《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典》的规定为准)。以上是我们收集到的部分院系博士报名限制条件,希望对大家的报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