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导师很重要,不知道怎么选导师?这3个步骤轻松搞定迎春

研究生导师很重要,不知道怎么选导师?这3个步骤轻松搞定

欢迎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哦!01如果考研初试顺利通过,恭喜你,向研究生迈进了一大步。再接再厉,顺利通过复试,就可以愉快地等候通知书了。复试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导师。导师关系到未来三年研究生生活是否顺利,所以一定要慎重。怎么从学校众多的导师中,选择合适的导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一些意见!02选择导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导师信息搜集学校网站会挂出老师的详细个人信息,比如职称、职务、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学习工作经历等等。根据这些,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老师水平。一般搞学术的老师,科研成果比较丰富,比如项目、获奖、专利、论文等等。2、学术数据库搜集老师论文每个高校都会买一些数据库,中文的、外文的。在这些数据库中,可以搜索下载老师的论文,自己先大致看一下,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个大致把握。见导师的时候能够跟导师探讨一下自己对老师研究方向的想法。如果高水平sci论文比较多,尤其是专业内顶尖级论文,这样的老师会比较受欢迎,竞争也比较激烈。3、找同学咨询网站、论文只能反映老师的学术水平,无法反应老师的个人人品。了解老师人品,需要找报考院校认识的同学咨询。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管用的方法。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找到报考院校认识的学生,最好是报考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自己认识,同学认识的也行,这些学生提供的信息是网上找不到的!总之一定要找到报考学校本专业的同学!03选择一个好导师,研究生会过的比较顺利,如果选择不好,尤其是老师人品有问题的时候,简直是度日如年!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个好导师!这对你研究生期间、毕业以后,都非常有帮助!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小孤星

研究生怎么找导师

距离2020年研究生考试还有2个月,有些心急的同学可能已经联系导师了。选对了导师,研究生生涯就成功了一半过来人告诉你怎么选择一位“真香”的导师。首先明确一点,以后要不要做学术?如果选择学术,导师放第一位,如果选择工作,名校光环放在第一位,导师可以将就。如过打算做学术,一定一定要选择实力雄厚的导师,学校的优先度可以往后排。在哪里做学术不重要,重要的是导师能不能给你带来潜在的资源,以后能发什么水平的成功,做什么水平的项目,可以去哪里深造。目前国内科研人员的最低要求已经提升到了博士,有些学校只允许博士后留校。这个前提下,如果希望做学术,导师必须拥有带博士资格,手里有省部级以上的基金项目或者容易发大文章的课题,最好导师还能有海外关系,能够推荐读博后。千万不要相信简历里写的与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鬼话,这些都是虚的,不靠谱。如果课题组的师兄师姐能够出国或者去名牌大学继续深造,那说明这个倒是实力强,人脉广,在科研圈有发言权,优先选择这些导师。导师的简历一定要去官网查老师的简历,优先选择简历清楚详实,名下有顶级期刊的导师。有些导师甚至会写明自己课题组学生的毕业去向,这样的宝藏导师不能错过。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导师的项目争取能够了解导师领导的项目,比如国自然基金,面上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西部之光等等,项目最好没有结题。有项目意味着他能够支持你研究,不至于三年荒废在整理文献中。还有,努力读一篇老师的文章或者了解老师的研究成果,小心挂名现象。如果打算研究生毕业去工作,那么请以学校优先努力考上名牌高校,企业都是只认出身,出身是敲门砖,能力是进门以后考验的东西。所以一定要非常努力地跨进名校大门。第二步才是选导师。如果打算研究生出来就工作,做横向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的导师比做纵向课题(国家基金项目)的导师好。因为一来做横向课题直接锻炼了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喜欢,又免了自己毕业之后的适应期。二来横向课题导师可自由支配的经费多,能够给你开更多地补助,虽然不能和工作比,但是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金翅雀

研究生和导师都是怎么相处的?大致有四种情况

考研的学生都知道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导师,但是,作为导师也是很无奈的,毕竟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的是很不一样的,不说不行,说重了也不行。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导师好,学生好导师和学生的心态都放得很平衡。导师本着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学,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经验;学生本着自己能长才的理想和抱负,学习作风脚踏实地。这便是两相宜。再简单的说, 导师是在培养人才,而不是找几个打杂助理在身边,学生也是很有可塑性,而不是来混文凭的。还有一种师生关系也是两相宜,只不过通常是在日后才发现。那就是导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在跟着导师的这段时间可能因为经常挨骂心里会产生怨气,但是,毕业之后才发现多亏了导师的严格教导,日后跟导师关系也一直很好。研究生2、导师好,学生不好文章开头,小编也说过,现在的学生跟十几年前是不一样了。以前的学生吃食堂都勤俭节约,现在学生都是叫外卖的;以前的学生都是骑自行车,现在的学生都是开车了;以前的学生学好了能出国深造就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的学生一个假期就可以走遍几个国家。很多导师都感言,现在的学生难带啊,不跟导师请假就不来的学生很普遍,还有的回家了再回头跟导师请假的。说实话,导师们对这样的学生真是拿他们没办法,在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情况下,能过就过吧,真是带不了。研究生院3、导师不好,学生好如果遇到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比较倒霉,导师对研究生的主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你遇到的导师水平如何,有时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讲出来,完全是两种境界。4、导师不好,学生不好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扩招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水平也是相差很大,师生之间关系一度比较紧张,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较恶劣的事件。导师对学生不负责任,是学生的悲剧,学生学业不精,对导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考研小编觉得,师生关系不是毫无感情的上下级关系,越是温情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的缘分,至于缘分的深浅,那就得看各自的尊重程度了。

虽问道者

见导师提前准备,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应该说些什么?

见导师提前准备,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应该说些什么?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第一次见面,是导师主动联系我的,因为我已经获得本校的推免资格。你复试之前,想见一次导师,出发点是极好的,也算是一种主动。但是,有几个注意事项:1、是否合适见面见面一定要在复试名单出来之前,因为名单出来后,你再见面,容易造成一定的误会,对导师造成不好的影响。一般那个时候,导师也不会见的,但是可以用邮件保持沟通。2、见面之前的准备见面之前,你需要在学院的网站看看你导师的介绍,比如他的年纪、哪里人,你导师近10年发表见刊的文章,通过文章,你可以了解他的研究方向。针对这个方向,你自己拟定一个500字的读研规划,这样你在见面后的聊天才比较有深度和层次,给导师一个好的印象。3、见面的注意点见面,一般是在他的办公室,注意你的着装和言辞,不要乱说话,不要抢着说话,尤其输坐姿要正,不要软塌塌的。交流的时候,眼神交流也是需要的,不要低头一直看地。另外,导师问你问题的时候,不要就一个字“嗯,啊,哦”。4、见面的特别注意点记得,带一点家乡的特产,如果和导师是一个地方,就更应该带一点,不要贵,几十快就可以,一份给导师,一份给导师课题组的学生,增强好交流和感情。最后,祝福你如愿被录取。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每天推送哦!

履之适也

研究生如何找导师?

小编作为一个在读研究僧,深切地体会到跟一个好的导师的重要性。庆幸的是,虽然我是调剂上岸的,但是我跟了一个好导师。一个好的导师会让你觉得整个研究生三年过得很轻松,至少不那么难熬。当然,我所说的轻松并不是什么都不需要做,研究僧当然还是以跟导师做研究学东西为主。那么研究生应该如何找导师呢通常,学校里的导师可以分成三类:1、研究型研究型的导师主要是以做学术为主,这类导师在学术方面往往很严谨,对论文质量要求比较高。如果你喜欢做学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并且以后想要读博的,建议你选研究型导师。选研究型导师一是看研究领域是否是你喜欢的,二是看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对于导师的论文,官网上面可能不是很详细,可以去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上面搜索导师姓名可以找到全部的。发SCI、EI论文越多的导师,说明学术水平越高。不建议选领导级别的导师,领导平时事情太多了,带你的往往是他的博士生。2、做项目型顾名思义,做项目型的导师则主要以做项目为主。跟着这类导师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学到很多技能,适合读完研就工作的同学。跟着这类导师会比较忙,你可能不是在做项目就是在去开评审会的路上。这类导师你可根据其在官网主页上罗列的项目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年龄大的导师,资源比较多,项目也会比较多,项目多经费也多。3、随便型随便型导师就是很随便,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毕业就行(这类导师很少)。这类型导师平时不会管你或者你三年见不了导师几次面,你平时可以玩玩玩,但是你最后面临的是写不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导致毕不了业的困境,所以如果你选了这类型的导师,一定要自觉跟老师沟通,不要等老师找你。(PS:我也不知道怎么找到这类导师,只能随缘,哈哈哈哈)我个人不建议找这样的导师,毕竟读研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搞毕业,光靠自己又很难能写出小论文和毕业论文,到时延期会很麻烦的。在确定导师之前,一般都会先跟导师见一面,可以在老师的谈吐中看出来导师的为人,也可以跟导师现在带的学生交流。当然,在读期间是可以换导师的,只不过要写申请,但是如果你已经产生了换导师的想法,那么写申请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很难很尴尬的事情。读研期间你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你的导师了,所以选导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愿你们都能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当然现在很多导师都是很nice的。我们也要知道,导师只能给我们起到指导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食灵

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需要带点礼物吗?和导师见面需注意些什么?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需要带点礼物吗?和导师见面需注意些什么?一次见导师,是否送点小礼物,我认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是要考虑见面时间。如果见面的时间是在复试之前,建议不要送礼物。虽然从礼貌的角度来说,见导师,送点礼物,属于礼节性质的,本无不可,但这个问题不能只从自身角度考虑,也需要站在导师的角度考虑。在复试之前,很多人会联系导师,有时候,导师也会见见学生。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之前和导师沟通较好,导师也有意向接收这个学生,但还需要见面谈谈。这个见面其实是带有考察性质的,如果带礼物去,导师会很为难,不接受吧,会辜负了学生的心意,接受吧,又会觉得违背自己本心。再说,小礼物还好,礼物重一点的话,还有违规嫌疑。所以,这种情况,最好是什么也不送,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导师见面,好好沟通一番,谈谈自己读研的规划和打算,让导师更多地、更好地了解你,增进彼此的了解就好。如果是在复试之后,已经被拟录取了,彼此的师徒关系已经确定了,可以带一点小礼物,比如价值不大但能代表心意的土特产之类。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小小心意,就是一个学生的礼节,导师不会为难,无论是否接受,双方都会比较自在。当然,不送也是没有问题的。小编当时第一次见导师,是研究生在拟录取之后,导师主动联系了我,说明以后他带我。过了段时间,我去见他,带了20包老家的一种特产——卤制豆干。这种豆干每包一元钱,有五片,很薄的小片,卤制的,味道不错。见面时间是下午,和导师相谈甚欢,然后导师叫来了几个同门的学长、学姐,有读研的,也有读博的,大家认识一下。大家见面时,我就拿出那些价廉物美的豆干,每人分发几包,当场打开尝鲜,每人吃了一点。然后晚饭导师请我们这些弟子吃饭,欢聚一堂。有意思的是,过了两天,有学姐还专门问我带的豆干还有没有,还想吃。哈哈。说了这么多,要旨就是:1、和导师见面,重要的是彼此增进了解,诚意第一;2、是否送点礼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只站在自身角度考虑,也需要站在导师的角度考虑;3、如果觉得需要带点礼物,最好是物美价廉的小礼物,代表心意就足矣。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虏其人民

研究生导师可以带几个学生?如何选择导师?不同学校情况不一样

研究生导师,一个导师能带几个学生呢?这是对于众多考研联系导师的考生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联系同一导师的学生越多意味着自己被选上的概率会下降。一个导师能带几个学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规定,但大体的指标基本相似。在我的学校,有科研项目的教授能带1个学硕3个专硕,有科研项目的副教授能带3个专硕,而有科研项目的讲师能带1个专硕。当然,不同的学校对于这个指标都有所不同。硕士生导师带学生数量的标准是什么?研究生导师要想招收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有确定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研基金、校级科研启动项目(这只针对新入校的教师)。很多考研的学生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没有关心到科研项目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联系的导师没有科研项目而被迫另选导师;2.具有独立完成科研论文写作,拥有科研功底的教师。虽然一些不能独立完成科研论文写作的教师也可能可以带研究生,但这部分是少数,因为这些教师参与到了其他专业内学术大佬的团队,这就不用担心自身科研能力的问题,全部事情都是团队完成就好;3.每个学校对于研究生导师可以招收的学生名额都有控制,但大体上的分配为:教授能带1个学硕3个专硕、副教授能带3个专硕、讲师能带1个专硕。当然,如果没有科研项目,就不能带学生。对于刚入校的教师而言,这个指标会适当放宽,各校间也有所差异。如何选择导师?5月正当研究生复试,如何选择导师,这将是各位考研学子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18年考研的学生来说,对于导师的选择有自己的见解,希望能提供一点建议。1.做科研、读博选学术强的导师。那如何辨别一个导师学术能力是否强呢?上学校的官网查看其发表论文的情况,如果没有汇总信息可以到知网或者《wed of science》上查找其论文,如果近年一年的发论文数在5篇以上基本上属于科研能力不错的导师;2.研究生毕业即希望参加工作,则选择专心做横向项目的导师。横向项目一般指的是企业项目而不是科研项目,做企业项目的好处是能接触到实际工程,以及有实习的机会,这样对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3.要想在研究生阶段更加充实,希望与导师关系更加好,选择年轻导师。年轻导师刚入校,一般而言为了职称或者升职,都会比较热衷于科研以及横向项目,这时候底下的研究生需要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结语:一个研究生导师能招几个学生,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指标,一般而言一届是在3-4个,讲师基本上是0-1个,并且必须需要有项目。

九月刊

研究生和导师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才能愉快和导师相处?

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也是陪伴自己研究生生活最重要的人,从自己选导师的那一刻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就注定和导师联系在了一起,直到毕业,请假要找导师、开题要找导师、申请项目要找导师签字、出去实习要向导师申请、奖学金申请要找导师、毕业要找导师签字----所以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和导师和谐相处呢?首先要对研究生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学生,本科阶段“视分如命”的传统一定要摒弃,“考试,60分及格,科研,90分及格。”研究生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虽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也包括了课程、学分、考试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科研成果,是论文。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知识很多,但是我们会的也可以忽略不计,不只是我们,就连最厉害的专家掌握的知识也很有限,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 ,研究生期间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就算自己不具备,导师也会默认我们具备的。我们要知道研究生是要自己攻读的,这是自己的事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导师再上心,甚至把自己的研究项目给你,你不努力,看不懂,最后导师也是没有办法的,每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智力都是不错的,再好好努力,一定不会差的。研究生阶段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课题不同,方向不同,不能互相比,可能你考试很厉害,但是别人可能在专业能力上更强,有问题一定要问,大家讨论更容易解决难题,千万别不好意思;研究生期间不像本科阶段有那么多考试和证书考试,能用这些来衡量自己的进步和得失,科研本身就是枯燥的,可能研究了很久最后也没有结果的,这就需要一个好心态了,不要恐惧和抵制。研究生时我们的又一次自主学习的机会,这几年我们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经营!

追魂镖

研究生导师是怎么选择学生?你被你的导师“坑”过吗?为什么?

研究生导师是怎么选择学生?你被你的导师“坑”过吗?为什么?我虽然没被导师坑过。但和我一起读研的两个同学算是是被坑惨了。我至今不懂,到底是导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我认识一个女同学三年换了三个导师,一个男同学虽然没换导师,也被坑的够呛。一、选导师我读研那会有两种选导师的方式。一是双选。这是大部分同学读研选择导师的方式。眼缘真的很重要,能在一起度过三年确实是靠缘分的。还有一种方式。二是抓阄。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戏,但我确实遇到了。因为双选的时候,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学生也对自己的导师不满意。既然互相都不满意,那行吧。抓阄,抓到谁那就是谁。有意见也没有用,这样反而还公平一些。我觉得这样确实很公平,提前谁都不知道,选谁那就算谁。要不然都不满意什么时候才能选好导师。这样下来效果还不错,除了个别有问题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例子一:言归正传。先说说三年换三个导师那个女同学吧。研一的时候,选好导师。这个女同学的导师刚博士毕业三年,刚好评上副教授和硕导。她是他导师的第一届学生,可以说是开山大弟子。导师也是第一次带学生,比较上心,每次见面都会给她一些书单,让她读书写笔记,两周谈一次话。这个女同学估计是比较懒吧,她导师也时常让她下去调研,各种事情也多。所以读书的时间不多,更别说做笔记了。这样一次两次交不上,导师也怒了,学生也累,最后不欢而散。这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错。研二期间,自从那次不欢而散之后。这为女同学就打报告换导师。最终如愿以偿,换到了新的导师。这个导师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应该轻松一点了吧。可是又一次事件,搞的不愉快了。这个学生的导师带本科生的课程,因为临近期末,她导师带的课比较多。就让她帮忙给算本科生卷子的成绩,她自己也不细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填错,本科学生告到了教务处,该导师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的学生,说自己并不知情。这,我当时听到了也很懵逼啊。最后,因为有隔阂了,又一次不欢而散。研三期间,果然开学又换导师了。而且在研二导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导师被炒鱿鱼了。对的,她导师被她单方面炒了。我不作过多的评论。又一次,而且还是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的关键时刻,她炒了她导师的鱿鱼。新换的导师是兼职导师,她自己也是一学期见不了一两次,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坑谁了。这读个研究生,可谓是命途多舛。例子二:这个是优秀的烦恼吧。这个男同学的学术能力很强,在研二的时候就发表本科学报将近10篇,还不算一篇北大核心。都是他自己写的,没有咨询过导师。因为导师很忙,每次给她发过去,都是半个月不见回复。所以他也不问了,自己写自己发。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硕士论文开题的时候,他导师就是不给她签字让开题,你想啊,导师不签字谁敢给开题。导师的问题是,发这么多论文为什么不带她,为什么不给她说。就这个问题一直压着不给开题,还拉黑该学生的微信和电话,这是真事。我亲身经历,这才是坑学生啊。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

研究生导师带几十个学生,指导得过来吗?

欢迎点击关注!01 导读大学考研已经成为很多人高考之后的又一次大考,考研人数逐年上升。大家为什么考研?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增加点筹码,能够找个好工作。与高考不同,研究生报考之前一般是先选定专业方向,复试时必须要选定导师,研究生三年,导师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上学时,导师带研究生少的每届有两三个,三届加起来有六七个人;多的一届六七个、七八个,有的导师硕士博士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个。一起聚餐的时候,都要好几桌。这么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人能指导得过来吗?肯定不能啊!02 老师数量并不少为什么一个导师带这么多学生呢?是教师资源太紧张了吗?经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高考扩招,每年我国录取几百万的大学生。四年后,又有两三百万的本科毕业生参加考研。如此多的学生,需要配备大量的老师,包括软硬件设备。虽然高考扩招刚开始出现师资短缺情况,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高校老师已经不再紧缺了。一代数学大师丘成桐就曾经对国内大学的师资力量与哈佛大学的师资力量进行过对比。北京大学数学系有100多名教授,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才20多名。前者是后者的4到5倍。学生方面,北京大学有1万多本科生,哈佛大学有6400多本科生。前者仅是后者的2-3倍。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看,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是明显强于国外的。可是为什么国内一个老师却要带这么多学生呢?03 导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都可以做,都能做得面面俱到。尤其是科研这种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要想在科研方面做出点名堂,必须要付出非常大的心血和时间。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一辈子。带的学生太多,肯定指导不过来。1、学校根据老师情况招生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老师情况招生。现在很多研究生导师,尤其是硕士,一届就会带七八个学生。不要说指导每个学生的论文和课题,就是每个学生的论文题目,如果想做得好,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老师之间学生分配失衡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是与年龄、职称挂钩的。比如,教授一般比副教授可以带更多的学生。虽然学校有许多老师,但是,很多年轻老师都没有带学生的资格,或者只能指导1个或者2个。小伙伴们,你们上学时导师带几个学生?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