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制短好就业、奖学金种类繁多,法国博士申请你真的不心动吗?物指

学制短好就业、奖学金种类繁多,法国博士申请你真的不心动吗?

法国作为传统科研大国,取得了众多傲人的科学成果,不仅有着伟大的科研巨匠(如拉瓦锡、安倍)镌刻在埃菲尔铁塔上闪烁着历史的荣光,现今也依旧拥有着不俗的科研实力,其科研成果影响力排行全球第四,专业申请量为世界第六:取得过62个诺贝尔奖,12个菲尔茨奖,科学类发表数量世界第六。并且,法国在科研与发展方面投入排世界第五,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3%,教育优质,举世闻名的法国博士教育培养了无数优秀科研人才,目前超7万余名学生在法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中42%为国际学生。吸引了如此多的高端人才,究竟法国博士留学有何优势呢?今天小曼带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法国博士留学的种种吧!法国读博优势一、奖学金及资助丰厚且种类繁多:在法读博,取得教育资助通常是被博士生学院录取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法国留学在奖学金及资助获取方面也是种类繁多,按提供来源来分,其中包含:博士生学院、法国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间博士交流项目、法国外交部奖学金、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地方机构性奖学金等。二、对高端人才有政策优待:外国博士生将优先享受行政手续简化的便利。例如,临时居留许可允许博士毕业生在法国额外停留12个月以完成它们的项目。优秀人才护照政策使得高水平博士生可以直接获得4年期有效签证,持该签证抵达法国以后没有任何行政手续需要完成。三、完善的第三方管理机制及退出机制:无论是博士日常生活还是学术生活,都有跨专业的学校博士生院及其管理委员会管理,管理委员会中三分之委员从在读博士生中民主选举产生。如果学生老师有任何重大问题需要调解甚至于判决,由大学调解委员牵头,组织博士生院、博士生学校、大学学术委员会,三堂会审。判决结果报上级大学区督学报备。另外法律保障,博士生退出博士教育的权利。在个人申请、实验室同意的基础上,博士生可以辞职,退出博士教育。且无需退还在读期间的薪金与补助。因为签署的是用工合同,薪水受劳动法保护。法国博士学制一、法国博士学制短,一般三年毕业;相比中国的五年直博,美国的五到六年直博,只要你答辩没问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二、和中国需要考博,以考试形式完成选拔不同。法国读博为导师准入制,不需要入学考试,直接和导师面对面即可。一般需要联系法国导师,根据学科方向和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申请,学术要求主要是看个人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的动机等等,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一般来说,申请时能有已经1-2篇在国际知名刊物或者会议上发表的文章会比较加分,另外就是看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学习成绩。法国博士这个阶段的“师徒制”感非常重。与其说是找专业,找学校,都不如说是找导师。法国博士申请要求一、法国博士申请要求Master2毕业论文和学年的成绩;想要读博士,一般来说达到16分以上可以没什么太担心的了,最低的话得达到14分。再低比如13分,就属于破格录取的范围。当然这说的都是有法国的硕士学位有法国成绩的同学,从其他国家直接来法读博士就相应换算。二、必须要有奖学金;申请奖学金是申请法国博士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在法国所有的博士申请者必须要有奖学金,否则无法被录取(这是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绝不存在半奖或者自费。一般博士签3年工作合同,到期立刻走人(这也是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除非学生能申请到别的奖学金延期,一般延期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三、法语非必须项;与一般的本科和硕士申请不同,法国的博士是可以不考法语的。但要至少具备英语和对方进行学术沟通和科研写作的能力,这一点要向对方证明,所以说是否需要法语,大家还是要看专业和导师的要求,看导师是否接受用英语做研究。当然,我们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学了法语再去,因为这会极大地便于你快速地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能更好地交流增强信心。法国博士申请要点法国申请博士与美国,德国,英国都不一样,重点有三:一、实验室与导师:这是申请博士的第一步。法国实验室每年也都会申请基金,最重要的基金ANR(应该相当于国内的国基)一般都在5月份前后出结果,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博士职位。当然根据不同的基金一般2月份就开始有实验室陆陆续开始招博士了,一直到5月份高峰。准备申请博士的同学这时候就要联系导师了,一般就是网投简历和动机信,如果导师感兴趣的话就会邀请你到实验室看看,谈谈话算作面试了。如果导师觉得你合适就会把你当做奖学金的candidate。在法国导师必须要有一个HDR(博士文凭后更高级的文凭)的文凭才能有资格带博士,而有HDR的导师也必须注册在当地大学的Ecole Doctorale(相当于国内的研究生院),所有的博士生也必须注册在当地大学的Ecole Doctorale(在研究所上博士也不能例外),因为博士文凭是Ecole Doctorale发的,研究所也没有资格发文凭。博士文凭跟本科硕士的一样,都是国家文凭没有大学间的区别。二、奖学金:前文也提到过,申请法国博士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由奖学金或资助,在法国最重要的奖学金就是教育部奖学金也可以说是国家奖学金。一般来说,法国学校的奖学金最高,可能税后每个月在1600-1700欧左右,法国政府奖学金居中,税后1400-1500欧左右,加上一般可以申请学校的助教获得补助每月300-400欧,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是1200欧左右,折合人民币1万元。(国内CSC的公派生的奖学金,是一次性拨付到大使馆教育处,由使馆按月发放。)资助选拔标准是“三个一流”,即一流大学,一流导师,一流学生。三、注册Ecole Doctorale:如果你成功的找到接受实验室而且成功获得奖学金,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去Ecole Doctorale注册了,只有注册完成(之间需要Ecole Doctorale的头头签字批准)你才能拿到学生证成为真正的博士生。一般来讲博士生需要注册到自己导师挂靠的EcoleDoctorale,比方说导师挂在ecole physique那么学生就要在物理注册,毕业以后拿物理博士文凭。如果是交叉领域,比如说之前一直学的是生物,博士是生物物理,导师是物理的,同学可以生物物理任选一个注册,如果注册在生物,同学最后拿的是生物博士文凭。法国博士就业前景法国博士就业特别是理工科一般来说还是相对好就业的,因为博士属于教育等级中的Bac+8,好的大学和专业也会加分。在专业方面如电子信息、计算机、核能等等都比较好就业。大的法国公司包括法国EDF、Thales、雷诺等,研究机构包括CNRS、CNES、CEA、INRIA等等。30岁左右,大公司也是比较欢迎的。就业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继续研究,一般会在读博之后选择在法国其他实验室或其他国家读1-2年的博士后,这个也是为研究继续深化打基础,同时也是往大学或研究机构教职上的过渡。有了博士的基础,博士后的申请还是比较容易的。在博士后之后,多半会选择去大学当讲师,此后就是副教授、教授这样的轨迹。另一类是选择去公司企业工作或者是自己创业。法国比较重视科创企业的支持,在科技领域这个比较多,也是较为活跃。法国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PME还是很积极和活跃的,并且注重法国高新技术与中国市场的结合,也有些人选择回国创业,或是引进法国的团队和技术联合开展研究。法国博士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必赘述,最关键的是好就业,尤其是有在科创领域创业想法的同学更适合法国博士留学。想了解海外博士申请的同学,锁定曼汉教育曼博士【MINHAND_EDU】噢!

恐怖屋

海外博士最快几年能毕业?主流国家博士学制大起底!

有意读博深造,走科研花路的同学在决定就读国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就是该国家博士要读几年才能毕业?小曼总结了一下主流留学国家的博士学制,快来看一下最快几年能拿到博士学位吧!欧洲英国时间:3-4年学制:英国博士为导师制,很少上课,主要是跟着导师做研究。理科学生可能会花2.5年-3年左右的时间在实验方面,然后就是论文写作。工科学生在学期中间的实习对毕业论文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实习做得不错,还可提前毕业。对于文科学生,时间一般比理工科会长一点。对毕业的要求也更强调研究的自主性、原创性和创造性,无严格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和最终的论文答辩就可以了(一般是1-2个外审,外加1个内审)。北欧五国时间:3-4年学制:岗位制&自费式岗位制PhD北欧PhD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换言之导师手里有项目就会招生,没项目就不会招生。并且招生人数可能每次仅仅招1-2人。当你被录取后,入学便要开始你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则要根据你和导师商量的研究计划来,或者导师的项目方向,通常学制为3-4年。自费型PhD第二种情况为自费。这里自费的概念涵盖了self-fund和external funding resource。如果有学生愿意自掏腰包开展课题,不管导师手头有没有项目,大多数情况都愿意接收你。换言之,如果你决定自费读博,可以试着尝试套磁任何你感兴趣的导师,不论他手里是否有项目。意大利时间:4-6年学制:意大利大学教育有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研修两种,前者学制一般至少3年,后者一般期限同为3年。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取得有导师的推荐和讲过严格的竞争考试,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60分满分,40分及格,考分到达40-60分才可以参加口试。意大利几乎没有提供相关硕博连读课程,但可以选择本硕连读课程,其学制一般为4至6年。瑞士时间:3-5年学制:导师制&结构制瑞士读博时长通常在三到五年不等。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整个Program通常还需要修几门授课式课程要求,还要承担部分TA和带本科生和硕士生实验的工作。导师制,在特定的大学或学院里学习和做研究,有导师监督指导学生个人的独立研究。这类比较像美国的申请,每年固定时间进行招生,一般school会提供专业或研究方向以供申请人参考和选择,招生要求一般也只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大类背景。结构制,由校外的公司企业或研究所和大学共同联合培养,提供更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在大学里要修固定的学分,而研究则在校外研究所进行。这类PhD的招生要求非常详细,比如具有某种特定的学科背景或某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技能。这种类型的PhD更像是“职位招聘”。北美美国时间:3-8年学制: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大部分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五年,一般要七八年。各个专业和学校的规定不一样。大部分学校和专业可以5年毕业。国内的学生申请美国博士大多是申请硕博连读,硕士学习两年,中间要经过一次博士的资格考试,如果学生通过这次资格考试,才可以进入博士的学习,如果不能通过只能拿到硕士学位,结束学业。虽然美国博士有四年提前读完毕业或者是延期到六年甚至更长毕业的,但是一般是五年的时间。加拿大时间:3-8年学制: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和英国的结构类似,从入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跟着导致做研究而非进行教学课程,加拿大博士的入学一般为9月至4月,读博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但有些学生学习时间更长,通常长达五到八年,以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和通过答辩作为博士毕业的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持有硕士学位后才能进入标准的加拿大博士课程。然而,一些大学提供doctoral stream Masters,从一年或两年的硕士或理科硕士课程开始。这些课程适合直从本科毕业的学生,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大洋洲澳大利亚时间:3-5年学制:澳大利亚博士一般是3-5年,大部分都可以在四年内完成博士学位。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6年才能拿到学位,澳洲学期开学时间是每年的2月份有两个学期,也有7月份开课的课程。新西兰时间:3-4年学制:新西兰的博士学制分Full Time(全日制)和Part Time(非全日制)两种,Full time一般在3~4年,Part time在5~6年左右,开学较灵活,每月均可以入学,具体入学时间可以跟导师商量。学生尽量选择在5月之前入学,因为通常上半年奖学金的名额会较多,而且导师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带学生。新西兰学制与国内有较大的不同。第一年修完课,并且答辩完才可以算是Ph.D。第一年答辩不过被要求改的情况也有,一般拖三个月到半年。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是修课程或者考核,第二年才开始真正做研究。亚洲新加坡时间:2-5年学制:新加坡公立博士学制: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2-5年,一般4年毕业。新加坡公立博士只有研究方向,按照院系划分,不分小专业。具体研究方向会由学生自己选择,也可能会由教授安排。香港时间:3-4年学制:香港高校一般提供3年制和4年制的博士学位项目。3年制博士学位:一般来,3年制的PhD要求申请人拥有硕士(相同研究方向)学历背景;4年制博士学位:主要提供给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拥有授课型硕士背景的学生。注 :2年制的MPhil学位的学生有机会转成博士(获得候选资格并满足课程要求);PhD学生也有机会在项目初期有效期内转读MPhil。澳门时间:3-5年学制:在澳门,读博士一般是至少三年,大多数博士学生读到第三年时,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一次答辩没通过的话,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机会。以上博士学习的时间,是在一般情况下讨论。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固定的学制和学习时间,但是只要你学术科研水平超众,就能争取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下拿到博士学位。同时,如果没那么顺利,也有延毕的可能。祝大家博士学业都能顺顺利利,早日毕业!那么,在看了这些读博国家的读博时间之后,你更想去哪个国家读博呢?

知人

出国读博士4年,33岁毕业后收到2份录取通知,年薪以为看错了

现在很多单位招工都不看学历,就有人说读书多了也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工作赚钱,可当你看到下面这位博士求职的经历,你会吓一跳。最近有位博士在职场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现在遇到了困惑,希望能够得到网友的帮助。他说自己22岁本科毕业,保送读研,读了三年,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4年之后,29岁出国读博士,现在33岁博士马上毕业了,拿到了2个工作意向,看完年薪后以为自己看错了。一个是网易的职位,年薪40万,而且HR还承诺薪水会过百万,另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年薪25万,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职业?有网友说还是读书多了好,随便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几十万的年薪,这对于普通就职者来说简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有网友说这么高的薪水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不是底薪,一定是完成了公司交给的项目任务才会有这么高的薪水。有人觉得他应该去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主要收入高,高校老师在于稳定。但互联网的收入比高校高出五六倍,这样在互联网干五六年就拿到老师一辈子的收入。即使将来干不了可以转行,也比大学老师强很多。而且还有这段挑战自己能力的经历。有人说自己喜欢做什么才最重要,不要为了钱去工作,而是应该喜欢这份工作然后顺便赚点钱。多数人还是觉得他应该选择去高校做老师,为人师者,职业高尚,受人尊重,而且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稳定,压力小,不能光考虑收入,要看看支出。做老师的话,子女的教育费用会从幼儿园省到大学,学区房、择校费等等会省不少钱。而且读书多的文化人不太合适互联网这种太狼性的节奏,肯定不适应。你觉得他应该选择哪个职业?每天分享职场故事,职场经验和职场技巧!

摆渡人

博士几年毕业,读一个博士真的要那么久吗?

2019年10月28日,小西和一个博士师妹恰好聊到博士毕业的话题。在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后,师妹博士在读大学取消了之前存在的“免盲政策”。免盲是不同专业的博士生,发表学术小论文层次和质量达到学校要求后,自己导师可以推荐评审专家给研究生院,再安排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给推荐的专家。免盲让博士生们非常心动的地方在于其有2个特色:一是专家是博士生自己导师推荐的,评审结果肯定会带有一定主观偏向,很少会遇到所谓的不同意答辩。专家基本都是导师的熟人才会推荐,甚至学生自己参加学术会议时也有过接触,能免盲肯定有几篇不错的小论文打底,给的评价/评分不会低。二是评审回复非常迅速。极端情况就是5-7天内完成论文评审、评审意见回复。而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正常走盲审渠道的话,通常需要提前3个月。比如说,2019年12月参加答辩的博士生,9月份就得将自己的论文送审出去,否则可能赶不上12月的答辩。师妹们这一届,学院(2个专业)招了21名博士生、4个直博生。之前再她们入学时,学校的博士学制还是3年。如今学校已将博士学制调整为4年,3年毕业得走破格渠道。4年学制的优点在于博士延期率高,学制延长后可以享受国家1500元/月的博士补贴,减轻博士生延期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读研、读博期间再和家里要生活费,相信很多研究生开不了这样的口。靠国家补贴、导师补助能解决生活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在他们这届21人(不含直博生)中,大约有8人可以2020年6月毕业(3年博士毕业)。她自己感觉4年、4年半才能毕业,压力非常大,目前小论文已达学院和导师要求,但是成体系的博士学位论文还有很多实验未完成。提到“4年半”就是她比较担心是否能赶上论文送审,毕竟前文我也提到盲审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她是婚后读的博士,可能还遇到怀孕的问题。之前,我就有师姐读博期间怀孕生子,为了保胎,被迫延期一年多(5年半毕业)。聊到师妹的例子,就是想说其实博士毕业的年限比较集中在3-5年,看学校研究生院文件,最长可以7-8年。超过时限后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就会被清退。每年都有看不到不少大学发布硕士生、博士生超期限被清退名单。其实,我想说在博士第5年还没有什么进入状态、混日子或导师指导有问题,基本上后面2-3年也很难出足够的成果和撰写一篇逻辑合理的学位论文毕业。当然,硕博连读、直博的学生相对来说,毕业的时限会短些。以硕博连读为例,研三直接转成博一,基本上硕士2年+博士3-4年(5-6年)毕业概率很高。相比普通招考、推免审核的博士生,能节约1年时间。直博的话,得看不同大学的具体要求。就我所知,部分高校明确要求直播生得5年内毕业,否则将无法授予博士学位。非常严格,这也是不是优秀推免生在面对是否直博时,比较犹豫的主因。之前,我曾发文聊过硕博连读、直博,和优点共存的缺点是毕业难、没有中间退出机制。有心做科研的同学,其实我还是很推荐硕博连读、直博的,做科研“逼一逼”自己很有用,潜力就是这么激发的。之前,我就有师兄硕博连读5年后,觉得不合适做科研,退学以本科学历求职找的工作。但是,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部分研究所可中途申请转为硕士参加答辩,授予硕士学位。高校在这方面受限于学信网的信息注册,不太乐意提供这样的选择。当然,博士毕业的学校、学院要求会稍低些。读博过程中,还有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导师。并非每个导师都要求高,得看性格和课题组氛围,博导中有乐意将自己博士生早日送毕业的,也有严格要求,不达标准不放人送审、答辩的。你身边熟悉的博士生是几年毕业的啊?有被清退的博士生吗?

红灯记

博士毕业正常年龄是多大,读这么多年书到底值不值?

现在很多人读博士的目的就是想拿到一个博士文凭,这样就可以在社会上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以后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每年大学毕业生800万左右,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一部分人不得不考研、考博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不断的读书推迟他们进入社会的时间,有些确实害怕被社会淘汰,一直在逃避,一直读到博士,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占少数。那么博士毕业正常年龄是多大?用青春换来的高学历到底值得吗?博士毕业正常年龄29周岁左右下面我们分析的正常年龄不包含神童跳级、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的情况。一个正常的学生要经过幼儿园2年的教育,7岁读小学一年级,6年后升入初中,读3年初中再读3年高中,读完高中正常是18周岁,然后是高等教育4年大学,3年硕士研究生,4年博士研究生(3-5年),拿到博士学位正常年龄为29周岁。博士学位是中国的最高学位,可能有人会说还有“博士后”,这不是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一段经历。三十而立的年纪,刚刚博士毕业,到底值不值?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十岁了怎么找对象,其实部分博士生都已经结婚了。不管是读大学、还是研究生,只要达到了国家法定的年龄都可以结婚,读博士既能拿到高学历,又能结婚生子,真是“鱼和熊掌兼得”。大多数人关心的博士结婚还在读书的经济问题,博士在读书期间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科研院校、研究所的生活补助、导师发放的补贴、三助(助研、助教、助管)补贴等。国家奖学金每年3万元,学业奖学金每年1.8万元,国家助学金每年1.4万元,院校和导师补贴每年平均3-4万元左右,三助每年大约1万元左右,国家奖学金覆盖面稍低,后面的基本都能拿到,再加上博士接的一些兼职私活,每年基本收入1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博士毕业后,就业压力小,博士学位作为中国的最高学位,每年毕业大约5万人,还是非常稀少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于博士的招聘一般都是免笔试,直接面试,能够轻松拿到事业编制,薪资待遇比较优越。很多企业在招聘博士时,不仅年薪高,而且福利待遇丰厚,一般会解决当地户口,给予几十万的安家费,解决住房问题等等,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读博士还是非常值得的。

其大千里

博士要读多久?真的蛮久的,8年才毕业的也不少

2019年12月6日下午,遇到一个我们回来参加培训的校友(我们承办的培训班)。他已硕士毕业3年,借着培训班的机会回母校看看,有心回校攻读个博士学位。事实上,包含我们学校在内的不少学校已很少愿意接受在职攻读博士(如比例不超过5%),要求个人档案必须转到在读院校。而且,每年高校清退的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在职读研、读博的学生。之后,未到校或没心思做课题研究,荒废几年后直接被清退。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也犹豫过是否需要辞职后,回校在他之前导师课题组全职读博。主要是他已成家,在企业工作收入不错,自己也非常犹豫。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在单位没有晋升空间,想通过读博换个新的工作环境。可是,博士求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有优势,而且想毕业真心不易。因此,我问了他一个问题:读博后,你想几年内毕业?这么问的理由在于他已工作3年,博士毕业时的年龄稍微偏大。比如,理工类专业的男博士,进入高校后得到青年基金的资助非常重要(35周岁以下)。很多高校引入的新博士年龄基本都在32岁以下,留出2-3年时间用于申报青年基金。他已工作3年,要是不能4年学制内顺利毕业,延期时间过长,找工作就会变得很艰难。他给的答复是希望3年内能破格毕业。主要是在他们课题组,之前就有类似的学生3年、3年半提前毕业的,而且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低。之前,翟天临博士的学术不端事件后,更多的高校采用教育部的学位论文盲审平台。盲审平台的话,通常得预留2-3个月时间,漫长的等待期折磨人啊。基本上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忙活论文送审、答辩、求职、整理结果撰写校论文的事情。很多博士回想起那个时间段的经历,自己都感觉“傻傻地可爱”。目前,国内高校博士学位的学制普遍在4年,少量是3年(如华南理工大学)。事实上,4年学制比3年有优势,因为第4年学制内都会有助研津贴。而且,3年内能毕业的博士比例真的非常低。以学制来说,开题、中期检查、小论文投稿接受、预答辩、大论文撰写送审、答辩都顺利的话,博士大部分是4年毕业。也就是读博士读了4年。但是,之前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博士延期率高达2/3。我之前也谈过,想必也得迈过三道坎,分别是学校、专业和导师的毕业标准。在这三个毕业标准中,通常导师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尤其是在小论文的数量上。而且,这类要求严格的导师,还不接受档次较次的期刊。宁可不投稿,或者直接不愿意署名通讯。那么,延期之后,读博的最长时间是多久呢?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手册中规定:在读博士生不管是什么原因,8年内无法取得博士学位的,就会被清退(部分学校是要求7年)。2017年,小西曾看到一个女老师留言:“毕不了业的是我老公,我跟他都是某高校教师,他考的本校的在职博士,混了8年,一篇文章没有,混到被清退的下场,也算是个奇葩了。”。是不是看到这个留言,很有感慨。事实上,这类本校教师在读博士被清退的并不少。当然,这里有他们之前读博过于容易的因素(学校鼓励本校老师校内或去名校攻读在职博士)。反过来看,这类导师(硕士学位,可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起码没有压榨自己的硕士生,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博士毕业的支撑。也算是不容易呢!另外,优秀推免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通常都是5年内博士毕业的。研二选择硕博连读的,2+3年也能毕业,无法毕业的部分学校可以转硕(答辩后拿硕士学位)。说说你身边熟悉的博士生都是几年毕业的啊?

数日不出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

明辨

读博6年无法毕业,难在哪里?大学教师读博:3个月读完博士课程

近些年,博士毕业成为了社会一个热点难题,原本三年学制的博士基本都会延期毕业。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有接近17万的在读博士研究生面临毕业,然而,实际毕业人数只有不到6万人,接近三分之二的在读博士无法毕业。中科大在读博士刘春杨正是因为读博6年,没能交出1篇论文,最后不堪学业压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论文是博士毕业的至关条件,但是,想要出成果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大多数高校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发表3篇期刊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被“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收录。而想要被SCI收录,就必须能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上海某985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陈铭(化名),正是因为英文基础差,大学英语四级考了4次,六级考了8次,直到博士入学后才通过。以至于后来,博士论文投稿多次被拒主要原因就是英语语法错误太多,陈铭坦言:“如果英文好,一篇论文至少可以节省半年时间。”现在,四年博士学制,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他已经延期毕业一年。博士论文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导师。博士毕业就像游戏里打怪升级,论文就是装备,导师则是GM。装备再好,也顶不住GM随时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没有导师的指导(包括提供课题方向和思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想要顺利毕业,几乎不可能。还有更糟糕的,由于高校对博士生导师把关不力,有些博导即便不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一样还有招生权利,结果就是学生招进来了,毕业却只能自己想办法,因为导师根本无法给出指导。同学的男朋友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读的是学硕,发表的论文必须要被SCI收录。导师是骨科主任,但是多年在一线工作不再做研究,手中没有课题也没有经费。到头来,这位同学只能自己倒贴几万块做实验写论文,再花钱找做基础研究的老师帮忙修改论文、帮忙投稿。遇到这样的导师,读硕都已困难如此,可想而知,读博想要毕业真要难于上青天了。博士如此难读,大学教师读博却另有“出路”。随着“双一流”高校陆续出台“晋升正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大学教师读博迫在眉睫,然而,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大学教师足有163万,拥有博士学位的只有不到40万。依照目前博士毕业的难度看,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想要在国内读博,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毕业。于是,一条“全日制博士速成”的产业市场悄然形成。5月20日,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东亚日报》报道了一篇文章《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文章指出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据一半人数,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多的群体是中国大学的在职教师。韩国大学甚至为这些读博留学生开设“特色”课程,12天读完一学期课程,3个月读完三年博士课程。不仅如此,韩国大学还提供了一种“买”博士的方案,大约17万的学费加上2万左右的中介费,合计20万就可以拿下一个博士学位。这样得来的博士学位,还能让人相信吗?这样成长的大学老师,有能力培养博士研究生吗?因此,博士毕业难,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博士扩张导致生源不高,有些考生读博没有相关学术基础和能力,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喜爱,而是为了获得“虚荣”的资本。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高校对于导师把关不严,有些导师缺乏培养学生的能力,却依旧在招收学生。

不然

读了六年博士,我还是退学了!

2020年4月20日,在国内某知名网站首页,推送的一条《博士6年还未毕业,对不起,我退学了》,引起了我的关注。由于自己也是一个在读博士生,怀着一颗强烈好奇心和同情心,我不自觉地打开了这条新闻。仔细读了才发现,发文的作者是一名在帝都某知名科研院所就读的硕博连读生,专业方向是人工智能。文中,该同学对自己读硕博期间的生活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并对自己6年来没有发paper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拖延症。刚上研究生,总觉得日子还长,不着急发文,平常对导师交办的各项工作没有认真落实。只要一有时间就邀约各种亲朋挚友,出去嗨,整日荒废。理论基础不扎实。相比一同入学的其他同学,自己在文献阅读、整理和消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认识模糊不清,基础薄弱。写作没有idea。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文章就如同编故事。摘要、关键字、引言、文献综述、方法和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政策建议、参考文献等内容都十分必要,不可或缺。而一个好的idea就是将上面的这些框架结构紧密联系起来的“故事线”,也是全文写作最重要的脉络。有的人,在读期间,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要好好反思总结一下子喽。与导师关系紧张。导师就是你在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你在读期间的“责任人”。因此,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知识储备和根基的第一环节。文中作者对自己与导师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总结出双方关系出现缝隙的三条原因:一是主观认为导师不务正业,总是做一些与学术无关的行政性事务;二是主观认为导师学术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以指导学生;三是片面认为导师会帮助自己发论文;四是脾气秉性原因。以上就是文中作者所讲述的——导致自己六年没有发一篇文章得的主要问题。其中缘由,对与错、好与坏,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评判。只是单纯从一个在读博士的角度去,讲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博士——教育金字塔顶点,这一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种重视程度体现在多方面上:1. 完备的奖助学金体制。以我所在某中部211院校为例,学校设置了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助学金,以及“三助(助管、助教、助研)”四位一体的奖学金激励机制,最高可拿5.6万元,最少可拿3.5万元。具体如下图:2. 良好的实验环境。入校以来,学校精心为我们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和实现器材,购买实验原料,提供产地,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像我所在的专业,就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构建起涵盖多学科、多方向的实验环境。3. 一流的导师团队。以我为例,所在学院就有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以上)12人,副高职称28人,讲师14人。4. 贴心的后勤服务。不管你因为实验等原因回去再晚,阿姨永远都会给你留着宿舍大门,让你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舒心、安全。在这种环境,你如果还不努力学习的话,那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去指责别人呢?在这里,我也有几条忠告和建议,以供思考:一是尽快选定一个研究方向或者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结果研究,大量阅读已有研究成果和分析实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二是与导师缓和关系,毕竟博士在校期间的管理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对你在校期间的行为负主要责任。所以,你懂得!三是虚心向你身边的人求教,不要抹不开面子,毕竟面子也不能充当论文不是?比起毕业,这有算个啥?四是研究期刊。根据你写的论文内容,去各大文献检索品台,浏览就有哪些期刊发了这方面的文章。因为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兴趣偏好,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做一些有效率的事情。最后,分享两句话吧,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百寒。

吐纳

上世纪他在法国的博士毕业论文,给祖国争光了

不知你听说过语言大师王力先生吗?他青年时代曾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就读,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在赵元任先生的推荐之下,1927年冬天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实验语音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理论 。1932年,他以毕业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据说,东方学者要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很难,几十年间东方学者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只有9人,而王力正是是其中之一。归国后,先生不求功名利禄,亦不求奢华的生活,默默无言地在高等学校任教,并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靠自学广读图书古籍,具备有相当深厚的国学基础,再加上清华的经历和留学的背景,学识异常渊博,因此,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到中国语言学近乎所有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也都有其开创性的贡献,而这在中国学界又是极其罕见的。王力先生写的《博白方音实验录》曾在巴黎出版社出版。这无疑是祖国的骄傲,给中国争了光。有人问王力先生为什么不把它翻译成中文,他说:“我对这篇论文并不那么满意,所以一直没有翻译成中文”。从他的回答可知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希望做到精益求精。最近几年我们才把这篇论文翻译成中文。这篇论文约十万字,研究的对象是王力先生的家乡方言。经王力先生研究发现他的故乡方言有十个声调,是比粤语还多一个声调。博白方言(本地称地佬话)也因王力先生而在学术界名扬天下。王力先生在语言学各方面均有建树。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话说现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版本。他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且大声疾呼地要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古汉语词汇。 季羡林先生曾给予王力很高的评价:“中西融会,龙虫并雕。”足见这位语言学泰斗精深而渊博的学术造诣。1980年8月,《庆贺王力先生八十寿辰座谈会》在京召开,王力随同其好友叶圣陶,胡愈之,董纯才等人出席会议。他的老师,已九十岁高龄的赵元任先生专程从美国发来贺电,高度肯定了王力语言学研究的卓越贡献。1986年5月,王力先生在京逝世。北京大学中文系向他致以挽联:“大笔淋漓,茹古涵今,生前一代雕龙手;绛帐肃穆,滋兰树惠,身后三千倚马才。”这位现代汉语奠基人的精魂,将永垂青史,陪拌未来的中国学者走过更漫长而又艰巨的道路,时至今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1993年,王力先生老家的一所中学——广西博白县第二初级中学正式更名为王力中学。请点击输入图欢迎留言关注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