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需要几年?第七天

读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需要几年?

近些年,一些在职读研的学员们都想短时间内就能学有所成,所以这些人对在职教育的毕业年限十分在意,遂有些报读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的人纷纷提出了疑问,一般多长时间就可以顺利毕业呢?相对来讲,该校在职教育学制时间并不长,大致在2年左右,而且其毕业难度也很低,所以说在职学员们完全可以短期速成,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就读者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以便顺利毕业,下文来具体说明一下。毕业时间很短学制很合理:目前,该校举办的大多专业课程学制均为2年,所以就读人士在短期内就可以将所有课程学完,而且这一时间也足以保证学员将所以知识彻底掌握。毕业难度小:当学员顺利完成课业后,还需要通过相关毕业考核。其中,攻读同等学力这种类型的人士,只需要顺利通过难度较低的结业考试或相关申硕考核后就能毕业;而参加专硕双证教育的学员,只要毕业论文答辩成功,就可以毕业了。认真听讲,顺利毕业虽然该校举办的两种在职教育毕业难度都很低,但是就读者们仍要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学识基础,以便从容应对相关毕业考核,从而大大提高毕业成功率。综上可知,该校在职研究生毕业年限并不长,而且毕业难度也很低,在职学员们完全能达到短期速成的进修效果,只是学员仍要努力学习,以便顺利通过相关毕业考核。

韩梅

浙大研究生工作3年,年薪过低被女友嫌弃没出息,做出决定后蒙了

众所周知,高学历是好职业的敲门砖,前段时间,小编看到一位研究生网友的分享,这位网友表示自己研究生毕业之后便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每年的年薪40W,但是自己的女友却因为年薪的问题与自己产生了分歧,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这位网友表示自己本科毕业于浙大,毕业之后便顺利进入上交攻读研究生,当时的自己只希望毕业之后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踏实工作,过好生活。但是等自己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自己的女友却开始嫌弃自己,女友嫌弃这位网友工作已经3年了,但是年薪只有40W,女朋友还说这位网友太没有上进心了,毕业也有几年了,一点出息都没有,一年下来收入就这么一点点,以后有什么资本娶自己。这位网友听完女友的吐槽之后便打算放弃自己现有的工作,开始自主创业,可是当这位网友做完这个决定之后就蒙了,他觉得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虽然已经下定决心自主创业,但是自己并不知道从何做起!随后,这位网友便将自己的困惑发布到网上,希望广大网友帮自己想想办法!网友们看后直接吵翻天了,有的网友表示这位网友的女朋友太功利,对于高学历人才来说还是应该在一家公司踏实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的网友表示这位网友不应该受到女友的影响,毕竟现在的技术人员成长速度都非常的慢,这位网友只工作了三年,事业还在上升期,升职加薪都是后话!也有的网友表示这位网友不至于创业,可以考虑跳槽去其他公司工作,但是跳槽之前一定要考察好新公司的薪资福利,不要越跳越低。在小编看来,这位网友已经拥有了高学历,只需在工作中多付出,坚持几年之后一定会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对于这位网友的经历你有什么好建议吗?欢迎来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

嬴政

最大年龄差39岁?浙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数据出炉

硕博比约为7:3;最小的研究生仅18岁,与年龄最大的新生形成了39岁的最萌年龄差;5月21日出生,和浙大同生日的有25位同学;还有58位研究生新生将与祖国母亲一同庆生……前不久,浙大针对2020级研究生新生做了一次新生调查,一起来看看能发现什么吧!(内容来源:浙江大学)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忠也

浙江大学最年长研究生57岁,考研任何时候都不晚

2021年的考研已经进入倒计时。在紧张复习的同时,很多人也很担心,自己年龄是不是太大,在复试的时候会不会不被学校喜欢而刷下来?其实不需要太担心。今天浙大官网发布了2020级研究生新生数据。年龄最小的研究生18岁,最萌的年龄差是39岁,也就是说,最年长的研究生已经57岁了!浙大这个情况不是个例。我们看看北大、清华的情况。下图是北大工科硕士和博士的年龄分布。硕士中,30~39岁的有32人,40岁以上的有2人。在博士中,30~39岁的有18人,40岁以上的有4人。下面两张图是清华2020研究生的年龄分布图。在硕士中,26~30岁的,有13%,大于31岁的,有27%。在博士中,26~30岁的有16%,大于31岁的有15%。可见,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年龄不是关键,学校没有对学生有年龄限制,也没有年龄歧视。在清华,经常看到一些接近中年人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大家看的是你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而不是年龄。国家在2010年,也考虑到了在职人员要求再提高的需求,推出了专硕。任何社会都是鼓励人们去学习新东西、新知识,来提高自己。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大家也称他为“足够好先生”。足够好先生获奖的时候已经97岁了。他读研的时候是30岁。他原先是哈佛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毕业之后参军打“二战”。战争结束,他申请去芝加哥大学读研。在申请的时候,他被劝退了,说你难道不知道物理学家们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功成名就了,而你刚刚想开始?古迪纳夫不为所动,读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博士。读完博士,他做的是物理方面的工作。但到了他54岁的时候,他的研究项目被砍,他转行到锂电池领域,在58岁时,做出了诺奖的成就。前两天,有位32岁的武汉的一位硕士生,重新高考学中医,考上了湖北中医药大学,需要本硕8年。还有已经去世的褚老,74岁种橙子,橙子需要10年挂果。可见,任何时候读研或者干事不晚,学生对于年龄不要过于担心,最最重要的是好好复习,过国家线,然后精心准备复试。加油。

鉴识

浙江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接近8000人,考研会比较容易吗?

浙江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目录中标明,浙江大学2021年的招生计划为7627人,包括推免生,全日制统招生(学硕和专硕)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其中推免生计划招生3172人,实际招生2906人,推免计划完成率达到91.6%,这个数据在国内算是比较高的啦!全日制统招生为2765人,非全日制招生1690人。这个招生规模,在国内也算是颇具规模啦!浙江大学估计不用太多介绍了吧!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这所学校的实力也是无容置疑的,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11个一级学科评为A+、11个一级学科评为A、17个一级学科评为A-。评为A+的一级学科有:0713 生态学、0803 光学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28 农业工程、0835 软件工程、0902 园艺学、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 植物保护、1002 临床医学、1203 农林经济管理。评为A+的学科中,工科和农科比例较大。我们一起看一下浙江大学的2021年的硕士生招生计划:这些招生计划中,医学院和药学院是典型的医科类专业,招生人数接近千人(997人),是招生的第一大户。其他招生较多的院系还有管理学院(756人)和工程师学院(683人),这些招生大户中,招生主力实际上都是非全日制的招生计划为主。这个表中也可以看出推免生的计划,推免生招生计划最多的是医学院的449人和软件按学院的230人,这些都是招生计划。浙江大学2021年接收推免生达到2906人,这些人都去了哪些招生单位呢?40个招生单位中,生命科学学院和物理学系是没有招收推免生计划的,其他38个招生单位都接受了推免生,工程师学院和环境与资源学院超额完成了推免计划,其中工程师学院完成了233.73%。环境与资源学院125.71%。只有这2个单位属于超额完成计划。对于工程师学院而言,占用了全部统招计划都不够,看来今年报考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考生的得提前考虑调剂啦!完成率最低的是浙江大学的医学院,完成率都不足招生计划的40%。其他即便冷门的专业也完成了超过70%的推免计划。预计2021年浙江大学的报考人数还会有较大的增长,这样看来2021年硕士生的录取难度还会更大,不过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就业还是不错的,就业大数据:身为985工程名校的浙江大学2019届毕业生都去哪了?今年你想过报考浙江大学吗?你还是已经在浙江大学求学呢?欢迎各位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分享你和浙江大学的故事。

如此

郑强:为什么考进浙大的研究生前三名前五名很少有c9院校的学生?

中国绝对是学历歧视最严重的国家,在很多眼里,都看不起那些比我们学历低的人,仿佛只要学历高就该高人一等似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北大清华的学生看不起其他所有院校的学生,甚至清北内部,本科生看不起硕士生和博士生。985的学生看不起211的,211的看不起一本二本的,一本二本的看不起三本和大专生。这个鄙视链一直存在,而且这几年愈演愈烈。特别是招工时,很多用人单位恨不得学历查三代,不但要看博士研究生学历,甚至还要看本科学历,有的直接说明非985、211本科生不要,不管你博士在哪毕业的,只要本科不是985、211统统不要。这样极其严重的学历歧视,在郑强教授看来是极其荒唐的。在一次演讲中他直接说道:那些瞧不起三本考研的人,请闭上你们的嘴!为什么郑强教授会这么气愤呢?他也说出了原因。第一:在浙大当系主任多年,为什么考进浙大的研究生前三名前五名很少有c9院校的学生?郑强教授说,他在浙大当了近10年的系主任,为什么每年考进浙大的研究生前三名前五名很少有C9院校的学生呢?(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高校)郑强教授说,我就不去谴责其他8所院校了,为什么浙大的本科生考研究生考不到前三和前五呢?前三和前五如果是其他八所院校的学生也就罢了,说明浙大的学生不如人家,但为什么前三和前五几乎都来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都瞧不起的三本院校的学生呢?浙大的学生考自己院校的研究生考不过三本院校的学生,你们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人家呢?第二:不要说三本生是应考进来的,那些名校生当年高考不也是应考进去的吗?很多人看不起三本,理由是大学不好好学专业课,主攻研究生考试,很多学生甚至大二就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了。但在郑强教授看来,那些考上985、211的名校生当初高考不也是应考上的吗?只不过这些三本生当年高考不懂事,还没明白过来要好好学习罢了。说白了,只不过名校生懂事更早,努力更早罢了,这些三本生高中时贪玩,到了大学才开始勤奋刻苦罢了。不过是一个早晚而已,有必要看不起人家吗?那些名校生当年高考那么厉害,为什么考研考不过三本生呢?这三年本科你在干嘛,是不是虚度人生光知道玩了?那么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人家呢?个人也非常赞成郑强教授的观点,人生漫长,很多人就是大器晚成的,我们不能用本科学历来评价一个人,固定一个人。人总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只要一个人不断地在努力,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至于学历,不管从什么学校考研,只要考上,大家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一视同仁,被平等相待。严格来讲,三本院校考研的学生更值得表扬,因为他们绝对付出的更多。学历歧视,不应该再被妖魔化了,中国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院校的学生,他们为社会国家做的贡献一点也不少,理应被平等相待。但愿以后,我们不再学历查三代了!谁能胜出,谁就是英雄!英雄就应该不问出处。大家的看法呢?同意郑强教授的观点吗?

小鸠

2020各大学研究生总录取人数,浙江大学录取数超万人!

转眼间,2020年考研的同学们开学已经将近一个学期了,部分高校也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新生的相关数据,这些学校录取的研究生数量着实令人非常的惊讶,对于已公布的2020年录取总人数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可以让我们直观的理解到哪些大学的竞争力最大,在这个名单中位居榜首的是位于杭州市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在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含推免共计8708人,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共计3695人,总人数达到了12000余人,是已经公布的高校中录取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的排名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说比较认可的中国第三高校,浙江大学录取的研究生的数量如此之高,说明她的受欢迎的程度和教学的质量得到了肯定,要想考入浙江大学是非常难的。录取研究生总人数达到万人以上的还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前十名的大学中几乎都是985大学,只有一所211高校入榜,这所大学就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唯一的211大学的郑州大学,共招收博士和硕士共计8262人,也是为数不多招生如此之多的211大学,还有一些二一大学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多,比如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这些大学虽然不是中国的顶尖名校,但是报考的人数之多,你真的难度并不比某些985大学低。这个统计的名单并不完整,因为还有很多高校招生的人数并未公布,应该还有很多高校也受到了很多同学们的欢迎,在这个名单中有一所双非类院校也赫然上榜,这所大学就是位于广州市的广东工业大学,有很多同学买称之为是广东省理工类大学的第二高校,足见广东工业大学所散发的魅力之大。看到这些学校公布的录取人数,你是否对考研又充满了希望呢?你认为是2020年的考研竞争力大,还是即将开始的2021年的考研竞争力大呢?

慎独

每年招收17000名研究生,浙大都得甘拜下风的巨无霸

普通人认知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是“小而精”高校的代表,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则是“巨无霸”高校的典型。殊不知,真正隐藏在水底的巨无霸大学并不是浙大等校,而是成立不足十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什么说中国科学院大学才是真正的全国摊大饼,高校巨无霸呢?中科院大学本科招生每年仅三四百人,部分省份还没有招生计划,许多人误以为这是一个“小而精”的精英化教育的学校,实际上该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官网数据显示,中科院大学在读研究生多达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国科大新生数据显示,共录取7104名博士研究生、9950名硕士研究生,意味着今年中科院大学研究生招收超过17000名!相比之下,浙江大学在校硕博研究生4万人左右,郑州大学现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也就1.9万余人,吉林大学在校硕士生19320人、博士生8420人,与中科院大学超5万人的研究生规模相比,这些传统巨无霸大学都得甘拜下风。除招生人数巨大之外,中科院大学还是真正全国跑马圈地的高校,就连研究院遍布全国的清华北大也略逊一筹。其官网数据显示,中科院大学在全国有116个培养单位,这些基本上一一对应中科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国科大负责这些所的研究生招生和学籍管理,这些研究所依然是独立的单位,形成了中科院大学在读学生遍布全国各省各地的奇怪格局。国科大自称拥有364位两院院士,正是借用了这100多个所师资帽子。不仅如此,中科院大学还有58个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京内40个、京外18个),中科院大学重庆学院、武汉学院、福建学院、广州学院、成都学院、南京学院、西安学院、河南学院、宁波学院等遍地开花,正在筹建或已建成。虽然是整合了中科院各分院的力量,但是也难免有跑马圈地要钱的嫌疑。中科院大学属实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巨无霸高校,甚至严格意义上都不算大学,所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被教育部归为科研机构而非大学,国内外不少权威大学排名也没有将中科院大学列入排名。未来,中科院大学和中科院关系定位厘清,要以自己的东西来展示硬实力,而不是在中科院庇护下成为中科院影子大学,那时候才能够真正说中科院大学是一所正常的大学,而不只是科研机构的学籍代发单位。中科大校友企业捐赠1亿元支持科大新医学发展中科大系小行星再添新成员,“吴伟仁星”闪耀太空重磅!安徽籍中科大少年班校友摘得科学突破奖

爱坎坷

浙大研究生工作3年,年薪过低被女友认为没出息,做出决定后愣了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毕业生刚毕业也只有三千多的工资,即使工作个几年年薪也就十万左右。可是有位网友交大研究生毕业以后年薪40万还被女朋友嫌弃,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楼主在某个论坛上发了个帖子,告诉我们他本科是浙大毕业的,后来又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展。这位网友平时很低调,一直都是做自己本职的工作,工作三年现在年薪也只有40万。他自己觉得目前这个薪水还是可以的,但是女朋友却抱怨自己名校毕业,40万的年薪太没出息了。女朋友之所以觉得这位楼主没出息是因为她好闺蜜的男朋友工资比自己男朋友高很多,还投资了好几套房,跟自己的男票一对比,内心就有些不平衡。这位楼主在听完女朋友的一番话后也觉得自己在结婚前确实需要再拼一把,因为跟她闺蜜的男朋友一比自己确实不够优秀。这位楼主还告诉我们自己虽是985院校毕业,但是刚毕业时自己经验不足,不会谈薪资,所以那个时候年薪才20万。虽然工资每年都会涨一些,但基础工资比较低,涨完工资以后也没有很高。要想赚到更多的钱,只有辞职创业来实现这个目标了。对于他的选择,很多网友都表示难以理解。小编觉得年薪40万对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已经好了很多了,虽然名校毕业拿这些薪水确实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贸然去创业的话,有可能血本无归,毕竟创业能否成功跟学历没有太大的联系,可能失败了女朋友也丢了。有些网友跟小编一样的想法,与其辞职搏一个渺茫的未来还不如换一个不爱攀比的女朋友呢。即使自己创业成功买下几套房,回头女朋友不知足,又跟年收入几千万的比,到那时你又该怎么满足女朋友的虚荣呢?还有网友也劝楼主不要贸然去创业,创业成功的太少了,大多都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如果创业失败,女朋友那么爱攀比肯定会离开自己,到时候想结婚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成功了,到时候肯定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女朋友又该抱怨楼主陪伴她的时间太多。所以辞职真的没必要。对此你怎么想的呢?

汝自洒濯

26岁浙大硕士重新高考,朋友骂他是疯子,他却默默落泪!

在一生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无数个抉择。高考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选择:有的人考上名牌大学,光耀门楣;有的人名落孙山,无奈选择复读,大多数人都是一条路走到底,很少有人把这两条路都走过。张韫喆显然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人,他考上了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却想要重新参加高考,因为他想要重新选择大学,追逐自己的梦想。张韫喆的这个决定,令很多人感到费解,他也因此受到了不少朋友的责问: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本该是前途光明,但是重新参加高考,不确定性很大,前途又会重新笼罩上一层迷雾,他为什么要从头开始?张韫喆从小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就要去趟医院,经常被邻居打趣说是“药罐子里”长大的,因为他在医院呆的时间比较长,对医生和护士比较熟悉,从小就对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拥有崇高的敬意。在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候,张韫喆就把自己理想的医学类大学放在了前面。但是天意弄人,张韫喆因为成绩有些差距,最终跟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他被南京工业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张韫喆的第一反应就是复读,可是在家人的劝阻下,张韫喆最终选择了低头,他来到了南京工业大学读一个跟医学毫不相关的专业---化学。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难道自己一生注定跟医学无缘?张韫喆不甘心,他努力读书,为考研做准备,四年的本科生涯结束后,张韫喆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浙大,读药物化学专业,这是张韫喆可以选择的跟医学类沾边的“最好”专业了。他本以来,药物化学专业跟药学差不多,可以给病人治病开药,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他很大打击,他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一家医药公司,做着跟医生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虽然有着上万的月薪,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工作。经过再三考虑,张韫喆辞去了自己在医药公司的工作,他在老家租了一个房子,开始复习备战高考。虽然张韫喆是浙大研究生学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高中时期的知识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现在一切都要从头捡起来,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次做卷子,对张韫喆来说都是一场打击,看着低迷的分数,他不断反问自己,现在的他还能否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经过一番“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般的刻苦求学,张韫喆重新参加高考的成绩发榜了,他取得了高考总分511分的成绩,这个分数跟浙大录取分相比完全不值一提,但是足以让他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2019年9月底,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一个跟周围有些“格格不入”的身影,他的年龄比许多前来迎新的“学长学姐”还要大,他就是张韫喆。在大一新生中,他是最“老”的一个,也是最“朝气蓬勃”的一个,他是最“沧桑”的一个,也是最“纯粹”的一个。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在以前,他曾失去过自己的梦想;而现在,他打算把自己的梦想“捡回来”!在很多家长眼里,27岁已经不再年轻了,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但是张韫喆不在意别人的目光,相比起每天安安稳稳的高薪工作,他更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再拼一把,再年轻一次,即使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可能找不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但是他自己不会后悔!2019年9月27日,张韫喆正式入学,现在他即将成为大二的学生,尽管医学出了名地难学,但是张韫喆却很开心,他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有句名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年龄从来不是我们寻求改变,追求梦想的阻碍,你认为呢?本文编辑:小初。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