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 笔试面试第一却被刷下来,就因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刘立武

“ 笔试面试第一却被刷下来,就因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

还善款

院校分析:2021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计算机硕士

院校分析:2021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计算机硕士在职备考计算机的考生最好把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上,尤其数据结构更要多花一些时间;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很多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相对来说容易一些。那么对于择校上的问题,必尚考研为大家分析六所非全日制计算机考研院校情况吧!湖北地区: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 学制2年,学习期限2-4年。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进行非脱产学习,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在武汉大学。学费28000元/年,共56000元/人(以最终批复为准)。初试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和计算机基础(学院命题,科目包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2、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52 数据结构(C语言版)(选一)。学制为3年。3、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制为2年,往年会有部分调剂,对于招生条件可以到官网上查询。广东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 中山大学偏文科类,但是理科依然竞争激烈,往年有部分调剂。学制为3年,学费为25000元,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二、数学二、408计算机基础。复试的满分为 500 分,笔试 100 分,英语面试 100 分,机试与专业面试 300 分。复试笔试:离散数学与 C 程序设计。2、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初试考试科目为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实力也是很强的。广西地区:1、广西大学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广西南宁,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省合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费为13000元/学年(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的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17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成绩满分100分。考生考试总成绩=考生初试成绩总分×50% +考生复试成绩总分×50%。关于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计算机考研情况大概就是这些,如果有更多考研的择校或者择专业的问题都可以咨询必尚考研哦!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付老师:考研

鬼干部

四所中国名校“特区”

今天为大家介绍四所中国著名高校的特殊校区,这四所校区基本上是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高收费的软件信息类专业,在毕业证书上都没有标注中外合作办学和本部是一致的,只是会标注你所报考的二级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这里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法语教育基地;这里是我国唯一在苏州招收本科学生的985高校;这里是我国最重要的跨东西方文化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这里是真正意义的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高度融合的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区,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面向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的拓展与提升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蒙彼利埃三大)、法国KEDGE商学院(由法国波尔多高等商学院和马赛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共同合作创办的第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非独立法人办学单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中法学院中方院长为青年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信凯,法方院长为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副校长Jean-Franois VERGNAUD(魏让方)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纪宝成教授亲自兼任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首任院长,现任院长由青年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信凯兼任,院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院长李明奎教授、副院长 陈忠阳教授。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国际合作平台、高端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园区。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税务硕士、金融硕士、知识产权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硕博全方面的办学层次。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法国马赛商学院、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交往密切,并办有以中法财务金融硕士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是电子科大两个校区之一,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占地8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运动场、体育馆等体育设施。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是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学所在地,除了有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还有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物理电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25个普通学院之一,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大型主机与网络安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三个系,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成都)基地、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对外合作科、中印教育中心等机构。其中,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成都)基地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批准的全国首批基地之一;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五个中心之一,拥有IBM公司捐赠的价值1200万美元的西南地区唯一一台IBMeServer Z900大型计算机。2011年首次单独招生。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本是北京邮电大学响应国家关于建设38个国家软件教育基地的号召而建立的提供给软件学院专门使用的校区,后来为了应对北京日益紧张的住宿空间,扩展学校容量而安排国际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所有学生学习,住宿在此分校区。宏福校区自2015-2016学年起,仅有软件学院、国际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在此学习、住宿,其他学院大一新生不再入住该校区。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8日,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首批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以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为目标;主要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育。其中本科生学制四年,合格者授予软件工程学士学位,目前在校本科生有三个年级351人;研究生学制二年至五年,采用学分制,合格者授予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目前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126人,各教学点在职研究生约1500人。预计在2006年,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属北京邮电大学计划内招生的新学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创办了学院的第一个合作项目。项目04年招生122人,学生完成全部四年专业学习且成绩合格者将获得两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成绩达到要求且本人有意者,可直接进入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成绩优秀者亦可按北京邮电大学规定,获得直读硕士研究生的推荐权。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的成功开办极大地提高了北京邮电大学在国际的知名度。国际学院计划至06年招收学生1000人,将继续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实现优质资源融合的目标而努力。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4日。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央部门和单位所属高等学校培养民族预科生和为民族地区培养、培训汉语师资。目前学院为全国12所大学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409人,学生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31个少数民族。其中新疆预科学生106人,学制两年,全国预科学生303人,学制一年。预科生规模计划在3年内达到1000-2000人。学院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北邮在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培养新一代信息化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把学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2013年11月26日下午,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双方在威海南海新区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北京交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项目建设高 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威海南海新区是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建设的海洋经济新区之一,规划建成具有国际竞争 力、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北京交通大学根据建设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为服务国家蓝色经济建设和威海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特在威海南海新区设立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主,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外文原版专业课教材和其它教育资源,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双语和全英文授课,以招收国内计划内学生为主,兼收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实施高等教育。威海校区围绕交大专业优势、国际化办学和区域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智能交通类、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类、智能服务与技术类和国际商务类四大学科群,16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分布于7个的项目学院,其中培训学院提供非学历教育,其它学院提供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将计划全部通过与境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实施,依托研究生学科,建立校级公共平台,设置本科专业和若干研究机构与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协同创新。非学历教育将利用我校为国际铁路联盟(UIC)成员的有利条件,以面向世界承办国际铁路联盟年度培训任务及其它类型轨道交通领域国际培训任务为主展开。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位于北京市,是北京交通大学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北京交通大学非独立法人的二级机构。北京交大-兰卡斯特大学学院初期拟设通信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纳入国家第一批次统一招生计划,并开设电子与通信工程、物流工程等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全国硕士生统考或推免方式录取。北京交通大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罗彻斯特理工学院(RIT)创建于1829年,位于纽约州罗彻斯特,拥有公园般的绿色开放式环境,是美国最大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之一,拥有15,400名本科生和2,900名研究生,包括来自110个国家的1,800余名国际学生。在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地区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列美国北部地区第八名。该校也是全美几所要求本科生毕业前完成带薪实习(Co-Op)的大学之一,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美私立大学中名列前茅。2004年以来,该校桑德斯商学院一直位居全美商学院的前5%。1969年桑德斯商学院得到AACSB认证,是最早获得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的商学院之一,与北交大合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MIS)是其传统的优势专业。

孔穿

“农学博士”接棒“管理学博士”,这个正厅级岗位两任都是学霸

【编辑/郝佳 统筹/刘姝蓉】山东省济南市委网站“市委常委会”栏目更新显示,郑德雁已任济南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据公开简历显示,他此前担任济南市委常委,提名为济南市副市长人选。大白新闻注意到,生于1969年的郑德雁是一名“学霸”,17岁考上兰州大学数学系,20岁即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后,他还在青岛海洋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在中国海洋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梳理其履历可发现,郑德雁曾先后在山东省四市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城市治理经验。郑德雁 资料图(图片来源:青岛政情)“数学学霸”、“农学博士”厅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9日消息,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委网站“市委常委会”栏目更新,显示郑德雁已任济南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据公开简历显示,他此前担任济南市委常委,提名为济南市副市长(列副市长第一位)人选。郑德雁,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山东五莲人,1989年6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农学博士。大白新闻注意到,这位“准70后”厅级干部还是一名“学霸”。1986年,17岁的他考上兰州大学数学系,20岁就已毕业。也就是说,他提前一年就念完了大学课程。毕业后,郑德雁曾长期在青岛任职,在青岛市黄岛区水产局、青岛开发区水产总公司、青岛保税区管委会等处担任过职务。这期间,他在青岛海洋大学企业管理系研究生班进修,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在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渔业资源专业学习,拿到农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5年,其历任即墨市委常委、副市长、副书记、市长,2015年改任青岛市北区区长、区委书记,2018年11月外调临沂担任市委副书记。7月16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对郑德雁等5名同志进行任前公示。其中写到,郑德雁拟任设区市正厅级领导职务。城市治理的一把好手在郑德雁主政青岛市北区期间,提出了要打造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核心区。其中,努力把国际邮轮港打造成为市北发展的强引擎、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成为市北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郑德雁以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创新性提出“城市生长力”城市治理品牌,已经在城市治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他还在2017年接受专访时提出,要给城区“抠”出块地,给产业挪地方。他说:“要打造主城区的核心区,一定要成为产业的核心区。这个产业不能是一般的产业,我们定位为智慧密集型产业,其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智力密集型,再一个是知识密集型。”在临沂任市委副书记期间,郑德雁提出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实验区,有利于金融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有利于农村各类资产资源的盘活利用,有利于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资本渠道。今年5月30日,郑德雁就推动临沂物流科技产业发展与法国专家一行、中国物流科技产业专家等进行会谈。他诚挚邀请在座专家学者把国际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先进模式带给临沂,对为推动临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科学、专业、高效的智力支撑。前任是一位“码农博士”大白新闻发现,在郑德雁之前担任济南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一职的是徐群,他已于一个多月前辞职。值得一提的是,徐群也是一位高材生。徐群出生于1970年4月,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从山东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先在省科学院工作过两年,后进入一个国资背景的软件企业,用6年时间从员工一直做到总经理。2000年,徐群来到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任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5年后,即2005年,升任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并自2007年开始兼任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据当地媒体介绍,长期浸泡在IT行业的徐群不爱对外提及自己的官职,却常说“其实我是一个码农”。6月13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委员会网站“市委常委会”栏目更新,徐群的简历被撤下,表明其已不再担任济南市委常委职务。此次郑德雁履新,也填补了一个多月前徐群辞职后留下的职位空缺。【资料来源:人民网、大众网、青岛政情、临沂日报等】

绫乃

「医学生就业联盟-就业指导」:护理本科生考研指导(公益出品)

世事纷繁,唯爱永恒。【前言】:各位盟友,你们好,近期有很多护理本科同学咨询考研事宜,为此我征集汇总整理了相关问题,同时邀请护理本科考取各医学专业且目前在读的同学,让她们以学长的角度分别给予回复。现单位汇总如下,希望能帮助到这些同学。【提醒】:笔者并非专职研招办人员,所获信息来自在读的研究生同学和个人经验,内容真实却可能会失之严谨,再加上因疫情影响各高校研究生录取政策可能也会有所调整,因此本文述内容不代表任何官方,请大家以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发布的最新政策为准。同时,因为咨询者大多为网友,彼此陌生,笔者并不了解对方情况,也无法知晓咨询者的本意和用途,只能“望题生意”而简单回复,所回复往往只能针对问题本身,这也容易造成“正确回复”却带来“错误引导”,因此相关回复不代表任何官方,所提供的解读仅供广大网友参考。 最后,【医学生就业联盟】为绿色公益组织,所提供的就业服务,不涉金钱,不染尘埃。联盟创建,只是单纯因为创建人医学专业出身,十四年护理学院辅导员经历,几乎了解护理学生就业的全部,又懂得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就业的部分,再加上热心公益,这才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所以联盟的初心只想单纯免费公益帮助医学生实现简单且高效的就业。因此,在联盟运行中,若有人以联盟的名义涉及金钱,请广大盟友及时告之笔者,笔者人善不傻,如有“飞来黑锅”,或盟友利益受捐,欢迎盟友直接拔打110。关于此点,请各位盟友和用人单位谨记,相互转告。护理本科生考研问题答复汇总1、学硕和专硕的区别?答:学硕对论文的要求比较高,专硕要求相对较低。我们基础医学基本上是学硕型,对于护理研究生不是太了解。答:培养方案不同。学硕更偏向于科研,专硕需要去临床轮转,更注重技能与临床。答:个人感觉,学院的学硕和专硕区别可能比较明显,医院护理部主任的学硕专硕因为导师本身就扎根于临床,区别没有那么的明显,都需要下临床。答:1.护理学院去年招收专硕名额为五个(全日制),学硕名额为四个。2.学硕入学后第一学期需修满33学分,专硕为18分,意味着学硕比专硕课程要多。3.课程修完后,学硕一般跟导师进行课题组的学习和研究,专硕需进临床轮转至少18个月。4.学硕毕业要求为至少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专硕至少发一篇统计源期刊,意味着学硕毕业有更高的要求。答:学硕和专硕在大一时的课程安排不同,专硕会去临床轮转18个月,而学硕主要在学校开展课题,导师可能会安排下临床一两个月,帮助后期做课题。学硕的毕业要求比专硕要高一些。答:学硕偏科研,毕业文章要求高些,专硕偏重临床,临床技能要求高些,毕业文章要求低些。答:学硕对论文的要求比较高,论文需要发核心期刊,专硕要求相对较低,统计源期刊即可。专硕需要在临床实践一年多,实践操作能力会得到培养。答:湘雅的学硕专硕都是三年制,学硕实习半年,毕业要求要发一篇SCI,专硕实习一年,发CSCD,部分课程学硕和专硕不同。学硕对学术能力要求更高。2、如果成绩一般,有考研的成功性吗?是不是对平时成绩也有要求,还是只要考研考的分可以就行?如果两个同学考研考了差不多的分,在名额有限制的情况下,是否会选择平时成绩好的?答:和平时成绩关系不大,如果不是保研的话。答:本科成绩跟考研成功与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你复习得当,你可以考得很好。就我本身来说,跨专业考西综,就考了当时科室第一名。很少有导师会看本科时候的成绩,但他们会关注一下四六级成绩,一般导师比较看重英语成绩,因为研究生需要读大量英文的SCI文章。我的经验是初试成绩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导师来说只是一个参考,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复试或者是面谈(可以提前邮件沟通与导师见面)时候的表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教授看重的是学生的性格、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一般阳光开朗的学生,具有良好交际能力的学生能得到老师的偏爱,当然不能不假思索的在导师面前口若悬河,过度会给导师留下不务实或者眼高手低的印象。另外,我自己的一个切身体会是,生物医学专业(其他不太了解),不管是临床、护理还是基础类,现在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所以导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科研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面试的时候会提一些有关方面的科学问题来辨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答:我考的学校(东南大学)对平时成绩没什么要求,更侧重于你的考研初试成绩以及复试成绩,毕竟这是更直观的对你的印象。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只要好好复习,在初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然后在复试中表现得积极向上,老师会一视同仁的。答:平时成绩一般只作为一个参考,关键还是看学习能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等。考研是综合初试和复试成绩来进行选择的,和平时成绩关系不是很大。答:有,考研取决于实习期间自己权衡好时间,安排复习时间。本科期间的成绩只是参考,考研成绩够,更加可以说明学习能力。更多的还是注重面试时的表现,本科成绩并不能代表所有,仅为参考。3.跨专业考研大概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专业?答:护理的话基础医学应该可以。答:跨专业考研的话,首先你需要打听清楚,你想跨考的专业是否招收,一定要找上前1-2年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了解相关情况。可以跨考的专业应该有挺多的,医学院校的有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医学类专业都会招收,教学型医院也都有科研机构,比方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实验研究部,医院的检验科等都会招收。答:跨专业是选择非护理的其他专业,医学类有检验,基础医学,生物信息等,非医学有很多了,可以看自己兴趣方向。答:据我了解,我们这一届有个同学考了广东外语外贸的英语翻译研究生。这个她本人可能更清楚些,我不太了解,就不赘述。答:具体情况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想补充说明,明确自己要跨专业之前一定要问清楚自己想去那个专业的意愿,自己的优势。毕竟本科四年所读的医学护理方面是你的优势,跨专业考试方面从零开始比较难是一方面,面试的时候,也要有足够的理由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跨专业,因为同样的分,大多数老师可能会选择本科就是那个专业的人,毕竟有四年的基础在那里。4.考研必要考虑的几个因素以及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答:个人觉得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因为读研究生之后,你的就业方向大部分都定了,基本就跟你专注研究的小方向相关,这样导致你的就业面相对于本科来说就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或者说未来想从事的工作大体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因为人生没有真的很多这样的黄金时间可以选择和浪费,想清楚这些,不要盲目考研。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意志力。护理综合需要反复复习,知识点比较散,也比较多,边看书边总结边思考,把类似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比较分析,同时实习的同学,可以结合临床实践,想想平时都是怎么做的,这样记忆更深刻。对于这个意志力问题,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书得每天见面,单词得每天温习。边实习边考研的同学确实比较累,但我个人认为,这样利用平时下班的有限的几个小时看书比整天坐在图书馆效率更高。千万不要放弃。不要最后一刻,都不知道结果怎么样。答:(1)毅力:最重要的因素,考研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做事不能拖沓。(3)学习计划:制定符合自己时间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按计划按时完成。答:首先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因为不想在临床待着还是想当老师还是想做学术研究还是不想学护理想跨专业?同时也要考虑到家里人的意见,他们是否支持?明确了这些以后,就要制定目标,要想好自己要考哪个大学,有了目标,动力才更足。这些都明确了以后,就要考虑到学习方法,每天看多少个章节,可以根据当周的排班给自己安排任务,每周七天,也不需要都排满,五六天即可,要有张有弛,适当的放松也很重要。复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很重要,学习时间并不等同于学习效率,所以每天布置任务,就可以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力完成,但是也要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一点可以补充说明的是,可以找研友一起,相互促进。答:1.学校的选择要慎重,可以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来,最好找学姐提前问一下。2.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衡量读研和工作的利弊。3.研究生以后的人生规划。4.定好目标以后努力看书就行了,其他没有必要考虑这么多。5.考研跟找工作有没有冲突,有冲突时应该怎么做?5.我是护理本科生,想要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考研,请问这样选择可行吗?答:没有必然冲突,我那时也是一边备考,一边找工作,关键时间还是靠自己挤出来的。答:我觉得没什么影响。考研初试结束后,可以两手准备,去找工作,考医院。而且考研时看书打下的理论基础对你找工作绝对有帮助,考哪录哪!而找工作时的面试技巧对你考研复试也有帮助,帮你锻炼你的心态。所以,这是良性互利的双方!学妹们放心看书就可以了!答:如果想要在省外就业,会有些冲突。如果希望去浙江上海,或者其他城市工作,会干扰考研后期的学习,应该调整好时间,明白自己的方向,如果很想读研,可以把重心放在考研上,初试结束后再找工作。答:个人感觉没有冲突,考研所看的理论内容是各大三甲医院的很大的助力,系统的复习过的护理综合理论内容是你的优势。一般省外杭州上海11月份左右开始招聘,可以酌情考虑去尝试,如果不考虑省外的学妹,可以继续看书,没有什么影响的。如果你在一开始就明确了你的目标,那么你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一定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考研?答:考研跟找工作个人认为没有冲突,如果考本专业的话考研的经历会很有帮助,如果跨考的话考研初试在12月份就结束了,而护理找工作在考研以后才开始集中进行。答:考研找工作看的书都差不多,在看书方面没有冲突。但是临近考研的时候也是各医院招聘的时候,此时要把握好主次,可考虑等考完研再参加其他医院的招聘,也可考虑选择一两家医院去考试,不建议什么单位都报名试试。6.护理如果想考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答:就我了解,大部分学校临床专业是不招收其他专业跨考的学生,因为后面考不了执业医师执照。答:主要是基础学科,免疫,解剖,检验,心理学等专业。具体你要看下你想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向考研的学姐咨询。7.考研的流程?答:1月,了解考研常识。2-9月,选择专业及学校。9-10月,网上报名。11月,现场确认。12月中下旬,初试。明年3-5月,复试及调剂答:研招网有考研流程,也可以下载相关考研APP,关注公众号。答:1.定好考研的目标,拟定心仪的学校和专业。2.提前考虑实习的问题,可以自己找一家轻松点的三甲医院(我是在蚌医二附院实习的,个人觉得这家医院平时不忙而且重视带教),预留好足够的时间以备看书(我实习了八个月。)3.定好计划和目标,然后看书!看书!看书!4.根据自己的实习时间调整进度5.初试完以后复试会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所以不用担心。8.考研如何录取及往年每届录取率?答:这个可以关注相应院校的研招网,每年都有公示。答:这个每个学校不一样。东南大学是初试成绩取50%,复试成绩取50%,最后看总分。不过前提是你得过学校线(东南大学自主命题,自主划线。具体的前几年的线在东南大学医学院官网可以查到)。答:录取为通过初试分数线后参加复试,复试后按初试50%复试50%综合成绩录取。湘雅去年大概1月30日(复试)9.何时准备考研比较好?答:个人觉得半年以上。答:6-8个月的“有效”复习就够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实习时间合理安排就可以。答:半年足矣。太长会很疲劳,看的也忘了。半年专心看,提高效率就可以了。(专业课提前半年看,英语单词过年后就可以背诵了)答:英语最先开始,多早都没事。护理专业课一般准备五六个月,与此同时英语不能落。最后一两个月准备政治。答:个人建议半年内按步就班复习,两个月冲刺。我当时只认真看了一个月书,感觉理解比较重要,还有准备的时间再少也要坚持不能放弃。10.考研应该做什么准备?答:一、了解信息:报考学校考试科目,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录取人数,考研时间等等(详见某校研究生招生网或考研帮)。二、认真复习护理综合(我看了三遍左右);英语(前期做真题,背单词,考前一两个月背英语作文);政治(看肖秀荣考点解析以及1000题,考研前十几天背诵肖四和肖八。)答:1.专业书籍,辅导资料,目标院校真题2.有耐力3.提前与导师沟通答:1.因考研时间与实习时间冲突,如果确定考研,应自己提前积极联系较为宽松的实习医院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看书。2.提前了解所报考学校和专业的考试科目,最好能够买本真题确定一下往年考试的题型和内容。3.根据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制定复习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11.考研与实习是否冲突?答:如果不跨专业应该还好,如果跨专业,建议还是花费更多的时间,记得我们那时很多就是选择不实习,当然如果还是考护理专业,建议还是实习,可以在临床上学到更多知识,相辅相成。答:嗯,两者兼顾很累,尤其是心理上疲惫。上完大夜班,整个人晕乎的不行,回去休息一上午,下午就拖着身子去图书馆,晚上再去上小夜班。这种感觉不可描述。学妹们,自己体会吧!但是回过头看看,那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经历。再想想看,要是你实习那么累那么忙还考上了,是不是很牛逼啊?答:最好在实习之前明确自己是不是要考研,可以酌情自己联系实习。如果中途才决定好,那么权衡好实习和看书的时间是你很大的成长。12.考研复习的安排?答:一定要规定好每天的任务、每个星期的任务、每个月的任务。做到有规划,几门课的复习同步进行,不可分开。答:英语非常重要,时间一定要有保障。专业课尤其是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要好好复习专业课。复试之前要了解到你所报考专业的研究方向,提前阅读相关导师的科研成果,可能完全理解有难度,但一定要有了解,能在大方向回答上面试官的科研成果相关的专业问题,会加分。政治的话最后1-2个月看和背真题及预测题即可。答:政治:前期肖秀荣考点解析,结合肖秀荣1000题,刷两三遍;考前十几天背诵肖四和肖八,搞定政治简答题。英语:真题反复做,刷两三遍,弄清楚错的原因!单词每天背,大神们多的把全部单词刷了8-10遍,但是我没那么多时间和经历,个人很好的经验是把近几年的真题上的单词都查出来(也可以背诵海文考研词汇,那个分高频词汇了以及低频词汇),反复出现的基本上算高频词汇了,一定要弄清楚。低频词汇可以了解了解就可以了。当然了,这是在时间紧迫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效果还不错。如果有空,还是老老实实都背吧,稳妥些。护理综合:反复看书,第一遍会很慢,但是要看的细,考研选择题基本上都是细的知识点!后面复习起来就快了,也可以看看报考学校的真题,如果有的话,了解一下题型和难易程度。结合习题可能记得清楚点,就学校那个绿皮资料书也还不错。护理综合的没有特别好的习题集,就回归课本,反复总结吧。答:1-5月份:专业课第一遍,英语坚持背单词。6-10月份:专业课第二遍,附带做题,英语开始做真题和专项训练,政治准备客观选择题。11-12月份:专业课第三遍,看易错点和考点,背简答题和分析题;英语做模拟试题,背作文,政治进入冲刺阶段(拼命背书)。答:1.根据自己的实习时间来安排复习,一般英语的复习需贯穿始终,特别是阅读理解的复习是重点。2.政治的复习可以等到八九月份,在此之前可以看一看相关的资料,重在理解。3.专业课一般分为三轮复习,一轮最好在六月份之前结束,最迟不超过九月份,二轮三轮按复习情况来。确保在考试之前专业书过了三遍以上。答:我会规定自己每天做几页纸的题,完成后在页码边签上日期,如果没完成改日补上并签日期。13.复习的技巧?答:个人觉得没有所谓的技巧,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答:(1)前期主要复习英语和专业课,政治可以不用看;(2)注重复习效率,不要大疲劳战;(3)结识几个志趣相投的研友,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因为复习过程中有时候部分人有心情波动、甚至有人想放弃)。答:每天按照一定的计划完成学习,不拖沓,学会总结。答:复习没有什么捷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看书和背书上,最主要的是持之以恒,复习需制定详细计划,并为自己定下小目标和目标。另外找一个靠谱的研友也非常重要,可以在复习中相互督促相互帮助。14.考研的意义及以后就业方向?答:如果选择基础医学,可能以后就业主要是教师、或者进入一些公司。但是现在比较好的学校,一般都会要求博士学历。答:这个问题问的好,前面我也一直强调,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因为读研究生之后,你的就业方向大部分都定了,基本就跟你专注研究的小方向相关,这样导致你的就业面相对于本科来说就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或者说未来想从事的工作大体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因为人生没有真的很多这样的黄金时间可以选择和浪费,想清楚这些,不要盲目考研。答:我觉得这是一个更高的平台,也是一种更大的激励吧!对自己得有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锻炼逻辑思维。答:如果想做专业教学工作,建议读研读博,学硕优先考虑。多学习做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就业可以选择做教师,临床护士,培训机构,医药公司,或者其他。答:护理专业研究生经过三年的培训都能发表至少一篇论文,学硕重在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专硕重在培养和提升临床实践和管理能力。以后可以进医院可以进学校。答: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这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之处,如果去临床,你比别人多了这些能力,在晋升上会很有优势。如果考虑去学校,可能需要根据你想选择的学校考虑是否要读博。答:上研究生后接触的范围更广,有的会有一些新的机会,本人因为研究生学习有了新的工作方向,参加各项交流活动比较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多,但工资待遇没有太大差别。答:研究生毕业后可能大多会从事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尤其在医院或学校,也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15.如何选择考研学校和专业?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以后想就业的方向来选择。答:如果决定考研的话,个人觉得就要考个985/211高校,或者所报考专业里面顶尖的学校,要不然毕业之后也不太会有含金量;专业的话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研究生所学专业跟就业方向很相关,工作毕竟是长久的事。答:我个人是根据城市来选择的。以及东南大学有熟悉的学姐,对各种信息了解起来更方便,就报考了!答:学校名气,专业排名,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专业:对专业的兴趣,对未来工作的构想。16.保研的条件及优缺点?答:保研的话,可以免去复习时候的辛苦,包括身心方面压力。缺点的话,可能就是选择比较窄,未必能选到自己真正想上的学校或者专业。答:成绩靠前。优点:优先选择导师,保研一般为学硕。答:首先全三年的智育成绩最好保证在前十,过六级,无挂科,同时德体美也要在全班的百分之多少的范围内,不记得了。优点是很早就明确下来了,后期要轻松一点,而且不用看那么多考研内容了。缺点是护理综合的理论不及自己考上研的小伙伴系统、牢靠。答:条件:年级综合测评前十几名进入保研生考虑推荐名单,再通过老师面试,确定是否有保研资格。主要看成绩!优点不要复习基础知识,缺点为相对于考研这对医学基础知识不熟悉。17.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报考军校研究生么?有哪些注意点?和本科学校就是军校的研究生有哪些区别么?答:据我了解是可以的,这里给大家推荐第三军医大,科研做得非常好,如果有热爱科研的同学,可以参考。18.我是护理学院统招专升本的学生,我想问一下,如果以后考护理学得研究生,出来工作得时候会不会因为第一学历有影响,毕竟专科专业是医学影像技术,如果考基础医学院得放射医学,现在学得是护理,以后是承认得那个学历,是以护理还是以前得专业,谢谢解答。护理专业考研的话能考哪些专业?答:找工作的的时候都会看第一学历第一专业;但是现在整个国家比较注重科研的情况下,如果能发1-2两篇高影响因子的paper,很多事业单位就不会这些。答:除了基础医学院其他就不太清楚了,但是据说护理出身的考基础医学院以后不好就业,并且如果继续考博的话也会有很多限制。19.在校考的统招研究生和以后工作后考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答:如果考的都是全日制,没有差别。答:工作后考的研究生很多时候是为了升职加薪,因为年纪或者家庭的原因可能读起来比较吃力。个人建议如果真想读研究生的话,还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而且现在来说,这种名额越来越少了。当然如果是本科毕业就自己喜欢的比较好的单位,可以直接工作,后面如果工作需要,再考研是可以的,一般这种情况就是考所在科室或者教研室熟识的教授的研究生。答:在校学习时间更长,更加系统。在职研究生拥有工作经验,比在校生工作上更有优势。答:全日制研究生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间集中,没有太多的外在因素影响,可能学习效率比较高。答:学历和学位证书都是一样的,一定要说区别的话可能就是社会的偏见会认为在职的不如统招的含金量高。20.护理专业学硕和专硕将来的就业方向?答:据说没区别。专硕可以去学校,学硕可以去临床,但是我也不确定,有待考证。答:学硕偏向学校,科研机构,也可以去临床。专硕临床为主,其他方向可自己选择。答:专硕偏向医院(培养方案偏向临床实践专家方面,但是还在发展中,不详),学硕学校或医院都可以,比较注重学术科研。21.护理学硕士需要自己提前联系导师吗?答:明确自己初试过了以后再联系。在复试前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信息,让导师对自己有印象。22.安医大护理学硕士复试时的考试项目?答:复试阶段项目:体检、政审、专业课笔试(100分制)、英语听力面试(英文文献翻译、面试自我介绍+专家提问)答:我只知道有:自我介绍中英文,英文文献翻译。答:英文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情况用中文或英文向你提出问题,基本不会问你的基础知识。答:1.名次解释五个。2.单选题。3.多选题。4.综合应用题。23.如果不想从事护理临床,那么基础医学院那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及工作情况如何?答:基础研究前期可能比较辛苦,但现在的大趋势是,国家非常重视,支持力度非常大,就中国来说,近些年基础科研及相应工作应该是一篇大好。不过以我自身经历来说,要在科研上有一定建树,确实需要付出与坚持。如果选择,基础医学就一定要上985/211高校。答:据我了解,护理报考基础医学院的话就业前景不好,另外考博会有限制。

虎之剑

特写|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如何在误解和歧视中艰难成长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体同

湖南一高校研究生招录政策被指前后不一影响考生,校方否认

复试前夕,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招录政策却突然大幅“调整”,令部分考生措手不及。受此影响的考生张唯(化名)近日告诉澎湃新闻,根据2018年9月19日公布的《中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图书情报”专业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7人、非全日制研究生70人,且第一志愿报考该专业全日制研究生的“上线”考生,可申请调剂至“非全日制”。但2019年3月中旬,此轮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在即,“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招录政策却发生变化,不仅招生名额从87人“腰斩”至43人,“全日制”考生也不能调剂至“非全日制”。有考生直言,与往年相比,中南大学此次“图书情报”硕士招生名额大增,这意味着考取机会更大,“大家都想拼一拼”,“即便没有录上全日制还可以调剂去非全日制”。但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打乱了不少考生的计划。“这对冲着招生简章而去的考生而言,极其不负责任。”张唯认为。4月12日,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关于“全日制考生可调剂至非全日制”,学校不曾有过该政策。“调剂政策只会在复试线出来后才会通知。”该工作人员称,现在“纠结这个没有意义”。复试在即,招生名额和调剂政策生变多名考生向澎湃新闻提供的《中南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报考我校各专业且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我校复试分数线的全日制考生,可申请调剂非全日制(可跨二级培养单位调剂)”。张唯证实,该文件发布于2018年9月19日,系其从中南大学官网下载。而在湖南省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职研究生网等多个网站也有相同内容的“招生简章”。学生最早从中南大学官网下载的招生简章显示,第一志愿报考同专业的上线全日制考生可申请调剂至非全日制。(图片来源:学生提供)《中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010修改)》版本中,调剂政策内容已被删除(图片来自官网文件截图)而上述招生简章所附《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一览表》提及,属于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的医药信息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三个专业,共招收23名全日制研究生、7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中,仅有“图书情报”专业招生非全日制考生,即70人。而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23名全日制研究生名额中,“图书情报”拟招17人。一名考生告诉澎湃新闻,非全日制专硕学费高于全日制,只能周末上课,没有奖学金和住宿,虽然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相同,但学习经历会注明非全日制,证书含金量较低,因此录取分数较低。“大家一开始看到招生名额相比2018年多了20多个,都想拼一拼,即便没录上全日制,还可以调剂去非全日制。”一名考生称。但张唯发现,自己闯过了“初试关”,复试在即,情况却发生了变化。2019年3月12日,中南大学官网发布《2019年硕士生招生复试与录取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报考全日制上线考生不能调剂到非全日制复试录取,报考非全日制上线考生也不能调剂到全日制复试录取”。张唯称,上述通知发布后引起了争议,不少同学给招生办老师打电话,对方明确回应称“全日制不能调剂到非全日制”。招生人数也随即生变。3月 19日,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与大数据学院官网下发复试方案,其中提及,“学院下属两个研究生专业医疗信息管理和图书情报合并到生命科学学院,复试方案按生命科学学院给出的执行”。而根据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复试方案,图书情报专硕招收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3人。相比于招生简章中拟招人数,几乎减半。3月26日、27日,该校组织图书情报专业上线考生复试考核。3月29日下午,该专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录取名单公布。根据受访考生提供的截图,4月2日晚,生命科学学院公布调剂方案,图书情报专业拟接受10名非全日制调剂名额,但只接受第一志愿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专业的非全日制考生调剂。按照3月公布的调剂规定,第一志愿报考图书情报全日制硕士考生被排除在外。专家:招生简章是考生报考依据,不该随意更改一名考生告诉澎湃新闻,一般情况下,全日制考生都可以申请调剂至同专业非全日制,甚至有的学校“只接受第一志愿是本校本专业全日制转非全的学生”。该考生称,其他大学如武汉大学、江苏大学的图书情报专业硕士,都接受本校第一志愿为该专业的全日制考生调剂至非全日制。“中南大学今年的政策把大家打得束手无策。”该学生透露,同批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成立了维权群,群中目前有25名参加复试未被录取的学生。澎湃新闻注意到,考生提供的《招生简章》中提及,相关调剂政策“仅作参考”,“2019年的调剂原则复试前公布”。考生对此也有过疑虑。张唯称,报名前夕,自己曾致电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调剂情况,工作人员回复称,全日制考生可调剂至非全日制,“只要复试后填调剂申请即可”。而根据该校2018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全日制上线考生可调剂到非全日制。因此,考生们也未多想。但根据该校官网信息,2018年9月19日发布的“招生简章”中,附件名为《中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010修改)》,其中关于“调剂政策”的内容被全部删除。此外,图书情报专业所在的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拟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名额也从“70”改为“50”。考生们认为,学校曾在2018年10月10日研究生考试报名开始当天,对招生简章有过修改,并在某个时间上传至网上,而绝大多数考生并未注意到这点。对此,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室一名老师近日回应澎湃新闻称,此次招录政策调整“都是学校的政策规定”。该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4月8日称,学校根据招生计划还有报考人数调整了学校政策,今年不能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政策一年一个样,每年都变,往年只能做参考”。4月12日,该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另一名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否认学校曾对调剂政策有过调整。“我们一开始的(招生简章)上面就没有,因为这个(调剂)政策还没有定,所以(最初发布的)招生简章上并没有明确这一条规则,说‘全日制能不能调剂到非全日制’。”该工作人员称,调剂政策只会在复试线出来后才会通知,现在“纠结这个没有意义”。武汉一高校副教授柳城(化名)长期主持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他认为,高校提前发布研究生招生简章,这是考生报考的重要参考,“一般来说是不变的”。“考生正是研读了各校的招生简章后,才决定了报考的学校与专业。所以在复试阶段,招生名额可能有微调,但一般会增加,不会是大幅度削减。” 柳城认为,各个高校招生简章会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公开公布,时间长达半年至一年,“招生名额等就不应该有大的出入”。此外,柳城称,各个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报考率,一般会出台“兜底”的政策,即允许报考同校同专业的全日制考生,调剂至非全日制,以打消部分考生“落榜顾虑”。在他看来,如果中南大学招生简章中没有“全日制考生可调剂至非全日制”的政策,很多考生可能就报考了别的学校。“招生简章不应该如此草率。比如我们学校,前后修改多次才会定稿,招生宣传时都带着,不会随意更改。”

暗表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如何在误解和歧视中艰难成长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

笛吹川

清退100多硕士、再清退100多博士,这所高校完成了超期研究生“清零”

据《辽宁日报》报道,日前,沈阳农业大学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省教育厅相关要求,对236名超期在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硕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至此,沈阳农业大学超期研究生全部实现“清零”,释放出研究生“严出”的强烈信号。报道称,被清退的研究生多数为在职研究生,清退原因大多为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如没有完成毕业论文、论文不合格、学分未达到标准等。沈阳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分三批对因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规定要求,以及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截至目前共清退超期研究生236名。沈阳农业大学今年3月2日曾发布过《关于清理超过最长修业年限及未按规定申请延期研究生学籍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称:2015年教育厅责成我校对超出最长修业年限的研究生拿出处理意见。为此,我校向教育厅上报《沈阳农业大学关于清理超期毕业研究生学籍的请示》(沈农大[2014]98号),并已在辽宁省教育厅备案。我校从2015年12月31日以后,定期对超过最长修业年限的研究生及超出基本修业年限且未申请延期毕业的研究生进行清退。根据沈阳农业大学公布的《2018年1月取消学籍名单》、《2019年5月取消学籍名单》、《2020年3月取消学籍名单》,被清退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中,最早的一人入学于2001年,入学已有19年之久。公开资料显示,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设立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目前,该校已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应用型大学。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就“未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问题,此前多所高校已有类似处理。譬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今年8月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公示显示,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属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根据2017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二)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三)根据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不能继续在校学习的;(四)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六)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其他情形。文章来源:辽宁日报、沈阳农业大学、澎湃新闻等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黄金雨

新型大学山东开建,为了惠及这些特殊群体!

【编辑/张喜斌 统筹/刘姝蓉】6月11日,媒体报道称:由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共同推动建设的康复大学(筹)在山东青岛举行揭牌仪式,这也就是说这所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康复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正式开建。据悉,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康复是残疾生命的重建,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残疾人和千万个家庭的迫切需求。我国还有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需要优质的康复服务。康复大学将培养更多康复专业人才,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康复大学落地山东青岛(图片来源于中新网 胡耀杰 摄)康复大学获批正式在青岛开建据媒体报道:由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共同推动建设的康复大学(筹)11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揭牌仪式,其间宣读了教育部关于支持筹建康复大学的函,标志着这所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康复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正式开建。据悉,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康复是残疾生命的重建,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残疾人和千万个家庭的迫切需求。我国还有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需要优质的康复服务。康复大学将培养更多康复专业人才,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2015年,中国残联提出建设康复大学。此后,建设康复大学分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教育部正式批复支持筹建康复大学。康复大学由山东省主办,驻地青岛市。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有媒体报道称: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大学建设,将其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青岛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实力雄厚,医养资源丰富,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具备高起点建设康复大学的基础。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仪式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身体康复了,生活才有希望,希望康复大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据悉,康复大学建设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建成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公开资料显示:张海迪,女,汉族,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德国巴伐利亚州班贝格国际艺术家之家访问学者,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艺术与人文荣誉博士,国家一级作家。肢体残疾。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主席,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党组副书记、执行主席,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康复国际主席。中共十九大代表。揭秘:康复大学将开设这些专业4月1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曾发布消息,披露了康复大学选址以及将要开设的专业。消息称:近日,青岛市建筑工务局组织召开康复大学项目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经市政府研究确定,市建筑工务局获得康复大学项目代建授权,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文章称:康复大学项目选址于红岛经济区西片区南部滨海地块,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将重点布局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技术培训、产业孵化等功能,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康复、听力与言语康复、康复治疗、护理、心理等多个康复类专业,对加快培养高水平康复研究型人才,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新华网、大众日报、中国日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中国残联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