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传媒学院:2020研究生招生扩招63.93%,复试时间预计5月中旬青空

浙江传媒学院:2020研究生招生扩招63.93%,复试时间预计5月中旬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线,并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来电来信咨询复试时间、复试形式、调剂以及是否扩招等问题的考生很多。为方便考生更好地了解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进程和安排,现就考生咨询较多的问题统一解答如下:Q1:今年扩招名额有多少?A1:2020年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00名(其中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3名),比2019年扩招63.93%。Q2:复试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A2: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预计在5月中旬,最终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官网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Q3:复试会采取什么形式?A3:根据教育部部署,各高校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我校主要考虑网络远程复试。不具备网络复试条件的考生,请于4月27日之前邮件联系我们,学校收集相关考生信息后会确定预备方案并邮件告知学生。Q4:复试主要内容有哪些?A4: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会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会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奖惩情况、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目前,我校复试方案尚未最终确定,请考生耐心等待。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在家安心做好复试准备是王道。Q5:今年接收调剂生吗?A5:普通计划今年是否有调剂指标,要视一志愿考生复试情况而定。如有调剂,我们会第一时间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官方网站公布调剂名额、调剂要求等。“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有2个调剂名额。Q6:有调剂意向,怎么操作?A6:“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请密切关注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网站公布的调剂公告,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具体方案、各方向计划招生数等另行公布,各位考生请注意查看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官方网站、浙传学科与研究生处官方微信。4月26日-4月30日我校也将安排专人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线解答考生咨询,助力考生金榜题名。来源:浙江传媒学院

桀溺

择校10/浙江传媒学院新传考研考情分析

今天将从5方面为大家介绍浙江传媒学院的考情分析:【目录信息】1.择校理由2.院校信息3.招考信息4.真题分析5.复习规划择校理由说起择校原因,首先南传北广名头由来已久,其次它位于江浙沪包邮区,最重要的是奖学金丰厚:1、学费:10000元/学年。2、奖学金a.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励标准为6000-20000元。b.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按学年分类和等级设定),获奖比例为100%。1)新生入学即可获得8000-10000元的学业奖学金。2)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分一、二、三等奖,奖励标准为8000-12000元/生。c.国家奖学金,奖金 20000元/生,学校每年根据上级部门划定的名额进行评选推荐。d.各类专项奖学金,奖励读研期间获得优秀论文(作品)的研究生。3、助学金a.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不包含定向培养的学生)。b.助研津贴,资助额度为不低于1500元/生,资助比例为100%。c.可通过申请“三助一辅”岗位等途径解决生活经济困难。凡是我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每生奖励1500元。院校信息学校介绍“浙传”,2010年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省部共建高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下沙和桐乡乌镇。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又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的专业优势,201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已连续招收9年,在近年的新传考研中都是比较热门的存在,国内新闻学泰斗著名学者李良荣教授就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学校的知名校友有戚薇、朱丹、李维嘉等人。研究生设立双导师制:每位研究生都有一个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带领;本身浙传就是一个非常强的实践平台,随处可见戴着专业设备拍片子的男同学们,专业的新闻车,做采访的女同学,学校设立全媒体中心和演播厅供实践需求。校内名师李良荣:他写出建国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指导教材,被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新闻专业选为教材;5年内再版10余次。他写出国内第一部《宣传学导论》(198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全国许多宣传干部的案头书;他写的《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不但在大陆,而且在港台地区广为流传。近年来他又致力于西方新闻媒体的研究,出版了《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成为全国新闻学研究生的教材。詹成大:1986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和危机传播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出版《民营资本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等专著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规划课题10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目前担任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英国杜伦大学博士生导师,是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总负责人,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咨询评审专家,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特聘专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特聘专家,国家发改委特聘培训专家。陈兵: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学位。浙江省首届五星青年教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点学科媒介管理学负责人,中央财政资助传播与文化产业实验室和媒体策划与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担任中组部干部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特聘教授、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传媒技术方向)兼职教授、浙江省广播电视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等。业界导师广电:陈建华,男,1960年生,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高级编辑。1982年7月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浙江日报社从事采编工作。1992年后历任公共关系报副总编,浙江日报国际国内新闻部、市县报道部、夜编部主任。2000年6月至2010年10月任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总编辑。2010年10月起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2000年评聘高级编辑(新闻正高)。系浙江省第一批“五个一批”人才,“浙江飘萍奖”获得者。所采写或编辑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等30多件。专著《报网鸿爪》列入《当代浙江记者丛书》。新媒体:徐德芳主持组建了果壳网的科学视频团队,以真人科学脱口秀的形式主持两档固定的科学视频节目《科学BangBangBang》和《果壳特别关注》,前者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展现科学技术有趣的一面;后者则紧跟社会新闻热点,帮助观众以科学的方式理解、看待热点话题。这两档节目以优酷网为主播出平台,辐射全网,总播放量数千万,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最重要的科学真人秀节目。媒管:姚休 男,1959年生,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管委,高级编辑。1982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高校和政府机关工作。2001年至今,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办公室主任、管委会委员,《浙江广电》报主编等职。被授予第四届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先后获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一、二等奖、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三等奖等。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影视》、《电视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完成《加快发展浙江广播影视产业的对策思路》等课题报告。编著《当代新观念要览》、合著《解读文化和文化产业》、译著《理性的探险》等。播音主持:敬一丹广告:范磊明,杭州有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话语权:常向群,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博士、社会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研究》主编,全球中国出版社总编,全球中国智库资深顾问。同时也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威斯敏斯特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北大、人大、复旦和中山等多所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荣誉或特聘研究员。招考信息根据学校要求,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3年制,学习方式为全日制。1. 广播电视新闻(含话语与传播、影视传播)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方向的人才培养注重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新闻理念,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二是重视学生广播电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在实践中发挥业界导师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主流媒体实习,强化训练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2.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方向的人才培养注重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传播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二是重视学生新媒体方面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案例教学,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在实践中发挥业界导师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新兴媒体实习,强化训练学生的传播与策划能力。3.全球传播与传媒教育-国际文化传播学院一是着重国际传播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媒介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二是重视学生全球传播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发挥业界导师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国内外媒体实习实践,强化学生全球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4.新媒体运营管理(含广告与品牌传播)- 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主要培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有较强的新媒体运营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新媒体运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5.口语传播(含播音与主持)-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旨在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高水平口语传播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广电媒体、新媒体、专业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口语传播、播音主持传播、播音主持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真题分析2020年考研真题一、 名词解释新闻选择(全程班-基础课)新闻法治(全程班-基础课)刻板印象(全程班-基础课)区块链(全程班-冲刺课)使用与满足(全程班-基础课)二、简答1、媒介融合的主要样式与举例;(全程班-冲刺课)2、数字驱动下的媒体营销新变化;3、新闻媒介的四力标准(全程班-冲刺课)三、 材料分析结合剑桥分析公司,Facebook泄露用户隐私事件,分析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全程班-冲刺课)四、 论述1、新型主流媒体是什么?新在什么方面?2、网络媒体视频化趋势渐长,论述视频化对传媒业带来的变化。(全程班-冲刺课)湘江评论(全程班-基础课)数据新闻(全程班-基础课)邵飘萍(全程班-基础课)电视收视率(全程班-基础课)字林西报二、 简答题1、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全程班-基础课)2、机器人写作的优势与问题;(全程班-冲刺课)3、解释性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全程班-基础课)三、案例分析扶贫攻坚稿件四、评论材料二:浙江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后不能做作业,10月28日《 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布了33条减负方案,其中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后可经家长确认拒绝完成剩余作业。(全程班-实务课 相似题材)2019年考研真题1、媒介融合;(全程班-基础课)2、数字鸿沟;(全程班-基础课)3、第三人效果;(全程班-基础课)4、拟态环境;(全程班-基础课)5、子弹论;(全程班-基础课)6、可行性广告1、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全程班-基础课)2、舆论反转及其成因;(全程班-冲刺课)3、简述新时期媒体广告的特性;4、简述《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的现实意义三、论述题1、简述信息茧房的弊端;(全程班-冲刺课)2、论述库利的传播学贡献(全程班-基础课)四、综合运用根据材料,论述“中央厨房”的运作模式。(全程班-冲刺课)1、红色中华社;(全程班-基础课)2、《新青年》;(全程班-基础课)3、KDKA广播电台;(全程班-基础课)4、电视画面直播;5、连续报道(全程班-基础课)1、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全程班-冲刺课)2、简述新闻失实的表现(全程班-暑期课)三、论述根据材料论述在新环境下应该如何推进媒介融合。(全程班-冲刺课)四、案例分析1、人物报道评析的优点和不足。消息:收养脑瘫儿14年,环卫工人举措让人感动2、评论写作题。材料为“城市媳妇回老家只让干活不让上座吃饭,霸气将整个桌子掀翻”经证实为假消息。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份第一轮复习,着重于专业课基础的复习(除新闻史部分),尤其是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部分,所有的参考书目一定要按计划完成,同时做好笔记和思维导图帮助而论巩固复习和冲刺阶段的背诵。此外还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另外补充阅读。每天抽一点时间进行评论、消息、案例分析的素材积累,从整理逐渐到自助写作。注意官方写作和自媒体的区别。英语尽早接触真题,养成做真题的习惯。2巩固强化:6-9月份二轮复习,这一阶段一般会有大量的课程,一边跟课一边再次过一遍参考书目,夯实基础。加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实务能力。可以以月为单位,写2-3篇评论或消息改写,做一篇案例分析,习惯动笔。中后期介入政治的复习,大量刷题。3冲刺阶段:9-12月份根据最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及相关文件,查漏补缺,将前面累积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背诵记忆,汇总一年份的热点整理,着重看事件的角度的深度,自我摸底。整理答题思路,模版性的套路要背熟。根据考试时间调整复习安排,政治大量刷题,英语确保真题做过两遍以上(包括英语一)。复试参考书目:编辑:米太阳主编:羽生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而本无形

浙传华策电影学院58000元一年!艺术院校学费又创新高!

(本文由南昌新东方官网整理发布,信息来源于网络)浙江传媒学院最近,浙江传媒学院发布了2018年招生简章,其中备受关注的浙传华策电影学院也是首次开招,东方君注意到,浙传华策电影学院隶属于浙江传媒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中国第一所“混合所有制”本科高等教育试点单位,按照市场化办学机制,因此学费高达58000元一年。这创下了公立院校艺术类收费之最!那么浙传的华策电影学院这么贵的收费标准依据又是什么呢?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高端化1、八大电影制作全流程实验室及实训棚馆:新增投入5亿多元人民币,建成和在建的教学实训场馆达6万平米,包括5000、2000、800平米3个摄影棚,1个大型影剧院,1个具有四放映厅的小型电影院;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混音棚,调色棚等,并配备高端数字电影摄影机、剪辑设备等,实训条件居国内电影院系前列;2、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所有专业,每班至多20人,并配备2位专业导师,提供每位学生每学期不低于10小时(即15课时)的一对一专业辅导;3、浙传华策电影学院将陆续签约十位海内外的顶级电影人,根据课程设置、项目设置前来授课、实训。国际化1.每一位学生都将在四年学制期间接受不低于两周的海外教学。该项目由浙传华策电影学院根据专业分团队统一组织,前往欧美国家进行,每个团队将在目的地聘请五位外方专业院校资深教员、电影人承担授课任务,每位专家主讲两日课程,并统一配备中文翻译。浙传华策电影学院承担每位学生的国际往返机票、食宿、交通、场地租用、课程安排以及外方授课专家的费用;2.浙传华策电影学院将不定期举办大师工作坊,邀请海外电影导演、知名演员、编剧、制片人、后期技术专家等前来讲学。项目化1、华策影视集团每年投产的影视项目中签约的表演、导演、制作等主创人员将在签约期间前来浙传华策电影学院进行一线实例讲解,以教学为主体目标,链接业界实践与课堂教学;2、华策影视集团每年投产的影视项目将为浙传华策电影学院的实训课程提供导演、编剧、摄影、表演等见习岗位;3、浙传华策电影学院每年提供不低于200万人民币的经费或项目,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机会。此外,在奖学金方面,除同步享受浙江传媒学院设立的国家奖学金、校内奖学金、校外机构设置的奖学金之外,浙传华策电影学院每年另行单独设立AIFilm奖学金,获奖金额为当年的全额学费,获奖比例为学生人数的2%。每位同学每年58000元的学费除了可以享受以上资源配备,在以下服务方面也不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住宿:三人一间,每间设独立卫浴,提供空调、洗衣机、冰箱、饮水机、台灯、床垫等所有必需生活设施;旅费:国内电影拍摄、制作基地的参观;物料:教材、软件、设备使用;项目:两周海外学习项目的国际往返机票、食宿、交通、场地租用、课程安排、及外方授课专家的聘请。(注意:每位同学在四年学制期间享受一次)虽然仍然觉得很贵,但是貌似又贵的还挺有道理…这样看来,学艺术果然是一条充(te)满(bie)希(ang)望(gui)的道路呢!对于怀揣影视梦想的少男少女来说,觉得这样的投入是可以接受的吧!问题来了,其他学艺术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多少花费?音乐类音乐类浙江音乐学院学费标准:音乐表演等相关专业每学年学费为10350元;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相关专业每学年学费为9000元。学习音乐专业,乐器的购置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例如,购买一架中等价位的钢琴,价格大概是在2万元,每年还需要维护、购买乐谱等支出,大概在3000元/年。乐器20000元+维修、杂费3000元/年*3年=2 .9万元一位家长说自己的表弟是学小提琴的,一节课需要花费800元,一周两节,加上寒暑假,开支起码是在十万元左右。而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在学习声乐,一年大概需要1.2万元,其他参加比赛的报名费和路费还要另算。“我每周要上两节课,一节钢琴、一节声乐,加起来费用是800,现在已经学习有两年多了。”一位准备报考浙江音乐学院的高三学生告诉小编。这样看来,学习音乐类的开销还真不小。高中三年,光是平时的培训费加器材费起码都要10万元左右,再加上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其他费用,总的花费大约在20万元左右。美术类美术类中国美术学院学费标准:各专业每学年学费均为15000元(其中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每学年学费为6000元)。美术类用到的工具比较多,而且更换频率高,每月大概需要支出300元。美术用具300元/月*12个月*3年=10800元一位高中家长统计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三年学习美术的花费,光是培训费一项,就在58800元左右。另外一位准备参加今年中国美院考试的考生说,今年,她报名参加了一个考前辅导班,三个月集中培训,价格是6万元。也就是说,学习美术类的学生高中阶段,光是购买美术用具就要花费1万多元,培训费从5万到10万不等,而大学的学费是在6万元,这样算起来估计也要花费20万元左右。传媒类传媒类中国传媒大学学费标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动画等15个专业,每学年学费10000元;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4个专业,每学年学费8000元。表演类表演类北京电影学院学费标准: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制片与市场)、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等5个专业,每学年学费8000元;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导演)、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电影录音)、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与科技等17个专业,每学年学费10000元;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所有专业每学年学费均为19000元。学习传媒、表演类的学生,主要的购置花费是在服装和化妆品上,一年大概需要支出3000元左右。相比音乐、美术类培训的细水长流,播音、表演以及其他传媒类专业的培训,基本属于短期突击和速成的,东方君了解了一下,花费基本也在2万到3万不等。一笔账算下来,真是深吸一口气,看来想要培养一位文艺青年还真是需要“富养”呀!那是不是说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没有机会走上艺术的道路呢?当然不是!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艺术班,由学校聘请专业老师,开展专业课教学,省去了学生们艺术专业培训的大笔花费,为想要学习艺术的学生们,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位有艺术梦想的学生都能迈进艺术的殿堂。(更多精彩内容南昌新东方官网)推荐阅读2018艺考生必读:传媒类大学排行榜最新发布

彼岸花

浙江传媒学院:招生资料、就业数据及山东省专业投档分数线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传媒类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现有杭州下沙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地址分别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学校前身是由1978年创办的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和1984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两所学校,于2000年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学校学科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5大学科门类,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类专业18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为国家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学为省优势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文化产业管理、摄影、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技术为省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人。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山东省计划招生17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68人,实际投档数量68人。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传播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97分,对应最低位次为29223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65分,对应最低位次为60169名。选考科目要求在浙江传媒学院计划招生的17个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是广播电视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经济学、英语专业,共计10个招生专业;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传媒大数据)专业,共6个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思想政治或历史或地理的专业(类)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17个专业(类)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其他16个招生专业均为按照专业招生。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秘书学2个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就读校区为桐乡乌镇校区。英语专业,要求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15分。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浙江传媒学院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录取按国家有关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录取的规定办理,调档比例一般为100%。进档考生,学校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根据“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按投档总成绩(含政策加分)排序录取。凡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单科高考成绩要求115分以上(含)。中国语言文学类实行大类招生,含汉语言文学、秘书学2个本科专业;按大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校后第一年按大类培养,一年之后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考评实施专业分流,第二年开始进行专业培养。学费及住宿费: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关于转专业学习成绩优良,必修课程每次考核合格且学习综合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位列前30%。艺术类专业不得转入文史、理工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按招生分为广电艺术类、影视表演类、美术类和音乐类等几个大类,一般不得跨大类转专业。转出和转入的学生人数各控制在本专业当届学生人数的10%以内,根据学生学习综合成绩和专业测试情况,择优录取。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浙江传媒学院2019 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截止2019年8月31日,我校2019届毕业生共有350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9人,本科生3405人,专科生23人;男生1150人,女生2357人。毕业生就业率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3428人,就业人数3287人,初次就业率95.89%;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总人数79人,就业人数75人,初次就业率94.94%。本科生就业情况2019届本科毕业生3405人,就业3265 人,初次就业率95.89%,其中出国(境)留学389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11.42%;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148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4.35%;直接参加就业2728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80.12%;待就业140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4.11%。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2019届本科毕业生3405人,直接就业2728人,其中1632人在浙江省内就业,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9.82%,1096 在浙江省外就业,占直接就业人数的40.18%。浙江省外就业的1096人中,以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最多,分别占浙江省外就业人数的20.71%、15.51%、12.14%、8.03%、5.66%。山东省就业人数62人。

言语

以家人之名,欢迎你!我校举行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

秋色宜人,金风送爽。9月24日上午,我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下沙校区举行。校长徐小洲,党委副书记宣裕方出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培养单位负责人、校内外研究生导师代表及2020级全体研究生新生等参加,开学典礼由党委研工部部长、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张邦卫主持。徐小洲对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他表示,一所大学至关重要的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人民满意大学。他就同学们如何扣好人生第二颗扣子、成为有用之才提出四点希望与要求:一放大人生格局,具有全球视野。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人类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未来传媒人,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不单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全球视野和宽广胸怀,只有格局大、视野广,才能真正做好媒体工作。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是精神之钙,只有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克服人生之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也只有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热爱,才能增强前进的动力,建立起更高的人生事业大厦和学术大厦。三珍惜在校时光,提升专业素养。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必须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平台,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卓越的高层次人才,力争为学科专业发展、为行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四坚守初心梦想,做到持之以恒。坚持是我们成功的重要法宝,在人生之路上,在学术之路上,每个人都有挑战与困难,一定要守住初心,坚持到底,通过在浙传的勤学苦练,努力为人生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起点。宣裕方宣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作品)表彰文件和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表彰文件。徐小洲、宣裕方为获奖同学颁奖。徐小洲为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作品)的同学颁奖徐小洲、宣裕方为获得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同学颁奖会上,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良荣教授给新生们带来精彩的“开学第一课”——认识传媒业。他向学生们讲述了40年来中国传媒业的演进,并分析了当今传媒业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他表示,未来传媒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有一锤定音的权威主流媒体,要树立社会的底线共识。他祝愿全体2020级研究生新生们将来能在传媒事业中发光发热。硕士研究生专业导师代表、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淑华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给新生们提出三点建议:一要确立理想和情怀,明确学习规划和人生规划。二要珍惜研究生学习时间,为自己的梦想而积极行动。三要保持强大的内心和面对未来的勇气,无所畏惧地走出舒适区,在历练中茁壮成长。硕士研究生业界导师代表、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副总编辑吴小龙老师结合行业经验给新生们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面临媒体大变局,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三是做好专业规划,拓宽就业面。四是做一个有趣的人,拥有有趣的灵魂,保持积极乐观、善良友好的人生态度。在校生代表、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研究生钟楚贻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三点感悟:读研是新的开始,要努力保持平稳的心态继续前进;要学会学习,在学习做人与做学问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与精神境界;要把握当下,过最为饱满的研究生生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浙传人”。新生代表、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于若琪同学对于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充满期待。她表示,要树立明确的专业目标,认真学习,努力掌握传媒领域的前沿知识;要积极实践,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有担当的传媒人。据悉,2020年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30名考生报考了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最终录取200人。相信全体2020级研究生新生会珍惜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放飞梦想,成长为一名卓越的传媒人才,努力为我国传媒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奔跑吧 浙传人!责编 | 毕雯雯 赵立英责审 | 何丽终审 | 陈永斌【来源:浙江传媒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美刺

关于压力和困境,我们找三位研究生聊了聊

全文3125字,阅读约需9分钟编者按:10月13日早7时左右,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经过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排除他杀,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据称,该研究生在自杀前发过长篇微博,称自己因课题实验长期受挫可能面临延期毕业的压力,选择在实验室结束生命,希望自己下辈子能够做一只猫。而这,并不是一个个例。四川理工学院的吴玉婷,在《从自杀现象透视研究生的心理危机》一文中写道,在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各大高校研究生自杀的新闻时有耳闻。在2006年后,国内研究生自杀事件仍不绝于耳,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警示我们,研究生作为具有较高学历和较高期望值的群体,其心理应激能力不一定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我们的积极关注。记者|刘心语 刘宗坤责编|屈庆龙编辑|屈庆龙指导老师|胡睿图片|记者拍摄,部分来源网络就业“这种焦虑感很无形,你会对自己有期望,觉得自己应该比原来的同学有更好的步伐。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达到更好的步伐,会失望的。”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媒体管理专业研究生高欣奕说,这是她读研后的直观感受。以前的同学一个个开始工作,而自己还不确定日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研一的暑假,高欣奕曾去FM93浙江之声实习。交通之声非常缺男生,去年招的唯一的一个正式记者就是男生。台里出于未来发展考虑,招男生,台风高温,这些报道都可以让男生去。在当下一个“招男记者难,招优秀的男记者更难”的时代,高学历的女生至少在记者这个行业是不稀缺的。现如今许多传媒院校男女比例失衡严重,女多男少,更是加剧这一现象:社会对男记者的需求远远高于女记者。“我喜欢做新闻,每次完成一件对社会时事的报道,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但喜欢归喜欢啊,传统广电你进不去啊!”高欣奕说,她目前还在投简历,虽然投的简历基本上都石沉大海。她说自己即使研究生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现在传统媒体大环境不太好,有些广电公司营收甚至为负。这种情况下,有些传统广电单位除了性别上有门槛外,还一直在缩招。而仅存的这些岗位还包括运营岗、营销岗、剪辑岗等等,真正分摊到记者岗位上的人少之又少,可能最后只剩下一两个。但这仅存的一两个岗位又往往不乏优秀的竞争者。高欣奕所在的实习机构中,跟她同一批进来的实习生很多都是来自全球排行前50的学校,竞争更加激烈。“新闻记者招的很少,就像是一个夕阳产业。而且里面的人会觉得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热情会被磨灭。在这种情况下,你进去也会觉得没有朝气。”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就业压力,高欣奕最终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高欣奕备考公务员的自习室“我们这一届有非常多的人要去考公务员,大家都觉得考上公务员后可能会过得更好”。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虽然不是一条特别好的路,但至少进去后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开展一些副业。但是在传统互联网公司,是没有这种机会的。况且互联网公司想要更多的技术性人才,像这种学新媒体管理的,进去就显得“不伦不类”了。高欣奕看着杯里的水,沉寂了很久才说:“社会就是很现实啊。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谈梦想的话,真的是谈不动的。”▲高欣奕用杯中红墨水多少表示压力大小年龄文胜今年26岁,研一入学不到三个月,与他同级的学生中大部分是22岁和23岁。刚入学和别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提到年龄时文胜感到难以言说的尴尬。文胜的父母在家务农,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文胜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一直都被父母寄予厚望。当初高考失利,文胜只考上了某所三本院校,他说:“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本科毕业是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的。”因此当初文胜第一次考研未考上时,他父母鼓励并支持他再战一年,这才顺利上岸。▲文胜被广西民族大学录取通知虽然没被第一志愿录取,调剂到了现在的大学,文胜一家对结果还是挺满意的。“先毕业再说,自己年龄也这么大了,要早点挣钱养家。先工作几年,再决定回来考不考博吧。”文胜对于自己的年龄特别在意。虽然穿着红衬衫、黑西裤,着装完全一个中年的职场男人的模样,但是一有比他年龄略小的叫他“胜哥”或者只要带一个“哥”的字眼,他就会感到十分的反感。年龄差距带来的不仅是穿衣风格的不一致,更重要的是那种来自心底的自卑。“你看着比自己小好多岁的同级人就会很不舒服,很多时候做实验没别人快,没别人好,你都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年龄大了,明明自己才26岁。”看着老同学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文胜也会感到焦虑。“我现在年纪大了,和其他同学不一样,考虑事情会要更长远一些。身边有些同学是偏享受型的,觉得自己考上了研究生,整个人提高了一个档次,大部分时间都在吃喝玩乐,但我知道我不能这样做。”文胜现在还没过六级,本来就极其繁重的课程还要多加几节英语课。他每天就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考研时特别爱泡在图书馆学习,现在也没太多时间去图书馆了,就呆在实验室里,觉着多花点事件是不是就能弥补年龄上的不足。他说,他就喜欢躺在床上看着周星弛的喜剧片,这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偶尔难过的时候也刷刷B站,看看朱一旦的视频,感觉人生就是这样,挺搞笑也挺讽刺的。”学业深夜,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研三的吴涛坐在电脑前,眼睛快速地划过一行行代码,手指迅速地敲击在键盘上,“哒哒哒”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她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闹钟,已经晚上十点了,而自己的编程作业才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考上研究生后,吴涛明显感觉到压力比之前重很多。“我之前读本科感觉挺轻松的,但读了研究生后,从研一开始压力就突然大了很多,课程要难很多。除此之外,学校还改了毕业要求导致毕业难度越来越大,”在此之前,毕业只需要实习满一年加一篇毕业论文,现在还需要多加一篇论文。为了论文作准备,吴涛最近正忙着读文献。由于国外的计算机技术更加成熟,所有文献都是纯英文版的,吴涛的英语不太好,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困难,只能一边翻词典一边看文献,她说:“看不懂也要看,一个词一个词的查呗。”但有时候即使查解释,串词汇,看完一篇千词的文献都往往要用上一天。最后将代码一个个敲打在电脑屏幕上,还是会出错。Error、Error,还是Error。第一次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这个单词,她还会咬紧牙关,一行一行的去检查自己是不是语法出了问题。但当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电脑屏幕上出现的还是“error。”▲吴涛编程出错时电脑的的画面电话那边吴涛的声音愈发激动,“有一次我检查了一个下午,愣是没找到错误。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你再怎么修改,再怎么努力它就是不对。你开始感到绝望,但那没用。你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去机械的检查自己写的代码。”沉重的毕业压力常常让吴涛踹不过气来,还有加入学生会的缘故,吴涛在学校内几乎没有交心的同学,“每天不开心的事超多的,只要一想到毕业就会感觉到很严重的焦虑。”毕业压力大是现在很多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类研究生的现状,吴涛是专硕研究生,她导师还带着一名学硕研究生,她的毕业压力更大。吴涛看到她总是每天都忙碌在实验室,有时候一进去就好几天,只有实验有结果了才会出来。有一次看到她推开实验室的门,整个人都虚脱了,双眼布满血丝,头发也都打了结。有一次吴涛和室友聊起毕业的话题,寝室的氛围就变的异常沉重,“有时候感觉压力太大,就想自己也从楼上跳下去。”向上滑动阅览记者手记:做这个选题是看到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事件。有时我会疑惑当代研究生究竟是在经历了什么之后才会选择如此极端的做法?这次采访了不同的研究生学长学姐,知道了他们的压力,也看到了他们的无奈。社会应该给予研究生群体更多的关注:实验器材的完善、导师权力的管控、作业人性化设置、心理危机时有效干预治疗......而不是只展示“报考人数”、“上岸指南”等一系列冷冰冰的数据。

花灯记

艺考生注意!浙江传媒学院或将有资格培养研究生,今后潜力巨大

近日,浙江传媒学院官网透露,由该校作为责任单位、浙传副校长李文冰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申报的“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代治理模式研究”获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是该校2020年继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之后,获得的又一重大国家级项目,意义重大,将有力助推该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是我国以“传媒”命名的8所本科高校之一,并且是目前仅有的3所公办传媒本科高校之一(另外两所是中国传媒大学、山西传媒学院)。由于区域学科布局、我国传媒学科发展起步晚等原因,我国传媒类高校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并不多。浙江传媒学院在培养研究生领域,仅有一个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并不是真正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每年培养的研究生有限。(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即安排少数确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但尚无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在一定时期和限定的学科范围内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生,并按项目主要支撑学科授予学位。)今年正好是新一轮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增列,据浙传官网透露,学校根据《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申请新增新闻与传播、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而本年度陆续获批的这3项重要国家级科研项目,正好体现出这3个拟建学位授权点强劲的发展势头。据悉,作为省一流A类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戏剧戏曲学方向带头人、新申请的艺术硕士团队骨干伏涤修教授主持的“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项目于2020年7月获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这不仅体现了浙江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实力,同时也为拟建的艺术硕士学位点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新申请的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带头人、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教授主持的“面向2035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及推进策略研究”项目于2020年9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这是教育学国家级重点项目首次落户该校,该项目为拟建的汉语国际教育学位点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作为省一流B类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新闻学方向带头人、申请新增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骨干教师李文冰教授主持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将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特需项目以及未来拟建的新闻与传播学位点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浙江传媒学院聚焦“双一流”发展理念,注重内涵发展,重视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在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撑引领,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对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具有积极意义。

鼓之

只收保研生?人大中传深大改革,谁的影响最大?为啥名校都改革?

大家好,这里是考验刺客联盟!紧急通知!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仅招收具有一年以上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经历的非全定向就业生源!此消息一出,又有不少考研人梦碎、心碎了!要知道,人大新传的学科评估为A+,学科实力非常强,是非常多新传学子的梦想,八月底这冷不丁一改革,海量同学哭晕在厕所……此前中国传媒大学最新发布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随后深圳大学等也相继官宣了一系列改革!注意!这所高校学费调制90000!考试内容大改!你还愿意报它吗?这一系列的研究生教育招生的改革,预示了什么呢?有考研专家说“名校带头改革反映了一个趋势,学校不需要这么多研究生,本科读完就去工作,读研的就要专心致志搞研究,想来研究生里镀金的,趁早去工作吧。”还有人提醒说“今年考新传考生要注意,今年竞争压力比往年要大很多,顶尖院校的改革会导致一批同学调整备考院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努力。”其实最有发言权,最想表达自己态度的应该是那些备考人大新传的同学!人大的这个消息确实太突然,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但是我想跟大家说一句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没有任何知识是白学的!”人大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你都有信心备考,那相信你现在转战中传、浙传肯定也不在话下!我是考研盟主,有什么关于考研的问题,可以留言交流哦

考研|跨专业之战

2019年12月21日,300余万考生将跨进考场,为考研写下自己的答卷。其中,有些考生突破原有专业,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全文3000字,阅读约需7分钟记者|孙佳棉 王紫怡 莫林衛责编|吴雨婷编辑|吴雨婷指导老师|陈佳沁跨考·中传梦“原先决定出国,大二我学了半年雅思。但看到中传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沉寂很久的‘中传播音梦’又一下一下的挠我的心。”新闻与传播学院16级传播班明北最终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定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因为一直对这块很感兴趣。”兴趣并非是明北选择跨考的全部原因,“妈妈曾是播音员,对我的语言要求一直比较高。从小家里说的都是普通话,一念错字就会被纠正。加上我初高中一直是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人,基础还算扎实。”但明北还是遇见了不小的障碍。首先是知识熟练程度不能与播音本科生竞争者相比,且明北没有参与系统的相关培训。“播音主持的理论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新鲜的领域。”之前明北觉得“英语的阅读又多错了几个”、”昨天背的东西今天全部忘掉了”是小事,但备考以来,这些都成为“内心崩溃的瞬间”,甚至会让他有放弃的想法。但他总会劝解自己:“我可以花更多时间和耐心,去构建我的知识框架。只要我坚定这个目标走下去,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图为明北考研笔记除了日益丰满的知识体系,明北的底气也因身边人的支持壮大。明北最初有过犹豫,询问了哥哥的看法,“他说既然原有的出国计划成了选项,说明我真正内心想做的是考播音研究生,那么就做真正想做的事。”明北感谢家人们能尊重他自己做的选择。高考前明北的家长觉得学艺术很难有出路,在没有自己想法的情况下,明北选择遵从他们的安排。“但现在我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又属于比较固执的人,他们也很难改变我的想法。”同时,朋友的陪伴让他更坚信考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在考研群里,成员彼此督促学习,规定九点之前没到图书馆自习室的人就要在群里发红包,这是他提到“考研”下意识想要分享的趣事。正因如此,明北已经越来越看淡“跨专业”的所谓“跨度”,因为努力过后的备战时光会在埋首习题和“八百标兵奔北坡”里给他一个答复。“我从不觉得跨考这段时间是被浪费的,相反,因为去做了,我不会后悔。”跨考·学科魅力“历史是历史的续写,我是我自己的未亡人”。文萱从知晓淡豹起便一直记着这句话。 四年前,她因为分数选择了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四年间,文萱与新闻打交道,磨合与新闻的关系,却遗憾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方向,“四年的学习、实践的过程,就像是把幻想的泡沫一个个戳破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很适合新闻,”文萱这样形容自己与新闻的关系。一次人物采访中,文萱知道了一个叫项飚的人类学学者,并在项飚的学术研究中了解到了另一个人类学学者---淡豹。同是人类学学者,前者给她提供了解读世界的新角度,后者则是她萌发跨考南大人类学的契机。“对我而言,淡豹是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女性,除了对于两性观念的独到见解,更让我尊敬的是她关爱社会的格局。她很精准,时刻在反思,非常敏感,这或许也是人类学学者的特质。”从零开始——这是她跨专业考研路最初的处境,“接收学科的历史、理论等等,实际上就是全方位重构,这个学科又比较冷门,所以相关资料很少,全靠摸索。”▲图为文萱的课桌文萱说“我看一些专业课要求的书和学者写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还挺感动的,想着要是能真的学三年就太好了。没有因为谁的鼓励让我更坚定,至始至终都只有自己,都走到这儿了,放弃也太不划算了,真正的鼓励其实来自学科本身吧。考研没那么苦,不过是另外一种选择罢了”。每天早上七点到图书馆,晚上九点回寝休息,除了中午的午休和吃饭时间,文萱基本上会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但在文萱眼里,考研并没有那么悲壮,她说“我个人不太喜欢把考研说成苦大仇深充满鸡汤的描述,它只是一个侧面,而我所经历的也只是个侧面,对我来说它真的很平淡,就像是过着平凡又相似的每一天。”文萱觉得未来虽然不确定,但她觉得踏实稳进、顺其自然总是迎接未来最好的方式,谈及考研的结果,她说“我没有非常迫切地想要考上,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接受另一个学科的知识,这点来说或许对我更重要,能考上当然很好,不能去的话去工作也不差。”跨考·兴趣所在“和多数人一样,我对心理学的最初印象来自小说、影视,都是很魔幻的叙事,比如精神分析、犯罪心理学这种。”但是,随着对心理学的进一步了解,新闻学院17级编辑系的小新发现心理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我比较乐于观察和理解不同的人,所以在社交中也比较经常扮演开导的角色。但后来发现,不是每个心理学家都第一次见面就读心。相反,心理学发展至今是一个学说非常多体系非常复杂的‘学界’,而每个不同的心理咨询师都像不同的演员一样风格迥异。”出于兴趣,他从原本的专业渐渐走近心理学。“了解心理学背后的一些机制后,能更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人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感觉蛮奇妙的。”小新从经典的实验理论还有一些研究方法对这个专业做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在大二时就做了不少的准备:“首先我咨询本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线上线下形式都有。”在对这个专业要做怎样准备和以后毕业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后,他最终确认选择跨考心理学这个专业。据小新了解,同学院同级择考心理学的仅有两人。现阶段他选择在寝室准备考研,没有抱团研友的互相激励,他只能自我约束。曾经打游戏、看动漫到深夜便是他课余生活的全部,选择跨考后,他渐渐有意识地增加学习的时间,作息也变得规律起来。“我认为跨考兴趣很重要,不然面对硬邦邦的理论,谁也不能坚持。”在考学范围内有一本《心理学统计》,因涉及数学,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一块“硬骨头”。小新表示出于热爱,所以勉强能硬着头皮“啃”。“找到节奏也很重要。”从非专业书籍到专业书籍的过渡加之背单词、整理框架,目前他还在不断调整自己复习的步伐。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也确实有过摇摆不定:“会觉得跨考风险大 。有想过要不要把心理学只当成一个兴趣。”因为社科类考研的门槛不高,对于不满意自己本科院校或专业,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考研成了他们千载难逢的“再来一次”的机会。每年有近百万人选择跨考,占考研总人数的60%,大部分名校研院的外校录取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70%……很多时候同一届考的有许多二跨甚至三跨的考生。庞大的跨考人数就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给他带来了不少压力。▲图为小新的考研笔记“说实话我期间有好几次想放弃。”但父母的支持给了他力量。“我从小比较独立,平时也很少跟父母交流学习方面的事情。他们对考研并没有什么了解,更不知道跨考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虽然只说最简单的‘相信我’, 但一直站在我身后。”从现实角度来看,小新选择跨考也是相信心理学的前景。“虽然现在国内行业鱼龙混杂,缺少有力管理和规划,并且市场上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剧增,使得心理咨询行业遇到了发展的春天,心理学也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我觉得社科类的知识还是很重要的。每个社科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它们都是试图在不同方面去分析社会。” 心理学的独特魅力最后让他坚定了跨考的决心。小新以最近发生的家暴事件为例,指出“很多自媒体发文,不外乎就是事件回顾谴责当事人摇摇愤怒的大旗”。但通过学习心理学,他看到不同的东西,比如“攻击假说”,比如犯罪心理,甚至“冷暴力”也算是伴侣亲密关系中暴力的一种。“通过这些我们得以理解犯罪,比网络上“渣男的表现”之类的垃圾信息有用的多。”“当我翻开专业书的那一刻,我开始理解世界,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这是我选择心理学的初心,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文中名字皆为化名

成者为首

“是保研双非,求稳上岸读研?还是直接考研冲刺985/211名校?”

从功利性角度来说,读研是为了向更高平台跨越,去实现更好的一种可能性。但是有些同学也会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如果符合双非院校的保研要求,是愿意去双非院校读研,还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去冲刺名校研究生?“ 保本校不甘心,想去 985 ,但又清楚现在的考研形势,考名校有风险。不清楚到底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能考上 985 名校? ”“考研还是保研?”“保外校还是保本校?”“非名校不读研还是学历优先?”为此,宗师君分析了保研双非院校与考研的优劣、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双非院校保研等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Part 1 保研双非本校的优劣分析一般来说保研名额是教育部按需求计划分配到各个学校的,按照应届本科生人数的 15% 上下确定,对于没有研究生院的 211 高校一般按照本科生人数的 5%,其他学校为 2% 分配保研名额。因此保研也大致遵守着 “最差是本校,逐级递升”。但是,当面前摆有两条路“充满风险的考研梦”与“板上钉钉的研究生身份”,很难直接断言哪一个选择是最优的。优势保研虽然比不上考研万人抢过独木桥的激烈,但也需要三年学业成绩的足够优异。尽管从表面看,双非研究生在含金量、认可度上弱于名校研究生,但并不代表保研双非就毫无意义。1、准研究生身份”,提前进行读研规划在一些专业领域里,研究生是基础门槛,实践能力是加分项。“准研究生”身份会让你比别人多出近一年的时间充实自己,而且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与院校资源也能帮助你快人一步的规划研究生学术蓝图。在 2~3 年的读研期间,很多研究生会还需要时间去了解院校背景,保研本校的同学就会凭借“熟悉度”迅速成为研究生阵容的带头人、辅导员助理等,接触到优质项目的机会也更多,甚至有机会直博或者留任本校做辅导员。2、时间盈余去积攒其他能力在比考研人多出近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完成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成果)、提前联系老师申请项目研究,或者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份有分量的实习、考证等。许多专业实践经历比学历更优先,想要弥补读研平台的差距,就可以从实践 + 成果方面积攒“分数”,作为以后就业的敲门砖。当然,这对于自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计划还是要依据自己的兴趣方向与就业预期。不过,学校地理位置不好、保研专业又平平无奇、就业机会少,那选择保研本校还可行吗?劣势其实保研本校后不后悔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能不能面对自己内心发出的灵魂拷问:“舍友绩点明明不如我,现在却是 985 名校研究生,而我只是个双非……”“现在选择了最简单的路,以后我一定会后悔的吧?”“我如果考研,肯定也能考上了!”1、心理落差感尤其是身边有成功上岸名校的案例后,保研人心里不免产生落差感与压迫感。短期来看,考研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考研成功后的回报值也更高。最后“别人努力到达了山巅”而自己只是在一个“小土坡上”,在心态上不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2、可能面对的“学历歧视”毕竟是 2、3 年的青春,院校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又能否实现预期计划?而且在求职中,社会普遍追捧“名校光环”等简单粗暴的标签。尽管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双非就读的自己也要做好被质疑或拒绝的心理准备。3、错过“更好的平台”双非院校在平台资源上相对匮乏,专业优势、地理位置、就业平台等,一项项加起来就差的不止一点半点了。读研期间可能很难接触到优势的科研项目,就业时很难得到名企的校招机会……尽管研究生学历已经比本科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一些大厂会在简历筛选初期设置名校研究生的门槛。除非有过硬的作品/成果,否则很难拿到面试的入场券。Part 2 名校研究生比双非好在哪里?1、考研的风险性更高丢掉保研资格,去搏一搏梦校研究生,自己有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从结果上看:成功上岸:985 / 211 / 心仪院校;上岸失败:调剂到与本科差距不大,甚至不如本科的院校、二战或直接就业。对于有学术追求和未来规划的同学而言,他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努力值应该有多高。但更多的同学是被社会无处不在的“偏见与规则”推着走,盲目报考名校,最后沦为考研的炮灰。所以,在做出选择之前,认真审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还是人云亦云……2、名校研究生的资源优势有哪些?毋庸置疑,名校能提供更高质的教育资源与就业竞争力。双非院校的资源与平台都有限,而这些资源壁垒在有些专业是很难凭个人的努力跨越的。与本科生阶段不同,研究生阶段看重导师资源、课题资源、实验资源。如图是2019年各高校的科研投入排名,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与资源远远领先于普通院校。而目前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所以名校考研也越来越激烈。(图为2019中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考到名校,在读研期间进入一些国家级别的课题组,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很多定向选调的岗位也只面向 985 院校。而很多双非院校远不能提供这些机会。截图来源于知乎评论当然,除了外部的培养环境,个人的因素更重要。即使是普通高校也能培养出能力强的研究生。如果只是去 985 镀层学历的“光环”,那短短的研究生经历并不会给现阶段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不过,扩招之下研究生的培养标准也有所“掺水”,一些企业在面试时开始强调“原始学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第一学历。尽管对于辛苦考研的同学十分不公平,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个人能力才是突破重围的核心。Part 3 是否要放弃双非保研资格?读研的目的有能力晋升、名校情结、硕士学历、人生经历、就业门槛等等,这几点之间并不冲突,只不过是实现难度与目标期望上千差万别。而评估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无非是从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与成果、国内竞争力几方面。至于,保研院校能否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同学们也可以参考以上条件考虑。此外,关于到底要不要放弃双非保研资格,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第一点,考虑自己院校/学科处于什么水平、哪种类型?是否符合就业预期?1)优势学科,也就是你的读研专业在本领域就业是否具有不错的认可度。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业、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等,都是排名 A+ 的学科。2)导师阵容,本校有能力强有名望的的导师。如浙传新传学院的李良荣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科学院的杨亦鸣教授等等都是该领域的大佬,投靠名师门下也双非研究生的一大出路。3)就业资源,本校对接有固定的优质实习/就业资源。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对接不少卫视综艺,在业内口碑也相对不错。而如果研究生学历只是你以后考公、考事业单位的通行证,那本校保研就是极为省时省力的一件事。第二点,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是否继续读博?如果只是想用名校学历找工作,也要做好心理预期。现实就业中,除非顶尖的 985 高校或者专业壁垒高的领域,不然研究生学历并不如“预想中的吃香”。有些专业即使名校读研,在求职中也并没有比本科更明显的优势。如果想继续读博,还是建议科研能力更强的名校。而想在热门城市就业,比如名校学历几乎遍地都是的北上广。那么报考热门地区的名校研究生,在2、3年 的时间里潜心学习,毕业后也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同级学校保研差别不大,而只是好一点点的学校,地域位置不好也很扣分,选择好的地域对于硕士毕业后就业十分重要。如果本科学校实在平平无奇,实践机会又少,自己也没有考公、考辅导员的打算,那么努力考研是更优先的选择。双非考生的考研率远大于 985/211 高校,究其原因是院校的现有资源无法支撑他们进一步的跨越。但考研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400 多万名考生,能成功上岸梦校的终究有限。考研付出的越多,期待的也越多。现在放弃了保研和实习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全力备考,当结果不如人意时,自己能否承受住这些落差?Part 4 考研和保研一起准备可行吗?双非、末流 211、985 ,无论起点是在哪一层台阶,大家都想努力考到更好的平台。选择有很多,但每个选择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性价比与最终期望值都完全不同,所以同学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专心考研或保研、或是两者并行。如果专心考研择校,考211还是985?、确定要不要跨考、买参考书、查报录比、准备公共课、背专业课、列计划表……一系列任务都要有序不紊的开始准备了。择校期间基于自身与老师建议合理选校,不要盲目报考。在备考时期,耐下性子安心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参考宗师君往期的院校盘点以及高效备考的文章。考研与保研一起准备如果你是 22 级考生,或是 23 级考生,距离考研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一下两路并行。比如是本专业读研,那么考研与保研一起准备并不冲突,都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是跨专业考研,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在备考期间也不要耽误本专业学业成绩,双非的保研率低,所以成绩绩点、四六级、论文、项目成果等一项都不能落。宗师君小结有人说,当你不知道选哪条路的时候,就选看起来困难的那条,一般不会后悔。选择保研本校,是权衡利弊做出的选择还是逃避考研的辛苦?或许,现在走了最简单的这条路,以后也会感到不甘心。但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我们都要安心接受自己的选择,没有哪一条路走不通。如今读研的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研究生阶段常年泡在实验室,在头秃研究生调侃的背后,也需要面对很残酷的生存问题。宗师君希望大家无论今后的步伐迈向哪里,都不要轻易放弃。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祝愿大家愿望达成,一战成硕!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