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华为每年校招第一站是“华科”仁政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华为每年校招第一站是“华科”

华中科技大学为华为输送了四位“天才少年”,分别为去年入职的左鹏飞博士,以及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还有今年入职的张霁、姚婷博士。其中,左鹏飞、张霁、姚婷博士,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伴随着最近这些“天才少年”频频刷屏,8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党委书记夏松介绍,三位“天才少年”入职,与学校,以及老师与华为长期合作、相互支持,有很大关系。其实,至今已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曾就职华为公司。要能创造技术解决问题对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他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没有出乎意料,跟他长期的刻苦努力分不开。”8月6日,周可教授评价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动和创新的热忱,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如何培养博士?周可教授介绍,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实际工程系统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做到工程和学术的统一。张霁等同学所在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与企业界有广泛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当然,有了好的科研平台,想要脱颖而出还要靠博士生自身的努力。”对科技性人才培养,周可教授说,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例,在毕业时,本科生要具备模块开发能力,硕士生要具备系统开发能力,而博士生,则要在前二者基础上,具备学术创新能力。通俗地说,硕士生要能够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系统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博士生要在硕士生能力的基础上,如果碰到已有的方法和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创造一种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学校和企业,虽然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但又有着紧密联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党委书记夏松说,教书育人是大学的职责,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一直以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使命与责任。而华为等企业肩负民族产业振兴使命,需要源源不断补充创新人才,当然企业有遴选判断的标准,学生个人的素质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所在学校及平台优势等应该都会考虑。“三位天才少年入选,是国家、企业、学校以及个人同频共振的结果。”夏松说,这从一个方面表明我们的培养是接地气的,深度对接企业需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在存储方面的积累时间确实很长,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的大型团队,所以跟BAT、华为浪潮等国内企业的合作非常深入。夏松认为,“不管是在哪个公司,只要学生具有高能力、高素质,都会很抢手。”人才成长离不开3个方面:个人努力,学校培养,行业发展,这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夏松说,对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竭尽全力。不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设立“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出国开展交流,聆听大师讲座,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而且,还有创新平台的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依托平台,接触到最前沿的仪器设备和科研工作。另外,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还非常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仰,“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和校长李元元院士,也希望毕业生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以及‘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担当。”追求卓越、为国争光,是国人共同的目标。夏松说,坚持立德树人,也是我们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系科技部2003年批准筹建的首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经过16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创新研究基地。2017年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正式改名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是科技部2017年首批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华科”与华为渊源深厚华为从全世界招“天才少年”的这一决定,也可能与“华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据媒体报道,曾经最被任正非、李彦宏欣赏的男人,叱咤华为的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天才——李一男,27岁即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15岁时被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批少年班录取,被外界誉为“小天才”。有人认为,华为“天才少年”这个点子,可能就是来源于“华科男”——李一男。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郭平、孟晚舟等10多位校友,在华为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为华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技大学聘用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该校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该校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中心与华为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除培养人才外,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去年,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华为共建两个联合实验室(先进光技术和存储器件),目前全国仅8家。华为的一位高管,曾在微博上发文称“华科”堪称华为的人才摇篮,“华科是和华为有深厚渊源的学校,我们常董会的3位成员都是华科的,在职员工也有超过6000人是华科的,华中科技大学堪称华为人才的摇篮。”8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经典回答:华为里面任正非工号是0001,郑宝用(华科毕业)工号是0002。直到现在,华为里面三个轮值CEO,两个华科的,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华科毕业)任CFO(管财务)。而在“华科对华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答案中会有这么一句话:华为每年校招的第一站,永远是“华科”。(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

虎狼

这所学校被称作“南方小清华”,和清华大学有一比吗,你怎么看?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所大学,被大家称作是“南方小清华”,是全国最科技的“985”高校,据说食堂数目非常多,足足有35个,一个月去一个食堂都去不完啊。考研能够考上这个大学的小伙伴们有口福了,你猜到是哪所大学了。它就是位于江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有没有猜到?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小伙伴,是真的有35个食堂吗?小编也想去……吃华科还有“森林式大学”的美誉,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除去这么好的硬件设施,华科的实力怎么样呢?值得大家报考吗?对的起“南方小清华”这个称号吗?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985工程高校,占地7000亩,绿化72%,97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和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3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第一,5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三,8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十.........。”华科的15个学科领域保持在ESI全球前1%,并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9位,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保持在全球前1‰,并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7位。学校共有47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较上期增加13篇;有19篇论文入选ESI热引论文,较上期增加5篇。高被引论文和热引论文合计480篇,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10位。再来看看国家重点学科:怎么样,2019年考研,你想考华中科技大学吗?凭你对华科的理解,你觉得实力怎么样

体性抱神

华中科大4学子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中新网·湖北华中科大4学子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6日 09:38 来源:楚天都市报今日热点:辟谣!武汉金银潭医院无本土新发病例 未向同济求援湖北省完善退捕渔民生计保障政策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37例 其中本土病例30例充分估计秋冬疫情防控风险 做好核酸检测保障黎巴嫩爆炸致135死5000伤 百名联合国职员及家黎巴嫩爆炸已致逾100人死亡 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中华中科大4学子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最高年薪201万元导师希望给他们更多成长空间楚天都市报记者李碗容 刘丁维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 王奇峰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又有两位博士张霁、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上去年入选的左鹏飞和钟钊,华中科大一共有4名学子入选。这些“天才少年”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华为的offer?领着高薪的他们,又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工作?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他拒绝更高薪工作选择华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早在2019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到,在2019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在2020年还将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一项目经过任正非宣布之后迅速得到落实,2019年7月,一封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展示了获得华为顶级薪酬的8位“天才少年”。他们的工资都是按年发放,共有三档,分别为89.6万元-100.8万元、140.5万元-156.5万元、182万元-201万元。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分别是钟钊、秦通、左鹏飞和张霁,其中三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分别是该校今年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去年的博士毕业生左鹏飞、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张霁认为,自己“不是天才少年,是一个努力型选手”。硕士毕业后,张霁刻苦学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跟随导师周可教授勤奋求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张霁与华为结下了缘分。经过7轮严苛选拔,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我认为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张霁内心却很平静。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更多的是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霁收到过多家互联网名企的offer,其中还放弃了一份年薪超过360万元的工作。去年,左鹏飞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放弃了一家薪资比华为高出40%的工作。选择华为,两个“天才少年”的想法一致。张霁告诉记者,选择华为是为了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左鹏飞则谈到,“华为提供了与我想做的研究非常契合的岗位,华为有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我会有很多学习机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女博士说自己是“成长型选手”姚婷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生姚婷,今年也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156万元。“外界普遍认为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姚婷说。相比于“天才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姚婷说自己更像是“成长型选手”,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不畏惧变化和挑战,是姚婷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让她保持着勇往直前的鲜活状态。本科课业之余,姚婷尝试了很多事情:大一参加辩论队、校运会短跑项目、中英文演讲比赛,几乎是学校各演讲比赛的冠亚军;大二担任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暑期支教;大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大四保研……回首四年,她觉得无比充实。读博期间,她敢于挑战短板、突破局限,走进系统结构研究领域,把握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曾经计划在高校工作却最终选择加入华为,姚婷说自己不设限的人生就是要去尝试,激发潜能、让自身所学真正为工业界所用,科技有所转化。导师希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张霁张霁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告诉记者,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跟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周可还谈到,“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关注年薪,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我们国家现在科技逐步发展起来了,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很旺盛,这是我们的幸运。作为导师我希望给他们更多空间,他们后面的路还很长,大家在关注的同时,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张霁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曾是一名中学老师,妈妈是幼师,父母深知教育对于孩子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张霁是家中的独子,但父母既不娇惯,也不多干涉,这也养成了他独立和富有主见的性格。张霁选择就读计算机专业时,互联网行业还处于低谷,但他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张霁的父亲告诉记者,上大学之前,张霁的成绩只能算中上等。但进入大学校园后,他给自己树立了进入更高学府深造的目标,并拟定了大学四年的规划。不管是什么课程,他都会坐第一排,空余时间也会选择泡图书馆。也正是因为这份韧性和努力,张霁如愿以偿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虽然身边不少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但张霁依然保持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科研比工程更需要一双慧眼,要看得长远。科研很容易失败,但贵在坚持。”张霁说。“天才少年”为何都出自这里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去年入职华为的左鹏飞。他说,目前自己的工作状况很好,工作开展顺利。他跟今年入职的师弟师妹彼此认识,“十分开心他们也加入华为。”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大招聘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大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华中科大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为何该校培养了这么多优秀毕业生?贡献了三位“天才少年”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夏松给出了答案:“这与同学们的勤奋努力,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的学风,三全育人、开拓创新的培养体系有很大关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老师,包括几位‘天才少年’的导师,都是站在学科最前沿开展研究,将最优质的科研创新优势转化成育人资源。我们竭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非常注重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夏松说,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例,该研究中心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跟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都有合作。张霁刚进实验室时,导师周可就把他派到腾讯实习,帮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编辑:裴春梅)关键词:【来源:楚天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藤田

华中科大4学子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最高年薪201万元,导师希望给他们更多成长空间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碗容 刘丁维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 王奇峰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又有两位博士张霁、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上去年入选的左鹏飞和钟钊,华中科大一共有4名学子入选。这些“天才少年”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华为的offer?领着高薪的他们,又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工作?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他拒绝更高薪工作选择华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早在2019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到,在2019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在2020年还将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一项目经过任正非宣布之后迅速得到落实,2019年7月,一封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展示了获得华为顶级薪酬的8位“天才少年”。他们的工资都是按年发放,共有三档,分别为89.6万元-100.8万元、140.5万元-156.5万元、182万元-201万元。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分别是钟钊、秦通、左鹏飞和张霁,其中三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分别是该校今年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去年的博士毕业生左鹏飞、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张霁认为,自己“不是天才少年,是一个努力型选手”。硕士毕业后,张霁刻苦学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跟随导师周可教授勤奋求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张霁与华为结下了缘分。经过7轮严苛选拔,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我认为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张霁内心却很平静。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更多的是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霁收到过多家互联网名企的offer,其中还放弃了一份年薪超过360万元的工作。去年,左鹏飞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放弃了一家薪资比华为高出40%的工作。选择华为,两个“天才少年”的想法一致。张霁告诉记者,选择华为是为了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左鹏飞则谈到,“华为提供了与我想做的研究非常契合的岗位,华为有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我会有很多学习机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女博士说自己是“成长型选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生姚婷,今年也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156万元。“外界普遍认为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姚婷说。相比于“天才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姚婷说自己更像是“成长型选手”,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不畏惧变化和挑战,是姚婷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让她保持着勇往直前的鲜活状态。本科课业之余,姚婷尝试了很多事情:大一参加辩论队、校运会短跑项目、中英文演讲比赛,几乎是学校各演讲比赛的冠亚军;大二担任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暑期支教;大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大四保研……回首四年,她觉得无比充实。读博期间,她敢于挑战短板、突破局限,走进系统结构研究领域,把握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曾经计划在高校工作却最终选择加入华为,姚婷说自己不设限的人生就是要去尝试,激发潜能、让自身所学真正为工业界所用,科技有所转化。导师希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张霁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告诉记者,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跟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周可还谈到,“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关注年薪,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我们国家现在科技逐步发展起来了,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很旺盛,这是我们的幸运。作为导师我希望给他们更多空间,他们后面的路还很长,大家在关注的同时,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张霁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曾是一名中学老师,妈妈是幼师,父母深知教育对于孩子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张霁是家中的独子,但父母既不娇惯,也不多干涉,这也养成了他独立和富有主见的性格。张霁选择就读计算机专业时,互联网行业还处于低谷,但他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张霁的父亲告诉记者,上大学之前,张霁的成绩只能算中上等。但进入大学校园后,他给自己树立了进入更高学府深造的目标,并拟定了大学四年的规划。不管是什么课程,他都会坐第一排,空余时间也会选择泡图书馆。也正是因为这份韧性和努力,张霁如愿以偿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虽然身边不少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但张霁依然保持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科研比工程更需要一双慧眼,要看得长远。科研很容易失败,但贵在坚持。”张霁说。“天才少年”为何都出自这里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去年入职华为的左鹏飞。他说,目前自己的工作状况很好,工作开展顺利。他跟今年入职的师弟师妹彼此认识,“十分开心他们也加入华为。”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大招聘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大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华中科大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为何该校培养了这么多优秀毕业生?贡献了三位“天才少年”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夏松给出了答案:“这与同学们的勤奋努力,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的学风,三全育人、开拓创新的培养体系有很大关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老师,包括几位‘天才少年’的导师,都是站在学科最前沿开展研究,将最优质的科研创新优势转化成育人资源。我们竭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非常注重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夏松说,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例,该研究中心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跟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都有合作。张霁刚进实验室时,导师周可就把他派到腾讯实习,帮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蓝印花

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北理工2018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南京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注释:1、各院(系)在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的生源充足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向上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具体以各院(系)通知为准。2、有关优惠照顾条件(如果符合多项条件,只按最大幅度进行,不累加):(1)满足教育部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项目”等相关优录规定的考生(需本人在3月6日前向南京大学研招办提交书面证明材料),可以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执行该计划的分数线。没有纳入该计划、但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须本人在3月6日前向南京大学研招办提交当地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证明及核验身份证原件),原则上总分降分不超过10分。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北京理工大学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线欢迎补充完善更多

法国版

教育 | 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大校长职务

导 读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吴道槐,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瑞连,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后盛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李元元,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粉末冶金和铸造专家公开资料显示,李元元195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吉林大学校长,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官网截图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李元元长期从事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发展和创新了粉末冶金温压成形理论和技术、电磁热力多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研发出高性能铝青铜合金、白铜合金、锌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成形技术等;成果应用于我国制造业和国防军工中,解决了相关的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李元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已实施29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32篇、EI收录222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1部、教材1部。请毕业生喝咖啡称应体验民工之苦2003年,李元元上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时,是广东高校中最年轻的校长,在学生中颇有人缘,有媒体称其为“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李元元(资料图)据媒体报道,2010年6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李元元与毕业生围坐一圈,在校园咖啡馆,畅谈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李元元认为,大学毕业生应体验农民工的苦。李元元对学生们说:“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就是当农民,什么农活都干过,哪里敢想还有机会上大学呀!”他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太急功近利,毕业后首先得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找到生活的立足点,也不要在乎刚毕业时的起薪是高是低,而是看他的发展空间。“进了单位之后,人际关系要比学校复杂,有时不单只有友谊,也有利益纷争甚至黑暗,你们都得有忍耐精神,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你还得想想,天天盒仔饭、餐餐吃外卖的生活,你能不能撑得下去?”李元元告诫同学们:“毕业了,你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千万不要当自己是天之骄子,要把自己看成是普通劳动人民,看自己能否承受农民工的苦。”毕业致辞:出国的一定要回来出息的一定要报国2017年6月21日,吉林大学举行了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校长李元元叮嘱毕业生:“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一定要报国。”李元元送给当年的毕业生三句嘱托:第一句:以笃学之心与时代同行。在这场与同龄人赛跑的“马拉松”上,想要与时代同行不掉队,就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坚持终生学习。第二句:以诚敬之心与他人相处。希望你们少做低头族,把“低头”的时间用来抬头看路,用来了解和关心他人,用来充盈和完善自己。第三句:以淡泊之心雕琢自己。生活,因简约而优雅;人生,因淡泊而从容。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得意失意,都要抵得住困难和挫折,经得起考验和诱惑,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李元元还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母校和对同学们的爱——“有一种爱,纯粹,像白山环绕黑水;有一种爱,深邃,像皓月映照清辉;有一种爱,芳菲,像清湖守着莲蕊;有一种爱,静美,像蝴蝶拥抱蔷薇。”李元元简历▲李元元(图片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李元元,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10月上山下乡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1998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在职攻读)。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在湖南大学机械系铸造教研室任教。自1987年6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现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12月任铸造及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97年2月至5月作为高访学者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所从事合作科研。1998年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4年10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6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5月任金属材料高效近净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主任;2009年12月任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校党委常委。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任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2017年4月起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十届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任吉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简历来源:吉林大学官网 新闻来源:湖北日报)

爱之罪

本科领导博士成就感十足?网友:别太狂,路还长,指不定谁辉煌!

勿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勿因己之拙,而忘人之能。勿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愆。用别人的经验,作自己的参考,以别人的成功,作自己的榜样,这才是最可取的处世态度。然而人们常常把自己的短处掩盖,看不到自身的缺点,所见的却总是别人的缺点,也因之而取笑别人。在这个国庆假期,许多人都选择外出旅游或回家探亲。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依旧驻守大学校园,在图书馆复习看书,为考研而努力奋斗。在我国,非常注重学历,学历的高低,往往也是评价一个人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有的人却常常对此不屑:瞧,我中学毕业就开始打工,现在手下养着一帮大学生!这样的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其实一个人只要肯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就能过上自己心中希望的模样。凭借努力工作、勤于钻研的精神,即使在学历方面存在不足,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自己取得一些成就时切不可自满、自负,因为别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初升的朝阳,而你可能此时正值午时,如日中天。以自己巅峰时的状态,去讥笑别人刚刚起步的样子,就好像一位成人和一位少年比赛掰手腕,或许你现在能赢他,但是五年、十年后呢?你确定你还能自信满满地站在他面前说:“子不我若也”?不以己之长度人之短。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然而却被一些人选择性忽视。这不,一位已满30岁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被分配到一位91年的本科生领导的工作小组里。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顶尖的985高校之一,应该说它的博士毕业生是很值钱的,往往会得到领导重用,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他们往往掌握着前沿的科学技术。但是毕竟刚毕业的博士生经验不足,所以也只能从基层做起。这下90后的小领导心中可乐开了花,自信心暴崩,成就感十足!其实换作任何人也许都一样:你华中科大毕业又怎样?博士生又怎样?不还是到我本科生手底下来工作了吗?乍看之下,貌似工作经验比学历重要。很多网友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博士生到本科生手底下工作,充其量也就是过度性安排,企业不可能专门招聘一个博士来做本科生就能做好的工作,一定是等到博士生有了工作经验以后,便委以其它重任。再加上博士生手中掌握着最新的科技知识,不是一个人凭借几年工作经验就可以学会的,虽然人家现在起点低,但是上限高啊,快速成长几年后,便前途不可估量。反观现在领导博士生的本科生,估计3年以后就只能望其项背了吧!所以,千万不可轻视人家,毕竟人家潜力巨大!在当今这确定与不确定并行的时代,虽然高学历不一定就代表成功,即便也有很多高学历的失败者,但是不得不承认,至少大部分高学历的人都非常成功。就拿在大学里来说,一个本科生当大学老师,混到顶也就是一位讲师,但是作为一名博士生,将来至少是教授,副教授,知识的鸿沟是很难跨越。所以无论你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多读书总归是有好处的,毕竟这是一个尊重知识的时代。如果你够努力,你也可以向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那样,自学成才,成为行业的骁楚!推荐阅读在职研究生已取消?认真你就输了

半生緣

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来源:教育部网站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吴道槐,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瑞连,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后盛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李元元,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吉林大学校长。

往者勿止

菲律宾科技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啦!

菲律宾科技大学(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Philippines)成立于1901年,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菲律宾著名的国立公立大学。各类专业齐全,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菲律宾公立大学之一。

佛法

副部级!华中科技大学马小洁升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27日讯 据教育部12月27日消息,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兰州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马小洁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袁占亭不再担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职务。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注意到,马小洁此前职务为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正局级)。图源:兰州大学官网公开简历显示,马小洁出生于1964年1月,现年55岁,湖北大冶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自198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湖北省内高校任职,主要集中在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起,他历任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党总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武装部部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副校长。2008年,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级领导干部、党委副书记(期间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任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2年,马小洁离开武汉,赴襄阳任湖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3年后又回到华中科技大学,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8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党委日常工作,及宣传、稳定、保密、后勤、总务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包括维稳办、保密办、督办室)、宣传部、总务长办公室、基建管理处、房产管理处(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后勤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校医院、国际医学中心。12月27日中午,兰州大学官网“学校领导”一栏已更新,马小洁为该校党委书记(副部长级)。长江日报-长江网此前曾报道,在高等教育界,“华科大校长群”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现象。2015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调任中山大学校长;2016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段献忠调任湖南大学校长;2018年,原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教授正式调任海南大学校长,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冯征任长江大学校长,王志勇任武汉轻工大学校长。他们或曾在华科大就读,或曾在华科大工作。(记者李玉莹 整合)(来源: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兰州大学官网)【编辑: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