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调查研究的12种方法原原本本

调查研究的12种方法

以下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些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往往是多种研究分析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精度、提高调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1.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会议调研是一种直接了解想要获得信息的调研方法。2.实地观察法。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直接地考察正在发生的现象,而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3. 文献调查法。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调取相关文献调研,也就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4.访谈调查法。调查者运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访者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或通过电话、电脑、视频等技术间接对话了解事物情况。5.资料调查法。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6.统计调查法。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7.问卷调查法。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以书面的形式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法。8.典型调查法。在一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人或事物所进行调查的方法。9.专家调查法。这是一种预测方法,即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其知识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和评估。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特别适用于缺少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10.个案调查法。个案调查也称个别调查,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对特定的个别事物进行的调查,如为解决某一问题、弄清某一案情所进行的调查,就属于个案调查。如农民工群体情况调查,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问题调查。11.抽样调查法。抽样指的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的过程。抽样调查指按照一定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并用所得结果说明总体情况。12.普查调查法。就是普遍调查、全面调查,它是指依据调查目的所规定的项目以及时空范围,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所进行的调查,这是一种全面了解情况的重要方法。

纯素之道

在调查研究中提高本领

《陈云与调查研究》一书2004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列举了多篇陈云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总结了陈云调查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并编入了相关珍贵历史资料。读完《陈云与调查研究》一书后,感到陈云在调查研究方面的独立见解、独特方式、独到总结,今天依旧闪烁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熠熠光辉。把调查研究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功”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云任东北局副书记兼北满中央分局书记。当时分局有些干部曾幻想苏联撤军时将大城市管理权和武器装备留给我们,但后来却交给了国民党。陈云从实际出发,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细致调研,1945年11月份主持起草了《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认为应暂时撤离大城市和铁路干线,在包括中小城市和铁路支线在内的广大乡村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为将来转入反攻和取得全局胜利奠定基础,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党在东北工作的战略方针。后来,又有一部分干部群众对和平抱有幻想,寄希望于国共停战带来和平。陈云根据自己在北满农村调查研究中总结的大量数据,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和实际需求,1946年7月,起草了《关于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史称“七七决议”)。力图使领导干部认清敌强我弱的现实,认清必须长期斗争,以战争胜利取得和平。这份决议,中共中央做了部分修改后批准执行。根据“决议”要求,东北局明确了主要任务,其中就包括号召共产党员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下乡发动群众等。在此影响下,1948年东北野战军进关时,部队数量由1945年的10万迅速扩充到百万以上,装备也得到明显改善。陈云初到东北并没有麻痹大意,而是分析形势后通过下基层、访群众、查资料的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用数据说话,得出了与相当一部分干部不同的结论,之后再通过更深入细致的调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了发动群众的工作思路,改变了东北的整体局面和干部思想作风,为今后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云这种谋后而定、调研先导的工作方法正是党员干部应该学习的“基本功”。把调查研究作为改进工作的“总抓手”1944年到1945年,陈云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当时,陕甘宁边区加上晋绥边区共有150万人口,却要养活5万脱产军民,财政极端困难。物价飞涨,1942年比1941年上涨了3倍多,1943年又上涨了20多倍,边区人心不安,群众拿着边币抢购物资,对当时的大生产运动,是个巨大的冲击。陈云到任后,迅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后确定了发展生产、加强外销、减少印币的总体思路。他几乎每天都去延安南门外新市场转一转、看一看,随时了解和研究市场情况,及时和边区银行的干部交换意见,对边区的生产经营和市场交易情况了如指掌。一年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基本生活物资正常交换。陈云在西北财经办事处一年的工作中每天都在进行调查研究,随时掌握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在陈云看来,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越困难的时候越要细致调研,绝不能草率下决定,只有找到困难和问题的核心,才能找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才能扭转局面、摆脱困境。这一年的经历不仅为发展边区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也为陈云日后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部署的“定心丸”1978年底,中日双方达成总投资320亿美元建设宝钢的合同,其中中国国内投资200亿人民币,这对当时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00多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来说,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1979年初,我国对22个国外引进的重点工程重新安排建设计划,宝钢是其中最大的项目,列为需要重新审议和调整的项目首位。宝钢对外已签的合同由于国家缺少现汇而无法批准生效,待签的一大批合同的对外工作也告停顿。当时很多人有悲观论调,认为“建成后每年只能支付利息、贷款,几辈子也还不清”“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后遗症”等。197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请陈云出面解决宝钢问题。陈云先是在北京召开了多次调研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宝钢的来龙去脉;然后又亲自到上海,听取上海市负责同志以及宝钢工程指挥部负责同志汇报,认真了解情况。同时,安排人到现场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1979年6月16日,陈云对宝钢建设提出了“宝钢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第一个大项目,应该做出榜样来”,“干到底……举棋不定不好”,“对宝钢要有严格的要求,甚至要有点苛求”,“宝钢建设只能搞好”等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向中央的专题报告并经中央批准执行,为宝钢的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云对宝钢的调查研究,既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也说明了实事求是做好调查研究对决策部署的至关重要。陈云用了50天的时间,从各维度各层面认真细致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实际情况后又站在国家信用和形象的高度,提出了符合当时中国具体国情的工作方针,扭转了宝钢建设初期的困境。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超大规模的投资,如果没有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没有详细充分的数据支撑、没有历史担当的胸怀气度,是很难下定决心作出决策的。陈云在工作中,长期坚持调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越是面对困难,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用调查研究的手段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作风和“交换、比较、反复”的严谨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陈云与调查研究》这本书,为党员干部学习、实践、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宝贵参考。

比安卡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沉下去了解民情、掌握实情,一竿子插到底,统筹安排不扎堆……这些生动的提法,都是党中央对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具体要求。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9月23日,市政府副市长、新城区委书记云新明在新城区进行走访调研,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云新明一行先后到呼和浩特科技城、中蒙博览会永久性国际会展中心、恼包村、哈拉沁小沟、北二环棚户区改造现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研。在呼和浩特科技城调研时,云新明要求相关部门继续把科技城建设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围绕科技城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云新明一行深入中蒙博览会永久性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工地,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强调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工程早建成、早见效。在恼包村,云新明深入了解了恼包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恼包村要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和抓手,下大力度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路,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规划,继续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恼包村桃李源民俗大集,云新明指出,大集是村民百姓聚集多的地方,要多设置些富有中国民俗文化内涵的标牌,制作村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装饰,让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入的了解民俗文化。在哈拉沁小沟调研时云新明详细了解了目前哈拉沁小沟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工作进展情况,他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牢牢守住生态红线,要对照目标任务,持续加大生态治理修复力度,竭力抓好大青山各条沟域的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在北二环棚户区改造现场,云新明了解近段时间拆迁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征拆计划。他表示,要把推进北二环区块棚户区改造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组织领导,合理排布,把棚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切实改善棚户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统筹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同时,要深入细致做好棚户区的群众工作,多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齐心协力推进棚改工作。市委主题教育第六指导组,区领导李晓燕、要喜平、徐相军、李强、张鹏志、敖登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据了解,连日来,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新城区各主要领导立足职能职责,结合分管工作先后以各种形式深入基层,进行走访调研,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推进工作。新城融媒 秦嵘

耳欲听声

党建评:调查研究要在“四深”上下功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都是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发现真理,在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中不断增强领导发展的本领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须臾离不开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就要力避“经典路线”“景点路线”,而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搞调研。重点在做好“四深”上下功夫。在“深入”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脚力”。“涉深水者得蛟龙”。要有所“研究”,就必须有所“调查”,要想调查到“一手资料”“真实情况”,就必须“深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问题,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做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习近平同志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任职时,通过“踏遍山山水水”,深入企业、农村、社区调查研究,提出并实施了“半城郊型”经济、“八八战略”等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案,群众受益匪浅。经验在基层,智慧在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是了解基层实情、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是总结经验、寻找计策、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领导干部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深之又深、慎之又慎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做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文章。在“深察”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眼力”。察者,观也。搞好调查研究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洞察细节、明察秋毫,就要提升“看功”,增强“眼力”。葡萄甜不甜,只有亲口尝一尝才有体味;事情真不真,只有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才有明辨。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更何况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更不用说“道听途说”。孔子的学生颜回在煮米饭时,发现有炭灰飘进锅里了,就连忙用手抓出来连米带灰吃了,此景恰巧被孔子看见。吃饭时,孔子含沙射影地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心知肚明,回答道:“刚才有灰飘进了锅里,丢掉太可惜,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有时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只相信“亲耳”“亲眼”,还应“实际查”“仔细察”,谨防被假象所迷惑甚至被蛊惑,由此造成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于人于己有害无利。调查研究有时要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即使亲耳听见、亲眼所见,也要明辨是非、识别真伪、弄清缘由,切勿妄下定论,误判错判,伤心害人。对此,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练好“看功”,增强“眼里”,提高“察能”,识真伪、辨曲直,真正做到调研结果“实事求是”“客观实际” 。在“深思”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脑力”。“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调查”的过程是了解事实真相、收集事实资料,倾听民急民盼、民情民意的过程。而“研究”则是分析论证、决断判定,认真思考,锻炼“脑力”的过程。“行成于思毁于随”“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于思考,体现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智慧与能力。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思”的意识,什么事都习惯于让别人去“考虑”“拿意见”,基层调研也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调研报告全部有他人“代劳”,甚至奉行“拿来主义”,让基层提交“报告”,把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杰作”,他人的“意见”当成自己的“思想”,调查研究成为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消极思考只会让思维越来越僵化,越来越固化,这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拦路虎”“绊脚石”。“三思而后行”。领导干部必须要做“思考者”,当思维型干部,敢于思考、勇于思考,打破束缚头脑的条条框框,真正从实际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敢想善思不是漫无边际,不计成本、不讲价值的“胡思乱想”“凭空幻想”,而应立足于对客观实际的充分把握、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党和国家事业、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忠诚与负责。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遵循正确的思考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善抓主要矛盾、学会用辩证思维,做到以学促思,深思笃行、思行一致。在“深用”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效力”。调查研究既要防止“调”而不“研”,又要防止“研”而不“用”。求真务实搞调研,就要在深化成果运用上下功夫。只有践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行之有效,行有所成。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调查研究搞得再好,如不把调研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就是徒劳无功,就会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甚至劳民伤财,无形中又成了“形式主义”。据了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各级各部门,有关领导都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同时也总结出了不少理据充分、内容饱满的“调研成果”。但是,很多调查研究仅仅停留在调研的阶段,成为应对上级“检查”“考核”的“证明”“依据”,至于问题落实如何?成果运用怎样无关紧要,很多调研往往一“调”了之,“研”而无实,不仅让调查研究成为“烂尾”,也损伤了党和政府威信、领导干部形象。“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调研不是目的,形成调研报告也不是调研的“终点”,而解决问题,办好实事,为民谋福,才是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才是确保调查研究生命力、战斗力的根本举措。只有将调研成果充分运用好,做实做深做细调研“后半篇文章”,才能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倒逼各级各部门更加注重调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让调查研究走向“良性循环”,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许。

敢问

深入调查研究 增强工作本领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题,强调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七种能力中,习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作为七种能力之一,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科学工作方法,在开启“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科学方法与行动指南。年轻干部是新时代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和落实者。年轻有为、活力四射、朝气蓬勃,干事创业思路广、劲头足是他们的显著特点。然而现实中他们存在着阅历、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与实践之间有着“短板”“真空”的情况,甚至面对“本领恐慌”时,一些人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或趋向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信奉“本本”主义,导致思想与实践脱钩、思路与现实不符,事倍功半,甚至迷失方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为年轻干部开出的“良方”就是“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工作本领。深入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开展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准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内在的本质及规律也是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因此,探究事物内部规律的问题就需要人们坚持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开展调查研究就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既是依据客观实际和过往实践经验,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求新办法的过程,又是弥补疏漏、修订计划、改正失误的过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强调,“不做调查”与“不做正确的调查”都没有发言权。“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遇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避免了脱离实际、主观空洞的说教,远离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调查研究,是解决矛盾、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谋划工作、解决矛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们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标志着新征程已扬帆起航,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新气象的应有之义,也是新作为的必经之途。年轻干部要冲锋在前,发扬钢牙啃硬骨头的精神,去克服艰难险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勇于探索、善于突破创新。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代替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只有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调查研究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调研准备要充分。在调研开始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调研进行分析归类、把握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要注重对整体情况的全面掌握;政策研究型的调研,重点在于关注特定领域的相关政策;典型经验型的调研,要注重经验的特征及转化;非常情况型的调研,重点关注突发事件、紧急问题等等。其二,调研原则要明晰。总原则必须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导向;突出中心任务导向,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导向;突出前瞻性导向,围绕前沿性、创新性问题进行选题。其三,调研手段要创新。除传统的效果良好的调研手段要继续完善外,还要借助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创新调研形式和方法,提高调研的科学性、精准性。现代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调查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创新性。现代社会调查中,定量分析越来越趋复杂化,规模也越来越大,复杂数据的处理必须依靠计算机才能最后完成,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电子计算机及其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包的广泛运用,为调研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其四,调研结果要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只有“开动机器”加工出好产品,才能真正使成果落地,出好招、办成事、见实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是淬炼自我、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深入调查研究,有助于提升年轻干部科学决策的能力。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科学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和深入调研,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表现。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局势愈发复杂,问题愈发多样,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要想达到相对完美,决策要做到科学理性,年轻干部必须要树立调研的常态化思维,使调研成为必要决策程序,成为破解老难题、应对新挑战的必备法宝。在调研中应做到认真落实调查研究制度,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做到不作无准备的调研、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是不科学的,自然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科学决策既是科学之策更是战备必须,科学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有事前准备、事中调研还要有事后反馈完善。年轻干部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要敢于亮剑、及时上报、督促整改;对还不成熟的调研成果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查漏补缺、丰富完善。对由调研形成的决策部署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实、贯彻执行。年轻干部要不断增强看问题的洞察力、谋事情的思考力、察民情的共情力、走基层的亲和力,在深入研判、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深入调查研究,有助于提升年轻干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动员令。全党上下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党的大政方针在各领域和部门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在具体的落实细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路不清、力度不足和举措不力等等。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推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必须正确领会、把握其实质核心,行动中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实际上调查研究就是年轻干部深入实际厘清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手段,只有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如果离开调查研究这个环节,制定实施的方案就会脱离实际,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实践中就会难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事业也会受到影响。深入调查研究,有助于年轻干部改进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调查研究既是工作方法,更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具备自我革命的勇气。一方面,调查研究需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红脸出汗”是经常性的。群众最讲真话,真话接地气但多不好听。质疑声中有学问,批评之下见真章。年轻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以基层为镜、以群众为镜,知廉耻、明是非、懂敬畏、见初心,才能得真知、见真情,才能同百姓保持鱼水之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另一方面,调查研究是需要动真格、碰硬吃苦的,要杜绝形式主义。调查研究具有“排毒治病”的特点,调研不仅要抓落实,因为这是科学决策的起点,同时决策落实的“终点”还要靠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非调研的终点,如果在调研过程中,不解决实际问题,怕吃苦,走过场、摆花架子,导致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造成百姓不信任、基层不待见、工作没成效,那样党和政府的威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后果。只有在调研中能吃苦,出实招、动真格,形成“调研—求实—见成效”的循环系统,才能切实推动作风真转、问题真改、效果真显、群众真欢迎。

圣人不死

调查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展现出美好前景。但要实现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党员、干部更好履行职责、承担使命,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回望党的历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蒸蒸日上;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当前,全党调查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在调查研究中预设框框、回避矛盾、华而不实等问题突出;有的党员、干部不愿或不会调查研究,只按规定路线走马观花,看精心准备的样板,听照本宣科的汇报,搞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这些有调查无研究、有研究无方案、有方案无实施、有实施无效果的伪调查研究,非但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决策失误的风险。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因此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扎实细致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找出问题症结、开出管用良方,才能抓住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调查研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作风。作风实不实,调查研究的结果“两重天”。陈云同志说过,“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1959年,国家拟订钢产量指标时,陈云同志在调查研究后顶着巨大压力提出:原定的2700万吨不切实际,就是后来调低至1650万吨也是达不到的,必须降到1300万吨。对此,毛泽东同志称赞道,“真理在这一个人手里”。这也说明,调查研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必须认真、较真。只有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对问题抓住不放,才能认清事物本来面目,作出合乎实际的判断。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既要重调查、又要重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光调查不研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光研究不调查,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调查要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研究则要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要对问题涉及的各方面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剖析,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进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提炼出规律性认识。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还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信息化时代,调查研究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展,科学判断形势、提出管用举措的难度大大增加。既要坚持和完善走访、蹲点、抓典型等传统调查方法,又要深入开展网上调查、掌握网络社情民意,还要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问题,为研判形势、作出决策提供坚实基础,从而完成好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

有诸

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次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是途径,必须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密切结合各自实际,把调查研究具体化,着力解决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推动调查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便是改进调查研究。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中央明确要求“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边调研边学习边对照检查,在调研中深化理解和感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只有瞄准真问题,下足真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与履职尽责、完成党中央部署的任务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要结合各自职责任务,把应对各种挑战、破解改革难题等作为调研内容。调研要紧盯问题,摸清实情,分析症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思路和办法措施。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就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就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具体接地气,切忌一刀切、表面化,坚决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能增加基层负担。要加强统筹协调,合理确定调研的主体、时间、地点等,不硬性规定次数和天数,防止脱离本职工作。调研成果要言之有物,有情况有分析、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确保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在深入学习理论和扎实开展调研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要讲好专题党课。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讲,其他班子成员到所分管领域或基层单位讲。党课要突出针对性,紧密结合学习和调研成果,重点讲自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认识体会,讲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讲指导实践、推动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讲悟初心、担使命的感悟。“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离不开全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党上下密切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就一定能多察实情、多解难题,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丝衣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这样说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吉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入阐释调查研究的意义、方法等,并且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为全党做出了表率。今天,警苑心语与您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部分论述,一起来学习。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不了解真实情况,拍脑袋做决定,是做不好工作的。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迫切需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我说过,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2018年4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不同的县有着不同的资源和禀赋,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我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调查研究要向人民学习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靠一级压一级推动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调查研究要摸准摸透实际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好工作方案,一是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三是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四是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五是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出台政策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广泛听取意见,兼顾各方利益。政策实施后要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要加大政策公开力度,让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配合执行好政策。——2016年5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近日要览

辨合

如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文 | 写赢职场2020你好,这里是写赢职场2020,我是吕小赢。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推动工作的过程,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面对矛盾交织、错综复杂的情况,只有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本质,找到内在规律,才能有助于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决策。为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几乎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一个部门,叫做研究室。除了起草政府工作报告、重要领导讲话之外,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开展调查研究,服务领导决策。研究室,可以说是各级政府的智囊团,也集齐了所在区域最能写、最会写的精英之才。我们要像这些人学习,最难也是最有用的就是学习如何做调查研究。当然,调查研究这件事儿,难度很大。有公文写作老法师曾经这样跟小赢说:“从信息、简报、总结、讲话稿到调研文章,难度依次递增。如果连调研文章都能搞定,那其他公文就都是小菜一碟了。”其实,信息、简报、总结、讲话稿如果说还只是停留在文字和思维层面的话,那么调查研究则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其实就是深入。所以,调查研究不可不深入。在工作中,小赢经常看到各类调研报告,标题起得好、理论堆得多、字数也不少,但看不出什么实际内容,对工作的指导作用也十分有限。总体看下来,不过是文献综述罢了。没有起到发掘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并有效指导工作的作用。我们又该如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呢?在这里,小赢相结合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怎么让调查研究更深入。01调查研究要目的鲜明工作中,小赢发现,很多人写调研论文,基本几天就能写出来。而且是在办公室里埋头吭哧吭哧写两天就好了。这种调查研究,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调研而调研,没法解决实际问题。事实上,真正经典的调研文章,都是以目的鲜明为前提的。如果调研一开始,我们漫无目的,要了解什么情况?不知道。要解决问什么问题?也不知道。那么,这样的调研很容易流于形式,最终除了一篇调研文章,什么声儿也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为一篇经典之作,目的就很鲜明。就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在这样一个目的指引下,作者深入湖南相关县调查,写成报告,成就了一篇不可多得的调研佳作。所以,调查研究要深入,就必须目的鲜明,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切不可漫无目的地游走,最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收获也没有。其实,不仅仅是调查研究,不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思维,采取的举措也必须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02调查研究要肯花时间 前面我们说到,有的小伙伴写调研文章,几天甚至一两天就写好了。但对事物的认知,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对情况的了解、规律的把握,也必须要有相当时间量的投入,否则很容易浅尝辄止。还是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例,作者从1927年1月4日起至2月5日止,共32天,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只是花个一上午时间看看材料、翻翻书籍,那就只能沦为坐而论道,无益于达成调研目标。当然,我们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调查研究中去,但做好调研,必须得投入时间。所以,很多搞调研的人,干得很辛苦。有的老师连着几年的时候都要去跑菜市场调查菜价,而且这还是加了班不算工资的。当然,成效也是很显著的。第一手的菜价情况,成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助推器,这大概也是对花时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最好的回报。03调查研究要范围广泛只听一家之言,无异于盲人摸象或者管中窥豹,无法全面掌握情况。所以,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范围广泛,避免偏听偏信。一方面,地域要广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考察了5个县,避免了把某个地区的个性当做共性,更能发现本质规律。如果我们要对某项工作开展调研,那也绝对不能只去一两个区,必须要有一定数量支撑,才能避免以偏概全。另一方面,对象要广泛。比如我们要调研某地“一网通办”情况,就不能只盯着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而要把服务对象、社区居民、专家学者等包含在内,否则,无法了解工作举措和取得成效。好的,今天我们的关于如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讨论就到这里了。目的鲜明、肯花时间、范围广泛,其实也只是搞好调查研究的部分要求。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小赢会从不同角度对调查研究进行探讨,希望能帮助大家一起攻克调研碉堡,写出职场精彩。写赢职场2020,8年资深公文写作人士,清华本硕,多次获地市级调研、信息各类奖项。我会跟你分享从公文写作小白到单位笔杆子的进阶之路,同时也会和你一起学习公文写作经典书籍,打磨好公文写作核心竞争力,助你写赢职场。

平新

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谋划、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贯穿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过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做好调研工作,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唯有强“定力”、强“脚力”、强“效力”,多“沉沉身子”、多“接接地气”,方能增“元气”、养“正气”。坚持实事求是,增强调研“定力”。调查研究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方式,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搞调查研究,首要是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做到“身入”“心到”。要提高重视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在调研过程中力避“经典路线”“景点路线”,扫除形式主义的积习陈弊、祛除官僚主义的顽疾痼瘴,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搞调研,走好“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调研“脚力”。“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想在调查研究中“钓大鱼”“钓活鱼”,就要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当前重点工作,走到群众中间去、走到群众心中去,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我们在基层工作更要坚持问题导向,走村入户调研,与群众共话家常,抓住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拿出真抓实干的干事劲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突破,切实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做细。加强成果转化,增强调研“效力”。“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调研报告并不是调研的终点,要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则要从实际工作中来,到实际工作中去,既要防止“调”而不“研”,更要防止“研”而不“用”。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落实制度,加强调研成果运用转化,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把调研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践行宗旨的切入点,要把调研总结的方法转化为履职能力的金点子,切实把调研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让调查研究走向“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