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大研究生工作3年,年薪过低被女友认为没出息,做出决定后愣了两毛五

浙大研究生工作3年,年薪过低被女友认为没出息,做出决定后愣了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毕业生刚毕业也只有三千多的工资,即使工作个几年年薪也就十万左右。可是有位网友交大研究生毕业以后年薪40万还被女朋友嫌弃,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楼主在某个论坛上发了个帖子,告诉我们他本科是浙大毕业的,后来又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展。这位网友平时很低调,一直都是做自己本职的工作,工作三年现在年薪也只有40万。他自己觉得目前这个薪水还是可以的,但是女朋友却抱怨自己名校毕业,40万的年薪太没出息了。女朋友之所以觉得这位楼主没出息是因为她好闺蜜的男朋友工资比自己男朋友高很多,还投资了好几套房,跟自己的男票一对比,内心就有些不平衡。这位楼主在听完女朋友的一番话后也觉得自己在结婚前确实需要再拼一把,因为跟她闺蜜的男朋友一比自己确实不够优秀。这位楼主还告诉我们自己虽是985院校毕业,但是刚毕业时自己经验不足,不会谈薪资,所以那个时候年薪才20万。虽然工资每年都会涨一些,但基础工资比较低,涨完工资以后也没有很高。要想赚到更多的钱,只有辞职创业来实现这个目标了。对于他的选择,很多网友都表示难以理解。小编觉得年薪40万对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已经好了很多了,虽然名校毕业拿这些薪水确实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贸然去创业的话,有可能血本无归,毕竟创业能否成功跟学历没有太大的联系,可能失败了女朋友也丢了。有些网友跟小编一样的想法,与其辞职搏一个渺茫的未来还不如换一个不爱攀比的女朋友呢。即使自己创业成功买下几套房,回头女朋友不知足,又跟年收入几千万的比,到那时你又该怎么满足女朋友的虚荣呢?还有网友也劝楼主不要贸然去创业,创业成功的太少了,大多都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如果创业失败,女朋友那么爱攀比肯定会离开自己,到时候想结婚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成功了,到时候肯定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女朋友又该抱怨楼主陪伴她的时间太多。所以辞职真的没必要。对此你怎么想的呢?

忧郁症

年招17000多名研究生,老名校浙大都甘拜下风的巨无霸来认识下

每年可招一万七千多名研究生,当今研究生人数领先的领军高校是谁?如果要问:国内所有高校中,谁拥有的在读学生多?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则是传统意义上“巨无霸”高校的典型。而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则只能算是“小而精”高校的代表。其实真正“巨无霸”大学并不是浙大,也不是郑大等校,而是成立还不足十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也可能是当今唯一能与清华北大比高低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为什么说中国科学院大学才是目前真正的全国高校巨无霸呢?虽然中科院大学本科招生每年才不过三四百人,招生范围还没有覆盖全国,有的省份甚至还没有招生名额(计划),故有人就觉得它是一个“小而精”的精英化教育式学校。而知情人却很清楚,那是不太了解这所大学,实际上该校主要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用事实说话,有数据为证:中科院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多达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并且这数据还呈上升趋势。2020年国科大新生数据出炉了,共录取7104名博士研究生、9950名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今年中科院大学研究生的招收数已超过17000名!再来看看昔日“老大哥”浙江大学,其在校硕博研究生才4万人左右;而郑州大学现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也就1.9万余人;吉林大学在校硕士生就更少,才19320人,博士生为8420人——这与与中科院大学超5万人的研究生规模相比,这些传统的巨无霸大学都得让位,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不仅招生(在读)学生数众多,中科院大学也算得上是“地大物博”,属于全国跑马圈地的典型,就连研究院遍中国的清华北大也表示“望尘莫及”,比不过了。目前有官网数据显示,中科院大学在全国共有116个培养单位,这些基本上一一对应中科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国科大负责这些所的研究生招生和学籍管理,这些研究所依然是独立的单位,形成了中科院大学在读学生遍布全国各省各地的大气格局。国科大自称拥有364位两院院士。不仅如此,中科院大学还拥有58个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京内40个、京外18个),有点像遍地开花的味道,重庆学院、武汉学院、福建学院、广州学院、成都学院、南京学院、西安学院、河南学院、宁波学院等,正在筹建或已建成的。这虽然是整合了中科院各大分院的力量,也难免有“跑马圈地”的成份在其中,但没办法,这也是人家的优势之一。一直以来中科院大学其实只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巨无霸高校,甚至严格意义上讲都不能算大学,所以曾经的多种学科评估、大学排名等活动中,中国科大被教育部归为科研机构而非大学,并且国内外不少权威大学排名也没有将中科院大学列入其中——因此她也不是传说中的985、211。但有点文化的人,对“中科院”也都很膜拜的!有个老师的儿子考上了中国科学大学的硕博连读,一时被传为佳话,好像并不亚于考上了清华北大。还一篇题为《为什么要报考国科大?》的特稿,当时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烈反响。这更让不少国人开始认识中国科学院大学,原来她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魅力四射。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清华北大的国家实验室众多又较齐全,而国科大也后来居上,未来可期。中国科学院如今拥有学科齐全、分布全国的上百个研究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院是我国研究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已踏进中国顶尖大学队列。今年是个特殊之年,估计中国科学院一定会火起来。对于美国等国的对华为芯片断供,看看中科院院长是怎么说的——要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我们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比如轴承钢、光刻机,还有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等,我们争取将来在第二期,聚焦在国家最关注的重大的领域,集中我们全院的力量来做。”我们期待ing,中科院加油!

虏其人民

浙大硕士毕业又重新高考,竟然选了一所二本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上大学不会让你后悔四年,选错专业才会。但进了校门想换专业,恐怕没那自由。26岁的浙江大学硕士张韫喆,近日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走了八年弯路,他如今得偿所愿。为了换专业,重新高考的狠人不在少数。但对于张韫喆的举动,还是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觉得太任性,甚至有些“疯狂”。不过,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由转专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累觉不爱如果说复读是再赌一把,那么为了换专业,上了大学又重新高考绝对是铤而走险。浙大硕士毕竟不是高中生了,高考试题用研究生思维去解答,未必是好事。当年高考585分的张韫喆,今年高考考了511分,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是二本大学。不过,得偿所愿,这位浙大硕士在查到录取结果的那一刻,激动得掉眼泪。79.0%的受访者大学时都想过要转专业。早在2016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转专业有着巨大的需求。风险对执着于换专业的狠人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梅开二度的也大有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丁元杰,在入读2个月后选择退学复读,在2019年高考中如愿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录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李一峰,读到大二决定退学复读,2018年高考成绩比清华大学在云南省的提档线还要高9分,最终被四川大学各专业中录取分最高的口腔医学专业录取。重新高考,因为所学专业累觉不爱。“如果专业选错了,不仅大学会过得茫然,整个人生也会失去目标,请大家以我为戒。”张韫喆坦言。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的卢晓东教授表示,我国中小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引导不够,高校开放性不足,导致考生在专业选择上信息不对称。正如一个缺乏行为能力的孩子再怎么深思熟虑,也容易作出错误决定。即使是完全有实力自由选择专业的高考状元,也不免受“热门”专业影响。2017年北京大学录取的25名状元中,8名选择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录取的37名状元中,9名选择经管专业。而对很多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来说,选择专业的原因,可不一定是心中所爱,而是热门、有前景、爹妈这么说……无奈之选佩服重新高考的勇气,但未必值得学习。学生追求个人兴趣爱好的执着精神值得肯定,但对于重新高考这种做法,湖北大学教育学院解飞厚教授表示不认同。江苏淮阴工学院副研究员刘化喜也表示,宽容重新高考并不代表鼓励。重新高考对大学生来讲,毕竟是走了一段回头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对大学而言也是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不过,只有当事人知道自己的苦闷与无奈。一名硕士毕业生,要读另一所全日制高校本科专业,必须重新高考。“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只有重新高考了。”张韫喆感叹,重考是无奈之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我国对转学、转专业是有很多限制的,有时还不如退学重新高考容易。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就是这一原因。限制的原因在于,我国大学实行按计划招生。学校有录取分数线,每个专业还有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被普遍认为捍卫高考公平。捍卫公平,有利有弊。由于各校、各专业录取分数不同,进大学后的转学、转专业,同样会面临公平质疑:从层次低的高校转到层次高的高校,从录取分数低的专业转到录取分数高的专业,难道不会被某些人钻空子?转专业名额可谓稀有,厦门大学教授谢作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厦门大学除了小部分学生转专业成功外,实行全员可辅修第二专业的制度。”出路何方不过,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大学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申请转学、转专业。周光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转专业在我国高校,技术上毫无问题,它是一个制度问题。”专业是大学里面一个刚性的概念,是资源的最小配置单位。招生、培养和管理制度均以专业为中心,资源按专业划拨,教师、教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按专业配置。专业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任由学生自由转专业,可能导致大量学生集中在某些专业,而其他专业生源不足,结果是教学秩序遭到破坏。而且,各大高校根据专业目录来开发专业,而不是根据社会需求,导致大学的专业与市场脱节。与市场脱节的专业一旦设立,“哪怕社会不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大学也会源源不断地培养社会不需要的人。”周光礼说。反观美国的大学,之所以能够实现自由转专业,是因为专业是一个弹性的概念,一组课程围绕社会一种职业需求。当社会需求发生改变,课程模块随时组合,始终保持与社会同步。因此,周光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未来改革的总体趋势,就是要把大学的专业跟社会需求对接起来,而不是让高等教育工作与世界绝缘。”周光礼表示,让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自由地设置专业,也许就不会出现学生不想学的专业,“不想学的专业首先不都被砍掉了吗?”参考资料:老徐说高考26岁浙大硕士再战高考,录到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8月3日,齐鲁壹点问教丨26岁浙大化学硕士重新高考读医学,看点在哪里?2019年8月9日,腾讯教育退学重考是求学的“歧路”,2016年9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大学“回流”复读 如何看待高考生退学重考现象,2012年8月14日,教育中国-中国网大学转专业悖论:想转的没资格,有资格的不想转,2013年10月31日,人民网

集锦

浙江大学最年长研究生57岁,考研任何时候都不晚

2021年的考研已经进入倒计时。在紧张复习的同时,很多人也很担心,自己年龄是不是太大,在复试的时候会不会不被学校喜欢而刷下来?其实不需要太担心。今天浙大官网发布了2020级研究生新生数据。年龄最小的研究生18岁,最萌的年龄差是39岁,也就是说,最年长的研究生已经57岁了!浙大这个情况不是个例。我们看看北大、清华的情况。下图是北大工科硕士和博士的年龄分布。硕士中,30~39岁的有32人,40岁以上的有2人。在博士中,30~39岁的有18人,40岁以上的有4人。下面两张图是清华2020研究生的年龄分布图。在硕士中,26~30岁的,有13%,大于31岁的,有27%。在博士中,26~30岁的有16%,大于31岁的有15%。可见,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年龄不是关键,学校没有对学生有年龄限制,也没有年龄歧视。在清华,经常看到一些接近中年人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大家看的是你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而不是年龄。国家在2010年,也考虑到了在职人员要求再提高的需求,推出了专硕。任何社会都是鼓励人们去学习新东西、新知识,来提高自己。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大家也称他为“足够好先生”。足够好先生获奖的时候已经97岁了。他读研的时候是30岁。他原先是哈佛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毕业之后参军打“二战”。战争结束,他申请去芝加哥大学读研。在申请的时候,他被劝退了,说你难道不知道物理学家们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功成名就了,而你刚刚想开始?古迪纳夫不为所动,读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博士。读完博士,他做的是物理方面的工作。但到了他54岁的时候,他的研究项目被砍,他转行到锂电池领域,在58岁时,做出了诺奖的成就。前两天,有位32岁的武汉的一位硕士生,重新高考学中医,考上了湖北中医药大学,需要本硕8年。还有已经去世的褚老,74岁种橙子,橙子需要10年挂果。可见,任何时候读研或者干事不晚,学生对于年龄不要过于担心,最最重要的是好好复习,过国家线,然后精心准备复试。加油。

静居则溺

从专科到浙大研究生:致敬我的那些年,致敬我无悔的青春

文:尹水一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从专科考入全国排名靠前,而且是985和211双一流的重点大学,到底有多难?可以说不亚于上青天。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苦痛,除了自己,谁能体会。对于专科的我,能够考进浙大,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没有顽强的意志,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我记得,自从高考落榜以后我就对读书失去了信心,就随随便便的报了一个专科院校。当我想要考浙大的时候,是在看见新闻报道很多同龄人都被国外的大学录取。那时的我就在想,同样是人,别人可以的,我也一样可以。思考了近一个月,我决定考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换作现在的我绝对会觉得我当初的决定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专科考进浙大太难了。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那时学校有专升本的名额,但是需要考试,而且通过考试的机率是0.6%。而我们那个班级就有近500人。专升本比高考还难。在准备专升本考试的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心里除了考试就是考试。连吃饭都在背相关的知识,心里是没有很大的信心,毕竟班上那么多人,我天资没有他们聪颖,只有比他们多付出努力。终于我以0.5分之差超越了我的竞争对手,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本科。但是浙江大学是不接受专升本的学生的,除非你特别优秀。当然,我在大学期间考了很多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基本上都是600多分,计算机二级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我能够考的证书都考了。而且在毕业的那一年我还获得了全市的优秀毕业生称号。这所有的证书加起来都不够,因为这些含金量太低,无法进入浙江大学。但是我在大学的时候,有幸参与了科研活动,所在的团队获得了重大的突破,这是我能够进入浙江大学的一个好的开端。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以后,我就在本科阶段准备考研。为了考研,我花了3年时间准备专升本,后面又花了2年时间准备浙江大学研究生的考试。因为我的英语基础好,在考研的时候考了80多分,超过了其他同学很多分。我以当时我们那个班排名第二的总成绩成功的跨过了浙江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从开始萌生考浙大的研究生到实现愿望,我花了5年时间。这五年,我日日夜夜都在为了进浙大而努力。我的大学基本上没有玩乐,我从21岁到26岁这个阶段都是在为了一个梦想而努力。我的很多同学,在休息的时候,我在看英语,背单词。当他们在打游戏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看专业的论文。当他们和恋人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我在自习室里面学习。其实我也想像他们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我不能因为眼前的舒适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我有梦想。每天早上,能够让我准时起床的不是闹铃而是考进浙大的决心。在准备考浙大之前,我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我没有把握能够考进浙大,唯一有的是一腔热血。我相信很多人会嘲笑,会讥讽,会说风凉话。但是,我做到了,我考进了浙大。我凭的是自己的努力与不甘于平凡的心。我用了5年的青春,我用了我大学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我不后悔。因为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如果当初我没有足够的毅力,我也走不到今天这种程度。如果当初我不花5年,我相信后面的50年我会在后悔与不甘中度过。虽然这五年走来,没有鲜花,没有鼓励,没有安慰,甚至充满了痛苦与枯燥。但是我依然感谢这五年的生活。这五年,我习惯了一个人默默的努力,这五年,我知道了寒门也可以出贵子。细细数来,这五年,我走过了别人10年的路,做了2个高三的题。人生的路,还很长,我相信我会变得越来越好。记得曾经有一次,看书看到吐了,头晕目眩,看什么都是书,那时候特别担心,我害怕自己就这样消沉下去,看了医生说我心理压力太大,要适当的疏导,放松。可是我怎么能够放松得下来,我必须不断的努力,不停的逼迫自己向前,不要停下。因为我怕,我怕我躺在安逸的温床上就此沉睡。一路走来很多人会说即使考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也没有用,因为你的第一学历是专科。可是,我想说,至少我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你还在原地止步不前。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梦想,就在前方。只要我们不停止向前的步伐,心中有梦,就可以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无敌。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致每一位奔跑在追梦路上的勇士们。

狂舞派

最大年龄差39岁?浙大2020级研究生新生数据出炉

硕博比约为7:3;最小的研究生仅18岁,与年龄最大的新生形成了39岁的最萌年龄差;5月21日出生,和浙大同生日的有25位同学;还有58位研究生新生将与祖国母亲一同庆生……前不久,浙大针对2020级研究生新生做了一次新生调查,一起来看看能发现什么吧!(内容来源:浙江大学)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盗光者

浙江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9月17日,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今年浙大要招多少研究生?具体怎么考?有哪些招生政策?详情请往下看:《浙江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覆盖60个一级学科,35个专业学位类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覆盖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均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详细政策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2018年9月1日前取得高职高专毕业证书)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满足以下条件:提供大学教务部门开具的报考专业本科的8门专业课程成绩单;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及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初试成绩合格后,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5.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除满足以上条件外,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6.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考生,除满足以上条件外,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7.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领域(代码为125601)以及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领域(代码为045101)专业学位的考生,除满足条件1、2、3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8.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除满足条件1、2、3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2016年9月1日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工作单位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我校单独考试只限在工程师学院相关专业招生。9.报考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需参加全国统考,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办法招收学生,重点向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倾斜,汉族考生录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其中面向西藏自治区只招收定向西藏公共管理硕士人才计划。考生除满足条件1、2、3、4外,须提交各生源所在省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详情请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10.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二、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相关说明请见《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点击文字可跳转至查询页面)1.全国统考:四门考试科目详见专业目录(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为三门考试科目),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英一、英二、日、俄)、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化学(农)、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其余科目均由我校命题。2.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联考:考试科目为英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3.法律硕士(JM)联考: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课,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三、报考方式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严格核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联考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中报考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的“机械”专业学位类别的“工业设计工程”方向的所有考生,“设计学”专业且选考736专业基础的考生,“艺术”专业学位类别且选考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的考生,单独考试(限工程师学院相关专业)考生,强军计划考生必须选择浙江大学报名点(报名点代码3312),在浙江大学考点参加考试。1.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日期:2019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即为网报有效信息。(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中国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更改。(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2.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1)选择浙江大学考点的考生,将在“中国研招网”现场确认系统办理现场确认环节,具体请于10月下旬关注我校研招网通知。在网报期间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系统上传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校研究生报考须上传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2)选择其他考点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间由报名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安排,请考生自行查阅。在网报期间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寄送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寄送“同意报考”的证明。请在11月10日前寄达我校研招处。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后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四、初试1.考生根据教育部安排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和书写。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3.初试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6小时科目的考试在23日进行)。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五、资格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阶段统一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复试前将对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或学生证)、学历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如考生持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具体要求及安排届时见网上通知。六、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原则上按照学科门类(特别专业除外)划定学校基本分数线。各学院(系)根据招生计划、考试成绩和差额复试比例,确定各学院(系)、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不得低于学校公布的基本分数线),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的考生名单。复试形式和内容由各学院(系)根据专业要求、相关知识及能力考核标准确定,并在复试前通过各学院(系)网站向考生公布。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七、体检考生拟录取后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须在我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八、录取与调剂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复试、体检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报考定向就业的硕士生,在考生正式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参加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和高层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硕士生。对在报名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九、学费与奖助政策(一)学费: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详见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二)奖助学金:1.有关浙江大学奖助学金具体规定及注意事项请见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grs.zju.e.cn/-奖学金和各类资助)。2.学校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评选国家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3.学校设置学业奖学金,硕士生8000元/学年,奖励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但不包括以下类型的研究生: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税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学院各专业。“强军计划”、“少民骨干计划”、“对口支援计划”等国家其它政策扶持的在职研究生,可向学校申请另设的专项学业奖学金。4.学校设置岗位助学金(含国家助学金等),全日制非在职硕士生学校资助部分为700元/月,导师资助部分按照学校及院系制定的标准发放。每学年发放12个月。5.学校和导师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根据岗位工作发放津贴。6.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和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纳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实行专业学院和工程师学院双重管理模式。7. 2020年部分学院(系)实施硕博贯通培养试点,其中基础医学系、物理学系仅招收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8.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学校设立了绿色通道,可申请助学贷款等。奖助学金的详情参见学校文件:《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 》。十、联系方式(一)研究生招生处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研究生教育大楼702室邮编:310058,电话:0571-87951349Email:yjsy-zsb@zju.e.cn目录查询:http://grs.zju.e.cn/yjszs/ (二)各学院(系)联系方式详见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十一、其他1.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代码:10335,浙江大学报考点代码:3312。2.若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本简章所涉内容若有调整,也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请随时关注浙江大学研招处的网上信息,网址:http://grs.zju.e.cn/yjszs/

三材

浙江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含非全日制)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

(二)上表所列分数线(管理类联考除外)满足以下情况视同上线: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适用该政策上线的考生,总分相应扣减后计算各项排名。(三)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凡在2018年参加提前批面试并评定为面试成绩优秀的考生,2019年联考成绩达到国家A类线且政治考试合格者,可免复试直接获得预录取资格。(四)强军计划考生、工程师学院单独考试考生,外语不低于40分、政治不低于40分,业务课不低于60分,总分不低于280分,可参加复试(五)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同时满足以下成绩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15%。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45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0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9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35分。(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同时满足以下成绩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10%。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5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50分。(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考生总分不低于250分可参加复试。(八)西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考生总分不低于115分可参加复试。(九)各类加分政策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符合条件的考生请在3月9日前持相关证明和证件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出申请。来源:浙江大学分享到:

假有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位2020级研究生考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防控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按照教育部、浙江省统一部署,我校原定近期举行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和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工作推迟举行。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保障考生身体健康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有序启动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相关工作安排将提前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公布。请各位考生安心做好复试准备,密切关注学校的正式通知。在后续通知发布前,希望各位考生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工作,耐心等待,切勿提前来校,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如有其他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研究生招生处(硕士招生:yjsy-zsb@zju.e.cn;博士招生:yjsy-zsb2@zju.e.cn),我们会及时予以回复。请各位考生做好个人防护和疫情防控工作,同心协力,为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浙大与你同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二〇二〇年二月四日本文转载自研究生招生网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晗钰责任编辑:周亦颖

相为

浙江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

一、学术学位各学科基本要求二、专业学位各类别基本要求三、上述两表所列分数线(管理类联考除外)满足以下情况视同上线: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适用该政策上线的考生,总分相应扣减后计算各项排名。四、强军计划考生、工程师学院单独考试考生,外语不低于40分,政治不低于40分,业务课不低于60分,总分不低于270分,可参加复试。五、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初试成绩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4%。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5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50分。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初试成绩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可参加复试: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表中基本分数线的总分降低10%。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5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50分。七、西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考生,外语不低于4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不低于80分,总分不低于140分可参加复试。八、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的考生,加分政策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符合条件的考生请在学校基本分数线公布一周内把相关证明和证件扫描后发送到研究生招生处邮箱。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各学院(系)官网通知。(来源: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