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会受歧视?而在职博士却没有?原因为何搏击手

为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会受歧视?而在职博士却没有?原因为何

最近几天已经开始考研正式报名,在考研报名的时候很多同学很纠结该不该去报考非全日制研究,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会受到歧视,所以这部分考生很多人选择了报考全日制研究生。那么为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会受到歧视呢?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在职人士,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也是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入学,但是学习的时间却比较灵活,很多学校都是周六日开课学习,这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校学习时间确实有不少差距,上课的学习质量很难得到真正保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选择聘用全日制研究生,很少招聘非全日制研究生。第二,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新生事物,需要社会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非全日制研究生从2017年改革之后,已经与在职研究生区别开来,在职研究生只有毕业证,但是没有学位证。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仅有毕业证,而且还有学位证,可以说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但是社会上很多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太了解,很容易与在职研究生看成是一样的,混淆了二者。因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经常误以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在职研究生,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找工作还是会受一些到企业的歧视。第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用人单位鉴别难度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灵活,自身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同时还在社会工作,很难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质量,而且很多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不少都是想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去报考的,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学习和学术。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之间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鉴别难度比较大。正是以上三点原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的时候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歧视。但是与之相反,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在职博士就业却没有相应的歧视,这是为何?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有是在职博士依然是全日制博士研究,在职博士实际上是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在职博士考试入学是和非定向的博士是一起参加考试和面试的,而且在学校也是脱产学习,只是毕业以后又回到原单位工作而已。因此在职博士在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并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

开拓者

哪一类人申请在职博士更容易成功,看看有没有你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从事教学、科研类的工作,基本都需要博士学历。但现在单位很多30~40岁之间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硕士学历,由于学历的限制,很难继续晋升,相比刚入职的博士而言,优势不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在职读个博士,提高学历和自身竞争力,为中年危机提前做准备。那么在职博士好申请吗?导师有言:这需要看个人情况。自身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能力不管是在职的还是脱产的,申请读博士都是需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行。一般导师看重的是你之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果在硕士或者现工作单位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方向相近,那么导师就会更青睐于你。因为有了相近的研究方向,就不必重新学习重新思考,上手更快,也更容易出成果。而如果之前的研究成果较多,比如有几篇拿得出手的中文或者SCI论文,专利等,都证明你的科研能力较强,到了导师这边也能发挥优势多发论文,这样的学生导师当然喜欢了。有时间搞科研时间对于在职博士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有单位的事情,可是一旦读了博士,也必须把博士这边的事情放在心上,多花时间去导师课题组学习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时间,才会有机会发文章,才有毕业的可能。导师可不喜欢只在那里挂个名字从来都不去的学生读博士,这样对导师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如果挂了在职博士但不做事,对博士生自己而言也是没多大用处,毕竟毕业拿到学位才是关键。有足够的经费或人脉其实,很多在职博士挂在导师那里,做实验写论文是不太可能,但拉经费,拓人脉或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你所在的单位能和导师建立合作关系,且可以拓宽导师的人脉,提高导师的影响力,那么导师何乐而不收你做博士生呢?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自己需要养家糊口,没有足够的优势,但又想混个博士文凭,基本是很难的。小编有位朋友,很早之前就想要读在职博士,无奈自己还是个小职员,科研能力也一般,当时想考中科院某所在职博士,最后失败了,到现在也没有读上。但还有一些人,读在职博士确实为导师和自身拓宽了人脉,两者互惠互利,达到了双赢的状态。因此,在职博士也不是你想读就能读的,看看自己达到要求了没。如果没有,那么老老实实考个脱产博士,也是可以的!

敢问

一位延期博士的苦恼:我的导师为何如此偏爱在职博士?

来源 | 考博圈编辑 | 学术君(作者根据自己师兄的经历汇总而成,并得到当事人授权。)我是一位延期博士。可能大多数延期博士的最大苦恼在于论文写不出,发不出。但是我除了这个烦恼外,导师对师门中那些在职博士的偏爱,也是我,包括一些师弟师妹们的伤心之处。师门来了几位在职博士我所学的专业是文史类较为冷门的专业。虽说不用像理工科博士那样天天泡实验室,但是也不能完全自学成才,与导师的日常交流十分重要。往往导师的一个方向的指引,或者一个题目的修改,就会使我在看书和写论文中少走很多弯路。博一时,我们师门包括我在内一共6个学生。导师每周都会开例会,会上详细地询问我们最近看了哪些书,有没有什么想研究的方向。那一年的学习时光还是很愉快的,虽然科研压力也大,但是心里感觉不到丝毫辛苦。但是,在博一快要结束,导师突然给我们几个学生开了个会。会上导师的主要意思就是下学习会有2个在职博士进入师门学习,这两个在职博士的基础比较差,但是很聪明,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在学习上多帮助一下他们。我们几个学生自然连连点头,没觉得有啥不正常。在我博一结束的那个暑假,导师召集师门的所有人和那两位在职博士一起吃了饭。饭桌上,导师为我们这几个同学介绍了这两位在职博士的情况,说是他们一个是某大型企业的高管,一个是本地小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而且他们俩都是我们的校友。觥筹交错间,我感觉自己的师门又壮大了。而这两位师兄也频频向导师以及我们几个学生敬酒,说得话很客气,什么以后就要向各位同学学习啦,咱们都是XX师门里的战友啦等等。当时的氛围很不错,我想:多了这两位新的师兄,以后说不定在就业上还能帮我一把。但是后面的事,证明我想多了,也想错了。我们成了在职博士的“导师”进入博二的学习阶段,事情慢慢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几个同学成为了这2位在职博士的“导师”。一开始,导师会给我布置一些“教学型”的任务,例如编写书单,或者录制一些课程。逐步地,我发现师门里的其他学生包括刚入师门的学妹也接到了类似的任务。此外,我们几个学生还会时不时地接到导师布置的其他任务,例如搜集一些资料,写个文献综述甚至写几篇小论文。刚开始我们没有怨言,认为这是随着博士学习的深入,每个学生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但是师门的同学在平时交流时,慢慢地大家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一个师弟提出,他之前做的一份ppt,现在莫名其妙地被其中一位在职博士拿去参加会议用作学术成果展示了;师姐也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一篇小论文,不知怎么地被导师拿去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但是作者中却多了那位在职博士。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与自己当初交给导师的论文一字不差,这明明是自己的成果,为什么加进来与之不相干的人呢?听完大家的抱怨,我们这几个学生分明已经成了那2位在职博士的“导师”呀!之后,一位大胆的师兄委婉地和导师提过这个问题,但是导师“顾左右而言他”,反而教育师兄眼界要高一点,目光长远点,不要计较眼下的利益,搞得师兄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了。噩梦般的横向项目如果只是帮别人写写书单,做做文献综述甚至偶尔写篇小论文,倒也罢了。我没想到的是整个博士学习阶段,我们几个学生会被横向项目折腾得死去活来。我的一位师兄在快要毕业时,被导师强行延毕了一年,说是师兄手里还有个项目没结项,必须彻底结项后才能放其毕业。而这个项目,我也参与其中。等到终于结项,师兄好不容易毕业后,我长长松了一口气。但是导师眼看着我也快要毕业了,立马又拉来一个横向项目让我完成。每当我和导师交流毕业论文的事项时,他总是说:“年轻人,既然选择做学术,就不要着急。你这样毕业早了也没用,还是踏实下来完成手里的项目”。几次交流都无果而终。毕业的期限日益临近,我下定决心,不管别的,我写出毕业论文就好。经过了多少个日夜的奋斗,15万字的初稿终于完成。但是当我把论文发给导师时,导师不到几秒钟就回了我一封邮件:没空看,以后再说!可能导师真的忙,我自己安慰自己。但是没几天我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现了导师去那2位在职博士的工作地点讲座的照片。又过了几天,我在导师的朋友圈又发现了他去某个初中讲座的图片,里面自然还是有2位在职博士作陪。我很疑惑,为什么导师有时间去那么远的地方给初中生讲一些他们不太可能听懂的学术问题,却没时间看我的毕业论文?后来在师姐的暗示下,我明白了要想毕业,还是得先把导师交代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和我的研究方向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果然,看到我在项目上的进展后,导师很高兴,发了封邮件告诉我之前的论文他看了,写得还可以。但是需要再修改一下才能满足毕业的要求。然后导师又问了我对某某方面熟悉吗,能不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再写出一篇3万字的报告。说实话,我现在已经筋疲力尽了。延期的压力加上没完没了的项目骚扰,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是继续修改论文,还是先完成项目?但是完成了一个又来一个,而且据我所知这些项目都是那2个在职博士拉来的,导师带着他们2个发了不少文章,却没空管理我们这些在校生,我实在不明白,我的导师为何如此偏爱在职博士呢?延期的我,究竟该怎么办?已经确定延期的我,陷入了长时间的纠结于抱怨中。无数次地我和父母打电话抱怨导师的残忍,也和朋友讲过千万别赌博。刚刚确定延期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祥林嫂,牢骚满腹。但是慢慢地我又开始接受这个事实。我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在导师摆明了偏爱在职博士的前提下,如何顺利毕业才是当务之急。仔细想来,我之所以延期,出来导师方面的客观原因外,还有几点主观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第一,导师围绕在职博士转,我却围绕导师转。我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留出自己的“自留地”,盲目地将导师的安排的任务当成了博士学习的全部,忽视了自己见缝插针地学习。这几年,每当我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后,总是有种长舒一口气的感觉,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先休息一下了,没有探索出自己的研究兴趣与特长。似乎离开导师的安排我就没有了方向。这也是我延期的最大一个主观因素。第二,不会合理分配时间。现在想来,导师布置的很多任务,尤其是那些为在职博士撰写调查报告或讲座ppt的任务,完全可以投入有限的精力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方面,我的师兄和师姐做的就比我强。换句话说,我在读博期间时间的合理规划上出了大问题。第三,与导师的沟通不够。虽然之前和导师沟通过毕业选题以及学习困境等问题,但是频率和效果都极为有限。事实上,反思一下自己,我并没有充分地将自己的苦难与内心真实想法汇报给导师,这样就产生了一些误解。延期已成事实,抱怨无济于事。接下来,我只能尽力而为,充分与导师沟通,希望导师能够体量一个延期博士的苦衷,不要再将那些琐碎之事分配给我。本文来源:考博圈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关汉卿

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联系导师吗?答案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文丨在职研老师关于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环节十分重要,但是又常常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联系导师。不过,关于是否要联系导师,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考研期间究竟要不要联系导师。非全日制研究生不需要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其实,联系导师的意义并不大,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专硕,这类专业招收的名额都是学校规定好的,而跟导师的关系并不大。另外,即使你真的想提前联系导师来提高自己被录取的概率,也很难达到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 教育部不允许对于考生联系导师的现象,其实,教育部是不允许的,当然,目前并没有一个好的监督机制来执行。但是,正是因为这一规定的存在,让很多导师对于这种行为常常会冷淡对待。因此,考生想要联系导师也就变得更加困难。2.即使提前联系,也帮不到你即使你真的联系了导师,而且这个导师正是面试你,那么也未必就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面试你的还有其他老师。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联系导师的意义真的不大。其中,MBA、MPA、MPACC、MEM等联考类专业也没有联系导师的必要。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联系比起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联系导师的意义就比较大了,因为学硕专业,导师的话语权更大,对于招收哪个考生是有较大自主权的。对于初试成绩较理想的考生来说,提前联系导师,可以更容易找到心仪的导师,这对于今后你的研究生生涯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初试成绩发挥得不是很好的考生来说,提前联系导师能够起到的作用更大。通过联系导师,你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让导师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增加你被录取的可能性。那么,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在联系导师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何时联系导师?联系导师最好的时候就是在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这个时候,不仅你想联系导师,导师也是很想见你的。这一方面你可以提前向导师推荐自己,另一方面导师也想更快确定要招收的学员。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行为。而如果你是在初试之前去找导师,则可能会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联系导师切不可急,一定要等初试成绩出来再联系。怎么联系导师?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最好能够采取邮件的形式,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打扰导师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通过邮件,导师可以全方面地了解你的情况。通过邮件联系导师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 交代清楚个人信息在邮件里,首先应该交代清楚你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来自学校、所学专业,另外还可以提及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尽量将自己的信息最大化地体现在邮件中,从而吸引导师的注意。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对你的其他方面有所提及,比如你大学时候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各种奖项,将你优秀的一面尽可能地展现出来。2. 英语水平虽然英语成绩对于有些专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却是很多导师关心的问题,比如在写论文的时候,或者在查阅外籍资料的时候都会用到。如果你的英语四六级成绩都比较高,那么就大胆地亮出来,比如四级580分,六级540分。如果当时只是刚刚过线,那么就写已经通过四六级即可,千万不要那么诚实地写出来。要知道,有时候实话未必都要说出来,但是说出来的一定要是实话。3.专业见解和研究生期间的规划在邮件中,除了向导师展示自己过往的优秀经历外,还应该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见解,或者表达出你对专业的热爱。对于导师来说,有两类学生他最喜欢,一类是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的学生,另一类是对专业怀有热烈追求的学生。如果你对研究生期间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也不妨讲一下,或许对于这个规划,很多人怕不够好。其实,只要你有较为明确的规划,导师都会很高兴的。注意事项:1.邮件内容尽量要言简意赅,不要太过冗长。2.会选择性地表现自己,比如对于自己的优势要尽可能地表现,而对于自己的弱势则少说,或者不说。3.一定不要同时联系同一所学校的多个导师,最好能够在某个导师对你无感了,再寻找下一个导师,这将对你更有好处。

在职硕士,为何就是个大坑?

写在高考日,有人没能上高中,也大把高中没好好学的,后来想去弥补。中国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可以事后纠正的,不仅仅是房产错过了买入点,高考等等其他方面,大多也如此。因为社会有很多客观规律和限制条件,这是你一开始觉察不到的。它不但强调出生,还步步设限,稍不留神你就来不及回头了。这就是在中国“选择”远大于“努力”的原因,也是我作为过来人用文章事先分享干货的出发点,对年轻人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有人大学是混的,没学好,就想进入社会后再去学,这其中学历就是一个明证,你得双倍数倍付出,甚至永远也达不到当初好好努力学习的效果。本来就是泼出去的牛奶,这叫覆水难收,但书本知识告诉我们是可以重来的。也有穷人家的孩子,还当做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几年后都没做过正经的工作,不是这里打个临工,就是那里学做甜品,要么换个城市做几个月义工,甚至去远方旅游一下。你现在都毕业4年了,还没职业定向定位,都没有固定的行业,还说要“转行”,还在强调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要民主?然后说自己迷茫,问我怎么办......神仙也不能帮助TA了,接下来至少十年的弯路。再后来,毕业五年了,发现当初的想法错了,“我不考研,先就业进入社会锻炼下!”这句话打脸了,好职位都要硕士,部门提升了另一个研究生同事,自己外部求职无解,于是就要读在职硕士来弥补。因为缺少硕士文凭,所以恶狠狠的,要一下子读俩在职硕士,一个工程类的,一个MBA。这跟穷怕了一样,越穷越想钱;越没房子,越想一口气买两套。这里劝你,别想太多,先拿到一个再说。好的,接下来开始硕士报名了,“要么不报,要报就报名牌大学!”这想法是不错,名牌大学的在职硕士,比如复旦MBA,竞争多么激烈,能胜出不?即使不是名牌,学校也都是要找个社会知名人士帮你写推荐信,也就是有了推荐人,才能报名在职硕士。这才是第一步,后面各种卡口,推荐信、面试、巨额学费等等,还仅仅是个开始。我身边太多读在职硕士的人,包括MBA在内,我知道他们的结果,拿到没拿到证书,后来事业怎么样了。但是,将这些告诉目前兴致勃勃要报名的人,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会继续去研究各种在职硕士的选项。名牌怕报不了名,联考的怕考不过,外国的怕教育部不认可,EMBA怕钱袋不鼓......总之,拼了命也要报一个!我这里不是让大家认命,我只告诉你,泼出去的牛奶想收回来,绝不容易,年轮是一圈一圈日积月累围起来的,不可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这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很多人都误认为“我接下来痛改前非、发愤图强”,就能“洗心革面”。那是成语,又不是现实。还有不少中年男性,都45岁了,来找我,说自己月薪才四五千,孩子开销大,副业为0,老婆抱怨自己赚不到钱,也“没用”。现在他来问我如何解决当下困难,愿意付费咨询。这种情况,你大局已定,木已成舟,想中年发迹谈何容易?你别说几百几千,你就是给我几万,我也难以帮你力挽狂澜。类似的,35岁的宝妈刚生完二娃,都几年不工作了,也来咨询,说自己曾经做过主管/经理的,月薪1万5,现在只要能找到接近1万5的工作就行,目前自己也在“考虑”“准备”报名“在职硕士”。当然,其他想避免中年危机的人,想读个MBA的,就更多了。与“在职硕士”相关的培训班,早就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鱼龙混杂,刚开始智商税还是要交的,这是进任何坑的第一步。当然,以上也不都是无解,不必那么悲观。但你一定要对“在职硕士”做下调查和研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告诉你,看了后你别太受打击:最近几年我身边报名了MBA等在职硕士的人,他们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硕士证书的。问他们读在职硕士的感想,总体来说就一句话:“拿钱买罪受!”很多流程来阻碍你最终顺利毕业,本身这在职硕士就是个“宽进严出”的过程。从时间限制、基础考试、论文选题、字数限制、查重引用、导师签字、盲审阶段、实习报告、游学经历等等各种步骤和要求,去审核你,就是这么难。这个流程中,你的导师能完全做主的也就那一两个,并且导师还会安排好几个“助教”,在你跟他之间去把你的关,又是一个跨不过的流程。助教又不是在编教授,可以直接问你要钱,你别傻到不懂。你可能会以为,自己能跟你的导师成为朋友?实际上,你能跟TA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都很低,除了一开始的几节课,根本就不会见你。以上种种,还没全说,你想想看,你2018年去报名,等你2023年前能毕业的概率,能有20%就不错了。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就是,还没报名的人都认为自己100%能毕业。你说,这大学为何这么“不守信用”,层层为难人,就为了让报了名的人不能毕业?简单,跟你一样,那些25岁到50岁的职场人士,都想拿个硕士“改写人生”,所以这在职硕士报考的人数,就越来越多。“XX大学”2008那年有1000人报名,该校当年发放了800张硕士证书,这就是80%的毕业率。当下2018年,竞争多么激烈,今年有8000人报考这大学的在职硕士,教育部给这个学校发证书的名额,不可能暴增8倍,顶多从800增长到1600张证书,上面还要搞关系才拿到这个数字,这也才是20%的毕业率。当然,中国的事都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曲线救国的,比方100人中有50人终于获取到了报名资格,最终有5人成功了。这就是各行各业各种事情的事实,不仅仅是个在职硕士。你做生意,去办各种环保证、教育证、卫生证、消防证,等等,也类似,只是你一直上学和上班,你不知道而已。到了这里,你就会明白,当你考驾照的时候,十有八九是要被教练骂的,骂你都是轻的。为何读MBA等在职硕士,就是“拿钱买罪受”?因为,一,工作后考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身体比较受罪,二,最终很有可能白费劲了,拿不到证书,心受罪。告诉你,不仅仅MBA是坑,其实人生到处都是坑,你不在这个小坑里,很有可能你已经深处另一个大坑中,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这就是社会,你心别受伤,且行且珍惜。

在桥下

考研面试中导师反感的考生行为,千万要注意!

考研复试主要考核环节就是面试,与多位导师近距离接触,自己的行为举止一定要多多注意才行,莫要让导师反感!通常来说,考生如果有这么几个行为,那么导师一定会反感的,比如:言行举止毫无礼貌面试不仅仅是对考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考生的言行举止如何也对面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谦虚有礼、待人友善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前辈/长辈,更是要保持尊敬的态度,起码在交流上要有敬词。除了在语言交流上要尊敬导师,在肢体动作上也要注意。有些人在平时说话的时候,喜欢用手指“点”着对方,还有喜欢翘着“二郎腿”,也许是习惯所致。但是,无论是习惯也好,还是故意也罢,这类行为都不要出现。面试不是聚会,是需要保持严肃的,这些小动作在自己看来可能没什么,但是在导师眼中,这都会没有礼貌的体现。目中无人,骄傲自大有资格参加复试的考生,基本上初试的成绩都不会差,其中有些考生仗着自己成绩高,就觉得“天下都是我的”。说好听点是过于自负,说难听点就是太过狂妄,简直目中无人。这类人想在复试中脱颖而出,基本上是没戏的。导师在选择学员的时候,也是要看你是否踏实、进取的,做学术研究当然是踏实肯干、积极进取的考生更受青睐。如果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嘴脸,任谁也不会待见这样的人。所以说,即使自己的能力很出众,还是要谦虚,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你更出众的人也不一定是没有的。不懂装懂,满嘴谎话在面试的过程中,导师会提出一些专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不一定都有所涉及。这时候,在回答问题是一般会出现三种人:第一种是对答如流,精简准确,这种人自然是会得到导师的青睐;第二种是回答不出来,但会诚实表明并向导师请教,这种人也会得到导师的欣赏;第三种人是明明不会,还在那胡乱回答,更有甚者,导师都已经指出不对之处,却还在那里辩驳,这种人想不被反感都难。面试主要是让导师对你有个大致的了解,你可以回答不上来(也不能会的太少),但是态度一定要端正。会就是会,不会就会不会,知识诚可贵,诚实价更高啊!考研形式“千千万”,莫要执着于“一棵树”

大男孩

考研面试:导师更看重这两个方面

考研并不是通过初试就完事了,后续的复试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院校复试一般都是以面试为主,在面试中得到导师的认可是首要任务。那么,导师到底会看重考生的哪些方面呢?在我看来,有这两大方面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道德品质、真才实学。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考研,当然对专业基础的考核是放在首位的,基础不扎实,想考上基本不可能。不过呢,既然能通过初试,那么专业基础应该差不到哪去。但是笔试上能考到的知识点毕竟有限,而且灵活性也不是特别高,到了面试的时候,导师所提的问题很可能会“千奇百怪”,没有一定的“功底”,你觉得还能有把握吗?拥有真才实学,不说一定能通过复试,但肯定能提高通过的几率。还有就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背诵课文”,知识是要活学活用的,正确的专业理论+自己合理的见解,说不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虽说考研主要考的就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导师还会考察你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专业能力突出固然加分,但是道德品质不过关也难免会被“刷”掉,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积淀而成的,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上,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参加面试,从出现在导师眼中的那刻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不要放过。有时候,有个很小的动作,可能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毕竟“细节决定成败”。考研之路很是艰辛,既然已经通过了初试的难关,肯定没人希望在复试时惨淡出局。为了自己的明天,加油吧,骚年!汇总:2019在职研究生报考信息一览,你都清楚了吗?

加藤

在职研究生一直遭歧视?看看教育部怎么说

歧视言论一:“在职研究生学历相当于本科生,用人单位拒绝招收在职研究生。”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在职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事实上,从2017年研究生改革以后,国家就在就业政策上坚持对两者一视同仁,提供相同的就业机会,并且很多国字开头的企业也在带头把这个政策落实下来。2019年8月7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如下一则公告,标志着事业单位首次将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放在同等地位。这其实是一则补充公告,公告中将本批次报名条件由“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调整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官方正式修改过再补充发布的公告,这正是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学历拥有同等效力的一个信号。歧视言论二:“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很水,根本学不到什么,纯属为了混学位。”其实教育部早就规定坚持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统一质量标准。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一般来说,一个导师既带全日制学生也带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校里享受的都是同一套师资教育。歧视言论三:“在职研究生的证书没有什么含金量,读了也白读。”同样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第五条也是明确规定:做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管理工作。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一份研究生学历的证书,其实不仅仅在于学历层面的含金量,它在你职场的晋升和人脉累积上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谣言止于智者,打破思想的桎梏,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你就比别人成功了一大半!

九方湮曰

在职研究生,都能拿到证书吗?

朋友刘总,一直给大家推荐名牌硕士,鼓励大家都提升学历,这实际上是个好事;但特别殷勤,且鼓励每个人都读,这就是问题了。这位刘总,之前还不是刘总,十年前是我的同事。当时我在总部做采购经理,有时也要去5公里之外的工厂里开会,拿样品。有些项目我需要工程师配合,小刘当时就是他领导指派的,来配合我完成一款扫描仪降价方案的对口工程师。人比较勤快,后来发现他别的都好,就是工资低了。后来我这师兄就给予了他一定的指导,这个指导可比我现在收的关门弟子指导更厉害,这叫言传身教,好几年。我跟他分析利弊,主业副业,他也参加了我当时多次的线下粉丝聚会,还负责组织、登记、场地运营。主业工作方面,他还给我推荐了不少供应商,甚至他有个舅舅也被我加进来给我们当时公司做供货商。大家知道我的主体职业思维中,还有个学历提升,他就报考了上海三大知名学府之一的MBA,很顺利,2年半就拿到了硕士双证证书。这期间我也有一家贸易公司的生意,他周末和不上班时跟我一起合作,这也算他当时的副业之一。这期间他拿了上海户口,买了第一套房。在职硕士毕业后,他迅速运用我的跳槽大法,也是四五个Offer里挑一个,换了个工资更高的工作,从对内为主的岗位,开始转到了对外、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工作。他也懂得了开始拓展人脉和副业,比如导师关系搞好一点。导师类似领导,随便一个指点或者任务安排,就是你的可以拓展的知识点和副业开拓点。长话短说,后来他就兼职做了复旦交大和同济中俩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助教。再后来2016年,我做大股东开了个早教,他也入股了20万,所以他也是我的一个副业伙伴之一。他主业这期间也再跳了一次,做主管了,入手了第二套房,生了二娃。也是我的和其他人名下公司的股东,所以才叫刘总,传开了。5年前还是个工程师的,这也正常,一开始谁还不曾跑过龙套。当然,他此外有没有在老家省会,或者在老婆老家投资房产,我不知道。在主要的五年同事之后,2014、2016年我们已经都分别离开了之前共事的外企,算前同事了。整个的主业和副业思路,他也受我影响很大,我指导大家跳槽和发展副业,不但不讲水货而且主要讲硬干货。他的学历提升副业也是如法炮制,也是对在职人士攻读硕士有很深的心得、经验,包括亲身经历、体验,以及对流程、政策的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因为这几年期间他已经经手过上百个职场人士,经历了这些部门经理、总监的MBA攻读和获取过程。这上百个他的“学弟学妹”,实际上主要是北上广深的部门经理,这些人要的是一个名牌MBA来贴金,顺便也想搭上名校校友圈的人脉,有些他觉得有必要的,还带给我见过十来位。所以,他在指导这些人的论文过程中,发现有些人虽然做了中层干部,但格局还是不够,腔调跟职位不匹配,又不能明讲,所以才在我这个师兄的群里随便讲,无所谓。换了其他地方,他也不会“格局”不离口。但,如果你考试能力有待商榷,对于后期论文部分又没有信心,也缺乏时间和精力,但就欢喜个名校光环,且你已经做到了主管和部门经理以上职位,或者年薪最起码25万朝上,你找刘总,还是有用的,他也有一定的选校战略和论文选题与指导意义。很多人并不明白我这篇文章《在职硕士为何就是个大坑?》的意义之所在,一股脑报名在职硕士,人云亦云,也被更多人忽悠,结果是花钱买罪受。你看这篇文章下最近的留言,这位“兴花怒放”说的情况,明显是真实案例,也是真知,他们同届50人才1个拿到了证书。当然,他这是有点极端,一般50人中,好歹有个五六个成功拿证书的。你可能不知道,刘总的最大作用是,负责50个人中最终筛选出来1位发给证书的主要过程。他可以大幅提升你作为50分之一,并最终拿到证书的概率。这里面的难点在于论文,也就是这位刘总还是有实质性的干货的,真的干货都有点不能言明。你去问下报名了MBA的朋友,请他或者她拿毕业证和学位证出来,或者拍个照给你看看。我告诉你,按照概率来说,十人之中九个拿不出。为何还骗你她、他MBA毕业呢?人都好个面子,人艰不拆啊。再说,你自己花了几十万,各种考试都过去了,花了各种时间,甚至孩子不照顾老大不小还去学什么习,还跟同学聚会,最终学校不给你延期,或者延期后你都没能提交论文,或者论文初审都没能通过,别说盲审了。你早就凉凉了,哪好意思告诉别人。一句话,刘总针对的学历提升对象,对于部门主管以上的人至少也是高工资的人更有用。刘总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实际上他也是走的我微店职业伙伴这个思路,他类似读研一对一伙伴,只不过他没我这么善于表达,营销渠道有限,有时方式也不对。显而易见,在接触我幽哥的文章之前,你求职肯定是听HR和猎头的。就跟你报考MBA和在职硕士之前,你最相信的显然就是你身边刚报了MBA的人,就类似下图中这位“wenbo”,这位男孩女孩我也没看,但他居然也有37个人给他点赞。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找下此人最近的相关留言,2年前他说“读了一年了,都很顺利”,然后纯粹猜测着告诉大家“接下来对接导师,搞定论文”,确实“也有不能毕业的,但总是少数”,“能跟上大部队的时间节点的人,一般都能通过。”50个里面就一两个通过了,哪来的大部队?他的潜意识都是错的,还大部队,这又不是在学校集体宿舍里上学的期末线性代数考试。人生就是打脸的过程,考研也是,全职去读的硕士还好,你个边工作边读的在职硕士,要的就是打击你这个想后来弥补过去失误的人,后悔之人接下来一般会更加后悔。这是个马太效应,跟失业后的中年人创业一样,结果大多惨不忍睹。类似上面这位留言的读者,严重误导了那些还没有报名在职硕士的职场人士,可谓很坏,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坏。这跟你看了我的文章后,去劝说你的同学或者某个HR一样,你会发现无法说服他们。好了,其他不多说了,关于刘总还有很多细节,以后再讲吧。总之,包括MBA在内地在职硕士,毕业拿到证书地概率,已经大幅降低,甚至部分院校部分专业只有大概10%地毕业率。报了、读了,不代表考上了,这个社会就是用来打脸的,尤其打那些想走回头路的人。

考研复试时,做好这四点,会让你在导师心中留下好印象!

文丨在职研老师由于疫情的影响,比起2019年,2020年的初试成绩要更晚出来一些,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另外,初试成绩到国家线公布的时间也随着延长,无疑在这段空窗期是诸多考研学子最忧心的时刻。因为如果没上线,他们就很可能要面临抉择了,到底是该继续考研还是就业;如果上线,他们就将要迎来复试。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复试中,怎么做才能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呢?1.意见不同你别“怼”在复试的时候,如果导师所阐述的观点和自己不同不要急着反驳,更不可怼导师。要知道这样做只会让你在面试导师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后影响面试成绩。另外,即使在复试的时候,导师问了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也应该尽可能地保留意见,避免直接跟导师正面刚。要知道,导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学生,更需要懂得尊师重教的人。因此,千万别在面试的时候怼老师。2.别贬低报考的大学,自己母校要爱护对于很多调剂的同学来说,可能进入面试的学校并不是自己心仪的学校,所以很多人便会在面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表达自己对于报考大学的不满。当然,这种不甘心可以理解,不过如果一直挂在嘴边显然是很不妥的,因为这无疑会让导师觉得被贬低,试问谁愿意要一个这个的学生呢?另外,有些人可能本科院校并不是很出名,所以当被问及本科院校的时候,会躲避问题甚至直言本科院校的弊端,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要知道,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不会在向别人讲述自己院校的时候一脸嫌弃的。相反,即使你来自并不出众的大学,但你仍然深爱自己的母校,那么就会增加你的印象分。3.考研复习靠自己,考研辅导班没报过为了提高通过率,很多人都会报辅导班。其实,这无可厚非。不过,当面试导师问起是否有参加辅导班的学习时候,为了给导师留下较好的印象,不建议说参加过辅导班的学习。因为这样容易后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人。4.科研无关的活动少参加,科研活动说清楚在面试的时候,很多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有点,可能会尽可能地将自己大学本科阶段的事迹都一五一十地讲出来,比如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会活动,甚至觉得说得越多越能为自己加分。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要知道,对于研究生面试来说,导师关注的重点绝对不是你的校园活动,而是你的科研潜力,这才是他们要寻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