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未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详细分析——现在考研还值得吗?

未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详细分析——现在考研还值得吗?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国内的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更有发展?这是一篇长文,中间是详细的分析,如果大家想挑重点看,请直接看文中的加粗部分和文末的结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明年这一届的考研的难度一定会只增不减,于是就有一些同学问我:孙老师,既然考研难度这么高,能考上的肯定都是很优秀的,那等硕士毕业了,就业前景肯定好吧?不然谁会去考呢?也有的同学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就业形势以后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硕士的学历也越来越有“通货膨胀”的感觉,那有没有可能等好不容易又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读完研毕业,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时找到的工作好?这时候最理智的决策是不是先“把坑占上”,后续再慢慢图谋职业上的发展?看到大家这么多疑问,那我在这里就自己这些年来从事考研辅导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各样的见闻,努力做出一个细致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发现有什么疏漏,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在文末留言指出,我看到后会回复各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牵动人心首先我应当坦率地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硕士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我们看一下数据:近20年来,历年硕士生录取人数整体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1997年录取5.1万人,那时候物以稀为贵,硕士生绝对是香饽饽;2005年录取32.5万人,规模已经是1997年时的六倍多;而2018年录取人数突破60万,2019年录取人数预计在64万左右(由于某种原因,从2017考研起官方不公布具体录取数据),十几年时间又翻了一倍。现在有一句调侃是说,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硕士生,虽然有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作为本科生,如今再来看待硕士生的时候,不要再把其当成精英、天之骄子来仰望,而当成是日趋普及化的一种学历教育,是每个本科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都可以去考虑争取的常见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迟早都要拿到的一个门槛级的文凭。你要对自己说,硕士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了这样的看法角度,你才能对待考研这件事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考试前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很大起伏),从而客观、理性、长久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人生的节奏和主动权。把考上研究生了就当成是鲤鱼跳龙门、麻雀变凤凰,就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地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如今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期望,只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了研也不会感到开心、满意。甚至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人读研后心态失控,总是跟人说千万别读研,否则会跟他一样后悔。你可以看到他一会骂学校管理混乱,一会骂导师不负责任,一会骂专业没有前景,一会叹息自己为了读研年龄大了耽误很多事……我相信没有同学希望自己以后会这样吧?读了研迟早也要去应聘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的是把每年所有的硕士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就业难易程度的,实际上这个每年60多万人的群体内部,就业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实在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随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你就有直观印象了:同一个研究生专业,如果是全国TOP5名校硕士毕业的话每月工资3万元,普通一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1万元,而如果是口碑在国内倒数、实力孱弱刚刚才获批设立了这个专业的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3000元,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对口工作。同一个院校毕业的硕士,如果是热门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等,offer那是拿到手软,公司随便挑;如果是冷门的或者属于夕阳产业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历史学、社会学、采矿、水利水电、造船的硕士,那其中除了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个人心仪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就很艰难。同一个院校且同一个专业毕业但导师非同一人的硕士,由于各自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能力、江湖地位、人脉资源、人品性情、行政职务等方面相去甚远,硕士生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也会相应天差地别。这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篇幅所限,先不详细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单独探讨。招聘硕士的展位前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对硕士生的就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比如: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了。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比如下图所示,2018年12月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就是如此要求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专业均应符合该岗位专业要求条件”。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的要求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以上各种情况都对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显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我们想考研的同学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去奋斗的,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相信自己,考研加油!结论那此时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应该怎么办?要我说,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想清楚,说起来很轻松,可真正做到真的很难。就此来全面分析的话,都够我写一本很厚的新书了。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尽量多给大家一些提醒,希望你能认真读完,相信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考研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考研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究生(近十年来考研录取率整体在1:3左右),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术,搞研究。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当然,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所以上文提到的先“把坑占上”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现在有好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请看下面这张图,2018年12月某事业单位最新招聘的要求,学历要求一栏非常有代表性。假如你现在是本科,遇到了这样一个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而且这个岗位是你所心仪的,你凭自己的努力又能应聘成功,那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考研呢?等过几年你研究生毕业了,再回来应聘这样的岗位岂不是费时费力还白白丢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何况几年后如果形势变化你连想应聘的机会都没有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就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完全可以通过读在职研究生来镀金。某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第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些岗位时宁愿选择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觉得本科生年龄小未定型更有培养潜力,或者同样的工作既然本科生能干没必要花更多的钱雇研究生,或者觉得研究生想法太多不听话、对工作比较挑剔、跳槽的可能性大,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本科生。比如下图是2018年公务员考试黑龙江省某单位对某岗位的招聘要求,招收的是经济金融类专业,明确注明“只限本科”。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1如果你本科就是这类专业,读了个硕士也是这类专业,结果毕业了竟然发现反而人家不要你了,连报名资格都被剥夺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催?(有此要求的岗位并不罕见,笔者还见过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招收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侦查学专业、外语专业、历史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然后要求“只限本科”的公务员岗位等等。下图再随便举一例。)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2看到了吧?研究生的烦恼也真不少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绕开各种各样的“坑”。你提前想到了多少,就会相应少走多少的弯路,所以一定不要偷懒呀!篇幅所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讨论或提问,我看到后会进行回复的,让我们共同探讨。

特洛伊

企业管理硕士看起来高大上,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

冷丝自媒体原创,严禁他人转载文|刘冷丝栏目|教育改革10多年来,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一直在不断地扩招,培养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硕士毕业生的声誉,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一些困扰。某学生积极准备考企业管理研究生本来,企业进一步发展正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一方面,这些研究生在很多工商、企事业单位也少有突出表现。另一方面,很多单位要求年轻化,出现了愿意要本科生而不想要研究生的情况。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培养上出现一些状况。除去清华、北大、人大和几所传统的财经类大学,大多数高校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和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个核心问题,许多高校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都有很明确的表述,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相反造成泛而不精、不专。培养模式上,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很多高校的培养还是基本停留于理论课程学习,对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只有很细微的差异,理论与实际脱离较为严重。现代企业非常需要管理高端人才因此,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普遍感到学习内容空洞无物,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用人单位的主管也感觉这些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低下,不太好“上手”。有鉴于此,很多专家和企业业界呼吁高校,必须有效地改革目前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一,企业管理硕士的课程应当优化和及时更新,导师的整体素质恐怕也需要提高。比如,案例教学,课程设置应该要求精而深,减少必修课程,增加更多的任选课程,允许学生跨系、甚至跨学校选择课程学习,要激发研究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学生个性同未来的定位发展结合起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在职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大多较为成熟,已经定型,都有各自的个性。大数据时代需要更加高端的管理人才另外,培养单位还应当适当减少导师的其他工作量来增加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和共处时间。其三,学校应该贴近实际,采用更加灵活和具有弹性的管理方式。比如,在学习的时间上给予更宽松的管理,允许学生在学业期间进行创业活动和自我研究活动, 引导学生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了解实际经济问题中的最真实的问题。其四,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很多高校在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但是,这种本来很好的培养机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所谓的业界导师,他们也只有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有可能出现。企业和财务管理高端论坛无论是在职研究生还是本科直读的研究生,他们都非常需要高水平的业界导师的指导,至少可以给他们实践实习的机会。这对于以后立志于从事企业管理实际工作的同学来说,管理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中的很多实践真知并不是用语言就能够清楚表达的,而是需要亲身感受,才能有所体会。总之,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培养的人才当然是应用型的人才。整个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都需要强调的知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当然也要提高自身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未来的就业中占得先机。敬告|本文如有错漏,作者将在跟帖中及时更正,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汪中

清华、华科、同济……等名校研究生大数据:本科都来自哪些大学?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13所高校已经陆续发布2019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各校研究生共录取多少人?录取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学院是谁?新生的来源院校是哪里?又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远渡重洋来国内求学?清华大学人数统计 清华大学2019级共有8900余名研究生,硕博比为1.84:1。在新生中,有84.8%来自内地(大陆)学生,2.7%来自港澳台,12.5%来自国际学生。清华园越来越国际化。男女比例新生男女比约为1.83:1,硕、博男女比分别为1.77:1与2.16:1。女生们依然很珍贵,尤其是博士女生更加珍贵。各学院男女比例 从各院系新生男女比例看,地球系统科学系以1:2的男女比,成为了女生比例最高的院系,共有10个院系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国际生来源 国际新生来自100多个国家,美国、巴基斯坦、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法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人数最多。就读方式 全日制硕士4084人,占比67.9%;非全日制硕士1934人,占比32.1%。全日制博士2883人,占比91%;非全日制博士284人,占比9%。生源院校TOP10 硕士生新生来自全球6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新生来自全球3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人数统计 在2019级研究生中,应报到3851位硕士和555位博士。在硕士中,专业学位的新生人数略胜一筹;在博士中,学术学位的新生人数占绝对优势。就读方式 在硕士中,专业学位的新生人数略胜一筹;在博士中,学术学位的新生人数占绝对优势。各学院录取人数 各学院萌新数量各学院录取人数差异不小,萌新入学人数最多的学院前三甲分别为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男女比例 2019级研究生,女生总人数占据绝对优势。整体来看,新生男女比为0.69:1,其中硕士的男女比为0.65:1,博士的男女比为1.04:1。各学院男女比例 工程学院喜提“妹子稀缺院”榜首,新生男女比例高达3.2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紧随其后,新生男女比例分别为2.27:1和1.9:1。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喜提“妹子聚集院”TOP3,新生男女比例分别为0.1:1、0.11:1和0.14:1。录取人数TOP10 在2019级硕士中,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TOP10分别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软件工程、材料工程。在2019级博士中,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TOP10分别为: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药物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化学、环境科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地质、应用经济学。其中海洋地质和应用经济学专业的人数并列第十位。中国农业大学新生人数 2019级研究生新生共3691人,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占74%、26%。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133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10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352人;学术型博士生925人,专业学位博士生29人。录取专业人数排名前十的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工商管理、农艺与种业、公共管理、作物遗传育种、水利工程、食品工程、兽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其中工商管理(MBA)和公共管理(MPA)全部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院校 除中国农业大学本校外,生源高校TOP10分别为:山东农大、河北农大、东北农大、河南农大、山西农大、青岛农大、四川农大、西北农林科大和华中农大,清一色的同行业兄弟院校,这是农大的特色。男女比例 全校新生男女比为2:3。工学院男生比例最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女生比例最高。华中科技大学人数统计 2019年研究生新生共有9317人,其中硕士7509人(全日制学硕3764人,全日制专硕2431人,非全日制专硕1314人);博士1808人,全日制学术型博士1594人,全日制专业型博士214人。研究生新生数据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男女比例为1.3:1。各学院新生人数 人数最多的前五个学院分别是管理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数最少的五个学院分别是体育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系,历史研究所和生殖健康研究所。从上图看来,人数最多的学院中理工类占了4个,仿佛找到了行走在华科“左右为男”的原因。博士人数 博士新生数据显示,同济医院人数强势领跑各大学院,有191人,理工科王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享誉全国的协和医院紧跟其后,为167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物理学院分别以106和99人占据第四、五位。博士生新生较少的五个学院里,人数还未突破个位数,最少的历史研究所只有一个博士生新生。同济大学人数统计 2019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新生共有7144人,其中硕士5656人,博士1488人。各学院新生人数 录取人数最多的三个学院是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录取人数最少的三个学院是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足球学院。男女比例 地区、民族分布 东华大学人数统计 今年东华大学共招录硕士研究生2430名,男生1018名,女生1412名,男女比例为1:1.39。2019级外语学院,男女比例最低,为1:8.2,2019级机械工程学院,男女比例最高,为3.56:1。入学方式 今年学校招录的硕士研究生中,有两名是港澳台生,有311名为管理类联考生,有1584位是全国统考生,有533名为推荐免试生。就读方式 全日制学生占比75%,在职人员25%。郑州大学人数统计 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了643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硕2450人,全日制专硕3405人,非全日制专硕579人。男女比例 护理与健康学院女生比例最高,达到97.06%,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男生比例最高,达到88.15%。民族分布 郑州大学录取了168位少数民族考生,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到83人;满族人数21人;蒙古族15人;土家族11人;苗族7人;彝族6人;壮族5人;白族与黎族均为3人;壮族、侗族、瑶族和其他均为2人;傣族、畲族、塔吉克族、佤族、维吾尔族、仡佬族均为1人。新生年龄 从1974到2000年,2019级研究生的年龄差跨越了26岁,1996年的研究生最多。由图可证,在知识面前,年龄不是问题,学习更是终身的事业!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新生人数 2019年,湖南要入学报到的研究生5870人(不含海外留学生),其中硕士生5108人,博士生762人。全日制硕士生3733人,非全日制硕士生1375人;全日制博士生737人,非全日制博士生25人。各学院新生人数 入学报到的研究生分布在24个学院和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隆平分院2个培养单位。其中,工商管理学院新生人数最多,有848人;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新生人数最少,有22人。男女比例 整体来看,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1.26,其中硕士新生男女比例为1:1.4,博士新生男女比例为1.6:1。具体到学院,男硕士和男博士最多的都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女硕士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女博士最多的是化学化工学院。各学院男女比例 深圳大学录取人数 深圳大学2019年录取的292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10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324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各学院男女比例 管理学院的录取人数最多,有273人;高等研究院最少,有13人被录取。各学院录取人数及男生女生比例: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男生比例最高,达到95.3%,超过去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91%。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男生比例次之,占比85%。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比例最高,达到了99.3%。深圳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招生学院26个,招生专业8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招生人数最多,占比高达14%。专业考取难度 法律(法学)是最难考取的,录取率低至1.52%,也就是200个报考的学生中,只有3位同学可以成功上岸。汉语国际教育(非全日制)相对容易考取,一志愿录取率是25%,报考的学生中有1/4被录取。光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高,分别是35.14%、33.33%、31.52%。数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分别是0.69%、1.16%、2.48%。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型)录取率突破40%,是全校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但100个考生中也至少有8位同学可以被成功录取。广州大学新生人数 2019年共统招174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型463人、全日制专业型105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共224人。男女比例 在1742名新生中,男生有761人,女生有981人,男女比例为44:56,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各学院男女比例土木工程学院录取人数最多(232人),旅游学院录取人数最少(10人)。土木工程学院的男女比例为81%:19%,教育学院的男女比例为16.9%:83.1%,教育学院的男同学幸福指数很高哦!体育学院(43.3%:56.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4.3%:65.7%)、化学化工学院(53.5%:46.5%)、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54.4%:44.6%)、工商管理学院(42.4%:57.6%),男女比例相对平衡。入学方式 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占绝大多数,共1526人,推荐免试的同学达到61人,参加MBA联考和法律硕士联考的分别有32人和123人。生源院校 在2019级新生生源中,本科985高校的毕业生共48人,来自211高校的毕业生共160人,即生源来自于211以上高校的比例占总录取新生1742人的9.1%,推免生及本科为985、211高校生源总数达208人,占总录取新生1742人中的11.9%。杭州师范大学新生人数 今年共有1029位同学成为全日制硕士,有500名同学为学术性研究生、529名同学为专业型研究生。有13名同学进入我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还有136名同学成为了我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各学院录取人数 各学院研招人数中,教育学院最多,医学院再次出现在教育学院的身旁。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人数最少。各专业录取人数 男女比例 各学院男女比例 杭师大教育学院女生最多,医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男生最多。天津外国语大学这里只收集了13所高校的情况,大家还了解哪些高校的情况,欢迎留言~来源:软科 各高校官网 中财蹦豆

红蚂蚁

大数据 | 这些考研比例高、就业好的专业,你不get一下?

准大一开学在即,同学们都在憧憬着大学里的生活。可是,总有一些同学因分数不够、志愿填报失误等原因无法get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学校而闷闷不乐。没关系,读研深造可以帮你实现心中的梦想。今天,英才君分别从读研比例较高的专业及就业方向、读研比例大数据分析、读研的原因这三个方面来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读研比例较高的专业及就业方向临床医学读研比例42.7%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主要到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科研等方面工作。推荐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读研比例40.4%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 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就业方向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工程力学读研比例37.1%工程力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微电子技术、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由于具备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可到有关的高新技术领域工作(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型材料等),还可从事教学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医学读研比例33.3%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推荐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延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读研比例31.4%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推荐学校长安大学、辽宁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读研比例30.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属于理科大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是光学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光信息的产生、获取、转换、传播、存储等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及其应用。本专业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光纤通信、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与此专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推荐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读研比例30.2%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前景可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医学机构(临床研究、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管理) ,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和服务上,研究所,大学(基础研究,教学),国际制药、保健品企业(管理、研究和开发),私人机构和医生合作,毕业生可直接参加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和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由他们研制的器械和系统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缓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材料化学专业读研比例29.3%材料化学(Material Chemistry)专业一般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中的一个专业方向。材料化学专业所研究的大多跟传统产业有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学科,市场对优秀的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船舶与海洋工程读研比例29.3%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部队提供各类装备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推荐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湖北海军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材料科学与工程读研比例26.7%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多进入各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就业范围广泛。由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殊性,读研的比例相当高。而上述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研发、技术职位也大多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2读研人数大数据分析根据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的《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我们可以看出:1、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以下为我国近4年(2015-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2、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以下为近四年男女生考研人数对比图(单位:人)3、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以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为例:(单位:人)3读研的原因有哪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调查显示,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案例:1、提升就业竞争力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一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二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2、换专业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3、工作晋升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英才君:2018年高考人数高达97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5万人。四年后的毕业季,就业的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也许考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你准备考研了吗?考研的目的原因是什么?欢迎留言互动!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中国青年报,百年英才小编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职研究生有多大用处?体制内HR:关键时刻是救命稻草

切记:在职学历,在关键时刻是救命稻草,看到最后你就懂了。作为一名央企资深HR,经历了至少四轮次的“三龄两历”(两历:学位学历,工作经历)大清查。在职研究生学位,是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的。曾几何时,各地重用“四化”干部,其中重学历甚至唯学历的风气很重。在职学历风生水起,直到泛滥成灾,有点职位的人都想法设法搞一个在职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在职学历的“水”太深,太浑了,含金量大幅下降,含水量大幅上升。在职学历教育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业界曾掀起一股“原始学历”之风,选人用人就看你的原始学历,即:全国统招全日制学历。在职的研究生,必须要求脱产全日制,学位学历双具备才算。不是全日制脱产的在职研究生,简历上只能填写硕士学位,不能填写硕士研究生学历。很长时间以来,在职研究生的功效大打折扣。但是,作为资深HR,说一句真话:在职研究生有没有用?关键看上级怎么用。上级不想提拔你,就说在职学历没用,要看原始学历。上级想提拔你,就说在职学历有用,证明他始终坚持学习,学习能力强,值得重用。所以,在职学历,如果你能搞一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好处:【1】你能打发一些时光,学到一写东西,养成学习的习惯。这种好处是无形资产,学到东西长在你肉上,这次提拔没有用上,在工作、生活、交际中都能用上一些知识。【2】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上面说了,现在很多公务体系和央企体系内,提拔干部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如果你没有本科学历,这就是一道致命的硬伤,几乎可以断送你的锦绣前程。但是,你有本科学历,哪怕是电大、党校、函授的,都可能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上级想用你,说学历有用就有用没用也有有用。明白吗?反正,我见过太多老中专生,上级为了提拔他们,花钱让他们去搞一个在职本科学历。假如,你浑身傲骨,我就不搞形式主义,我就要拼真本事吃饭。那么,对不起,你就是那个被淘汰的。没办法,上级规定了本科学历这道硬杠杠的,不拿下你拿下谁?【3】装范利器。除了组织人事部的档案你不能乱填,其他地方的表格、简历、名片、网页、介绍词,都可以大大方方写上:工程硕士、博士。谁知道你的在职学位是学出来的呢?还是买出来的呢?还是花钱送课题赠送的呢?印在名片上,它闪闪发亮不香吗?【4】推销自己的利器。你现在出去,代表单位与他人合作,还是代表个人与他人合作,你的学历层次就是敲门砖。人人都是势利眼的,除非你是亿万富豪,可以拿小学文化炫耀。你就是一个草根,你学历低就会被人瞧不起,合作的机会都没有。这里不谈“里子”(你在职学习了,也学到了知识啊),人家见你第一面就看你的“面子”。现在本科生都大水漫灌了,学历低的连门都进不去。【5】真正学习一些知识。只要你是真心学习,而不是混张文凭,多少还是能学到知识的。这一点不展开说了。【6】最关键的就是链接人脉。大家都知道商学院总裁班上百万学费,学习是一方面,结交贵人是另一方面。据说一些“名媛”都敢下本钱上一个高研班,目的是钓一个金龟婿。何况你是为了做生意呢?高级别的在职研究生,可以结交一些人脉,对事业发展有好处。好了。我们开看看在职研究生的前世今生的。以前,在职研究生泛滥成灾。有公开招考的,有联合办学的,有企业定向培养的,有合作赚钱的,等等。央企比较流行的方式,就是与学校联合办学,花点钱,在某学校开个在职研究生的班,通过学校内部的简单考试,招录几十个人,主要是为了学习定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混个文凭。更多的是学校为了创收,面向很多企业招生,比如,办一个社会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班。根据企业交钱的多少给一些名额,大约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领导人员先享受这个福利,拿到了一批好学校好专业的在职学历,然后把“爱”洒向更多的中层人员。那个时候,流行什么社会经济学、EMBA、人力资源、工商管理,等等。什么专业时髦,开什么专业的班。举个例子,EMBA,多么高大上的词,被一群企业混子们糟蹋成什么样子了。现在规范多了。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在职攻读硕士方式有两种:1,双证非全日制研究生:为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学历,效力等同全日制研究生。2,传统在职研究生(单证):有学位、无学历。2017年起,研究生分为两种:双证学历教育统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习形式)、以及单证在职研究生。其中单证在职学位研究生包括: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已取消)、同等学力申硕,这两种只有硕士学位,没有研究生学历(获得研究生学历必须参加全国统考)。教育部官网指出,同等学力申硕不是学历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于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在2016年之前均为单证(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2017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效用相同,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属于统招统分计划。原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取消,非全日制双证研究生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列入国家统考,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划线,同样的毕业要求,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学历类型同为普通高等教育,非全日制仅指学习方式,非学历类型。具体建议:在职研究生所拿到的证书,不管是硕士学位证书还是学历证书,都是被国家承认和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可在“学位网”查询;学历证书可在“学信网”查询。有了证书,以后在升职、加薪、评职称或出国留学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在公务事业央企国企等体系内,即使重视原始学历,但是,你有在职学历,在许多方面享受一样的待遇。刚才讲了,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稻草。退一万步讲:学到知识的目的是把它用在工作中,而不是为了混个文凭。是不是说得有点情怀了?在职研究生的优点就是有目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吃什么补什么。你已经上了几年班了,你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已经清楚了,你画一张知识、专业、能力雷达图,看看你的短板是什么?有的放矢地报考在职研究生,建议报考双证的。如果有必要,可以报考自己的加强短板,或者是前沿知识,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朝阳专业,为你的升级跨越打好基础。

钢铁城

统计学在职研究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难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现在正处于招生中,很多关注的同学想知道难不难考。下面,小编就来为同学们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难吗? 首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同学们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满足条件即可参加课程学习,后期需要参加申硕考试获得学位证书。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 考试难度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少,只有综合和外语两门,考试分数采取及格制,满足100分,考生只要达到60分即可通过考试,并且每位考生有四次考试机会,考试通过率高,考试难度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小,但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向还是比较多的,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大数据挖掘与互联网经济方向、大数据管理与企业应用方向等等。综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小,适合在职人士报考。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北外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怎么样?靠谱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报考条件是什么?

一五一十

高考报志愿必看!大数据致千万考生:最有“钱途”的专业填报指南

高考报志愿必看!A股大数据致1031万考生:最有“钱途”的专业填报指南高考结束了!对本届1031万考生来说,接下来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填报志愿。近三千所高等院校,五六百个学科专业,怎么选?哪些专业比较有前途,或者说有“钱途”呢?友情提示一下:今年的高考人数达到1031万人,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新高。几年之后,这1031万人又将成为就业的竞争对手。此刻,请原谅一个过来人的直白: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中证君(ID:xhszzb)从最实在的“收入”角度,统计了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行业薪酬情况,并结合地域、研发、国家支持产业方向,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份最有“钱途”的专业填报指南。哪些行业景气度高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虽然有一种说法叫“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公司”,但如果能去一个“朝阳产业+朝阳公司”,岂不更好?中证君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统计了各行业近5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其他电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材料、工业、可选消费等行业)、电子制造、营销传播、互联网传媒、医疗服务行业,这五大行业在近5年保持了30%以上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半导体、多元金融、医疗机械、环保及工程服务、物流、综合、酒店、旅游综合、计算机运用、园林工程、房地产开发等行业,也实现了20%以上的营收复合增长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行业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点,比如证券、多元金融、半导体等;也有行业在近3年增速放缓,比如互联网传媒、酒店、计算机运用等。部分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等,近两三年增速较快,比如水泥、钢铁、煤炭开采、造纸、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等。哪些行业人均薪酬高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新),2018年人均薪酬前十大行业是租赁业、资本市场服务业、其他金融业、货币金融服务业、航空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水上运输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业、土木工程建筑业。金融是每年高考选专业的大热门,这与金融业长期的高收入水平有关。金融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偏周期的行业。毕业后你需要一点运气,智商、情商的较量,心理层面的博弈,一样也不能少。想读金融,你需要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估。农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畜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渔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这十个行业2018年人均薪酬最低,均低于10万元。高薪酬企业都做什么业务一定程度上讲,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代表了各行业的优秀者,其薪酬水平也起到了行业标杆作用。2018年A股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在5万-20万元的公司占比为81.93%,仅有不到50家(占比1.33%)上市公司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具体来看,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行业是证券、房地产开发、银行业、多元金融、互联网传媒等;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5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行业是房地产开发、证券、银行、互联网传媒、计算机应用等。高薪酬企业都分布在哪里在地域上,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5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 哪些行业政府支持力度大根据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改造传统制造业、壮大新兴产业,成为关键词。这些表述直接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也相应进行了专业方面的调整,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2019年3月教育部网站数据,2018年度,全国各大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35所)、网络空间安全(25所)、会计学(13所)。各大高校被撤销最多的专业分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17所)、教育技术学(13所)、信息与计算科学(12所)、产品设计(11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所)。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新增开设了AI等本科生专业。新兴产业板块的薪酬状况如何东财Choice数据显示,部分热门新兴产业概念板块上市公司2018年的人均薪酬,主要在10万-20万元之间,国产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装备排名居前。但确实比不上证券、金融等领域上市公司30万以上的人均薪酬。当然,BAT等互联网公司均未在统计之列。从招聘启事来看,他们对于新兴产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前不久,华为海思的人才招聘信息在朋友圈大量转发,事实上我国芯片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统计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为32万人,年均人才需求数为10万人左右。哪些行业公司最舍得为“研发”花钱如果想毕业以后进入研发岗位,哪些行业愿意“砸钱”,这份榜单可以给你一个参考。2018年A股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的公司一共有109家,主要分布在汽车整车、钢铁、电子制造、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等行业;研发人员人均研发支出超过50万元的公司一共有544家,主要分布在化学制品、化学制药、钢铁、专用设备、生物制品、工业制品、半导体、重要、高低压设备、电源设备等行业领域。看好了专业,怎么选择学校呢根据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估结果,按照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前2%排名为A+,中证君整理了所有专业中的A+类高校,供大家参考选择,完整版评估结果请参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注:文中基础数据均来自东财Choice人均员工薪酬计算方式:将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与期初数的差额加总得出的数据,然后除以期末在职员工总人数。支付给员工的现金包括薪酬之外的培训费用等选项。来源:中国证券报

子曰

A股大数据致1031万考生:最有“钱途”的专业填报指南

一定程度上讲,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代表了各行业的优秀者,其薪酬水平也起到了行业标杆作用。高考结束了!对本届1031万考生来说,接下来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填报志愿。近三千所高等院校,五六百个学科专业,怎么选?哪些专业比较有前途,或者说有“钱途”呢?友情提示一下:今年的高考人数达到1031万人,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新高。几年之后,这1031万人又将成为就业的竞争对手。此刻,请原谅一个过来人的直白: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本文从最实在的“收入”角度,统计了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行业薪酬情况,并结合地域、研发、国家支持产业方向,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份最有“钱途”的专业填报指南。哪些行业景气度高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虽然有一种说法叫“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公司”,但如果能去一个“朝阳产业+朝阳公司”,岂不更好?中证君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统计了各行业近5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其他电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材料、工业、可选消费等行业)、电子制造、营销传播、互联网传媒、医疗服务行业,这五大行业在近5年保持了30%以上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半导体、多元金融、医疗机械、环保及工程服务、物流、综合、酒店、旅游综合、计算机运用、园林工程、房地产开发等行业,也实现了20%以上的营收复合增长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行业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点,比如证券、多元金融、半导体等;也有行业在近3年增速放缓,比如互联网传媒、酒店、计算机运用等。部分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等,近两三年增速较快,比如水泥、钢铁、煤炭开采、造纸、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等。哪些行业人均薪酬高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新),2018年人均薪酬前十大行业是租赁业、资本市场服务业、其他金融业、货币金融服务业、航空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水上运输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业、土木工程建筑业。金融是每年高考选专业的大热门,这与金融业长期的高收入水平有关。金融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偏周期的行业。毕业后你需要一点运气,智商、情商的较量,心理层面的博弈,一样也不能少。想读金融,你需要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估。农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畜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渔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这十个行业2018年人均薪酬最低,均低于10万元。高薪酬企业都做什么业务一定程度上讲,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代表了各行业的优秀者,其薪酬水平也起到了行业标杆作用。2018年A股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在5万-20万元的公司占比为81.93%,仅有不到50家(占比1.33%)上市公司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具体来看,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行业是证券、房地产开发、银行业、多元金融、互联网传媒等;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5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行业是房地产开发、证券、银行、互联网传媒、计算机应用等。高薪酬企业都分布在哪里在地域上,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2018年人均薪酬排在前500位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哪些行业政府支持力度大根据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改造传统制造业、壮大新兴产业,成为关键词。这些表述直接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也相应进行了专业方面的调整,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2019年3月教育部网站数据,2018年度,全国各大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35所)、网络空间安全(25所)、会计学(13所)。各大高校被撤销最多的专业分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17所)、教育技术学(13所)、信息与计算科学(12所)、产品设计(11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所)。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新增开设了AI等本科生专业。新兴产业板块的薪酬状况如何东财Choice数据显示,部分热门新兴产业概念板块上市公司2018年的人均薪酬,主要在10万-20万元之间,国产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装备排名居前。但确实比不上证券、金融等领域上市公司30万以上的人均薪酬。当然,BAT等互联网公司均未在统计之列。从招聘启事来看,他们对于新兴产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前不久,华为海思的人才招聘信息在朋友圈大量转发,事实上我国芯片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统计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为32万人,年均人才需求数为10万人左右。哪些行业公司最舍得为“研发”花钱如果想毕业以后进入研发岗位,哪些行业愿意“砸钱”,这份榜单可以给你一个参考。2018年A股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的公司一共有109家,主要分布在汽车整车、钢铁、电子制造、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等行业;研发人员人均研发支出超过50万元的公司一共有544家,主要分布在化学制品、化学制药、钢铁、专用设备、生物制品、工业制品、半导体、重要、高低压设备、电源设备等行业领域。看好了专业,怎么选择学校呢根据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估结果,按照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前2%排名为A+,中证君整理了所有专业中的A+类高校,供大家参考选择,完整版评估结果请参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注:文中基础数据均来自东财Choice人均员工薪酬计算方式:将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与期初数的差额加总得出的数据,然后除以期末在职员工总人数。支付给员工的现金包括薪酬之外的培训费用等选项。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漠风

在职研究生有网络班吗?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在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的培养愈发重视。除了到高校上课学习,也有一部分在职人员关心在职研究生有没有网络班?以北京的高校为例,在职研究生培养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两种报考方式主要通过面授上课。其中,同等学力申硕报考者要想参加学习,可以通过参加周末班或者假期班的方式来进行。在职人员半脱岗,院校开设面授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大家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面对面的进行学习、交流,提高上课效果。职场人士除了学习需求,还会有拓展人脉、结识行业大咖的想法。而面授课程,让行业同仁、行业学者齐聚一堂,是一个难得的机会。1除了个别专业,大部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并没有开设网络班。当前,疫情期间,部分院校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会暂时开展线上授课,只要疫情结束,院校仍然会恢复面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同等学力课程报名:免试入学,大专毕业即可报名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报名: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满3年在招热门方向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力、互联网经济与人工智能、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大数据科学与应用、日语语言文学、公共关系与营销管理、新媒体研究与网络传播、环境艺术与美学、文物与博物馆、新闻编辑策划与评论、国学、活动策划、财政税收、房地产投资与金融、商务英语、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

菊花台

「大数据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分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学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和位于海南、上海、青岛的3个研究站,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14年以来,声学所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海洋创新院)依托单位,扎实推进建设工作,海洋创新院于2016年底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目前,声学所在北京设有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单元;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东海研究站、在青岛建有北海研究站,在嘉兴市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声学技术转移中心。声学所定位是:主要致力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发展研究,围绕未来5到10年我国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战略急需,着力破解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难题与系统集成瓶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取得创新性重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保持特色鲜明和不可替代研究所的地位,把声学所打造成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国内外一流的国立专业研究机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新媒体技术。2018年12月27日,海洋创新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声学所举行。会议听取了海洋创新院建设情况汇报,认为海洋创新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全力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带动了院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引领了国内海洋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声学所拥有包括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8年底,共有在职职工8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94人,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5人。共有“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5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数十人在国际组织和国家级专家委员会任职。2018年,经中科院批准,开始试行“预聘-长聘”制度,初步形成长聘、预聘、项目聘相互补充的动态科研岗位聘任管理机制,有效破解中青年科研骨干职称“天花板”难题。2018年,预聘正高级人员16人,副高级19人;项目聘正高级人员37人,副高级人员43人。声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有物理学(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3个一级、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2 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共有在学研究生535人(其中硕士生 262人、 博士生273人),在站博士后 24人,在所联合培养研究生19人。2018年,共有在研项目1133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7项;主持或承担技术创新引导专项(973)16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9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7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1项。积极建议、争取和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任务,2018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70项,已落实314项,落实科研经费约11.07亿元,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全年在研科研项目1133项,共有148个项目完成了结题验收,各项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全年科研生产任务。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工程化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于2018年6月顺利通过科技部技术验收。项目成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国产全海深(最大11000m)多波束测深系统工程样机,先后在南海、西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完成了6000公里以上的测线应用示范,通过了第三方检测,现已具备开展海底测绘和支撑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能力。2018年,共发表论文435篇,其中期刊论文207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228篇,SCI收录69篇,EI及ISTP收录130篇。共申请专利236件,其中发明专利214件,通过PCT申请国外专利6件;共授权专利153件,其中发明专利142件,国外专利授权9件。出版著作3部,主持、参与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项。2018年,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三完成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2018年,中国科学院先进水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市海洋声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绩效考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继续稳步推进。2018年,共签订横向技术合作项目226项,实现转移转化收入1.28亿元。获首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优秀管理奖和优秀个人奖、北京分院成果转移转化团队特等奖和技术转移工作组织一等奖;1人入选北京市科委2018年度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1人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18年,共出访46批146人次,主要包括考察访问15人次,参加国际会议92人次,执行合作研究协议项目37人次;接待来访外宾14人次。长期的国际合作伙伴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挪威、俄罗斯、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日本、韩国、瑞士、斯里兰卡、波兰、以色列等,新开拓的国际合作伙伴有罗马尼亚和捷克。与国外科学家联合发表文章 32 篇,签订合作协议2个。注重提升基础科研环境。2018年,科研综合楼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南海实验基地竣工并投入使用,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东海研究站复杂水声环境探测与感知实验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声学所是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实验1”号科学考察船的法人单位,该科考船在2018年度完成了9个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在航188天,安全航行2.2万余海里。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测试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的挂靠单位。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导师队伍: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导师队伍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考研报录比和报考难度分析 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研究所详细招生信息和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私聊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复试和录取分数线猛涨,看一看热门研究所、热门专业的发展历程,考研大数据分析,考研成功上岸必看!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研究所难考吗?考研大数据分析告诉你需要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真题答案复习资料和网校视频课程,可以直接加学姐企鹅好友256956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