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芝麻寄宿考研-语言学的考研复习法散则为死

芝麻寄宿考研-语言学的考研复习法

我是个很爱做计划的人。我每天都会写to-do list,从暑假开始复习之后,我还做了月计划一直做到11月左右,后面当然会慢慢有所调整,但有大体的复习框架。我认为考研最难的就是做计划,很多事都是,只要按计划来就不会觉得乱觉得难了。所以一定要强迫自己列好详细的计划,可以让自己的心态放松下来。但这个计划也只有自己能做,没人帮得了,我大致是写了某个月该背哪本单词背多少单词,专业课该学到第几单元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开始学哪科什么时候复习什么。下面我讲一下各科具体的学习过程。具体寄宿考研可以关注芝麻寄宿考研GZH。晴姐详细给你解读1. 语言学用到的书目: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几版都无所谓内容大差不差,第二版也叫修订版最厚最全),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星火英专考研语言学考点精讲精练,语言研究Yule著。我们学校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讲语言学,大四上才会结束。我认为有些不合理,也跟老师反映过最好改革一下课程,大三一年全部讲完。所以我从三四月开始学习语言学,一点点理解和记忆,到放暑假学完了syntax和语言学流派。暑假其实我没有学多少,当时努力对照中文版把后半本也都看完了,圈出了看完依然不懂的地方(其实即使暑假看了一遍过了暑假还是忘了..难顶)大四开学从semantics开始讲。我是那种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听老师讲一遍我就觉得自己懂了的人,或者之后强迫自己弄懂,很强迫症,算是ddl情节吧hhh。所以我这种喜欢跟着老师走的人,结果就是12月第一周我们才结课,马上就要考研考试了,不过也有个好处就是我每一部分都背得挺扎实的,没有比学校进度提前学多少。平时就是主要看胡壮麟那本,对照中文版看英文,整理笔记,新编语言学教程那本我用来做补充,胡上没有的我就去整理新编上那本的内容,各种定义自己选择某一本中的说法记忆即可。星火语言学上面也有很多小定义和补充,我把两本书上面没有的但星火上提到的也都整理记忆了。总之,这几本互补,建立起最全的框架和知识点。所以整体上我的语言学进度并不快,算是慢中求稳。目前来看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多看一些练习题,可以整理答题思路。比如我买了语言学名校真题集那本书,到最后我也就看了一两套题,不知道我当时平时都在干嘛,学那么慢还不多看点东西想干啥?

鹿柴

2022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初试超详细复习经验指南

四川大学中文系从2019年(2020届)考研开始改革,改考大综合,考试科目从原本的635和914变为635和915。915中国语言文学这一科目的考试范围具体可以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官网上查看,这一科目涵盖了中文系本科所有专业课的内容。范围的扩大自然给复习带来了难度,仅从复习量上来看学习任务就远重于从前,且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中文系的实力也在全国前五的水平,再加上中文系招生人数比起其他同水平院校稍多,报考人数自然也很多。据说2020届考研全国有四万人报考四川大学,考研难度可想而知。1.考研外语1)考研日语因为我在大学期间自学了日语,所以考研时选择了203公共日语。考前准备期间我搜索了一些与考研日语相关的资料,我发现在网上各种资讯中比较普遍的一个回答是:考研日语的难度在N2—N1之间。而根据我的亲身感受,我认为考研日语的难度跟N1差不多,而不是N2—N1之间。这个难度指的不是单纯题目的难度,而是范围、知识上的难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一张考卷上有一个N1才学过的知识点反复出现了好几次,基础知识部分中出现过,阅读题中出现过,翻译题里也出现过,如果只是像其他人所说的,N2—N1的水平就足够的话,怎么能应付多次出现的这个知识点呢?就算是学够了N1的知识点,也不一定全都能记住,有时候学过的知识,忘记了,在考场上再见到也就像新的一样,更不要说学完了N2就去考的了。考研日语203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翻译(日译中)和作文四道大题。基础知识一共有20道题,个人认为13—20题较简单,可能令人纠结和困惑的是1—12题。1—12题是选择一个选项去填长篇文章中的空,可能会考助词的用法,可能会考动词的变形,考查得较为琐碎,考查的范围也较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虽然都是基础知识,但有时越是基础越是容易混淆,个人推荐用书是备战日本语能力考时会用到的新完全系列的文法书,这套书后面文法形式整理部分会对这道大题有很大帮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文。如果说其它题目是考查你对知识的掌握,那么作文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运用,这是最难的。我们可能读得很顺畅,从日文翻译到中文也很顺畅,但下笔去写东西是很困难的。针对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熟练掌握单词文法的基础上多多写作,而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运用知识,两者互相促进,实际上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考研英语在不确定选择考研英语还是考研日语的时候我也准备过考研英语,总体来说考研英语难度较大,但从小到大的考试经验告诉我,无论是什么样的英语考试,最重要的永远都是词汇量,去问100个人,99个人都会告诉你去背单词,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如果不喜欢干巴巴地背单词,建议多做阅读题,遇到不认识、不确定的词就圈出来,做完之后查词典,查完了再背,这样循序渐进地背诵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考研英语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在词汇方面也可以使用考研英语红宝书系列。2.考研政治考研政治由于现在有很多专门做这方面课程的老师,比如新祥旭,复习进度和用书之类都可以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些我个人的亲身体会。第一点就是做题技巧有时候更为重要,如果高中时是文科生,在知识掌握和领悟方面可能会优于高中时学理科的同学,但也容易受高中时做题思维的限制,我们要知道考研政治的做题思路跟我们高考文综是有很大不同的,关于这一点要通过多多做题去体会,有的机构、老师在这方面也会有讲解,注意一定要认真听这一方面的内容,切忌埋头背书,不要认为把书背好就能把题做好,背书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掌握技巧,才能自如应对考试。另外一点就是要有条理,有框架,简单来说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学的是什么,这句话并不是废话,因为真的有很多人就是稀里糊涂的。3.专业课1)915中国语言文学川大从2020届开始改考大综合,改动的就是这门915,考试范围扩大了,复习起来可能会有下不了手的感觉,所以建议大家在新祥旭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由直系学长学姐带你,会轻松很多。但在这里我最想说的就是不要抱侥幸心理,考试中没有所谓重点,什么都有可能考,什么都可能是重点。任务繁重,虽然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所偏重,但我认为应该尽量把所有内容都至少过一遍,有的如果实在记不住了,留点印象也是好的,毕竟考试不完全是平时努力,还有临场发挥的部分,如果平常学得到位,有的题还是能写上几行的,毕竟我们考的是语言、文学,这些知识都不是固定、僵硬的,而是灵活的,并且是互相贯通的,这种心态我们也要应用在平常的复习之中。也许有的人面对如此之广的考试范围会感到头痛不解,但我认为所有考查到的知识都是必要的,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认为你还是不适合继续走求学的道路,尤其是中文系。在这里多提一句语言学的复习。个人认为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内容是最简单、也是最有趣味性的,但它同时也有很琐碎的一面,有的概念你可能很难分清,最开始你可能觉得自己学明白了,但转眼你又困惑了,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语言学它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的,遇到困难要多给自己举例,况且参考书上本身就有大量例证,好好利用并认真体会,在生活中也要对各种语言现象保持高度的注意,这并不会给你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负担,而且这种敏感是你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本身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我相信大部分中文系本科生在学现代汉语的时候都应该是最轻松也是最愉快的,首先是因为它与你日常生活相关,你会想“怪不得……”;其次它也可能会打破你原有的认知,你又会想“原来……”“居然……”;另外,它还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看事情的角度,不过具体的需要你自己去体会。915主要会用到的参考书较多,在这里按照学科分类介绍:首先是中国现代文学,建议使用钱理群、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建议使用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建议使用章培恒、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搭配川大本科所使用的教材《中国文学》四本书(刘黎明)。语言学和现代汉语我使用的都是川大的教材,《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同时也可以参考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推荐使用王力《古代汉语》;比较文学使用曹顺庆《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建议使用川大教材《外国文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龚翰熊《欧洲小说史》。另外,对于中国语言文学来说,参考书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阅读。脱离自己的认识,只谈书本上的内容,就会使答案看起来过于空泛或过于机械,缺乏灵魂,而答案只有与自己的认识、评价相结合,与原典相结合,才会显得丰满和充实。2)635文学评论写作635文学评论写作和往年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主要的题型是填空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文学评论写作,还有一道是古文翻译题,会给一段古文让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出其中蕴含的观点和理论。主要的参考书是阎嘉《文学理论基础》,《现代西方批评理论》也可以作参考使用。后一本书是主要理论家的生平、作品和原典选读,《文学理论基础》每一章节的最后也有大量的原典选读。个人认为原典选读的意义在于更准确、更具体地认识理论本身,如果说章节里的内容是一个框架,对原典的阅读就是充实、细化这个框架的过程,你需要借助原典选读去更好地理解章节中提及的理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论述题部分,有时会考到与当今社会文化现象有关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在吃透书上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对身边的现象多加注意,一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二则在答题时也不会使答案显得太过笼统和空泛。以上内容不仅是一些方法上的建议,也为各位提供一种心态上的参考,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同工同酬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

对于我们准备或者已经踏上考研复习之路的同学来说,决定考研,应该是自己的选择,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无论这个目的是获得学术上的成就,延长求学的经历,抑或仅仅是拿到一纸文凭而在就业的浪潮中站得更稳一些。高考的时候我们未必能自己选择专业,但是考研则多半是完全自主地对人生完成的一次重要规划,假如我们不是跟风而走上这条路的话。政治是我投入时间最少的科目,最后分数不算高,所以只能是大致谈一下自己的备考经历。我是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的(因为前期都在搞专业课),买的精讲精练、1000题都没有看。直接看的《冲刺背诵手册》,册子里都是干货,总内容量也不是很多,适合短期冲刺记忆看,做的《优题库》,并且题目还配套有视频讲解,适合政治没有基础的人学习。到了十二月,就要重点看八套卷和四套卷了,最好每一个大题的标准答案都能背下来,上了考场遇到类似主题的题目的能灵活运用。可以说,考研政治的大题一般来自于八套卷和四套卷。英语开始考研就要准备,先从单词开始,单词书我用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前期看恋恋有词的视频,讲的很能加深对单词的印象,从开始到结束,每天都要背单词,(因为英语单词很容易忘)把恋恋有词看完一遍之后就开始每天做一篇阅读,把文章里不认识的词记下来,有时间就背,刚开始不认识的词稍微多点,但恋恋有词背完两三遍之后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会越来越少,而且有几个不认识的单词整体上也不影响做题,阅读也要每天去做,隔几天不做就会手生,阅读我用的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分析原因,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作文参考的王江涛的作文书,背了好几篇最后考试的时候还是用了何凯文的模板,个人建议即使前期背了作文也要看何凯文最后的三篇模板,最起码用模板不会出现语法错误,而且给的分也并不低。专业课复习时要有长期的复习计划,比如说分几轮复习,每一轮大概用多长时间。不要试图一天之内看几个专业,尤其是第一轮复习时要切忌。怎样有效安排复习计划、如何把书看厚再把书看薄、如何处理专业与英语政治的关系等,这些事情当然因人而异,作为一个过来的考研人,我只想用让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提高备考效率。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我的备考方法,大家可以从中借鉴,少走弯路。第一阶段,在8月份之前,四本专业书应该地毯式过一遍。研究生院推荐了几个版本的专业书,我的原则是以北师的版本为主,其他的为辅。即重点看王宁老师的《古代汉语》、周一民老师的《现代汉语》和岑运强老师的《语言学基础理论》。王宁老师的古代汉语没有王力本古汉那样通俗易懂,没有一定古汉基础的同学第一次看会非常艰难,所以大家看第一遍不会很快,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王宇《古汉》和王力《古汉》以及其他版本的古汉教材有明显不同之处,其特色在于:①通论和文选分开编排,通论是纲,文选是语料,二者是交叉联系起来的。②文选部分,除了今人注释之外,还选了一定量的帯古注的原文。③王宁版教材采用词汇语义中心来编通论,重视汉字构形理论,重视本字本义,这也是研究说文出身的章黄学派的一大特色,所以大家在看文选的今人注释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注释方法和术语的使用,北师的教材尤其注重注释用语,这些用语在文选中就是一个标志,指出本字、通假字、母字、分化字、异体字。王宁本《古汉》还可以配合张之强本《古汉》来看。在王守本中,语法部分的虚词是按横向编的(即词类);而张本的虚词则是按纵向编的(即一个词的各种词性)。二者极为互补,又同属章黄体系,对照看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对虚词的整体框架。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的复习相对古汉要轻松一些,因为没有那么多古文去逐字逐句地分析。其实,现汉和语言学的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内容实质是一样的,概念有宽窄精细之分:语言学注重理论(语言方面),研究较深入宽泛,定义精准,也更细致。现代汉语注重应用(言语方面),对相关概念不做深入探讨,只及面上,更多研究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对运用结果进行分析。二者关系是:学好语言学可以很好地指导各门语言学科的学习。答题时请注意二者的区分,不要相混,相通处可共同用上。我的建议是可以将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结合参照地复习。同时,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做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很多在书上能找到答案,也有部分取自真题。这里再强词一点,8月份之前要把三本教材过一遍,不是浏览,而是地毯式。任何一个边边角角都不要放过,即使有问题,也可以先做记号,以便后面复习中进行补充。第一遍很重要,这一遍的基础不打好,后面的漏洞会层出不穷,切记。专业课觉得复习困难,看不进书的同学,可以报新祥旭全程班,新祥旭的老师虽然是研究生,但是讲课经验特别丰富且对专业的理解非常深厚。考研除了是学习战,还是心理战,这需要我们能够复习好,心理素质好。关键时刻要坚持住。时间飞逝,这一年,我不仅收获了成绩,也收获了一笔无法替代的人生经验。研途,披荆斩棘;研途,风光无限。如今,我已经翻越人生的这一座大山,未来美好的岁月,等待我用双手去创造!

气运

浅析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及出路

语言学,《现代汉语词典》释曰:“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模仿印欧语法写成的《马氏文通》问世标志着中国语言学的产生。此前,我国只有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即小学。百余年来的中国语言学研究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百年传统?如何开创汉语研究新局面?学者反思中国语言学研究对于中国语言学研究,吕叔湘将其描述为“外国的理论在那儿翻新,咱们也就跟着转”。张志公指出:“实事求是地说,到现在为止,恐怕还没有任何一部是真正汉语的汉语语法。从引进以后,又亦步亦趋,人家有什么,我们就跟着引进什么”,并指出,“每个人从二三岁时就会说话,而学语法反而是越学越困难了,而且也没有什么用”。杨自俭总结说:“中国语言学百年历史证明,中断自己的传统、跟着外国的理论转是没有出路的。”曹志耘则深为不知道语言学研究有什么用而困惑。所以聂仁发指出:语言学研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正面临边缘化”。百余年以来,常有人批评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之风,而且述其害者越来越多。尤其近30年间,不断有论述语言学研究之弊端与危害的专著问世。例如,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一书对百年来中国语言学研究之弊端与危害做了概括性描述;沈怀兴《现代联绵字理论负面影响研究》一书考察了现代联绵字理论流行在语文教学、汉语词汇研究、语文词典编纂及释义、语言学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里造成的危害。此二书一面一点,大致反映出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弊多利少的基本情况。其他如申小龙《中国语言学:反思与前瞻》《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沈怀兴《汉语商论》《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以及白平《汉语史研究新论》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诸多问题及其实质。不过,关于学界对百年来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批评与否定,我们在《语海一得——兼及语言是什么》的序言中已有综述,一言以蔽之,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用事实反思语言学研究。特别像上引吕叔湘、张志公、杨自俭等顶级学者之言均于垂暮之年说出,很值得深思。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弊端明显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弊多利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语言学研究仍需进一步全面进入科学轨道。因此,美籍华裔语言学家戴浩一总结说:“20世纪后期的语言学可以说是不成熟的科学,也是劣质的人文学。”由于语言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固有的研究思路未变,因此,趋从西方“劣质的人文学”理论研究汉语注定弊多利少。二是汉语研究者忽视了人文学科研究的中西文化差异性及其导向作用。戴浩一同时指出,“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大多基于印欧语言的现象。在超语言上已经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现代西方语言学的进展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但是基本上是随着欧美不同时代的大思想潮流跟进的”。笔者认为“普通语言学”毕竟诞生于西方哲学文化语境,难免带有“西方中心论”特点,如果不加审视就把这种“普通语言学理论”横移过来指导汉语研究,则常有“削足适履”的现象发生,不仅对汉语文教学、语言学人才培养、汉语学发展弊多利少,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也产生负面影响。从成因看趋从西方理论的传统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做研究的百年传统呢?原因主要有四个。语言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潘文国对68种有代表性的语言定义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大多是西方学者在西方哲学思想主导下提出的,尚未真正揭示语言的本质,而且在这个课题上也未有共识。有的汉语研究者忽视了这一情况,在对西方语言学理论有全面和深入认识之前,就匆忙移用于汉语研究,而且趋附者众,反思者寡,“反向格义”的习惯就此产生。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对文化自信的认知还不够,以至于“反向格义”成风。于是心理学家杨国枢批评中国心理学研究“只能亦步亦趋,以赶上国外的学术潮流为能事”;文学家南志刚批评中国文学研究“以西化中”;哲学家张汝伦批评中国哲学研究“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文艺学家周景耀批评宋词研究自入“‘反向格义’的殖民牢笼”。在此背景下,汉语研究者“反向格义”现象也需要深入反思。缺乏对“语言学无国界”一说的辩证思考,且忽视了中西人文科学研究的文化差异性及其导向作用。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语言学队伍,却无一语言学流派,即为其证。不少学者热衷于对西方理论的引介,没有给予对中国传统“小学”研究历程以足够的关注,甚至还有很多误解。这就难以充分发掘本土语言研究的历史积淀,不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体系。上述原因互相关联,共同作用,导致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百年传统根深蒂固。展望中国语言学的未来为语言学研究打开新局面,首先要在语言本质的揭示上取得突破。与此同时,在更新语言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语言研究方法,以便语言研究者从语言实际出发,在揭示语言本质的新语言观引领下朝着不断提升语言学应用价值的方向做研究。具体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还需尽快提升文化自信,自觉继承和发扬国学研究中“为致用而求真,因求真而致用”的优良传统,从汉语实际出发,坚持论从史出、论从材料来的原则研究汉语。在种好汉语研究这块试验田的同时,积极推动语言学在全球范围内健康发展。为此,还要努力培养确能独立思考、锐意求真、勇于讲真话的人才,以确保中国语言学永葆青春。(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沈怀兴 聂仁发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桃源镇

语言学了不用就忘,是真的。所以,要学就学需要用的语言吧!

M:“你在干嘛呀?”我:“我在玩手机?你呢?”M:“我今天休息,我们可以聊天喔。”我:“好呀,那我们视频吧。”就这样,我跟M打开了视频,聊起了彼此的生活近况。当说到学习语言时,我说:“你可以教我学印尼语吗?”M说:“可以啊,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先学好英语比较重要,我想努力提升英语,到时考一个雅思,你不是也要考雅思吗?”我:“是的呀,但是我也想要学印尼语,觉得很好玩。”M:“你这么闲么?因为好玩选择学习印尼语,学来有用么?”我:“也不是那么闲啦。只是我们船上的客人大多数都是印尼人,所以学了还是有点用处的吧?”说实话,我也不确定学了到底有用没用,只是觉得印尼语好玩,又想做点不同的事,就学了。一晃,到现在已经学了一年了,真的有效果吗?真没啥效果。一方面,我使用的软件只有一个水平,内容并不多。另一方面,我并没有真正用到印尼语的地方,所以,昨天学今天忘,学了跟没学没啥区别。今天当我听《理财就是理生活》这本书时,听到了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性,所以要选择重要的事来做,再结合朋友的话,让我不得不思考,我在过去一年的时间来学习印尼语,有啥意义?不过是浪费了时间吧!至于以后会不会用到印尼语,真的很难说。况且印度尼西亚有那么多个不同的岛屿,每个岛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想要跟他们交流,估计是难上加难……所以,今天我决定了,不再学习印尼语了。把学印尼语的时间用来学英语吧,毕竟最近被好几个人说我需要提升英语了,何况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更有用!

边检站

用发展的眼光看语言学

大脑皮层神经中枢(背外侧面)。资料图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总书记为我们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学科体系不仅事关学科定位、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而且关涉学科的建设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研究成果能否更切实地惠及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人民生活等。就这个方面来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11年3月8日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需要重新考虑。从当前学科发展及其社会应用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语言学设置为一级学科。第一,语言学已发展成为具有科学性质的学科群。20世纪进行学科设置时,将语言学置于文学之下作为二级学科,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不够发达,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偏重于传统语文学。时移事异,当今国内的语言学研究机构和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及外语学院(系)的语言学研究课题与课程建设,已跟世界知名语言学研究机构和大学语言学系基本同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语言学在中华大地不仅落地生根,而且早已开花结果,并将继续茁壮成长。语言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语言学的产生和兴起最初植根于语言的本体研究。然而,有意义的、完整的语言活动,既是生理现象、认知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它既关涉发音器官,也关涉大脑神经等,更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语言学由语言的本体研究生发开来,产生了一系列交叉、新兴分支学科,比如社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以及国际语言教育、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即使是语言的本体研究,也因为研究取向和理论方法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流派。现代语言学已经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单一学科,而是一个通过本体研究汇聚众多交叉、新兴分支学科的语言学学科群。即使如小学、语文学这样的传统学问,也因为传世文献的发现、出土文献的发掘、语料库的建立使用以及现代理论方法的引入,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革,形成自己新的学科特色。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继续将语言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不能不说是忽视了我国语言学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学科设置上未能与时俱进。第二,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特点和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将语言学限制在文学学科的框架之内,不利于语言学与其他重要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不利于语言学融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之中,也不利于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对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吸收和利用。在现代语言学建立之后,特别是语言学出现一系列交叉、新兴学科的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和研判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及设置问题。当今的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性质并非匀质的,大部分跟文学没有直接关系,有的分支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特别明显。比如,实验语音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的主体研究,都需要在实验室利用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来进行,其研究成果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国务院2018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强调要对“脑与认知等开展探索”,“力争发起组织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毫无疑问,以上这些研究课题和项目都离不开对人类语言的关注和探究,离不开语言学有关学科的参与和深度介入,离不开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认知是人脑的一个基本功能,而认知又不能不利用语言,开展对人脑及其认知功能的探索,撇开语言学是不可想象的。而基于仿真主义理念的模拟人脑思维的人工智能系统,即所谓“类脑”,即使不能做到像人类那样自如地使用语言,也至少具备“有限语言使用能力”(最终目标是“无限语言使用能力”),而要让“类脑”获得这种语言能力同样少不了语言学的参与。第三,语言学独立的学科地位有利于学科的国际交流和对接。无论是国务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部署,还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瞄准的都是国际高端前沿和世界一流水平。纵观世界知名大学,其语言学一般都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学科设置中有跟其他学科平行的语言学系,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承认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不是要将有关语言的东西全都包罗进去,让语言学系独家包揽。一些世界知名大学在语言学系之外,同样设置了语言系。比如哈佛大学在语言学系(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之外,还设了英语系(department of English)。可见,语言学系跟语言系可以并设,二者适度分工,互有侧重。语言学独立成系,也不是要语言跟文学分道扬镳。文学跟语言的固有关系依然存在,语言学系同样可以跟语言文学系并存。比如牛津大学在语言学系(faculty of linguistics)之外另有英语语言文学系(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国外知名大学在这方面的一些理念和做法不无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我国高校一些学院(系)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级学科的也并不少见,如物理学院(系)、历史学院(系)都包含不止一个一级学科。设立语言学为一级学科并不意味着会打乱现有的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教学科研体系。我们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总之,语言学在我国设置为一级学科已势所必然。实际上,目前有些方面的学科体系已经确立了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地位。比如国家社科基金有独立于文学的、单独评审立项的语言学门类,教育部颁布的“双一流”学科名录有独立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学科。这说明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属性,而且在有关实践中予以落实。因此,当前需要进行的是宏观层面的、全局性和整体性的制度确立和安排,调整、修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从而给后续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确立语言学的一级学科地位后,其学科内部的二级分类可适当精细,既要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出优势学科,也要照顾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各高校要拆分现在的文学院(中文系)、外语学院(系)等。稳妥的做法是有条件的学校另增设语言学系,条件不成熟的维持现状,但要对相关的政策、规定及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以确保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和权益等。设置语言学为一级学科,开设独立的语言学系,既是为了学科朝着更好、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也是为了使语言学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合租客

学了小语种 既要把语言学到精 更要突破“小”局限

谢军认为,学习了小语种后,可以充分利用反向语言优势,这也是她未来职业规划的考虑之一。她理想的工作是进入中东影视领域,把中国的影视文化推广到那里。这是谢军(左一)在留学时和伙伴们去埃及旅游时乘坐热气球。王辛佳认为,多掌握一门语言就相当于多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是他在会议中作同传译员的工作场景。杨盾在约旦留学期间,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图为他在当地举办的文化节中。我们已经报道过许多学习“小语种”的学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业前景。总体说来,大家都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看学成后,每个人怎样扬长避短。而从长远来看,积极沟通,结合专业,找准定位,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积极交流 展现沟通优势推开门,谢军走进了面试间。这次,面试官向这位中山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材生提出的,是与中东地区相关的话题,而她则用流利的阿拉伯语进行了表述。“因为在约旦大学留学了一年,我对自己的阿拉伯语水平更有信心了。面试时敢说,与面试官交流得很顺畅。”谢军顺利通过面试,获得了理想的工作岗位。光电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小高(化名)目前在一个中德合作的“2+2”留学项目学习。她先在上海理工大学学习两年,如今在德国雷根斯堡继续学业。据她介绍,在寻找实习的过程中,流利的德语给她加分许多。小高的一位朋友也在德国参加了当地的工作面试。这位学子学的是管理专业,已经在德国学习生活了5年,“德语说得像当地人一样好”。这次她面试的是德国格特拉克集团。最后,在众多应聘者中,凭借着中文和德语的双重语言优势,她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今后,她将参与集团的对华业务。同样是中山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杨盾在约旦留学期间参加了许多当地的活动,也结识了一些当地人。通过参加活动,他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还为今后工作和创业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小语种专业的人思维方式比较活跃,语言能力比较强。这就是优势吧。”杨盾如是说。“多学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种思考方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和英美文学专业的王辛佳认为:“多掌握一门语言就相当于多打开了一扇大门,多接触了一个沟通的维度。尤其是在外企或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恰恰是小语种专业的人,可以将本不相互了解的文化和习惯连接起来,从而更容易成为企业内部沟通的核心。”结合相关专业寻求独特之处将小语种表达能力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也是许多学习小语种的海归的未来发展规划。“我有一位同学正在准备考法学研究生,他打算做一名处理中阿法律问题的专业律师。虽然这个工作面向的范围不大,但是能够成功地将阿拉伯语和法学两者组合起来的人才更少。如果他能做到,就堪称‘无敌’了。”谢军分享了一位同班同学的未来打算。郭梦真曾在乌拉圭留学4年,3年前从乌拉圭回国继续深造时,她并没有选择对她来说相对容易的西班牙语,而选的是建筑专业。谈到这样选择的原因,郭梦真说:“一方面,因为我已经掌握了西班牙语,可以和当地人自由交流,也习惯了西班牙语授课;另一方面,爸爸嘱咐我,语言只是交流工具,如果你既学了医学、建筑等专业,又精通某种语言,那才是‘锦上添花’。”学子小高也认同“语言是一种工具”的观点。“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最好再选学国际关系、文学等另一个专业。仅以一门外语做专业是不够的,但外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从事某个专业。”小高和她周围的同学在外语之外,大多又学了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专业辅之以语言优势,他们寻找实习与工作的过程总体来说很顺利。“把简历投了几家公司,都接到了面试通知。”象象所在学校的西班牙语专业分为两个方向:文学与企业管理。她选择了企业管理。在她的课表中,不仅有西班牙语的相关课程,还有一门艺术史和两门企业管理类的课程。“其中一门课要求我们模拟运营一家公司,每节课都要提交一个关于运营公司的作业,比如利润表、营销方案等,我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象象说,“我周围的很多同学,除了语言之外,还辅修其他专业,如会计、金融、法学等,以便在未来就业和发展上有更多选择。”什么样的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吃香”?王辛佳认为,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即语言优势加上另外一个专业优势。所以,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同学,除了该语种外,最好还要学习其他语种,或学习其他专业,这样就业面才广。”王辛佳这样判断。他认为,国内高校对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复语型人才的方向。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就有德语加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这样,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才会更加顺利。”王辛佳总结道。找准定位利用反向语言优势谈及海归的语言优势,郭梦真认为,运用这种语言优势,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她建议说,学习小语种,还可以充分利用反向语言优势。“比如因为会中文,在一个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工作机会还是蛮多的。可以教中文,也可以去旅行团兼职做陪同翻译和导游。”在乌拉圭留学期间,郭梦真通过与当地人沟通学会了西班牙语,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些相关兼职,主动运用学到的语言。谢军同样表示,利用反向语言优势,是她未来职业规划的考虑之一。她选择回国后在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原因之一便是看中了互联网公司大量的外派机会。“我理想的工作是中东影视领域。我想把中国的影视文化推广到那里,而这方面的阿拉伯语人才还是很欠缺的。”谢军说道,“其实中国近年的影视作品很不错,我身边部分学中文、来自中东地区的同学也反映,都看过中国的电视剧且很喜欢。只是语言成为了障碍。”郝睿2006年到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学习意大利语言和文化专业,硕士毕业后回国从事教学工作。谈及掌握两门语言的优势,郝睿认为:“现在全球都需要中文人才,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合作颇多,因此在意大利,中文人才的工作机会还是比较多的。”(郭艳艳)

人之君子

你了解语言学吗?一文简单告诉你!

What is linguistics?在一些考试复习中,会出现语言学的身影,比如英语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复习,而语言学涉及的内容复杂,部分复习的教材中很难找到齐全的资料。本文主要总结一些相关语言学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下面一起来了解和复习一下语言学(主要以英语为例)的内容吧。语言学(Linguistics)一、概念(Definition)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领域或一门科学。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注: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不是一门特定的语言,是所有语言的学习和研究。Linguistics studies not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e.g. English, Chinese, Arabic and Latin, but it studies languages in general.二、分支(Branches)三、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语言学中一些重要的对比1. Prescriptive规定性 vs.Descriptive描述性Prescriptive规定性: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and standard”behaviour in using language (“should be”)【对应的语言学】→Prescrictive linguistics规定语言学:规定正确的用法规则。Descriptive描述性: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be”) 描述和分析语言【对应的语言学】→Descriptive描写语言学:记录语言实际的用法;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的语音特点、语法、词汇的观察与分析研究2. Synchronic 共时性 vs. Diachronic历时性Synchronic 共时性: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of time in history.(语言在历史发展阶段某一阶段的情况) eg.研究1800年的英语发音【对应的语言学】→Synchronic 共时语言学Diachronic历时性: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a historical study;its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记录语言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eg.研究1800年-1900年法语语言【对应的语言学】→Diachronic历时语言学3. Speech and writing 口语和书写Speech and writing are two major media of communication. 交流媒介Speech is primary over writing. 口语比书写要基础。4. Langue/la:g/ and Parole/p’rul/ 语言和言语瑞士语言学家(Swiss linguistics)索绪尔( F.de Saussure)提出。Langue语言:abstractParole言语:concrete5.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was proposed by the American linguistics N.Chomsky in the 1950s.乔姆斯基提出Competence:ideal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并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的能力,是指掌握某 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能力。)简单理解就是“语言知识储备”Performance:actual realization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指上述代码在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中的表现,即指话语本身)6. Tradictional grammar and Modern linguistics 传统语法和现代语言学F.de Saussure's book “Course in Gneral Linguistics”索绪尔的书《普通语言学教程》7. General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General linguistics 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各方面的应用、实际领域的研究)以上就是总结的关于语言学的知识点内容,不知道你清楚了吗?o( ̄▽ ̄)d参考资料1.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墨子兼爱

英国留学申请语言学专业,来看看这些院校吧

出国留学,你的专业选好了吗?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英国的语言学专业院校推荐。打算申请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诺丁汉大学诺丁汉大学School of English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一直处于前沿水平,这所大学的MA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侧重于教授学生语言学主要思维和概念,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深入训练,学生有机会和世界顶尖大牛合作,在应用语境中研究英语语言,学校为学生提供专家一对一教学、前沿领域研究人员教学内容、创新及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线资源及灵活课程内容。开设的必修课只有一门高等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方法+毕业论文,其他可选择:认知与文学、英语词汇教与学、跨文化交流、第二语言。考核方式:课程作业为主。 二、利物浦大学利物浦大学MA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应用语言学研究和理论方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将应用语言学研究和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实践中去,更深入地了解当前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测试、课程设计与资料研发的最新趋势,提高学生对最新语言分析方法的认识,以及他们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据立思辰留学介绍,开设的必修课有:语篇分析概论、英语教学方法、课程原理及资料设计、研究技能、功能语法、词语与词汇教学、应用语言学论文,考核方式:课程作业为主。三、卡迪夫大学卡迪夫大学MA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包含三个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语言描述、将其应用于更好地理解与语言相关的广泛问题,如语言与教学、社交、批判性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或语言分析在法庭背景中的作用等。学生通过接受研究方法的专门训练、规划自己的工作以及参与不同教师领导的当前研究项目来提升研究技能。学生有机会专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语言学方向,并且学习如何使用特定的套装软件,以研究感兴趣的应用语言学领域。开设的必修课有:语言描述、语言与交流研究基础、语音学与音系学、毕业论文等,考核方式:小论文、分析、报告、研究项目、口述展示等,学校还开设了研究经验课程,学生和教学人员一起完成语言与教育研究中心的项目,以获得实践研究经验及系统地反思该经验的机会。

五常

东北大学中文考研经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习方法

回想起复习的日子真的是感触颇多,有些时候真的想放弃,不过好在我都咬咬牙坚持了过来,当然也非常感谢这一路上帮助我的人,在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师哥师姐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和师哥师姐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还记得出成绩的那天,从驾校练完车回到家,自己随便做了点饭吃了后,看见大家在群里讨论东大可以查成绩了。我点了查分的链接,刷了三遍网页没刷出来,终于第四次的时候刷出来了。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想都不敢想。但内心也没有想象的那样激动,反而很平静,还有一点不敢相信。一、初试9月多的时候开始复习政治,其实我真正全心复习也是从9月份开始的。7月份的时候我一边复习,一边做家教。8月份上完了政治视频课,回家待了一个多星期,可是来学校后室友都回家了,自己一个人实在待不下去,又回家去了。给我妈打电话让去接我的时候,我妈可无语了。然后就一直在家待到了9月份开学。个人感觉政治也不能复习的太晚了,因为政治知识点确实很多,我建议前期的时候多看几遍辅导书,但不用背,理解就好。等到后期背肖四就可以了。我在11月份前每天会抽1个半小时看政治,看一章做一章1500题。11月份后给政治的时间就是2个小时,我觉得政治选择题很重要,前期只要练好了选择题,考试时政治就不成问题了,大题等到考试前背肖四完全可以了。对于政治来说,人物,实质,原因这几个就是掌握一个原理的关键所在。同学们可以简化记忆来加深印象。这三个W具体说就是who、what、why,比如说中国共产党成立。who,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与前面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性质都不相同;what,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容及意义,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why,就是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的道路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根据时间,结合史纲史纲可以说是贯穿其他所有科目的基础,而且它又是这几科目中最简单的一门,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复习毛中特等内容时,将知识点放入时间的纵轴中去理解记忆,与史纲结合起来,既容易理解也能方便记忆。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毛中特之前先复习一遍史纲,列出时间轴,然后把毛中特每部分理论添加到时间轴上去,结合历史事件,去深入理解这些理论提出的背景、意义及产生的影响。这样理解着记忆,会记得更深更牢。根据内容,分析整合在政治记忆中,有很多理论和知识点非常相似,容易记混,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内容,把同类的整理出来,拓展各自的背景及意义,对比记忆。比如以会议为线索,把所有会议都抽出来,单独放在一起,标明召开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即通过了什么决议或提出了什么理论、重要意义,类似的还有以理论为线索,以著作为线索等等。这些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记忆,而且经过整理,知识结构已经很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记忆也不容易弄混。关键词记忆法有时候,我们对于一些知识点比较难懂,记忆也比较吃力,这时候可以采取关键词记忆法,从中提取关键词来记忆,也方便自己的理解。我们都觉得书中的知识点是官方的用语,比起自己的分析和措辞,更加具有专业性,也是考试的得分点。所以,我们在记忆这些主观题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采取记忆关键字的方法。例如维新运动的意义:首先是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是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最后思想启蒙。加强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在暑期阶段复习中,同学们有每个人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安排,在政治复习上的时间不会很多,但是只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最有效的时间里复习记忆政治考点,效果不会差。对于政治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同学们要多加重视,多记忆几次,让其在脑海里能够有更深刻的印象。形成知识网络,全方位记忆很多同学们记了很多东西,但是实际运用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这种情况往往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还没有完全的吃透知识点,只是单纯的记忆,没有理论框架的支持,各个知识点没有结合在一起,也是不够的。在复习的时候,多试着将政治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有自己的一个框架,这样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结合真题巩固政治也不是单纯的记忆就可以的,还需要同学们配合真题来巩固。历年真题是同学们复习的必备材料,不仅可以巩固知识点,对知识点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相应的题型也会了解,在根据真题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做完真题最好能够在结合做题情况做好笔记,另外自己再花时间做好总结。个人感觉东大的日语不难。暑假的时候看了中级上,可后期发现看了也是白看,因为看完后扔在那没看了,等到11月份再看的时候全忘了[我汗]东大的参考书实在太多了,再看中级来不及了,我就把重心放在了初级两本书上。想着我能把初级的分拿到就可以了,如果考中级就蒙吧。因为东大的二外找不到真题,一直到考前心里还没谱。个人建议如果没时间了就着重看初级的就可以了。基础英语我用的参考书是东大官网上公布的,英美概况买了本学习指南,然后自己根据东大的题型总结了一份笔记。很幸运的是今年的考题我正好总结了而且和出题的思路一样。欧洲文化入门我过了一遍参考书,然后就只看配套的学习指南。英美概况和欧洲文化入门都是从10月底才开始看的。阅读我买了一本专八阅读,前期练了几篇,后来没时间了就没练了。翻译的话也是练得专八翻译,从9月份开始一天一篇,一直到12月份。首先说文学吧,我从学姐那买了文学的笔记,这份笔记确实帮了我很多,然后我又根据学姐的笔记自己整理了三本。后期就主要看笔记,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不要想着把你写的文学笔记都背下来。我在这里就吃了很大的亏,想着要把它背下来,可是到后期你会发现你是背不下来的。其实只要理解了,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就行,不需要完全背下来。语言学,我买了本圣才的参考书,主要就是背圣才,语言学最好能够背,因为语言学大部分都是专业术语。你可能会发现语言学也是背了忘,忘了背,但是没关系,等你背到一定程度,在考场上你就会发现你是能写下来的。我刚开始背语言学时知识点在脑中最多只能停留两天然后就忘了。后来到了12月份我每天给语言学的时间就多了,有时一下午或者一上午你都会发现我在背语言学,甚至晚上手上拿的还是语言学的参考书。个人建议语言学要多背,而且要理解。二、复试16号上午交政审材料,17笔试,今年笔试的题型和往年学长学姐回忆的不太一样。有点像初试的题型。语言学和文学都考了。语言学第一题是让你分析以下词的关系tree pineapartment flatdescend ascendflour flower有一题是解释assimilation和relevance theory,还有一个忘了。然后是给了两句话让说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哪个,会话含义是什么。还有两道分析题,一道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这题好像以前考过。还有一道是给了一段也是关于小孩的语言学习的,貌似也见过。文学考的是给了五个句子让你说出作者,第二题术语解释the beat generation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还有两个忘了。然后是两道大题,一题是简爱,让你概括故事,主题,social class起了什么作用。另一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让你分析其中的象征用法。二外面试老师问了我来自哪,学校是,用的是哪本日语教材,让我讲一下夏目友人帐(因为本人的自我介绍里说了喜欢),还有一个问题没听懂,上午专业课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提问,问的问题有你了解哪个语言学家?对语言学哪个方向感兴趣,除了胡壮麟的教材还有没有读过别的书?你帮助别人时和别人帮助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说一下语言学的概念,喜欢读哪本书?因为我说我喜欢读书,还有一个没太听明白,然后就结束了。从准备考研到现在,本来觉得有可多话想说,但现在却不知道该说啥了。努力过了,奋斗过了,现在就期待复试能有一个好结果吧。同时预祝想要考研的你们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我那里还有一些考研的资料笔记什么的,如果大家需要可以去鹿鸣文学考研论坛找我,这些资料都是免费提供给大家的,大家一起加油,越努力的人会越幸运的!